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透明薄材面的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63983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透明薄材面的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标识,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层透明薄材面的防伪标识。
现有的防伪标识种类繁多,技术各异,但一般的在透明感和立体感上却不甚理想,而随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及先进的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却非常希望能得到较具立体感和透明感防伪标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型防伪标识及多层透明薄材面的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此种多层透明薄材面的防伪标识,其适用范围广泛,其中层次膜式商标防伪、画屏防伪、装饰面防伪更具新颖且效果更好。
本发明所供新型防伪标识可以采用照片,即将所拍摄的图象放大冲洗定影后制成独色层膜式商标。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胶片浸入50%的硫酸液中,几分钟后图像朦胧,清水冲洗,再将其浸入洗像用显影液中10分钟后即可;其中室内拍摄可使反差增大;图像于放大镜下、透射光下可辨,再采用印刷、烫金字、图等可防止反拍。
下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层透明薄材面防伪标识的技术方案进行全面描述。
本发明主要采用透明薄型材料,如薄厚度随美感的透明玻璃、有机玻璃、塑料膜、胶片、玻璃纸、软及硬塑料板等。将以上材料参差使用使用方法是将上述薄厚度随美感的透明材料表面印刷或绘制防伪标识所采用的图案等(将一风景和画面或图案等分层即一分为多层面印刷或绘制即无底色、无背景及有景无近物、有近物无背景的半透明的无底色印刷、绘制等,及有背景、有底色与其参差使用的印刷等),然后将其多层次的画层或图案分层次叠放为一整体防伪标识,将其装祷或塑封等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透明材料的透明度应很高,其采用高透明度材料,将一风景或一图案分层、分面为多层、多面即通过分拆层次印刷、绘制等方法制出半成品后,再依原式样叠放为一体。如将一名胜古迹或名山大川或自然风光或一情节名画或古今建筑等分层次用摄影机拍摄出照片,经冲洗放大后的彩色片为原版,分层次印刷或绘制,制出多张层次画面(包括多张半透明张层),其中主要以多张透明材料为“纸张”。而后将其分印张层(分绘张层)等叠为一整体即成一原版立体防伪标识。
本发明所使用的透明材料和透明材料之间可以参差配用,使用透明材料和非透明材料之间也可配用参差。整体成品感观面还可制成非平面型的成品,或多层式艺术品。
本发明可采用无底色、无背景印刷、绘制等方法制成前后观赏的透明防伪标识。如再采用磁粉、磁铁小片配用于画屏(主用于平面型)内,采用内层有空隙、磁粉置入、永磁造型小片(如椰树形、动、植物、建筑物等形状)置入内层后,将小磁片于成品后装入画屏背部,对其内层造形磁片或磁粉进行外吸附式调整画屏内层风光、人物、图案等。所述磁片应为小形并具备同内层小磁片类似的外观形状态、也应考虑对内磁粉的吸附而应备的造形。布局、布景应合乎审美需求组成一配匹得当的整体。内层中的磁片、磁粉可经颜色调配而糅入颜料。
本发明其中的印刷、绘制可采用彩色、黑白、黑白彩之间色调及单色的各式或共同、共有的参差、综合各式样的张层叠放。颜料选择附着力强或参胶颜料等。印刷、绘制、剪纸、烫金等可糅合使用。
本发明可制成多层膜式防伪标识并使用内层植入防伪技术。多层膜式防伪标识及内层植入防伪技术的方法可利用塑膜、胶片、玻璃纸等不同于纸张的材料。
在防伪标识中可植入胶片曝光图案,而后又于胶片两面印刷浅色浓度大的颜料的图案,可裁小片植于防伪标识内层而达防伪目的。再于胶片面上施以烫金微细图案或文字等可防止反拍。图案于放大镜、滤色镜、透射光、透明镜下辩认。
如再将上述胶片浸入50%的硫酸液中,使图像朦胧。如需清晰图像,可再将其浸入洗像用显影液中。胶卷需采用彩色卷并于室内拍摄而至反差增大。图像于放大镜下、透射光下可辨。
如采用照片图案、图像制成多层商标后,将其浸入80%的硫酸液中,使图像朦胧,如需清晰,再将其浸入显影液10分钟后即可。拍摄须于室内,以增大反差。
在防伪标识内层印刷(绘制)深色磁墨式颜料图案(设一多层均透明处印刷)后,再双面印刷一浅色浓颜料图案于其深色图案面上并大于其图面进行覆盖。透射光、磁试法可辨。
在防伪标识内层可采用电磁粉刻烫刀烙式图案(通电热式磁体刻刀,吸附微细磁粉后,如盖印章式使用),再于图案相对两夹层处采用印刷(绘制)大于此图案的图案进行双面遮盖。图案可于强光下磁试法辨别。上述几种防伪方法,也可于图案部位及层面塑封部位盖一小块塑膜后进行塑封。透射光下均可辨别。
本发明采用透明薄型材料,其一优点即可双面(正反面)均可印刷(绘制)图案,或上述正面层次图案及上述反面层次图案于一单层张次参差或叠置多层张次参差。
本发明可用于制成多层膜式防伪标识,采用透明材料之间薄层叠虽佳,但非透明材料配用(薄层叠放)效果均好。本发明多层膜式防伪标识具晶莹感、立体感、美感,且其防伪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采用的基体画之一;图2为本发明所采用的基体画之二;图3为本发明所采用的基体画之三;图4为图1、图2、图3经裁剪后组合的图画面;图5为图1、图2、图3不经裁剪分块组合的画面。
本发明主要采用高透明度薄型材料(包括采用有色透明材料即呈现浅色调的透明材料)。透明薄型材料表面需印刷或绘制图案、图像等,然后依据图稿将若于已印刷或绘制的图案、图像等的薄型材料进行叠放为一多层膜式防伪标识,透明薄型材料也可与非透明薄型材料之间配用,而制成半透明式整体。
本发明是采用经设计或备有的一幅画面为图稿(或称原版、底图),然后以其为摹本,将画面(或称画幅)分前、后、远、近等层次的内中景物而定出多个层面印刷或绘制于高度透明的薄型材料之表面,将多张依前、后、远、近内景物而印刷或绘制的图画,再依原幅画面即图稿的层次叠置而成整体即成。
本发明所采用的高透明度薄型材料,以薄厚度随艺术美感需求的透明玻璃、有机玻璃、塑料膜、玻璃纸、胶片、软或硬塑料板材等为主,其材料均可参差使用。
在防伪标识中,如将其印刷或绘制成无底色画层(即直接印刷画幅底稿中的景物如花、木、建筑物等,而不印刷或绘制背景色调和影响整体透明度的色调,如蓝天、碧水等)。置放、叠成整体后即晶莹剔透、又美观十足。
在防伪标识中,如将其印刷或绘制成无底色画层的若干张层同有底色画层参差配用(如印制或绘制一张有背景色调的画层,将其作为画屏底层而衬托其它层次所印制或绘制出的景物,于其上面部再依画稿叠置其它层次无底色而半透明的画层),效果亦佳。
在防伪标识中,如将多张层次的印刷或绘制的半成品画层的薄型材料叠放、组合成美感适中、合乎审美需求的整体,再将其装裱(或设框架或使用高透明胶水、清漆、胶带等及塑封的方法),密封边沿后,即成一美观晶莹的防伪标识。
如将一地名胜、古迹、风光或一幅名画等为对象,分层次(即景物的前、后、远、近)制出原版(或拍摄出照片,以照片为原版),分多个层次的画面印刷或绘制于透明薄型材料表面。也可将原版图(如图4)剪裁(依前、后、远、近景物)若干片,再以此裁得的若干片为原版,印刷或绘制于透明薄型材料表面。如顺序从上至下图1、图2、图3、的排列叠置而成一防伪标识。
如图5,其为一分块的画幅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简图。若参差使用及叠置高透明材料制成的画面,如依序编号玻璃为1、有机玻璃为2、塑膜为3、胶片为4、玻璃纸为5、软硬塑板为6等。再可依编组1、2、3、4、5、6。1、1。2、2。3、3。4、4。5、5。6、6。1、1、1。2、2、2。3、3、3。4、4、4。5、5、5。6、6、6。1、2。1、3。1、4。2、3。2、4。3、4。1、2、3。2、3、4。等类推方式的组合而参差使用、叠置。薄厚度类同上述编组形式。
如将画屏制成以双层玻璃夹层内置多层膜式(置玻璃纸画面、塑膜画面)之整体,其画幅的优点在于内夹层可依玻璃平面而平整、美感强、可防火等。透明玻璃纸及塑膜可选0.02mm至0.08mm规格或随美意。夹层材料越薄,层次数目可越多,如10张、20张,立体感可加强。
采用透明塑膜、玻璃纸等,还可印刷制成正、反双面可辩可观认的双面透明膜和多层膜式组合成的双面均印刷的防伪标识。
中小型防伪标识中,易采用塑封。塑封时应考虑印痕的效应。
综上所述,欲制成的防伪标识中,均应布景,图案、色调布局合乎审美需求并应以可组合成得当的整体实施。
印刷、绘制的色调可彩色,可黑白,可单色。也可彩色,黑白,单色(12种或更多),多层印刷后参差叠置组合。
制做防伪标识,材料以软透明材料为最好。
如在多层软膜式透明商标内夹层植入胶片曝光式图案,采用照像机做为印制防伪标识图案的机械,胶卷做为被印入的图案的纸张。图像、图案随设计者。如室内拍摄或其它法,应使图像、图案清晰。拍摄后,胶卷冲洗,干后即可做为防伪标识之内层而用。再于此胶片上面印刷图案、文字等,而后再采用烫金方法(或类似塑封机、钢印工具电微热后),在此胶片双面做出微细的烫金图案或文字等。如印刷于此胶片上的图案需采用浅色浓颜料对胶片双面进行半或多半覆盖。再裁为各种形状后,即可将其用于或参差搭配于防伪标识之夹层内。此缩微图案于放大镜、滤色镜、透射光、透射镜下可辨。上述方法均包括防止反拍手段。
如将上述胶片制成后,再将其浸入50%的硫酸液中,几秒内分钟后,图像朦胧,制成多层膜式商标后。如需清晰图像,可将此图像之胶片浸入普通照像用、洗像用的显影液10分钟左右,即显清晰。胶卷需采用彩色卷并于室内拍摄而至反差增大。此图像于放大镜下、滤色镜下、透射光、透射镜下可辨。
采用照片,即所拍摄图像经放大冲洗定影后,可制成多色层膜式防伪标识。将其浸入80%的硫酸液中,几分钟后,图像朦胧,清水冲洗。如需清晰图像,将其浸入普通照像、洗像用的显影液10分钟即可。拍摄图像须于室内,以增大反差。图案于放大镜下可辨,采用再印刷、烫金字、图等可防反拍。
如在多层软膜式透明商标内层施以印刷或绘制加入磁粉的深色颜料(即磁墨式)图案(选多层及又设一小部位均透明处印刷、绘制)后,再印刷或绘制一浅色而浓颜料色彩的图案于其深色图面上而大于其图面进行覆盖,再于相对之另一个面处印刷或绘制一大于深色图案的浅色浓颜料色彩的图案,即意双面覆盖。此图案可于强光下一透射光下或加滤色镜及磁试法辩认。
如在多层透明软膜式商标内夹层的软膜层(塑膜、玻璃纸、胶片等)处(选多层又设一小部位均透明处)采用电磁式印章式图案章(磁铁式制印章蘸磁粉为印泥,通电加微热,将印章图盖于所选部位,原理如电塑封机),将图案及磁粉印于所选部位。实施后,再于此图案所相对的前后两夹层处再印刷一大于此图案而颜色浅且浓的颜料遮盖面图案。图案可于强光下、透射光下、磁试法可辩。如于图案处采用塑封法也效果均佳。
上述防伪图案均可采用塑封法进行部分塑封、如将一小块塑膜(透明)盖于防伪图案处,进行小部位塑封,这样,即难以伪造。
本发明采用透明薄型材料,一个优点即可双面(正、反)均可印刷或绘制于每一张层膜面。
权利要求
1.多层透明薄材料的防伪标识,其制备方法为可以采用照片,即将所拍摄的图象放大冲洗定影后制成独色层膜式商标。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胶片浸入50%的硫酸液中,几分钟后图像朦胧,清水冲洗,再将其浸入洗像用显影液中10分钟后即可。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透明薄材料的防伪标识,其中照片室内拍摄可使反差增大。
3.多层透明薄材料的防伪标识,其中选用高透明材料,并将一原版图若干分部,将其印刷于高透明薄型材料表面,然后将各分图依原版图案叠置组成。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透明薄材料的防伪标识,其中所述的透明薄材料为玻璃、有机玻璃、塑料薄膜、薄胶片、玻璃纸、软或硬塑料薄板。
5.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透明薄材料的防伪标识,其中所述的透明薄材料于印刷时是单色、双色、彩色或黑白色塔配印刷。
6.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透明薄材料的防伪标识,其中所述的透明薄材料每一张层均可两面印刷。
7.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透明薄材料的防伪标识,其中所述的透明薄材料可依其透明度不同搭配使用。
8.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透明薄材料的防伪标识,其中所述的透明薄材料可依其薄厚不同搭配使用。
9.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透明薄材料的防伪标识,其中所述的透明薄材料与非透明薄材料相互搭配使用。
10.权利要求3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层透明薄材料的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其中,本发明印刷、绘制采用彩色、黑白、黑白彩之间色调及单色的各式或共同、共有的参差、综合各式样的张层叠放。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多层透明薄材面的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可以采用照片,即将所拍摄的图象放大冲洗定影后制成独色层膜式商标。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胶片浸入50%的硫酸液中,几分种后图像朦胧,清水冲洗,再将其浸入洗像用显影液中10分钟后即可。采用透明薄型材料及印刷、绘制方法等以及透明材料之间和透明材料与非透明材料之间组合的方法,而用于立体感强的新颖防伪标识。其色调颜料等的使用可随美感组合其画面及设计画面时选择。
文档编号G09F3/00GK1161518SQ96120960
公开日1997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9日
发明者欧来刚 申请人:欧来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