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及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94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及含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具有均匀粒径的微胶囊效果的制备方法、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及使用其的可逆显示介质。
背景技术
微胶囊在压敏记录纸和热敏记录纸等记录材料、农药、医药、香料、液晶、胶粘剂等很多领域中使用。作为微胶囊的制法,提出了很多的方法,作为代表性的微胶囊化法,已知有凝聚法、表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等(参考三共出版株式会社、近藤、小石、微胶囊的制法、性质应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机器的发展,各种信息的数据量一直在不断扩大,信息的输出也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信息的输出,一般来说,可列举在使用显象管和液晶的显示器屏幕上显示等的形式。在这些显示器中,要求有携带性和低电功率性等,新型显示器的开发在积极地进行。作为新型的显示器,提出了电泳显示装置(参阅特开平1-86116号公报,美国专利第6241921号说明书和美国专利第6262706号说明书)。
电泳显示装置,将电泳颗粒在具有与该颗粒不同颜色的分散剂中分散而形成的分散体系,封入微胶囊中,在电极间安装该微胶囊即构成该装置。电泳显示装置是反射型的显示器,没有必要形成液晶显示器那样的背面光。由此,如使用电泳显示装置,其优点在于不仅使用者眼睛的负担减轻,即使变换观看的角度也不会引起观看的困难,响应的时间也较快。此外,在电极间一加电压,在电极上移动的电泳颗粒就具有记忆性,即使取消电压后,仍可以长期维持持续的原状态。为此,不需要电压保持一定的显示时间,这是作为显示装置所期待的优异性能。

发明内容
作为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已知有使用上述的一般的微胶囊化法。
为得到高精细的显示和蓝色的显示,有必要制作更细小的微胶囊,此外,为提高显示的对比度,要求微胶囊粒子的直径尽可能均匀。然而,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主要通过分级进行筛分,这样的制造效率比较差,微胶囊内包有的电泳颗粒的含量不均匀,使对比度降低。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为了在使用内部包有电泳颗粒的微胶囊的显示装置中,可以有高精度,高对比度的显示,提供了一种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可以使该微胶囊的颗粒直径细小而且均匀的同时,微胶囊内的电泳颗粒的含量均匀。
更具体地说,提供了一种微胶囊,为了达到高精细的显示,该微胶囊的颗粒直径优选为0.5~100μm,更优选为5~50μm,同时,为具有良好的对比度,微胶囊的颗粒直径分布的变动系数优选小于等于50%,更优选小于等于40%。
本发明者们为解决上述问题,持续进行了精心的研究,结果发现使用搅拌部分的顶端圆周速度为2~90m/s,并且从搅拌部分的顶端至固定部分的间距为(a)的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其中,0mm<(a)<20mm,可以完成上述课题,至此,完成本发明。
即,本申请涉及以下的本发明。
(1)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将电泳颗粒分散在疏水性介质中,制得疏水性分散液,搅拌部分的顶端圆周速度为2~90m/s,并且使用上述搅拌部分的顶端至与搅拌部分的顶端最接近的固定部分的间距为(a)的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其中,0mm<(a)<20mm,在含有分散稳定剂的亲水性介质中使之乳化分散的步骤,以及在使用搅拌叶轮对上述的乳化分散的疏水性分散液搅拌的同时,进行微胶囊化的步骤。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是圆筒形状的搅拌容器,在该搅拌容器内设有与上述搅拌容器形状基本相同的圆筒体,同时在圆周侧面形成多个搅拌叶轮。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乳化分散的疏水性分散液进行微胶囊化的步骤中,搅拌叶轮的圆周速度为0.2~5.0m/s。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乳化分散的疏水性分散液进行微胶囊化的步骤中,使用具有搅拌叶轮的搅拌装置,该搅拌叶轮在反应容器内可以搅拌,上述搅拌叶轮的叶轮直径(d1)和上述反应容器的内径(d2)的比例(d1/d2)是0.4~0.9,而且叶轮直径(d1)与总高度h1的比例(d1/h1)为0.3~1.5。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电泳颗粒为色调和电泳性互相不同的至少两种以上的着色颗粒构成。
(6)通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
(7)将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夹入至少一面是透明的2面相对的电极中,构成的可逆显示介质。
本发明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将至少1种以上色彩不同的电泳颗粒分散在疏水性介质中,制得疏水性分散液,使用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在含有分散稳定剂的亲水性介质中乳化分散的步骤,以及在使用搅拌叶轮对上述的乳化分散的疏水性分散液搅拌的同时,进行微胶囊化的步骤。
上述乳化分散的步骤中,使用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其中的搅拌条件是搅拌部分的顶端的圆周速度为2~90m/s,同时,搅拌部分的顶端和与搅拌部分的顶端最接近的搅拌装置的固定部分的间距(a)满足0mm<(a)<20mm。
此外,搅拌装置的固定部分是表示搅拌装置的容器壁、固定于容器壁的部分、在与容器壁不接触但在搅拌部分的附近和搅拌部分一体化的固定部分。
上述的微胶囊化步骤中,作为搅拌条件,搅拌叶轮的圆周速度是0.2~5.0m/s,通过在上述的乳化分散步骤后进行本步骤的微胶囊化,在颗粒直径为0.5~100μm的范围内,可以得到这样的微胶囊颗粒粒子直径分布的变动系数小于等于50%,其中的电泳颗粒是均匀装入的粒子。
乳化分散步骤中,作为搅拌条件,规定搅拌部分顶端的圆周速度为2~90m/s,但是搅拌部分顶端的圆周速度一小于2m/s,疏水性分散液的乳化就不能充分进行,其结果是大于等于100μm的颗粒直径中,成为变动系数产超过50%的、分布广泛的微胶囊。另外,关于微胶囊内的电泳颗粒的含有率,因为大的微胶囊比小的微胶囊具有含有率高的倾向,另一方面,搅拌部分顶端的圆周速度超过90m/s的搅拌装置,制作装置本身实际是困难的,所以规定为小于90m/s。
此外,搅拌部分的顶端和与搅拌部分的顶端最接近的搅拌装置的固定部分的间距(a)规定为0mm<(a)<20mm,若搅拌部分的顶端和与搅拌部分固定部分的间距(a)大于20mm,在疏水性分散液中,这样的占有率就不充分,结果得不到所确定的颗粒直径、尤其是得不到细小的颗粒直径,由此颗粒直径分布的变动系数大于50%。此外,微胶囊内的电泳颗粒的含有率也波动变大,因此在作为显示装置使用时的对比度会随之下降。
作为乳化分散步骤中使用的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的一个例子,可以列举在特开平4-114723号公报中公开的特殊机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T.K.薄膜搅拌器(图1)、特开平4-63122号公报中公开的M·技术(エム·テタニツク)株式会社制造的鹤嘴式(クレア)搅拌器(图2,图3),实开平5-37333号公报中公开的株式会社任原制作所制造的艾巴拉马依路达(エバラマイルダ—)搅拌器。图1中所示的薄膜搅拌器在后面进行描述,图2和图3中所示的鹤嘴式(クレア)搅拌器,在图3中示出的搅拌部分的固定部分21内,内藏(b)或(c)的搅拌部分22、23,构成图2所示的搅拌装置24。作为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的例子,除此之外,可以列举特殊机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T.K.管线流动(ラインフロ—)、T.K.管道(パイプライン)搅拌器、T.K.均化器(图4)等。图4中所示的(a)的搅拌装置25为T.K.均化器的侧面剖视图,(b)为该搅拌装置25的俯视图。作为这些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间歇使用、连续使用中的两种方式均可以使用,也可以使用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
在上述例示的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中,特别优选使用特开平4-114723号公报中公开的特殊机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T.K.薄膜搅拌器。
图1是一种使用筒状的筛型搅拌叶轮的高速回转式搅拌装置的模式示意图,作为该例,可以列举特殊机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T.K.薄膜搅拌器。如图1所示,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1至少具有搅拌容器2和在该搅拌容器2中内设的筒状筛型搅拌叶轮3。筒状筛型搅拌叶轮3,在其外圆周面上形成大量的孔4,搅拌物质的被处理物通过孔4,从筒状筛型搅拌叶轮3的内侧向外侧构成可能的通过。在搅拌叶轮3的外圆周面上形成的孔4,不对其大小和数量进行特别的限定,但优选在筒状叶轮3的全部面积的30~70%左右上开设直径为0.5~10mm左右的孔4。
筛型搅拌叶轮3被内藏在搅拌容器2的中心,搅拌容器2和筛型搅拌叶轮3之间的间距狭窄,搅拌部分的顶端和容器的间距(a),即搅拌容器和筛型搅拌叶轮最接近部分的间距(a),必需满足0mm<(a)<20mm。
作为搅拌叶轮,例示为筒状筛型搅拌叶轮3,但不是只限定为筒状筛型搅拌叶轮,还可以使用如图5中所示的搅拌部分是金属线状的钢丝刷型叶轮26。图6中,显示钢丝刷型叶轮26的俯视图。此外作为搅拌部分,还可以安装图7中显示的盘型叶轮27。
对通过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得到的乳化分散的疏水性分散液进行微胶囊化的步骤中,也可以使用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优选将其移送至容器和搅拌浆组合得到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微胶囊化。在微胶囊化步骤中,为了保持乳化分散步骤中的粒子直径,在使用细分化、合并化少的搅拌浆的同时,需要有合适的搅拌条件。本发明中,优选搅拌浆的圆周速度为0.2~5.0m/s,若搅拌浆的圆周速度小于0.2m/s,搅拌就不充分,已乳化分散的疏水性分散体会发生合并,因此不能得到具有期望颗粒直径的微胶囊,另一方面,若搅拌浆的圆周速度一大于5.0m/s,则有可能将已乳化分散的疏水性分散体进一步细分化、而无法得到目的颗粒直径的微胶囊。
此外,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形态,可以列举使用满足如下条件的搅拌浆和反应容器在已乳化分散的疏水性分散液进行微胶囊化的步骤中,使用的搅拌浆的浆径(d1)和反应容器的内径(d2)的比例(d1/d2)为0.4~0.9,并且搅拌浆的浆径(d1)和搅拌浆的总高度(h1)的比例(d1/h1)为0.3~1.5。使用上述搅拌浆面积大的搅拌浆和反应容器,可有效地、更稳定地进行微胶囊化。若搅拌浆的浆径(d1)和反应容器的内径(d2)的比例(d1/d2)一小于0.4,为了搅拌全部反应体系,必须提高搅拌速度,也不一定就有效。作为结果,已乳化分散的疏水性分散体有进一步分割的倾向。另一方面,若比例一大于0.9,即使增大搅拌所需动力比,而作为目的的效果就变少,此外对制作反应釜时的精度也有要求。
此外,若搅拌浆的浆径(d1)和搅拌浆的总高度(h1)的比例(d1/h1)一小于0.3,实际上该反应釜成为细长型,作为生产设备,不能说是有效的装置。另一方面,若比例大于1.5,就会接近一般的小面积的搅拌浆和同样的形状,而效率不高。
作为上述的搅拌浆和容器,可以列举特开平8-281089号公报中公开的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制的麦克斯混合器(マツクスブレンド)搅拌装置,特开平5-49890号公报中公开的神网ペンテツク株式会社制的全域(フルゾ—ン)搅拌装置,特开平9-75699号公报中公开的综研化学株式会社的Hi-F混合装置。特开平6-198155号公报中公开的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的搅拌装置等。
此外,对本发明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可能使用的构成材料进行说明。首先,作为疏水性分散介质,可以例举苯、甲苯、二甲苯、苯基二甲苯乙烷、二异丙基萘、萘类烃等芳香烃类,正己烷、十二烷基苯、环己烷、煤油、石蜡类烃等脂肪族烃类,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氟乙烯、四氟乙烯、二氯甲烷、溴乙烷等卤化烃类、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辛酯、磷酸辛基二苯基酯、磷酸三环己酯等磷酸酯类、对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对苯二甲酸二月桂酯、对苯二甲酸二环己酯等对苯二甲酸酯类,油酸丁酯、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癸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丁酯、己二酸二己酯、苯偏三酸三己酯、柠檬酸乙酰基三乙酯、马来酸己酯、马来酸二丁酯、乙酸乙酯等羧酸酯类,异丙基联苯、异戊基联苯、氯化链烷烃、二异丙基萘、1,1-二甲苯基乙烷、1,2-二甲苯基乙烷、2,4-二叔氨基酚、N,N-二丁基-2-丁氧基-5-叔己基苯胺等,而不仅限于这些。此外,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此外,作为上述疏水性分散介质,也可以使用任意的无色、有色的分散介质。作为电泳颗粒,使用带正电颗粒和带负电颗粒或者带正或负电颗粒和不带电颗粒这样的2种的颗粒时,使用无色的疏水性分散介质;但使用1种电泳颗粒时,作为有色的疏水性分散介质、则使用溶解了染料的分散介质。
作为上述情况可以使用的染料,可以列举油溶性染料,例如可以使用醇溶黑(SB、SSBB、AB)、油溶苯胺黑(SA、SAP、SAPL、EE、EEL、EX、EXBP、EB)、油溶黄(105、107、129、3G、GGS)、油溶橙(201、PS、PR)、坚牢橙、油溶红(5B、RROG)、油溶猩红、油溶桃红312、油溶紫#730、马库勒克斯蓝(マクロレツクスブル)-PR、苏密泊拉斯特绿(スミプラストグリ—ン)G、油溶褐(GR、416)、苏丹黑X60、油溶绿(502、BG)、油溶蓝(613、2N、BOS)、油溶黑(HBB、860、BS)、巴黎坚牢黄(1101、1105、3108、4120)、巴黎坚牢橙(3209、3210)、巴黎坚牢红(1306、1355、2303、3304、3360、3320)、巴黎坚牢桃红2310N、巴黎坚牢褐(2402、3405)、巴黎坚牢蓝(3405、1501、1603、1605、1607、2606、2610)、巴黎坚牢紫(1701、1702)、巴黎坚牢黑(1802、1807、3804、3810、3820、3830)等。
作为本发明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的微胶囊的制造方法中可以使用的电泳颗粒,可以使用无机颜料颗粒,有机颜料颗粒。
作为无机颜料颗粒,例如可以使用铅白、氧化锌、锌钡白、二氧化钛、硫化锌、氧化锑、碳酸钾、高岭土、云母、硫酸钡、铝钡白、矾土白、滑石、二氧化硅、硅酸钾、镉黄、镉锌钡白黄、黄色氧化铁、钛黄、钛钡黄、镉橙、镉锌钡白橙、钼酸橙、氧化铁、铅丹、朱砂、镉红、镉锌钡白红、棕土、褐色氧化铁、锌铁铬褐、铬绿、氧化铬、铬绿(viridian)、钴绿、钴铬绿、钛钴绿、绀青、铬蓝、永久蓝、青天蓝、钴铝铬蓝、钴紫、矿物紫、碳黑、铁黑、锰铁氧体黑、钴铁氧体黑、铜铬黑、铜铬锰黑、钛黑、铝粉、铜粉、铅粉、锌粉等。
此外,作为有机颜料颗粒,例如可以使用坚牢黄、二重氮黄、缩合偶氮黄、蒽素嘧啶黄、异二氢吲哚黄、铜偶氮次甲基黄、喹酞铜黄、苯并咪唑黄、镍二肟黄、单偶氮黄色淀、硝基苯胺橙、吡唑酮橙、培里诺橙(ペリノンオレ冫ジ)、萘酚红、甲苯胺红、永久洋红、吡唑啉酮红。若丹明6G-色淀、永久红、立索儿红、邦色淀红、色淀红、高胭脂红、枣红-10B、萘酚红、喹吖啶酮品红、缩合偶氮红、萘酚胭脂红、二萘嵌苯猩红、蒽醌红、二萘嵌苯(perylene)洋红、二萘嵌苯紫红、喹吖啶酮紫红、喹吖啶酮胭脂红、酞菁绿、维多利亚蓝色淀、酞菁蓝、坚牢天蓝、碱性蓝调色剂、标准还原蓝、若丹明B红、甲基紫色淀、二噁嗪紫、萘酚紫等。
此外,作为电泳颗粒,可以使用高分子微粒。作为高分子微粒,可以用以往公知的方法制备,例如,使用乳化聚合的方法、种子(seed)乳化聚合法、无乳化剂聚合法、分散聚合法、悬浊聚合法等,但不仅限制于通过这些方法进行制备。作为高分子微粒的材料,例如,苯乙烯类、苯乙烯-丙烯基类、苯乙烯-异戊二烯类、二乙烯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乙酯类、丙烯酸乙酯类、丙烯酸正丁酯类、丙烯酸类、丙烯腈类、丙烯酸酯橡胶-甲基丙烯酸类、乙烯类、乙烯-丙烯酸类、尼龙类、聚硅氧烷类、氨基甲酸乙酯类、蜜胺类、苯代三聚氰二胺类、苯酚类、氟(四氯乙烯类)、氯乙烯类、季吡啶鎓盐类、合成橡胶、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脱乙酰壳多糖、藻酸钙等,但不仅限定于这些聚合物材料。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上述高分子微粒根据需要用染料染色,或者也可以通过含有颜料的颗粒着色。
此外,这些颜料成分优选不仅作为颜料的单独微粒使用,还可以以各种表面处理的状态使用。作为此时的表面处理的方法,可以采用对应颜料颗粒使用通常的各种方法,例如将以聚合物为代表的各种化合物涂覆在颜料表面上、通过钛酸酯类、硅烷类等的各种偶合剂进行偶合处理、共聚合处理等。此外,这些颜料颗粒也可以以进行了化学动力处理的状态使用,也可以以在颜料颗粒相互之间,或者和聚合物颗粒、空的聚合物颗粒之间形成的复合颗粒,或在各种树脂之间形成的复合颗粒等的状态下使用。
这些电泳颗粒的颗粒直径优选为0.01~10μm,更优选0.05~5μm,但不只限定于这些颗粒直径。
此外,本发明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中使用的疏水性分散介质中,为达到控制电泳颗粒的带电量,提高分散度的目的,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各种分散剂。作为该分散剂,可以使用能与分散介质以溶解或分散混合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型表面活性剂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将2种以上的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
作为这些分散剂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如下的物质。例如,聚氧乙烯壬基酚醚、聚氧乙烯二壬基酚醚、聚氧乙烯辛基酚醚、聚氧乙烯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双酚A、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辛基苯酚乙醇盐酯等聚氧烯基烷基苯酚醚类,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烯基嵌段聚合物、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油醚、聚氧乙烯硬脂酰醚、聚氧丙烯醚等聚氧烯醚类,单醇型的聚氧烯乙二醇、二醇型的聚氧烯乙二醇、三醇型的聚氧烯乙二醇、单醇类嵌段型的聚氧烯乙二醇、二醇类嵌段型的聚氧烯乙二醇、无规型的聚氧烯乙二醇等乙二醇类,辛基苯酚乙醇盐、油醇乙醇盐、月桂醇乙醇盐等一元直链醇乙醇盐和二元直链乙醇盐、多核苯酚乙醇盐等的烷基醇醚类、聚氧乙烯松香酯、聚氧乙烯月桂酯、聚氧乙烯油酸酯、聚氧乙烯硬脂酸酯等的聚氧烯基烷基酯类、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酯、脱水山梨糖醇单棕榈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脱水山梨糖二月桂酯、脱水山梨糖醇二棕榈酸酯、脱水山梨糖醇二硬脂酸酯等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棕榈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二月桂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二棕榈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二硬脂酸酯等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酯类,饱和脂肪酸甲酯、不饱和脂肪酸甲酯、饱和脂肪酸丁酯、不饱和脂肪酸丁酯、饱和脂肪酸硬脂酯、不饱和脂肪酸硬脂酯、饱和脂肪酸油酯、不饱和脂肪酸油酯、硬脂酸聚乙二醇脂、油酸聚乙二醇脂、松香聚乙二醇脂等的脂肪酸酯类、硬脂酸、油酸、棕榈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等脂肪酸类和该脂肪酸的酰胺化化合物类,聚氧乙烯月桂胺、聚氧乙烯烷基胺、聚氧乙烯烷基胺醚等聚氧乙烯烷基胺类、月桂酸单乙醇酰胺、椰子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等高级脂肪酸单乙醇酰胺类、高级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类,聚氧乙烯硬脂酸酰胺、椰子二乙醇酰胺(1-2型/1-1型)、烷基烷基醇酰胺等酰胺化合物类和烷醇酰胺类,R-(CH2CH2O)mH(CH2CH2O)nH、R-NH-C3H6-NH2[R=油基·辛基·月桂基·肉豆蔻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椰子·牛脂·大豆]表示的脂肪族醇胺类,R-NH2[R=油基·辛基·月桂基·肉豆蔻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椰子·牛脂·大豆]表示的伯胺类,R1R2-NH[R1·R2=R=油基·辛基·月桂基·肉豆蔻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椰子·牛脂·大豆]表示的仲胺类,R1R2R3-NH[R1·R2·R3=油基·辛基·月桂基·肉豆蔻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椰子·牛脂·大豆]表示的叔胺类,各种合成的高级醇类以及各种天然的高级醇类。可以使用丙烯酸类化合物、聚香芹酮酸类化合物、羟基脂肪酸低聚物、羟基脂肪酸低聚物转化物等的高分子类和低聚物类。
作为阴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使用聚羧酸类高分子活性剂、聚羧酸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特殊脂肪酸皂、松香皂等羧酸盐类,蓖麻油硫酸酯盐、月桂醇的硫酸酯钠盐、月桂醇的硫酸酯铵盐、天然醇硫酸酯钠盐、高级醇硫酸酯钠盐等的醇类硫酸酯盐类以及月桂醇醚的硫酸酯铵盐、月桂醇醚的硫酸酯钠盐、合成高级醇醚的硫酸酯铵盐、合成高级醇醚的硫酸酯钠盐、烷基聚醚硫酸酯铵盐、烷基聚醚硫酸酯钠盐、天然醇EO(环氧乙烷)加聚物类硫酸酯钠盐、天然醇EO(环氧乙烷)加聚物类硫酸酯铵盐、合成醇EO(环氧乙烷)加聚物类硫酸酯铵盐、合成醇EO(环氧乙烷)加聚物类硫酸酯钠盐、烷基苯酚EO(环氧乙烷)加聚物类硫酸酯铵盐、烷基苯酚EO(环氧乙烷)加聚物类硫酸酯钠盐、聚氧乙烯壬基苯醚硫酸酯铵盐、聚氧乙烯壬基苯醚硫酸酯钠盐、聚氧乙烯多环苯醚硫酸酯铵盐、聚氧乙烯多环苯醚硫酸酯钠盐等的硫酸酯盐类,各种烷基芳基磺酸铵盐、各种烷基芳基磺酸钠盐、萘磺酸铵盐、萘磺酸钠盐、各种烷基苯磺酸铵盐、各种烷基苯磺酸钠盐、萘磺酸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等的磺酸盐类,聚氧乙烯壬基苯醚磺酸铵盐、聚氧乙烯壬基苯醚磺酸钠盐、聚氧乙烯特殊芳基醚磺酸铵盐、聚氧乙烯特殊芳基醚磺酸钠盐、聚氧乙烯十三烷基苯醚磺酸铵盐、聚氧乙烯十三烷基苯醚磺酸钠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磺酸铵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磺酸钠盐等聚氧乙烯烷基类磺酸盐类,二烷基硫代琥珀酸酯铵盐、二烷基硫代琥珀酸酯钠盐、多环苯基聚乙氧基磺基乙酸酯铵盐、多环苯基磺基乙酸酯钠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代琥珀酸单酯铵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代琥珀酸单酯钠盐等的硫代琥珀酸酯盐类、烷基磷酸酯、烷氧基烷基磷酸酯、高级醇磷酸酯、高级醇磷酸盐、烷基萘酚型磷酸酯、芳香族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磷酸酯等的磷酸酯类以及磷酸盐类。
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使用以R-N(CH3)3X[R=硬脂基·十六烷基·月桂基(laucyl)·油基·月桂基(dodecyl)·椰子·大豆·牛脂等/X=卤素·胺等]代表的烷基三甲基胺类季铵盐类,四甲基铵类盐、四丁基铵盐等的季铵盐类,以(RNH3)(CH3COO)[R=硬脂基·十六烷基·月桂基(lauryl)·油基·月桂基(dodecyl)·椰子·大豆·牛脂等]代表的醋酸盐类,月桂基二甲基苄基铵盐(卤素·胺盐等),硬脂基二甲基苄基铵盐(卤素·胺盐等),月桂基二甲基苄基铵盐(卤素·胺盐等)的苄基胺系季铵盐类、R(CH3)N(C2H4O)mH(C2H4O)n·X[R=硬脂基·十六烷基·月桂基(laucyl)·油基·月桂基(dodecyl)·椰子·大豆·牛脂等/X=卤素·胺等]代表的聚氧烯化类季铵盐类。
作为两性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使用各种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各种吡唑啉型表面活性剂、β-丙氨酸型表面活性剂、聚辛基聚氨基乙基灰酶盐酸盐等。此外,可以使用其它的各种保护胶体剂。
本发明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中,可以通过一直以来使用的原位聚合法、表面聚合法、凝聚法等进行制备,其中,作为微胶囊的壁材,可以列举聚氨脂、聚脲、聚脲-聚氨脂、氨树脂、聚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明胶等。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微胶囊的大小为0.5~100μm,优选为5~50μm。
制备微胶囊时,首先必须将疏水性分散液在亲水性介质中乳化分散。作为亲水性介质,最优选水,根据情况可以添加能溶解于水的有机溶剂,例如醇类。此外,在乳化分散中使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和无机微粒等保护胶体。
作为水溶性高分子,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聚合物、(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与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酯、丙烯酰胺、丙烯腈、2-甲基丙磺酸、苯乙烯磺酸、乙烯乙酸酯等的共聚物)、马来酸共聚物(与苯乙烯、乙烯、丙烯、甲基乙烯基醚、乙酸乙烯酯、异丁烯、丁二烯等和马来酸的共聚物等)、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角蛋白、阿拉伯胶、淀粉衍生物、聚乙烯醇等。作为无机微粒,例如,可以使用滑石、膨润土、有机膨润土、白碳黑、胶状二氧化硅、胶状氧化铝、微粒二氧化硅、碳酸钾、硫酸钾等。
此外,为控制乳化状态,可以使用其它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以下,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微胶囊的代表性的合成方法。若使用原位法,作为壁材,可以使用聚氨脂、聚脲、聚脲-聚氨脂、尿素-甲醛树脂、蜜胺-甲醛树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等。
如果有将聚氨脂、聚脲、聚脲-聚氨脂作为壁材使用的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首先要使用分子内有2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间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2,6-亚苄基二异氰酸酯、2,4-亚苄基二异氰酸酯、萘-1,4二异氰酸酯、二苯甲基-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4,4’-二苯基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甲基-4,4’-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基-1,4-二异氰酸酯、4,4’-二苯丙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亚丙基-1,2-二异氰酸酯、亚丁基-1,2-二异氰酸酯、环己亚基-1,2-二异氰酸酯、环己亚基-1,4-二异氰酸酯等的二异氰酸酯,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基-1,4-二异硫氰酸酯、次乙基二异氰酸酯等的二异氰酸酯,4,4’-二甲基二苯甲基-2,2’,5,5’-四异氰酸酯等的四异氰酸酯。此外,作为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也可以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己三醇的加聚物、2,4-亚苄基二异氰酸酯和焦儿茶酚的加聚物、亚苄基二异氰酸酯和己三醇的加聚物、亚苄基二异氰酸酯和三羟基丙烷的加聚物、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三羟基丙烷的加聚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三羟基丙烷的加聚物等这样的异氰酸酯预聚物。
此外,作为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还可以使用预聚合化的化合物。此外,也可以将上述二种以上的物质一起使用。另一方面,作为在上述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有反应性的壁膜形成物质,可以列举多元醇类、羟基聚酯类、羟基聚亚烷基醚类、多元胺的环氧乙烷加聚物、多元胺类等分子内有两个以上活性氢的物质。
上述多元醇类中,也可以使用脂肪族、芳香族或脂环族中的任一种,例如可以使用二茶酚、间苯二酚、1,2-二羟基-4-甲基苯、1,3-二羟基-5-甲基苯、3,4-二羟基-1-甲基苯、3,5-二羟基-1-甲基苯、2,4-二羟基乙基苯、1,3-萘二醇、1,5-萘二醇、2,7-萘二醇、2,3-萘二醇、o,o’-双酚、p,p’-双酚、双酚A、双-(2-羟基苯)甲烷、苯二甲基二醇、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1,1-三羟甲基丙烷、己三醇、季戊四醇、甘油、山梨醇等。
作为羟基聚亚烷基醚类,可以列举上述的多元醇类和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马来酸、间苯二酸、对苯二酸、葡糖酸等聚羧酸得到羟基聚醚类,作为羟基聚亚烷基醚类,可以列举有上述的多元醇类和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环氧烷的缩聚物的羟基聚亚烷基醚类,作为多元胺的环氧烷加成物,可以列举邻苯二胺、对苯二胺、二氨基萘、乙二胺、1,3-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1,6-六亚甲基二胺等多元胺中氨基的氢有至少1个以上被上述的环氧烷取代而得到的物质。
作为多元胺类,例如可以使用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1,6-六亚甲基二胺、1,8-八亚甲基二胺、1,12-十二亚甲基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甲基二胺、对苯二甲基二胺、间苯二甲基二胺、薄荷烷二胺、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异佛尔酮二胺、1,3-二氨基环己烷、螺乙缩醛类二胺等。此外,也可以使用与异氰酸酯有反应性的水作为壁膜形成物质。
基本上,本发明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所示步骤进行。首先,调制出含有保护胶体的水溶液。如果使用作为保护胶体的水溶性高分子,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使用0.2~10重量份,优选0.5~5重量份的水溶性高分子,如果使用无机微粒,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使用0.1~100重量份,优选1~50重量份。
接着,将电泳颗粒、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多元醇与根据需要的多元胺混合于疏水性分散介质中,以调节疏水性分散液。将该疏水性分散液在上述步骤中调制得到的保护胶体水溶液中进行乳化分散。乳化分散中使用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例如使用鹤嘴式(クレア)混合器(M·技术(エム·テクニツク)株式会社产),以5000rpm搅拌5分钟,进行乳化分散。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疏水性分散液,电泳颗粒的使用量为0.1~20重量份,优选为1~10重量份。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疏水性分散液,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使用量为1~50重量份,优选为5~20重量份。此外,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疏水性分散液,多元醇或多元胺的使用量为1~50重量份,优选为5~20重量份。
在预先确定的温度下加热得到的乳化分散液,使多元异氰酸酯与多元醇或/和多元胺反应,可以得到目的物微胶囊。
此外,作为壁材,使用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乙烯乙酸酯等时,作为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例如可以选择使用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叔丁基苯乙烯、氯代苯乙烯、苄基丙烯酸酯、苄基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甲苯等芳香族类单体,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正癸酯、丙烯酸十二酯等的丙烯酸烷基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等含有羟基的单体类、N-羟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 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N-取代丙烯、甲基丙烯单体类。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聚合性不饱和羧酸以及其无水物等含有羧基的单体类,丙烯酸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等的含有环氧基的单体类、以及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巴豆腈、乙烯乙酸脂、氯乙烯、氯亚乙烯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
此外,本发明中,也可以与上述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同时使用有多官能性,从而具有架桥性的单体类,例如亚甲基二丙烯酰胺、二乙烯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双酚A、二甘油醚二丙烯酯、三羟甲基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化三聚氰酸酯等。
使用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时,作为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有机过氧化物,例如、月桂基过氧化物、苯基过氧化物、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环己酮过氧化物、2,2-二(叔丁基过氧化物)戊酸盐、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二枯基过氧化物、辛酰基过氧化物等,以及偶氮系化合物,例如,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1,1-偶氮二(环己基-1-腈)、VA-061、VA-080、VR-110、V-601(都是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等。
此外,无机过氧化物,例如可以使用过氧化铵、过氧化钠等。这些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使用通过与雕白粉等还原剂一起使用形成的氧化还原型。此外作为调整分子量的链转移剂,可以使用巯基乙酸辛酯、巯基乙酸甲氧丁酯、巯基丙酸辛酯、巯基丙酸甲氧丁酯、硬脂酰硫醇等硫醇类,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等。
作为乳化分散工序,将电泳颗粒、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和根据需要的链转移剂混合于疏水性分散介质中调节疏水性分散液。将该疏水性分散液与上述同样地乳化分散于保护胶体水溶液中。乳化分散采用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例如,使用鹤嘴式(クレア)混合器(M·技术(エム·テクニツク)株式会社制),以5000rpm搅拌5分钟进行乳化分散。这里,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用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疏水性分散液为1~90重量份,优选10~50重量份。对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用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通常相对于100重量份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为0.1~10重量份,优选为0.1~5重量份。
当以原位法进行自由基聚合时,也可以不将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混合于疏水性分散介质中,而溶解于水中进行聚合。此时,所用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优选使用在水中所溶解的范围。
将所得乳化分散液加热至所设定的温度,使自由基聚合开始,即可得到目的物微胶囊。
另外,当使用氨基树脂作为壁材时,作为可用于本发明中的成分,例如,可以使用三聚氰胺/甲醛前聚物、脲/甲醛前聚物、烷基化羟甲基脲烷基化羟甲基三聚氰胺、N-烷基三聚氰胺/甲醛前聚物、鸟粪胺/甲醛前聚物、烷基脲/甲醛前聚物等。
另外,作为乳化分散工序,将电泳颗粒混合于疏水性分散介质中调节疏水性分散液。将该疏水性分散液与上述同样地乳化分散于保护胶体水溶液中。乳化分散采用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例如,使用鹤嘴式(クレア)混合器(M·技术(エム·テクニツク)株式会社制),以5000rpm搅拌5分钟进行乳化分散。这里,氨基树脂组分的用量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疏水性分散液,使用1~200重量份,优选10~60重量份。当氨基树脂组分为脲/甲醛前聚物时,可以将该成分缓慢地或者一次性地加入体系中,也可以将作为其原料的脲先溶解于水性介质中,然后缓慢地或者一次性地将甲醛加入体系中。微胶囊化反应优选在酸性条件下,即体系pH为2.0~6.8,优选为3.0~6.0的条件下进行。体系的条件最好根据所用氨基树脂组分的种类进行适当地调整,例如,对于三聚氰胺/甲醛前聚物或烷基化羟甲基三聚氰胺的情况,pH为4.0~5.5,对于脲/甲醛前聚物的情况pH为2.0~4.5是适当的。通过将体系pH调节至3.0~6.8并加热至所设定的温度,在疏水性物质的分散粒子表面进行缩聚,可以得到目的物微胶囊。
另外,上述氨基树脂组分为甲醛与脲、三聚氰胺等的前聚物,则可以按照常规的方法制备。
其次,当采用界面聚合法时,作为壁材可以使用聚氨酯、聚脲、聚脲-聚氨酯、聚酰胺等。在界面聚合法中,将疏水性单体加入到疏水性分散介质中,将疏水性分散液在水中进行乳化分散后,加入亲水性单体,使其在油滴表面发生聚合。当使用聚氨酯、聚脲、聚脲-聚氨酯作为壁材时,作为所用的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原位法中所示的多元异氰酸酯、多元醇、多元胺。一般作为疏水性单体使用多元异氰酸酯,作为亲水性单体使用多元醇、多元胺。至于这些单体的用量,与原位法中所示的量相同。
另外,当使用聚酰胺作为壁材时,也可以使用多元酸卤化物代替上述多元异氰酸酯作为疏水性单体,使用多元胺作为亲水性单体。作为多元酸卤化物可以使用癸二酰氯、对苯二酰氯等。
再次,当采用凝聚法时,可以使用至今已熟知的明胶-阿拉伯树胶的复合凝聚法。明胶可以与阿拉伯树胶以外的海藻酸钠、角叉菜胶、羧甲基纤维素、琼脂、聚乙烯基苯磺酸、马来酸酐共聚物、其它表面活性剂等的阴离子反应。
作为乳化分散工序,将电泳性粒子混合于疏水性分散介质中调节疏水性分散液。将100重量份该疏水性分散液乳化分散于加热至40℃的120重量份10%的明胶水溶液与120重量份10%的阿拉伯树胶中。乳化分散采用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例如,使用鹤嘴式(クレア)混合器(M·技术(エム·テクニツク)株式会社制),以5000rpm搅拌5分钟进行乳化分散。向该分散液中加入600重量份40℃的热水后,用10%的醋酸调节pH至4.3。接着冷却至10℃或以下,加入5重量份37%的甲醛,再用10%的氢氧化钠将pH调节至10。加热至50℃使胶囊固化,得到目的物微胶囊。
当使用上述各种方法、材料制作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的微胶囊作为显示材料时,可以实现高精密且高对比度的显示。
在本发明中,可以提供采用上述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电泳性可逆显示介质,这些电泳性可逆显示介质的形态,可以列举例如在至少一个是透明的一对基板中,至少一个基板的一面上具有电极,该电极面与一个基板通过隔板/或不通过隔板而相对设置,在所形成的空间中填充本发明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而得到的电泳可逆显示介质。或者可以列举,在至少一个基板是透明的一对基板中,至少一个基板的一面上具有电极,该电极面与一个基板通过隔板/或不通过隔板而相对设置,将所形成的空间通过基质材料进行不连续地分割,再填充本发明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而得到的电泳性可逆显示介质,或者,在一面上具有电极的透明或不透明基板的电极面一侧由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与基质材料形成涂层而形成的电泳可逆显示介质。另外还可以列举,在一面上具有电极的透明或不透明基板的电极面一侧由本发明的含内部包有电泳性粒子分散液的微胶囊与基质材料形成涂层,在该涂层上设置外涂层而得到的电泳可逆显示介质等。另外,本发明中的基板是指含有与不含有电极面的两种基板。
图8是显示电泳显示介质的剖面图。如图8所示,电泳显示介质5在基板6上,一对电极基板7a、7b,在该电极基板7a、7b之间设置隔板8而层压。在上述一对电极基板7a、7b之间设置的隔板8的周围形成可逆显示记录层9,可逆显示记录层9是由在下述基质材料形成的基质相10中填充多个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11而构成。
上述可逆显示记录层9是通过将内部包有电泳颗粒的微胶囊11与形成基质相10的基质材料溶解、分散、混悬或者乳化,调节成为涂液,将所得涂液通过将所得涂液通过线锭涂布、辊涂、刮涂、浸涂、喷涂、旋涂或者照相凹板式涂布等方法涂布在电极板上并干燥而获得。此时,电极板是指在玻璃板或塑料薄膜上形成ITO等导电性膜而形成的电极,可以列举形成铝、铜、金等导电性金属膜构成的电极。
作为形成粘结剂相10的粘结剂材料,可以使用与微胶囊壁材同样的材料,或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氯乙烯-乙烯乙酸酯共聚体、聚乙烯缩丁醛、聚乙烯醇、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缩醛、丙烯酸树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酚醛树脂、氟树脂、硅树脂、二烯树脂、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尿烷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亚苯醚、聚亚苯硫醚、聚醚砜、聚醚酮、聚丙烯酸酯、芳族聚酰胺、聚亚氨、聚-对亚苯、聚-对二甲苯、聚对亚苯基亚乙烯、聚乙内酰胺、聚乙二酰脲、聚苯并咪唑、聚苯并噻唑、聚苯并噁唑吡唑、聚喹啉,上述的热固化树脂或活性能量标线固化树脂或从这些混合物中选择一种以上的材料。
作为形成保护层的材料,可以使用上述形成粘结剂材料的材料。将上述的材料溶解、分散、悬浊或乳化的加入了介质、固化剂、催化剂和/或助催化剂的保护层材料组成物,在显示层上将该组合物通过线锭涂布(ワイヤ一バ一コ一ト)、辊涂、刮涂、浸涂、喷涂、旋涂或者照相凹板式涂布等涂布方法,或溅射以及化学气相法等涂布在显示层上,从而形成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在具有保护表示层功能的范围内,尽可能薄,优选约0.1~100μm,更优选0.3~30μm。
通过本发明中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得颗粒直径细小且均匀的微胶囊,同时,微胶囊内的电泳颗粒的含有率均匀,利用该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显示装置等可构成可逆显示介质,可以有高精细和高对比度的显示,其工业实用性很高。


图1中是使用筒状的筛式搅拌叶轮的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的模式性示意图。
图2和图3是在一个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实施例中的鹤嘴式(クレア)搅拌器的示意图。
图4是在一个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实施例中的T.K.均化器的示意图。
图5是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侧面的剖视图,该装置使用搅拌部分是金属线状的钢丝刷型叶轮。
图6是图5中示出的钢丝刷型叶轮的俯视图。
图7是盘型叶轮的示意图。
图8是电泳显示介质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2搅拌容器3筛型搅拌叶轮4孔5电泳显示介质6基板7a,7b电极基板8调距板9可逆的显示记录层10.矩阵相11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且,实施例中的“部”、“%”分别表示“重量份”、“重量%”。
(实施例1)将1重量份的油溶性染料油蓝溶解于150重量份的石蜡类异链烷烃(埃克森株式会社制造),从而制备经过染色的疏水性分散介质。向该疏水分散介质添加5重量份的作为电泳颗粒的、经过疏水处理的二氧化钛(デユポン公司生产,Ti-PURE R104),并使用超声波分散机使电泳颗粒分散10分钟,制备疏水性分散液。另一方面,将20重量份的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溶解于1500重量份的离子交换水,从而制得溶液。接着,将该水溶液中添加初始制备的疏水性分散液,使用M·技术(エム·テクニツク)株式会社生产的鹤嘴式(クレア)混合器,并以5m/s的圆周速度进行10分钟的乳化分散。另外,使用纯碱水溶液,并将由150重量份的37%甲醛、50重量份的蜜胺、400重量份的离子交换水组成的混合液搅拌下调节至PH9.0,在60℃下,使反应20分钟,制得透明的蜜胺/甲醛缩合物。然后,进行如下的微胶囊化的步骤,将上述反应液加入到装有住友重型机械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麦克斯型搅拌浆的反应釜的初始的乳化分散液中,在圆周速度为0.75m/s的搅拌条件下,在50℃下,利用原位法使上述混合液进行反应。所得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颗粒直径为15μm,变动系数为36%。而且,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颗粒,并由100个颗粒直径的平均值求得粒径。
接着,在80g的10重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20g所得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调节分散涂布液。使用100μm间隙的高频加热器,在带有ITO膜的玻璃板(ITO膜)上,涂覆该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涂膜,在涂膜上再放上带有ITO膜的玻璃板(ITO膜是微胶囊涂膜面),制成电泳显示介质。将这样制成的电泳显示介质与直流电源相连,以10Hz的矩形频率改变电场方向,外加±100v的电压,可以将二氧化钛颗粒电泳至电极上部的情况显示成白色(此时,电极上部的电场为正),而将二氧化钛颗粒电泳至电极下部的情况表示成蓝色(此时,电极下部为正)。
对所得的电泳现象显示介质的显示性能进行检查,使用大塚电子制造的Photal MCPD-1000,在可见光区域,以45°照射,0°接受光线,分别对显示白色、显示蓝色时的反射光强度进行测定,将两种显示颜色的反射率的比作为对比度,从而求得的对比度为1(蓝色)6.0(白色)。与此相关,印刷在报纸上的蓝色接触印刷部分和报纸的空白部分的对比度为1(蓝色)7.4(白色),从而证实了电泳现象显示介质的显示对比度高。
(实施例2)将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换成特殊机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T.K.膜混合器(フイルミツクス),并在搅拌部位装上筒状刷型叶轮(与容器的间隙为2mm,孔径为2mm),以10m/s的圆周速度进行2分钟的乳化分散。除上述改变之外,与实施例1进行同样的操作,制得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这种微胶囊的颗粒直径为17μm,变动系数为32%。测定使用该微胶囊的显示装置的对比度,是1(蓝色)∶6.4(白),从而证实了电泳显示介质的显示对比度高。
(实施例3)将1重量份的油溶性染料油蓝溶解于150重量份的石蜡类异链烷烃(埃克森株式会社制造),制备已染色的疏水性分散剂。向该疏水分散剂添加5重量份的作为电泳颗粒的、经过疏水处理的二氧化钛(デユポン公司生产,Ti-PURE R104),并使用超声波分散机使电泳颗粒分散10分钟,制备疏水性分散液。进一步添加11.1重量份的3摩尔甲苯二异氰酸酯和1摩尔三羟甲基丙烷的加聚物。另一方面,将15重量份的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聚乙烯醇溶解于1500重量份的离子交换水,制得水溶液。接着,在该水溶液中加入初始制备的疏水性分散液,使用M·技术(エム·テクニツク)株式会社生产的鹤嘴式(クレア)混合器,以5m/s的圆周速度进行10分钟的乳化分散。然后,进行形成微胶囊的步骤,准备56重量份的含有5.6重量份的三亚乙基四胺的水溶液,将该溶液加入事先装有叶轮机的反应釜中的初始的乳化分散液中,在圆周速度为0.75m/s的搅拌条件下,在50℃下,利用界面聚合法,使上述混合液反应5个小时。所得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颗粒直径为20μm,变动系数为37%。此外,以使用该微胶囊的显示装置测定对比度,为1(蓝色)∶6.1(白),证实了电泳现象显示介质的显示对比度高。
(实施例4)将1重量份的油溶性染料油蓝溶解于150重量份的石蜡类异链烷烃(埃克森株式会社制造),制备已染色的疏水性分散剂。向该疏水分散剂添加5重量份的作为电泳颗粒的、经过疏水处理的二氧化钛(デユポン公司生产,Ti-PURE R104),并使用超声波分散机使电泳颗粒分散10分钟,制备疏水性分散液。再添加3.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异丁酯、0.5重量份的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1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进行溶解。另一方面,将5重量份的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聚乙烯醇溶解于500重量份的离子交换水,制得水溶液。接着,在水溶液中添加初始制备的疏水性分散液,使用M·技术(エム·テクニツク)株式会社生产的鹤嘴式(クレア)混合器,以5m/s的圆周速度进行10分钟的乳化分散。然后,进行形成微胶囊的步骤,将溶液添加至事先装有叶轮机的反应釜中的初始的乳化分散液中,在圆周速度为0.75m/s的搅拌条件下,在80℃下,利用原位法使上述混合液进行反应3小时。所得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颗粒直径为23μm,变动系数为40%。此外,以使用该微胶囊的显示装置测定对比度,为1(蓝色)∶6.0(白),证实了电泳现象显示介质的显示对比度高。
(实施例5)将1重量份的油溶性染料油蓝溶解于150重量份的石蜡类异链烷烃(埃克森株式会社制造),制备已染色的疏水性分散剂。在疏水性分散剂中添加5重量份的作为电泳颗粒的经过疏水处理的二氧化钛(デユポン公司生产,Ti-PURE R104),并使用超声波分散机使电泳颗粒分散10分钟,制备疏水性分散液。另一方面,将200重量份的10%明胶水溶液和200重量份的10%阿拉伯胶水溶液以及600重量份的离子交换水进行混合,制备水溶液,并加温至40℃。在该水溶液中添加初始制备的疏水性分散液,并将疏水性分散液乳化分散至水中。此时,使用M·技术(エム·テクニツク)株式会社生产的鹤嘴式(クレア)混合器,以5m/s的圆周速度进行10分钟的乳化分散。接着,进行形成微胶囊的工序,将该分散液一直保持在40℃,并将其加入装有搅拌桨的反应釜中,一边以0.75m/s的圆周速度进行搅拌,一边添加500重量份的离子交换水,再使用10%的乙酸水溶液,将体系的PH值缓慢降至4.2,从而形成明胶/阿拉伯胶的复合凝聚。将体系温度降至10℃以下,添加20重量份的37%的甲醛,并使用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值调节至9.0,进行固化。所得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颗粒直径为19μm,变动系数为40%。此外,以使用该微胶囊的显示装置测定对比度,对比度为1(蓝色)∶6.0(白),证实了电泳现象显示介质的显示对比度高。
(实施例6)将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换成特殊机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T.K.膜(フイル)混合器,并在搅拌部位装上筒状刷形搅拌轮(与容器的间隙为2mm,孔径为2mm),通过流动方式,以10m/s的圆周速度,并在60秒的保留时间内进行乳化分散。此外,与实施例5进行同样的操作,制得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这种微胶囊的颗粒直径为25μm,变动系数为31%。以使用该微胶囊的显示装置测定对比度,为1(蓝色)∶7.3(白),证实了电泳现象显示介质的显示对比度高。
(实施例7)将5重量份作为电泳颗粒的二氧化钛(石原产业社产,CR-50),10重量份的钛黑(赤穗化成社产,Thilack D),2.5重量份的油酸添加溶解至150重量份的石蜡类异链烷烃(埃克森株式会社制造)中,并使用超声波分散机分散10分钟,制备疏水性分散液。另一方面,将200重量份的10%明胶水溶液和200重量份的10%阿拉伯胶水溶液与600重量份的离子交换水混合,制得水溶液,加热到40℃。在该水溶液中添加初始制备的疏水性分散液,在水中进行疏水性分散液的乳化分散,其中搅拌部分中安装有筒状筛式搅拌叶轮(与容器的间隙为2mm,孔径为3mm),使用特殊机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T.K.膜(フイル)混合器,通过连续方式,以圆周速度7m/s,停留时间60s进行乳化分散。接着,进行微胶囊化步骤,,将该分散液一直保持在40℃,加入安装有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产的搅拌混合浆的反应釜,以0.75m/s圆周速度搅拌,同时加入500重量份的离子交换水,一边以0.75m/s的圆周速度进行搅拌,一边添加500重量份的离子交换水,再使用10%的乙酸水溶液,将体系的PH值缓慢降至4.2,形成明胶/阿拉伯胶的复合凝聚。将体系温度降至10℃以下,添加20重量份的37%的甲醛,并使用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值调节至9.0,进行固化。得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颗粒直径为32μm,变动系数为28%。此外,以使用该微胶囊的显示装置测定对比度,为1(黑)∶10.2(白)。此外,印刷在报纸上的黑色印刷部分和新闻纸的空白部分的对比度为1(黑色)∶9.5(白色),证实了电泳显示介质的显示对比度高。
(对照例1)本对照例中,搅拌装置的搅拌部分顶端的圆周速度为1.5m/s,且搅拌部分的顶端至固定部分的间隔变更为5mm的旋转式搅拌装置。除外与实施例1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颗粒直径为28μm,变动系数为75%。按实施例1的同样方法作成电泳显示介质,将分别显示为白色和蓝色时的反射光强度的比作为对比度,求得对比度为1(蓝色)∶2.5(白)。
(对照例2)本对照例中,搅拌装置的搅拌部分顶端的圆周速度为55m/s,且搅拌部分的顶端至固定部分的间隔变更为25mm的旋转式搅拌装置。除外与实施例1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颗粒直径为6.8μm,变动系数为64%。按实施例1的同样方法作成电泳显示介质,将分别显示为白色和蓝色时的反射光强度的比作为对比度,求得对比度为1(蓝色)∶3.1(白)。
(对照例3)本对照例中,将微胶囊化步骤的搅拌浆替换为M·技术(エム·テクニツク)株式会社产的鹤嘴式(クレア)混合器,在圆周速度为6m/s的搅拌条件下进行微胶囊化。除外与实施例1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的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该微胶囊的颗粒直径为5.8μm,变动系数为55%。按实施例1的同样方法作成电泳显示介质,将分别显示为白色和黑色时的反射光强度的比作为对比度,从而求得对比度为1(黑)∶4.7(白)。
权利要求
1.一种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使用的搅拌装置的搅拌部分顶端的圆周速度为2~90m/s,并且所述搅拌部分的顶端至与搅拌部分的顶端最接近的固定部分的间距为(a)是0mm<(a)<20mm的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在含有分散稳定剂的亲水性介质中,乳化分散电泳颗粒在疏水性介质中分散的疏水性分散液的步骤,以及在使用搅拌叶轮对所述乳化分散的疏水性分散液搅拌的同时,进行微胶囊化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是圆筒形状的搅拌容器,在该搅拌容器内设有与所述搅拌容器形状基本相同的圆筒体,同时在圆周侧面形成多个搅拌叶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乳化分散的所述疏水性分散液进行微胶囊化的步骤中,搅拌叶轮的圆周速度为0.2~5.0m/s。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乳化分散的所述疏水性分散液进行微胶囊化的步骤中,使用一种具有搅拌浆的搅拌装置,该搅拌浆在反应容器内可以搅拌,所述搅拌浆的浆直径(d1)和所述反应容器的内径(d2)的比例(d1/d2)是0.4~0.9,而且浆直径(d1)与总高度的比例(d1/h1)为0.3~1.5。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颗粒为色彩和电泳性互相不同的至少两种以上的着色颗粒构成。
6.以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含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
7.将权利要求6所述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放入至少一面是透明的2面相对的电极中,构成可逆显示介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将电泳颗粒分散在疏水性介质中,制得疏水性分散液,使用搅拌部分的顶端圆周速度为2~90m/s,并且上述搅拌部分的顶端至与搅拌部分的顶端最接近的固定部分的间距为(a)、是0mm<(a)<20mm的高速旋转式搅拌装置,将该疏水性分散液在含有分散稳定剂的亲水性介质中乳化分散的步骤,以及在使用搅拌浆对上述的乳化分散的疏水性分散液搅拌的同时,进行微胶囊化的步骤。本发明中,可以制备出颗粒直径细小且均匀的微胶囊,同时可以将微胶囊内含有的电泳颗粒的含有率均匀化,使用该内部包有电泳颗粒分散液的微胶囊可构成可逆显示介质,可以具有高精细合高对比度的显示。
文档编号G02F1/167GK1643445SQ03806718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2日
发明者酒井祯之, 城内一博, 上村敏文 申请人: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