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08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指一种双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子装置日趋轻、薄、短、小,使得平面显示器益显重要。另外,由于电子装置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具有丰富信息的双面显示装置更是新世代电子产品的主要特色之一,以手机为例,双面显示装置可以同时当做主面板以及次面板使用。
目前业界所生产的双面显示装置将两个单面显示面板(如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电激发光面板)对贴而成,如图1所示,双面显示装置2包含一第一显示面板21以及一第二显示面板22,其中,第一显示面板21具有一透明基板211、一第一电极212、一发光区213、一第二电极214以及一盖板215,发光区213位于第一电极212与第二电极214之间,第一电极212形成于透明基板211上,而盖板215利用黏着胶贴附于透明基板211上;另外,第二显示面板22亦具有一透明基板221、一第三电极222、一发光区223、一第四电极224以及一盖板225,发光区223位于第三电极222与第四电极224之间,第三电极222形成于透明基板221上,而盖板225利用黏着胶贴附于透明基板221上。于此,第一显示面板21的盖板215与第二显示面板22的盖板225对贴以形成双面显示装置2。
承上所述,由于目前的双面显示装置中皆有两个盖板以及两个透明基板,不但整个装置的体积较大、厚度较厚,且重量亦较重,并不符合电子装置轻、薄、短、小的趋势。然而,倘若使用单一显示面板,并无法具有多重显示方向的功能,亦无法满足分割显示画面的需求。
发明人爰因于此,本于积极发明的精神,亟思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此项嘉惠世人的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轻、薄、短、小的双面显示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之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含一透明基板、一透光性反射层、一第一显示区以及一第二显示区;其中,透光性反射层形成于透明基板之上。第一显示区依序包含一第一电极、至少一有机官能层以及一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形成于透光性反射层之上;第二显示区依序包含一第三电极、至少一有机官能层以及一第四电极,第三电极形成于透明基板之上。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之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含一透明基板、一第一显示区以及一第二显示区;其中,第一显示区依序包含一第一电极、至少一有机官能层以及一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形成于透明基板之上;第二显示区依序包含一第三电极、至少一有机官能层以及一第四电极,第三电极形成于透明基板之上。
承上所述,本发明之一种双面显示装置于单一透明基板上形成两个显示区,并且利用透光性反射层以及第二电极的厚度来控制显示区的发光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双面显示装置只需利用单一透明基板以及单一盖板,不仅整个装置的厚度较薄、重量较轻,且于制程中两个显示区能够同时形成,可缩短制程的时间以及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亦可提高整体制程的量产率。又,两个显示区可以依照需求显示不同的影像信息,当然亦可显示相同的影像信息,另外,两个显示区更可搭配形成一延伸画面,避免受到单一显示区域尺寸的限制。再者,当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发光时,显示装置具有显示画面的功能;反之,当显示区不发光时,显示装置亦具有反射镜面的功能,如同镜子的用途。综上所述,本发明不仅具有双向显示的功能,同时亦具有反射影像的功能,另外,不仅整个装置轻、薄、短、小,同时更具有制程整合以及信息分割的特点,对于实际商品化的应用极为合适。


图1为现有技术的双面显示装置的一示意图;图2A与图2B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双面显示装置的一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双面显示装置的另一示意图;图4A与图4B为图2A中的具体实施的一组示意图;以及图5A与图5B为图2B中的具体实施的一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 双面显示装置11 透明基板12 透光性反射层13 第一显示区131第一电极132有机官能层133第二电极14 第二显示区141第三电极142有机官能层143第四电极15 绝缘层16 盖板17 除水单元18 保护层2 双面显示装置
21 第一显示面板211透明基板212第一电极213发光区214第二电极215盖板22 第二显示面板221透明基板222第三电极223发光区224第四电极225盖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1,包含一透明基板11、一透光性反射层12、一第一显示区13以及一第二显示区14。其中,透光性反射层12形成于透明基板11之上;第一显示区13依序包含一第一电极131、至少一有机官能层132以及一第二电极133,第一电极131形成于透光性反射层12之上;第二显示区14依序包含一第三电极141、至少一有机官能层142以及一第四电极143,第三电极141形成于透明基板11之上。
于本实施例中,透明基板11可以是柔性(flexible)基板或是刚性(rigid)基板。另外,透明基板11亦可以是塑料(plastic)基板或是玻璃基板等等。其中,柔性基板与塑料基板可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基板、聚酯(polyester,PET)基板、环烯共聚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COC)基板或金属铬合物基材-环烯共聚物(metallocene-based cyclic olefin copolymer,mCOC) 基板。
如图2A及图2B所示,本实施例的透光性反射层12形成于透明基板11上。于此,透光性反射层12利用蒸镀、溅镀或是离子电镀方式形成于透明基板11上。于本实施例中,透光性反射层12的材质为金属或是介电材料。而且,透光性反射层12的透光率约为10%至90%。
于本实施例中,当透光性反射层12的材质为金属时,透光性反射层12与第一电极131之间更形成有一绝缘层15,如图3所示。绝缘层15为一可透光物质,用以隔绝透光性反射层12与第一电极131,避免两者之间因接触而造成短路情形。
如图2A及图2B所示,第一显示区13具有第一电极131、有机官能层132以及第二电极133,有机官能层132形成于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3之间,第一电极131形成于透光性反射层12上。
于此,第一电极131利用溅镀(sputtering)方式或是离子电镀(ionplating)方式形成于透光性反射层12上。在此,第一电极131通常作为阳极且其材质通常为一透明的可导电的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铝锌(AZO)或是氧化铟锌(IZO)。
另外,有机官能层132通常包含一电洞注入层、一电洞传递层、一发光层、一电子传递层以及一电子注入层(图中未显示)。有机官能层132利用蒸镀(evaporation)、旋转涂布(spin coating)、喷墨印刷(ink jet printing)或是印刷(printing)等方式形成于第一电极131上。此外,有机官能层132所发射的光线可为蓝光、绿光、红光、白光、其它的单色光或单色光组合成的彩色光。
另外,再请参考图2A及图2B,第二电极133位于有机官能层132之上。于此,第二电极133使用蒸镀或是溅镀(sputtering)等方法形成于有机官能层132之上。另外,第二电极133的材质可选自但不限定为铝(Al)、钙(Ca)、镁(Mg)、铟(In)、锡(Sn)、锰(Mn)、银(Ag)、金(Au)及含镁的合金(例如镁银(Mg:Ag)合金、镁铟(Mg:In)合金、镁锡(Mg:Sn)合金、镁锑(Mg:Sb)合金及镁碲(Mg:Te)合金)等。
再请参考图2A及图2B,第二显示区14具有第三电极141、有机官能层142以及第四电极143,有机官能层142形成于第三电极141与第四电极143之间,第三电极141形成于透明基板11上。
其中,第三电极141、有机官能层142与第四电极143的特征以及功能与第一电极131、有机官能层132与第二电极133的特征以及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A所示,第一显示区13的有机官能层132所发射的光线经由透光性反射层12以及透明基板11射出于外。于此,第二电极133的厚度依照透光性反射层12的透光率而决定,亦即,当透光性反射层12的透光率越低时,第二电极133的厚度就必须越厚,俾使有机官能层132所产生的光线较容易穿过透光性反射层12(与第二电极133相比较)。
另外,第一显示区13的有机官能层132所发射的光线亦可经由第二电极133射出于外,如图2B所示。于此,第二电极133的厚度亦依照透光性反射层12的透光率而决定,当透光性反射层12的透光率越高时,第二电极133的厚度就必须越薄,俾使有机官能层132所产生的光线较容易穿过第二电极133(与透光性反射层12相比较)。
是以,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33的厚度依照实际所需而调整其厚度。具体而言,第二电极133的厚度决定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所发射的光线为同向(如图2A所示)或是不同向(如图2B所示)。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之间的配置关系以及两者面积的大小可依照实际所需而做调整。
再者,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1更包含一盖板16,其以一黏着胶贴合于透明基板11之上。由于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有机发光组件)对于水分与氧气非常敏感,在与大气接触后容易产生暗点(Dark Spot),是以加上盖板16以避免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受到水分与氧气的影响。
再者,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1更包含一除水单元17,其位于第二电极133或/及第四电极143与盖板16之间。于此,除水单元17可以是干燥剂,其亦用以去除封合后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的水分,增长组件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1更包含一保护层18,其披覆于透明基板11、第一显示区13以及第二显示区14之上。于此,保护层18亦用以避免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受到水分与氧气的影响。
再者,本实施例的的双面显示装置1更包含一驱动电路(未示于图中),此驱动电路可以是被动式驱动电路或是主动式驱动电路,其与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以及电源(未示于图中)相连接。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分别独立驱动,亦即两者所施加的电压依照实际需求而有所不同。于此,第一显示区13可当做次显示面板(sub-display panel)使用,使其与第二显示区14搭配使用,以增加使用者的便利性。于此,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可依需求分别显示影片、图像或是数字等等。当然,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亦可一起驱动。
另外,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1更包含一影像转换模块(未显示于图中),其用以控制第一显示区13或第二显示区14的影像显示方位。亦即,当第一显示区13所显示的影像资料从第二显示区14传送而来,为方便使用者观看影像信息,影像转换模块会将第二显示区14的影像资料依照当时使用的情况,而调整第一显示区13影像显示的方向,亦即将影像资料转成正向使用者的方位。
以下将以手机作为具体实施之一个例子,请参照图4A与图4B,图4A与图4B为图2A中具体实施之一组示意图。如图4A所示,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分别显示不同的影像信息。当然,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亦可显示相同的影像信息。另外,如图4B所示,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更可成为互相搭配的延伸画面,亦即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所显示的影像信息可以相连成一整体画面,扩大原本第一显示区13或是第二显示区14尺寸的限制。
另外,再以手机作为具体实施的另一个例子,请参照图5A与图5B,图5A与图5B为图2B中具体实施之一组示意图。如图5A所示,当使用者掀开贝壳式手机时,第二显示区14所显示的是来电者的电话号码以及其它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当使用者将手机闭合时,第一显示区13所显示的是与第二显示区14不同的信息,如当地时间等等。当然,第一显示区13亦可显示与第二显示区14相同的信息,亦即第二显示区14的影像信息传送至第一显示区13中,此时影像转换模块会先侦测当时的使用状况,再依照所测得的讯号将第一显示区13的影像信息转换成正向使用者眼睛的方位。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发光时,使用者眼睛所看到的是第一显示区13与第二显示区14所显示的画面,例如文字、数字、图案或是影像等等。另外一方面,当第一显示区13与/或第二显示区14不发光时,使用者眼睛所看到的是使用者端背景的反射影像,亦即第一显示区13与/或第二显示区14当作镜子使用。
本发明之一种双面显示装置于单一透明基板上形成两个显示区,并且利用透光性反射层以及第二电极与第四电极的厚度来控制显示区的发光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双面显示装置只需单一透明基板以及单一盖板,不仅整个装置的厚度较薄、重量较轻,且于黄光与镀膜制程中两个显示区能够同时形成,可缩短制程的时间以及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亦可提高整体制程的量产率。又,两个显示区可以依照需求同时显示不同的影像信息,当然亦可显示相同的影像信息,另外,两个显示区更可搭配形成一延伸画面,避免受到单一显示区域尺寸的限制。再者,当显示区发光时,显示装置具有显示画面的功能;反之,当显示区不发光时,显示装置即具有反射镜面的功能,如同镜子的用途。综上所述,本发明不仅具有双向显示的功能,同时亦具有反射影像的功能,另外,不仅整个装置轻、薄、短、小,同时更具有制程整合的特点以及信息分割的功能,对于实际商品化的应用极为合适。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所述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含一透明基板;一透光性反射层,其形成于该透明基板之上;一第一显示区,依序包含一第一电极、至少一有机官能层以及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形成于该透光性反射层之上;以及一第二显示区,依序包含一第三电极、至少一有机官能层以及一第四电极,该第三电极形成于该透明基板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中该透明基板选自刚性基板、柔性基板、玻璃基板以及塑料基板至少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中该透光性反射层的材质为金属或介电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更包含一绝缘层,其位于该透光性反射层与该第一电极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中该透光性反射层的透光率为约10%至9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三电极的材质为导电的金属氧化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中该导电的金属氧化物的材质选自氧化铟锡、氧化铝锌及氧化铟锌至少其中之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电极与该第四电极的材质选自铝、钙、镁、铟、锡、锰、银、金及含镁的合金至少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中该含镁的合金包括但不限定为镁银(Mg:Ag)合金、镁铟(Mg:In)合金、镁锡(Mg:Sn)合金、镁锑(Mg:Sb)合金及镁碲(Mg:Te)合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更包含一盖板,其以一黏着胶贴合于该透明基板之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更包含一除水单元,其位于该第二电极或/及该第四电极与该盖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更包含一保护层,其披覆于该透明基板、该第一显示区以及该第二显示区之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更包含一影像转换模块,其用以控制该第一显示区或该第二显示区的影像显示方位。
14.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含一透明基板;一第一显示区,依序包含一第一电极、至少一有机官能层以及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形成于该透明基板之上;以及一第二显示区,依序包含一第三电极、至少一有机官能层以及一第四电极,该第三电极形成于该透明基板之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显示区的第一电极与该透明基板之间更包含一透光性反射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中该透光性反射层的材质为金属或介电材料。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更包含一绝缘层,其位于该透光性反射层与该第一电极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中该透光性反射层的透光率为约10%至90%。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电极与该第四电极的材质选自铝、钙、镁、铟、锡、锰、银、金及含镁的合金至少其中之一。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中该含镁的合金包括但不限定为镁银(Mg:Ag)合金、镁铟(Mg:In)合金、镁锡(Mg:Sn)合金、镁锑(Mg:Sb)合金及镁碲(Mg:Te)合金。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更包含一盖板,其以一黏着胶贴合于该透明基板之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更包含一除水单元,其位于该第二电极或/及该第四电极与该盖板之间。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更包含一保护层,其披覆于该透明基板、该第一显示区以及该第二显示区之上。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更包含一影像转换模块,其用以控制该第一显示区或该第二显示区的影像显示方位。
全文摘要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含一透明基板、一透光性反射层、一第一显示区以及一第二显示区;其中,透光性反射层形成于透明基板之上。第一显示区依序包含一第一电极、至少一有机官能层以及一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形成于透光性反射层之上;第二显示区依序包含一第三电极、至少一有机官能层以及一第四电极,第三电极形成于透明基板之上。
文档编号G02F1/1341GK1612009SQ20031010442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9日
发明者李君浩, 卢添荣, 吴居凡, 张毅 申请人:铼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