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7258发布日期:2019-01-14 18:3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lcd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设置tft(薄膜晶体管),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tft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有一种特性,就是不能够一直固定在某一个电压不变,如果时间久了,即使将电压取消掉,液晶分子会因为特性的破坏,而无法再因电场的变化来转动,以形成不同的灰阶。所以液晶显示器内的显示电压就分成了两种极性,一个是正极性,而另一个是负极性。当显示画面一直不动时,仍然可以借由正负极性不停的交替,达到显示画面不动,同时液晶分子不被破坏掉特性的结果。

而传统技术的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在正灰阶电压和负灰阶电压通过极性切换后,然后再通过第一缓冲放大器、第二缓冲放大器,最后分别在奇数通道和偶数通道输出,因为极性切换的存在,奇数通道的输出可以是正灰阶电压,也可以是负灰阶电压;同理偶数通道的输出可以是正灰阶电压,也可以是负灰阶电压,因此使得第一缓冲放大器、第二缓冲放大器的电源供电电压为vdda、对地电压为gnd,从而导致整个装置的通道数较多,整体静态功耗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所述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放大器、第二缓冲放大器、极性切换模块,所述第一缓冲放大器与所述极性切换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放大器与所述极性切换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放大器用于接收输入的正灰阶电压,并对正灰阶电压进行缓冲放大并输出至所述极性切换模块,所述第二缓冲放大器用于接收输入的负灰阶电压,并对负灰阶电压进行缓冲放大并输出至极性切换模块,所述极性切换模块用于依据缓冲放大后的正灰阶电压、负灰阶电压分别输出正灰阶电压、负灰阶电压或分别输出负灰阶电压、正灰阶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与输入的正灰阶电压范围一致、所述第二缓冲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与输入的负灰阶电压范围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放大器、所述第二缓冲放大器均处于半电压工作模式,所述第一缓冲放大器的电源供电电压为vdda、对地电压为hvdd,所述第二缓冲放大器的电源供电电压为hvdd、对地电压为gnd,其中,所述hvdd为对地电压gnd与电源供电电压vdda的中点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放大器、所述第二缓冲放大器均处于半电压工作模式,所述第一缓冲放大器的电源供电电压为hvdd、对地电压为gnd,所述第二缓冲放大器的电源供电电压为vdda、对地电压为hvdd,其中,所述hvdd为对地电压gnd与电源供电电压vdda的中点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放大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跨导放大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跨导放大器依次电连接,且沿信号传输方向在前的第一跨导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的正灰阶电压,且沿信号传输方向在前的第一跨导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与所述极性切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跨导放大器包括第一一级跨导放大器、第一二级跨导放大器,所述第一一级跨导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的正灰阶电压,所述第一一级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二级跨导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一级跨导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级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极性切换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放大器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跨导放大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跨导放大器依次电连接,且沿信号传输方向在前的第二跨导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的正灰阶电压,且沿信号传输方向在前的第二跨导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与所述极性切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跨导放大器包括第二一级跨导放大器、第二二级跨导放大器,所述第二一级跨导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的正灰阶电压,所述第二一级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级跨导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一级跨导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二级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极性切换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模拟负载、第二模拟负载,所述第一模拟负载串接于所述所述极性切换模块与待驱动的薄膜晶体管lcd之间,所述第二模拟负载串接于所述所述极性切换模块与待驱动的薄膜晶体管lcd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拟负载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二模拟负载包括第二电阻、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在工作时,第一缓冲放大器接收输入的正灰阶电压,并对正灰阶电压进行缓冲放大并输出至极性切换模块,第二缓冲放大器接收输入的负灰阶电压,并对负灰阶电压进行缓冲放大并输出至极性切换模块,且第一缓冲放大器、第二缓冲放大器均处于半电压工作模式,极性切换模块对缓冲放大后的正灰阶电压、负灰阶电压进行极性切换并输出,从而大大降低了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的整体静态功耗,并且整体装置电路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制造成本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标:101-第一缓冲放大器;102-第二缓冲放大器;103-第一一级跨导放大器;104-第一二级跨导放大器;105-第二一级跨导放大器;106-第二二级跨导放大器;107-第一模拟负载;108-第二模拟负载;109-极性切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第二缓冲放大器102、极性切换模块109,第一缓冲放大器101与极性切换模块109电连接,第二缓冲放大器102与极性切换模块109电连接。

其中,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用于接收输入的正灰阶电压,并对正灰阶电压进行缓冲放大并输出至极性切换模块109,第二缓冲放大器102用于接收输入的负灰阶电压,并对负灰阶电压进行缓冲放大并输出至极性切换模块109,极性切换模块109用于依据缓冲放大后的正灰阶电压、负灰阶电压分别输出正灰阶电压、负灰阶电压或分别输出负灰阶电压、正灰阶电压。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的正极输入端与外接正灰阶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的负极输入端与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缓冲放大器102的输出端与极性切换模块109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缓冲放大器102的正极输入端与外接正灰阶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缓冲放大器102的负极输入端与第二缓冲放大器10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缓冲放大器102的输出端与极性切换模块109的输入端电连接。

具体地,第一缓冲放大器10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跨导放大器,至少两个第一跨导放大器依次串联;第一缓冲放大器101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跨导放大器,至少两个第二跨导放大器依次串联。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缓冲放大器101包括两个第一跨导放大器,第二缓冲放大器102包括两个第二跨导放大器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两个跨导放大器分别为第一一级跨导放大器103、第一二级跨导放大器104;两个第二跨导放大器分别为第二一级跨导放大器105、第二二级跨导放大器106。当然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放大器101还可以包括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第一跨导放大器,第二缓冲放大器102还可以包括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第二跨导放大器,在此仅仅是举例说明。当然地,第一缓冲放大器101包括两个第一跨导放大器,第二缓冲放大器102包括两个第二跨导放大器,可以使得整个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的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的工作电压与输入的正灰阶电压范围一致、第二缓冲放大器102的工作电压与输入的负灰阶电压范围一致,例如,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第二缓冲放大器102均处于半电压工作模式,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的电源供电电压为vdda、对地电压为hvdd,第二缓冲放大器102的电源供电电压为hvdd、对地电压为gnd,其中,所述hvdd为对地电压gnd与电源供电电压vdda的中点电压。具体地,如图1所示,每个第一跨导放大器的最大供电电压区间为(gnd,vdda),且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第二缓冲放大器102均处于半电压工作模式,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第二缓冲放大器102所处的半电压工作模式为:每个第一跨导放大器的电源供电电压为vdda、对地电压为hvdd,hvdd为对地电压gnd与电源供电电压vdda的中点电压,第二缓冲放大器102的电源供电电压为hvdd、对地电压为gnd(即每个第二跨导放大器的最大供电电压区间为(gnd,vdda),每个第二跨导放大器的电源供电电压为hvdd、对地电压为gnd)。例如,gnd=0v,vdda=18v,则hvdd=9v。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一级跨导放大器103、第一二级跨导放大器104的静态电流为iq1,第二一级跨导放大器105、第二二级跨导放大器106的静态电流为iq2,则该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的静态功耗为hvdd*(iq1+iq2)*2=vdda*(iq1+iq2),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静态功耗降低了50%。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的工作电压与输入的正灰阶电压范围一致、第二缓冲放大器102的工作电压与输入的负灰阶电压范围一致,例如,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第二缓冲放大器102均处于半电压工作模式,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的电源供电电压为hvdd、对地电压为gnd,第二缓冲放大器102的电源供电电压为vdda、对地电压为hvdd,其中,所述hvdd为对地电压gnd与电源供电电压vdda的中点电压。如图2所示,每个第一跨导放大器的最大供电电压区间为(gnd,vdda),且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第二缓冲放大器102均处于半电压工作模式,第一缓冲放大器101、第二缓冲放大器102所处的半电压工作模式为:每个第一跨导放大器的电源供电电压为hvdd、对地电压为gnd,hvdd为对地电压gnd与电源供电电压vdda的中点电压,第二缓冲放大器102的电源供电电压为vdda、对地电压为hvdd(即每个第二跨导放大器的最大供电电压区间为(gnd,vdda),每个第二跨导放大器的电源供电电压为vdda、对地电压为hvdd。例如,gnd=0v,vdda=18v,则hvdd=9v。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一级跨导放大器103、第一二级跨导放大器104的静态电流为iq1,第二一级跨导放大器105、第二二级跨导放大器106的静态电流为iq2,则该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的静态功耗为hvdd*(iq1+iq2)*2=vdda*(iq1+iq2),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静态功耗降低了50%。

另外,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模拟负载107、第二模拟负载108,第一模拟负载107串接于极性切换模块109与待驱动的薄膜晶体管lcd之间,第二模拟负载108串接于极性切换模块109与待驱动的薄膜晶体管lcd之间。其中,第一模拟负载107包括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串联,第二模拟负载108也可以包括第二电阻与第二电容,第二电阻与第二电容串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在工作时,第一缓冲放大器接收输入的正灰阶电压,并对正灰阶电压进行缓冲放大并输出至极性切换模块,第二缓冲放大器接收输入的负灰阶电压,并对负灰阶电压进行缓冲放大并输出至极性切换模块,且第一缓冲放大器、第二缓冲放大器均处于半电压工作模式,极性切换模块对缓冲放大后的正灰阶电压、负灰阶电压进行极性切换并输出,从而大大降低了薄膜晶体管lcd驱动装置的整体静态功耗,并且整体装置电路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制造成本低。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