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背后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66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和背后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需要背后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
2、相关技术说明一般来讲,在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中,背后照明装置被设置在液晶显示元件的背面。液晶显示元件上显示的内容通过来自背后照明装置的光可被看到。在这类液晶显示装置中,该背后照明装置被安装在容纳液晶显示元件的外壳内。
该背后照明装置包括一个发光源例如线状的荧光管。一平板状导光板被设置邻近该发光源。来自该发光源的光入射到该平板状导光板上,并在该导光板中传播、散射,然后从该导光板的整个表面辐射至液晶显示元件。
该发光源被供给以电能来发光。相应的,用来供给电能的电线连接在发光源上。由于需要以少量的电能来有效地发光,所以在多数情形下线状的荧光管被用作发光源。因此,800V至1000V相对较高的电压通过电线被加在发光源上。
在上面提到的使用线状荧光管的背后照明装置中,发光源和导光板被装在一壳体中。为了减小背后照明装置的厚度,在许多实例中都使用了金属壳体。在该金属壳体的背后设置一供电电路,例如一逆变器(inverter)电路来向荧光管提供电能。从而,为了将电能提供给发光源,涂覆的电线与该逆变器电路和荧光管相连。由于带有该背后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尺寸被减小了,所以涂覆电线的一部分可在金属壳体的附近延伸或接触到金属壳体。
该涂覆电线被一层例如乙烯树脂的绝缘层所涂覆。因此,在涂覆电线接触金属壳体时就不会发生电路短路。但是,当涂覆层较薄时,电流就有可能从涂覆电线细微地流向金属壳体。当电流按这样方式泄漏时,施加在荧光管上的电压就会降低,从而背后照明装置得不到足够发光强度(亮度)的问题就会出现。
发明概要本发明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和实用的背后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其能防止从为该背后照明装置的发光源提供能量的电线上泄漏电流,并且能保持该发光源足够的发光强度,从而消除了上述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元件;一设置在该显示元件背面并具有一金属壳体的背后照明装置;和一外壳,容纳该显示元件和该背后照明装置;其中用来向该背后照明装置提供能量的电线在该背后照明装置的金属壳体和该外壳之间延伸,并且至少一个开口设置在该金属壳体中电线延伸的部位上。
另外,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设置在一显示元件背面的背后照明装置,包括一发光源;一导光板,传播并散射来自该发光源的光,且从其一个表面将该光辐射;一金属壳体,容纳该发光源和该导光板;一设置在该金属壳体背面的供电电路,用以提供能量供给该发光源;和电线,每一根都具有连接在该发光源上的一端和连接在该供电电路上的相反的一端;其中至少一个开口设置在该金属壳体中电线延伸的部位上。
依据本发明,即使当该背后照明装置的金属壳体和该显示装置的外壳之间的距离变得很小,并且电线和金属壳体相互接近时,由于金属壳体中的开口设置在电线延伸的部位上,所以电线也很难接触到金属壳体。从而,就有可能减小从电线流向金属壳体的泄漏电流。因此,就可防止提供给该背后照明装置发光源上电压的电压下降,并能保持该背后照明装置足够的发光亮度。相应地,在使用金属壳体并且缩小金属壳体和外壳之间的距离以减小发光装置的同时,就提供了可靠的背后照明。
本发明其他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外部结构的横截面图;图2A和2B均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后照明装置的示意图。图2A是底平面图,图2B是侧视图;图3是取自沿图2A中III-III线的不完整的横截面放大图;图4A和4B均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后照明装置其一部分的示意图。图4A是底平面图,图4B是取自沿图4A中IV-IV线的截面图;图5A和5B均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后照明装置其一部分的示意图。图5A是底平面图,图5B是取自沿图5A中V-V线的截面图。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外部结构的横截面图。在图1中,由例如液晶显示元件制成的显示元件1和背后照明装置2安装在一显示装置封套3上。然后,显示装置封套3被放置在由例如树脂制成的外壳11中,从而就装成了显示装置。
背后照明装置2包括荧光管灯4,作为发光源;导光板5,用来传播和散射来自荧光管灯4的光,并将该光从一表面辐射;背后照明框架6,作为容纳荧光管灯4和导光板5的壳体。此外,在背后照明框架6中,光学片7位于导光板5的前侧,以调整从导光板5辐射的光。另外,在导光板5的相反一侧设置有反射片8,以反射从导光板5背面辐射的光并将该光反射回导光板5。此外,背后照明框架6被安装在于背后照明装置上方局部延伸的封套9上,且此封套9被安装在显示装置封套3上。
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荧光管灯4位于导光板5的两侧。该一对荧光管灯4从导光板5的两侧向导光板5发射光。另外,图1示出了垂直于荧光管灯4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图。该荧光管灯4沿垂直于图1页面的方向延伸。
用以提供电能的多根涂覆的电线连接在每个荧光管灯4的两端。在图1中,对每一个荧光管灯4都配置了三根电缆10,并且这些荧光管灯4用截面图来示出。通过将一根不同的电缆10连接荧光管灯4的每一端,也可配置两根电缆10来对每一个荧光管灯4提供电能。但是,为了施加不同的电压并得到不同的光发射强度,也可对每一个荧光管灯4配置多于三根的电缆10。
供电电路(未示出)设置在背后照明框架6的背后作为一形成在底板上的例如逆变器电路。该供电电路提供输给荧光管灯4的能量。因此,光缆10具有延伸在背后照明框架6背部的部分。图1所示的光缆10相当于延伸在背部的这些部分。
如上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一般被塑料制外壳11所封。从而,在背后照明框架6背部延伸的电缆10的部分位于外壳11和背后照明框架6之间的空隙中。为了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就必需使外壳11和背后照明框架6之间的该空隙尽可能的小。因此,如图1所示,电缆10非常靠近或接触到背后照明框架6。而且,为了减小背后照明装置的厚度,该背后照明框架6由金属制成,以减小其厚度并能确保足够的强度。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着电缆10接触并被压向由金属制成的背后照明框架6从而泄漏电流从电缆10的接触部分流向背后照明框架6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电缆10的绝缘涂层被涂得很薄以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的情形下,和在电缆10延伸的空间很小时,从电缆10流向背后照明框架6的泄漏电流就会增大。本发明通过使这类泄漏电流尽可能地小来防止施加在荧光管灯4上的电压的电压降落。
接下来,参看图2A和2B,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2A和2B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后照明装置。图2A是底面图,图2B是侧视图。应当注意,图2A的底面图示出的是荧光管灯4沿左向和右向延伸的情形。
如图2A和2B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板12连接在背后照明框架6的背部。逆变器电路形成在板12上作为供电电路(未示出)。然后,电缆10连接板12的接线端和荧光管灯4的接线端。此外,在图2A和2B中,为了更清楚起见,对每一个荧光管灯4仅仅示出了一根电缆10。然而,实际上,对单个荧光管灯4电缆10的数目是两根或更多。
如图2B所示,每一根电缆10都从荧光管灯4的末端延伸至背后照明框架6的背部,并且沿背后照明框架6的背部抵达板12。在该例中,开口13被设置在背后照明框架6中电缆10延伸的部位处。由于电缆10很难接触到背后照明框架6,从该部位泄漏的电流就被消除。此外,图3是取自沿III-III线的不完整的横截面放大图。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电缆10延伸的每一部位都设置开口13。因此,虽然本例中背后照明框架6是由金属制成的,但泄漏的电流仍很难从电缆10流向背后照明框架6。从而,就可以可靠地将充足的电压施加在荧光管灯4上。因此,就可防止由于电压降落而引起的发光强度的不足,并可将该显示装置的背后照明装置的亮度保持在一充足值上。
参看图4A和4B,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4A和4B均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后照明装置其一部分的示意图。图4A是底平面图,图4B是取自沿图4A中IV-IV线的截面图。
图4A所示的背后照明框架6A在电缆10延伸的部位上具有多个开口13A(图4A中示出了两个开口)。换句话说,为了减小由于图2所示开口13造成的背后照明框架的强度下降,每一个开口13都被分成多个开口,从而形成开口13A。优选地是,该多个开口13A沿对应电缆10延伸的方向对准。
参看图5A和5B,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图5A和5B均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后照明装置其一部分的示意图。图5A是底平面图,图5B是取自沿图5A中V-V线的截面图。
图5A和5B所示的背后照明框架6B在电缆10延伸的部位上具有一个狭长的开口13B。也即,为了减小由于图2A所示开口13造成的背后照明框架的强度下降,每一个开口13都被成形为狭长的开口13B,以减小开口的面积并保持背后照明框架6B的强度。
如上所述,设置在背后照明框架中的开口的形状或数目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特定的形状或数目。任何各种形状的开口都是可以形成的。
此外,已经给出了将液晶显示装置作为显示装置例子的说明。然而,本发明可用于除了液晶显示元件外需要背后照明装置的任何显示元件。
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可以作出各种变形和修改。
本发明是基于申请日为2001年12月28目的日本优先申请No2001-399593,在此引用其全文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元件;一设置在该显示元件背面并具有一金属壳体的背后照明装置;和一外壳,容纳该显示元件和该背后照明装置;其中用来向该背后照明装置提供能量的电线在该背后照明装置的金属壳体和该外壳之间延伸,并且至少一个开口设置在该金属壳体中电线延伸的部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后照明装置包括一发光源;一导光板,传播并散射来自该发光源的光,且将该光从其一个表面辐射出去;和一供电电路,用于向该发光源提供电能;其中该每一根电线的一端连在该发光源上,且该每一根电线的相反一端连在供电电路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多个开口设置在该金属壳体中,这些开口沿电线延伸的方向对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开口具有沿电线延伸的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
5.一种背后照明装置,包括一发光源;一导光板,传播并散射来自该发光源的光,且从其一表面将该光辐射;一金属壳体,容纳该发光源和该导光板;一设置在该金属壳体背面的供电电路,用以提供能量供给该发光源;和电线,每一根都具有连接在该发光源上的一端和连接在该供电电路上的相反一端;其中至少一个开口设置在该金属壳体中电线延伸的部位上。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元件,一设置在该显示元件背面并具有金属壳体的背后照明装置,和一容纳该显示元件和该背后照明装置的外壳。在该显示装置中,用来向该背后照明装置提供能量的电线在该背后照明装置的金属壳体和该外壳之间延伸,并且至少一个开口设置在该金属壳体中电线延伸的部位上。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428635SQ0212278
公开日2003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8日
发明者永楽敬之, 林本诚二 申请人:富士通显示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