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2570发布日期:2020-11-10 17:4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5月10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9-005508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整个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用于在视觉上将信息呈现给用户。诸如电视、计算机、移动电话和头戴式显示器的各种应用包括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可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器。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数据线和像素。驱动器包括配置成将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线的扫描驱动器和配置成将数据信号提供给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器。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响应于通过对应的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而发射具有与通过对应的数据线提供的数据信号对应的亮度的光。

近来,已经开发了各种类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可穿戴显示装置的一种变型安装在称为头戴式显示器(hmd)的头戴式显示装置上。hmd是一种佩戴在头上或绕头部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使用在一只或两只眼睛前面的小型显示器显示图像。hmd有许多应用,诸如游戏、工程、航空和医学。

hmd可提供快速的反应性以跟上用户的头部或身体运动。相应地,显示装置可用较高的频率来驱动以快速地刷新图像。

在当前可用的装置中,显示装置可以具有不同驱动条件(例如,不同驱动频率等)的模式来选择性地驱动。然而,在模式切换过程期间,图像可能断开连接或可能不被显示。相应地,可能发生显示品质的劣化,如亮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具有不同驱动条件的模式之间的模式切换过程中显示无缝图像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时序控制器和扫描驱动器,其中,显示单元包括扫描线和与扫描线联接的像素,时序控制器配置成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进行操作并且基于垂直同步信号来生成起始信号,并且扫描驱动器配置成基于起始信号来生成扫描信号并且将扫描信号顺序地提供给扫描线,其中,时序控制器在第一模式中在施加垂直同步信号的脉冲之后立即生成起始信号,并且在第二模式中在施加垂直同步信号的脉冲之前生成起始信号。

在显示装置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之前的第一帧周期可包括起始信号的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并且垂直同步信号的脉冲可代表帧周期的开始。

在第一帧周期中,在基于起始信号的第一脉冲生成的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线之后,起始信号可立即具有第二脉冲。在第二模式中的第二帧周期的宽度可小于在第一模式中的第一帧周期的宽度。

时序控制器可基于从外部提供的水平同步信号而生成起始信号。在第二模式中的水平同步信号的周期的宽度可小于在第一模式中的水平同步信号的周期的宽度。

在第二模式中,从生成起始信号的时间到施加垂直同步信号的脉冲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可等于或小于水平同步信号的周期的三倍。

包括在第二帧周期中的水平同步信号的脉冲的数量可等于包括在第一帧周期中的水平同步信号的脉冲的数量。

时序控制器可包括计数器和起始信号生成器,其中,计数器配置成相对于垂直同步信号通过对水平同步信号的脉冲的数量进行计数来输出计数值,并且起始信号生成器配置成通过对计数值与预定值进行比较来生成起始信号。

计数器可在第一模式中对水平同步信号的脉冲的数量进行正向计数,并且在第二模式中从基准值对水平同步信号的脉冲的数量进行反向计数。

在第二模式中基于起始信号的第一脉冲而生成的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线期间,起始信号可具有第二脉冲。在第二模式中扫描信号可同步地提供给至少两个扫描线。

显示单元可包括由扫描线中的一些划分的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可在第一模式中显示彩色图像,并且在第二模式中显示单色图像。在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线之中与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扫描线的时间处,起始信号可具有第二脉冲。

在第二模式中,扫描信号可同步地提供给扫描线中与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扫描线和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扫描线。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配置成生成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器。显示单元还可包括数据线。像素可联接到数据线。在第二模式中,在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线之中与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扫描线期间,数据驱动器可向数据线提供与黑色对应的黑色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显示单元、时序控制器和扫描驱动器的显示装置。显示单元包括扫描线和与扫描线联接的像素。时序控制器配置成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进行操作,并且基于从外部提供的垂直同步信号来生成起始信号。另外,在第一模式中施加垂直同步信号的脉冲之后,时序控制器生成起始信号。然后,在第二模式中,时序控制器在施加垂直同步信号的脉冲的时间处生成起始信号。扫描驱动器配置成基于起始信号来生成扫描信号,并且将扫描信号顺序地提供给扫描线。

显示单元可包括由扫描线中的一些划分的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可在第一模式中显示彩色图像,并且在第二模式中显示单色图像。扫描线之中与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扫描线的数量可大于扫描线之中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扫描线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描述了控制显示装置的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可包括:选择第一模式;将第一垂直同步信号传输到像素;基于第一模式,在第一垂直同步信号之后将第一起始信号传输到像素;选择第二模式;将第二垂直同步信号传输到像素;以及基于第二模式,与第二垂直同步信号同步地或在第二垂直同步信号之前将第二起始信号传输到像素。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并且第二模式包括低持久性模式(lpm)。在一些情况下,基于第二模式,第二垂直同步信号之前为垂直前沿(vfp)周期,并且随后为垂直后沿(vbp)周期。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垂直同步信号和第一起始信号在第一水平同步信号期间被传输,并且第二垂直同步信号和第二起始信号在第二水平同步信号期间被传输。

附图说明

当前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不同的形式使用,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本文中所记载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以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地示出,尺寸可被放大。应理解,当元件被称为在两个元件“之间”时,被称为的元件可为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元件,或者也可存在有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在整个说明书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包括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实例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包括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扫描驱动器的实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测量的信号的实例的波形图。

图5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测量的信号的比较例的波形图。

图6是示出包括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时序控制器的实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测量的信号的另一实例的波形图。

图8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测量的信号的又一实例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描述了在模式切换时为显示装置提供减少的发光劣化的系统和方法。模式切换可对应于从正常模式到低持久性模式(lpm)的切换。例如,低持久性模式可用于防止运动模糊。

在一些实例中,显示装置在需要访问系统资源时可执行模式切换。模式切换可通过系统调用界面或由如页面错误的中断来实现。

本公开可应用于具有不同形状的显示装置。本公开详细示出了特定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某些形状。相反,本公开可应用于各种改变、等同材料和替代物。

在下面的实施方式和附图中,从描述中省略了与本公开不直接相关的元件,并且附图中的各个元件之间的尺寸关系仅是为了易于理解而示出的,而不是限制实际比例。应注意,在为每个附图的元件赋予附图标记时,即使相似的元件示出在不同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也指示相似的元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框图。

参照图1,显示装置100可包括显示单元110(或显示面板)、扫描驱动器120(或栅极驱动器)、数据驱动器130(或源极驱动器)、时序控制器140和发射驱动器150。

显示单元110可包括扫描线sl1至sln(也称为栅极线)、数据线dl1至dlm、发射控制线el1至eln和像素pxl,其中,n是正整数并且m是正整数。像素pxl可排列在由扫描线sl1至sln、数据线dl1至dlm和发射控制线el1至eln限定的区域(如像素区域)中。

每个像素pxl可联接到扫描线sl1至sln中的至少一个、数据线dl1至dlm中的一个和发射控制线el1至eln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像素pxl可联接到扫描线sli、与扫描线sli相邻的前一扫描线sli-1、数据线dlj和发射控制线eli,其中,i和j是正整数。

像素pxl可响应于通过前一扫描线sli-1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在前一时间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前一栅极信号)来初始化。像素pxl可响应于通过扫描线sli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在当前时间提供的扫描信号或栅极信号)而存储或记录提供的数据信号。像素pxl可响应于通过发射控制线eli提供的发射控制信号而发射具有与经存储的数据信号对应的亮度的光。

显示单元110可包括显示区域da1、da2和da3。例如,显示单元110可包括第一显示区域da1、第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第一显示区域da1、第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可通过一定量的扫描线sl1至sln来彼此区分开,并且布置成彼此相邻。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第一显示区域da1可包括第一扫描线sl1至第p扫描线slp(p是小于n的正整数)、第一发射控制线el1至第p发射控制线elp和像素pxl。

第二显示区域da2可包括第(p+1)扫描线slp+1至第q扫描线slq(q是大于p且小于n的整数)、第(p+1)发射控制线elp+1至第q发射控制线elq和像素pxl。

第三显示区域da3可包括第(q+1)扫描线slq+1至第n扫描线sln、第(q+1)发射控制线elq+1至第n发射控制线eln和像素pxl。第(q+1)扫描线slq+1至第n扫描线sln的数量(即,n-q)可等于第一扫描线sl1至第p扫描线slp的数量,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第(q+1)扫描线slq+1至第n扫描线sln的数量(即,n-q)可小于第一扫描线sl1至第p扫描线slp的数量(即,p)。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0可以第一模式(或正常模式)或第二模式(或低持久性模式或低功率模式)驱动。第一模式可为在整个显示单元110中显示图像的常规模式,并且第二模式可为在显示单元110的一部分中显示图像或者显示具有高刷新率的图像(即,帧图像)的模式。例如,在第一模式中可在第一显示区域da1、第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中显示图像,并且在第二模式中可在第二显示区域da2中显示图像。在第二模式中,在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三显示区域da3中可不显示任何图像。例如,当显示装置100包括(或安装)在可穿戴装置(例如,hmd)中时或者当显示装置100显示息屏显示(aod)图像(例如,时钟图像)时,显示装置100可以第二模式驱动。

例如,当显示装置100包括在可穿戴装置中时或者当显示装置100用作可穿戴装置时,用户(或用户的眼睛)相对于显示装置100的观察范围可根据用户与显示装置100之间的间隔距离而变化。相应地,在用户的观察范围内的第二显示区域da2中可布置有更快速地刷新的图像(例如,彩色图像)。在超出用户的观察范围的第一显示区域da1或第三显示区域da3中可不显示任何图像。在第一显示区域da1或第三显示区域da3中可显示单色图像(例如,黑色图像)。

与此同时,第一电源电压vdd和第二电源电压vss可提供给显示单元110。第一电源电压vdd和第二电源电压vss可为用作像素pxl的操作的电压,并且第一电源电压vdd可具有比第二电源电压vss的电压电平高的电压电平。另外,初始化电源电压vint可提供给显示单元110。第一电源电压vdd和第二电源电压vss以及初始化电源电压vint可从单独的电源提供给显示单元110。

扫描驱动器120可基于扫描控制信号scs生成扫描信号,并且将扫描信号顺序地提供给扫描线sl1至sln。扫描控制信号scs可包括起始信号(或起始脉冲)和时钟信号等,并且可从时序控制器140提供。例如,扫描驱动器120可包括移位寄存器(或级),其中,移位寄存器(或级)配置成顺序地生成并输出脉冲形式的扫描信号,该脉冲形式的扫描信号通过使用时钟信号与脉冲形式的起始信号对应。

发射驱动器150可基于发射驱动控制信号ecs来生成发射控制信号,并且将发射控制信号顺序地或同步地提供给发射控制线el1至eln。发射驱动控制信号ecs可包括发射起始信号和发射时钟信号等,并且可从时序控制器140提供。例如,发射驱动器150可包括移位寄存器,其中,移位寄存器配置成顺序地生成并输出脉冲形式的发射控制信号,该脉冲形式的发射控制信号通过使用发射时钟信号与脉冲形式的发射起始信号对应。

数据驱动器130可基于从时序控制器140提供的图像数据data2和数据控制信号dcs来生成数据信号,并且将数据信号提供给显示单元110(或像素pxl)。数据控制信号dcs是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130的操作的信号,并且可包括用于指示有效数据信号的输出的负载信号(或数据使能信号)等。

时序控制器140可从外部(例如,图形处理器)接收输入图像数据data1和控制信号cs,基于控制信号cs来生成扫描控制信号scs和数据控制信号dcs,并且通过转换输入图像数据data1来生成图像数据data2。控制信号cs可包括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和时钟信号等。垂直同步信号可代表帧数据(即,与显示一帧图像的帧周期对应的数据)的开始,并且水平同步信号可代表数据行(即,包括在帧数据中的多个数据行之中的一个数据行)的开始。例如,时序控制器140可将rgb格式的输入图像数据data1转换为与显示单元110中的像素pxl的布置对应的rgb格式的图像数据data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时序控制器140可基于包括在控制信号cs中的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来生成起始信号。

在实施方式中,时序控制器140可在第一模式中在施加垂直同步信号的脉冲之后立即生成起始信号,并且在第二模式中在施加垂直同步信号的脉冲之前生成起始信号。稍后将参照图7对在时序控制器140中生成起始信号的配置进行描述。

与此同时,扫描驱动器120、数据驱动器130、时序控制器140和发射驱动器150中的至少一个可形成在显示单元110中。另外,扫描驱动器120、数据驱动器130、时序控制器140和发射驱动器150中的至少一个可用集成电路(ic)来实现以用带载封装(tcp)形式联接到显示单元110。扫描驱动器120、数据驱动器130、时序控制器140和发射驱动器150中的至少两个可用单个ic来实现。

图2是示出包括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00中的像素pxl的实例的电路图。

参照图2,像素pxl可包括第一晶体管t1至第七晶体管t7、存储电容器cst和发光器件ld。

第一晶体管t1至第七晶体管t7中的每个可用p型晶体管来实现,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第一晶体管t1至第七晶体管t7中的一些可用n型晶体管来实现。

第一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可联接到第二节点n2。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也可经由第五晶体管t5联接到第一电源线(即,施加有第一电源电压vdd的电源线)。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可联接到第一节点n1。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也可经由第六晶体管t6联接到发光器件ld的阳极。第一晶体管t1的栅电极可联接到第三节点n3。第一晶体管t1可与第三节点n3的电压对应地控制从第一电源线经由发光器件ld流向第二电源线(即,传输第二电源电压vss的电源线)的电流量。

第二晶体管t2(开关晶体管)可联接在数据线dlj与第二节点n2之间。第二晶体管t2的栅电极可联接到扫描线sli。当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li时,第二晶体管t2可被导通以将数据线dlj和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彼此电联接。

第三晶体管t3可联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三节点n3之间。第三晶体管t3的栅电极可联接到扫描线sli。当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li时,第三晶体管t3可被导通以将第一节点n1和第三节点n3彼此电联接。因此,当第三晶体管t3导通时,第一晶体管t1可被二极管联接。

存储电容器cst可联接在第一电源线与第三节点n3之间。存储电容器cst可存储与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和第一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

第四晶体管t4可联接在第三节点n3与初始化电源线(即,传输初始化电源电压vint的电源线)之间。第四晶体管t4的栅电极可联接到前一扫描线sli-1。当扫描信号供给到前一扫描线sli-1时,第四晶体管t4可被导通以将初始化电源电压vint供给到第三节点n3。初始化电源电压vint可设置为具有比数据信号的电压电平低的电压电平。

第五晶体管t5可联接在第一电源线与第二节点n2之间。第五晶体管t5的栅电极可联接到发射控制线eli。当发射控制信号供给到发射控制线eli时,第五晶体管t5可被关断,否则可被导通。

第六晶体管t6可联接在第一节点n1与发光器件ld之间。第六晶体管t6的栅电极可联接到发射控制线eli。当发射控制信号供给到发射控制线eli时,第六晶体管t6可被关断,否则可被导通。

第七晶体管t7可联接在初始化电源线与发光器件ld的阳极之间。第七晶体管t7的栅电极可联接到扫描线sli。当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li时,第七晶体管t7可被导通以将初始化电源电压vint供给到发光器件ld的阳极。

发光器件ld的阳极可经由第六晶体管t6联接到第一晶体管t1。发光器件ld的阴极可联接到第二电源线。发光器件ld可与从第一晶体管t1供给的电流对应地生成具有预定亮度的光。第一电源电压vdd可设置为具有比第二电源电压vss的电压电平高的电压电平,以使得电流流过发光器件ld。

图3是示出包括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00中的扫描驱动器120的实例的框图。

参照图3,扫描驱动器120可包括级st1至st4(或扫描级或扫描级电路)。级st1至st4可分别联接到对应的扫描线sl1到sl4,并且共同地联接到时钟信号线(即,传输时钟信号clk1和clk2的信号线)。级st1至st4可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

级st1至st4中的每个可包括第一输入端子101、第二输入端子102、第三输入端子103和输出端子104。

第一输入端子101可接收进位信号。进位信号可包括起始信号flm(或起始脉冲)或前一级(或前一端级)的输出信号(即,扫描信号)。例如,第一级st1的第一输入端子101可接收起始信号flm,并且其它级st2至st4中的每个的第一输入端子101可接收前一级的扫描信号。即,对应级的前一级的扫描信号可作为进位信号提供给对应级。

第一级st1的第二输入端子102可联接到第一时钟信号线以接收第一时钟信号clk1,并且第一级st1的第三输入端子103可联接到第二时钟信号线以接收第二时钟信号clk2。第二级st2的第二输入端子102可联接到第二时钟信号线以接收第二时钟信号clk2,并且第二级st2的第三输入端子103可联接到第一时钟信号线以接收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一级st1相似地,第三级st3的第二输入端子102可联接到第一时钟信号线以接收第一时钟信号clk1,并且第三级st3的第三输入端子103可联接到第二时钟信号线以接收第二时钟信号clk2。与第二级st2相似地,第四级st4的第二输入端子102可联接到第二时钟信号线以接收第二时钟信号clk2,并且第四级st4的第三输入端子103可联接到第一时钟信号线以接收第一时钟信号clk1。即,第一时钟信号线和第二时钟信号线可交替地联接到第二输入端子102和第三输入端子103,或者第一时钟信号clk1和第二时钟信号clk2可交替地提供给每个级的第二输入端子102和第三输入端子103。

通过第一时钟信号线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脉冲和通过第二时钟信号线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脉冲可在时间上彼此不重叠。多个脉冲中的每个可具有栅极导通电压电平(或导通电压电平)。栅极导通电压电平可为提供给设置在级st1至st4中的每个中的晶体管的栅电极以导通晶体管的电压电平。

级st1至st4可接收第一电压vgh(或高电压电平)和第二电压vgl(或低电压电平)。第一电压vgh可设置为栅极关断电压电平(或关断电压电平),并且第二电压vgl可设置为栅极导通电压电平。

图4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00中测量的信号的实例的波形图。在图4中示出了在以第一模式驱动的显示装置100中测量的信号。

参照图1和图4,垂直同步信号vsync限定显示帧图像的帧周期(或帧周期的开始时间)。另外,水平同步信号hsync限定水平周期,其中,在该水平周期处从扫描驱动器120输出扫描信号或者在该水平周期处从数据驱动器130输出数据信号。

水平同步信号hsync可为周期性地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脉冲信号。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周期可限定为一个水平时间。

在第一时间t1处(或在第一时间点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可从逻辑高电平改变为逻辑低电平。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可具有与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宽度相同的脉冲宽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第二时间t2处,起始信号flm可从逻辑高电平(或栅极关断电压电平)改变为逻辑低电平(或栅极导通电压电平)。尽管在图4中示出了第二时间t2是从第一时间t1流逝一个水平时间后的时间的情况,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图4中所示的第一时间间隔flte_h可预设为相对于水平同步信号hsync限定起始信号flm的输出时间的时间间隔。例如,第一时间间隔flte_h可对应于两个水平时间或更多。

基于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脉冲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时序控制器140(参见图1)可生成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起始信号flm。然后,在从生成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脉冲的时间流逝特定时间后的时间处,时序控制器140可输出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起始信号flm。例如,在从第一时间t1流逝一个水平时间后的第二时间t2处,时序控制器140可输出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起始信号flm,其中,在第一时间t1处生成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脉冲。

与此同时,尽管在图4中示出了起始信号flm的脉冲宽度对应于两个水平时间的情况,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起始信号flm的脉冲宽度可对应于一个水平时间或三个水平时间或更多水平时间。

在第三时间t3处,起始信号flm可从逻辑低电平改变为逻辑高电平。

另外,在第三时间t3处,第一扫描信号gw[1](即,提供给参照图1描述的第一扫描线sl1的扫描信号)可从逻辑高电平改变为逻辑低电平。即,参照图3描述的扫描驱动器120可与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起始信号flm对应地输出第一扫描信号gw[1]。

根据参照图3描述的扫描驱动器120的配置,扫描信号gw[1]至gw[n]可顺序地具有逻辑低电平。具有逻辑低电平的扫描信号gw[1]至gw[n]可顺序地提供给扫描线sl1至sln(参见图1)。例如,在第四时间t4处,具有逻辑低电平的第i扫描信号gw[i]可提供给第i扫描线sli(参见图1)。

在第五时间t5处,提供给第n扫描线sln(参见图1)的第n扫描信号gw[n]可从逻辑高电平改变为逻辑低电平。在第六时间t6处,第n扫描信号gw[n]可改变为逻辑高电平。

在顺序地输出扫描信号gw[1]至gw[n]的周期(即,第三时间t3与第六时间t6之间的时期)内,从数据驱动器130(参见图1)输出的数据信号可具有有效值normaldata(或与有效值对应的电压)。显示周期(或记录周期)可限定为顺序地输出具有逻辑低电平的扫描信号gw[1]至gw[n]的时期。

随后,在第七时间t7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可从逻辑高电平改变为逻辑低电平。

在与第二时间t2对应的第八时间t8处,起始信号flm可从逻辑高电平改变为逻辑低电平。在与第三时间t3对应的第九时间t9处,第一扫描信号gw[1]可从逻辑高电平改变为逻辑低电平。

即,第一时间t1与第七时间t7之间的时期可限定为一个帧周期(例如,第一帧周期frame1),并且显示装置100可通过使用帧周期作为周期来重复地进行操作。

与此同时,在帧周期中不输出具有逻辑低电平的扫描信号gw[1]至gw[n]的时期期间,数据信号可具有无效值(或与无效值对应的电压)。例如,在第一时间t1与第三时间t3之间的时期、第六时间t6与第九时间t9之间的时期等中,数据信号可具有与块图像(或块颜色或块灰度值)对应的电压。

在帧周期中不输出具有逻辑低电平的扫描信号gw[1]至gw[n]的时期可限定为第一边沿周期p_porch1(或者垂直边沿或消隐周期)。第六时间t6至第九时间t9为周期的实例,并且第一边沿周期p_porch1为显示周期的结束时间与另一显示周期的开始时间之间的时期。

图5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00中测量的信号的比较例的波形图。在图5中示出了在可以第二模式驱动或者其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的显示装置100中测量的信号。

参照图5,显示装置100在第一帧周期frame1处的操作与参照图4描述的显示装置100的操作基本上相同,并因此,将不对重叠描述进行重复。

在第三时间t3与第六时间t6之间的时期(即,显示周期)中,第一扫描信号gw[1]至第p扫描信号gw[p]可顺序地提供给与参照图1描述的第一显示区域da1对应的第一扫描线sl1至第p扫描线slp。随后,第(p+1)扫描信号gw[p+1]至第q扫描信号gw[q]可顺序地提供给与参照图1描述的第二显示区域da2对应的第(p+1)扫描线slp+1至第q扫描线slq。随后,第(q+1)扫描信号gw[q+1]至第n扫描信号gw[n]可顺序地提供给与参照图1描述的第三显示区域da3对应的第(q+1)扫描线slq+1至第n扫描线sln。

与此同时,在第一帧周期frame1期间或之前,用于允许显示装置100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到第二模式的模式控制信号可从外部源(例如,图形处理器)提供给显示装置100(参见图1)(或时序控制器140)。

在第七时间t7处,显示装置100的模式可开始被切换到第二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周期可被减小。例如,以第二模式驱动显示装置100的第二帧周期frame2(和第三帧周期frame3)中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第二周期pw2(即,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水平时间)可减小到可以第一模式驱动显示装置100的第一帧周期frame1中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第一周期pw1的约60%。

因此,帧周期的宽度被减小,并且帧图像在相对短的时间期间以相对低的持久性显示。此外,如运动模糊的显示品质的劣化可被减少或防止。

另外,在以第二模式驱动显示装置100的第二帧周期frame2中,参照图4描述的第一边沿周期p_porch1(即,不输出具有逻辑低电平的扫描信号gw[1]至gw[n]的时期)可被省略。

因此,帧周期的宽度被减小,并且帧图像以较低的持久性显示。此外,显示品质的劣化可被进一步减少。

为了消除第一边沿周期p_porch1,在前一帧周期处输出最后扫描信号之后,将立即在当前帧周期处输出第一扫描信号,并且在前一帧周期(或输出具有逻辑低电平的扫描信号gw[1]至gw[n]的周期)的最后周期处生成起始信号flm。

如图5中所示,起始信号flm可具有在第十一时间t11处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脉冲。第十一时间t11可为从具有逻辑低电平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出现的第七时间t7流逝第一时间间隔flte_h后的时间。第一时间间隔flte_h可具有与第二模式中的一个帧周期的宽度几乎相等的宽度。

当起始信号flm从第七时间t7延迟第一时间间隔flte_h时,扫描信号gw[1]至gw[n]可在第二帧周期frame2中不输出。

因此,在第一帧周期frame1中,记录在像素pxl(参见图2)中的数据信号由扫描信号gw[1]至gw[n]来保持。像素pxl可基于预先记录的数据信号在第二帧周期frame2(或第一延迟时间p_delay1)期间附加地发射光。

参照图2描述的经由第一晶体管t1流过发光器件ld的驱动电流可通过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泄漏。当时间流逝时,第三节点n3的电压由泄漏电流改变。另外,驱动电流持续地减小,并且像素pxl的亮度可降低。由于一个帧周期期间的亮度降低在目标亮度的1%以内,因此可能无法由用户观察到第一帧周期frame1中的亮度降低(或在显示装置100以第一模式驱动期间亮度降低)。然而,当在第二帧周期frame2期间亮度附加地降低时,用户可能观察到第二帧周期frame2中的亮度降低。

在第十二时间t12处,起始信号flm可从逻辑低电平改变为逻辑高电平,并且扫描信号gw[1]至gw[n]可响应于起始信号flm而顺序地具有逻辑低电平。

例如,在第十二时间t12与第十四时间t14之间的时期处,与参照图1描述的第一显示区域da1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gw[1]至第p扫描信号gw[p]可顺序地具有逻辑低电平。在第十四时间t14与第十五时间t15之间的时期处,与参照图1描述的第二显示区域da2对应的第(p+1)扫描信号gw[p+1]至第q扫描信号gw[q]可顺序地具有逻辑低电平。

与此同时,在第十三时间t13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可具有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脉冲,并且与垂直同步信号vsync对应地,就在第十五时间t15之前,起始信号flm可具有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脉冲。在第十五时间t15处,第一扫描信号gw[1]可再次具有逻辑低电平。

而且,在第十五时间t15处,第(q+1)扫描信号gw[q+1]可具有逻辑低电平。在第十五时间t15与第十六时间t16之间的时期处,与参照图1描述的第三显示区域da3对应的第(q+1)扫描信号gw[q+1]至第n扫描信号gw[n]可顺序地具有逻辑低电平。

即,在第二模式中,第一扫描信号gw[1]至第p扫描信号gw[p]可顺序地提供给与参照图1描述的第一显示区域da1对应的第一扫描线sl1至第p扫描线slp。与此同时,第(q+1)扫描信号gw[q+1]至第n扫描信号gw[n]可顺序地提供给与参照图1描述的第三显示区域da3对应的第(q+1)扫描线slq+1至第n扫描线sln。

如参照图1所描述,在第二模式中,在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三显示区域da3中显示相同的黑色图像,并且相应地,与相同的黑色灰度值对应的数据信号可提供给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三显示区域da3。因此,扫描信号同步地提供给与第一显示区域da1对应的第一扫描线sl1至第p扫描线slp和与第三显示区域da3对应的第(q+1)扫描线slq+1至第n扫描线sln,并且帧周期的宽度可进一步减小。

由于在第二模式中,在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三显示区域da3中显示黑色图像,因此数据信号可在第十二时间t12与第十四时间t14之间的时期处具有与黑色灰度值对应的电压。因此,与第一显示区域da1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gw[1]至第p扫描信号gw[p]具有逻辑低电平。在基于垂直同步信号vsync(例如,相对于第十三时间t13)来划分的前一黑色周期vfp(或垂直前沿)和下一黑色周期vbp(或垂直后沿)期间,数据信号可具有与黑色灰度值对应的电压。前一黑色周期vfp和下一黑色周期vbp(第十二时间t12与第十四时间t14之间的时期)可通常被称为黑色周期。

与此同时,由于在第二模式中,在第二显示区域da2中显示图像,因此数据信号可在第十四时间t14与第十五时间t15之间的时期具有有效值lpmdata,在该时期处,与第二显示区域da2对应的第(p+1)扫描信号gw[p+1]至第q扫描信号gw[q]具有逻辑低电平。

如参照图5所描述,起始信号flm可基于垂直同步信号vsync而延迟第一时间间隔flte_h(约一个帧周期),以在第q扫描信号gw[q](即,提供给第二显示区域da2的最后扫描信号)具有逻辑高电平的时间处具有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脉冲。然而,在第一时间间隔flte_h期间,亮度附加地降低,并因此,亮度降低可被用户观察到。

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方式,在垂直同步信号vsync具有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脉冲的时间之前或与其同步,可在显示装置100中生成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起始信号flm。

因此,显示装置100可选择第一模式,将第一垂直同步信号vsync传输到像素pxl,并且基于第一模式,在第一垂直同步信号vsync之后将第一起始信号flm传输到像素pxl(例如,如参照图4所描述)。显示装置100可选择第二模式,将第二垂直同步信号vsync传输到像素pxl,并且基于第二模式,在第二垂直同步信号vsync之前将第二起始信号flm传输到像素pxl(例如,如参照图5所描述和如下面图7中所描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参照图8所描述,第二起始信号flm与第二垂直同步信号vsync同步地传输到像素pxl。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并且第二模式包括低持久性模式(lpm)。在一些情况下,基于第二模式,第二垂直同步信号vsync之前为垂直前沿vfp,并且之后为垂直后沿vbp。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第一起始信号flm在第一水平同步信号hsync期间传输,并且第二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第二起始信号flm在第二水平同步信号hsync期间传输。

图6是示出包括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00中的时序控制器140的实例的框图。在图6中关于生成起始信号flm的功能简要地示出了时序控制器140。

参照图1、图5和图6,时序控制器140可包括计数器610(或计数电路)和起始信号生成器620(或起始信号生成电路)。计数器610和起始信号生成器620可用逻辑电路来实现。

计数器610可相对于垂直同步信号vsync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或脉冲的数量)进行计数,并且输出脉冲的计数值cv。

将参照图5描述实例。计数器610可在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被施加的第一时间t1处开始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进行计数。计数器610还可在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下一脉冲被施加的第七时间t7处重置脉冲的计数值,并且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进行重新计数。

第二模式中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的数量可等于第一模式中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的数量。在第二模式中,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的数量包括在第二帧周期frame2或第三帧周期frame3中。在第一模式中,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包括在第一帧周期frame1中。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响应于模式切换控制信号c_lpm(或从第一模式到第二模式的模式切换信号),计数器610可相对于垂直同步信号vsync在反向方向上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进行计数。模式切换控制信号c_lpm为用于允许显示装置100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的模式控制信号。模式切换控制信号c_lpm可包括在参照图1描述的控制信号cs中,并且可从外部(例如,图形处理器)提供给时序控制器140。

将参照图5描述实例。计数器610可在施加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脉冲的第一时间t1处从基准值(或基准编号)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开始进行反向计数。

在实例中,当计数器610在第一模式中在正向方向上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进行计数时,计数器610可在第三时间t3处输出数值为3的计数值cv。在另一实例中,当计数器610在第二模式中在反向方向上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进行计数时,计数器610可在第五时间t5处输出数值为3的计数值cv。与此相关的显示装置100的操作将在后面参照图7进行描述。

起始信号生成器620可对计数值cv与预定值进行比较,并且当计数值cv等于预定值时,起始信号生成器620可基于水平同步信号hsync来生成起始信号flm。所生成的起始信号flm可提供给扫描驱动器120。

将参照图5描述实例。起始信号生成器620可在第二时间t2处(或者就在第二时间t2之前)接收数值为1的计数值cv。当数值为1的计数值cv等于预定值(例如,数值为1)时,起始信号生成器620可通过采样并保持水平同步信号hsync来生成起始信号flm。

如参照图6所描述,在第一模式中,在施加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脉冲之后,时序控制器140通过在正向方向上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进行计数来生成起始信号flm,并且在第二模式中,在施加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脉冲之前,通过在反向方向上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进行计数来生成起始信号flm。因此,在允许显示装置100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参照图5描述的第一延迟时间p_delay1,并且显示品质不会降低。

图7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00中测量的信号的另一实例的波形图。在图7中示出了与图5中所示的波形图对应的波形图。

参照图7,显示装置100在第一帧周期frame1的操作可与参照图5描述的显示装置100的操作基本上相同。另外,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可与参照图5描述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基本上相同。因此,将不对重叠描述进行重复。

在第一帧周期frame1中或在第一帧周期frame1之前,模式切换控制信号c_lpm(参见图6)可提供给时序控制器140。模式切换控制信号c_lpm用于允许显示装置100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

时序控制器140可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进行反向计数,并且在计数值cv(或反向计数值)变为2的第六时间t6处生成并输出起始信号flm。

在第二模式中输出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起始信号flm的第二十一时间t21可为从生成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脉冲的第七时间t7之前第二时间间隔pre_flte_h的时间。第二时间间隔pre_flte_h的大小可等于参照图4描述的第一时间间隔flte_h的大小。

与此同时,由于在第一帧周期frame1中基于水平同步信号hsync(即,在第一模式中具有第一周期pw1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来生成起始信号flm,因此可在第一帧周期frame1的边沿周期p_porch2处(即,在第一帧周期frame1中输出扫描信号gw[1]至gw[n]之后)输出起始信号flm。即,就在显示装置100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之前(即,在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脉冲和与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该脉冲相邻的下一脉冲之间的时期处),可在第一帧周期frame1中输出两个起始信号flm。

在第七时间t7处,第一扫描信号gw[1]可响应于起始信号flm的脉冲而改变为逻辑低电平。在第七时间t7之后,扫描信号gw[1]至gw[n]可顺序地具有逻辑低电平。

例如,在第七时间t7与第十时间t10之间的时期处,与参照图1描述的第一显示区域da1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gw[1]至第p扫描信号gw[p]可顺序地具有逻辑低电平。在第十时间t10与第十三时间t13之间的时期处,与参照图1描述的第二显示区域da2对应的第(p+1)扫描信号gw[p+1]至第q扫描信号gw[q]可顺序地具有逻辑低电平。

在第十三时间t13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可具有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脉冲,并且与垂直同步信号vsync对应地,在第十三时间t13之前特定时间(例如,等于或小于三个水平时间或两个水平时间的时间)的第十二时间t12处,起始信号flm可具有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脉冲。

此外,在第十三时间t13处,第(q+1)扫描信号gw[q+1]可具有逻辑低电平。在第十三时间t13与第十四时间t14之间的时期处,与参照图1描述的第三显示区域da3对应的第(q+1)扫描信号gw[q+1]至第n扫描信号gw[n]可顺序地具有逻辑低电平。

由于在第二模式中在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三显示区域da3)中显示黑色图像,因此在第十三时间t13与第十四时间t14之间的时期处,数据信号可具有与黑色灰度值对应的电压,在该时期处,与第一显示区域da1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gw[1]至第p扫描信号gw[p]具有逻辑低电平。

与此同时,参照图5描述的前一黑色周期vfp(即,就在生成垂直同步信号vsync之前输出与黑色灰度值对应的电压的时期)可设置为数值0。

如参照图7所描述,就在显示装置100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之前的第一帧周期frame1中(或在第一帧周期frame1的边沿周期p_porch2处),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起始信号flm的生成和输出早于具有逻辑低电平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相应地,消除了参照图5描述的第一延迟时间p_delay1,并且可防止在允许显示装置100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过程中的显示品质的劣化。

图8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00中测量的信号的又一实例的波形图。在图8中示出了与图7中所示的波形图对应的波形图。

参照图8,在第二模式中的起始信号flm与参照图7描述的起始信号flm的不同之处在于起始信号flm与垂直同步信号vsync同步地具有逻辑低电平。

除了起始信号flm以外,信号(即,扫描信号gw[1]至gw[n]和数据信号)与参照图7描述的信号基本上相同或相似,并因此,将不对重叠描述进行重复。

在第一帧周期frame1中或在第一帧周期frame1之前,用于允许显示装置100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的模式切换控制信号c_lpm(参见图6)可提供给时序控制器140。

时序控制器140可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进行反向计数,并且在计数值cv(或反向计数值)变为0的第七时间t7处生成并输出起始信号flm。然而,在第二模式中,时序控制器140可响应于具有逻辑低电平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而输出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起始信号flm,而无需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脉冲进行计数。

由于起始信号flm与垂直同步信号vsync同步地输出,因此第二帧周期frame2(和第三帧周期frame3)可包括不输出扫描信号gw[1]至gw[n]的边沿周期p_porch3。图8中所示的第二帧周期frame2的宽度可比图7中所示的第二帧周期frame2的宽度大边沿周期p_porch3。当参照图1描述的第三显示区域da3(或与第三显示区域da3对应的第(q+1)扫描线slq+1至第n扫描线sln的数量)设置为小于参照图1描述的第一显示区域da1(或与第一显示区域da1对应的第一扫描线sl1至第p扫描线slp的数量)时,图8中所示的第二帧周期frame2的宽度可等于图7中所示的第二帧周期frame2的宽度。

在第十三时间t13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可具有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脉冲,并且与垂直同步信号vsync对应地,起始信号flm可具有逻辑低电平。随后,第一扫描信号gw[1]至第p扫描信号gw[p]可顺序地具有逻辑低电平。

而且,在第十三时间t13处,第(q+1)扫描信号gw[q+1]可具有逻辑低电平。在第十三时间t13与第十四时间t14之间的时期处,与第三显示区域da3对应的第(q+1)扫描信号gw[q+1]至第n扫描信号gw[n]可顺序地具有逻辑低电平。

如参照图8所描述,在显示装置100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的时间处,具有逻辑低电平的起始信号flm与垂直同步信号vsync同步地生成并输出。相应地,参照图5描述的第一延迟时间p_delay1减小到第二延迟时间p_delay2(例如,几个水平时间),并且可减少或防止在允许显示装置100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过程中的显示品质的劣化。

在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装置100中,当显示装置100以低持久性显示图像的模式驱动时,作为扫描信号的基础的起始信号flm可比垂直同步信号vsync更早地生成,或者与垂直同步信号vsync同步地生成。因此,显示装置100可在模式切换过程中显示无缝图像。

虽然本发明已结合其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由本文中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限制,而是应由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