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17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框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存放相片、图片、卡片等片状物的器具有关,进一步来说,尤指一种可收存多张相片、图片,且能够向外显示图样,同时藉由内部的构成使收存于内的片状物可轻易替换展示、浏览的框具结构。
一般相片除了收藏在相本内保存外,为了使相片可以摆设在桌面上供人观赏,多将单张相片夹装在相框内,利用相框前缘的透明片使相片的图样得以对外展示,但是,一般的相框除了在外观上有多样化的设计外,皆跳脱不了只能够夹装、展示单张相片的限制,使得人们若要替换相框内的相片时,必需将相框背面的压板卸下,始能够将原有相片取出并置入新的相片,最后再将压板装回,如此一来,在替换展示图样时,显得相当不方便,而且,一般相框的用途在于展示相片,并无法使人们收存多张相片,而必需另外利用相本存放相片,不论在使用上或花费上皆不经济。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具结构,其以首创的整体构成,使收容室内的片状物(如相片、图片、卡片等),可以轻易的使此等片状物在展示室、收容室间替换转送,供对外展示不同内容的片状物,且其替换容易。
缘此,本发明系一种框具结构,主要包含一框体,该框体系概呈盒状体,其前缘接设一透视板,该框体于邻靠该透视板处立设一隔板,该框体内部于该隔板与该透视板之间形成一展示室,供透过该透视板观察该展示室内部;其特征在于该框体于后板处设一概呈拱形的弹性压板,该框体内部于该隔板与该弹性压板间形成一收容室,供收容展示用片状物件;该隔板于邻靠该收容室侧的顶缘向该收容室方向弯延形成一概呈弧状的导引部;该收容室上方预定处横设一上隔板,该上隔板前缘与该导引部相邻,并于其间形成一隙缝,供该片状物件得以通过;该收容室于该上隔板相邻处设一切换板,且该切换板恰与该导引部分别位于该上隔板的两相对侧;一卷送装置,该卷送装置系由预定数目个辊轮、一中轴、一蜗卷弹簧构成,该中轴一端与该蜗卷弹簧的一端相接,另一端与一控制器连动,供该控制器与该蜗卷弹簧配合控制该中轴、该辊轮往复旋转;一转推装置,该转推装置系概由一前辊轮、一后辊轮构成,该前、后辊轮分别横向枢设于该收容室内部的前、后缘,供相对夹限该收容室内成叠的该片状物件;该前、后辊轮同端藉一皮带圈绕连动;一座体,该座体设于该框体底缘,供封闭该收容室。
为使本发明特征及其目的、功效得以更进一步的揭示,兹列举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于后

图1系本发明框具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系本发明框具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背面视角)。
图3系本发明框具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第一种使用方式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4系本发明框具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第一种使用方式的状态示意图(二)。
图5系本发明框具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第一种使用方式的状态示意图(三)。
图6系本发明框具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第二种使用方式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7系本发明框具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第二种使用方式的状态示意图(二)。
图8系本发明框具结构第二较佳实施例框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背面视角)。
图9系本发明框具结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0系本发明框具结构第三较佳实施例卷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1、2、3,本发明框具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主要包含一框体10、一卷送装置20、一转推装置30及一座体40,该框体10由一顶板11、一第一侧板12、一第二侧板13及一后板14彼此边接形成盒状体,该框体10于前缘接设一透视板15,该透视板15系透明材质制成,其缘边分别与该第一、二侧板12、13、该顶板11缘边相接,该框体10于邻靠该透视板15处立设一第一隔板16及一第二隔板17,该第一、二隔板16、17两侧分别与该第一、二侧板12、13内缘相接,该框体10内部于该第一、二隔板16、17与该透视板15间形成一展示室50,供透过该透视板15自外观察该展示室50内部,且该透视板15于底缘区域侧向凸伸一架板151,该架板151位于该展示室50底缘,以承架相片于该架板151顶缘;该后板14于内侧设一概呈拱形的弹性压板18,该框体10内部于该第一、二隔板16、17与该弹性压板18间形成一收容室60,供收容展示用相片;该第一隔板16于邻靠该收容室60侧的顶缘向该收容室60方向弯延形成一概呈弧状的导引部161,该收容室60上方预定处横设一上隔板61,该上隔板61前缘与该导引部161相邻,并于其间形成一仅可供一张相片、纸片通过的隙缝62,该收容室60上方于该上隔板61相邻处设一切换板63,且该切换板63恰与该导引部161分别位于该上隔板61的两相对侧,该切换板63一端枢穿该第二侧板13后接设一转钮64,据以控制该切换板63旋动;该卷送装置20系概由复数个辊轮21、一中轴22、一蜗卷弹簧23构成,该中轴22一端轴接一受动齿轮24,另一端与构成该蜗卷弹簧23的簧片一端相接,该蜗卷弹簧23簧片的另一端与该第一侧板12相接,据使该中轴22旋转时连动该蜗卷弹簧23卷收,并藉该蜗卷弹簧23提供该中轴22反向旋动复位的能量,该中轴22于该受轴齿轮24、该蜗卷弹簧23间,依序间隔轴接该辊轮21,该第二侧板13于内侧枢接一第一惰齿轮25,该第一惰齿轮25侧向靠接一第二惰齿轮26,该第二惰齿轮26与该受动齿轮24咬合连动,该第一惰齿轮25与一弧形齿条27咬合连动,该弧形齿条27于弧形的内缘藉二支持肋272穿过该后板14接设于一摆杆28的一端,该摆杆28横向枢设于该后板14外侧,且该摆杆28于中段处与一支脚29相接连动,进而藉由扳动该支脚29连动该中轴22、该辊轮21旋转;该转推装置30系概由一前辊轮31、一后辊轮32构成,该前、后辊轮31、32分别横向枢设于该收容室60内部的前、后缘,该前、后辊轮31、32同端藉一皮带33圈绕连动(亦可藉由齿轮组咬合连动),该前辊轮31的另一端轴接一齿轮34;该座体40系于一底盖41顶缘立设一呈形的围框42,该围框42内部的该底盖41顶缘面系呈倾斜状,据此于该围框42内得以容纳复数张成叠的相片,该底盖41顶缘于该围框42外侧立设一齿条43,该齿条43恰与该齿轮34咬合,据使该座体40插入该框架10底部时,该齿条43得以驱动该齿轮34旋转。
据上所述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构成,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先将复数张相片70成叠置放于该围框42内部空间,并将该座体40插置于该框体10底缘,使该相片70进入该收容室60内,并位于该前、后辊轮31、32之间,且受该弹性压板18压制,当该座体40在插入该框体10的过程中,由于该齿条43驱动该齿轮34连动该前辊轮31旋转,使得与该前辊轮31贴靠的第一张相片受其引带而向上位移,此时,该后辊轮32由于该皮带33的传动而与该前辊轮31同步旋转,但相片底部受该底盖41阻挡,使得该后辊轮32接触的最后一张相片并不会向下移动,如前所述,该前辊轮31旋转引带第一张相片向上位移,其顶缘行经该隙缝62并受该导引部161的引导而位于该辊轮21轮缘面与该切换板63之间(如图3所示),如此,藉由该座体40的插套配合该转推装置30的连动,即可使该收容室60内位于该框体10前缘的第一张相片被推移至该辊轮21底缘处,等待后续的输送;而后,使用者扳动该支脚29,即可利用该摆杆28、该弧形齿条27、该第一、二惰齿轮25、26、该受动齿轮24的连动,驱使该中轴22连动该辊轮22旋转,并同时促使该蜗卷弹簧23卷缩变形,此时,由于该切换板63的抵制,使得第一张相片处于静止不动状态,当使用者解除对该支脚29的控制或将该支脚29反向扳动,则利用该蜗卷弹簧23的弹性回复力,促使该辊轮22反向旋转,并连带顺势引导第一张相片被卷送进入该展示室50内,并立于该架板151顶缘,藉此即可透过该透视板15对外展示相片图样(如图4所示),此时,已进入该展示室50内的相片,仍与该辊轮22的轮缘保持接触,而位于该收容室60内的其它相片则由于该弹性压板18的推抵而向该框体10前缘方向位移一张相片厚度的距离,以使第二张相片与该前辊轮31接触;欲更换该展示室50内的相片,以替换展示的图样时,再度扳动该支脚29,则位于该展示室50内的相片即被该辊轮22引带而反向回送入该收容室60内,且在回送的过程中,由于该切换板63的阻挡,使第一张相片系邻靠着该弹性压板18位移,进而插入该后辊轮32与最末张相片之间,同时,利用第一张相片的回送,驱动该前、后辊轮31、32再次转动,进而促使第二张相片被引带而位移至该辊轮22轮缘面处(如图3所示),而后再以图4、图5所示依序操作,即可不断更换该展示室50内的相片,且便于依序测览成叠相片的图样。
本发明亦可将容纳于该收容室60内的相片改以其它种类的卡片、图片(如名片)替代,而可作为除了用以展示相片外的其它用途,同时,该支脚29亦得以撑开以支撑该框体10,使本发明可方便地立设于桌面;又,本发明亦可于贴于任何材质制成的外框,以使其提供多样化的外观设计造型。
如前所述系利用本发明将成叠相片由前至后逐一替换浏览的使用方式,本发明亦可将收纳于该收容室60内的成叠相片由后至前依序替换浏览;请参阅图1、2、6、7,转动该转钮64,使该切换板63的端缘转靠于该后板14,此时,扳动该支脚29使该中轴22转动并卷缩该蜗卷弹簧23,此时已位于该展示室50内的相片即被该辊轮21引带向该收容室60移动,此时,由于该切换板63的阻挡、引导,使得相片进入该收容室60时通过该隙缝62插入该前辊轮31与成叠相片间(如图6),在插入的同时,促使该前辊轮31转动,该前辊轮31又藉由该皮带33连动该后辊轮32转动,使得成叠相片中与该后辊轮32接触的最来张相片被该后辊轮32引动而上移,并经由该切换板63与该后板14间贴附着该辊轮21的轮缘,至此,将该支脚29反向扳动(如图7),即可促使相片被卷送至该展示室50内,如此不断反覆地扳动该支脚29,即可将收纳于该收容室60内的成叠相片自后至前逐一替换测览。
将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该座体40予以适度改变,即成为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不再重复叙述;请参阅图8,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座体40系概呈勺状的片体,该座体40一侧缘与后板14的底缘藉铰链44予以枢接,该座体40于勺状的另一侧缘呈弧状并由具有柔韧性的片状材料制成,并得以插伸于展示室50的内部底缘(如图9),该第二隔板17于底端中央处贯穿形成一推槽171,据此构成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使用时,可将一张相片自下方插入展示室50内,并以手指自该推槽171处将该相片自下向上推送,使相片顶缘与辊轮21的轮缘接触,而后将成叠的其他相片置入收容室60内,并旋转该座体40使其插入该展示室50内,进而将该收容室60的底缘封闭,避免相片掉出,同时,可藉由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使用方式操作控制,达到更换、浏览展示用相片的相同目的。
将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卷送装置予以变换设计即成为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部份,不再重复叙述;请参阅图10,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卷送装置90主要包含一辊轮91、一中轴92、一蜗卷弹簧93,该中轴92一端与该蜗卷弹簧93相接,另一端则回绕有一条拉索94,藉由拉动该拉索94并配合该蜗卷弹簧93即可驱动该辊轮92往复回转,进而达到卷送相片、卡片的目的,且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可藉此将框体吊挂于壁面处,作为一种展示用画框。又,该中轴92轴接有一齿轮96,该齿轮96与一惰齿轮98咬合连动,藉由该惰齿轮98得以使该中轴92在旋转时的转速不致于过快。
就整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收容、展示相片、图片、卡片等物件的框具结构,其优点是只用一个框具,可将一叠片状物依次在框具内展示,克服了现有相框只能一框一画的缺点,可方便地用于展示、浏览。
权利要求
1.一种框具结构,主要包含一框体,该框体系概呈盒状体,其前缘接设一透视板,该框体于邻靠该透视板处立设一隔板,该框体内部于该隔板与该透视板之间形成一展示室,供透过该透视板观察该展示室内部;其特征在于该框体于后板处设一概呈拱形的弹性压板,该框体内部于该隔板与该弹性压板间形成一收容室,供收容展示用片状物件;该隔板于邻靠该收容室侧的顶缘向该收容室方向弯延形成一概呈弧状的导引部该收容室上方预定处横设一上隔板,该上隔板前缘与该导引部相邻,并于其间形成一隙缝,供该片状物件得以通过;该收容室于该上隔板相邻处设一切换板,且该切换板恰与该导引部分别位于该上隔板的两相对侧;一卷送装置,该卷送装置系由预定数目个辊轮、一中轴、一蜗卷弹簧构成,该中轴一端与该蜗卷弹簧的一端相接,另一端与一控制器连动,供该控制器与该蜗卷弹簧配合控制该中轴、该辊轮往复旋转;一转推装置,该转推装置系概由一前辊轮、一后辊轮构成,该前、后辊轮分别横向枢设于该收容室内部的前、后缘,供相对夹限该收容室内成叠的该片状物件;该前、后辊轮同端藉一皮带圈绕连动;一座体,该座体设于该框体底缘,供封闭该收容室。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辊轮轴接一齿轮,该座体系于一底盖顶缘立设一围框,于该围框内容纳复数张成叠的片状物件;该底盖顶缘于该围框外侧立设一齿条与该齿轮咬合,供驱动该齿轮连动该前辊轮旋转以推送片状物件。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概呈勺状,其一侧缘与该后板底缘藉铰链枢接,该座体于勺状的另一侧缘呈弧状并由具有柔韧性的片状材料制成,以插伸于该展示室的内部底缘,该隔板于底端中央处贯穿一推槽,供推送片状物件。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轴轴接一受动齿轮,该框体内侧枢接一第一惰齿轮,该第一惰齿轮侧向靠接一第二惰齿轮与该受动齿轮咬合连动,该控制器主要包含一弧形齿条、一摆杆及一支脚,该第一惰齿轮与该弧形齿条咬合连动,该弧形齿条于弧形内缘藉二支持肋与该摆杆相接,该摆杆横向枢设于该框体外侧并接设一支脚,供该支脚连动该中轴、该辊轮旋转。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系概为一拉索,该拉索一端回绕该中轴、另一端穿出该框体悬吊于外,供配合该蜗卷弹簧驱动该辊轮往复回转。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轴轴接有一齿轮,该齿轮与一惰齿轮咬合连动。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切换板一端枢穿该侧板接设一转钮,供控制该切换板旋动。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视板于底缘侧向凸伸一架板,该架板位于该展示室底缘,以承架片状物件于该架板顶缘。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围框内部的该底盖顶缘面系呈倾斜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展示如图片、卡片一类片状物的框具结构,由框体、卷送装置、转推装置及座体所构成,框体设有展示室和收容室,卷送装置由多个辊轮、中轴及控制器构成,转推装置由前辊轮、后辊轮用皮带传动而构成,卷送装置、转送装置把收容室内的片状物送达展示室,并依次更换,克服了现有相框只能一框一画的缺点,可方便地将一叠片状物展示浏览。
文档编号B42F17/00GK1233566SQ9811081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8日
发明者方裕荣 申请人:方裕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