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7376发布日期:2020-02-07 23:5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机组仿真教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行业急需培养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技术人才,高等院校的风力发电相关专业应运而生。但是,实验教学过程通常是在实验室内基于仿真模型完成,使得实验教学过程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例如:在实际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自然风的影响,在120米的高空中,机组会有晃动与摇摆,变桨与偏航通常是收到震动后会触发卡死、堵转等故障的,现有的变桨与偏航实验教学系统与真实环境相差较远,导致教学效果较差,而真正的风力发电机组通常造价比较昂贵、风电机组的控制过程复杂难懂,难以将实际的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应用到普通高校教学当中。

因此,为了可以灵活调整的实验实训系统满足当前实验教学需求,使得实验训练系统更加贴近真实的操作场景,设计一种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就成为了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电机组实验训练系统无法模仿真实的复杂工作环境,导致实验教学效率低下,进而无法满足用户要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包括:液压装置、弹簧装置、承载平台、连接法兰与实际风电机组的轮毂相对应的外置轮毂装置、与实际风电机组的机舱相对应的外置机舱装置以及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底座;

所述承载平台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塔筒结构,所述塔筒结构上部与所述外置轮毂装置的下部通过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或者,所述塔筒结构上部与所述外置机舱装置的下部通过所述连接法兰连接;

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液压装置下部,所述液压装置上部与所述弹簧装置下部连接,所述弹簧装置上部与所述承载平台的下表面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法兰包括: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以及第三法兰盘;其中,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塔筒结构上部焊接,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外置轮毂装置的下部焊接,所述第三法兰盘与所述外置机舱装置下部焊接;

所述塔筒结构上部设置的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外置轮毂装置下部设置的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塔筒结构上部设置的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外置机舱装置下部设置的所述第三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还包括:用于接收控制操作指令的外置故障触发装置;所述外置故障触发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外置轮毂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或者,所述外置故障触发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外置机舱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置故障触发装置包括用于接收用户操作指令的人机交互界面,用于生成控制指令的可编程逻辑控制装置,用于指示故障类型的故障指示灯,用于控制所述故障指示灯开关的操作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外置机舱装置内通电电路断开和闭合的电源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外置轮毂装置内信号回路断开和闭合的信号继电器;其中,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出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继电器、所述信号继电器以及所述故障指示灯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钉孔。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平台为矩形结构,所述弹簧装置分别固定焊接在所述承载平台四周的直角位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能够通过承载平台下设置的液压装置和弹簧装置模拟实际的震动和摇晃情况,使得实验训练系统更加贴近真实的操作场景,提升了实验训练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中的承载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所述图1中:101为第一法兰盘、102为承载平台、103为支架、104为塔筒结构、105为弹簧装置、106为液压装置、107为底座;

所述图2中:201为外置机舱装置、202为第三法兰盘;

所述图3中:301为外置轮毂装置、302为第二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基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对其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中的承载装置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以下部分:用于模拟真实情况下震动和摇晃的液压装置106和弹簧装置105、用于承载所述外置轮毂装置301和所述外置机舱装置201承载平台102、连接法兰以及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底座107。所述底座107设置于所述液压装置106下部,所述液压装置106上部与所述弹簧装置105下部连接,所述弹簧装置105上部与所述承载平台102的下表面焊接。所述底座107上设置有螺钉孔。所述承载平台102为矩形结构,所述弹簧装置105分别固定焊接在所述承载平台102四周的直角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法兰盘101、所述承载平台102、支架103、所述塔筒结构104、所述弹簧装置105、所述液压装置106以及所述底座107共同组成了所述承载装置。

如图2和3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的示意图和第二种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过程还可以包括以下部分:与实际风电机组的轮毂相对应的外置轮毂装置301、与实际风电机组的机舱相对应的外置机舱装置201。

所述承载平台102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塔筒结构104,所述塔筒结构104上部与所述外置轮毂装置301的下部通过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或者,所述塔筒结构104上部与所述外置机舱装置201的下部通过所述连接法兰连接。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所述连接法兰具体包括:第一法兰盘101、第二法兰盘302以及第三法兰盘202。其中,所述第一法兰盘101与所述塔筒结构104上部焊接,所述第二法兰盘302与所述外置轮毂装置301的下部焊接,所述第三法兰盘202与所述外置机舱装置201下部焊接。所述塔筒结构104上部设置的所述第一法兰盘101与所述外置轮毂装置301下部设置的所述第二法兰盘3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塔筒结构104上部设置的所述第一法兰盘101与所述外置机舱装置201下部设置的所述第三法兰盘2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控制操作指令的外置故障触发装置;所述外置故障触发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外置轮毂装置301的输入端连接;或者,所述外置故障触发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外置机舱装置201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外置故障触发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接收用户操作指令的人机交互界面,用于生成控制指令的可编程逻辑控制装置,用于指示故障类型的故障指示灯,用于控制所述故障指示灯开关的操作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外置机舱装置201内通电电路断开和闭合的电源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外置轮毂装置301内信号回路断开和闭合的信号继电器。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出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继电器、所述信号继电器以及所述故障指示灯的输入端电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对变桨与偏航实验的仿真系统,能够通过承载平台102下设置的液压装置106和弹簧装置105模拟实际的震动和摇晃情况,使得实验训练系统更加贴近真实的操作场景,提升了实验训练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