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新型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0159发布日期:2019-08-31 01:1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新型黑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新型黑板。



背景技术:

在教学的各阶段老师们在讲台板书上都要或多或少使用黑板,对于工学、理学的有些课程来说有些老师几乎一节课都在使用黑板。现在虽然有ppt展示进行教学,但这只能是辅助教学,对于一些需要给学生现场计算现场来教的老师来说还是传统的用粉笔在黑板上进行书写最为有效。对于黑板使用最就目前发展来说,使用黑板板书进行知识传授于教学是必不可少,尤其是高中阶段,高中学校里几乎每个老师每节课都要花大量时间使用黑板板书。这就产生了老师们上课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传统黑板书写完后,再次书写需要擦黑板,在擦黑板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些问题:

1 粉笔粉尘污染。粉尘又将导致两种污染,一是吸入老师肺中,长达十几年的吸尘会导致老师患上严重的职业病,对身体极为损害。二是对讲台周围的污染。讲台底下的地板堆积一层厚厚的灰尘,讲台上的桌子漂浮一层白灰,又胀又乱,很影响老师上课心情。对于一些靠近黑板的前排学生来说也会受此影响。(高中及以下阶段的学生受此影响严重)

2 上课时“隔三差五”去擦黑板。这将导致老师的右手以及右手手臂特别累,如果再用劲按着擦的话很更累。而且,这将耽误时间。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右手板书,然后右手擦黑板,整个过程右手一直都是架空着,会导致肌肉酸痛,积劳成疾,对肩部也会导致影响(我估计会的)。

因此,我们亟待一种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新型黑板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新型黑板,解决了粉笔灰尘到处污染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擦黑板对老师造成的劳累。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为: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新型黑板,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竖向转动连接有两组横向间隔设置的传送辊,所述传送辊套设有一前端面超出壳体前端面的皮带,所述皮带满足可在其上书写文字,两组所述传送辊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上竖向连接有两组置于皮带前端面左右两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与皮带高度匹配的擦拭棉条,满足擦拭海绵可对皮带进行擦拭,所述棉条与壳体连接有多组卡紧销,满足卡紧销可调节棉条与皮带前端面之间的压紧程度,其中一个所述传送辊的转轴经皮带与固定在壳体内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置于壳体内的往复擦拭装置,满足往复擦拭装置可对皮带的后端面进行往复擦拭。

优选的,所述往复擦拭包括开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蜗杆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蜗杆齿与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后端面上的蜗轮啮合,所述蜗轮同轴连接一第一齿轮,还包括三组竖向连接在壳体内后端面且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往复装置,所述往复装置包括竖向连接在壳体内后端面上且横向间隔设置的两组相互配合的L形杆,两组所述L形杆上竖向滑动配合与U形板,满足U形板只沿L形杆竖向移动,两组L形杆之间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皮带轮,两组皮带轮之间套设有驱动皮带,所述驱动皮带上连接一驱动销,所述U形板横向开有一与驱动销配合的长条孔,满足驱动销可带动U形板沿L形板竖向移动,所述U形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擦拭海绵,满足擦拭海绵可对皮带的后端面进行擦拭,所述擦拭海绵与U形板之间连接有多组弹簧;

相邻的所述往复装置内的皮带轮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往复装置内的一皮带轮的转轴同轴连接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且第一齿轮的半径大于第二齿轮。

优选的,三组往复装置分别置于皮带后端面的左侧、右侧和中部,三组往复装置中的擦拭海绵的起始位置分别处于上、中、下三个不同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擦拭棉条的前端面上连接有多组连接块,所述卡紧销与连接杆螺纹配合且在端面与连接块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与皮带的四周间隙配合,所述皮带前端面的后侧设置有竖向连接在壳体前端面上的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皮带的下方横着设置有连接在壳体上的且前端面高出皮带的接物板,所述接物板的一端连接一收纳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黑板巧妙得用皮带式的黑板进行代替,皮带的转动可将正面的书写玩的黑板转动至背面,黑板的两侧还加入了擦拭棉条,省去了擦拭黑板的时间,本实用新型省去了老师擦黑板的工作,让老师得到充分的休息,提高授课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加入往复擦拭装置,在擦拭棉条对黑板擦拭不干净的时候,能对黑板进行再次彻底清理,且处于壳体内,产生的粉笔粉尘集中在壳体内,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同时不会老师的身体造成伤害,一举两得,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往复擦拭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往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往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U形板及其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紧销与擦拭棉条连接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 、传送辊;3、皮带;4、连接杆;5、擦拭棉条;6、卡紧销;7、驱动电机; 8、蜗杆齿;9、蜗轮;10、第一齿轮;11、往复装置;12、L形杆;13、U形杆;14、皮带轮;15、驱动皮带;16、驱动销; 17、长条孔;18、擦拭海绵;19、弹簧;20、第二齿轮;21、连接块;22、支撑板;23、接物板;24、收纳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8,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新型黑板,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端开有用于放置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竖向转动连接有两组横向间隔设置的传送辊2,传送辊2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所述传送辊2套设有一前端面超出壳体1前端面的皮带3,所述皮带3满足可在其上书写文字,两组所述传送辊2的转轴之间经皮带3进行传动连接,皮带3的前端面超出壳体1前端面,构成了黑板的结构,使用者可在其前端面上写字,转动传送辊2,可以将书写好的板书转动至后方,所述壳体1的前端面上竖向连接有两组置于皮带3前端面左右两侧的连接杆4,两组连接杆4设置在传送辊2的上下两端,呈U字形设置,U形的连接杆4倒置在壳体1上,所述连接杆4上连接有与皮带3高度匹配的擦拭棉条5,满足擦拭海绵18可对皮带3进行擦拭,所述棉条与壳体1连接有多组卡紧销6,满足卡紧销6可调节棉条与皮带3前端面之间的压紧程度,在转动传送辊2的时候棉条可对皮带3进行擦拭,至于卡紧销6与棉条的连接方式,将在下方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旋转卡紧销6可使得棉条对皮带3进行压紧,苗条的高度与皮带3的高度相匹配,保证棉条可对皮带3上的全部板书进行擦拭,其中一个所述传送辊2的转轴经皮带3与固定在壳体1内的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进行传动连接,驱动电机7为传动辊提供动力输出,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一置于壳体1内的往复擦拭装置,满足往复擦拭装置可对皮带3的后端面进行往复擦拭,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前端面上的板书转动到后面的壳体1内,与此同时,往复擦拭装置可对皮带3后端面上的板书进行反复擦拭,在壳体1与皮带3之间密封连接,因此,在对皮带3后端面也就是后边黑板反复擦拭时,产生的粉笔粉尘可完全散落至后方的壳体1内,避免产生的粉尘对老师或者使用者在造成伤害,与此同时,还节省了老师或者使用者的劳动力。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8,所述往复擦拭包括开在驱动电机7输出轴上的蜗杆齿8,也可以说是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同轴连接一蜗杆,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经蜗杆齿8与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后端面上的蜗轮9啮合,蜗轮9经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后端面上,所述蜗轮9同轴连接一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设置在蜗轮9的下方,还包括三组竖向连接在壳体1内后端面且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往复装置11,三组往复装置11分左、中、右布置在壳体1内的后端面上,左端和右端设置在左侧和右侧两个传送辊2的后方,中部的往复装置11处于他们两个之间,但为了保证擦拭的质量,可以不仅仅采用三组往复擦拭装置,此时设置往复擦拭装置的目的,是因为仅仅采用棉条擦拭,在老师或者使用者用力在黑板上进行书写时,板书很难被静置的棉条被擦掉,因此采用往复移动式的擦拭装置大大提高擦拭的质量,所述往复装置11包括竖向连接在壳体1内后端面上且横向间隔设置的两组相互配合的L形杆12,两组所述L形杆12上竖向滑动配合与U形板13,满足U形板13只沿L形杆12竖向移动,两组L形杆12呈对称结构,在与U形板13的配合中,U形板13只能沿L形板竖向移动,两组L形杆12之间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皮带轮14,两组皮带轮14之间套设有驱动皮带15,所述驱动皮带15上连接一驱动销16,所述U形板13横向开有一与驱动销16配合的长条孔17,满足驱动销16可带动U形板13沿L形板竖向移动,驱动皮带15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驱动销16进行转动,此时驱动销16会沿长条孔17进行横向移动,此时,驱动销16会随皮带3带动U形板13在竖直方向上作往复运动,所述U形板1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擦拭海绵18,满足擦拭海绵18可对皮带3的后端面进行擦拭,所述擦拭海绵18与U形板13之间连接有多组弹簧19,擦拭海绵18的后端面上连接有与擦拭海绵18相匹配的连接板,连接板与U形板13的前端面之间连接弹簧19,弹簧19存在一个压紧力,使得擦拭海绵18紧急贴合在黑板即皮带3的后面,此处弹簧19的设置不宜过长,只需存在有压紧力即可,弹簧19过长,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擦拭海绵18极易发生倾覆,擦拭海绵18在移动的过程中,会更加有利于黑板的擦拭;

相邻的所述往复装置11内的皮带轮14的转轴之间经皮带3进行传动连接,皮带3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其中一个所述往复装置11内的一皮带轮14的转轴同轴连接一第二齿轮20,所述第二齿轮20与第一齿轮10啮合,且第一齿轮10的半径大于第二齿轮20,此处的第一齿轮10的半径大于第二齿轮20,是为了在皮带3转动的过程中,驱动皮带15能更快得对黑板的背面进行擦拭,此处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20起到加速的作用,皮带轮14经第二齿轮20的啮合传动,转动变快,从而使得擦拭海绵18的往复速度变得更快,擦拭效果更好。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8,三组往复装置11分别置于皮带3后端面的左侧、右侧和中部,三组往复装置11中的擦拭海绵18的起始位置分别处于上、中、下三个不同的位置,这样会使得擦拭的效果更好。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8,所述擦拭棉条5的前端面上连接有多组连接块21,所述卡紧销6与连接杆4螺纹配合且在端面与连接块21转动配合,转动多个卡紧销6,使得擦拭棉条5在螺纹配合的作用下可以朝着皮带3前端面或者远离皮带3前端面的方向移动,此时,就可以起到调节压紧程度的作用。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8,所述壳体1的前端面与皮带3的四周间隙配合,使得擦拭后的粉笔末能尽数被圈禁在壳体1内,所述皮带3前端面的后侧设置有竖向连接在壳体1前端面上的支撑板22,支撑板22呈L形布置,支撑板22对皮带3的前端面进行支撑,使得在皮带3上书写时,能保证皮带3能进行正常书写。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8,所述皮带3的下方横着设置有连接在壳体1上的且前端面高出皮带3的接物板23,接物板23呈倾斜状,接物板23可以收集在黑板数学时掉落的或者断掉的粉笔,接物板23也可以用于老师或者使用者暂时存放的粉笔,所述接物板23的一端连接一收纳盒24,收纳盒24可以存放杂物或者废弃的粉笔。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黑板的正面书写完毕,需要进行切换时,打开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经皮带3驱动传送辊2的转轴进行转动,此时皮带3进行转动,将正面的板书移动到后方,与此同时,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经蜗杆齿8带动蜗轮9进行转动,然后经半径不同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20带动皮带轮14加速转动,皮带轮14带动驱动皮带15进转动,驱动皮带15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驱动销16在U形板13的长条孔17内进行移动,驱动皮带15的转动带动U形板13在竖向进行往复移动,使得擦拭海绵18对黑板的背面进行擦拭,将板书彻底擦拭掉,由于往复擦拭装置呈左中右布置,且三组往复擦拭装置上的擦拭海绵18呈上中下布置,因此,擦拭效果非常好,且粉笔粉尘集中在壳体1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粉笔末很轻,很有可能附着在黑板的背面,此时,两侧的擦拭棉条5在皮带3转动的过程中对黑板进行二次擦拭,保证呈现在使用者面前的是非常干净的黑板,待转动完毕,关闭驱动电机7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