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模组、封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5156发布日期:2019-03-15 19:0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模组、封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模组、封装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发展,显示屏的侧边越做越窄,边框位置的设计也越来越极限。在极限的空间范围之内,显示屏底部侧边位置还需要设置保护凸起,然而该保护凸起的位置由于厚度较相邻位置更厚,如果在保护凸起位置仍然有有铁框Z向插入胶框中的话,会导致注塑后此位置很硬,中间部分的注塑应力无法释放,进而造成胶框起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屏模组的封装组件,所述封装组件包括第一封装体以及第二封装体;其中,所述第一封装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边沿一体延伸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封装体包括一体结构的遮挡部以及凸起部,所述遮挡部至少部分包围所述连接部,所述遮挡部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于所述连接部上。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包括显示单元、背光单元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组件;其中,所述背光单元的一侧与所述封装组件第一封装体的主体部贴合,另一侧与所述显示单元贴合,所述第二封装体以及所述第一封装体的连接部设于所述背光单元的侧边,用于遮挡所述背光单元的侧边漏光以及对所述背光单元和所述显示单元的侧边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屏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模组、封装组件,通过设计一体弯折结构的第一封装体,并将第一封装体的连接部插入只第二封装体的连接部内,并与第二封装体的连接部一体注塑成型,该封装组件的结构,在没有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封装边沿位置尺寸的情况下,一方面提高了封装组件的整体强度,且解决了显示屏模组侧面漏光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凸起部内不插入连接部,可以避免凸起部位置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第二封装体变形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显示屏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中封装组件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第一封装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封装组件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3实施例中第二封装体遮挡部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3实施例中第二封装体凸起部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2实施例中背光单元与封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封装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终端设备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移动终端。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显示屏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显示屏模组可以用于终端设备上,而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机、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模组100包括显示单元110、背光单元120以及封装组件130。其中,该背光单元120的一侧与封装组件130贴合,另一侧与所述显示单元110贴合。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3,图3是图1实施例中封装组件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封装组件13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封装体131以及第二封装体132;其中,第一封装体131包括主体部1311以及连接部1312,所述连接部1312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1311的边沿一体延伸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主体部1311的一侧弯折设置。

可选地,第一封装体131的主体部1311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部131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或者近似垂直设置。这里所说的近似垂直指的是主体部1311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部1312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75度-105度之间。该种角度设计结构可以使背光单元120的一侧与第一封装体131的主体部1311贴合,另一侧与所述显示单元110贴合,第二封装体132以及所述第一封装体131的连接部1312设于所述背光单元120的侧边,用于遮挡背光单元120的侧边漏光以及对所述背光单元120和所述显示单元110的侧边进行保护。

可选地,该第一封装体131为金属材质制成,具体可以为钢片或者铝合金片材、镁合金片材等。利用金属的不透光性、柔韧性以及电磁屏蔽等性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封装体131也可以为其他材质,譬如碳纤维、硬质树脂等。主体部1311和连接部1312为一体弯折成型,即连接部1312为主体部1311的折边结构。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图4是图3中第一封装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封装体,其主体部1311环周边沿的部分位置一体延伸设置连接部1312,所述第二封装体132包括一体结构的遮挡部1321以及凸起部1322,其中,凸起部1322凸出朝向所述第一封装体131主体部1311边沿外侧设置。请继续参阅图3,该凸起部1322的厚度D1大于所述遮挡部1321的厚度D2。

所述遮挡部1321至少部分包围所述连接部1312,所述遮挡部1321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于所述连接部131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封装体132包括两个凸起部1322,与之对应的,第一封装体131设置有两个缺口1301,两个所述凸起部1322位于所述第一封装体主体部1311的同一侧边沿,且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封装体主体部1311的角部设置,以对显示屏模组的角部位置进行保护。

可选地,该第二封装体132的遮挡部1321对应所述连接部1312设置,所述第二封装体132的凸起部1322对应所述主体部1311环周边沿非设置所述连接部1312的位置,即凸起部1322不设置Z向(垂直显示单元110显示面的方向)插入的连接部1312(铁框)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3,该第二封装体132的遮挡部1321包围所述连接部1312设置,具体地,第二封装体132的遮挡部1321包围所述连接部1312的自由端,即连接部1312与主体部1311连接的相异一端。所述第二封装体132的遮挡部1321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于所述连接部1312上。其中,第二封装体132整体的材质可以为塑胶,譬如ABS、PU、PVC等。

从图3实施例中可以看出,该第二封装体132的遮挡部1321半包围连接部1312设置。另外,请参阅图5,图5是封装组件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在图5实施例中,第二封装体132的遮挡部1321全包围连接部1312设置,能够满足第二封装体132的遮挡部1321包围(包括全包围和半包围)连接部1312的自由端的结构即可,此处亦不再详述。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6,图6是图3实施例中第二封装体遮挡部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封装体132遮挡部1321的截面在连接所述连接部1312的一端13211呈锥形结构,所述连接部1312在锥形结构的较小一端拆入所述第二封装体132的遮挡部1321。可选地,该第二封装体132遮挡部1321的截面厚度T1范围在0.1-0.2mm;具体可以为0.1mm、0.12mm、0.15mm、0.16mm、0.18mm以及0.2mm。

请参阅图7,图7是图3实施例中第二封装体凸起部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同样地,该第二封装体132凸起部1322的截面在连接所述连接部1312的一端13221呈锥形结构,所述连接部1312与锥形结构的较小一端连接凸起部1322。可选地,该第二封装体132凸起部1322的截面厚度T2范围在0.1-0.3mm;具体可以为0.1mm、0.12mm、0.15mm、0.16mm、0.18mm、0.2mm、0.25mm以及0.3mm等数值。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8,图8是图2实施例中背光单元与封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10与所述背光单元120之间在靠近所述第二封装体132的位置贴设有遮光胶带140。遮光胶带140用于遮挡背光单元120的侧面漏光,防止背光单元120的侧面漏光传到显示单元110,使显示单元110的侧边位置看起来相较于中间位置更亮,进而影响显示屏模组的显示效果。

其中,背光单元1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片121、导光板122、扩散片123、下增光片124以及上增光片125;第一封装体131的主体部1311与反射片121贴合;而显示单元110则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下偏光片111、阵列基板112、彩膜基板113以及上偏光片114。其中,下偏光片111的一侧对应上增光片125设置。关于显示单元110以及背光单元120的各组成功能层的详细结构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进行详述。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封装体132在所述背光单元120厚度方向上的延伸宽度W1不小于所述背光单元120的厚度W2。该种设计的目的在于可以保证背光单元120的侧面完全可以被第二封装体132以及第一封装体131的连接部1312遮挡住,进而避免背光单元120侧面漏光。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及其封装组件,通过设计一体弯折结构的第一封装体,并将第一封装体的连接部插入第二封装体内,与第二封装体一体注塑成型,该封装组件的结构,在没有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封装边沿位置尺寸的情况下,一方面提高了封装组件的整体强度,且解决了显示屏模组侧面漏光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凸起部内不插入连接部,可以避免凸起部位置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第二封装体变形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封装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封装组件130同样包括第一封装体131以及第二封装体132;其中,第一封装体131包括主体部1311以及连接部1312,所述连接部1312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1311的边沿一体延伸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主体部1311的一侧弯折设置。

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312进一步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连接部13121和第二连接部13122,所述第一连接部1312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131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3122,所述第二封装体132的遮挡部1321完全包围所述第二连接部13122且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一连接部13121。在本实施例的图示中,第二封装体132的遮挡部1321完全包围所述第二连接部13122且完全包围所述第一连接部13121,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封装体132的遮挡部1321可以是完全包围所述第二连接部13122且部分包围所述第一连接部13121的结构形式。该第二连接部13122的作用是加强第二封装体131的遮挡部1321与连接部1312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该第一连接部131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部1311的延伸方向垂直或者近似垂直,这里所说的近似垂直指的是第一连接部131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部1311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75度-105度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131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3121的延伸方向不平行。进一步可选地,第二连接部131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3121的延伸方向基本垂直,同样地,这里所说的基本垂直指的是第二连接部131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3121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75度-105度之间。该种第二连接部13122的设计结构,可以加强第二封装体131与连接部1312之间在背光单元120的厚度方向上的连接强度。

相较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封装组件,通过设计一体弯折结构的第一封装体,并将第一封装体的连接部插入第二封装体内,与第二封装体一体注塑成型,该封装组件的结构,在没有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封装边沿位置尺寸的情况下,一方面提高了封装组件的整体强度,且解决了显示屏模组侧面漏光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凸起部内不插入连接部,可以避免凸起部位置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第二封装体变形的情况发生,该封装组件的结构以及加工工艺均比较简单,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一体弯折结构的第二连接部结构,可以加强第二封装体的遮挡部1321与连接部之间在背光单元的厚度方向上的连接强度,提高结构可靠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终端设备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电视机、显示器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屏模组100以及壳体200等结构;关于显示屏模组100的具体结构特征,请参阅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亦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其显示屏模组的封装组件通过设计一体弯折结构的第一封装体,并将第一封装体的连接部插入第二封装体内,与第二封装体一体注塑成型,该封装组件的结构,在没有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封装边沿位置尺寸的情况下,一方面提高了封装组件的整体强度,且解决了显示屏模组侧面漏光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凸起部内不插入连接部,可以避免凸起部位置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第二封装体变形的情况发生,另外,该封装组件的结构以及加工工艺均比较简单,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