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94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沿着转印部件的移动方向配置至少2个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配备至少具有显像装置的显像单元和至少具有该显像装置形成调色剂像的像载体以及支持该像载体的支持体的支持体单元,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和载体单元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分别独立地自由拆装,把各成像装置的像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所述转印部件。
由于作为电子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配备这些中的至少2种功能的复合机器等构成的上述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分别独立地拆装显像单元和载体单元,故可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仅拉出显像单元和载体单元的任何一个,对其进行更换、修理。由此,维护图像形成装置变简单了,同时可降低维护所需的成本。
但是,为了能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分别独立地拆装显像单元和载体单元,必须有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用的引导部件和各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用的引导部件,因此,难免有图像形成装置的部件数目增大、其成本上升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克服上述缺点的开头记载的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在开头部分记载的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共用引导部件,在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装彼此相邻的2个成像装置中的一个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和另一个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时,分别引导该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
此时,最好是把彼此相邻的2个成像装置中的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的至少一部分放置在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的下方。
上述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最好是把彼此相邻的2个成像装置中的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支持在比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还靠下方的引导部件部分上。
上述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最好是把彼此相邻的2个成像装置中的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以悬吊在所述引导部件上的状态支持在该引导部件上,把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以嵌合所述引导部件的上部的状态支持在该引导部件上。
上述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最好是把所述载体单元在两个位置处悬吊在所述引导部件上,在该两个悬吊部位的下侧放置该载体单元的像载体。
另外,上述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最好是把所述载体单元在两个彼此隔开的位置处悬吊在所述引导部件的水平方向上,使该载体单元的重心位于该两个悬吊部位之间的区域的下例。
上述本发明第一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最好是通过把所述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以支持在所述引导部件上的状态大致沿着水平方向向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推进或者拉出,来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进行装拆,在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装该载体单元时,把该载体单元成水平状态地支持在所述引导部件上,以不向该载体单元施加该载体单元自重产生的力矩。
上述本发明第一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何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最好是设置辅助引导部件,通过把所述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以支持在所述引导部件上的状态大致沿着水平方向向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推进或者拉出,来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进行装拆,在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装该显像单元时,把该显像单元支持在所述引导部件上,以使该显像单元自重产生的力矩施加在该显像单元上,在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装显像单元时,防止该显像单元因所述力矩产生倾倒。
上述本发明第一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最好是具有分别向各成像装置的显像装置运送调色剂的调色剂运送泵、经导管连接于该调色剂运送泵、容纳向该调色剂运送泵运送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所述导管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引导部件上。
附图的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表示一例图像形成装置的垂直剖面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更清楚地表示引导部件;图3是引导部件的立体图,省略了第二引导片;
图4是表示引导部件的其他例子的图,省略了第二引导片;图5是表示引导部件的又一例子的图,省略了第二引导片;图6是从图1的箭头V1方向看去的调色剂容器的图。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彩色打印机的简单垂直剖面图,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内配置多个、在图示中为4个成像装置18Y,18M,18C和18BK,这些成像装置沿着后面所述的转印部件的输送方向A排列。
各个成像装置具有作为鼓状感光体构成的像载体2Y,2M,2C,2BK,在图示的例子中,在转印部件的输送方向A的最上游侧的像载体2Y的表面上形成黄色调色剂像,在接着的像载体2M的表面上形成品红色调色剂像、在再接下来的像载体2C的表面上形成蓝绿色调色剂像,在还接下来的像载体2BK的表面上形成黑色调色剂像,把这些像载体2Y,2M,2C,2BK分别在箭头B的方向上旋转驱动。也可替代鼓状像载体,使用卷绕在多个辊子上行进驱动的环状带形像载体,或替代感光体使用电介质构成的像载体。
下面的说明中,必要时把上述各个像载体分别称为黄色用像载体2Y、品红色用像载体2M、蓝绿色用像载体2C和黑色用像载体2BK。
与上述像载体2Y,2M,2C,2BK相对配置转印部件输送装置3,本例中的转印部件输送装置3具有多个支持辊子4,5,6,7和在该支持辊子4,5,6,7上卷绕的环状带构成的转印带8,通过把其中的1个支持辊子4在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驱动,可把转印带8旋转驱动向转印部件的输送方向A。在上述转印带8的表面上对接各个像载体2Y,2M,2C,2BK,而且隔着转印带8,在与各个像载体相对的位置上分别配置作为用于把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部件上的转印装置的一例的转印刷9Y,9M,9C,9BK。也可替代转印刷使用转印辊子、转印刀或电晕放电器等转印装置。虽然也可以总是把各像载体与转印带8对接,但是如后所述,也可构成为在把各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部件上时,经转印部件把各像载体与转印带8对接,在不形成图像时,使转印带8从各像载体离开。
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内的下部配置转印部件馈送装置10的盒子11,在该盒子11内布置的底版12上堆放转印部件P。作为转印部件,可使用例如转印纸、树脂膜或树脂薄片等片状挠性部件。通过使与最上面的转印部件P的上面对接的送出辊子13逆时针旋转驱动,使该最上面的转印部件P向箭头C方向输送,该送出的转印部件P通过一对套准调节辊14的旋转以规定定时被传送到各像载体2Y,2M,2C,2BK和转印带8之间的调色剂像转印部。
这里,如上所述,黄色用像载体2Y的表面上形成黄色调色剂像,转印带8上承载且输送的转印部件P通过像载体2Y和转印带之间的调色剂像转印部时,通过施加和像载体表面的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转印电压的转印刷9Y的作用,形成于像载体2Y的表面上的黄色调色剂像被转印在转印部件P的表面上。接着该转印部件P承载在转印带8上依次通过品红色用像载体2M、蓝绿色用像载体2C和黑色用像载体2BK与转印带8之间的各调色剂像转印部,此时,通过分别施加转印电压的转印刷9M,9C,9BK的作用,各像载体2M,2C,2BK上的各颜色调色剂像重叠在已经转印在转印部件P上的黄色调色剂像上而被顺序转印。这样,把各成像装置的像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在转印部件P上。
如上所述,表面上转印了4个颜色重叠的调色剂像的转印部件P离开转印带8,通过定像装置40。该定像装置40具有分别沿着箭头方向旋转驱动的定像辊15和施压辊16,转印部件通过这些辊15和16之间,此时通过热和压力作用,把该调色剂像定像在转印部件P的表面上。接着,如箭头E所示,该转印部件P被排出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以外,堆放在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上壁构成的排纸盘17上。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了4个成像装置18Y,18M,18C,18BK,但该数目可设定成2以上的适当数目。本发明可适用于沿着转印部件的移动方向至少配置了2个成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这里,本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图1所示的成像装置18Y,18M,18C,18BK的结构实际完全相同,参考图2下面仅说明具有其中一个黄色用像载体2Y的成像装置18Y的基本结构和其作用。
如图2所示,该成像装置18Y包括至少具有显像装置22的显像单元42Y、至少具有通过该显像装置22形成调色剂像的所述像载体2Y以及支持该像载体2Y的支持体的载体单元41Y,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持体由单元箱43构成。本例的载体单元41Y除像载体2Y和单元箱43外,还具有清洗装置27和作为带电装置的一例的带电辊20。像载体2Y和带电辊20自由旋转地组装到载体单元41Y的单元箱43中,像载体2Y由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一侧的未图示的驱动装置沿着箭头B方向旋转驱动。带电辊20与像载体2Y的表面对接,边从动于该像载体2Y的旋转而连续旋转边把像载体2Y的表面带电成预定极性。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内配置除各成像装置外的作为曝光装置的一例的激光写入单元21,如图2所示,通过从该单元21发射的进行光调制的激光束L,把带电后的像载体2Y的表面曝光,由此在像载体表面上形成黄色图像用的静电潜像。在这个例子中,照射激光束L,使像载体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降低的部分成为静电潜像,激光束不照射的像载体的表面部分为素地部。这样,曝光装置用来把像载体的带电表面曝光、在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通过图2所示的显像装置22把上述静电潜像作为黄色调色剂像形成可视图像。该显像装置22具有由显像单元42Y的单元箱44构成的显像箱23、自由旋转地支持在该显像箱23上按反时针方向旋转驱动的显像辊24以及自由旋转地支持在同一显像箱23上的搅拌辊25,在显像箱23上必要时容纳具有添加了外添加剂的黄色调色剂和载体(carrier)的干式的二成分系列显像剂D。也可使用没有载体的干式的一成分系列显像剂或液态湿式显像剂,这在其他的成像装置的显像装置中也是同样的。
上述显像剂D由搅拌辊25搅拌,其调色剂和载体分别摩擦带电成彼此相反的极性。该显像剂D被承载在施加了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同极性的偏置电压的显像辊24上并被输送,把由规制刀26限量的显像剂运输到显像辊24和像载体2Y之间的显像区域,该显像剂中的调色剂静电移动到形成于像载体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把静电潜像作为黄色调色剂像形成可视图像。在显像箱23内容纳的二成分系列显像剂D的调色剂浓度降低由调色剂浓度传感器35检测到时,如后所述,对显像箱23内的二成分系列显像剂D补充调色剂。
如前所述,像载体2Y上的上述黄色调色剂像被转印到承载在转印带8上输送的转印部件P的表面上,转印了调色剂像后的像载体表面上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由清洗装置27去除。该清洗装置27具有单元箱43的一部分构成的清洗箱28、自由旋转地支持在该清洗箱28上沿着箭头方向旋转驱动的清洗刷29以及基部固定于清洗箱28的清洗刀30,该清洗刷29和清洗刀30对接在像载体2Y的表面上,清扫去除该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图1所示的其他成像装置18M,18C,18BK的各显像装置的显像箱中容纳分别具有品红色调色剂和载体、蓝绿色调色剂和载体、黑色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像剂,各像载体2M,2C,2BK除分别形成品红色调色剂像、蓝绿色调色剂像、黑色调色剂像这一点外,这些成像装置18M,18C,18BK的结构与上述成像装置18Y并没有不同。
在图1中,为识别各成像装置18Y,18M,18C,18BK的各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该各个载体单元上分别附加符号41Y,41M,41C,41BK,并且对各显像单元分别附加符号42Y,42M,42C,42BK。
上述的各成像装置18Y,18M,18C,18BK的显像单元42Y,42M,42C,42BK和载体单元41Y,41M,41C,41BK分别独立地可自由拆装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由此,可将该各个单元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拉出后对其进行修理或检修,然后再把该单元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上,或者将各单元分别更换为新的单元。从而,例如在尚未能充分利用显像单元的状态下、因像载体劣化而需要将载体单元更换为新的载体单元时,可仅更换该载体单元,显像单元可继续原样使用。这样,可不必连尚未能充分使用的显像单元也进行更换,可减轻用户的经济负担。另外,例如,在必须修理1个显像单元时,可仅把该显像单元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拉出来进行修理,其他显像单元和载体单元可原样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上。这样,可降低图像形成装置的成像装置的维护成本,并可简单进行其维护作业。
通过把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和载体单元分别独立地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可得到上述的优点,但是如果为了使各显像单元和载体单元可分别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进行拆装,而设置各显像单元和载体单元专用的引导部件,则不可避免会增加图像形成装置的部件数目使其成本上升。
于是,本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共用引导部件,在把彼此相邻的成像装置中的一个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和另一个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装时,分别引导该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图2中表示出了在转印部件P上形成黄色调色剂像的成像装置18Y和与其相邻的成像装置18M的一部分,这样彼此相邻的成像装置18Y,18M中的一个成像装置18Y的载体单元41Y和另一成像装置18M的显像单元42M通过共用引导部件45引导。
引导部件可形成适当形式,图2中例示的引导部件45,如图3所示,由将上壁46、从该上壁46的宽度方向各侧缘向下垂下的侧壁47和从该各个侧壁47的下端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突出的凸缘48一体形成的、金属或硬树脂制品构成的第一引导片49,以及在该第一引导片49的上壁46上一体固定的金属或硬树脂形成的、大致呈L状的横截面形状的第二引导片50(图3中未示出)构成。
如图3所示,上述引导部件45在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前后方向X,Y,即图2中垂直纸面的方向上延伸,在引导部件45的上壁46的纵向方向各端部上一体设置的各舌片51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螺丝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框体(未图示)上。
如图2所示,一个成像装置18Y的载体单元41Y的单元箱43在其上部具有一对被引导片52,该被引导片52在引导部件45的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装载卡合在第一引导片49的各个凸缘48上。同样,另一成像装置18M上的显像单元42M的单元箱44也具有大致形成倒U字形的卡合部53,该卡合部53在该引导部件45的纵向方向上可自由滑动地嵌合在引导部件45的第二引导片50上。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把载体单元41Y拉出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前侧(图3的箭头X方向),可通过引导部件45的第一引导片49单独引导该载体单元41Y,并且使其滑动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前侧,将其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下。相反,如果分别把各被引导片52卡合在第一引导片49的各个凸缘48上,把载体单元41Y推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内侧(图3的箭头Y方向),可把其设置在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规定位置上。完全同样地,可通过引导部件45的第二引导片50引导显像单元42M,并且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将其拉出到其前侧而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将其卸下,相反可通过把显像单元42M推入内侧将其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的规定位置。
如图2所示,把载体单元41Y和显像单元42M装填到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规定位置时,把各单元41Y,42M侧和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框体侧上分别设置的图中未示出的定位孔和定位销彼此嵌合,把载体单元41Y和显像单元42M分别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正确定位并设置。定位孔和定位销构成确定载体单元41Y和显像单元42M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位置的定位装置的一例。其他的显像单元42Y,42C,42BK和其他载体单元41M,41C,41BK也通过同样的定位装置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定位并设置。
图1示出的成像装置18M的载体单元41M和其相邻的成像装置18C的显像单元42C在拆装时也由与上述完全相同构成的共用引导部件(未示出)引导,成像装置18C的载体单元41C和其相邻的成像装置18KB的显像单元42BK也与上述完全相同由共用引导部件(未示出)引导,并且可把这些单元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定位并设置。
图2所示的成像装置18Y的显像单元42Y也可由与上述引导部件45完全相同地构成的引导部件引导,但由于比位于转印部件移动方向的最上游侧的成像装置18Y的显像单元42Y更上游侧处不存在成像装置,故对于该显像单元42Y,也可通过比上述引导部件45结构更简单的引导部件对其进行引导。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与所述引导部件45的第二引导片50同样构成的引导部件45A上可自由滑动地嵌合设在成像装置18Y的显像单元42Y上的大致为倒U字状的卡合部53。该引导部件45A也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被固定于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框体,在把显像单元42Y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拆装时,引导该显像单元42Y。
对于位于转印部件的移动方向的最下游侧的成像装置18BK的载体单元41BK,也由与上述引导部件45相同结构的引导部件引导,但也可通过仅由引导部件45的第一引导片49构成的引导部件引导该载体单元41BK。即,把与第一引导片49相同结构的引导部件(未示出)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框体上,分别可自由滑动地在该引导部件的各个凸缘(未示出)上装载卡合在载体单元41BK的单元箱上形成的各个被引导片(未示出),通过该引导部件引导载体单元41BK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前后方向上移动该载体单元41BK,从而拆装载体单元41BK。
如上所述,通过简化引导转印部件输送方向最上游侧的成像装置18Y的显像单元42Y和最下游侧的成像装置18BK的载体单元41BK的引导部件的结构,可降低成本。
此外,最好在拆装载体单元或显像单元时,使转印带8退避到离开像载体的位置上,防止刮伤像载体的表面。
根据以上说明的结构,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上设置的引导部件的数目减少,可降低图像形成装置的成本。例如,如图所示的例子中,成像装置的数目为4个,在设置分别引导该各个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的引导部件的情况下,引导部件的数目必须为8个,但是,在本例的结构中,仅设置5个引导部件就够了。
也可构成使各成像装置18Y,8M,18C,18BK的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由共用的引导部件引导。例如,构成为可由共用引导部件引导成像装置18Y的显像单元42Y和载体单元41Y。根据这样的结构,可减少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引导部件数目。但是,在图2所示的成像装置的情况下,由于激光L通过载体单元41Y和显像单元42Y之间的区域,故形成为用共用引导部件引导载体单元41Y和显像单元42Y时,由于激光L的光路被该引导部件遮住了,所以难以用共用引导部件引导显像单元42Y和载体单元41Y。在本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构成为用共用引导部件45引导彼此相邻的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故引导部件45不遮挡激光L的光路,通过小型的引导部件45可确切地引导该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
但是,由图1和图2可知,本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转印带8输送的转印部件P的输送路径从其上游侧向着下游侧朝向斜上方向倾斜。因此,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成像装置安装在比位于上游侧的成像装置更高的位置上。该各个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比该显像单元更靠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
而且,载体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为载体单元41Y的部分S位于显像单元42M的下方。这样,彼此相邻的2个成像装置18Y,18M中的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成像装置18Y的载体单元41Y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位于在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成像装置18M的显像单元42M的下方,此时,可把多个成像装置18Y,18M紧密地汇总配置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其他成像装置之间也同样构成。由此,可把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小型化,可把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空间减小。
另外,从图2可知,位于上游侧的成像装置18Y的载体单元41Y被支持在作为引导部件45的下部的凸缘48上,与其相邻的下游侧的成像装置18M的显像单元42M被支持在作为该引导部件45的上部的第二引导片50上。彼此相邻的其他成像装置之间也同样构成。
这样,通过把彼此相邻的2个成像装置中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支持在比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更下方的引导部件部分上,即使在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更下方的情况下,这两个单元也可彼此不干扰而且可紧密地汇总支持它们。
还有,如图2所示,位于上游侧的成像装置18Y的载体单元41Y悬吊并支持在引导部件45的凸缘部48上,位于下游侧的成像装置18M的显像单元42M以从上面嵌合的状态支持在引导部件45的上部的第二引导片50上。彼此相邻的其他成像装置之间也同样构成。
这样,在把彼此相邻的2个成像装置中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以在引导部件上悬吊的状态支持在该引导部件上,在把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以嵌合在引导部件的上部的状态支持在该引导部件上时,不仅可紧密地总括并支持两个单元,而且由于悬吊载体单元还可提高该支持的稳定性。
而且,在图2的例子中,载体单元41Y支持在引导部件45的2个凸缘48上,在其下方设置像载体2Y。其他载体单元也同样。这样,构成为在两个位置把载体单元悬吊在引导部件上,在两个悬吊部的下方设置该载体单元的像载体时,通过在两个位置悬吊支持载体单元而能提高该支持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把载体单元重量大的像载体放置在2个位置的悬吊部分的下方,可更进一步提高载体单元的支持稳定性。
出于相同理由,通过在引导部件的水平方向上彼此隔开的两个位置上悬吊载体单元,使该载体单元的像载体的重心位于在这两个悬吊部之间的区域AR(图2)的下方,可确实提高载体单元的支持稳定性。
但是,如图4所示,也可倾斜配置引导部件45,把载体单元41Y的被引导片52支持在这两个凸缘48上来构成。其他载体单元也同样。
但是,这样构成时,在由于在成像装置18Y的载体单元41Y上作用其自重带来的力矩M1使得被引导片52可相对于凸缘48游动的情况下,在边由引导部件45引导该载体单元41Y边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进行拆装时,载体单元41Y向该力矩M1的作用方向倾斜,像载体2Y干扰该成像装置18Y的显像辊24,有可能在像载体2Y的表面产生刮伤。而且,引导部件45倾斜后,在为向图像形成装置安装载体单元41Y、操作者把载体单元41Y的被引导片52卡合到引导部件45的凸缘48时,难以识别该卡合位置,使卡合作业的操作性能降低。
如图5所示,也可把载体单元41Y支持在引导部件45上,以使载体单元41Y的被引导片52对于引导部件45不游动,即不摇动,这样一来,拆装载体单元41Y时,该单元41Y如图4所示倾斜,可防止像载体2Y干扰显像辊24。但是这样构成时,更难以把载体单元41Y的被引导片52卡合到引导部件45的凸缘48,其可操作性进一步降低。
与此相反,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通过把载体单元41Y和显像单元42Y以支持在引导部件45上的状态大致沿着水平方向推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或者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拉出而把它拆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同时,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装载体单元41Y时,把该载体单元41Y以水平状态支持在引导部件45上,以不向该载体单元41Y施加该载体单元41Y的自重带来的力矩。由此,即使嵌合成载体单元41Y可相对引导部件45游动,在拆装该载体单元41Y时,也可防止该载体单元41Y倾倒,由此,可阻止在拆装时成像装置18Y的像载体2Y干扰该成像装置18Y的显像辊24,而且,可容易地把载体单元41Y卡合在引导部件45上。其他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也同样构成。
如上所述,可把载体单元以图2,图4和图5所示的各个状态支持在引导部件上,但是其中最好是以图2所示的状态支持。
另外,如图2所示,显像单元42M把其水平方向的一个端部侧的卡合部53卡合于引导部件45的第二引导片50上而支持在该引导部件45上。根据该支持状态,可由小引导部件45一起支持显像单元42M和载体单元41Y。但是,反过来说,由于在引导部件45上仅支持显像单元42M的一端部侧,在显像单元42M上作用着其自重带来的力矩M2。这与其他显像单元一样,对图2所示的成像装置18Y的显像单元42Y也作用其自重带来的力矩M2。在显像单元上施加这样的力矩M2后,在其拆装时,该显像单元的显像辊24干扰与此相对的像载体,有可能在该像载体上产生刮伤。
因此,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框体上固定着与引导部件45平行延伸的辅助引导部件60,在拆装显像单元42Y时,作为该显像单元42Y的单元箱44的一部分的对接部61对接于辅助引导部件60,从而构成防止显像单元42Y大的倾斜的结构。其他显像单元也完全同样通过辅助引导部件防止该显像单元因力矩M2而产生大的倾斜。由此,拆装显像单元时,可防止该显像辊24干扰像载体、对该像载体产生刮伤等不适当情况。
如上所述,在本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装显像单元时,对该显像单元施加因该显像单元的自重带来的力矩,把该显像单元支持在引导部件上,但是通过设置用于防止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拆装显像单元时因其自重带来的力矩产生的该显像单元的倾斜的辅助引导部件,在拆装该显像单元时,可防止产生该显像单元的倾倒带来的不适当情况。
但是,如图6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中配置着分别容纳对各成像装置18Y,18M,18C,18BK的显像装置进行补充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34Y,34M,34C,34BK,并且如图1所示,分别对应于各成像装置的显像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中分别固定支持着调色剂运送泵33Y,33M,33C,33BK。而且,各调色剂容器34Y到34BK的调色剂排出口和各调色剂运送泵33Y到33BK通过挠性管构成的导管54Y,54M,54C,54BK连接。
如上所述,在通过调色剂浓度传感器35检测到在显像装置22的显像箱23中容纳的二成分系列的显像剂D的调色剂浓度降低时,对应于该检测到的显像装置的调色剂运送泵开始动作,由此与该调色剂运送泵连接的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通过该调色剂运送泵经图中未示出的开口补充给显像装置22的显像箱23。
如上所述,本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被固定支持在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分别向各成像装置18Y到18BK的显像装置22送入调色剂的调色剂运送泵33Y到33BK;经导管54Y到54BK连接于该调色剂运送泵33Y到33BK、容纳调色剂运送泵33Y到33BK运送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34Y到34BK,但该导管54Y到54BK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引导部件45上。图3中表示在引导部件45的上壁46上配置有连接向成像装置18M的显像装置运送调色剂的调色剂运送泵33M和调色剂容器34M的导管54M的一部分,通过夹紧器55把该导管54M保持在上壁46上的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在引导部件45上配置导管、使该引导部件45兼有支持导管的支持部件功能,可不需要支持导管的专用支持部件,或减少其数目,可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成本降低和结构简化。
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图中示出的形式以外的各种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也可适用于下述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等,这种图像形成装置把各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进行一次转印,转印在不是作为最终的记录部件的转印部件而是作为中间转印体构成的转印部件上,接着把该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作为最终记录部件的转印部件上。
根据第一至第九方面的各个发明,可降低引导部件数目,由此可降低图像形成装置的成本。
尤其,根据第二和第三方面的各个发明,可在水平方向上紧密地汇总配置多个成像装置,可把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小型化。
还有,根据第四至第六方面的各个发明,可提高载体单元的支持稳定性。
另外,根据第七方面的发明,在拆装载体单元时,可有效抑制该载体单元倾倒的不适当情况。
此外,根据第八方面的发明,在拆装显像单元时,可有效抑制该显像单元倾倒的不适当情况。
根据第九方面的发明,由于引导部件具有支持导管的功能,可降低图像形成装置的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沿着转印部件的移动方向配置至少两个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配备至少具有显像装置的显像单元和至少具有由该显像装置形成调色剂像的像载体与支持该像载体的支持体的载体单元,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和载体单元可拆装地分别独立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把各成像装置的像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所述转印部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共用引导部件,在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装彼此相邻的2个成像装置中的一个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和另一个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时,分别引导该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装置,位于彼此相邻的2个成像装置中的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图像形成装置,位于彼此相邻的2个成像装置中的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支持在比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更下方的引导部件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图像形成装置,位于彼此相邻的2个成像装置中的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成像装置的载体单元以悬吊在所述引导部件上的状态支持在该引导部件上,位于转印部件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以嵌合在所述引导部件的上部的状态支持在该引导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载体单元在两个位置处悬吊在所述引导部件上,在该两个悬吊部位的下方设置该载体单元的像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载体单元在两个彼此隔开的位置处悬吊在所述引导部件的水平方向上,该载体单元的重心位于该两个悬吊部位之间的区域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的任何一项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通过以支持在所述引导部件上的状态大致沿着水平方向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推进或拉出来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装拆,在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装该载体单元时,把该载体单元成水平状态支持在所述引导部件上,以不向该载体单元施加该载体单元自重产生的力矩。
8.根据权利要求1到6的任何一项的图像形成装置,设置辅助引导部件,通过把所述载体单元和显像单元以支持在所述引导部件上的状态大致沿着水平方向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推进或拉出来使其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进行装拆,在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装该显像单元时,把该显像单元支持在所述引导部件上,向该显像单元施加该显像单元自重产生的力矩,在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装显像单元时,防止因所述力矩产生的该显像单元的倾倒。
9.根据权利要求1到6的任何一项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分别向各成像装置的显像装置送入调色剂的调色剂运送泵、和经导管连接于该调色剂运送泵并容纳该调色剂输送泵运送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所述导管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引导部件上。
全文摘要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沿着转印部件的移动方向配置多个成像装置,把各个成像装置的显像单元和载体单元分别独立地可拆装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减少引导显像单元和载体单元的引导部件数目。用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框体上的共用引导部件45来引导成像装置18Y的载体单元41Y和该成像装置18Y的相邻的成像装置18M的显像单元42M。
文档编号G03G21/16GK1329289SQ0112210
公开日2002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5日
发明者前寿行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