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982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方法及其图像形成装置,所说图像形成装置可列举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等。
近年来,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中,高分辨度化正在不断进展。为了以高分辨度写入图像,光学系统装置也进行着各种改良,为了以相同纸运送速度实现不同分辨度的图像写入,要求高性能的光学系统装置,且成本提高。因此,存在通过变更纸运送速度以与高分辨度化相对应的机种。例如,分辨度为2倍场合,通过使纸运送速度为一半进行对应。
另外,在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广泛使用热定影装置作为定影装置,以将转印在转印纸、投影用透明片等记录材(以下简记为“纸”)上的未定影图像(墨像)定影在纸上。以往,大多使用下述加热辊方式结构作为热定影装置用热源(加热器)加热定影辊,使加压辊压接在上述定影辊上,上述两辊夹持运送纸,以热和压力进行未定影墨像的定影。在这种热定影装置中,通常,定影时控制加热器每单位时间的发热量,使定影辊的表面温度维持在所定的定影温度,在定影辊和加压辊的接触部将合适范围的热量给予纸上墨像。这时,当给予墨像的定影热量此合适值大场合,墨粉粒子处于热熔融状态,易发生点断开(中空),或纸发生折皱。当给予墨像的定影热量比合适值小场合,墨粉粒子软化不充分,易发生定影不良。
如上所述,变更纸运送速度以与高分辨度化相对应场合,通过变更纸运送速度,给予纸的定影热量变化,所以,易发生点断开、折皱或定影不良。
对于上述问题。纸运送速度快场合(图像分辨度低场合),将定影目标控制温度设定得高,纸运送速度慢场合(图像分辨度高场合),将定影目标控制温度设定得低,这样,能将最适热量赋与定影。
但是,这种场合,由于单纯使纸运送速度变化,所以,存在图像形成装置生产性恶化问题。近年,随着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目的多样化印刷对象呈现多样化,用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分辨度为三种以上,纸运送速度与此相对应,也有三种以上性能,但是,与这样的分辨度相对应变更定影目标控制温度,控制本身很复杂。
即使例如根据运送速度使控制目标变化,实际到达目标温度时,纸定影已经开始或已经排出,结果,由于定影热量不是合适值,因定影热量过多或过少产生不合适。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以往可变更纸运送速度的以往图像形成装置中能解决上述存在问题、能给予纸合适定影热量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变更图像分辨度,变更纸运送速度;根据上述纸运送速度设定定影目标温度,当上述纸运送速度为所定速度值以上场合,将上述定影目标温度设为所定一定温度,纸运送速度未达到上述所定速度场合,控制为与上述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目标控制温度;提高加热器温度,使其达到上述定影目标温度;以上述定影目标温度对纸上墨像进行定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热定影装置,通过变更图像分辨度,能变更纸运送速度;其特征在于根据纸运送速度可变更上述热定影装置的定影目标控制温度,而且,纸运送速度为所定以上场合,将上述热定影装置的定影目标控制温度设为所定一定温度,纸运送速度未达到上述所定速度场合,以与上述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目标控制温度控制上述热定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热定影装置的定影目标控制温度至少可变更为三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另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从纸收纳部进行供纸的供纸装置以及热定影装置,图像分辨度可作变更,高分辨度时低速运送纸,低分辨度时高速运送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纸运送速度高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高温,纸运送速度低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低温,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后开始供纸。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纸收纳部是在定位位置将纸一时保持的保持部,上述供纸装置是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又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从纸收纳部进行供纸的供纸装置以及热定影装置,图像分辨度可作变更,高分辨度时低速运送纸,低分辨度时高速运送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纸运送速度高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高温,纸运送速度低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低温,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纸到达定影装置时,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在此时开始供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又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从纸收纳部进行供纸的供纸装置以及热定影装置,图像分辨度可作变更,高分辨度时低速运送纸,低分辨度时高速运送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纸运送速度高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高温,纸运送速度低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低温,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可选择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是使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温度后开始供纸,上述速度优先模式是在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温度前开始供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又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从纸收纳部进行供纸的供纸装置以及热定影装置,图像分辨度可作变更,高分辨度时低速运送纸,低分辨度时高速运送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纸运送速度高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高温,纸运送速度低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低温,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可选择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是在纸到达定影装置时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时刻开始供纸,上述速度优先模式是在纸到达定影装置时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前开始供纸。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仅在纸运送速度从高速向低速变更场合,可选择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中某个。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可分别设定在纸运送速度从高速向低速变更场合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的选择,以及在纸运送速度从低速向高速变更场合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模式选择可从与该图像形成装置连接的主装置进行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可对至少包括厚纸、薄纸两种纸种类形成图像,在薄纸上形成图像场合,以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进行处理。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纸运送速度至少有三种,根据纸运送速度变更定影温度场合,纸运送速度为所定速度以上时将定影目标控制温度设为所定一定温度,纸运送速度未达到所定速度时以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目标控制温度控制热定影装置,所以,即使纸运送速度变更场合,也能将合适定影热量给予纸,不会固定影热量过大引起点断开或纸折皱以及因定影热量过小引起的定影不良。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纸运送速度高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高温,纸运送速度低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低温,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后开始供纸,因此,纸进入定影装置时,定影装置达到目标温度,能将合适定影热量给予纸,可实现可靠的定影。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在定位保持部使纸待机,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后开始供纸,所以,能提早纸排出(首张打印),所提早的时间为图像展开处理时间。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纸运送速度高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高温,纸运送速度低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低温,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纸到达定影装置时,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在此时开始供纸,因此,能防止延长打印动作,提早纸排出(首张打印)时间。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纸运送速度高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高温,纸运送速度低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低温,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可选择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是使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温度后开始供纸,上述速度优先模式是在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温度前开始供纸,因此,能按用户希望模式进行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纸运送速度高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高温,纸运送速度低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低温,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可选择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是在纸到达定影装置时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时刻开始供纸,上述速度优先模式是在纸到达定影装置时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因此,能防止延长打印动作,提早纸排出(首张打印)时间,同时,能按用户希望模式进行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仅在纸运送速度从高速向低速变更场合,可选择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中某个,所以,仅在模式选择效果明确场合可选择模式,使用方便。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可分别设定在纸运送速度从高速向低速变更场合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的选择,以及在纸运送速度从低速向高速变更场合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的选择,因此,用户选择范围广,能按用户希望模式进行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模式选择可从与该图像形成装置连接的主装置进行选择,因此,通过遥控操作能选择用户喜好模式。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可对至少包括厚纸、薄纸两种纸种类形成图像,在薄纸上形成图像场合,以图像质量优先模式进行处理,因此,能防止薄纸发生折皱。
附图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激光打印机整体构成截面图;图2是该激光打印机控制系统构成方框图;图3是上述激光打印机的定影组件构成截面图;图4是该激光打印机中打印控制器构成方框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中根据纸运送速度变更控制定影温度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图5中定影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图7表示纸运送速度与最适定影温度关系;图8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图8中变更控制定影温度的流程图;图10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动作的流程图;图11是图10中变更控制定影温度的流程图;图12是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动作的流程图;图13是图12中变更控制定影温度的流程图;图14是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动作的流程图;图15是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动作的流程图;图16是以往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温度控制图线。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激光打印机整体构成截面图,在激光打印机1内大致中央位置配设带状感光体2,在该感光体2周围沿感光体驱动方向(图中顺时钟方向)配置带电充电器3、显影组件4、转印充电器5、清洁器6等。在感光体2上侧设有光写入器7,在装置本体下部装卸自如地设有收纳纸的供纸盒8。
感光体2被驱动沿图中顺时钟方向移动,这时,通过带电充电器3使表面均一带电,接着,照射来自光写入器7的激光,在感光体2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组件4位置时,通过墨粉使该静电潜像显影,成为可视像。
另一方面,从供纸辊9回转,从供纸盒8内送出纸,在定位辊10,按时将纸运向感光体2下侧。通过转印充电器5将形成在感光体2上的可视像转印在运送来的纸上,用清洁器6除去图像转印后感光体2上的残留墨粉。
将图像转印后的纸运向定影器11,在该定影器11使转印图像定影。经定影器11送出的纸通过面朝上/面朝下电磁切换爪12,或运入面朝下运送通道13内,再由面朝下排纸辊14将纸记录面朝下地排出到排纸盘15上,或保持原状态记录面朝上地排出到排纸盘16上。
图2是该激光打印机1控制系统构成方框图,在该图中,打印机本体1中包括进行图像处理的控制器21、用于形成图像的机械部22、控制机械部的机械部控制盘23、操作面板24。该打印机本体1通过机械部控制盘的输出入接口25与外部装置(例如主计算机)50连接,与该主计算机50进行数据通信。
机械部控制盘23中装有中央处理装置(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简记为CPU)26、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记为RAM)27、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记为ROM)28、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以下简记为EEPROM)及DIP开关30。CPU26根据存储在ROM28中的程序、来自操作盘的模式指示、来自控制器的指令控制机械部整体;RAM27是CPU的工作存储器,输入数据的输入缓冲器;ROM28是存储机械部控制程序的存储器;EEPROM29预先存储机械部故障履历和来自操作面板的模式指示内容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DIP开关30是设定机械部控制模式的开关。
另一方面,机械部22由激光写入组件31、序列机械组32、各种传感器类33等构成。激光写入组件31是包括激光二极管和多面镜马达等的激光写入组件;序列机械组32是定影系、显影系、驱动系的机械序列部分;传感器类33是确认纸通道及序列状态的各种传感器。
图3是本实施例激光打印机1的定影组件11构成的截面图,如图所示,定影组件11设有内藏热源灯34、35的上下定影辊36、37,检测定影辊表面温度的热敏电阻38接触定影辊36,以得到用于将定影辊36、37的表面温度控制到必要的定影温度的温度信息。
在定影组件11中搭载存储器39,用于预先存储固有信息。该存储器39包括EEPROM或电池,是具有备用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当定影组件11装于装置本体(打印机本体)1中时,其与搭载在装置本体上的控制动作用的本体CPU26(参照图2)连接,可读取可写入。这样,通过装置本体1的本体CPU26可读取存储在存储器39中的定影组件11的固有信息,可与此相对应进行控制。也可以从本体CPU26将信息存储到存储器39中,根据需要使用该信息。通过本体CPU26判断存储在存储器39中的定影组件11的使用次数是否达到与该定影组件11的寿命相对应值,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处理。
存储器39与热敏电阻42一起搭载在基板41上,将它们设置在隔热室40中,该隔热室通过隔热壁43与定影组件11内的定影辊36、37隔绝,以抑制来自定影辊3637的热影响。基板41的周边温度成为所定温度以上时,通过热敏电阻42检测到这种状态,通过驱动冷却风扇44,使存储器39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
图4是该激光打印机1中打印控制器(与图2中控制器21相当)构成方框图,控制器100由CPU101、非易失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RAM,以下简记为NVRAM)103、程序ROM104、字体ROM105、RAM106、机械部接口(以下简记为I/F)107、面板I/F109、主I/F111、磁盘I/F113等构成,该打印控制器21设有可以插入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以下简记为IC)卡102的接受器(没有图示)。
CPU101是中央处理装置,根据预先存储在程序ROM104中的程序、来自面板装置110的模式指示、或来自主装置112的指令控制打印控制器整体。
IC卡102用于从外部供给字体数据或程序。
NVRAM103是预先存储来自面板装置110的模式指示内容等的非易失存储装置;程序ROM104是存储控制器的控制程序的ROM;字体ROM105是存储字体字形数据等的ROM;RAM106是用作CPU101的工作存储器、输入数据缓冲存储器、打印数据的页缓冲存储器、下寄存字体用存储器等的RAM。
机械部I/F107是与机械部108进行指令、状态、打印数据通信的接口;机械部108是实际进行打印的机械。
面板I/F109是与面板装置110进行指令、状态通信的接口;面板装置110是操作者作模式指示或向操作者通知现在打印机状态的操作面板。
主I/F111是与主装置112进行通信的接口,通常是森特尤尼克斯规格接口或RS232C连接器;主装置112是作为本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1的上位装置的主计算机等外部设备。
磁盘I/F113是与磁盘装置114进行通信的接口,磁盘装置114预先存储字体数据、程序、打印数据等各种数据,例如软盘装置、硬磁盘装置等。
若控制器100从主装置112接收到文字信息或图像信息,解析受信信息,按一页记录纸为单位将打印数据存储在RAM106的页缓冲存储器中。上述每一页记录纸份的打印数据从机械I/F107输出到机械部108,印刷在记录纸上。
在本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1中,通过变更纸运送速度以与高分辨度化相对应。具体地说,600dpi时的线速度设为92mm/sec,1200dpi时的线速度设为46mm/sec,400dpi时的线速度设为130mm/sec。并且,此时根据纸运送速度将定影温度(定影目标温度)设定为下记所示值。下面,参照图5和图6的流程图及图2的方框图说明本实施例中根据纸运送速度的定影温度(定影目标温度)的变更控制。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中根据纸运送速度变更控制定影温度的流程图,在图5所示流程图中,若从主装置50发来打印要求(步骤S101),则通过打印控制器21向机械部22发送打印分辨度信息(步骤S102)。根据该信息,机械部22设定纸运送速度及定影辊表面温度目标值(步骤S103),从打印控制器21向机械部22发送打印·供纸要求(步骤S104)。在步骤5,开始打印·供纸动作及定影控制(步骤S105),此后,纸排出,打印动作结束(步骤S106)。
图6是表示图5中步骤S105的定影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在图6流程中,若开始定影控制(步骤S121),图2中加热器34、35持续点亮(步骤S122),在步骤S123判断定影辊表面温度是否达到目标温度。若定影辊表面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步骤S123的“是”),则断开加热器(步骤S124),若定影辊表面温度没有达到目标温度(步骤S123的“否”),则继续加热进行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线速度为92mm/sec和130mm/sec(分辨度600dpi和400dpi)时的定影辊表面温度的目标值设为180℃,线速度为46mm/sec(分辨度1200dpi)时的定影辊表面温度的目标值设为140℃。在此,例示了与三种线速相对应设定两种定影温度,但是,也可以与多阶梯线速相对应变更定影温度,例如对应四种线速度设定不同的两种或三种定影温度等,在分辨度为某所定值以下(纸运送速度在所定值以上)场合,根据下述理由、将定影目标控制温度设为一定值。
缓慢地提高运送速度,观察与该运送速度相对应的不产生定影不良的最适定影控制目标温度,得到图7所示试验结果。从该图可知,所定线速度(在本试验中为90mm/sec)以上场合,最适定影控制目标温度为一定值(在本试验中为180℃)。即、若成为该温度,即使提高运送速度到所定线速度以上,也能充分定影,这一点得到了确认。相反,随着运送速度上升,以相同比例使定影控制目标温度上升,则会产生上述点断开现象,或因控制目标温度数增加引起控制本身复杂化、达到控制目标温度的等待时间增加等生产性低下问题。
下面列举对应四种线速度设定定影温度,在线速度为35mm/sec(分辨度1600dpi)时,设为120℃,在线速度为46mm/sec(分辨度1200dpi)时,设为140℃,在线速度为92mm/sec和130mm/sec(分辨度600dpi和400dpi)时,设为180℃。在该设定例场合,线速度为92mm/sec以上场合,将定影辊表面温度目标值设为一定值180℃。
再举另一个设定例,在线速度为46mm/sec(分辨度1200dpi)时,设为140℃。在线速度为92mm/sec、130mm/sec、150mm/sec(分辨度600dpi、400dpi、200dpi)时,设为180℃。
图16是用于比较的以往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温度控制图线。在该图中,纵轴表示定影辊表面温度,其中,TFL是定影温度下限值,TFH是定影温度上限值,TFO是控制目标值。在以往图像形成装置中,将设于下限值TFL和上限值TFH之间的目标值TFO作为控制目标进行控制,但是,其控制目标值TFO一定,定影温度(目标值)不变更。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纸运送速度变更定影温度(定影辊表面温度目标值),所以,即使纸运送速度变化场合,也能将合适的定影热量给予纸,不会因定影热量过大发生点断开或纸折皱,或因定影热量过小发生定影不良等问题。
在本发明中,虽说理应根据纸运送速度变更定影目标温度,但是,有时也会发生下列问题在使纸运送速度变化时,即使使定影器的目标温度变化,由于达到该目标温度需要时间,实际达到该目标温度时,纸定影已经开始,或已经排出,结果,由于定影热量不是合适值,会因定影热量过大或过小发生定影不良等问题。
于是,下面提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即使纸运送速度变化,使定影温度成为目标值后开始供纸动作。参照图8和图9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例动作。本实施例的打印机机械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请同时参照图1-图4。
图8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动作的流程图,在图8所示流程图中,若从主装置50发来打印要求(步骤S201),则通过打印控制器21向机械部22发送打印分辨度信息(步骤S202)。根据该信息,机械部22设定纸运送速度及定影辊表面温度目标值(步骤S203),从打印控制器21向机械部22发送打印·供纸要求(步骤S204)。在步骤205中,进行定影温度变更控制,若定影辊表面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开始打印·供纸动作(步骤S206),此后,纸排出,打印动作结束(步骤S207)。
图9是图8中步骤S205的变更控制定影温度的流程图,在图9流程中,若开始定影温度变更控制(步骤S221),图2中加热器34、35持续点亮(步骤S222),在步骤S223判断定影辊表面温度是否达到目标温度。若定影辊表面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步骤S223的“是”),则断开加热器结束定影温度变更控制(步骤S224),若定影辊表面温度没有达到目标温度(步骤S223的“否”),则继续加热进行判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变更纸运送速度时,使定影温度成为目标值后开始供纸动作,纸定影开始时,定影装置达到目标温度,能将合适的定影热量给予纸,可靠地进行定影。因此,上述实际达到目标温度时纸定影已经开始或已经排出,结果,由于定影热量不是合适值,因定影热量过大或过小发生定影不良等问题能得到解决。
如上述第二实施例所述,使定影温度成为目标值后开始供纸动作,能解决因定影热量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不良问题,但是,定影温度成为目标值前等待供纸动作,纸排出(首张打印)迟。
于是,下面提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考虑从供纸部到定影装置的运送时间,在定影温度达到目标值前开始供纸,使纸到达定影装置时定影温度达到目标值。这样,能提早纸排出(首张打印)。参照图10和图11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例动作。本实施例的打印机机械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请同时参照图1-图4。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动作的流程图,在图10所示流程图中,若从主装置50发来打印要求(步骤S301),则通过打印控制器21向机械部22发送打印分辨度信息(步骤S302)。根据该信息,机械部22设定纸运送速度及定影辊表面温度目标值(步骤S303),从打印控制器21向机械部22发送打印·供纸要求(步骤S304)。在步骤S305中,进行定影温度变更控制。在此,如图11所示,考虑定影装置温度特性以及从供纸部到达定影装置的运送时间,开始供纸动作,进入打印动作。此后,纸排出,打印动作结束(步骤S306)。
图11是图10中步骤S305的变更控制定影温度的流程图,在图11流程中,若开始定影温度变更控制(步骤S321),图2中加热器34、35持续点亮(步骤S322),在步骤S323判断定影辊表面温度是否达到目标温度。若定影辊表面温度没有达到目标温度(步骤S323的“否”),则在步骤S325考虑从供纸部到达定影装置的运送时间,即经对于将纸从供纸部运送到定影装置来说必要的运送时间后,判断定影辊表面温度是否达到目标温度,若定影辊表面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场合(步骤S325的“是”),则进入步骤S326,开始打印·供纸动作。当然,若判断定影辊表面温度没有达到目标温度场合(步骤S325的“否”),则不开始供纸动作及打印动作,返回到步骤S323。若定影辊表面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步骤S323的“是”),则进入步骤S324,断开加热器结束定影温度变更控制。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考虑从供纸部到定影装置的运送时间,在定影温度达到目标值前开始供纸,防止延长打印动作时间,能提早纸排出(首张打印)。
可使纸在定位辊位置待机的图像形成装置场合,通常,从主装置要求打印后,开始供纸动作,在定位辊位置待机,图像展开处理结束后使定位辊再动作,所以,若如上述第二实施例那样,在供纸开始时等待定影温度达到目标值,则加上图像处理时间,成为相当长的等待时间,纸排出(首张打印)迟。
于是,下面提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不在供纸位置(供纸盒)等待定影温度达到目标值,而是在定位辊位置(定位辊部的纸保持部)等待。这样,能提早纸排出(首张打印),提早时间为图像展开处理时间。参照图12和图13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例动作。本实施例的打印机机械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请同时参照图1-图4。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动作的流程图,在图12所示流程图中,若从主装置50发来打印要求(步骤S401),则通过打印控制器21向机械部22发送打印分辨度信息(步骤S402)。根据该信息,机械部22设定纸运送速度及定影辊表面温度目标值(步骤S403),从打印控制器21向机械部22发送供纸要求(步骤S404)。在步骤405中,开始供纸并开始变更定影温度。在达到目标值前在定位辊待机(步骤S406),若控制器21结束图像处理,就向机械部22发送打印要求(步骤S407),若定影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定位辊再动作,即定位辊离合器接通(步骤S408),进入打印动作。此后,纸排出,打印动作结束(步骤S409)。
图13是图12中步骤S405的变更定影温度动作的流程图,在图13流程中,若开始定影温度变更控制(步骤S421),图2中加热器34、35持续点亮(步骤S422),在步骤S423判断定影辊表面温度是否达到目标温度。若定影辊表面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步骤S423的“是”)。则进入步骤S424,断开加热器结束定影温度变更控制;若定影辊表面温度没有达到目标温度(步骤S423的“否”),则继续加热进行判断。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不在供纸位置等待定影温度达到目标值,而是在定位辊位置使纸待机,能提早纸排出(首张打印),提早时间为图像展开处理时间。
由于定影装置温度特性不同。达到目标值有时需要相当长时间。纸排出(首张打印)迟,即使图像质量好,对用户来说,实际使用时感到不方便。
于是,下面提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从操作面板上可选择以往模式(速度优先模式)或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定影温度达到目标值后开始供纸动作的模式)。这样,用户能选择自己希望的模式。参照图14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例动作。本实施例的打印机机械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请同时参照图1-图4。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动作的流程图,在图14所示流程图中,在打印机的操作面板24上预先设定速度优先模式或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步骤S501)。接着,若从主装置50发来打印要求(步骤S502),则通过打印控制器21向机械部22发送打印分辨度信息(步骤S503)。根据该信息,机械部22设定纸运送速度及定影辊表面温度目标值(步骤S504),从打印控制器21向机械部22发送打印·供纸要求(步骤S505)。在步骤S506中,判断所选择模式是速度优先模式还是图像质量优先模式,若是速度优先模式场合,则如以往一样,开始供纸动作(步骤S507),开始变更定影温度,进入打印动作(步骤S508)。此后,纸排出,打印动作结束(步骤S509)。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506中,为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场合,则进入步骤S510,进行定影温度变更控制,若定影辊表面温度达到目标值,则开始供纸,进入打印动作(步骤S511)。此后,进入步骤S509,排出纸,打印动作结束。
上述图14中步骤S508及S510的变更控制定影温度的流程与图9所示流程相同,说明从略。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从打印机操作面板上可选择以往模式(速度优先模式)或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定影温度达到目标值后开始供纸动作的模式),用户能选择自己希望的模式。用于模式选择的选择装置可以在打印机操作面板24(参照图3)上设置专用键,也可以是利用接触面板的复合键。
近年来,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大多在网络上公用,若以操作面板设定。则难以满足各用户要求。
于是,下面提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能从主装置选择以往模式(速度优先模式)或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定影温度达到目标值后开始供纸动作的模式)。这样,用户能遥控操作,选择自己希望的模式。参照图15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例动作。本实施例的打印机机械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请同时参照图1-图4。
图15是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动作的流程图,在图15所示流程图中,在主装置50(参照图2)上设定速度优先模式或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步骤S601)。接着,若从主装置50发来打印要求(步骤S602),则通过打印控制器21向机械部22发送打印分辨度信息(步骤S603)。根据该信息,机械部22设定纸运送速度及定影辊表面温度目标值(步骤S604),从打印控制器21向机械部22发送打印·供纸要求(步骤S605)。在步骤S606中,判断所选择模式是速度优先模式还是图像质量优先模式,若是速度优先模式场合,则如以往一样,开始供纸动作(步骤S607),开始变更定影温度,进入打印动作(步骤S608)。此后,纸排出,打印动作结束(步骤S609)。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606中,为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场合,则进入步骤S610,进行定影温度变更控制,若定影辊表面温度达到目标值,则开始供纸,进入打印动作(步骤S611)。此后,进入步骤S609,排出纸,打印动作结束。
上述图15中步骤S608及S610的变更控制定影温度的流程与图9所示流程相同。说明从略。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从主装置上可选择以往模式(速度优先模式)或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定影温度达到目标值后开始供纸动作的模式),通过遥控操作用户能选择自己希望的模式。
上述速度优先模式与图像质量优先模式的选择也能适用于上述第三实施例。
纸运送速度从高速变更为低速场合,即定影温度从180℃变更为140℃场合,为了等待定影装置冷却,通常需要等待二分钟以上。另一方面。纸运送速度从低速变更为高速场合,即定影温度从140℃变更为180℃场合,通常需要30-40秒左右。由于存在上述差别,所以,变更分辨度时,从低分辨度变更为高分辨度场合(从线速度大变更为线速度小)此从高分辨度变更为低分辨度场合(从线速度小变更为线速度大)费时间。
于是,若可分别设定从高速变更为低速(从低分辨度变更为高分辨度)时速度优先模式和图像质量优先模式的选择,以及从低速变更为高速(从高分辨度变更为低分辨度)时速度优先模式和图像质量优先模式的选择,则能满足用户希望。例如,线速度从小变更为大时,等待时间较少(数十秒程度),所以,可选择图像质量优先模式;而当线速度从大变更为小时,等待时间较长(数分钟程度),所以,可选择速度优先模式。这样,可根据场合进行选择。
如上所述,运送速度从小变更为大时,因速度优先模式和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不同而发生的等待时间差小(数十秒程度),而运送速度从大变更为小时,因速度优先模式和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不同而发生的等待时间差大(数分钟程度),因此,运送速度从大变更为小时,用户希望模式很清楚,所以,也可以仅在运送速度从大变更为小场合实施速度优先模式和图像质量优先模式的选择。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可任意选择速度优先模式或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但是,一般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记录材分为厚纸、普通纸、薄纸,薄纸场合,实施上述速度优先模式时,与其它种类记录材相比,折皱发生概率高,所以,即使例如设定为速度优先模式,这时最好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处理。这种场合,用户选择用薄纸印刷场合,最好在图像形成装置显示部或主计算机上显示“由于对薄纸进行印刷,不以现在设定的速度优先模式、而以图像质量优先模式进行处理”。或者也可以在想实行速度优先模式场合实施再确认“薄纸”选择处理。
上面通过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在上述说明中例举了热辊方式定影装置,但是本发明也能适用于设有热打印头方式、使用电阻体方式、感应加热方式等各种方式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纸运送速度与定影温度设定也可根据装置适当设定。而且,除了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之外,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复印机、传真机等设置定影装置的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变更图像分辨度,变更纸运送速度;根据上述纸运送速度设定定影目标温度,当上述纸运送速度为所定速度值以上场合,将上述定影目标温度设为所定一定温度,纸运送速度未达到上述所定速度场合,控制为与上述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目标控制温度;提高加热器温度,使其达到上述定影目标温度;以上述定影目标温度对纸上墨像进行定影。
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热定影装置,通过变更图像分辨度,能变更纸运送速度;其特征在于根据纸运送速度可变更上述热定影装置的定影目标控制温度,而且,纸运送速度为所定以上场合,将上述热定影装置的定影目标控制温度设为所定一定温度,纸运送速度未达到上述所定速度场合,以与上述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目标控制温度控制上述热定影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定影装置的定影目标控制温度至少可变更为三种。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从纸收纳部进行供纸的供纸装置以及热定影装置,图像分辨度可作变更,高分辨度时低速运送纸,低分辨度时高速运送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纸运送速度高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高温,纸运送速度低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低温,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后开始供纸。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纸收纳部是在定位位置将纸一时保持的保持部,上述供纸装置是定位装置。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从纸收纳部进行供纸的供纸装置以及热定影装置,图像分辨度可作变更,高分辨度时低速运送纸,低分辨度时高速运送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纸运送速度高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高温,纸运送速度低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低温,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纸到达定影装置时,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在此时开始供纸。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从纸收纳部进行供纸的供纸装置以及热定影装置,图像分辨度可作变更,高分辨度时低速运送纸,低分辨度时高速运送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纸运送速度高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高温,纸运送速度低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低温,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可选择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是使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温度后开始供纸,上述速度优先模式是在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温度前开始供纸。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从纸收纳部进行供纸的供纸装置以及热定影装置,图像分辨度可作变更,高分辨度时低速运送纸,低分辨度时高速运送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纸运送速度高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高温,纸运送速度低速场合,控制定影温度为低温,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可选择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是在纸到达定影装置时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时刻开始供纸,上述速度优先模式是在纸到达定影装置时定影装置温度达到与纸运送速度对应的定影温度前开始供纸。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仅在纸运送速度从高速向低速变更场合,可选择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中某个。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分别设定在纸运送速度从高速向低速变更场合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的选择,以及在纸运送速度从低速向高速变更场合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速度优先模式的选择。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式选择可从与该图像形成装置连接的主装置进行选择。
12.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式选择可从与该图像形成装置连接的主装置进行选择。
13.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式选择可从与该图像形成装置连接的主装置进行选择。
14.根据权利要求7或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对至少包括厚纸、薄纸两种纸种类形成图像,在薄纸上形成图像场合,以上述图像质量优先模式进行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根据来自主装置的打印要求,通过打印控制器向机械部发送打印分辨度信息。机械部根据该信息设定纸运送速度及定影辊表面温度的目标值,进入打印动作。定影温度设定例:线速度92及130mm/sec(分辨度600dpi和400dpi)时为180℃,线速度46mm/sec(分辨度1200dpi)时为140℃。即使变更纸运送速度场合,也能将合适定影热量给予纸。
文档编号G03G21/14GK1279413SQ0011925
公开日2001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日
发明者桑原善宏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