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71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用于在待机显示时向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待机背光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控制单元,以及包含所述待机背光模组的正常背光模组;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包括显示驱动单元、数据存储器、信号切换单元以及用于控制显示面板处在正常显示模式和待机显示模式的模式控制器;

所述模式控制器的输入端与预设按键连接,所述模式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信号切换单元的控制端、所述显示驱动单元的控制端、所述正常背光模组的控制端,以及所述正常背光模组所包含的待机背光模组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信号切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正常显示信号端子以及与所述数据存储器相接的待机显示信号端子连接,所述正常显示信号端子和所述待机显示信号端子分别与所述显示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切换单元包括待机显示用电磁开关和正常显示用电磁开关,所述待机显示用电磁开关设在所述待机显示信号端子上,所述正常显示用电磁开关设在所述正常显示信号端子上,所述模式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待机显示用电磁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正常显示用电磁开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驱动单元包括时序控制器、数据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显示面板至少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阵列化的薄膜晶体管;

所述模式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正常显示信号端子和所述待机显示信号端子分别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驱动器的输入端和所述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驱动器的输出端与阵列化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与阵列化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设有第一偏光层,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设有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一偏光层位于所述待机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以及显示面板的入光面之间;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偏光层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之间的第一半透半反膜,所述第一半透半反膜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层的偏振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透半反膜与显示面板的入光面相对的表面具有漫反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结构为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的表面设有第二半透半反膜,所述第二半透半反膜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光层的偏振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正常显示区域的待机显示区域;所述正常背光模组包括导光膜片、用于对应所述正常显示区域的m个正常显示光源以及用于对应所述待机显示区域的k个待机显示光源,m个所述正常显示光源位于所述导光膜片作为入光面的第一侧面,k个所述待机显示光源位于所述导光膜片的第二侧面;

所述正常背光模组的控制端包括正常背光控制单元,所述待机背光模组的控制包括待机背光控制器、光线传感器、逻辑与门运算电路以及逻辑非门运算电路;

所述模式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正常背光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正常背光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m个所述正常显示光源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与门运算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模式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与门运算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与门运算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逻辑非门运算电路与所述待机背光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待机背光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k个所述待机显示光源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正常显示区域的待机显示区域;所述正常背光模组包括用于对应所述正常显示区域的m个正常显示光源,k个所述正常显示光源作为k个待机显示光源对应所述待机显示区域,1<k<m;

所述正常显示模组的控制端包括电源以及与所述电源连接的m个电源用电磁开关,m个所述正常显示光源与m个所述电源用电磁开关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待机显示模组的控制端包括光线传感器、逻辑与门运算电路和逻辑非门运算电路;

所述模式控制器的输出端还与m个所述电源用电磁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的输出端还与所述逻辑与门运算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模式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与门运算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与门运算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逻辑非门运算电路与k个作为所述待机显示光源的正常显示光源对应的所述电源用电磁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