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滤色片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50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滤色片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制作彩色液晶显示器、彩色录像机、图像扫描器等所使用的滤色片、黑色矩阵、液晶用光调距器、TFT配列等有用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更具体地,是有关一种在涂膜形成后、由紫外线曝光及稀碱水溶液显影时可形成含有如颜料或染料的着色剂的图像,且紫外线固化性、相溶性、显影性优异的液状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而且,本发明是有关使用该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的滤色片及滤色片的制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等倾向大型化,对于使用的滤色片也要求无缺陷薄膜化,更企求明亮度或高对比度。此外,要求滤色片的制造成本降低,且必须提高成品率或缩短工序。滤色片是由在玻璃等透明基板表面上使3原色象素配置成三角形配列、嵌镶配列、条状配列而成的。电荷耦合器件(CCD)用滤色片的象素为宽度是所谓数μm~数十μm的微细形状。而且,液晶显示元件(LCD)用滤色片的象素为宽度是数十μm~200μm左右的微细形状,且每个色相必须以规定的顺序整齐配列。
以往,有关滤色片的制造方法,是将采用有机溶剂或碱水溶液可以显影的感光性组合物中分散有颜料等着色剂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涂覆于玻璃基板上予以干燥、且重复进行紫外线曝光后,通过显影形成图案的方法。因近年的环境问题,目前以碱显影型为主流。
对于该感光性着色组合物,为了具有优异的耐候性、颜色变化少而使用了丙烯酸类树脂(例如,特开平2-144502号公报等)。另外,于特开平3-53201号公报中公开了在丙烯酸类树脂中含有颜料与多官能丙烯酸酯所成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
另外,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如特开平6-157965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以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使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开环反应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然而,此等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存在的缺点在于,硬而脆又不具柔软性,且固化时收缩大。此等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虽然耐候性优异,但作为粘合剂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本身不具固化性,故无法得到充分的分辨率。此外,固化后的涂膜物性、特别是耐碱性、耐溶剂性、耐湿性不充分。此外,于特开平6-230212号公报中公开了含有在具有羟基的丙烯酸树脂侧链上经由异氰酸酯导入双键的感光性化合物及颜料所成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于作为粘合剂的丙烯酸树脂本身也进行固化,故可以得到耐碱性、耐溶剂性优异的固化涂膜。然而,使用该丙烯酸树脂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的灵敏度、分辨率不充分,溶剂除去后由于具有粘性,故在曝光阶段常常使光掩模受到污染。而且,为抑制粘性而添加的释释单体或减少低聚物量时,会有无法得到充分的光灵敏度或分辨率的问题。另外,于特开平8-26222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以含有不饱和基的丙烯酸系树脂作为必要成分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但是就固化涂膜的显影性或光敏度而言会有不充分的问题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鉴于上述情况,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进行反复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包括以含有数个特殊不饱和基及酸基等的聚醚化合物及着色剂为必须成分的本发明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具有高显影性及光敏度、且使相同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固化所成的滤色片,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第1项提供一种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所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一分子中具有数个聚合性不饱和基与一个或一个以上酸基的下述式(4)所示聚醚化合物、着色剂、及视需要加入的固化性树脂和/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 式(4)[式(4)中,R′表示一分子中含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的残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R表示从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中去除活泼氢的残基,m是1~30的整数,R4~R13表示氢原子、C1~C10的烃基、或具有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其中不饱和基包含-OCO-CR3=CR1R2,R1~R2表示氢原子,R3是表示氢原子或C1~C10的烃基,而且R4~R13中至少一个是具有该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R15表示多元酸酐的残基,X表示-COOH、-OPO(OH)a(OR)b或-OSO3R(其中R表示氢、甲基或乙基,a是1或0,a+b=2),n是表示1或1以上的整数,n表示个数的结构单元的分子全体的个数为2~50,p是X为-OPO(OH)a(OR)b或-OSO3R时为0,X为-COOH时为1或1以上的整数]。
本发明的第2项提供按照本发明第1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聚醚化合物是以下述式(4A)所示的一分子中具有数个(甲基)丙烯酰基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羧基的聚醚化合物, 式(4A)[式(4A)中,R′是一分子中含有m个或m个以上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的残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R是从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中去除活泼氢的残基,m是1~30,R4~R12是氢原子、C1~C10的烃基、-OCO-CR3=CR1R2中R1~R2是氢原子,R3是氢原子或甲基,Y表示-(CH2)n1-,其中n1为1~6或构成这些的氢的一部分被甲基、乙基、丙基取代的基、或下述结构式 中的任何一个且n2为1~10的基,R15为多元酸酐开环产生的残基,n为1或1以上的整数,n表示个数的结构单元的分子全体中的个数为2~50]。
本发明的第3项提供按照本发明第1或2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多元酸酐为选自四氢酞酸酐、4-甲基四氢酞酸酐、3-甲基四氢酞酸酐、3,4,5,6-四氢酞酸酐、六氢酞酸酐、4-甲基四氢酞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第4项提供按照本发明第1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聚醚化合物是,在一分子中具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为选自羧酸类、醇类、酚类、胺类、硫醇类、或硅烷醇类(这些以R*Hm表示)中的至少一种,m为1~30的整数,该有机化合物(R*Hm)与式(2A)所示化合物反应生成以式(3A)表示的化合物再使式(3A)表示的化合物与多元酸酐反应则生成以式(4A′)表示的聚醚化合物, 式(2A)<式(2A)中,R1及R2是氢原子,R3是氢原子或甲基,R4~R12各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丙基,Y表示-(CH2)n1且n1为1~6或构成这些的氢的一部分被甲基、乙基、丙基取代的基、或为下述结构式 中的任一个且n2为1~10的基>, 式(3A)<(3A)中,R″表示羧酸类、醇类、酚类、胺类、硫醇类、或硅烷醇类的残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R1及R2表示氢原子,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R12分别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丙基,Y与式(2A)时相同,n为2~50>, 式(4A’)<(4A’)中,R15表示多元酸酐的残基,R表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
本发明的第5项提供按照本发明第1~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在一分子中具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为三羟甲基丙烷。
本发明的第6项提供按照本发明第4或5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式(2A)所示化合物为(甲基)丙烯酸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酯。
本发明的第7项提供按照本发明第1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固化性树脂是在(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使式(2A)所示化合物反应形成的树脂, 式(2A)<(2A)中,R1及R2是氢原子,R3是氢原子或甲基,R4~R12各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丙基,Y表示-(CH2)n且n1为1~6的基、或构成这些的一部分氢用甲基、乙基、丙基取代了的基、或是下述结构式 中的任一个且n2为1~10的基>
本发明的第8项提供按照本发明第1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聚醚化合物是,在一分子中具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其中,m为1~30,R为自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中除去活泼氢的残基)与式(2)所示化合物反应形成以式(3)表示的化合物中使多元酸酐、磷酸、磷酸乙酯、磷酸二乙酯、葡萄糖磷酸的单烷基酯或二烷基酯、硫酸、硫酸甲酯、硫酸乙酯反应得到的以式(4)表示的聚醚化合物,
式(2)(其中,R4~R13各表示氢原子、C1~C10的烃基、或具有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其中不饱和基包含-OCO-CR3=CR1R2,R4~R13中至少1个是上述不饱和基,R1~R2是氢原子,R3表示氢原子或C1~C10的烃基), 式(3)<式(3)中,R″表示在一分子中具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的残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R是从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中除去活泼氢的残基,R4~R13各表示氢原子、C1~C10的烃基、或具有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其中不饱和基包含-OCO-CR3=CR1R2,R1~R2为氢原子,R3表示氢原子或C1~C10的烃基), 式(4)[式(4)中,R′表示在一分子中具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的残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R表示从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中除去活泼氢的残基,m表示1~30的整数,R4~R13各表示氢原子、C1~C10的烃基、或具有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其中不饱和基包含-OCO-CR3=CR1R2,R1~R2为氢原子,R3表示氢原子或C1~C10的烃基,而且R4~R13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该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R15是多元酸酐的残基,X表示-COOH、-OPO(OH)a(OR)b或-OSO3R(其中R表示氢、甲基或乙基,a表示1或0,a+b=2),n是1或1以上的整数,n表示个数的结构单元的分子全体中的个数为2~50,p在X为-OPO(OH)a(OR)b或-OSO3R时为0,X为-COOH时为1或1以上的整数)。
本发明的第9项提供按照本发明第1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视需要添加的固化性树脂和/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为含环氧基的树脂和/或含酸基的树脂。
本发明的第10项提供按照本发明第1~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聚醚化合物是以反应性稀释剂作为溶剂所合成的聚醚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11项提供按照本发明第1~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聚醚化合物是通过将含有氧的混合气体通入反应体系中所合成的聚醚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12项提供一种滤色片,其特征在于,将本发明的第1~11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涂覆后,进行固化形成的。
本发明的第13项提供一种滤色片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制法包含以下步骤将本发明的第1~11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涂覆于基板上的步骤,使涂覆于基板上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进行图案曝光、使曝光部分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进行光固化的步骤,使进行了图案曝光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显影、且使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光固化的着色层以图案状残留于基板上的步骤。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合成例1所得的二元酸酐加成前的聚醚化合物的NMR谱图。
图2为本发明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所使用的合成例2的聚醚化合物的NMR谱图。
图3为使用本发明滤色片的液晶显示装置例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4 象素电极,10 滤色片,
11 透明基板。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案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说明有关本发明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中作为主要树脂成分使用的在一分子中具有数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和一个以上酸基的式(4)所示聚醚化合物。
而且,式(4)所示聚醚化合物亦可以下述式(IV)表示。
式(IV)[式(IV)中,R表示从一分子中具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中除去活泼氢H的m价残基,m表示1~30的整数,i及j为对于R的H以外的各取代基数,i表示1~m,j表示0~m,i+j表示1~m,R4~R13表示氢原子、C1~C10的烃基、或具有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其中不饱和基包含-OCO-CR3=CR1R2,R1~R2表示氢原子,R3表示氢原子或C1~C10的烃基,而且R4~R13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该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R15表示多元酸酐的残基,X表示-COOH、-OPO(OH)a(OR)b或-OSO3R[其中R表示氢、甲基或乙基,a表示1或0,a+b=2],一个取代基中的n为1或1以上的整数,各取代基的n可以相同或不同,在分子全体中的n的总量为2~50,p在X为-OPO(OH)a(OR)b或-OSO3R时为0,X为-COOH时为1或1以上的整数]。
作为该聚醚化合物合成的第一段反应原料有必要为一分子中具有1个或1个以上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其中,m为1~30,R为从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中除去活泼氢的残基),作为这些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有羧酸类、醇类、酚类、胺类、硫醇类、硅烷醇类等,作为此时使用的羧酸类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动植物油的脂肪酸、苯二甲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六氢酞酸、甲基六氢酞酸、四氢酞酸、偏苯三酸、均苯四酸、联苯基四羧酸、二苯基醚四羧酸、二苯基磺酰四羧酸、四羧基二苯甲酮、(甲基)丙烯酸β-羧基乙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酞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酞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氢化酞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氢化酞酸酯等。
而且,(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两者。
另外,作为醇类的具体例也可以使用,例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己醇、辛醇等脂肪族醇、苄醇等的芳香族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羟基新戊酸新戊二醇酯、环己醇、环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丙三醇、二丙三醇、聚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烯、三羟甲基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加氢双酚A、加氢双酚F、加氢双酚S等的多元醇等、以及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羟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酚类例如苯酚、甲酚、儿茶酚、焦棓酚(苯三酚-1,2,3)、氢醌、氢醌单甲醚、双酚、双酚A、双酚F、双酚S、4,4-二羟基二苯甲酮、酚醛树脂、甲酚酚醛清漆树脂等。
作为胺类,例如有单甲胺、二甲胺、单乙胺、二乙胺、单丙胺、二丙胺、单丁胺、二丁胺、苄基胺、己胺、环己胺、辛胺、十二烷胺、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异佛尔酮二胺、甲苯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二甲苯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乙醇胺等。
作为硫醇类,可以举出,甲基硫醇、乙基硫醇、丙基硫醇、苯基硫醇等。另外,作为其他的具有1个或1个以上活泼氢的化合物有,具有硅烷醇基的有机硅化合物、或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酯部分水解物、淀粉、丙烯酸聚醇树脂、苯乙烯烯丙醇共聚合树脂、苯乙烯-马来酸共聚合树脂、醇酸树脂、聚酯多醇树脂、聚酯羧酸树脂、聚己内酯多醇树脂、聚亚丙基多醇(ポリフロピレンポリオ一ル(polypropylene polyol))、聚-1,4-丁二醇、聚碳酸酯多醇类及具有羟基的聚丁二烯、纤维素、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羟基乙基纤维素等的纤维素类聚合物。
这些具有1个或1个以上活泼氢的化合物皆可使用,也可以2种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而且,也可以不使用上述具有1个或1个以上活泼氢的化合物,而是以原料中的水分作为引发剂起作用而形成式(3)所示的聚醚化合物。
上述具有1个或1个以上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与式(2)所示化合物反应时,优选使用催化剂。作为催化剂例如有BF3、ZnCl2、AlCl3、SnCl4等的路易斯酸或这些与醚等的络合物类。另外,也可以使用通过照射锍系、钍系等的光,产生酸的光阳离子催化剂。这些催化剂相对于反应物优选使用0.01~10重量%、特别优选在0.1~5重量%的范围使用。若催化剂的使用量小于0.1重量%时需要长时间反应,故不为优选。而且,若使用量大于10重量%时由于容易引起副反应、或生成物着色、或凝胶化,故不为优选。在一分子中具有1个以上活泼氢的羧酸类、醇类、酚类、胺类、硫醇类与式(2)所示化合物反应时,相对于1化学当量上述羧基或羟基等,式(2)所示化合物的环氧基必须使用2~50化学当量的比例、优选使用3化学当量或3化学当量以上、特别优选使用5~30化学当量的比例。若小于2化学当量时,以所得聚醚化合物作为固化组合物时固化物的涂膜硬度降低,故不为优选。另外,若大于50化学当量时容易凝胶化、或液体粘度过高、操作性或紫外线固化时的灵敏度等劣化,故不为优选。另外,反应时间以0.5~24小时为佳、更佳者为2~5小时。反应温度以-50~100℃为佳、更佳者为-20~50℃。若大于100℃时容易引起凝胶化且着色剧烈。为抑制凝胶化和着色时,可使用下述溶剂极为有效。
作为溶剂也可使用上述特开平4-164921号公报或特开平4-258617号公报中记载的不具有活泼氢的溶剂。
即,可使用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溶剂以及醚、脂肪族烃、酯类等。
另外,除乙二醇或丙二醇的二乙酸酯、乙二醇或丙二醇的甲基醚乙酸酯等外,还可使用不具有活性羟基或活性羧基的丙烯酸类单体等。
溶剂的使用量,相对于起始原料以重量比计为0.2~5倍量、较佳者为0.5~3倍量。若溶剂的使用量相对于起始原料小于0.2倍量时,由于生成物的粘度增高,反应热不易除去、所得生成物着色,故不为优选。反之,若大于5倍量时,使用上述式(4)所示的在一分子中同时具有数个聚合性不饱和基与一个或一个以上酸基的聚醚化合物作为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使用时,固化速度变慢且固化物的物性不佳,故不为优选。
另外,于上述特开平4-258617号公报中记载在反应液中公开一种必须添加50~10,000ppm的氢醌、氢醌单甲醚、甲基氢醌、p-苯醌、吩噻嗪等用作阻聚剂,但在合成中具有活泼氢的阻聚剂与基质反应,失去了其效果故在制造本发明中的式(4)所示的聚醚化合物时,为防止凝胶化,优选于反应时通入空气等含氧的气体。不通入空气等含氧的气体时,相对于一分子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反应摩尔比小于2时不易凝胶化,而当提高式(2)的反应摩尔比时则容易凝胶化。于工业制造中就安全而言,优选使用使氮气与空气混合作成7%左右的氧浓度的混合气体。
作为式(2)所示的化合物有,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ε-己内酯改性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等。而且,不是式(2)所示,但可与式(2)所示化合物同样的使用的有,乙烯基己烯单环氧化物、环己烯氧化物、α-蒎烯氧化物、环氧化四氢苯甲醇、及己内酯改性环氧化四氢苯甲醇等。
其中,以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制、Cyclomer A-200等)较佳。
而且,使含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与式(2A)记载的环氧化合物反应制得式(3A)记载的聚醚化合物的反应、或使该RHm与式(2)记载的环氧化合物反应、制得式(3)记载的聚醚化合物的反应中,该RHm与环氧环的反应可在接近环氧环的R7侧反应、也可以在接近R8侧反应,将例示性的接近R7侧反应的例子记载在式(3A)或式(3)中。
将如上操作所得的式(3)的聚醚化合物再与多元酸酐反应,由此可以制得本发明的式(4)所示的一分子中具有多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和一个或一个以上酸基的聚醚化合物。对于反应的多元酸酐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使用饱和多元酸酐或不饱和多元酸酐中的任一种、也可以使用本身就含有羧基等酸基的二元酸酐。作为该多元酸酐可以举出,例如,琥珀酸酐、马来酸酐、酞酸酐、纳迪克酸酐(nadic anhydride)、四氢酞酸酐、四溴酞酸酐、六氢酞酸酐、甲基四氢酞酸酐、甲基六氢酞酸酐、桥亚甲基四氢酞酸酐、甲基桥亚甲基四氢酞酸酐、甲基丁烯基四氢酞酸酐、衣康酸酐、辛烯基琥珀酸酐、十五烯基琥珀酸酐、氯菌酸酐、联苯基四羧酸一或二酐、二苯醚四羧酸一或二酐、丁烷四羧酸一或二酐、环戊烷四羧酸一或二酐、偏苯三酸酐、氯桥酸酐(六氯代降冰片烯二酸酐)、3,6-内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己二酸酐、壬二酸酐、癸二酸酐、均苯四酸一或二酐、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等。这些之中,优选使用琥珀酸酐、酞酸酐、四氢酞酸酐及甲基四氢酞酸酐,但这些之中以脂环式多元酸酐更佳。于本发明中多元酸酐可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2种或2种以上使用。
例如,作为多元酸酐使用3,4,5,6-四氢酞酸酐、除此以外使用加氢位置的四氢酞酸酐、4-甲基四氢酞酸酐、3-甲基四氢酞酸酐、六氢酞酸酐、4-甲基六氢酞酸酐时,所得的式(4)的聚醚化合物是X为-COOH,具有下述的结构式。
式(5A)、(6A)、(7A)中,R14是以氢原子、或甲基等的烷基表示。
于式(4)中,X为-OPO(OH)a(OR)b时,使用磷酸及磷酸乙酯、磷酸二乙酯、葡萄糖磷酸等的单烷基酯或二烷基酯等(磷酸类)代替多元酸酐。
而且,于式(4)中,X为-OSO3R时可使用硫酸及硫酸乙酯或硫酸甲酯等的酸式硫酸酯(硫酸类)代替多元酸酐。
另外,与多元酸酐或磷酸类、硫酸类的反应,可在合成式(3)的聚醚化合物时使用的反应溶剂不分离情况下、直接以反应性稀释剂溶液进行,且可在反应性稀释剂分离下进行。而且,可使多元酸酐溶解于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甲醇、异丙醇、环己醇等的醇类、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的脂环式烃类、石油醚、石脑油等的石油系溶剂、溶纤剂、丁基溶纤剂等的溶纤剂类、卡必醇、丁基卡必醇等的卡必醇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溶纤剂乙酸酯、丁基溶纤剂乙酸酯、卡必醇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酸酯等的乙酸酯类或甲基乙基酮、环己酮等酮类等中进行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此外,除这些有机溶剂外,也可使用光聚合性单体作为反应性稀释剂。作为反应性稀释剂可以使用的光聚合性单体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乙基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等单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环氧丙烯酸酯类等多官能丙烯酸酯等。
本发明中,这些反应性稀释剂可以单独1种使用,或2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本发明中,式(3)的聚醚化合物与多元酸酐的反应,以在含氧的混合气体通气下、氢醌或甲基醌(メトキノン(methoquinone))等阻聚剂存在下、在80~120℃下进行较佳。若反应温度小于80℃时,反应速度慢、反应需要长时间进行。若反应温度大于120℃时,引起多官能丙烯酸酯热聚合,且反应中有产生凝胶化的可能。此时视需要也可添加作为催化剂的三乙胺等叔胺、三乙基苄基氯化铵等季铵盐、2-乙基-4-乙基咪唑等的咪唑化合物、三苯基膦等的磷化合物等。
作为本发明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中的主要树脂成分的聚醚化合物,由上述合成法可知,是用下述式(4)所示的由上述多元酸酐的开环、磷酸类、硫酸类的反应得到的产物。
式(4)于式(4)中,R′表示一分子中含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的残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R表示从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中去除活泼氢的残基,m表示1~30的整数,R4~R13表示氢原子或C1~C10的烃基、或具有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其中不饱和基包含-OCO-CR3=CR1R2,R1及R2表示氢原子,R3表示氢原子或C1~C10的烃基,且R4~R13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该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R15表示多元酸酐、磷酸及磷酸乙酯、磷酸二乙酯、或葡萄糖磷酸等的单烷基酯或二烷基酯、或硫酸及硫酸乙酯或硫酸甲酯等酸式硫酸的残基,X表示-COOH、-OPO(OH)a(OR)b或-OSO3R(其中R表示氢、甲基或乙基,a是1或0,a+b=2),n是1或1以上的整数,n表示个数的结构单元的分子全体中的个数为2~50是必要的,较佳者为5~20,p在X为-OPO(OH)a(OR)b或-OSO3R时为0,X为-COOH时为1或1以上的整数。
该结构单元的个数大于50时,所得式(4)所示的聚醚化合物中的不饱和基的数则比必要的多,在作为固化性树脂使用时交联密度过高、所得固化膜变脆,故不为优选。
而且,R15为多元酸酐等的开环残基,优选含有脂环基。
另外,作为式(4)所示聚醚化合物的酸值(固体成分换算值),在考虑碱显影性或感度时,为5~150(KOHmg/g)、一般为5~150(KOHmg/g)、较佳者为25~150(KOHmg/g)。酸值为5(KOHmg/g)或5(KOHmg/g)以下时,用稀碱水溶液的显影性不佳。反之,若酸值大于300时,固化后涂膜或滤色片的耐水性、耐碱性、加湿特性不佳。
而且,使用m为2或2以上的多价化合物作为一分子中含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时,除上述式(4)的R′中具有的活泼氢直接残留时的-RHm-1外,由于1个活泼氢反应后的m-1个活泼氢全部反应则可得到具有与式(4)的R′除外的结构相同结构的且最多为m-1个支链结构的各种情况。同样地作为上述式(3)的R″,除其具有的活泼氢直接残留时的-RHm-1外,由于1个活泼氢反应后的m-1个活泼氢全部反应则可得到具有与式(3)的R″除外的结构相同结构的且最多为m-1个支链结构的各种情况。本说明书中“来自该残基的基”就是指该情况。举出更具体的例子时,将作为一分子中含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使用三羟甲基丙烷的情况视为式(3)的化合物时,R″除是残基CH3CH2C(CH2OH)2CH2O-(残留的活泼氢全部未反应)的情况外,其中所含的2个活泼氢中1个或2个全部作为各反应的起点,且式(2)的化合物为经反应了的产物,即成为具有含1个或2个与式(3)的R″除外的构造相同结构(各结构中n的数目可相同或不同)的“来自该残基的基”。残基中2个活泼氢全部反应时,可得合计3个上述结构(分子全体为支链)。相当于即使再与使多元酸酐等与三羟甲基丙烷时的式(3)的化合物反应所得的相当于式(4)的醚化合物的情况也相同。
本发明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优选含有15重量%或15重量%以上的用上述式(4)所示的聚醚化合物。本发明的滤色片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可通过混合使上述聚醚化合物与着色剂及视需要添加的(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式(2A)所示化合物加成构成的树脂状的固化性树脂和/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制得。作为该固化性树脂的具体例,有大赛璐化学工业制造·出售的“ACA200或CyclomerP”。
作为上述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β-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异冰片基(甲基)丙烯酸酯、十八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苯基(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叔丁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二环戊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各种PEG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乙氧基化物(bisphenolA ethoxylate)二(甲基)丙烯酸酯、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基磷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三甲基乙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而且,可以将式(4)所示的聚醚化合物与其他聚合性低聚物的各种环氧丙烯酸酯、氨基甲酸(甲基)丙烯酸酯、不饱和聚酯或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及聚醚(甲基)丙烯酸酯或这些的聚合物等并用。
在上述(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加成式(2A)所示化合物构成的树脂状的固化性树脂和/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视需要可使用1种或2种或2种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
在(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加成式(2A)所示化合物构成的树脂状的固化性树脂和/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使用量,在树脂成分中,以0~85重量%、优选以10~80重量%、更优选以50~80重量%的范围使用。固化性树脂和/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使用量大于85重量%时,所得滤色片中无法得到使用式(4)所示聚醚化合物产生的效果。这些固化性树脂及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可用已知的方法合成且容易自市场上得到。
上述一分子中含有数个聚合性不饱和基与一个或一个以上酸基的聚醚化合物,可通过组合着色剂、视需要加入的固化性树脂和/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及适当的光引发剂,形成本发明的滤色片用感光性(光固化性)着色组合物。作为光引发剂,例如可以使用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4-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日本化药(株)制卡耶奇亚(カヤキユア)EPA等)、2,4-二乙基噻吨酮(日本化药(株)制卡耶奇亚(カヤキユア)DETX等)、2-甲基-1-[4-(甲基)苯基]-2-吗啉代丙酮-1(千叶机械(チバガイギ一)(株)制衣鲁卡奇亚(イルガキユア)907等)、四(叔丁基过氧化羰基)二苯甲酮、苯偶酰(即联苯酰)、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2,2′-双(2-氯苯基)-4,5,4′,5′-四苯基-1,2′-联咪唑(保土谷化学(株)制B-CIM等)等,视需要可加入光增感剂。
本发明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中配合的着色剂,是称为光的3原色的红、绿、蓝与视需要使用的黑底部分的黑色等4色。着色剂有染料及颜料,就耐热性、耐光性而言以颜料较佳。这样的颜料例如硫酸钡、锌白、硫酸铅、氧化钛、铅黄、氧化铁红、群青、普鲁士蓝、氧化铬、碳黑等的无机颜料、联苯胺黄G、联苯胺黄GR、索耳坚牢橙3GL、乌尔康坚牢橙GC、颜料史卡红3B、チオクンジゴマル一ン(thiokundigomallon)、酞菁蓝、酞菁绿、仁丹士株蓝、绿金(グリ一ンゴ一ルド(green gold))、孔雀绿等有机颜料,具体例如下述所例示。任何色彩指数(C.I.)以号码表示。而且,颜料以透明性优异的有机颜料较佳。C.I.黄色颜料20、24、86、93、109、110、117、125、137、138、147、148、153、154、166、168、C.I.橙色颜料36、43、51、55、59、61、C.I.红色颜料9、97、122、123、149、168、177、180、192、215、216、217、220、223、224、226、227、228、240、C.I.紫色颜料19、23、29、30、37、40、50、C.I.蓝色颜料15、15:1、15:4、15:6、22、60、64、C.I.绿色颜料7、36、C.I.棕色颜料23、25、26、C.I.黑色颜料7及钛黑等。
作为着色剂的颜料,使用全部粒子中具有0.3μm或0.3μm以下的一次粒子为50重量%或50重量%以上且1μm或1μm以上的一次粒子为5重量%或5重量%以下粒子者,就颜料的透明性与分散性而言较佳。更佳者为全部一次粒子的粒径为0.1μm或0.1μm以下,对可视光的波长而言充分小。0.3μm或0.3μm以下的一次粒子小于全部粒子的50重量%时,或1μm或1μm以上的一次粒子大于5重量%时,皆会使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的透明性不佳,特别是不适于要求透明性的滤色片用途中。
此外,全部粒子是含有1次粒子和2次粒子等。而2次粒子是1次粒子凝聚而成的凝聚物。
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中的着色剂的配合比例,相对于100重量份感光性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而言为50~1,000重量份、较佳者为50~500重量份的范围。若着色剂的比例小于50重量份时,虽可提高作为滤色片的特性,但为了得到规定的光学浓度时必须使膜厚度增加,不易微细加工。
本发明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可以含有视需要的热阻聚剂、颜料分散剂等作为其他添加剂。另外,也可以配合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等。
上述颜料分散剂可通过适当添加,提高颜料的分散性。对颜料而言颜料分散剂的重量比以0.01~0.2较佳,但不必限定于该范围内。该颜料分散剂可使用阳离子系活性剂、阴离子系活性剂、非离子系活性剂等各种表面活性剂、有机色素的衍生物。这些分散剂由于颜料的分散性优异,并且防止分散后颜料再凝聚效果大,故可得到透明性优异的滤色片。具体而言阳离子系有亚西塔命(アセタミン)24、亚西塔命86、克塔命(コ一タミン)86P亚克(コンク)(皆为花王(株)制),阴离子系有迪模鲁(デモ一ル)P、迪模鲁EP、侯模肯罗鲁(ホモゲノ一ル)M-8、侯模肯罗鲁L-18、侯模肯罗鲁L-95、侯模肯罗鲁L-100(皆为花王(株)制)。而且,非离子系为耶麻鲁肯(エマルゲン)A-60、雷欧顿鲁(レオド一ルSP-L10、雷欧顿鲁SP-O10、耶麻罗鲁(エマゾ一ル)L-10H、耶麻罗鲁S-20(皆为花王(株)制)等。而且,视有机色素不同而加工也不同,有机色素的衍生物特别有效。母体的有机色素有偶氮系、酞菁系、喹吖酮系、蒽醌系、二萘嵌苯系、ペリノン(perynone)、硫靛蓝系、二噁嗪系、异吲哚酮系、喹酞酮系、三苯基甲烷系、金属络盐系等。这些有机色素使用具有取代基,且对颜料分散有效的衍生物。取代基例如羟基、羧基、磺酸基、酰胺基、磺酰胺基或下述通式或式(18)~(23)所示的任意取代基。使用至少具有一种选自这些取代基的取代基的衍生物。而且,所述颜料与颜料分散剂的母体有机色素通常可以组合同类的色素,但也未必一定是同类的。
-CH2-X-A (18)(X氧或硫原子、A芳基) (19)-CH2-OX-NR1R2(20)(X亚烷基、R1、R2氢原子或烷基、或R1与R2键连、且至少含氮原子的杂环)-CH2NR1R2(21)(R1氢原子、烷基或芳基、R2烷基或芳基、或R1与R2键连、至少含氮原子的杂环) (22)-SO2NR1-A-NR2R3(23)(R1氢原子、烷基、A亚烷基、R2烷基、烷氧基烷基或环烷基、R3氢原子、环烷基、或R2与R3键连、至少含氮原子的杂环)另外,可使用下述通式(24)所示的含氨基的聚内酯类作为颜料分散剂。
(其中, (24)R脂肪族、脂环式、芳香族的各烃残基、N原子与R一起形成环也可以,且可具有取代基、Ra1、……Rak、Rb1、……Rbk这些至少一个是通式(25)所示的取代基,其余分别独立地表示氢、或碳原子数1~10的烷基,k1~5的整数,-CH2-CHR1-COO-R2-O-(-CO-R3-O-)n-H (25)其中,R1氢或甲基,R2碳原子数1~10的脂肪族烃基、芳香族烃基、或聚环氧丙烷单元、聚环氧乙烷单元,也可以具有取代基,R3可以具有碳原子数1~5的侧链的碳原子数3~10的亚烷基,n个R3可以相同或不同,n数平均值为1~100的数)或者,还可使用下述通式(26)所示的含氨基的化合物作为颜料分散剂。即是,含有在末端具有与胺基迈克尔(マイケル)加成反应所得的官能基且通过通式(27)所示的内酯化合物开环生成的具有聚酯链单元作为必要成分的通式(26)所示聚酯化合物。
X-Y-R(26)(其中,X在末端具有可与氨基迈克尔加成反应的官能基的单元、Y通过内酯化合物(27)开环生成的具有聚酯链的单元、R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芳香族基、OH基、氰基、卤素) (27)
(其中,R1可以用碳原子数1~10的脂肪族烷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作为使用本发明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制作滤色片的方法,首先通过在作为透明基板的玻璃基板等上用喷雾涂覆、旋转涂覆、隙缝涂覆等的涂覆方法涂覆上述组合物。干燥涂膜的厚度为1~3μm,使具有规定图案的正型或负型光掩模接触或非接触状态下通过,进行紫外线曝光。然后,浸渍于碱显影液中、或使碱显影液通过喷雾器等进行喷雾除去未固化部分,接下来反复进行相同的操作。另外,为促进感光性树脂聚合,视需要进行加热。
有关显影中作为碱显影液是使用碳酸钠、三烷基氢氧化铵、苛性钠等的水溶液。可添加二甲基苄基胺、三乙醇胺等胺类、三烷基卤化铵类。而且,为提高紫外线曝光灵敏度时,使滤色片用着色组合物涂覆干燥后,使水溶性或碱水溶性树脂、例如水溶性丙烯酸类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等涂覆干燥、且进行紫外线曝光。
有关使用本发明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的滤色片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如上述特开平2-144502号公报的图1记载的可直接使用,对照图3所示予以说明。即,图3示出使用滤色片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例。光源1使萤光灯等发出的白色光通过偏光板2、透明基板3,再通过象素电极4与取向膜5,进入液晶6,进而通过取向膜8、透明电极9,由滤色片10分解成3原色。再通过透明基板11,通过偏光板12,通过视觉辨别颜色。在这些显示元件中,取向膜5及8连接密封材料7将液晶6密封,通过在象素电极4与透明电极9之间外加的电信号以改变其取向方向。此时,通过偏光板2与12作用而作为光闸起作用,使通过滤色片的光信息化。滤色片10的各色的大小与象素电极4相同,大型显示器时有数毫米角,携带型显示器时有数十微米~数百微米角,滤色片10必须由可微细加工的原材料构成。
其次,下面说明有关本发明滤色片的结构。如图3所示作为透明基板11可使用玻璃基板、透明树脂板、透明树脂薄膜等。一般而言,滤色片10通常位于该透明基板11上,且在该滤色片10上设置透明电极9。而且,视情况,也可在透明基板11上设置透明电极,于其上设置滤色片。滤色片10如图3所示,例如包括红色滤色片层R、绿色滤色片层G、蓝色滤色片层B。而且,视情况,也可在介于R、G、B之间设置黑色或不透明遮光层、或无着色层。红色滤色片层R由以一分子中具有多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和一个或一个以上酸基的聚醚化合物、视需要加入的固化性树脂和/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红色颜料、颜料分散剂作为主成分构成。以下相同地绿色滤色片层G、蓝色滤色片层B也由以相同的聚醚化合物、视需要加入的固化性树脂和/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颜料、颜料分散剂作为主成分构成的。相同的聚醚化合物及视需要加入的固化性树脂和/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作用是使各色颜料固定于透明基板11上,且视需要还可以任意形状图案化,以及作为在滤色片10上形成透明电极9时的基材。
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
而且,“份”是指“重量份”。
各种聚醚的合成(合成例1)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5L反应器中加入134.2份含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于下述表中记载为引发剂)的三羟基丙烷(TMP)、和2730份作为具有上述式(2)结构的化合物3,4-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制、CyclomerA-200,在下述表中记载为A200)及1540份甲苯,使液温升温至35℃,然后以约3小时滴入41份三氟化硼的乙基醚络合物,以进行反应。滴完后,反应至混合液中环氧乙烷(oxirane)的氧浓度为0.05%或0.05%以下为止。而且,直至反应完成为防止反应中的由于自由基聚合引起的凝胶化,则以83ml/分的速度向反应液中通入含7%氧浓度的氮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所得的相当于式(3)的化合物(此处是指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但在下述合成例等中,视其使用原料也可为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固体成分(120℃*1小时的干燥残份)或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如下。
固体成分65.4%、粘度(25℃)18lcps、酸值=2.5KOHmg/g、Mw=3,640、Mn=1,760所得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在甲苯溶液中直接测定1H-NMR以确认结构。NMR图表如图1所示。
在图1的NMR谱图中,在7.2ppm(部分峰因化学式的原因欠缺)及2.3ppm的峰为溶剂甲苯的峰。由于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吸收,在6.4~5.8ppm处为丙烯酰基产生的3H峰、4ppm为环(cycloring)与丙烯酰化物(acryloidat)夹着的亚甲基2H峰、3.5ppm为主要环氧基开环部分2H峰与其他邻接于TMP的羟基的亚甲基的2H质子及树脂末端羟基的1H质子重叠。另外,2.0ppm为环上有叔碳的1H质子,1.9~1.2ppm的峰为环上的仲碳的6H峰。可确认各质子强度比大约为理论值,可知式(2)的环氧部分完全开环。
另外,作为开环的引发剂使用的三羟甲基丙烷的甲基部分(CH3∶3H)的0.9ppm吸收强度与先前环上有叔碳的1H质子的强度比为2∶10,可确认与加入摩尔比1∶15的理论值符合。
上述所得的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中进一步使作为二元酸酐的四氢酞酸酐如下述进行加成反应。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500mL反应器中加入300份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甲苯溶液(固体成分65%)与31份四氢酞酸酐及0.33份氢醌单甲醚,使液温升温至90℃,然后添加0.83份咪唑以进行加成反应,反应中随时取样,进行酸值及GPC测定。反应进行10小时,酸值对该反应的理论值35KOHmg/g而言为36KOHmg/g(固体成分换算酸值=51KOHmg/g),且通过GPC测定可确认几乎没有由四氢酞酸酐产生的低分子侧的波峰。
所得式(4)的聚醚化合物(此处是指酸酐加成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在下述合成例等中视其使用原料也可为酸酐加成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固体成分(120℃*干燥1小时)或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如下。
固体成分69.2%、粘度(25℃)1600cps、Mw=3,740、Mn=1,810该二元酸酐加成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在甲苯溶液中直接测定1H-NMR以确认结构。NMR图表如图2所示。
于图2的NMR谱图中,在7.2ppm(部分峰因化学式的原因欠缺)及2.3ppm的峰为溶剂甲苯的质子峰。对比图1的NMR谱图,附加由四氢酞酸酐(THPA)产生的3个峰。首先,低磁场侧的5.7ppm为来自THPA的双键部的次甲基的峰,3.0ppm为来自于THPA的酯邻接的叔碳的次甲基产生的峰。这2种信号是THPA单体及该反应初期的试料分别在6.0ppm和3.4ppm处观测到,但由于与聚丙烯酸酯化合物的键合引起峰位置移动。最后,THPA的亚甲基部分的4H的吸收,可观测到2H为在2.6ppm,2H在2.3ppm分别吸收。2.3ppm的峰虽与溶剂甲苯中的甲基的吸收重叠,但可确认5.7、3.0、2.6ppm的质子强度比大约相等。另外,对这些强度与在4.0ppm的丙烯酰基与环夹着的亚甲基的2H的强度比相比较时为4∶19,可确认与加入摩尔比的3∶15大约相同。
(合成例2)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3L反应器中加入134.2份三羟基丙烷(TMP)、和1092份作为具有上述式(2)结构的化合物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制、CyclomerA-200)及650份甲苯,使液温升温至35℃,然后以约3小时滴入16.4份三氟化硼的乙基醚络合物,以进行反应。滴完后,反应至混合液中环氧乙烷的氧浓度为0.05%或0.05%以下为止。而且,直至反应完成为防止反应中由于自由基聚合引起的凝胶化,则使7%氧浓度的氮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以50ml/分的速度通入反应液中。
所得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固体成分(120℃*干燥1小时)或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如下。
固体成分64.5%、粘度(25℃)98cps、酸值=2.0KOHmg/g、Mw=1.410、Mn=1,020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中再使作为二元酸酐的四氢酞酸酐如下地进行加成反应。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500mL反应器中加入300份式(3)的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甲苯溶液(固体成分65%)与72.5份四氢酞酸酐及0.33份氢醌单甲醚,使液温升温至90℃,然后添加0.83份咪唑,反应中随时取样,进行酸值及GPC测定。反应进行10小时,酸值对该反应的理论值72KOHmg/g而言为74KOHmg/g(固体成分换算酸值=103KOHmg/g),且通过GPC测定可确认几乎没有由四氢酞酸酐产生的低分子侧的峰。
所得酸酐加成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固体成分(120℃*干燥1小时)或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如下。
固体成分71.8%、粘度(25℃)1,150cps、Mw=1,550、Mn=1,180(合成例3)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3L反应器中加入134.2份三羟基丙烷(TMP)、和1176份作为具有上述式(2)结构的化合物3,4-环氧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制、CyclomerM-100(于下表中以M100表示))及695份甲苯,使液温升温至35℃,然后以约3小时滴入17.6份三氟化硼的乙基醚络合物,以进行反应。滴完后,反应至混合液中环氧乙烷的氧浓度为0.05%或0.05%以下为止。而且,直至反应完成为防止反应中由于自由基聚合引起的聚凝胶化,以50ml/分的速度向反应液中通入含7%氧浓度的氮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所得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固体成分(120℃*干燥1小时)或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如下。
固体成分65.2%、粘度(25℃)90cps、酸值=1.5KOHmg/g、Mw=1.480、Mn=1,090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中再使作为二元酸酐的四氢酞酸酐如下进行加成反应。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500mL反应器中加入300份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甲苯溶液(固体成分65%)与71份四氢酞酸酐及0.33份氢醌单甲醚,使液温升温至90℃,然后添加0.83份咪唑,反应中随时取样,进行酸值及GPC测定。反应进行10小时,酸值对该反应的理论值71KOHmg/g而言为73KOHmg/g(固体成分换算酸值=100KOHmg/g),且通过GPC测定可确认几乎没有由四氢酞酸酐产生的低分子侧的峰。
所得酸酐加成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固体成分(120℃*干燥1小时)或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如下。
固体成分73.0%、粘度(25℃)1,460cps、Mw=1,570、Mn=1,200(合成例4)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2L反应器中加入72份丙烯酸(AA)、和910作为份具有上述式(2)结构的化合物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制、CyclomerA-200)及520份甲苯,使液温升温至35℃,然后以约3小时滴入13.7份三氟化硼的乙醚络合物,以进行反应。滴完后,反应至混合液中环氧乙烷的氧浓度为0.05%或0.05%以下为止。而且,直至反应完成为防止反应中游离基聚合引起的凝胶化,则使7%氧浓度的氮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以33ml/分速度通入反应液中。所得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固体成分(120℃*干燥1小时)或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如下。
固体成分65.4%、粘度(25℃)75cps、Mw=1.380、Mn=940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中再使作为二元酸酐的四氢酞酸酐如下进行加成反应。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500mL反应器中加入300份上述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甲苯溶液(固体成分65%)和30.2份四氢酞酸酐及0.33份氢醌单甲醚,使液温升温至90℃,然后添加0.83份咪唑,反应中随时取样,进行酸值及GPC测定。反应进行10小时,酸值对该反应的理论值34KOHmg/g而言为35KOHmg/g(固体成分换算酸值=51KOHmg/g),且由GPC测定可确认几乎没有由四氢酞酸酐产生的低分子侧的波峰。
所得酸酐加成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固体成分(120℃*干燥1小时)或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如下。
固体成分68.6%、粘度(25℃)1,230cps、Mw=1,440、Mn=1,010(合成例5)除使合成例1中的1540份反应溶剂甲苯改成740份丙烯酸异冰片酯和800份丙烯酸正丁酯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进行。
所得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固体成分(120℃*干燥1小时)或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等如下。
固体成分65.0%、粘度(25℃)780cps、Mw=2,380、Mn=1,460另外,与合成例1相同地使作为二元酸酐的四氢酞酸酐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下述物性的酸酐加成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
固体成分70.1%、粘度(25℃)2,950cps、Mw=3,310、Mn=1,690(比较合成例1)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2L反应器中加入72份丙烯酸(AA)、和910份作为具有上述式(2)结构的化合物丙烯酸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酯(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制、CyclomerA-200)及165份甲苯、0.91份作为阻聚剂的氢醌单甲醚,使液温升温至35℃,然后以约3小时滴入13.7份三氟化硼的乙醚络合物,预定进行反应。但反应中没有通入氮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时,发生了凝胶化。
(比较合成例2)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2L反应器中加入134.2份三羟甲基丙烷(TMP)、和620份乙烯基环己烯单环氧化物(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制、CEL2000)及360份甲苯,使液温升温至35℃,然后以约3小时滴入12.4份三氟化硼的乙醚络合物,以进行反应。滴完后,反应至混合液中环氧乙烷的氧浓度为0.05%或0.05%以下为止。而且,直至反应完成为防止反应中由于自由基聚合引起的凝胶化,以83ml/分的速度向反应液中通入含7%氧浓度的氮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所得化合物的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如下。
固体成分65.0%、粘度(25℃)135cps、酸值2.7KOHmg/g、Mw=1.980、Mn=970上述所得的化合物(A)中再使作为二元酸酐的四氢酞酸酐如下地进行加成反应。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500mL反应器中加入300份上述化合物(A)的甲苯溶液(固体成分65%)和42.8份四氢酞酸酐及0.33份氢醌单甲醚,使液温升温至90℃,然后添加0.83份咪唑,反应中随时取样,进行酸值及GPC测定。反应进行10小时,酸值对该反应的理论值46KOHmg/g而言为48KOHmg/g(固体成分换算酸值=69KOHmg/g),且由GPC测定可确认几乎没有由四氢酞酸酐产生的低分子侧的峰。
所得酸酐加成化合物的固体成分(1 20℃*干燥1小时)或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如下。固体成分70.7%、粘度(25℃)1,300cps、Mw=2,010、Mn=1,040(比较合成例3)作为比较合成之一例,进行下述的合成以得到特开平6-157965号公报中记载的以丙烯酸(AA)或甲基丙烯酸使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开环反应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和使酸酐与其加成的产物。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2L反应器中加入1000份特开昭60-166675号公报记载的方法所制造的环氧基化环己烷聚醚树脂EHPE3150(使1摩尔三羟甲基丙烷与15摩尔乙烯基环己烯单环氧化物的反应物环氧化的产物、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制环氧基当量178)、60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MMPG-Ac)及21.0份二甲基苯甲胺,升温至100℃使EHPE 3150溶解后,以约1小时滴入202份的环氧基与羧基为当量比的丙烯酸,另在1 00℃下进行熟化7小时后,进行取样。
测定试料的酸值时,为具有26KOHmg/g时升温至110℃、继续熟化3小时后,再次进行取样,确认酸值为4KOHmg/g。而且,直至反应及熟化完成时为防止凝胶化,则以17ml/分的速度向反应液中通入含7%氧浓度的氮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所得化合物的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如下。
固体成分=65.5%、酸值4.8KOHmg/g、粘度(25℃)2,150cps、Mw=3,270、Mn=1,460上述所得的化合物中再使作为二元酸酐的四氢酞酸酐如下地进行加成反应。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计的500mL反应器中加入300份上述化合物的MMPG-Ac溶液(固体成分65%)和28.1份四氢酞酸酐及0.33份氢醌单甲醚,使液温升温至90℃,然后添加0.83份咪唑,反应中随时取样,进行酸值及GPC测定。反应进行10小时,酸值对该反应的理论值32KOHmg/g而言为33KOHmg/g(固体成分换算酸值=48KOHmg/g),且由GPC测定可确认几乎没有由四氢酞酸酐产生的低分子侧的峰。
所得酸酐加成聚醚化合物的固体成分(120℃*干燥1小时)或粘度及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如下。
固体成分=68.8%、粘度(25℃)6,350cps、Mw=3,570、Mn=1,550合成例及比较合成例的反应组成及所得混合液的物性收集并示于下述表1及表2中。
表1合成例与比较例合成例的合成条件与所得化合物的性质(酸酐加成前相当于式(3)化合物的化合物是简单在各例上附加附属记号a)

表2合成例与比较合成例的合成条件与所得化合物的性质(酸酐加成后相当于式(4)化合物的化合物是简单在各例上附加附属记号b)

酸值*固体成分修正酸值UV固化物评估使用在碱显影型抗蚀剂领域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加成了式(2A)的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市售品(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制ACA200),采用以下的方法调制R(红)、G(绿)、B(蓝)的抗蚀剂,然后配合这些、并UV固化,然后进行粘性或分辨率等的评估。
以上述聚醚化合物作为合成例1a~5a及比较合成例2b~3b进行标记,以配合了上述合成例1的二元酸酐加成前的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作为比较合成例4b。另外,作为比较追加了配合有市售的一般具有6官能丙烯酰基的DPH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的情况与什么都不配合的情况。
(实施例1红色抗蚀剂的调制)使100份上述市售品(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制ACA200、固体成分47%)、50份以合成例1合成的聚醚化合物(合成例1b)、57.6份作为着色剂的欧罗肯雷顿(リオノ一ゲンレツド)GD(东洋油墨制造(株)制)、19.2份理欧罗肯(リオノ一ゲン)黄3G(东洋油墨制造(株)制、4.08份分散剂“耶麻鲁肯(エルマルゲン)A-60”(以下分散剂全部相同)及343.1份甲基丙二醇乙酸酯混合,在砂磨中充分分散,调制红色浆料。然后,使524.5份红色浆料、0.96份衣鲁卡奇亚(イルガキユア)907(千叶机械(チバガイギ一)(株)制)、0.96份卡耶奇亚(カヤキユア)DETX(日本化药(株)制)、0.48份卡耶奇亚EPA(日本化药(株)制)及254.6份甲基丙二醇乙酸酯在可搅拌的容器中充分混合,调制不挥发份约20%的红色抗蚀剂。
(实施例2绿色抗蚀剂的调制)使100份上述市售品(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制ACA200、固体成分47%)、50份以合成例1合成的聚醚化合物(合成例1b)、65.5份作为着色剂的里欧罗鲁绿(リオノ一ルグリ一ン)2YS(东洋油墨制造(株)制)、12.1份理欧罗肯(リオノ一ゲン)黄3G(东洋油墨制造(株)制、4.04份分散剂及345.1份甲基丙二醇乙酸酯混合,在砂磨中充分分散,调制绿色浆料。然后,使526.8份绿色浆料、28.7份NK酯(新中村化学(株)制)、1.32份衣鲁卡奇亚907(Irg907千叶机械(株)制)、1.32份卡耶奇亚DETX(日本化药(株)制)、0.66份卡耶奇亚EPA(日本化药(株)制)及350.5份甲基丙二醇乙酸酯在可搅拌的容器中充分混合,调制不挥发份约20%的绿色抗蚀剂。
(实施例3蓝色抗蚀剂的调制)使100份上述市售品(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制ACA200、固体成分47%)、50份以合成例1合成的聚醚化合物(合成例1b)、41.9份作为着色剂的欧罗肯鲁蓝色ES(东洋油墨制造(株)制)、10.5份理欧罗肯(リオノ一ゲン)紫RL(东洋油墨制造(株)制、2.96份分散剂及276.8份甲基丙二醇乙酸酯混合,在砂磨中充分分散,调制蓝色浆料。然后,使442.8份蓝色浆料、31.8份NK酯(新中村化学(株)制)、1.63份衣鲁卡奇亚907(千叶机械(株)制)、1.63份卡耶奇亚DETX(日本化药(株)制)、0.81份卡耶奇亚EPA(日本化药(株)制)及254份甲基丙二醇乙酸酯在可搅拌的容器中充分混合,调制不挥发份约20%的蓝色抗蚀剂。
(实施例4~9)使上述所得红色抗蚀剂进行孔径1μm的精密过滤,在已经形成有黑色矩阵图案的玻璃基板上用旋转涂布机进行旋转涂覆,使溶剂干燥后膜厚为1.3μm。然后,在60℃下预烘烤20分钟后旋转涂覆聚乙烯醇水溶液,使水干燥后,使用图案形成用光掩模予以曝光。以1%碳酸钠水溶液显影,用纯水洗净后,在230℃下进行后烘烤1小时。以下用同样的方法形成绿、蓝图案,制作滤色片。
(实施例10~15、比较例1~5)除替换聚醚化合物或单体(DHPA)外,与实施例(4)~(9)相同地制作滤色片。
实施例及比较例所得滤色片的性能以下述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粘性)在以旋转涂覆法涂覆·干燥所得的涂膜上,经由试验图(线宽0.5~50.0μm),以40mJ/cm2紫外线照射后,以目视观察试验图的污染情形。评价结果是以○无、△稍有、×污染显著、来表示。
(分辨率)在以旋转涂覆法涂覆·干燥所得的涂膜上,经由试验图(线宽0.5~50.0μm),以40mJ/cm2紫外线照射后,浸渍于1%碳酸钠水溶液中60秒进行显影后,测定分辨率。而且,表中所示为试验图的读取临界线宽的数值(单位μm)。
(透过率)将与测定分辨率相同方法得到的涂膜在230℃的温风循环式干燥机中加热60分钟,得到的固化涂膜的透过率通过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制),其中红色抗蚀剂以700nm、绿色抗蚀剂以540nm、蓝色抗蚀剂以460nm的波长的光来测定。
(耐热性)将与测定分辨率相同方法得到的涂膜在230℃的温风循环式干燥机中加热60分钟,加热前后以规定的波长测定透过率的变化。评价结果是以○5%以下、△5~10%、×10%以上、来表示。
(耐药品性)在(a)异丙醇、(b)环己酮、(c)二肟、(d)丙酮、(e)醋酸丁酯、(f)5%NaOH水溶液各溶剂中、在25℃下浸渍30分钟后,通过目视确认浸渍部的界面的有无。评价结果以○无、△稍有、×膜减少显著、来表示。
表3

表中()的数值表示重量比,DPHA表示卡耶拉顿(カヤラツド)DPHA(日本化药(株)制)工业上的利用价值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滤色片用感光着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除去溶剂后没有粘性、在曝光阶段没有光掩模污染、以及具有充分的感光度或分辨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所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一分子中具有多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及一个或一个以上酸基的下述式(4)所示聚醚化合物、着色剂、及视需要加入的固化性树脂和/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 式(4)(式(4)中,R′表示在一分子中含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的残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R表示从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中去除活泼氢的残基,m表示1~30的整数,R4~R13表示氢原子、C1~C10的烃基、或具有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其中不饱和基包含-OCO-CR3=CR1R2,R1~R2表示氢原子,R3表示氢原子或C1~C10的烃基,且R4~R13中至少一个为含有该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R15表示多元酸酐的残基,X表示-COOH、-OPO(OH)a(OR)b或-OSO3R(其中R表示氢、甲基或乙基,a是1或0,a+b=2),n是1或1以上的整数,且n表示个数的结构单元的分子全体中的个数为2~50,p在X为-OPO(OH)a(OR)b或-OSO3R时为0、X为-COOH时为1或1以上的整数)。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聚醚化合物是一分子中具有多个(甲基)丙烯酰基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羧基的下述式(4A)所示的聚醚化合物 式(4A)(式(4A)中,R′表示一分子中含有m个或m个以上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的残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R表示从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中去除活泼氢的残基,m是1~30,R4~R12表示氢原子或C1~C10的烃基、-OCO-CR3=CR1R2中的R1~R2表示氢原子,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Y表示-(CH2)n1-且n1为1~6的基、或构成这些的氢的一部分被甲基、乙基、丙基取代的基、或下述结构式 中的任何一个且n2为1~10的基,R15为多元酸酐开环产生的残基,n为1或1以上的整数,n表示个数的结构单元的分子全体中的个数为2~50)。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多元酸酐是选自四氢酞酸酐、4-甲基四氢酞酸酐、3-甲基四氢酞酸酐、3,4,5,6-四氢酞酸酐、六氢酞酸酐、4-甲基四氢酞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聚醚化合物是,使有机化合物(R*Hm)与式(2A)所示化合物反应形成以式(3A)表示的化合物,再将式(3A)与多元酸酐反应形成以式(4A′)表示的聚醚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是一分子中含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其是选自羧酸类、醇类、酚类、胺类、硫醇类、或硅烷醇类(这些以R*Hm表示)中的至少一种,m为1~30的整数;所述式(2A)所示化合物是 式(2A)(式(2A)中,R1及R2是氢原子,R3是氢原子或甲基,R4~R12各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丙基,Y表示-(CH2)n1且n1为1~6或构成这些的一部分氢以甲基、乙基、丙基取代的基、或下述结构式 中的任一种且n2为1~10的基);所述式(3A)所示化合物是 式(3A)(式(3A)中,R″表示羧酸类、醇类、酚类、胺类、硫醇类、或硅烷醇类的残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R1及R2表示氢原子,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R12各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丙基,Y与式(2A)中的定义相同,n为2~50);所述式(4A′)所示化合物是 式(4A′)(式(4A′)中,R15是表示多元酸酐的残基,R表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
5.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一分子中具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为三羟甲基丙烷。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式(2A)所示化合物为(甲基)丙烯酸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酯。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固化性树脂是在(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使以式(2A)所示化合物反应形成的树脂, 式(2A)(式(2A)中,R1及R2是氢原子,R3是氢原子或甲基,R4~R12各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丙基,Y表示-(CH2)n1且n1为1~6的基、或构成这些的氢的一部分以甲基、乙基、丙基取代的基、或下述结构式 中的任一个且n2为1~10的基)。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聚醚化合物是,一分子中具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其中,m为1~30,R为从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中除去活泼氢的残基)与式(2)所示化合物反应得到的以式(3)表示的化合物,再使式(3)表示的化合物与多元酸酐、磷酸、磷酸乙酯、磷酸二乙酯、葡萄糖磷酸的单烷基酯或二烷基酯、硫酸、硫酸甲酯、硫酸乙酯中任一个反应得到的以式(4)表示的聚醚化合物, 式(2)(其中,R4~R13各表示氢原子、C1~C10的烃基、或具有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其中不饱和基包含-OCO-CR3=CR1R2,R4~R13中至少一个为上述不饱和基,R1~R2为氢原子,R3表示氢原子或C1~C10的烃基), 式(3)(式(3)中,R″表示一分子中具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的残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R表示从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除去活泼氢的残基,R4~R13各表示氢原子、C1~C10的烃基、或具有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其中不饱和基包含-OCO-CR3=CR1R2,R1~R2是氢原子,R3表示氢原子或C1~C10的烃基), 式(4)(式(4)中,R′表示一分子中含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m的残基-RHm-1或来自该残基的基,R表示从具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中除去活泼氢的残基,m表示1~30的整数,R4~R13各表示氢原子、C1~C10的烃基、或具有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其中不饱和基包含-OCO-CR3=CR1R2,R1~R2是氢原子,R3表示氢原子或C1~C10的烃基,且R4~R13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该不饱和基的C1~C10的烃基,R15是多元酸酐的残基,X表示-COOH、-OPO(OH)a(OR)b或-OSO3R(其中R表示氢、甲基或乙基,a是1或0,a+b=2),n是1或1以上的整数,n表示个数的结构单元的分子全体中的个数为2~50,p在X为-OPO(OH)a(OR)b或-OSO3R时为0,X为-COOH时为1或1以上的整数)。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视需要添加的固化性树脂和/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为含环氧基的树脂和/或含酸基的树脂。
10.按照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聚醚化合物为以反应性稀释剂作为溶剂所合成的聚醚化合物。
11.按照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聚醚化合物是通过将含有氧的混合气体通入反应体系中所合成的聚醚化合物。
12.一种滤色片,其特征在于,其是使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涂覆后、经固化形成的。
13.一种滤色片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使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涂覆于基板上的步骤,使涂覆于基板上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图案曝光、使曝光部分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光固化的步骤,使图案曝光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显影、且使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光固化的着色层以图案状残留于基板上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有关滤色片用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滤色片及其制法,其含有一分子中有数个聚合性不饱和基与一个或一个以上酸基的下述式(4)(式中,R′是一分子中有m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RH
文档编号G03F7/004GK1717598SQ20038010442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9日
发明者冈崎明, 三宅弘人 申请人: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