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794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版辊,尤其涉及一种模压机的版辊,更具体是涉及一种能使产品全息模压后没有出现接缝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
背景技术
全息模压机一般包括版辊、压辊、压合装置和传动装置。全息模压就是把经电铸形成的具有全息图案的镍版包覆在版辊上,然后加热版辊,将涂有信息层的塑料薄膜通过模压机的版辊和压辊之间,由模压机的压合装置和传动装置把镍版上的全息图案压印在塑料薄膜上,形成全息膜。由于经电铸形成的镍版是平板结构,将镍版包覆在模压机的圆柱形版辊上时,镍版的两端会在版辊上留下一条接缝,进行全息模压时,必定会在塑料薄膜上留下一条与上述接缝相对应的版缝。为了解决全息膜出现版缝的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形式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申请人也于2008年4月四日和 2008年10月观日先后提出了名称为“版辊”和“一种版辊”的专利申请并已获得授权,这两项专利的版辊,其结构均是将版辊表面分成一个温度达到模压工作温度的高温区域和一个温度低于模压工作温度的低温区域,镍版安装在版辊上时,其两端的接缝位置对应版辊表面的低温区域;采用上述这种结构的版辊,模压时能很好避开镍版两端的接缝,使模压基材与接缝对应的位置不出现版缝。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有两点不尽如人意其一,钢制成的版棍导热性能较好,在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的交界处,是温度从高到低渐变的过渡区,该过渡区上的温度虽低于模压的工作温度,但却可以在塑料薄膜上产生模糊的全息图案,由于低温区域的温度是由设置于版辊上的冷却装置控制,而冷却装置的进水管和回流水管均周向排列在版辊靠近外周面处,使得过渡区域面积太大,从而导致产品在原有版缝的两边会产生二条很宽的重叠模压带,严重时会产生亮度差异,形成暗影,该暗影的存在会影响全息图文的清晰度;其二,涂有信息层的薄膜经过热油加热的版面后直接进入冷却水降温的版面,温差变化大,易使全息膜的基材发生变形。
发明内容为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采用该版辊可以缩小模糊暗影的面积和减少模压基材的变形。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包括圆筒状的版辊本体及包覆在版辊本体圆周面上的具有全息图案的模压母版,版辊本体圆周面分为温度达到模压工作温度的高温区域和温度低于模压工作温度的低温区域,模压母版的接缝位于低温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区域在靠近版辊本体圆周面的版辊本体内部设有冷却管,位于冷却管的两侧设有通风管,冷却管和通风管的中心轴线与版辊本体的中心轴线平行;冷却管包括进水管和回流水管,进水管和回流水管沿版辊本体径向排列,进水管靠近版辊本体外周面、回流水管靠近版辊本体轴心。上述高温区域是由在靠近版辊本体圆周面的版辊本体内部设置的沿版辊本体周
3向排列的加热管构成,加热管包括进油管和回油管,进油管与回油管的中心轴线与版辊本体的中心轴线平行。为了适用大版面的压印,减少版辊本体因冷热温区产生较大的形变,上述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各有两个,且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沿版辊本体周向交替排列,以抵消版辊本体内部温差产生形变内应力。为了使模压母版接缝所处的位置温度最低,上述冷却管位于低温区域的中间,模压母版的接缝位于冷却管的正上方。上述冷却管的正上方从版辊本体的圆周面向版辊本体内部方向开设有切缝,该切缝沿版辊本体轴向设置,上述模压母版的端部位于切缝内。为了使模压母版在版辊转动的过程中与版辊本体圆周面结合更加紧密,上述切缝在版辊径向截面上的起点到终点的连线与起点转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为了使版辊本体圆周面上各区域的温度比较均勻,上述进水管、进油管和回油管沿版辊圆周方向等距离均勻排列、且进油管和回油管在通风管两侧交替排列。上述通风管中轴线与各加热管中轴线在版辊径向截面上处于同一圆周上。上述进水管和回流水管一端相互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水循环冷却装置连接。上述进油管和回油管一端相互连通、另一端与热油循环加热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在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的交界处采用通风管代替冷却水管,让对流的空气自然降温,使该区域的温度变化比较平稳,不仅节省冷却系统的制冷量,而且减少模压基材变形的几率,而冷却管的进水管和回流水管设置在版辊的同一径向上,使温度从高到低渐变的过渡区域大大缩小,最大限度减少模压产品呈现模糊暗影的面积,提高产品的清晰度;另外,将模压母版的两端固定于版辊本体开设的夹缝中,可节省模压母版与版辊本体圆周面粘贴的工艺。本实用新型的版辊,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是缩小模压产品全息面模糊暗影和减少模压基材变形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径向的截面图。图2是图1局部P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包括圆筒状版辊本体1,在版辊本体相对两侧的圆周面上向版辊本体内部方向开设有两条斜向夹缝11、12,夹缝的起点 A到终点B的连线与起点A转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在两夹缝之间的版辊本体圆周面上包覆着两张具有全息图案的模压母版2,每张模压母版的一端固定于一侧夹缝11中、 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侧夹缝12中;在靠近版辊本体圆周面的版辊本体内部沿圆周方向均勻设置有加热管和冷却管,加热管八对,每对包括一进油管31和一回油管32,进油管和回油管沿版辊本体周向相间排列,且各进油管和回油管的中心连线位于版辊本体同一圆周上, 进油管和回油管一端相互连通、另一端与热油循环加热装置连接;冷却管一对,包括一进水管41和一回流水管42,进水管位于夹缝的正下方,进水管与回流水管沿版辊本体径向排列,且进水管与回流水管的中心连线位于版辊本体的同一直径上,进水管和回流水管一端相互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水循环冷却装置连接;在加热管和冷却管之间设置有通风管51、 52,通风管从版辊本体的一端通向版辊本体的另一端,使空气自然流通,通风管的中心与各加热管的中心处于版辊本体的同一圆周上;通过调节热循环油和冷却水的温度,使版辊本体圆周面分为温度达到模压工作温度的高温区域和温度低于模压工作温度的低温区域,高温区域占版辊本体圆周面的5/6,低温区域占版辊本体圆周面的1/6。 本实用新型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使用时,通过调节加热装置热循环油的温度, 使处于加热管上方的版辊本体圆周面温度达到模压工作温度,通过调节冷却装置的冷却水温度,使处于冷却管上方的版辊本体圆周面温度比模压工作温度至少低30 - 40°C,由于通风管内空气的对流作用,位于通风管上方的版辊本体圆周面的温度介于加热管和冷却管对应区域的温度之间;当涂有信息层的模压基材通过模压机的版辊和压辊之间时,与加热管上方版辊本体圆周面相压合的模压基材获得清晰的全息图文,与冷却管上方版辊本体圆周面相压合的模压基材则无法形成明显的全息图文,模压母版的接缝也不明显,而与通风管上方版辊本体圆周面相压合的模压基材虽有部分模糊的暗影出现,但由于通风管所占的版辊本体圆周面小,加上冷却水的进水管和回流水管径向设置,因此形成的暗影面积也变得很小,对整个版面的影响不大,而由于空气对流降温速度慢,使从加热管对应区域到冷却管对应区域的温度变化比较平稳,从而减少模压基材变形的几率,达到真正的无缝模压。
权利要求1.一种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包括圆筒状的版辊本体及包覆在版辊本体圆周面上的具有全息图案的模压母版,版辊本体圆周面分为温度达到模压工作温度的高温区域和温度低于模压工作温度的低温区域,模压母版的接缝位于低温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区域在靠近版辊本体圆周面的版辊本体内部设有冷却管,位于冷却管的两侧设有通风管,冷却管和通风管的中心轴线与版辊本体的中心轴线平行;冷却管包括进水管和回流水管,进水管和回流水管沿版辊本体径向排列,进水管靠近版辊本体外周面、回流水管靠近版辊本体轴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区域是由在靠近版辊本体圆周面的版辊本体内部设置的沿版辊本体周向排列的加热管构成,加热管包括进油管和回油管,进油管与回油管的中心轴线与版辊本体的中心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各有两个,且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沿版辊本体周向交替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位于低温区域的中间,模压母版的接缝位于冷却管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的正上方从版辊本体的圆周面向版辊本体内部方向开设有切缝,该切缝沿版辊本体轴向设置,所述模压母版的端部位于切缝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缝在版辊径向截面上的起点到终点的连线与起点转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进油管和回油管沿版辊圆周方向等距离均勻排列、且进油管和回油管在通风管两侧交替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中轴线与各加热管中轴线在版辊径向截面上处于同一圆周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和回流水管一端相互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水循环冷却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和回油管一端相互连通、另一端与热油循环加热装置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该无缝全息模压机版辊包括圆筒状的版辊本体及包覆在版辊本体圆周面上的模压母版,版辊本体圆周面分为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模压母版的接缝位于低温区域上,低温区域在靠近版辊本体圆周面的版辊本体内部设有冷却管,位于冷却管的两侧设有通风管,冷却管和通风管的中心轴线与版辊本体的中心轴线平行;冷却管包括进水管和回流水管,进水管和回流水管沿版辊本体径向排列,进水管靠近版辊本体外周面、回流水管靠近版辊本体轴心。本实用新型的版辊,可以缩小模压产品出现模糊暗影的面积和减少模压基材的变形,提高产品的清晰度。
文档编号B44B5/02GK202208223SQ20112033893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0日
发明者何兴万, 谢名优, 辛泽翰 申请人: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汕头市鑫瑞纸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