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积层芯片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64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膜积层芯片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积层芯片的制法。
在偏振膜,相位差膜等典型的光学膜作为构成液晶显示器件的光学部件之一是重要的。例如在STN(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件等,使用第一光学膜(例如偏振膜)(19)和第二光学膜(例如相位差膜)(29)积层的方形光学膜积层芯片(9)。
在光学膜积层芯片中,各光学膜的光轴(在偏振膜是吸收轴,在相位差膜是滞相轴)所呈角度在得到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显示性能中是重要的,如果这与设计值稍有不同,则得到的液晶显示器件不能发挥预定的性能。因此在光学膜积层芯片中必须严格控制偏振膜的吸收轴(10)对该基准线的角度(θ1)和相位差膜的滞相轴(20)对该基准线的角度(θ2)。
通常用光学膜积层芯片(9)的长边或短边作为基准边(91)设定基准线与其平行。如

图12所示,在方形的光学膜积层芯片(9)中,偏振膜的吸收轴(10)和相位差膜的滞相轴(20)对基准线的角度(θ1)和(θ2)是从偏振膜一侧看以逆时针旋转为正表示的角度。
这角度(θ1)及(θ2)与在光学膜积层芯片中的第二光学膜的光轴(20)对第一光学膜的光轴(10)的相对角度(θ)之间具有用式(1)θ=θ2-θ1……(1)所示的关系式。这里相对角度(θ)是从光学膜积层芯片的第一光学膜(例如偏振膜)一侧看以逆时针旋转为正表示的角度。
这种光学膜积层芯片(9)通常由偏振膜带状体(11)及相位差膜带状体(21)制造,不过因为这些带状体(11、12)通常其光轴(吸收轴、滞相轴)(10、20)对长度方向是平行或垂直的,所以在角度(θ1)的绝对值不是0°或90°时,用于制造方形的光学膜积层芯片(9)用的偏振膜(19)应从偏振膜带状体(11)斜切,此外在角度(θ2)的绝对值不是0°或90°时,用于制造方形光学膜积层芯片(9)的相位差膜应从相位差带状体(21)斜切。
作为这种光学膜积层芯片(9)的制法大家知道有切断偏振膜和相位差积层的平行四边形的光学积层片(5)的制法(特开平11~231129号公报)。在这种制法中光学积层体(5)从偏振膜带状体(11)和相位差膜带状体(21)制造。具体讲,例如如图13所示,在光学膜积层体(5)中相对两边(AB、DC)对偏振膜的吸收轴(10)平行,相对的其它两边(BC、AD)对位差膜的滞相轴(20)平行地制造。
根据这种制法,纵横尺寸、大小、吸收轴对基准边的角度(θ1)及滞相轴对基准边的角度(θ2)不同,而滞相轴对吸收轴的相对角度(θ)共同的多种光学膜积层芯片(9)可以从一种光学膜积层体(5)切出制造。
可是如果在这种制法中,如图13所示,作为偏振膜带状体,用其吸收轴对长度方向平行的,作为相位差膜带状体,用其滞相轴对长度方向平行的,则在滞相轴对吸收轴的相对角度(θ)在40°以下或140°以上时,光学膜积层体(5)的形状有成为细长的倾向,处理困难。
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如图14所示,用其滞相轴对长度方向垂直的相位差膜带状体的方法也在同一公报上登载。根据其制法,即使相对角度(θ)在40°以下或140°以上,光学膜积层体(5)也不是细长的,比较容易处理。
可是因为在预定的光学膜积层芯片(9)的相对角度(θ)是各种各样的,每当用此方法更换预定的光学膜积层芯片中的相对角度(θ)时,作为相位差膜带状体(21)必须改用其滞相轴对长度方向平行和垂直的,比较麻烦(图13、14)。
本发明者研究,应当开发一种方法,即使光学膜积层芯片(9)中相对角度(θ)在40°以下或140°以上也不用改换相位差膜带状体,可以经由处理比较容易的光学膜积层体制造光学膜积层芯片。其结果发现第一边及第二边对其吸收轴平行或垂直的偏振膜沿着专门的切断线切断后,在相位差膜带状体上积层的同时,把该相位差带状体沿该偏振膜切断得到的光学膜带状体,即使预定的光学膜积层芯片中的相对角度(θ)更换成40°以下或140°以上也能形成比较容易处理的形状,可以不必更换相位差膜带状体进行制造。此外发现通过切断由这种方法获得的光学膜积层体(5)可以高效率获得预定的光学膜积层芯片(9)。
即本发明是由具有第一边(AB)、第二边(DC)、第三边(BC)及第四边(AD),其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相互平行、对其光轴平行或垂直的第一光学膜片(3)和光轴对其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的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制造第一光学膜(19)和第二光学(29)积层的方形光学膜积层芯片(9)的方法。
(ⅰ)获得第一光学膜(3)。
(ⅱ)沿着第一切断线(C1)切断第一光学膜片(3),该切断线(C1)对第一边(AB)构成角度(φ1)并对第三边(BC)相交,该角度(φ1)与第二光学的光轴(20)对在光学膜积层芯片(9)上的第一光学膜光轴(10)的相对角度(θ)或(θ+90°)相等,同时,对该切断线(C1)空出与第二光学带状体宽(W2)相等的距离(L1),平行,沿着与第四位(AD)相交的切断线(C2)切断,获得具有沿着第一切断线(C1)切断形成的第一边(EF),沿着第二切断线(C2)切断形成的第二边(HG),与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三边(BC)的一部分相当的第三边(FC)以及与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四边(AD)的一部分相当的第四边(AH),而第一边(EF)及第二边(HG)对其光轴(10)构成(θ)或(θ+90°)角的第一光学膜的切片(4)。
(ⅲ)获得的第一光学膜切片(4)在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上积层,使第一光学膜切片(4)的第一边(EF)及第二边(HG)沿着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两缘边(IJ,KL),同时,沿着第一光学膜切片(4)的形状切断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获得具有与第一光学膜切片(4)的第一边(EF)相当的第一边,与第一光学膜切片(4)的第二边(HG)相当的第二边(HG),与第一光学膜切片(4)的第三边(FC)相当的第三边(FC)以及与第一光学膜切片(4)的第四边(AH)相当的第四边(AH),而第一边(EF)及第二边(HG)对第二光学膜的光轴(20)平行或垂直的光学膜积层体(5)。
(ⅳ)切断获得的光学膜积层体(5)。
提供以此为特征的光学膜积层芯片(9)的制造方法。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3、5、7是分别示出在本发明制法中从第一光学膜片获得第一光学膜切片的工序一例的示意图。
图2、4、6、8是分别示出在本发明的制法中从第一光学膜切片及第二光学膜带状体获得光学膜积层体的工序一例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制法中从光学膜积层体获得光学膜积层芯片的工序一例的示意图。
图10及11是分别示出从第一光学膜带状体获得第一光学膜片的工序一例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光学膜积层芯片中的基准边和第一光学膜的光轴和第二光学膜的光轴之间关系的图。
图13及14是分别示出传统的光学膜积层体及其制法一例的示意图。
作为应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可列举例如偏振膜、相位差膜、偏振分离膜等等。
这里,所谓偏振膜片是具有以下功能的光学膜,即具有对其吸收轴(光轴)平行的振偏面的直线偏振光吸收,而具有垂直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透过,例如可列举在一轴延伸的聚亚乙烯内的碘,二色性染料等的二色色素吸附取向等。在偏振膜中在其一面或两面也可以粘合保护膜。作为保护膜可列举如由三乙酰基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等的纤维素树脂构成的膜等。
所谓相位差膜是具有以下功能学膜,即在具有对其滞相轴(光轴)平行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和具有垂直的振动的直线偏振光之间产生相位差。所谓相位差膜是具有以下功能的光学膜,即在具有对其滞相轴(光轴)平行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和具有垂直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之间产生相位差,例如可以列举聚碳酸酯树脂、聚砜、聚醚砜等。在相位差膜上也可以在其一面或两面粘合保护膜。作为保护膜可列举例如三乙酰基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等的纤维素树脂构成的膜等。
所谓偏振分离膜是具有以下功能的光学膜,即具有对其透过轴(光轴)平行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透过,而具有垂直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反射。
这些光学膜可以作为卷成筒等的光学膜带状体提供,其宽例如为500~2000mm量级。
在本发明的制法中,第一光学膜是偏振光学膜,而第二学膜是相位差膜也行。第一学膜是偏振分离膜,而第二光学膜是相位差膜也行,第一光学膜是偏振光学膜而第二光学膜是偏振分离膜也行,第一光学膜是偏振分离膜而第二光学膜是偏振光学膜也行。
以下参照图1~图9,说明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具体例。
在本发明的制法中用的第一光学膜片(3)是由第一光学膜构成的片状物。图1、3、5、7分别所示的第一光学膜片(3)至少具有4边,即第一边(AB)、第二边(DC)、第三边(BC)及第四边(AD)。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光轴(10)平行(图1、3)或垂直(图5、7),是相互平行的一对对边。第一光学膜的其它边,即第三边(BC)及第四边(AD)是一对对边,也可是相互平行或相互不平行。在第三边(BC)及第四边(AD)相互平行时,第三边(BC)及第四边(AD)对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也可以构成与(-θ1)(图1、3)或(90°-θ1)(图5、7)相等的角度(φ3)。
第一光学膜片(3)可以例如由其光轴(10)对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的第一光学膜带状体(11)制造。具体讲,如图10、11所示,可以通过沿着对长度方向呈角度(φ3)的切断线(C3)切断该第一光学膜带状体(11)制造。在应用其光轴(10)对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光学膜带状体(11)时,角度(φ3)与角度(-θ)相等(图10)。在应用其光轴(10)对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光学膜带状体(11)时,也可以取与角度(90°-θ1)相等(图11)。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三边(BC)及第四边(AD)对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构成与角度(φ3)相等的角度,此外,对光轴(10)构成与(-θ1)(图10)或(180°-θ1)(图11)相等的角度。
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其光轴(20)对长度方向平行也行,垂直也行,而当第二光学膜的光轴(20)对第一光学膜的光膜的光轴(10)的相对角度(θ)在40°以下或140°以上时,如果其光轴(20)对长度方向平行,则可以有效地利用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制法是从这种第一光学膜片(3)和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0)制造光学膜积层芯片(9)的方法,而如图1、3、5、7所示,第一光学膜片(3)在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上积层前,沿第一切断线(C1)切断,同时沿第二切断线(C2)切断。
第一切断线(C1)是构成对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一边(AB)的相对角度(θ)(图1、7)或(θ+90°)(图3、5)相等的角度(φ1)的直线。
当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其光轴(10)平行时,在想用其光轴(20)对其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情况下,如图1所示,选择角度(φ1),使其与相对角度(θ)相等。
在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其光轴(10)平行时,在想用其光轴(20)对其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选择角度(φ1)使其与相对角度(θ+90°)相等。
在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其光轴(10)垂直时,在想用其光轴(20)对其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选择角度(φ1),使其与相对角度(θ+90°)相等。
当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其光轴(10)垂直时,在想用其光轴(20)对其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选择角度(φ1),使其与相对角度(θ)相等。
该第一切断线(C1)对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三边(BC)相交。第一切断线(C1)对第一边(AB)相交也行,与第四边(AD)相交也行,通过作为第一边(AB)和第四边(AD)的交点的第一光学膜片(3)的顶点(A)也行。
第二切断线(C2)是对第一切断线(C1)平行的直线。
该第二切断线(C2)对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四边(AD)相交。第二切断线(C2)对第二边(DC)相交也行,对第三边(BC)相交也行,通过作为第二边(DC)和第三边(BC)交点的第一光学膜片(3)的顶点(C)也行。
第一切断线(C1)和第二切断线(C2)之间的距离(L1)可以大体上等于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宽度(W2)。
第二切断线(C2)对第二边(DC)以角度(φ2)相交,而其角度(φ2)与角度(φ1)相等(图1,3,5,7)。
为了沿这些第一切断线(C1)及第二切断线(C2)切断第一光学膜片(3),用例如用滚刀的通常方法切断也行。切断的顺序没有特别的限定,沿第一切断线(C1)切断后,沿第二切断线(C2)切断也行,沿第二切断线(C2)切断后沿第一切断线(C1)切断也行,与第一切断线(C1)切断的同时沿第二切断线(C2)切断也行。
通过沿第一切断线(C1)及第二切断线(2)切断第一光学膜片(3)获得第一光学膜切片(4)。第一光学膜切片(4)至少有四边,即第一边(EF)、第二边(HG)、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第一边(EF)是通过沿第一切断线(C1)切断第一光学膜片(3)形成的边。第二边(HG)是通过沿第二切断线(C2)切断第二光学膜片(3)切断形成的边。第一边(EF)和第二边(HG)是相互平行的,其间距与第一切断线(C1)和第二切断线之间距(L1)相等。第一边(EF)及第二边(HG)对第一光学膜的光轴(10)构成与相对角度(θ)(图1、5)或(θ+90°)(图3、7)相等的角度。
第三边(FC)是与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三边(BC)的一部分相当的边。第四边(AH)是与第一光学膜片的第四边(AD)的一部分相当的边。第一光学膜片的第三边(BC)及第四边(AD)是相互平行的,在对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构成角度(φ3)的情况下,第一光学膜切片(4)上的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是相互平行的,对第一光学膜的光轴(10)构成与(-θ1)(图1、3)或(180°-θ1)(图5、7)相等的角度。
第一光学膜切片(4)也可以具有6边,即在第一边(EF)、第二边(HG)、第三边(FC)、第四边(AH)上加上第五边(AE)及第六边(GC)。第五边(AE)是相当于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一边(AB)的至少一部分的边。第六边(GC)是相当于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二边(DC)的至少一部分的边。第五边(AE)和第六边(GC)是相互平行的。第五边(AE)及第六边(GC)是对第一光学膜的光轴(10)平行(图1、3)或垂直(图5、7)的。
其次,把得到的第一光学膜切片(4)在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上积层,同时沿着第一光学膜切片(4)的形状切断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图2、4、6、8)。
把第一光学膜切片(4)在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上积层,例如用粘接剂。作为粘接剂可以用丙烯系感压型粘接剂,尿烷系感压型粘接剂等一类透明、光学上各向同性的感压型粘接剂。这类粘接剂在第一光学膜片(3)或作为其原料的第一光学膜带状体(11)或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一方的表面上预先涂布,可以作为粘接剂层设置。该粘接剂层的厚度通常在10~40μm的量级。
在积层期间,第一光学膜切片(4)积层,使其第一边(EF)沿着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一方的缘边(IJ),第二边(HG)沿着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另一方的缘边(KL)。两缘边(IJ,KL)对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长度方向是平行的。
为了切断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可以通过例如用滚刀等通常方法切断。
第一光学膜切片(4)在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上积层的工序也可以在切断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后进行,不过在第一光学膜比第二光学膜刚性大时,为了使不产生皱纹的第一光学膜在第二光学膜上积层容易,在第一光学膜切片在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上积层后切断第二光学膜(21)是理想的。
这样一来,获得光学膜积层体(5)。在图2、4、6、8上分别表示的光学膜积层体(5)的第一光学膜(15)和第二光学膜(25)积层,至少具有4边,即第一边(EF)、第二边(HG)、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第一边(EF)及第二边(HG)与第一光学膜切片(4)中的第一边(EF)及第二边(HG)相当,对第二光学膜的光轴(20)平行(图2、6)或垂直(图4、8)的,相互之间平行。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相当于第一光学膜切片(4)中的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在作为第一光学膜片(3),用第三边(BC)及第四边(AD)对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构成角度(φ3)的片的情况下,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对第一光学膜的光轴(10)构成与(-θ1)(图2、4)或(180°-θ1)(图6、8)相等的角度,相互之间平行。
该光学膜积层体(5)可以具有6边,即在第一边(EF)、第二边(HG)、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上加上第五(AE)及第六边(GC)。第五边(AF)及第六边(GC)相当于在第一光学膜切片(4)中的各自的第五边(AE)及第六边(GC),对第一光学膜的光轴(10)是平行(图2、4)或垂直(图6、8)的。
因为这样获得的光学膜积层体(5)从光学膜片(3)预先通过第一切断线(C1)及第二切断线(C2)切断构成锐角部分(顶点B近旁及顶点D近旁)而切离,所以根据以下的(A)到(D)的情况,其形状不是形成细长的,所以搬运等的处理是容易的。
(A)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其光轴(10)平行,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光轴(20)对长度方向平行,相对角度(θ)可以是50°以下或130°以上,较好在45°以下135°以上,更好在40°以下140°以上。
(B)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一边(AB)及第二边(BC)对其光轴(10)平行,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光轴(20)对长度方向垂直,相对角度在40°以上140°以下,较好在45°以上135°以下,更好在50°以上130°以下。
(C)如图5及图6所示,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其光轴(10)垂直,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光轴(20)对长度方向平行,相对角度(θ)在40°以上140°以下,较好在45°以上135°以下,更好在50°以上130°以下。
(D)如图7及图8所示,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其光轴(10)垂直,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的光轴(20)对长度方向垂直,相对角度(θ)在50°以下130°以上,较好在45°以下135°以上,更好在40°以下140°以上。
在本发明,接着切断该光学膜积层体(5),获得预定的方形光学膜积层芯片(9)。
当光学膜积层体(5)的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对第一光学膜的光轴(10)构成角度(-θ1)或(180°-θ1)时,如图9(a)所示,如果沿着对该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平行的切断线(C4)和垂直的切断线(C5)切断光学膜积层体(5),则可以获得第一光学膜的光轴(10)对基准边(91)构成的角度是(θ1),第二光学膜的光轴(20)构成的角度为(θ2)的方形光学膜积层芯片(9)。因此可以以该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作为开始切断预定的方形光学膜积层芯片(9)的基准线。
如图9(c)所示,首先沿着对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平行的切断线(C4)切断,获得长方形的光学膜积层体(6),其次可以切断它。此外,如图9(b)所示,沿着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垂直的切断线(C5)切断,获得长方形的光学膜积层体(6)(图9(c)),其次可以切断它。如果长方形的光学膜积层体(6)的角之一是切缺的形状,则正反面不会搞错(图9(b)、(c))。通过用汤姆逊刃等的切断手法,沿着对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平行的切断线(C4)及垂直的切断线(C5)同时切断也可获得长方形的光学膜积层芯片(9)。
根据本发明的制法,因为沿着第一切断线(C1)及第二切断线(C2)切断第一光学膜片(3),所以获得的光学膜积层体(5)其形状不是细长的,其搬运等处理是容易的。
在光学膜积层体(5),当其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对第一光学膜的光轴(10)构成(-θ1)或(180°-θ1)的角度时,和/或对其第五边(AE)及第六边(GC)构成(-θ1)或(90°-θ1)的角度时,因为可以以这些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作为开始切出光学膜积层芯片(9)的基准线,所以可以很容易从光学膜积层体(5)实现对光学膜积层芯片(9)的切断。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膜积层芯片的制法,它是由具有第一边(AB)、第二边(DC)、第三边(BC)及第四边(AD),其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相互平行、对其光轴(10)平行或垂直的第一光学膜片(3)和光轴(20)对其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的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制造第一光学膜(19)和第二光学膜(29)积层的方形光学膜积层芯片(19)的方法,其特征为(ⅰ)获得第一光学膜(3),(ⅱ)沿着与第三边(BC)相交的第一切断线(C1)切断第一光学膜片(3),该切断线(C1)对第一边(AB)构成角度(φ1),其与第二光学膜的光轴(20)对在光学膜积层芯片(9)上的第一光学膜光轴(10)的相对角度(θ)或(θ+90°)相等,同时,对该切断线(C1)空出与第二光学膜带状体宽(W2)相等的距离、平行,沿着与第四边(AD)相交的切断线(C2)切断,获得具有沿着第一切断线(C1)切断形成的第一边(EF)、沿着第二切断线(C2)切断形成的第二边(HG)、与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三边(BC)的一部分相当的第三边(FC)以及与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四边(AD)的一部分相当的第四边(AH),而第一边(EF)及第二边(HG)对其光轴(10)构成(θ)或(θ+90°)角的第一光学膜切片(4);(ⅲ)获得的第一光学膜切片(4)在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上积层,使第一光学膜切片(4)的第一边(EF)及第二边(HG)沿着光学膜带状体(21)的两缘边(IJ,KL),同时,沿着光学膜切片(4)的形状切断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获得具有与第一光学膜切片(4)的第一边(EF)相当的第一边,与第一光学膜切片(4)的第二边(HG)相当的第二边(HG),与第一光学膜切片(4)的第三边(FC)相当的第三边(FC)以及与第一光学膜切片(4)的第四边(AH)相当的第四边(AH),而第一边(EF)及第二边(HG)对第二光学膜的光轴(20)平行或垂直的光学膜积层体(5);(ⅳ)切断获得的光学膜积层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为第一光学膜片(3)的第三边(BC)及第四边(AD)对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构成与(-θ1)或(90°-θ1)相等的角度(φ3),并相互平行,沿着对其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平行的切断线(C4)和垂直的切断线(C5)切断获得的光学膜积层体(5),这里,θ1表示第1光学膜的光轴(10)对光学膜积层芯片(9)中的基准边(91)构成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法,其特征为第一光学膜片(3)是沿着切断线(C3)切断其光轴(10)对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的第一光学膜带状体(11)得到的片,该切断线与长度方向构成角度(φ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为第一光学膜片(3)其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其光轴(10)平行,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其光轴(20)对其长度方向平行,相对角度(θ)在50°以下或13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为第一光学膜片(3)其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其光轴(10)平行,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其光轴(20)对长度方向垂直,相对角度(θ)在40°以上14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为第一光学膜片(3)其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其光轴(10)垂直,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其光轴(20)对长度方向平行,相对角度(θ)在40°以上14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为第一光学膜片(3)其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其光轴(10)垂直,第二光学膜带状体(21)其光轴(20)对长度方向垂直,相对角度在50°以下或130°以上。
8.一种光学膜积层体(5),其特征为第一光学膜(15)和第二光学膜(25)积层,具有第一边(EF)、第二边(HG)、第三边(FC)、第四边(AH)、第五边(AE)及第六边(GC);第五边(AE)及第六边(GC)对第一光学膜的光轴(10)平行或垂直,第一边(EF)及第二边(HG)对第二光学膜的光轴(20)平行或垂直。
9.一种光学膜积层体(5),其特征为它是为了切出由第一光学膜(19)和第二光学膜(29)积层的方形光学膜积层芯片(9)用的光学膜积层体(5),第一光学膜(15)和第二光学膜(25)积层,具有第一边(EF)、第二边(HG)、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对第一光学膜的光轴(10)构成与(-θ1)或(180°-θ1)相等的角度,第一边(EF)及第二边(HG)对第二光学膜的光轴(20)平行或垂直,这里,θ1是第一光轴对光学膜积层芯片(9)的基准边(91)构成的角度。
10.一种方形光学膜积层芯片的制法,其特征为把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膜积层体(5)沿着对其第三边(FC)及第四边(AH)平行的切断线(C4)和垂直的切断线(C5)切断。
全文摘要
一种制造光学膜积层芯片的方法,沿着与第三边(BC)相交的切断线及与第四边(AD)相交的第二切断线切断其第一边(AB)及第二边(DC)对其光轴平行或垂直的第一光学膜片(ABCD),获得第一光学膜切片(AEFCGH),其次,把得到的第一光学膜切片在第二光学膜带状体上积层,第一边(EF)及第二边(HG)沿着第二光学膜带状体的两缘边,同时把第二光学膜带状体沿第一光学膜切片的形状切断,得到光学膜积层体,最终切断它,得到光学膜积层芯片。
文档编号G02F1/13GK1300955SQ0013596
公开日2001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1日
发明者竹本常二 申请人: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