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模块组装结构及方法

文档序号:279272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模块组装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结构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模块组装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的笔记本电脑或液晶屏幕内部液晶模块的结构立体图。图中液晶模块100通过外壳结构的上壳体110及下壳体120包覆而固定于两者之间。
组装的方法通常是以螺丝固定方式。例如在图1中,液晶模块100上具有4个固定孔102,利用螺丝104锁固于上壳体110,接着下壳体120也通过固定孔122和螺丝124和上壳体110锁固在一起,液晶模块100就以类似三明治的方式被夹在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之间。
然而,上述的螺丝固定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在上壳体110的螺丝孔内攻牙,且组装的过程需要在螺丝锁固的步骤中耗费人力,更重要的是浪费时间,在分秒必争的生产线,实需要更有效率的组装方式。
综上可知,所述现有技术的液晶模块组装结构及方法,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结构及方法,用来固定液晶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结构,用来将液晶模块固定在其中,该组装结构利用两个壳体分别置于液晶模块的两侧。其中第一个壳体具有一组装柱,该组装柱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具有径向的凸缘,中心具有一轴向开孔,且该轴向开孔向外辐出至少一道沟槽,将组装柱至少分成二部份。第二个壳体具有一固定柱。当两个壳体组装时,将第一个壳体的组装柱穿过该液晶模块的固定孔,接着第二个壳体的固定柱插入轴向开孔,撑开组装柱,使组装柱上的径向凸缘扣住液晶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装方法,可通过一液晶模块的固定孔,将该液晶模块固定在其中,该组装方法至少包含将第一壳体的组装柱穿过一液晶模块的固定孔,并通过第二壳体的固定柱,插入该第一壳体的该组装柱的轴向开孔。
由上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发明具有不需使用螺丝就可以组装液晶模块的优点,而且可以减少批量生产时组装的时间。
附图简要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笔记本电脑或液晶屏幕内部液晶模块的结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3A及3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模块组装时,固定孔、固定柱和组装柱的剖面示意图;图3C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模块组装时,固定孔、固定柱和组装柱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4A、4B、4C、4D和4E为本发明的组装柱细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即以一实施例介绍本发明的实施,本发明的装置可应用于各种相关的组装方式中。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不使用螺丝锁固的方式即可完成发明背景中所述的液晶模块固定。在笔记本电脑或液晶屏幕的组装过程中除了液晶模块的组装固定外,还会有外壳的固定,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使用螺丝锁固的组装结构,用来节省液晶模块组装的成本和时间。如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中液晶模块200一样具有固定孔202,和现有技术不同的地方是上壳体210具有组装柱212,而下壳体220具有固定柱224。当液晶模块200、上壳体210和下壳体220组装时,上壳体210的组装柱212穿过液晶模块200的固定孔202,接着下壳体220的固定柱224和组装柱212组合完成组装。以下将通过实施例说明固定柱224和组装柱212是如何组合的。
图3A及图3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模块组装时,固定孔、固定柱和组装柱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A所示,上壳体210具有组装柱212,其中前端具有凸缘216,中心具有一轴向开孔214。下壳体220则具有锥型固定柱224,该固定柱224的功能是用来插入组装柱212的轴向开孔214,以撑开组装柱212。当液晶模块200、上壳体210和下壳体220组装时,上壳体210穿过液晶模块200的固定孔202,接着下壳体220的固定柱224插入组装柱212的轴向开孔214,以撑开组装柱212。因此,撑大后的组装柱212,其凸缘216就会扣住固定孔202周围的板金,借此,液晶模块200就被固定在上下壳体之间。
图3C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模块固定孔、固定柱和组装柱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10具有组装柱212,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组装柱212的前端不具有凸缘,但组装柱212中心具有一轴向开孔214,且该轴向开孔214内具有增加磨擦力的结构213,该结构可以利用表面粗糙的材料(例如用砂布作表面处理)加上增加磨擦力结构(例如螺纹结构)。下壳体220则具有固定柱224,该固定柱224的功能是用来插入组装柱212的轴向开孔214,其中固定柱224可以是锥型或圆柱型。当液晶模块200、上壳体210和下壳体220组装时,上壳体210穿过液晶模块200的固定孔202,接着下壳体220的固定柱224插入组装柱212的轴向开孔214,组装柱212内的增加磨擦力结构可用来扣住固定柱224。为了使上壳体210和下壳体220组装时不会刮伤液晶模块200,可以在上壳体210和下壳体220靠液晶模块200的一侧加上凸块215,该凸块215可以由橡胶或其它具有弹性的材料所制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组装柱212结构的设计,如图4A、4B、4C、4D和4E是本发明的组装柱细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是组装柱的剖面图;图4B、4C、4D及4E则分别为不同设计组装柱的侧视图,图中组装柱212由轴向开孔214向外辐出至少一道沟槽218,使该组装柱212容易被撑开。举例来说,图4B分割成3部份;图4C分割成4部份;图4D分割成2部份,当然还可以依需求分割成更多的部份。图4E则绘示不具沟槽的组装柱,该组装柱的材料需具有弹性或延展性,当固定柱224插入轴向开孔214时,富有弹性或延展性组装柱被撑开,凸缘216就会扣住固定孔周围的板金。
本发明上述的液晶模块组装结构,因为不使用螺丝锁固,所以可能较容易脱落。因此,此种结构只适用于液晶模块外还具有另外的外壳用来将该组装结构包覆固定。
由上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发明具有不需使用螺丝,就可以组装液晶模块的优点,而且可以减少批量生产时组装的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组装结构,可通过一液晶模块的固定孔,将该液晶模块固定在其中,其特征在于,该组装结构至少包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具有至少一固定柱;以及至少一组装柱,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壳体,另一端具有一径向凸缘,中心具有一轴向开孔,其中该固定柱适用于插入该轴向开孔,撑开该组装柱,使该径向凸缘扣住该液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柱为一锥型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装柱为一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装柱由该轴向开孔向外辐出至少一道沟槽,使该组装柱容易被撑开。
5.一种组装方法,可通过一液晶模块的固定孔,将该液晶模块固定在其中,该组装方法至少包含将第一壳体的组装柱穿过一液晶模块的固定孔,并通过第二壳体的固定柱,插入该第一壳体的该组装柱的轴向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柱是锥型或圆柱型。
全文摘要
一种组装结构及方法,用来固定液晶模块,该组装结构利用两个壳体分别置于液晶模块的两侧。其中第一个壳体具有一组装柱,该组装柱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具有径向的凸缘,中心具有一轴向开孔,且该轴向开孔向外辐出至少一道沟槽,将组装柱至少分成二部分。第二个壳体具有一固定柱。当两个壳体组装时,将第一个壳体的组装柱穿过该液晶模块的固定孔,接着第二个壳体的固定柱插入轴向开孔,以撑开组装柱,使径向凸缘扣住液晶模块。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523418SQ0310608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8日
发明者麦哲魁, 黄华男 申请人: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