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63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曝光感光材料并且形成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
这种数字照片打印机,基本上是由具有扫描器(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的输入机,以及具有印相装置(图像记录装置)和显影机的输出机所构成。在扫描器中,用CCD传感器等图像传感器以光电读取摄影在胶卷上的图像投影光,作为胶卷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信号)输到图像处理装置中。图像处理装置对该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并作为用于图像记录的输出图像数据(曝光条件)输送到印相装置中。印相装置,例如,如果是利用光束扫描曝光的装置,则对应所提供的图像数据,向主扫描方向偏向调制的光束,同时通过将印相纸向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副扫描方向输送而在印相纸上形成潜像,另外在背面将规定内容作为背面打印进行记录。在显影机中,对曝光后的印相纸实施规定的显影处理等,制成再现摄影在胶卷上的图像打印品。
然而,已经提出在图像记录装置中,通过在副扫描方向上以多列输送片状印相纸,并在主扫描方向上扫描(曝光)光束,可实现提高打印(图像记录)速度。
另外还提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片状印相纸以多列输送,例如并列配置多个感光材料相纸盒并将从各相纸盒提供的印相纸按规定长度切断且作为片状印相纸进行排列并输送的构成,和分配机构、例如通过使用吸盘进行分配的机构、将按1列输送的片状印相纸分成数列的构成。
另外在以前的图像处理记录装置上,一边将薄片状感光材料以多列沿副扫描方向输送的多列输送方式输送,一边对按多列并排地输送的多个感光材料同时形成潜像,进而实施规定的显影处理等,实现提高制作对摄在胶卷上的图像再现打印(图像记录)的制作速度。(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02418号公报但是,具有多个相纸盒的类型,必须有多个相纸盒,存在导致装置大型化的问题,分配机构复杂化,并且控制方面也存在不便之处。
另外,在并列输送的感光材料中,在一部分的列上丢失所输送的感光材料,感光材料相对于输送辊的纵向存在偏向输送方向侧的一边的现象。


图18所例示,当以多列输送方式所输送的感光材料200形成向一边的输送侧的纵向偏向的状态时,在通过用一对输送辊202、204挟住感光材料200并转动接触进行输送的情况下,会出现挟住感光材料200的挟持力失去平衡的现象。
在这一对输送辊202、204上,在突出于其两端部的各个旋转轴之间分别架设拉伸弹簧等弹性部件206,通过这些弹性部件206的弹性,对夹在一对输送辊202、204之间的感光材料200作用挟持力。
所以在一对输送辊201、204上,当感光材料200偏向输送方向的一边时,在挟住感光材料200的一边,将一对输送辊202、204之间的间隔打开,并随着偏向另一边,使一对输送辊202、204之间的间隔变窄,成为一对输送辊202、204之间转动接触的状态。
即,一对输送辊202、204,为了不使这些旋转轴平行,在挟住感光材料200的挟持力失去平衡的状态下,由于与感光材料200转动接触,所以存在不能将感光材料200笔直输送的问题。
尤其在曝光处理时,在要求精密输送的副扫描部,在挟持力失去平衡的状态下,不能笔直输送感光材料200,存在对感光材料200上形成的图像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简单的构成即可分配多列印相纸的图像记录装置。
进而,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将经过输送路径而被输送的感光材料能够正确地进行输送的图像记录装置。
下面,对本发明之1的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
由于能够将被收纳到相纸盒等收纳机构的感光材料、通过第1输送机构从与输送路径交叉的第1方向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多个输送位置,所以通过第1输送机构能够将多个感光材料分配(布置)到输送路径上的多个输送位置上。其次,通过将所分配多个感光材料通过第2输送机构沿输送路径向第2方向输送,能够朝曝光位置输送多列的感光材料。
这样,通过第1输送机构,仅以沿与输送路径延伸(第2)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输送,可以将感光材料分配(布置)到输送路径上的多个输送位置上,并仅由第2输送机构能够将被分配的感光材料向曝光位置以多列输送感光材料。另外,在输送尺寸大的感光材料的闲散时的输送感光材料中,能够以单列进行输送。能够简单地进行这种输送的切换。
本发明之2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1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将被收纳在上述收纳机构中的长条状感光材料、通过第1输送机构按规定长度拉出并切断、形成所希望宽度的片状感光材料的切断机构。
下面,对本发明之2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
长条状感光材料,在被收纳在收纳机构中的情况下,通过切断由第1输送机构从收纳机构拉出的感光材料,可以设定所希望宽度(主扫描方向)的片状感光材料。
本发明之3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2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断机构与通过上述第1输送机构对感光材料的输送同步按顺序进行切断。
下面,对本发明之3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
由于切断机构与通过第1输送机构输送的感光材料的输送同步按规定宽度依次进行切断,所以与分配动作并行进行切断动作。即,提高了分配处理速度。
本发明之4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2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断机构,在由第1输送机构输送的长条状感光材料到达输送路径上的多个输送位置中的任意位置以后、在多个位置上进行切断,形成被定位在多个输送位置上的多个片状的感光材料。
下面,对本发明之4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从收纳机构拉出的长条状感光材料由第1输送机构输送到多个输送位置中的一个以后,通过切断机构在多个位置上切断感光材料,被切断的规定宽度的片状感光材料呈被分配到各个输送位置上的状态。即,在将长条状感光材料的前端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多个输送位置中的一个以后,通过切断机构将感光材料在多个位置上切断,能够进行制作规定尺寸的片状感光材料操作,同时还可对多个输送位置进行分配操作。
本发明之5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1~4的任意一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对由第1输送机构输送到上述输送位置上的感光材料的在第2输送方向进行定位的导向机构。
下面,对本发明之5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
导向机构,通过对由第1输送机构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输送位置的感光材料的第2输送方向进行定位,例如可以进行对多列被输送的感光材料的前端的对齐。其结果是可以高精度输送,实现高质量图像记录。
本发明之6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1~5的任意一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设置可配置多个感光材料的分配机构,以便在由第2输送机构输送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等的多个感光材料时,使得以穿过配置在第2输送机构用的输送辊的纵向中间点的中心线为界,在输送路径上的一方区域内至少有一个感光材料的重心,并且在另一方区域内至少有一个所述感光材料的重心。
通过上述构成,当分配机构将多个感光材料配置在输送路径上时,以经过被设置在输送路经上的输送辊的纵向中间点的中心线为界,使得在输送路径一边的区域内至少有一个感光材料的重心,且在另一区域内至少有一个感光材料重心而进行分配。由此,在输送辊挟住感光材料进行输送时,保持对各个感光材料的挟持力的平衡,能够沿着输送路径直线、正确地输送感光材料。而且,感光材料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时,即使存在按输送方向的规定长度切断感光材料并做成等时的允许误差,也能使感光材料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本发明之7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1~6的任意一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用第2输送机构输送单个感光材料时,以在感光材料的一部分穿过配置在第2输送机构用的输送辊的纵向中间点的中心线的状态,配置感光材料的分配机构。
通过上述构成,当分配机构将单个感光材料配置在输送路径上时,以使一部分感光材料经过在输送路径上所配置的输送辊纵向中间点的中心线的状态来配置感光材料。由此,在输送辊挟住感光材料并输送时,保持对感光材料的挟持力平衡,能够将感光材料沿输送路径直线、正确地进行输送。
本发明之8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1~7的任意一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设置处理顺序控制机构,以便根据图像记录的处理顺序、在感光材料的约相同尺寸不连续的情况下,在相同件的图像数据中,通过将约相同尺寸的图像数据整合为一组并按顺序排列这些图像数据组,以在一组中约相同尺寸的感光材料成为连续的方式、变更处理顺序。
通过上述构成,在该图像记录装置中,在依次对不同打印尺寸的多个感光材料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可以把由于打印尺寸不同所以在输送路径上不能同时输送所规定的多个感光材料的情况限制到最小,并通过增加能够同时处理所规定的多个感光材料的机会,合理地处理多个感光材料,提高该处理的速度并提高生产率。而且,在所谓约相同尺寸,是指只要打印尺寸在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则宽方向的长度也可以不同,并包含制造上的允许误差。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包含分配机构的输送路径的概略立体图。
图3(A)~(C)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在分配机构上的后端对齐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分配机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分配机构概略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分配机构概略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分配机构俯视图,(A)为切断前的状态,(B)为切断后的状态。
图8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分配机构概略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分配机构概略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分配机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具有分配机构的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的概略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用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上所设置的输送辊子对挟住2个感光材料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13是表示用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上所设置的输送辊子对挟住3个感光材料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14是表示用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上所设置的输送辊子对挟住1个感光材料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15是表示用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上所设置的输送辊子对,在挟住各种配置的感光材料时的平衡状态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用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上所设置的输送辊子对,变更约相同尺寸的感光材料成连续处理顺序控制机构的构成框图。
图17是说明用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多列输送方式输的送路径上所设置的输送辊子对,变更约相同尺寸的感光材料成连续处理顺序控制机构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用以前输送路径上所设置的输送辊子对挟住沿一输送方向的侧边偏靠的感光材料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中10-图像记录装置,16-相纸盒(收纳机构),42、42A~42C...-切断器(切断机构),44A~44C-第1输送辊子对(第1输送机构),48A~48C-第2输送辊子对(第2输送机构),52-输送辊子对,53、55-辊子,57、59-轴部件,60、62-输送带(第2输送机构),61-弹性部件,46-挡板(导向机构),A-感光材料。
(图像记录装置的整体构成)图像装置10,主要用于数字照片打印机的图像形成,其构成如下,对应由未图示的胶卷扫描器等图像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像信息并根据由设定装置所确定的曝光条件、通过光束扫描曝光印相纸(感光材料)而形成潜像的打印机(图像记录装置)12,和对形成潜像的印相纸进行显影处理并输出所记录胶卷图像的输出打印品的处理器14。
打印机12如图1所表示,设有收纳被卷绕成卷状的印相纸的相纸盒16,从相纸盒16拉出的长条状的印相纸通过后述的分配机50,被配置成在输送路径上的多列的片状印相纸。
在输送片状印相纸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设有在印相纸背面打印规定信息的背面打印部22,在其下游侧设有在印相纸乳剂面上记录规定图像的曝光部24。
曝光部24,具有根据规定图像信息对印相纸A进行曝光的扫描装置26和在曝光位置高精度地输送印相纸的同时确保平面性的副扫描输送部28。
在该曝光部24中,在输送记录了规定图像的印相纸A的处理器14内,沿输送路径配置有显影槽30、定影槽32、漂洗槽34和干燥槽36,通过按顺序经过而形成1张打印品并且被排到分类器38中。
(分配机构的构成)下面,对于这样构成打印机12的分配机构50进行详细说明。
分配机构50如图2所示,基本上由从相纸盒16拉出长条状印相纸A的拉出辊子对40,和按规定长度切断由拉出辊子对40拉出的印相纸A的切断器42,将通过切断器42切成规定长度(规定宽度)的片状印相纸A1~A3输送到输送位置的3个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和通过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将配置在输送路径中输送位置上的长条状印相纸A的后端对齐的挡板46,和把由挡板46将后端对齐的印相纸A向曝光位置输送的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构成。
切断器42通过把由辊子对40从相纸盒16拉出的长条状印相纸按各个规定长度切断而制成规定宽度的印相纸A1~A3。
另一方面,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在与后述的多列与输送方向(宽扫描方向)垂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被隔开规定距离配置,并通过未图示的机构可自由进行挟持/解除挟持。
即,是一种将切成片状的印相纸A1~A3挟住并通过沿主扫描方向输送、输送到输送路经上的任意一个位置上的装置。这里,所谓输送路径是指印相纸A朝向曝光位置并被多列输送的部分,构成输送路径的输送机构可以是输送辊子对、传送带等,只要可以输送印相纸A1~A3即可,未加特别限定。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该输送路径上的印相纸输送方向设定为副扫描方向(箭头Y方向),在输送路径上将与副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设定为主扫描方向(箭头X方向)。
另一方面,在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的下方配置有挡板46,如图3所示,从侧面看上去呈L形。因此,通过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在输送路径中的主扫描方向输送位置上定位(分配)的印相纸A1~A3下端(后端),由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处解除挟持后被挡板46挡住。
另外,在输送路径上所设置的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的曝光位置P(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在与各个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输送的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参考图2、图4、图5)。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也被设定为可自由挟持/解除挟持。从而,由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以及挡板46被定位在规定位置上的片状印相纸A1~A3,通过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的挟持(挟住),沿副扫描方向输送。而且,挟住印相纸A1~A3期间以及挡板46在后端对齐期间,由于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处于解除当中,所以不会与在主扫描方向被输送的印相纸A1~A3发生干涉。
下面,对这样构成的打印机12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图像信息被输入到打印机12时,从相纸盒16通过辊子对40拉出印相纸A并通过切断器12按规定长度切断。例如,通过等长(含有尺寸误差的相同长度)切断可以将长条状印相纸A制成相同宽度(含有尺寸误差的相同宽度)的片状印相纸A1~A3。印相纸A1~A3通过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被定位在输送路径上的各列输送位置上。具体说,当印相纸A1到达第1列的输送位置时,第1输送辊子对44A的驱动被停止。当印相纸A2、印相纸A3分别到达第2列、第3列的输送位置时,第1输送辊子对44B、44C的驱动被停止(参考图2)。这样,通过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将印相纸A1~A3沿主扫描方向输送,并通过在输送位置定位向输送路径中的数列输送位置分配(布置)印相纸A1~A3。
这样,在将印相纸A1~A3分配到主扫描方向的规定位置上后,通过解除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的挟持,印相纸A1~A3下落并与挡板46下面的46A接触(参考图3(A)~(B))。结果,印相纸A1~A3的后端被挡在挡板46的下面46A处,印相纸A1~A3的前端位置对齐。即,通过由切断器42切断等,即使在偏离宽扫描方向时,也能够对齐印相纸A1~A3偏离宽扫描方向的前端(参考图4)。
接下来,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挟住印相纸A1~A3的前端(参考图3(C)、图5)。其结果,印相纸A1~A3以定位前端(后端)位置的状态,可以朝曝光位置输送。
进而通过驱动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前端被对齐的印相纸A1~A3以前端对齐的状态同时被输送。而且,虽然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以3列印相纸A1~A3的输送时间错开输送(所谓锯齿输送)而被分开,但是在输送路径上的第2根以后的输送辊子对52,可以由具有跨过整个输送路径宽度的一条辊子构成。
这样在输送路径上被输送的印相纸A1~A3,在背面打印部22进行背面打印后到达副扫描输送部28。
到达副扫描部28的印相纸A1~A3,如图2所示,通过扫描装置26同时对数列印相纸A1~A3进行扫描曝光。而且,根据通过分配机构50整理成数列印相纸A1~A3的间隔等,由未图示的传感器等可检测各个印相纸A1~A3的境界位置、尺寸,通过提前向光扫描装置26的输出数据制作部(未图示)输出该检测数据,输出数据制作部能够判断如何输出各帧图像的图像数据,能够迅速制作输出数据。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将从相纸盒16拉出并由辊子对40拉出的长条状印相纸A,通过切断器42切成规定宽度的片状印相纸A1~A3并通过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输送到与副扫描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的3列输送位置,可以在输送路径上的3列输送位置上分开(分配)片状印相纸A1~A3。另外,由于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仅仅以与拉出辊子对40拉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主扫描方向)拉出来分配印相纸A1~A3,所以通过强行输送能够避免损坏印相纸A1~A3和发生压力斑驳。
另外,通过由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挟住被分成3列的印相纸A1~A3,可以简单地往副扫描方向输送。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在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挟住印相纸A1~A3之前,通过解除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的挟持,挡板46挡住印相纸A1~A3的后端,通过由切断器42切断等,把偏离副扫描方向的印相纸A的后端(前端)对齐。从而,由于能够输送前端对齐的印相纸A1~A3并进行曝光扫描,所以能够进行高画质的图像记录。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沿主扫描方向输送印相纸A1~A3后,解除挟持并通过与挡板46接触进行在副扫描方向的定位,但也可以省略该过程,通过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将印相纸A1~A3以水平状态输送到主扫描方向的规定位置,由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挟住并沿副扫描方向输送。
(第2实施例)下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图像记录装置进行说明。而且,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构成要素给予同样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由于与第1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只是分配机构54,所以只对该部分进行说明。
分配机构54如图6所示,代替第1实施例中的切断器42,在输送路径上隔开规定间隔设置有3个切断器42A~42C。
通过这样的构成,将从相纸盒16拉出的长条状印相纸A通过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输送到3列输送位置当中最远的第1列输送位置(图7的最左侧,参考图7(A))。在该状态下,通过由切断器42A~42C切断印相纸A(参考图7(B)),按规定宽度所切断的片状印相纸A1~A3,同时,结束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分配(定位)工作。
在该状态下,通过解除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的挟持,将印相纸A1~A3的后端与挡板46接触并且进行后端对齐。接下来与第1实施例相同。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并非切断从相纸盒16中拉出并由辊子对40所拉出的印相纸A,而是由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将其前端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第1列输送位置上并通过设置在规定位置的3个切断器42A~42C进行切断能够将片状印相纸A1~A3定位(分配)在主扫描方向上的3列输送位置上。
与第1实施例不同,是从长条状印相纸A上切下每张片状印相纸A1~A3的构成,有能够一次切断操作的优点。
(第3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图像记录装置进行说明。对与第1、第2实施例相同的构成要素给予第1、第2实施例同样的参考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另外,由于与第1、第2实施例的不同部分仅为分配机构56,所以只说明该部分。
分配机构56如图8所示,代替第1、第2实施例的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设置有1对输送带60、62。
输送带60如图8~图10所示,由张紧辊子64A、64B和缠绕在张紧辊子64A、64B上的无接头传送带66A、66B构成。无接头传送带66A、66B缠绕在张紧辊子64A、64B两端的附近,并保证在两者之间可以设置第2输送辊子对48A~48B的空间。而且,在图8以及图9中,虽然为了便于说明,将张紧辊子64A、64B分别分割为上下,以分离状态图示,但是实际上可以是1根(参考图10)。输送带62也有相同构成。
另外,输送带60、62,被构成为可以相互接近和分离,通过使输送带60、62接近、挟住印相纸A1~A3,可将印相纸A1~A3夹在无接头传送带66A、66A之间以及无接头传送带66A、66B之间沿主扫描方向输送。
另外,在无接头传送带66A和无接头传送带66B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上,为将被分配成各列的片状印相纸A1~A3定位在多个输送位置上,设有1对自由进退的销部件68A~68C。即,通过销部件68A~68C被插入到挡住位置,在输送带60、62处将所输送的印相纸A1~A3固定在各列输送位置上。
下面,对这样构成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分配机构56中,如图8所示那样,通过由拉出辊子40将从相纸盒16拉出的规定长度的印相纸A由切断器42依次切断,可得到所希望宽度的片状印相纸A1~A3。
此时,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的挟持被解除,另外,销部件68B、68C(双点划线位置)也从挡住位置上退出(参考图6)。
从而,在输送带60、62上被挟持副扫描方向上的两端部的片状印相纸A1,沿主扫描方向被输送到插在固定位置的销部件68A处并被挡住。
印相纸A1在被挡在销部件68A上的时刻,销部件68B从退出位置插入到挡住位置上(参考图8,从以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向实线的位置移动)。结果,接着印相纸A1,通过输送带60、62被输送来的印相纸A2由销部件68B挡住。
进而在印相纸A2由销部件68B挡住的时刻,销部件68C从退出位置被插到挡住位置上,并接着印相纸A2,通过输送带60、62被输送来的印相纸A3由销部件68C挡住,停止输送带60、62的驱动。
其结果,如图10所示,印相纸A1~A3的主扫描方向的前端通过销部件68A~68C而被挡住,被定位在各列输送位置上。
接下来,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分别挟持印相纸A1~A3。进而输送带60、62相互分离,同时,使销部件68A~68C从挡住位置退出(参考图9)。
在该状态下,通过驱动第2输送辊子对48A~48C,能够将被分配成3列的印相纸A1~A3向曝光位置输送。通过该构成也可具有与第1实施例相同作用的效果。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由输送带60、62挟持印相纸A1~A3并沿主扫描方向输送,但是也可以将印相纸放置在水平输送的输送带上进行输送。
然而在第1~3实施例中,虽然构成从相纸盒16提供长条状印相纸A,但是也可以提供片状印相纸。若这样构成,则不需切断器。
另外,可以考虑即使使用切断器,在拉出辊子对40的一方的辊子外周面上设置沿轴方向延伸的刀刃,并在另一方的辊子外周面上设置沿轴方向延伸的凹部,与辊子旋转周期同步、按规定长度切断印相纸。如果这样,具有可把输送辊子(拉出辊子对40、第1输送辊子对44A~44C)兼用作切断器的优点。
(第4实施例)下面,按图11至图14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能够对在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上进行输送的感光材料实行正确地输送的图像记录装置。并且,在图11至图14中,对于与上述的图1至图5中表示的第1实施实例的相同的部件给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详细的说明。
在该图像记录装置中,对于在图11中用假想线表示的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为输送作为配置的单列或者多列薄片状印相纸的感光材料A,在输送路径上的第2条以后的输送辊子对52,以对应感光材料A的输送方向长度,以规定间隔进行多种配置。
该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是在输送路径上配置、输送单列或多列的感光材料A的路径,相对于与输送路径R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宽方向),通过排列单列或多列的感光材料A,而以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单列或多列的状态进行输送。
在该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所配置的输送辊子对52,由同形状的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构成。各输送用辊子53、55,是具有覆盖与输送路径R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方向总长(全宽)长度的一对辊子的结构。在各辊子53、55上,突出设有分别从其两端部沿旋转中心轴延伸的轴部件57、59。
并且,在输送路径R上,在感光材料A中,虽然以相对输送方向最小尺寸的距离以下的间隔配置输送辊子对52,但是由于在图11中容易看到在输送路径R上输送的感光材料A的配列,所以部分省略了对于输送辊子对52的描述。
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通过用一般的转动支撑机构支撑各轴部件57、59、以使旋转中心轴相互平行的状态、在相互的外圆周面上转动接触的方式安装。
另外,通过分别支撑从其两端部突出的各轴部件57、59的转动支撑机构,可将一对辊子53、55的间隔打开到感光材料A的厚度以上而使各轴部件57、59的轴间距离可变动地安装一对辊子53、55。
进而,在该转动支撑机构中,在从各辊子53、55的两端部分别突出的各轴部件57、59之间,分别架设拉伸螺旋弹簧等弹性部件61,并通过这些弹性部件61的弹力,在被挟在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之间的感光材料A上作用挟持力。
由此,在该转动支撑机构上,在辊子53、55的一方的端部,弹性部件61独立,并使一对辊子53、55的轴间距离可缩小地施与弹性力,同时在辊子53、55另一端部,弹性部件61也独立,并使一对辊子53、55的轴间距离可缩小地施与弹性力。
所以在输送辊子对52的转动支撑机构上,如果是在从输送用辊子53、5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纵向)的中间点向一方偏离的位置上挟住感光材料A的状态,在通过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挟住并转动接触感光材料A而进行输送的情况下,挟住感光材料A挟持力就会失去平衡。
即,在输送用辊子对52上挟住感光材料A的一侧,一对辊子53、55的间隔打开,而随着向另一侧的行进,一对辊子53、55的间隔变窄,在各辊子53、55的各旋转轴不平行的状态下,随着转动接触感光材料A,不能笔直输送感光材料A。
所以,在可以对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上所输送的感光材料实行正确输送的图像记录装置中,为了能一边保持在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之间挟住感光材料A时的挟持力的平衡,一边输送感光材料A,设置了用于在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恰当配置感光材料A的分配机构。
当在该输送辊子对52上的输送用辊子53、55之间挟住感光材料A时,为保持挟持力的平衡,例如可以对于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纵向)的中间点大致对称地设置感光材料A。并且,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纵向)的中间点,在同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的输送方向的中心线S略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相对于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的输送方向的中心线S对称地配置感光材料A。
例如,当在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配置一个感光材料A时,可配置为如图14所示的,与1个感光材料A的输送方向成垂直方向的(宽方向)的中间点、和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的中间点一致并对称,或者配置为与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的输送方向的中心线S一致并对称。
另外,当在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配置2个(偶数个)感光材料A时,如图12所示,将2个(偶数个)感光材料A在相对于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的中间点对称的位置进行配置,或者也可以在相对于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的输送方向的中心线S对称的位置进行配置。
进而,当在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配置3个(3个以上的奇数个)感光材料A时,如图13所示,在3个(3个以上的奇数个)感光材料A当中,使与轮到中央的感光材料A的输送方向成垂直方向的中间点和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的中间点一致并对称,或者与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的输送方向的中心线S一致并对称地配置。并且,将轮到中央的感光材料A以外的感光材料A对称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的中间点进行分配、配置,或者也可以相对于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的输送方向的中心线S对称地进行分配、配置。
另外,当感光材料A被挟在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之间时,为保持挟持力平衡,可以将输送路径R上的感光材料A配置成与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的各旋转中心轴平行。
所以,也可以在靠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的输送方向的两侧部,在能够与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的各旋转中心轴平行地获得平衡的各个位置上,分别配置感光材料A。
由此,当在靠输送路径R的输送方向两侧部的各个规定位置上、以使相对于各个输送方向保持等长的多个感光材料A(所谓对于输送方向等长,是指该长度可以允许含有尺寸误差)在前端边以及后端边相对输送方向一致(含有允许误差的一致)的状态下配置时,即便这些感光材料A从与一对辊子53、5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的中间点对称的位置有些错位,也能够沿直线正确地输送。
进而,在该情况下,在配置于靠输送路径R的输送方向两侧部的各个规定位置上的感光材料A的之间所配置其他的感光材料A,即便未与在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的输送方向的中心线S相对称而配置、存在一些偏差,也可沿直线正确地输送。
下面,通过图15说明当在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输送单个或多个感光材料A时,用于保持挟持力平衡,并且可以沿直线正确地输送的条件。
当在图15所示的输送路径R上输送多个感光材料A的情况下,在输送路径R上,经过在输送辊子对52(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的纵向(旋转中心轴方向)的中间点,以在输送方向上延长的中心线OS为界,以在一边的区域(面向图的左侧区域)至少有一个感光材料A的重心G、同时以中心线OS为界,在另一边的区域(面向图的右侧区域)至少有一个感光材料A的重心G的方式而进行配置。进而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是感光材料A的一部分与中心线OS相接触的状态。
这是由于,在把各感光材料A所形成的反力近似为集中在重心G的情况下,在各输送用辊子53(55)上,相对于其中心线OS,对于在一侧和另一侧增加各个重心G的反力,与这些反力平衡,使各输送用辊子53(55)绕中心线OS转动的力矩起到与其相抵消的作用,所以能够保持挟持力的平衡并沿直线正确地输送感光材料A。
另外在该情况下,根据上述同样原因,在输送路径R上,相对于中心线OS,配置在一边区域的感光材料A和配置在另一边区域的感光材料A的各个输送方向的前端边与后端边,以一致于输送方向为条件,配置在一边区域的感光材料A和配置在另一边区域的感光材料A的尺寸(面积)可以不同。
即,如果将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的多个感光材料(也可以包含按输送方向的规定长度切断、制作时等的许误差,或者感光材料宽方向的长度也可以不同),使各输送方向的前端边和各输送方向的后端边与输送方向一致的状态下进行输送,便可保持挟持力平衡并沿直线正确地输送感光材料A。
当在图15所示的输送路径R上输送单个感光材料A时,在输送路径R上,经过在送辊子52(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上的纵向的中间点(在输送辊子52(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全长的中间点),在与沿输送方向延长的中心线OS接触的状态下(即至少感光材料A的一部分经过中心线OS的状态)配置感光材料A。
当在输送路径R上这样配置单一的感光材料A时,可以考虑为近似于存在于用中心线OS分割的一边区域内的感光材料A的一部分重心G1、和存在于另一边区域内的一部分重心G2增加各反力,相对于各输送用辊子53、(55)的中心线OS(中间点),在一侧和另一侧分别由重心G增加反力,与这些反力平衡,使各输送用辊子53、(55)绕中心线OS转动的力矩起到与其相抵消的作用,所以能够保持挟持力的平衡并沿直线正确地输送感光材料A。
下面,对分配机构进行说明,该分配机构,是于将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上所输送感光材料进行输送的图像记录装置中、用输送感光材料A的输送辊子对能够保持挟持力平衡地将单个或多个感光材料A正确配置在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的分配机构。
在该图像记录装置中将感光材料A正确地配置在输送路径R上的分配机构,由图像记录装置的上述的分配机构等,和为了控制该分配机构而设置在图像记录装置上的控制部构成。而且,该分配机构,也可以通过用控制部控制向图像记录装置输入图像信息,将单个或者多个感光材料A正确地配置在输送路径R上。
用该分配机构,通过其控制部,例如分别按顺序判别从相纸盒16向输送路径R上依次送出的所需张数感光材料A的各尺寸(打印尺寸)。
然后,在按处理顺序使约相同的尺寸(如果打印尺寸的输送方向长度相等,则宽方向长度也可不同,可含制造允许误差)连续的时候,执行将能与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的输送方向成垂直方向(宽方向)配列的规定多张感光材料A、从相纸盒16拉出并用切断器42按大致同一尺寸(打印尺寸)切断的控制。
同时,通过分配机构50,将大致相同尺寸的规定多张的感光材料A相对于一对辊子53、55的旋转轴中心方向的中间点对称地分配、配置在输送路径R上,或者相对于在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的输送方向的中心线S对称地分配、配置,执行送出控制。
另外,在不能准备规定数张的大致相同尺寸(若与打印尺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则宽方向长度可以不同,也可含有制造允许误差)的感光材料A的情况下,执行仅切断那部分的单个或者多个感光材料A的控制,将该单个或者多个感光材料A在输送路径R上相对于一对辊子53、5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的中间点对称地进行分配、配置,或者在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相对于输送方向的中心线S对称地进行分配、配置,执行送出控制。
而且,该分配机构,当在上述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输送单个或多个感光材料A时,如果以适用于用于保持挟持力平衡并可沿直线正确地输送的条件的状态进行分配、配置,则理所当然地可以进行任何的送出控制。
例如,当用该分配机构输送在输送路径R上的多个感光材料A时,相对中心线OS,在一边区域至少有一个感光材料A的重心G、并且在另一边区域至少有一个感光材料A的重心G地进行配置控制。进而,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感光材料A的一部分与中心线OS接触。
另外,当用该分配机构、例如在输送路径R上输送感光材料A时,也可以把感光材料A配置为与中心线OS接触的状态。
下面,在用该图像纪录装置扫描感光材料A而形成潜像时,在根据处理顺序、连续存在约相同尺寸(只要与打印尺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宽方向长度可以不同,可含制造允许误差)的情况(混入不同尺寸的情况)下,实行为使约相同尺寸(若等同打印尺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宽方向长度可以不同,可含制造允许误差)的感光材料A连续而变更处理顺序的控制,对作为这样的处理顺序控制机构的一个例子,通过图16以及图17说明。
该处理顺序控制机构,例如是如图16的框图所表示的构成。该处理顺序控制机构,包括执行控制的中央处理装置100(包含CPU并具有预先储存了各种程序的未图示的ROM)。
该中央处理装置100连接主母线102。进而中央处理装置100通过主母线102连接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器110。
另外中央处理装置100,通过主母线102,从记录在胶片中的各图像以及存储器(记录用数字照相机所摄图像数据的媒体)、将每个胶片整合成相同件图像数据组,或者将用一台数字照相机所摄的图像整合成相同件图像数据组,并与写入图像数据的图像信息输入机构104连接。
由此,中央处理装置100,具有将从图像信息输入机构104所输入的图像数据、通过主母线102传输到存储器110并可正确读取地进行储存的功能。
中央处理装置100,通过主母线102连接指示输入机构106。该指示输入机构106,能够由使用者用键盘等输入指定各图像数据原有打印尺寸的指令信息。
该中央处理装置100,具有将从指示输入机构106所输入的打印尺寸的指令信息、传输到存储器110并能够正确读取地进行储存的功能。
中央处理装置100,通过主母线102连接图像信息输出机构108。该图像信息输出机构108可将储存在存储器110中的各图像数据与打印尺寸的指令信息一起向打印机12输出。
该中央处理装置100,具有将从存储器110读出的各图像数据以及对应该图像数据的打印尺寸的指令信息组、按将一卷胶片的相同件的每个图像数据组、或者按将用一台数字照相机所摄的相同件图像数据组、以相同打印尺寸连续的方式对打印处理的顺序实行变更处理的功能。
中央处理装置100,具有将打印处理顺序被变更后的一卷胶片的相同件的每个图像数据组或者用一台数字照相机所摄的相同件的每个图像数据组的图像数据、储存在能够读取的存储器110中的功能。
而且,中央处理装置100,具有将以使相同打印尺寸连续的方式变更打印处理顺序的一个胶片的相同件的每个图像数据组、或者用一台数字照相机所摄的相同件的每个组的图像数据,通过图像信息输出机构108向图像记录装置的打印机12输出的功能。
下面,对所执行的控制内容,通过图17例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当通过处理顺序控制机构、打印机12对曝光感光材料A进行扫描并形成潜像时,若约相同的尺寸(只要打印尺寸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等,则宽方向长度可以不同,可含制造允许误差)不连续,则在断续存在约相同尺寸的情况下,能够以使在相同件内(作为整合为一个的应该处理的组,例如一卷胶片等)约相同尺寸(只要打印尺寸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等,则宽方向长度可以不同,可含制造允许误差)的感光材料A连续的方式,对处理顺序进行变更,并在输送路径R上高效率地聚集且配置多个感光材料A,为此根据储存在中央处理装置100中的程序来执行控制。
在该流程图的步骤120中,将图像数据输入图像信息输入机构104,并且直到指令信息被输入指示输入机构106为止待机,当输入图像数据并输入指令信息时,进入步骤122。
在步骤122中,将从图像信息输入机构104取得的图像数据设为、将记录在胶片上的图像按每一卷胶片的相同件的图像数据组、或者将从存储器(储存用数字照相机所摄的图像数据的媒体)取出的用一个数字照相机所摄的件整合成相同件的图像数据组。并且将对应被分组化的每件各图像数据的、从指示输入机构106所输入的打印尺寸的指令信息整体化的、指定了打印尺寸的图像数据信息传输并储存到存储器110中,并进入步骤124。
在步骤124中,在进行此次打印处理的每一件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图像数据信息中,判断所有图像尺寸是否相同,在所有图像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进入步骤126,当图像尺寸含有不同的时,进入步骤128。
在步骤128中,使用者通过指示输入机构106,用处理顺序控制机构,以使约相同尺寸(只要打印尺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则宽方向长度可以不同,可含制造允许误差)的感光材料A连续的方式变更处理顺序之后,判断是否选择用打印机12执行曝光处理。然后,若使用者选择不变更处理顺序,则进入步骤126,若使用者选择变更处理顺序,则进入步骤130。
在步骤130中,在以约相同尺寸(只要打印尺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则宽方向长度可以不同,可含制造允许误差)的感光材料A连续的方式而变更处理顺序时,例如,中央处理装置100从储存器110读出处理此次打印处理的一件份的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图像数据信息,将处理顺序从图像尺寸小的进行数序排列替换。然后,将该处理顺序排列替换的一件份的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图像数据信息再次写入存储器110(也可保存原来的数据)并进行储存。
即,从该图像尺寸小的开始按顺序排列替换的处理,在一件份的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图像数据信息中,将最小的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各图像数据,从一件份图像数据信息的开头开始顺序读出并排列。接着,在该最小的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各图像数据组之后,将第2小的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各图像数据,从一件份的图像数据信息的前头开始顺序读出并排列。下面,在第2小的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各图像数据组之后,将第3小的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各图像数据,从一件份的图像数据信息的前头开始顺序读出并排列。
然后,通过反复上述动作,将最大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各图像数据,从一件份的图像数据信息的前头开始顺序读出并排列结束后,结束该处理。
这样,从小的图像尺寸开始顺序排列替换处理的一件份的图像数据信息,从其前头开始按顺序排列最小打印尺寸组的、第2小的打印尺寸组的、第3打印尺寸组的、最大打印尺寸组的内容。
并且,在步骤130中所执行的、以约相同尺寸的感光材料A连续的方式变更处理顺序的处理中,可将约相同尺寸(只要打印尺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则宽方向长度可以不同,可含制造允许误差)的感光材料A组成一组。进而在该处理中,可将把约相同尺寸的感光材料A组成一组的组排列成任意的打印尺寸顺序。
下面,在步骤126中,此次用打印机12、将对称处理的、对处理顺序进行排列替换的一件份的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图像数据信息、或将一件份的原来的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图像数据信息、从存储器110读出,并传输到用于图像记录装置10的打印处理的输入侧,进入步骤132。
在步骤132中,检测被输入但未被打印处理的每件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图像数据信息、是否残留在存储器110中,在判断出未被打印处理的每件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图像数据信息残留在存储器110中的情况下,返回步骤120继续处理,在判断出未被打印处理的每件打印尺寸指定后的图像数据信息未残留在存储器110中的情况下,则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在将本第4实施例的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上所输送的感光材料进行输送的图像记录装置上,例如按照处理顺序、约相同的尺寸(只要打印尺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则宽方向长度可以不同,可含制造允许误差)不连续、约相同尺寸断续存在时,不能在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R上高效率地组合来配置多个的感光材料A,所以在相同件内(作为一个组成应该处理组的内容,例如一卷胶片的内容等),通过以约相同尺寸(只要打印尺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则宽方向长度可以不同,可含制造允许误差)的感光材料A连续的方式适当变更处理顺序的处理顺序控制机构,执行控制。
然后该图像记录装置,执行从相纸盒16拉出、用切断器42切成约相同尺寸(只要打印尺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则宽方向长度可以不同,可含制造允许误差)的控制,当通过分配机构50在输送路径R上输送多个的感光材料A时,将约相同尺寸(只要打印尺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则宽方向长度可以不同,可含制造允许误差)的规定多张的感光材料A在输送路径R上,相对在输送辊子对52(一对输送用辊子53、55,并且,至少在输送路径上有一个输送辊子52)的中心线OS,在一边的区域内至少有一个感光材料A的重心G,并且相对中心线OS在另一边的区域内至少有一个其他感光材料A的重心G。
进而,当在输送路径R上输送单个感光材料A时,在输送路径R上,至少在感光材料A的一部分经过输送辊子对52的中心线OS上的状态下,执行配置感光材料A的送出控制。
据此,在图像记录装置10中,当对不同打印尺寸的多个感光材料A依次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由于打印尺寸不同,所以将不能同时在输送路径上输送规定的多个感光材料A的情况限制到最小,并增加能够同时处理规定的多个感光材料A的机会,合理地处理多个感光材料A,提高该处理的速度,能够提高生产率。
而且,由于在本第4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以外的构成、作用以及效果和上述的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主题范围内理当得到其他各种构成。
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分配多列的感光材料。
进而,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具有能够在多列输送方式的输送路径上正确地输送被输送的感光材料A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是通过对感光材料进行曝光而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收纳感光材料的收纳机构,和将从所述收纳机构拉出的感光材料、沿第1方向输送并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的感光材料输送路径上的多个输送位置中的任意位置进行定位的第1输送机构,和通过所述第1输送机构、将被定位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各输送位置的单个或多个所述感光材料、沿所述第2方向输送的第2输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被收纳在所述收纳机构中的长条状感光材料、通过所述第1输送机构按规定长度拉出并切断、形成所希望宽度的片状感光材料的切断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与由所述第1输送机构输送的感光材料的输送同步,按顺序进行切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在由第1输送机构输送的长条状感光材料到达输送路径上的多个输送位置中的任意位置以后、在多个位置上进行切断,形成被定位在多个输送位置上的多个片状的感光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对由第1输送机构输送到所述输送位置的感光材料的、在所述第2输送方向进行定位的导向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可配置多个所述感光材料的分配机构,以便在由第2输送机构输送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等的多个所述感光材料时,使得以穿过配置在所述第2输送机构用的输送辊的纵向中间点的中心线为界,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一方区域内至少有一个所述感光材料的重心,并且在另一方区域内至少有一个所述感光材料的重心。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用第2输送机构输送单个所述感光材料时,以在所述感光材料的一部分穿过配置在所述第2输送机构用的输送辊的纵向中间点的中心线的状态,配置所述感光材料的分配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处理顺序控制机构,以便根据图像记录的处理顺序、在所述感光材料的约相同尺寸不连续的情况下,在相同件的图像数据中,通过将约相同尺寸的图像数据整合为一组并按顺序排列这些图像数据组,以在一组中约相同尺寸的所述感光材料成为连续的方式、变更处理顺序。
全文摘要
一种图像记录装置,是通过对感光材料进行曝光而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收纳感光材料的收纳机构,和将从上述收纳机构拉出的感光材料、沿第1方向输送并在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的感光材料输送路径上的多个输送位置中的任意位置进行定位的第1输送机构,和通过所述第1输送机构、将被定位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各输送位置的单个或多个所述感光材料、沿所述第2方向输送的第2输送机构。这种图像记录装置,能以简单的构成分配多列印相纸,进而,能够经过输送路径将被输送的感光材料正确地输送。
文档编号G03D3/08GK1448779SQ0310738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5日
发明者森田直之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