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393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均具有多个呈矩阵式排列的像素。传统的像素通常包括红(Red,R)、绿(Green,G)、蓝(Blue,B)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R、G、B彩色滤光片都是吸收型色层,当光线入射时,只有相应颜色的光才能透过,而另外两种颜色的光均被吸收,使得显示面板的透光率较低。由此,出现了在一个像素内形成红、绿、蓝、空白(White,W)四种颜色子像素的显示技术,其中,W子像素不添加色层,通过控制其对应的灰阶来控制该W子像素的透光量,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率,此类显示面板被称为RGBW显示面板。

请参阅图1,现有的RGBW显示面板在像素设计时通常将同一行左右相邻的两个子像素构成一个正方形的像素结构单元P1’,且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像素结构单元P1’必须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及空白子像素W这四种颜色的子像素;设i为奇数,针对第i行与第i+1行子像素,任意两个上下相邻的像素结构单元P1’必须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及空白子像素W这四种颜色的子像素;另外,设a、n均为正整数,第a条数据线D(a)设置在第a列子像素的左侧,第n条扫描线G(n)设置在第n行子像素的上端,第a列第n行的子像素通过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电性连接第a条数据线D(a)、及第n条扫描线G(n),也即每条数据线均通过相应的驱动TFT T来驱动位于其右侧的子像素,这种像素排布设计可以增大像素的开口率,提升面板的亮度。

与传统常规的RGB面板相比,图1所示的RGBW显示面板中的任意一列子像素会存在着不止一种颜色的子像素分布,例如对于第一条数据线D(1)控制的第一列子像素,包含有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这三种颜色的子像素。

请参阅图2,扫描线按G(1)、G(2)、G(3)……直至G(2n-1)、G(2n)的顺序自上而下逐条开启扫描,其中VGH表示高电位用以控制驱动TFT T打开,VGL表示低电位用以控制驱动TFT T关闭,在图2所示的驱动顺序下,上述现有的RGBW显示面板在显示纯色画面时,每条数据线内的数据信号输出需要不断地进行变换,属于重载显示,由于阻容延迟(RCdelay)的影响,面板很容易出现错充,从而引起色偏,影响面板的显示效果;尤其是在面板测试阶段,RC delay更为严重,而纯色画面属于常检画面,容易造成误判,导致面板良率降低。

结合图1至图4,以上述现有的RGBW显示面板显示纯绿色画面为例,对于第一条数据线D(1)控制下的第一列子像素,当第一条扫描线G(1)内的扫描信号开启时,第一条数据线D(1)内数据信号的电位为高电位以对绿色子像素G进行充电;当第二条扫描线G(2)内的扫描信号开启时,第一条数据线D(1)内数据信号的电位切换到公共(Com)电位;当第三条扫描线G(3)内的扫描信号开启时,第一条数据线D(1)内数据信号的电位又上升到高电位,依次进行下去,整个切换的过程对于驱动IC的负荷太大。如图4所示,由于面板本身存在的RC delay,绿色子像素G下方的红色子像素R、及蓝色子像素B也会出现错充的现象,所以当面板显示纯绿色画面时,会出现泛白的现象。同样,当面板显示纯红色或者纯蓝色画面时,都会出现泛白的现象,影响画面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能有效改善显示纯色画面时的色偏,提升显示效果,并降低面板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包括:

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与空白子像素,其中,左右相邻的两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结构单元,设i为奇数,针对第i行与第i+1行子像素,任意两个相邻的像素结构单元均包含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及空白子像素这四种颜色的子像素;

多条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的扫描线;

多条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数据线;

以及多个驱动TFT,每一驱动TFT用于将一子像素电性连接至相应的数据线及扫描线,且所述驱动TFT在数据线的两侧排布;

所述多条扫描线分为两组或四组,任意一条数据线在一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同一种颜色的子像素。

可选的,所述多条扫描线分为两组,其中奇数条扫描线为第一组,偶数条扫描线为第二组;第一组扫描线全部开启完毕后开启第二组扫描线。

任意一条数据线在一帧画面内只控制两种颜色的子像素,任意一条数据线内的数据信号每半帧切换一次。

对应一列子像素设置一条数据线,对应一行子像素设置一条扫描线,第a条数据线设置在第a列子像素的右侧,第b条扫描线设置在第b行子像素的上端;

以4行4列子像素为一重复阵列单元,针对一重复阵列单元:

第1列第1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1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与第1条扫描线;第1列第2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第1列第3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1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与第3条扫描线;第1列第4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

第2列第1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2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与第1条扫描线;第2列第2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1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与第2条扫描线;第2列第3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2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与第4条扫描线;第2列第4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1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与第4条扫描线;

第3列第1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2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与第2条扫描线;第3列第2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3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与第2条扫描线;第3列第3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2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与第3条扫描线;第3列第4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3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与第4条扫描线;

第4列第1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3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与第1条扫描线;第4列第2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4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4条数据线与第2条扫描线;第4列第3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3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与第3条扫描线;第4列第4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4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4条数据线与第5条扫描线;

位于所述第4条数据线右侧的下一重复阵列单元中:第1列第2行的红色子像素通过对应的驱动TFT于第4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4条数据线与第3条扫描线;第1列第4行的蓝色子像素通过对应的驱动TFT于第4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4条数据线与第4条扫描线。

在所述重复阵列单元中:

与第1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时与奇数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相应控制位于第1条数据线左侧的所有绿色子像素,与第1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时与偶数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相应控制位于第1条数据线右侧的所有空白子像素;

与第2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时与第1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控制位于第2条数据线左侧的蓝色子像素,与第2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时与第3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控制位于第2条数据线右侧的蓝色子像素,与第2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时与第2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控制位于第2条数据线右侧的红色子像素,与第2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时与第4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控制位于第2条数据线左侧的红色子像素;

与第3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时与奇数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相应控制位于第3条数据线右侧的所有空白子像素,与第3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时与偶数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相应控制位于第3条数据线左侧的所有绿色子像素;

与第4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时与第3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控制位于第4条数据线右侧的红色子像素,与第4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时与第5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控制位于第4条数据线左侧的红色子像素,与第4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时与第2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控制位于第4条数据线左侧的蓝色子像素,与第4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时与第4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控制位于第4条数据线右侧的蓝色子像素。

可选的,所述多条扫描线分为四组,其中第1条、第5条、第9条、……直至第4n-3条扫描线为第一组,第2条、第6条、第10条、……直至第4n-2条扫描线为第二组,第3条、第7条、第11条、……直至第4n-1条扫描线为第三组,第4条、第8条、第12条、……直至第4n条扫描线为第四组;第一组扫描线全部开启完毕后开启第二组扫描线,第二组扫描线全部开启完毕后开启第三组扫描线,第三组扫描线全部开启完毕后开启第四组扫描线。

任意一条数据线在四分之一帧画面内只控制一种颜色的子像素,任意一条数据线内的数据信号每四分之一帧切换一次。

除在第1列子像素左侧设置第1条数据线外,相邻两列子像素共用一条数据线;对应一行子像素对应设置两条扫描线,分别设置在该行子像素的上端、与下端;

以4行4列子像素为一重复阵列单元,针对一重复阵列单元:

第1列第1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1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与第1条扫描线;第1列第2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1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与第3条扫描线;第1列第3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1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与第5条扫描线;第1列第4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1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与第8条扫描线;

第2列第1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2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与第2条扫描线;第2列第2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2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与第4条扫描线;第2列第3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2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与第5条扫描线;第2列第4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2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与第8条扫描线;

第3列第1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2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与第1条扫描线;第3列第2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2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与第3条扫描线;第3列第3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2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与第6条扫描线;第3列第4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2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与第7条扫描线;

第4列第1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3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与第2条扫描线;第4列第2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3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与第4条扫描线;第4列第3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3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与第6条扫描线;第4列第4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与其对应的驱动TFT于第3条数据线左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与第7条扫描线;

位于所述第3条数据线右侧的下一重复阵列单元中:第1列第1行的绿色子像素通过对应的驱动TFT于第3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与第1条扫描线;第1列第2行的红色子像素通过对应的驱动TFT于第3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与第3条扫描线;第1列第3行的绿色子像素通过对应的驱动TFT于第3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与第5条扫描线;第1列第4行的蓝色子像素通过对应的驱动TFT于第3条数据线右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与第8条扫描线。

针对与第2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第1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右侧的红色子像素,第5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左侧的红色子像素;第2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左侧的蓝色子像素,第6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右侧的蓝色子像素;第3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右侧的绿色子像素,第7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右侧的绿色子像素;第4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左侧的空白子像素,第8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左侧的空白子像素;

针对与第3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第1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右侧的绿色子像素,第5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右侧的绿色子像素;第2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左侧的空白子像素,第6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左侧的空白子像素;第3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右侧的红色子像素,第7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左侧的红色子像素;第4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左侧的蓝色子像素,第8条扫描线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右侧的蓝色子像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采用在数据线两侧排布驱动TFT来控制相应的子像素,并设置多条扫描线分为两组或四组进行隔行扫描,能够使得任意一条数据线在一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同一种颜色的子像素,能有效改善显示纯色画面时的色偏,提升显示效果,并减少数据线内数据信号的切换次数,降低面板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RGBW显示面板中像素及电路的排布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RGBW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3为现有的RGBW显示面板在显示纯绿色画面时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RGBW显示面板在显示纯绿色画面时第1条数据线内数据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驱动时序图;

图7为本发明的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在显示纯绿色画面时第1条数据线内数据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驱动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请同时参阅图5与图6,为本发明的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包括:

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与空白子像素W,其中,左右相邻的两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结构单元P1,设i为奇数,针对第i行与第i+1行子像素,任意两个相邻的像素结构单元P1均包含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及空白子像素W这四种颜色的子像素;

多条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数据线,如D(1)、D(2)、D(3)、D(4)、D(5)、D(6)、D(7)、D(8)等;

多条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的扫描线,如G(1)、G(2)、G(3)、G(4)、G(5)等;

以及多个驱动TFT T,每一驱动TFT T用于将一子像素电性连接至相应的数据线及扫描线,且所述驱动TFT T在数据线的两侧排布。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多条扫描线分为两组,其中奇数条扫描线为第一组,偶数条扫描线为第二组;第一组扫描线全部开启完毕后开启第二组扫描线。各条扫描线内的扫描信号如图6所示,其中VGH表示高电位用以控制驱动TFT T打开,VGL表示低电位用以控制驱动TFT T关闭。

具体地:

该第一实施例对应一列子像素设置一条数据线,对应一行子像素设置一条扫描线,设a、b均为正整数,第a条数据线设置在第a列子像素的右侧,第b条扫描线设置在第b行子像素的上端。

以4行4列子像素为一重复阵列单元MX,针对一重复阵列单元MX:

第1列第1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G,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1条数据线D(1)左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D(1)与第1条扫描线G(1);第1列第2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R;第1列第3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G,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1条数据线D(1)左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D(1)与第3条扫描线G(3);第1列第4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B;

第2列第1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B,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2条数据线D(2)左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D(2)与第1条扫描线G(1);第2列第2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W,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1条数据线D(1)右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D(1)与第2条扫描线G(2);第2列第3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R,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2条数据线D(2)左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D(2)与第4条扫描线G(4);第2列第4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W,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1条数据线D(1)右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D(1)与第4条扫描线G(4);

第3列第1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R,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2条数据线D(2)右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D(2)与第2条扫描线G(2);第3列第2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G,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3条数据线D(3)左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D(3)与第2条扫描线G(2);第3列第3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B,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2条数据线D(2)右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D(2)与第3条扫描线G(3);第3列第4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G,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3条数据线D(3)左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D(3)与第4条扫描线G(4);

第4列第1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W,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3条数据线D(3)右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D(3)与第1条扫描线G(1);第4列第2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B,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4条数据线D(4)左侧电性连接第4条数据线D(4)与第2条扫描线G(2);第4列第3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W,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3条数据线D(3)右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D(3)与第3条扫描线G(3);第4列第4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R,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4条数据线D(4)左侧电性连接第4条数据线D(4)与第5条扫描线G(5);

位于所述第4条数据线D(4)右侧的下一重复阵列单元MX中:第1列第2行的红色子像素R通过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4条数据线D(4)右侧电性连接第4条数据线D(4)与第3条扫描线G(3);第1列第4行的蓝色子像素B通过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4条数据线D(4)右侧电性连接第4条数据线D(4)与第4条扫描线G(4)。

在所述重复阵列单元MX中:

与第1条数据线D(1)电性连接、同时与奇数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相应控制位于第1条数据线D(1)左侧的所有绿色子像素G,与第1条数据线D(1)电性连接、同时与偶数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相应控制位于第1条数据线D(1)右侧的所有空白子像素W;

与第2条数据线D(2)电性连接、同时与第1条扫描线G(1)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控制位于第2条数据线D(2)左侧的蓝色子像素B,与第2条数据线D(2)电性连接、同时与第3条扫描线G(3)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控制位于第2条数据线D(2)右侧的蓝色子像素B,与第2条数据线D(2)电性连接、同时与第2条扫描线G(2)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控制位于第2条数据线D(2)右侧的红色子像素R,与第2条数据线D(2)电性连接、同时与第4条扫描线G(4)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控制位于第2条数据线D(2)左侧的红色子像素R;

与第3条数据线D(3)电性连接、同时与奇数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相应控制位于第3条数据线D(3)右侧的所有空白子像素W,与第3条数据线D(3)电性连接、同时与偶数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相应控制位于第3条数据线D(3)左侧的所有绿色子像素G;

与第4条数据线D(4)电性连接、同时与第3条扫描线G(3)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控制位于第4条数据线D(4)右侧的红色子像素R,与第4条数据线D(4)电性连接、同时与第5条扫描线G(5)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控制位于第4条数据线D(4)左侧的红色子像素R,与第4条数据线D(4)电性连接、同时与第2条扫描线G(2)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控制位于第4条数据线D(4)左侧的蓝色子像素B,与第4条数据线D(4)电性连接、同时与第4条扫描线G(4)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控制位于第4条数据线D(4)右侧的蓝色子像素B。

结合图5、图6、与图7,设n为正整数,面板的驱动时序为:先是第一组奇数条扫描线G(1)、G(3)、G(5)……直至G(2n-1)逐条开启,然后第二组偶数条扫描线G(2)、G(4)、G(6)……直至G(2n)逐条开启,在图5所示的排布方式下,任意一条数据线在第一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一种颜色的子像素,在第二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另一种颜色的子像素,例如第1条数据线在第一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绿色子像素G、在第二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空白子像素W,第2条数据线在第一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蓝色子像素B、在第二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红色子像素R,也就是说任意一条数据线在一帧画面内只控制两种颜色的子像素,任意一条数据线内的数据信号每半帧切换一次,在一帧画面中,只需对数据信号进行两次切换,相比现有技术,不仅从整体上减小了不同颜色子像素充电情况的差异,改善显示纯色画面时的色偏,提升显示效果,还大幅减少了数据线内数据信号的切换次数,降低面板功耗。

同样以显示纯绿色画面时的第1条数据线D(1)为例,其中的数据信号波形如图7所示,在半帧时间内,第一组扫描线逐条开启,该第1条数据线D(1)内的数据信号一次对所有奇数行的绿色子像素G进行充电;在剩余的另半帧时间内,第二组扫描线逐条开启,该第1条数据线D(1)内的数据信号切换至公共电位,一次对所有偶数行的空白子像素W进行充电,可以极大程度地减轻色偏。

请同时参阅图8与图9,为本发明的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

除在第1列子像素左侧设置第1条数据线D(1)外,相邻两列子像素共用一条数据线,如第2列与第3列子像素共用第2条数据线D(2),第4列与第5列子像素共用第3条数据线D(3);对应一行子像素对应设置两条扫描线,分别设置在该行子像素的上端、与下端,如第1条扫描线G(1)、与第2条扫描线G(2)分别设置在第1行子像素的上端、与下端,第3条扫描线G(3)、与第4条扫描线G(4)分别设置在第2行子像素的上端、与下端,第5条扫描线G(5)、与第6条扫描线G(6)分别设置在第3行子像素的上端、与下端,第7条扫描线G(7)、与第8条扫描线G(8)分别设置在第4行子像素的上端、与下端;

所述多条扫描线分为四组,其中第1条扫描线G(1)、第5条扫描线G(5)、第9条扫描线G(9)、……直至第4n-3条扫描线G(4n-3)为第一组,第2条扫描线G(2)、第6条扫描线G(6)、第10条扫描线G(10)、……直至第4n-2条扫描线G(4n-2)为第二组,第3条扫描线G(3)、第7条扫描线G(7)、第11条扫描线G(11)、……直至第4n-1条扫描线G(4n-1)为第三组,第4条扫描线G(4)、第8条扫描线G(8)、第12条扫描线G(12)、……直至第4n条扫描线G(4n)为第四组;第一组扫描线全部开启完毕后开启第二组扫描线,第二组扫描线全部开启完毕后开启第三组扫描线,第三组扫描线全部开启完毕后开启第四组扫描线。

具体地:

以4行4列子像素为一重复阵列单元MX,针对一重复阵列单元MX:

第1列第1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G,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1条数据线D(1)右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D(1)与第1条扫描线G(1);第1列第2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R,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1条数据线D(1)右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D(1)与第3条扫描线G(3);第1列第3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G,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1条数据线D(1)右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D(1)与第5条扫描线G(5);第1列第4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B,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1条数据线D(1)右侧电性连接第1条数据线D(1)与第8条扫描线G(8);

第2列第1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B,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2条数据线D(2)左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D(2)与第2条扫描线G(2);第2列第2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W,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2条数据线D(2)左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D(2)与第4条扫描线G(4);第2列第3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R,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2条数据线D(2)左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D(2)与第5条扫描线G(5);第2列第4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W,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2条数据线D(2)左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D(2)与第8条扫描线G(8);

第3列第1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R,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2条数据线D(2)右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D(2)与第1条扫描线G(1);第3列第2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G,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2条数据线D(2)右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D(2)与第3条扫描线G(3);第3列第3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B,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2条数据线D(2)右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D(2)与第6条扫描线G(6);第3列第4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G,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2条数据线D(2)右侧电性连接第2条数据线D(2)与第7条扫描线G(7);

第4列第1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W,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3条数据线D(3)左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D(3)与第2条扫描线G(2);第4列第2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B,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3条数据线D(3)左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D(3)与第4条扫描线G(4);第4列第3行子像素为空白子像素W,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3条数据线D(3)左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D(3)与第6条扫描线G(6);第4列第4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R,与其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3条数据线D(3)左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D(3)与第7条扫描线G(7);

位于所述第3条数据线D(3)右侧的下一重复阵列单元MX中:第1列第1行的绿色子像素G通过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3条数据线D(3)右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D(3)与第1条扫描线G(1);第1列第2行的红色子像素R通过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3条数据线D(3)右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D(3)与第3条扫描线G(3);第1列第3行的绿色子像素G通过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3条数据线D(4)右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D(3)与第5条扫描线G(5);第1列第4行的蓝色子像素B通过对应的驱动TFT T于第3条数据线D(3)右侧电性连接第3条数据线D(3)与第8条扫描线G(8)。

针对与第2条数据线D(2)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第1条扫描线G(1)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D(2)右侧的红色子像素R,第5条扫描线G(5)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D(2)左侧的红色子像素R;第2条扫描线G(2)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D(2)左侧的蓝色子像素B,第6条扫描线G(6)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D(2)右侧的蓝色子像素B;第3条扫描线G(3)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D(2)右侧的绿色子像素G,第7条扫描线G(7)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D(2)右侧的绿色子像素G;第4条扫描线G(4)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D(2)左侧的空白子像素W,第8条扫描线G(8)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2条数据线D(2)左侧的空白子像素W;

针对与第3条数据线D(3)电性连接的驱动TFT T:第1条扫描线G(1)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D(3)右侧的绿色子像素G,第5条扫描线G(5)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D(3)右侧的绿色子像素G;第2条扫描线G(2)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D(3)左侧的空白子像素W,第6条扫描线G(6)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D(3)左侧的空白子像素W;第3条扫描线G(3)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D(3)右侧的红色子像素R,第7条扫描线G(7)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D(3)左侧的红色子像素R;第4条扫描线G(4)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D(3)左侧的蓝色子像素B,第8条扫描线G(8)开启时控制位于该第3条数据线D(3)右侧的蓝色子像素B。

如图9所示,在该第二实施例中,面板的驱动时序为:先是第一组扫描线G(1)、G(5)、G(9)……直至G(4n-3)逐条开启,接下来第二组扫描线G(2)、G(6)、G(10)……直至G(4n-2)逐条开启,然后第三组扫描线G(3)、G(7)、G(11)……直至G(4n-1)逐条开启,最后第四组扫描线G(4)、G(8)、G(12)……直至G(4n)逐条开启。在图8所示的排布方式下,任意一条数据线在一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一种颜色的子像素,例如第2条数据线在第一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红色子像素R,,在第二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蓝色子像素B,在第三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绿色子像素G,在第四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空白子像素W;第3条数据线在第一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绿色子像素G,,在第二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空白子像素W,在第三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红色子像素R,在第四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蓝色子像素B;也就是说任意一条数据线在四分之一帧画面内只控制一种颜色的子像素,任意一条数据线内的数据信号每四分之一帧切换一次,在一帧画面中,只需对数据信号进行四次切换,相比现有技术,同样能够从整体上减小不同颜色子像素充电情况的差异,改善显示纯色画面时的色偏,提升显示效果,且大幅减少了数据线内数据信号的切换次数,降低面板功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RGBW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结构,采用在数据线两侧排布驱动TFT来控制相应的子像素,并设置多条扫描线分为两组或四组进行隔行扫描,能够使得任意一条数据线在一组扫描线的开启时间内仅控制同一种颜色的子像素,能有效改善显示纯色画面时的色偏,提升显示效果,并减少数据线内数据信号的切换次数,降低面板功耗。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