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07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纸张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设置在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的图象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中、对从装置主体送出的纸张实施处理的纸张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在对纸张实施处理期间,能够积存被送入的纸张的纸张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电子照片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等的图象形成装置的选装件,开发了对已经形成图象的纸张进行分类的分类机等的纸张处理装置。而且,这种的纸张处理装置对于纸张实施分类处理、装订处理、整合处理等的至少一个处理。
在具有进行铁丝装订的铁丝装订机(ステイプラ)的纸张处理装置中,使输送到纸张处理装置主体内的纸张通过在主体内部形成的输送通路并装载于处理盘中后进行装订动作。
在装订纸摞的纸张处理装置中,在处理盘中将纸张装载成摞状,使作为装订机构的铁丝装订机移动进行一处装订或多处装订(通常在两处装订)。在进行装订动作期间,不能将下一工作的纸张装载于处理盘上。因此,需要隔开进行装订动作的工作单位之间的纸张彼此间的间隔。
但是,如果隔开了纸张彼此间的间隔,生产性(生产率)降低。即,每单位时间的纸张处理张数减少。作为防止这样的生产性降低的纸张处理装置,有在向处理盘输送纸张的中途的输送通路中设置纸张保持部(缓冲部)的装置,该纸张保持部积存纸张并使纸张预先待机。
这种纸张处理装置在对装载在处理盘中的多张纸张进行处理期间,预先将后续的纸张多张积存在纸张保持部,在处理完了的时刻,将积存在纸张保持部的纸张装载在处理盘上,一直供给之后的后续纸张直到在处理盘中达到所期望的张数。
这样的设置纸张保持部的纸张处理装置有两种。首先,第一种是处理盘上的纸摞的处理完了时,在将处理盘上的纸摞排出后,再将积存在纸张保持部的纸张排出到处理盘上的单独纸摞排出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例如,参照特开平9-48545号公报(图1、图2))。第二种是由本申请人提案的、在处理盘上的纸摞的处理完了时,将该处理盘上的纸摞从处理盘排出的动作、与将积存在纸张保持部的纸张排出到处理盘上的动作同时进行的同时纸摞排出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但是,这种同时纸摞排出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在主张优先权日的时间点还没有被公开,是在之后被公开的(特开2003-81517号公报)。
但是,现有的这两种纸张处理装置存在下面的课题。
单独纸摞排出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与同时纸摞排出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都是在将纸张积存在纸张保持部时,在纸张保持部的上游侧发生卡纸时,使装置整体停止,因此,装载在处理用盘上的纸摞和积存在纸张保持部上的纸张残留在机器内,使卡纸恢复的作业需要更多的时间,处理效率低。
另外,第二种的同时纸摞排出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在向处理盘装载纸张、纸张积存于纸张保持部时,还没有向纸张保持部输送规定张数的纸张的时候,进入了例如颜色调整等的调整阶段时,会有后续的纸张比预定的时间晚而被输送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在后续的纸张比预定时间晚而被输送过来的期间,处理盘上的纸摞的处理已经结束的情况。
但是,本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由于是在对装载于处理盘上的纸张进行处理期间,仅将被输送来的纸张数积存在纸张保持部之后,将积存的纸张排出到处理盘,同时,排出装载在处理盘上的纸张的所谓的进行同时纸摞排出动作,因此,只要是在保持部没有输送来仅是规定张数的纸张,即使在处理盘上的纸摞的处理已经结束,也不能将该纸摞排出到外部。因此,同时纸摞排出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提供提高了纸张处理效率的纸张处理装置为目的。
本发明以提供提高了图象处理效率的图象形成装置为目的,该图象形成装置具有提高了纸张处理效率的纸张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积存被供给的纸张的纸张保持机构;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装载纸张、对该纸张进行处理的第一纸张装载机构;将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上的上述纸张排出的纸张排出机构;装载由上述纸张排出机构排出的纸张的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上后续的纸张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被供给时,控制上述纸张排出机构和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使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上述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后,使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上的上述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控制机构。


图1是作为在装置主体上具有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图象形成装置复印机的正面概略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复印机的控制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处理装置的正面概略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各驱动系统的正面概略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纸张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5中的后端助推器移动后状态的图。
图7是与图6相比后端助推器进一步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8是图3的纸张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框图。
图9是在图3的纸张处理装置中用于说明排出纸摞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后端助推器与摆动滚对的动作时机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后端助推器与摆动滚对的动作时机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后端助推器与摆动滚对与第一排纸滚对的动作时机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不积存纸张也可以完成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图13A是对纸张处理装置输送来第一张纸的状态的图。图13B是接受第一张纸的状态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不积存纸张也可以完成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用于说明接着图13A、13B的动作的图。图14A是第一张纸通过第一排纸滚的状态的图。图14B是第一张纸跨越堆积盘与处理盘而落下的状态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不积存纸张也可以完成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用于说明接着图14A、14B的动作的图。图15A是第一张纸被送入处理盘的状态的图。图15B是第一张纸进一步被送入处理盘的状态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不积存纸张也可以完成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用于说明接着图15A、15B的动作的图。图16A是第二张纸被送入处理盘的状态的图。图16B是第一张纸与停止器抵接的状态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不积存纸张也可以完成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3张纸被装载在处理盘上的状态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不积存纸张也可以完成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用于说明接着图17的动作的图。图18A是将纸摞从处理盘开始向堆积盘排出的状态的图。图18B是将纸摞从处理盘向堆积盘排出的中途状态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不积存纸张也可以完成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将纸摞从处理盘排出到堆积盘的状态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积存纸张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图20A是对纸张处理装置输送来第一张纸的状态的图。图20B是一直到反转点接受第一张纸的状态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积存纸张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用于说明接着图20A、20B的动作的图。图21A是通过后端阻挡部挡住第一张纸的状态的图。图21B是通过后端押板将第一张纸押入下输送导板的状态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积存纸张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用于说明接着图21A、21B的动作的图。图22A是第二张纸被送入处理盘的状态的图。图22B是第二张纸进一步被送入处理盘的状态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积存纸张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用于说明接着图22A、22B的动作的图。图23A是一直到反转点接受第二张纸的状态的图。图23B是通过后端阻挡部挡住第二张纸的状态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积存纸张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将第一张纸与第二张纸重叠、通过后端压板压入下输送导板的状态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积存纸张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图25A是第三张纸被送来的状态的图。图25B是第三张纸被送来后的状态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积存纸张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用于说明接着图25A、25B的动作的图。图26A是将纸摞从处理盘开始向堆积盘排出的状态的图。图26B是将纸摞和缓冲纸张向排出方向输送的状态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积存纸张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用于说明接着图26A、26B的动作的图。图27A是将纸摞从处理盘排出到堆积盘的状态的图。图27B是将缓冲纸张送入处理盘的状态的图。
图28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中积存纸张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是用于说明接着图27A、27B的动作的图。图28A是正在将缓冲纸张送入处理盘的状态的图。图28B是进一步将缓冲纸张送入处理盘的状态的图。
图29是用于说明来自缓冲纸张的下游端部的纸摞的下游端的突出长度短的情况的动作的图。
图30是用于说明仅通过摆动滚排出纸摞的情况下的问题点的图。
图31是用于说明在纸张处理装置的上游发生卡纸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2是接受滚对与入口滚对的滚彼此间离开间隔的状态图。
图33是分类处理的流程图。
图34A、图34B是用于说明机内最先纸张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5A、图35B是用于说明缓冲最后纸张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6A、图36B、图36C是接着图35的流程图。
图37A、图37B是用于说明缓冲动作的流程图。
图38A、图38B是用于说明中途动作的流程图。
图39是用于说明后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40是接着图39的流程图。
图41是其他实施形态的纸张处理装置。
图42是用于在图41的纸张处理装置中,在上游发生卡纸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和具有该纸张处理装置的图象形成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复印机。另外,在图象形成装置中有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以及这些的复合机等,装备纸张处理装置的图象形成装置并不局限于复印机。
另外,本实施形态中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数值、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是没有特别规定的记载,本发明的范围并没有仅限定在这些之中的意思。
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纸张处理装置作为独立的装置相对于图象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可自由拆装地构成,将作为任选的装置的情况举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纸张处理装置当然也适用于与图象形成装置一体设置的情况,这与下面将要说明的纸张处理装置的情况在功能上没有什麽不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1是表示在复印机上安装了纸张处理装置的状态的示意性剖面图。另外,纸张处理装置具体地说例如是修整器。
(图象形成装置)复印机100由装置主体101和纸张处理装置119构成。在装置主体101的上部装备原稿给送装置102。原稿D由使用者放置在原稿放置部103,通过给送部104一张张按顺序分离供给到套准调节滚对105。接着,原稿D通过套准调节滚对105一旦被停止,使其形成环形并矫正其走斜。之后,原稿D通过导入通路106,并通过读取位置107,据此读取形成在原稿表面的图象。通过了读取位置107的原稿D通过排出通路108被排出到排出盘109上。
还有,在读取原稿的表背两面的情况下,首先,如上所述凭借原稿D通过读取位置107,原稿的一个面上的图象被读取。之后,原稿D通过排除通路108,由反转滚对110被转向输送,以表背面反转的状态,再次被送到套准调节滚对105。
而且,与读取一个面的图象时同样,原稿D通过套准调节滚对105被矫正走斜,通过导入通路106,在读取位置107读取另一个面的图象。接着,原稿D通过排出通路108,向排出盘109排出。
另一方面,在通过读取位置107的原稿的图象上照射照明系统111的光。从原稿反射来的发射光通过镜子112被导向光学元件113(CCD或其他元件),得到图象数据。而且,将根据该图象数据的激光照射到作为图象形成机构的例如感光体滚筒114上而形成潜象。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也可以通过上述镜子112将反射光直接照射到感光体滚筒114上形成潜象地构成。
在该感光体滚筒114上所形成的潜象,进一步通过从没有图示的调色剂供给装置供给的调色剂形成调色象。在盒115上装载作为纸张或者塑料薄膜等纸张的记录介质。纸张对应于记录信号从盒115被送出,通过套准调节滚对105测量进入感光体滚筒114与复制器116之间的时机而进入其之间。接着,通过复制器116将感光体滚筒114上的调色象复制到纸张上。复制了调色象的纸张在通过固定器117的期间,凭借固定器117的加热加压来固定调色象。
在记录介质的两面形成图象的情况下,通过固定装置117在单面固定了图象的纸张通过设置在固定装置117的下游侧的两面通路118,再次被送入感光体滚筒114与复制器116之间,在背面上也复制调色象。接着,通过固定装置117调色象被固定排出到外部(修整器119一侧)。
图2是复印机整体的控制方框图。复印机100整体通过CPU回路部200控制。在CPU回路部200内设置各部的程序,即存储着控制顺序的ROM202和根据需要临时地存储各种信息的RAM203。原稿给送装置控制部204控制原稿给送装置102的原稿传送动作。图象读取控制部205控制照明系统108等,控制原稿的读取。图象信号控制部206将图象读取控制部205的读取信息、或者从外部计算机207送来的图象信息通过外部I/F208接收,进行其信息处理,向打印机控制部209传送处理信号。打印机控制部209能够根据来自图象信号控制部206的图象处理信号控制感光体滚筒104等,在纸张上形成图象。
操作部210能够输入使用者使用复印机时的纸张尺寸信息、针对纸张实施怎样的处理,例如进行装订处理的信息等,同时还能够表示作为复印机的装置主体101或纸张后续处理装置的修整器119的动作状态等的信息。修整器控制部211能够控制作为纸张后续处理装置的修整器119内的动作。传真机控制部212能够使复印机作为传真机使用地控制复印机,与其他的传真机进行信号的接收与发送。
(纸张处理装置)图3是纸张处理装置的纵剖面图。图4是表示各驱动系统的纵剖面图。图8是纸张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框图。图9是用于说明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0至图12是表示相对于经过时间的、后端助推器134的移动速度与摆动滚对127的纸张输送速度间的关系的图。图10是通过后端助推器134和摆动滚对127送出纸摞,单独送出纸摞程序的图。图11是后端助推器134和摆动滚对127的启动速度不同的情况的送出纸摞控制的图。图12是同时地通过后端助推器、摆动滚对、第一输送滚对输送纸摞和积存在缓冲单元140上的缓冲纸张的、同时送出纸摞程序的图。
纸张处理装置119具有将纸摞制成书的功能,具有装订纸摞边缘附近的装订机单元132、装订纸摞中央的铁丝装订机138和弯折单元139等,该弯折单元139将通过该铁丝装订机138而被装订的纸摞的装订位置的部分弯曲,将纸摞作成册子状。
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119,具有在装订机单元132动作时将纸张以笔直的状态多张重叠积存(缓冲)的缓冲单元140。
该缓冲单元140由于能够将纸张以笔直的状态多张重叠积存,与以往的例如具有缓冲滚的机构不同,能够做成扁平状,所以可谋求纸张处理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再有,由于能够将纸张以笔直的状态积存,与缓冲滚的情况不同,不会使纸张成团,容易处理,这部分能够缩短作为纸张处理装置的纸张的处理时间。
纸张处理装置119,如图8所示,通过修整器控制部211控制。在修整器控制部211的CPU221内设置ROM222和RAM223等,该ROM222存储着根据来自于复印机的装置主体的CPU回路200的指示进行操作的纸张处理装置119的控制顺序(程序)等,该RAM223存储着每次为了控制纸张处理装置119所必要的信息。另外,在修整器控制部211上连接着后述的根据纸张面检测杆133的动作进行工作的纸张面检测传感器224。CPU221根据纸张面检测传感器224的纸张检测信号对堆积盘128进行升降控制。修整器控制部211根据上述程序对入口输送马达M2、纸摞排出马达M3和纸摞下离合器CL等进行动作控制,该入口输送马达M2使入口滚对121、缓冲滚124以及第一排纸滚对旋转,该纸摞排出马达M3使摆动滚对127以及返回滚130旋转,该纸摞下离合器CL向下滚127b传递或切断纸摞排出马达M3的旋转。
另外,图2的CPU回路部200和修整器控制部211可以是一体的。
如图4所示,由于后述的下滚127b与返回滚130通过共同的纸摞排出马达M3进行旋转,通过下滚127b和返回滚130输送纸张或纸摞时,在发生滑动或者在双方的滚上产生输送速度差时,存在着或者使纸张或纸摞产生皱折、或破损的可能,因此,为了吸收速度差而设置纸摞下离合器CL。
(装订纸摞并排出的动作说明)如果通过用户选择了复印机100的操作部210(参照图2)的纸张装订处理,CPU回路200在控制装置主体的各部分使复印机移行到复印动作的同时,对修整器控制部211传送纸张装订处理信号。
另外,根据图13A至图19的动作说明是对以下情况的说明,即,根据由用户在操作部210中输入的纸张尺寸信息,CPU回路200判断纸张的长度长的情况(例如是A3尺寸的情况),或者根据纸张的种类信息,纸张是厚纸、薄纸、表格纸、彩色纸等那样的具有与通常的纸张不同属性的特殊纸张的情况。也就是根据图13A至图19的动作说明是将纸摞排出到堆积盘128后、在处理盘129上装载后述的缓冲纸张的动作开始的情况的说明。当然,与纸张的长度或是否是特殊纸张无关,进行以下所说明的动作也可以。
修整器控制部211根据纸张装订处理信号,启动入口输送马达M2、纸摞排出马达M3。另外,修整器控制部211使缓冲滚分离柱塞SL1(参照图4)工作,使缓冲滚124从下输送导板123b离开,进一步使无图示的柱塞动作,使摆动滚对127的上滚127a从下滚127b分离。另外,入口输送马达M2、纸摞排出马达M3的启动停止也可以与纸张的动作配合逐一地控制。
从复印机100(参照图1)的装置主体101的排出滚对120送来的第一张的纸张,如图3、图4所示通过接受滚对137的输送和挡板122的引导被输送到入口滚对121。接受滚对137通过使上述排出滚对120旋转的共同输送马达M1进行旋转。
如图13A所示,入口滚对121通过入口输送马达M2(参照图4)旋转,输送第一张纸P1。纸张P1通过导向装置123的引导向第一排出滚对126被输送,该导向装置123由上输送导板123a和下输送导板123b构成。
纸张P1如图13B所示,通过第一排纸滚对126的旋转进一步被输送,如图14A所示,被放出到堆积盘128上。纸张P1如图14B所示,跨越堆积盘128和处理盘129落下。之后,如图15A、15B所示,上滚127a通过无图示的柱塞下降,与下滚127b将纸张夹住(图9的S101)。
此时,通过上滚127a和纸摞排出马达M3(参照图4)已经朝箭头方向旋转。进一步,与处理盘129可自由连接分离的返回滚130也通过纸摞排出马达M3(参照图4)向箭头方向旋转。但是,下滚127b通过纸摞下离合器CL(参照图4)的动作(S102)进行空转。这是因为将第一张纸装载在处理盘129上后,在第二张以后的纸张被装载时,若下滚127b旋转,则下滚127b也会将第一张纸推入停止器131一侧,而存在使第一张纸产生皱折的可能。
纸摞下离合器CL工作,在经过约150msec后(S103),如图16A所示,通过摆动滚对127和返回滚130的旋转,纸张沿箭头方向在右下方的处理盘129上滑降。这时,后端助推器134在待机位置待机(参照图5)。接着,纸张P1在与停止器131接触前,上滚127a从纸张P1离开。纸张P1通过返回滚130与停止器131碰撞。之后,纸张宽度的整合通过一对整合板144a、144b(参照图5)进行(S104)。
下面,后续的纸张也是同样,装载在处理盘129上。如图17所示,如果在处理盘129上装载了规定张数的纸张,通过图3、图4所示的装订机单元132,该摞状的纸张被装订。另外,代替通过装订机单元132实施的装订处理,也可以通过无图示的穿孔机对纸摞实施穿孔处理。
如果纸摞被装订,如图18A所示,堆积盘128移动到由纸面检测杆133检测的位置上,在容易接受被排出的纸摞的位置待机(105)。
如图18B所示,通过上滚127a和下滚127b夹着纸摞P向箭头方向旋转,后端助推器134推着纸摞P的后端,将纸摞排出到堆积盘128上(图6、图7)。后端助推器134如图5、图6、图7所示,设置在通过后端助推器马达M4正转、反转的皮带142上。
此时,如图10、图11所示,如果摆动滚对127与后端助推器134的启动时间(T1)以及启动速度(132mm/sec)相同、以同样的加速结束速度(500mm/sec)同样的时间(T2)到达的情况下,摆动滚对127与后端助推器134能够不对纸摞施加拉伸力和压缩力,而将纸摞排出(S106)。
但是,如图11所示,存在着后端助推器134的启动速度通过将后端助推马达M4的旋转力向后端助推器134传递的皮带143、142等、假如比摆动滚对127的启动速度快的情况(假设是300mm/sec)。这种情况下,一直到摆动滚对127的纸张输送速度达到300mm/sec的时间T3,使后端助推器134不开始移动而停止,在达到摆动滚对127的纸张输送速度时开始移动。即,后端助推器134在摆动滚对127启动(T3-T1)=ΔT时间后启动(S107)。另外,在摆动滚对127这一方比后端助推器134的启动速度快的情况下,反过来使摆动滚对127的启动时间仅延迟ΔT。如果后端助推器134的启动速度与摆动滚对127的启动速度相同时,ΔT为零。
这样,若对于启动时间设置ΔT的时间差,摆动滚对127与后端助推器134即使存在启动速度的差,摆动滚对127与后端助推器134能够不对纸摞施加拉伸力和压缩力,而将纸摞排出。也不会由于摆动滚对127给纸张造成滚筒的划痕,而使纸摞的品质、纸摞图象的品质下降。
纸摞通过摆动滚对127、后端助推器134以及返回滚130,开始向堆积盘128一侧的传送(S108)。后端助推器134在大约移动了15mm的时刻(S109)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初始位置)(S110,相当于图12中「HP排出控制」的动作)。纸摞如图19所示,通过摆动滚对127排出到堆积盘128上。之后,在摆动滚对127的上滚127a从下滚127b离开的时刻,一系列的纸摞排出动作结束(S111、S112)。
如图18B所示,在排出纸摞的开始时,接下来的纸摞的最初的纸张被送入到入口滚对121。
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119,由于是后端助推器134推着纸摞的后端输送,与在纸摞的表面上压接滚筒使其旋转而排出纸摞的情况不同,不会对纸摞的表面有损伤,可以确实地进行输送。
(缓冲动作的说明)以上的说明,例如是针对纸张彼此间的输送间隔大、在下一张纸被送来之间能够对纸摞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进行的动作说明,下面所要说明的动作说明是关于纸张彼此间的输送间隔小、在对纸摞进行处理时后续的纸张被送来的情况下,仅在装订处理中预先积存该后续的纸张(进行缓冲)的缓冲动作的说明。
纸张处理装置119是在通过装置主体101的CPU回路200判断出从复印机100的装置主体101送来的纸张的间隔比纸张装订处理的时间短时,根据修整器控制部211的缓冲动作指令进行缓冲动作。这种情况下,缓冲滚124通过柱塞SL1(参照图4)下降,与下输送导板123b接触。
在图20A、20B中,在处理盘129上根据上述的动作纸摞被装载。对于该纸摞,通过装订机单元132(参照图3、图4)进行装订处理。
如图20A所示,在对于装载在处理盘129上的纸摞P进行装订处理期间,如果下一个纸摞的第一张纸P1被送来,该纸张P1通过入口滚对121内送入缓冲滚124。缓冲滚124通过入口输送马达M2(参照图4)旋转将纸张P1向下游输送。此时,第一排纸滚对126的上第一排纸滚对126a通过第一排纸滚分离柱塞SL2(参照图4),从下第一排纸滚对126b离开。另外,第一排纸滚分离柱塞SL2在图4中,由于是与缓冲滚分离柱塞SL1重叠而看见的,因此在图4中没有图示。而且,摆动滚对127的上滚127a通过无图示的柱塞也从下滚127b分离。
如图20B所示,若纸张P1的后端到达转向点SP,如图21A所示,通过缓冲滚124的反转向上游侧返回。大约与此同时,后端压板135从下输送导板123b分离,后端阻挡部136被开放。是否到达了转向点SP,可以通过如图4所示的在入口滚对121的下游侧附近设置的入口通路传感器S1根据纸张的前端(下游侧端)动作、在规定时间之后,或者根据缓冲滚124的旋转数等进行检测。
从纸张的下游端被检测到之后的纸张P1的上游端侧,如图21A所示,通过后端阻挡部136被阻挡。之后,后端压板135如图21B所示,返回到原来的位置,通过设置在后端压板135上的摩擦部件141将纸张P1按压在下输送导板123b上。
之后,如图22A所示,第二张的纸张P2被送来。第二张的纸张P2通过入口滚对121被输送。此时,纸张P2通过后端压板135的上面。之后,纸张P2如图22B所示,通过缓冲滚124输送。
此时,第一张的纸张P1通过缓冲滚124,与第二张的纸张P2一起被按压在下输送导板123b上,随着被输送来的第二张的纸张P2要向下游侧移动。但是,由于第一张纸张P1通过设置在后端压板135上的摩擦部件141被按压在下输送导板123b上,而不能移动。
第二张的纸张P2也与第一张的纸张P1同样,其后端到达转向点SP后,如图23A、23B、24所示,返回到上游侧。而且,第二张的纸张P2通过后端压板135的摩擦部件141与第一张纸张P1重叠,被按压在下输送导板123b上。
之后,如图25A所示,第三张的纸张P3被送来,若第三张纸张的后端通过入口滚对121,如图25B所示,通过上第一排纸滚对126a与下第一排纸滚对126b夹着第一至第三纸张。此时,第三张的纸张P3比第一张、第二张的纸张略微向下游侧突出。另外,此时由于针对处理盘129上的纸摞的装订处理结束,如图26A所示,后端助推器134沿处理盘129移动,推起纸摞的后端。其结果是纸摞P的下游端Pa比第三张纸张P3的下游端P3a向下游侧仅突出长度L。
而且,如图26B所示,上滚127a也下降,通过下滚127b将三张的纸张P1、P2、P3和纸摞P夹住。伴随于此,后端压板135从第二张的纸张P2分离,将第一张的纸张P1、第二张的纸张P2释放。
之后,三张的纸张P1、P2、P3和纸摞P夹在摆动滚对127上被输送。而且,如图27A、27B所示,若纸摞P被排出到堆积盘128上,第一张的纸张P1和第二张的纸张P2的后端,从第一排纸滚对126拔出,三张纸张的上游侧部分被阻挡在处理盘129上。
在图27B中,如图所示,如果第一排纸滚对126、摆动滚对127与后端助推器134的启动时间(T1)以及启动速度(132mm/sec)相同、以同样的加速结束速度(500mm/sec)同样的时间(T2)到达的情况下,第一排纸滚对126、摆动滚对127与后端助推器134能够不对纸摞或三张纸张施加拉伸力和压缩力,而将纸摞排出。但是,在启动速度上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如图9的S107中所示,如果设置ΔT的时间差而使其分别启动的话,能够不对纸摞或三张纸张施加拉伸力和压缩力,而将纸摞排出。另外,也不会由于第一排纸滚对126或摆动滚对127给纸张造成滚筒的划痕,而使纸摞的品质、纸摞图象的品质下降。
三张的纸张如图28A、28B所示,通过摆动滚对127和返回滚130,在处理盘129上滑降输送,被阻挡在停止器131上。其间,堆积盘128暂时下降,在纸摞的上面比纸面检测杆133低时,再次上升,在根据纸摞的上面纸面检测杆133动作的时刻,停止上升。其结果是能够使堆积盘128上的纸摞的上面保持规定的高度。之后,纸张不会积存在下输送导板123b上,按顺序被装载在处理盘129上,若达到规定的张数进行装订。在该装订动作期间,后续的纸摞的最初的三张纸张积存在下输送导板123b上。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在下输送导板123b上积存三张纸张,被积存的纸张(缓冲纸张)的张数根据纸张的长度、装订时间、纸张的输送速度等变化,并不局限于三张。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119在图26A中,纸摞P的下游端Pa比第三张纸张P3的下游端P3a向下游侧仅突出长度L。这是根据如下的理由。另外,第一张、第二张纸张P1、P2的下游端P1a、P2b与第三张纸张P3的下游端P3a相比位于上游侧。
假设如图29所示,下游端的突出长度是比上述长度L短的L1,下游端的突出长度也是L1。因此,摆动滚对127将纸摞P排出到堆积盘128上后,三张的缓冲纸张捕捉长度变短,妨碍了三张缓冲纸张的捕捉而不能确实地将缓冲纸张向处理盘输送。因此,摆动滚对127为了能够确实地将缓冲纸张捕捉而送入处理盘129,使纸摞相对于缓冲滚仅突出长度L。
另外,上述突出长度如果短,缓冲纸张与纸摞的接触面积变大。纸摞与缓冲纸张紧贴,容易发生向堆积盘128的下落变慢。这种情况下,摆动滚对127反转,在将缓冲纸张送入处理盘129时,纸摞与缓冲纸张保持紧贴的状态下进入摆动滚对127中,存在着或者纸摞损伤、或者成为产生卡纸的原因的可能。因此,为了使纸摞与缓冲纸张之间具有良好的分离性,也需要使纸摞相对于缓冲滚仅突出长度L。
还有,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119是后端助推器134推压纸摞的后端。象这样,通过后端助推器134推压纸摞的后端来输送纸摞,与在纸摞的表面上压接滚筒使其旋转而排出纸摞的情况不同,不会对纸摞的表面有损伤,可以确实地进行输送。
即,如图30所示,若仅通过摆动滚对127将纸摞排出,由于相对于纸张的上滚127a及下滚127b的摩擦的差异或旋转速度的差异等,纸张的输送量不同,存在着上面的纸张与下面的纸张之间产生错位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摆动滚对127相对于纸张滑动旋转,有时会对纸张产生划痕。另外,会产生使纸摞整体一边扭曲一边被排出的情况,不能实现顺畅的纸摞的排出,需要处理时间。再有,在使纸摞整体扭曲的情况下,在装订的部分纸张破裂,存在着该纸摞不能使用的可能。
另外,如果想要确实地排出纸摞,而增大相对于纸摞的摆动滚对127的夹持压力的话,则容易发生这样的现象。相反地如果减小夹持压力,则不能确实地输送纸摞。因此,摆动滚对127的夹持压力的设定是比较困难的。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不是仅通过摆动滚对127,还通过后端助推器134排出纸摞,不会产生上述那样的相对于纸张滑动旋转、或使纸摞整体一边扭曲一边被排出的情况,不会对纸张产生划痕。能够实现顺畅的并且快速的纸摞的排出。另外,也不必严密地管理摆动滚对127的夹持压力的设定,就能够排出纸摞。
下面,就在纸张处理装置119的上游侧纸张堵塞、发生卡纸时的纸张处理装置119的动作进行说明。
复印机100(参照图1)在开始复印动作起(图31的流程图的S201)到结束期间(S202),在缓冲单元140的上游侧,即在入口滚对121的上游侧发生卡纸的情况下(S203),复印机的装置主体101内的CPU回路200(参照图2、图8)在向修整器控制部211的CPU221发出产生卡纸信号的同时,停止装置主体101内的纸张输送用滚的旋转。
另外,在接受滚对137发生卡纸的情况下,CPU221在使接受滚对137的旋转停止的同时,向CPU回路200送出发生卡纸信号。接受到发生卡纸信号的CPU回路200使装置主体101内的纸张输送用滚的旋转停止,不向纸张处理装置119送入纸张。
之后,CPU221通过入口通道传感器S1的检测动作,判断在作为纸张保持部的导向装置123(参照图4)上是否有保持纸张(缓冲纸张)装载(S204)。CPU221在入口通路传感器S1没有检测到保持纸张时,判断在导向装置123上没有积存着保持纸张,并判断装载在处理盘129上的纸摞是否能够排出(S205),如果是可以装订的张数,将该纸摞通过装订机单元132装订,移动到单独强制地排出的控制(S206)。如果是不能装订的张数(S205),将该纸摞先原样装载在处理盘129上。
CPU221如图17A至图19所示的那样动作,将纸摞排出到堆积盘128上(S207)。之后,CPU221停止纸张处理装置119的所有动作(S208)。
在上述S204中,入口通路传感器S1检测到纸张时,CPU221判断在导向装置123上积存着保持纸张,并判断装载在处理盘129上的纸摞是否能够排出(S209)。若在导向装置123上存在着保持纸张,则表示在处理盘129上装载着能够排出的张数的纸张,因此,CPU221将该纸摞通过装订机单元132装订,移动到将处理盘129上的纸摞和保持纸张同时强制地排出的控制(S210)。
CPU221如图25A至图28B所示的那样动作,将纸摞排出到堆积盘128上,将导向装置123的保持纸张排出到处理盘129(S207)。之后,CPU221停止纸张处理装置119的所有动作(S208)。
由接受滚对137阻塞的纸张如图32所示,通过使接受滚对137和入口滚对121的上侧滚从下侧滚分离,开放导向装置123,能够简单地除掉。另外,即使在接受滚对137的下游侧存在卡纸,通过使上第一排纸滚126a和上滚127a从下第一排纸滚126b和下滚127b分离,能够除掉卡住的纸张。接受滚对137和入口滚对121的上侧滚设置在支架190上,该支架190以缓冲滚124的轴124a为中心自由旋转。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119,在纸张处理装置119的上游侧发生卡纸时,在将处理盘129上的纸张强制地排出到堆积盘128的同时,保持在缓冲单元140上的纸张被强制地排出到处理盘129,因此,装订后的纸摞与是否发生卡纸无关,用户能够迅速地得到,在提高了处理效率的同时,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性。
另外,通过使保持在缓冲单元140上的纸张强制地排出到处理盘129,使卡纸的处理变得容易,能够提高卡纸的处理性。
而且,通过使保持在缓冲单元140上的纸张强制地排出到处理盘129,能够仅将卡纸恢复对象的纸张保持在纸张处理装置内,因此可以容易地识别恢复开始纸张。
另外,如果没有注意到发生了卡纸而将纸摞长时间地装载在处理盘129中,则例如图20A、20B所示,向外部突出的部分由于自重而向下方弯曲,存在着纸摞变形的可能。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119在发生卡纸时,强制地将纸摞排出,因此能够防止纸摞的变形。
接着,对于送入纸张处理装置119的后续纸张的间隔比到目前为止的纸张的间隔大时,例如,将纸张处理装置119设置在彩色复印机的装置主体上时,在为了进行颜色画质的调整,而加大纸张间隔的情况下的纸张处理装置119的动作,根据图33至图40中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另外,在流程图中是对进行两张缓冲的情况所做的说明。
图33是用于说明纸张处理装置119全体的概略动作的流程图,是分类处理的流程图。在这些流程图中所示的各部分的动作通过图8所示的修整器控制部211的控制进行。
纸张处理装置119在分类处理(S301)中,根据装载在处理盘129上的纸张是否是第一张(S302)、缓冲计数器是否是1(S303)、前一张纸是否是纸摞的最终纸张(S304)的判断,进行机内先头纸张的动作(S307)、缓冲最终纸张的动作(S308)、缓冲纸张动作(S309)、中途纸张动作(S310)中的任意一项的动作。
在图33中,机内先头纸张动作(S307)如图34中的符号S401至S420所示,是指将先头纸张装载在处理盘129上直到开始纸张处理的动作。
在图33中,缓冲最终纸张的动作(S308)如图35中的符号S501至图36中的符号S535所示,是指将缓冲纸张装载在处理盘129上直到开始后处理动作的动作。
在图33中,缓冲纸张动作(S309)如图37中的符号S601至S613所示,是指将缓冲纸张积存在导向装置123上(进行缓冲)的动作。
在图33中,中途纸张动作(S310)如图38中的符号S701至S716所示,是指将第二张以后的纸张装载在处理盘129上直到开始纸张处理的动作。
图34的符号S419、图36的符号S534、图38的符号S715的后处理动作的开始,如图39中的符号S801至S824所示,是指将从复印机100的装置主体101排出的纸张装载在处理盘129上直到开始纸张处理的动作。
首先,CPU221(参照图8)控制前整合马达M5、里整合板M6,使前整合板144a和里整合板144b(参照图5)与纸张接近,对纸张的两侧进行整合(S801、S802),该前整合板144a和里整合板144b沿纸张输送方向的两侧配设,而且相对于纸张输送方向在交叉方向上接近、分离。假设,需要进行两次整合,例如B4尺寸那样的大的纸张的情况(S803),在经过100msec后(S804),将前整合板144a和里整合板144b暂时从纸张分离,使其退避(S805、S806)。接着,在50msec后(S807),将前整合板144a和里整合板144b(参照图5)再次接近纸张,进行第二次的整合(S808)。在结束了一系列的整合动作后(S809),CPU221控制纸摞排出马达M3,停止摆动滚对127的反转动作(S810)。
之后CPU221根据来自装置主体101的CPU回路200的纸摞的最终纸张的信息,或者来自于计算纸张数量的计数器的纸张数量,判断是否是纸摞内的最终纸张(图40,S811)。在不是最终纸张的情况下,CPU221控制前整合马达M5、里整合板M6(参照图8),使前整合板144a和里整合板144b(参照图5)返回退避位置(S822、S823)。
在S811中,是最终纸张的情况下,纸摞内的最终纸张,在通过装订机单元132装订纸摞的场合(S812),CPU221控制装订机移动马达M8使铁丝装订机166移动到装订位置,并控制装订机马达M9通过铁丝装订机166装订纸摞(S813、S814)。之后,CPU221控制后端助推器马达M4(参照图5至图8),如图26A、26B所示通过后端助推器134,使纸摞比积存的纸张仅突出长度L(预排出)(S815,S816)。
之后,CPU221根据用户在操作部210(参照图2)中输入的纸张尺寸、纸张的材质(纸质)、厚纸、薄纸、表格纸、彩色纸等的纸张属性的信息,判断出是不能将被装订的纸摞同时排出(不能同时排出纸摞)的纸张的情况下,或者被装订的纸摞的下面的纸张是不能缓冲的纸张时(S817),控制纸摞排出马达M3,仅将被装订的纸摞从处理盘129排出到堆积盘128(单独纸摞排出),结束后处理动作(S822、S823、S824)。
另外,在缓冲单元140上下一张纸被卡住而没有被送来的情况下,CPU221控制纸摞排出马达M3,仅将被装订的纸摞从处理盘129排出到堆积盘128(单独纸摞排出),结束后处理动作(S818、S821、S824)。
这样,纸张处理装置不需要使被装订的纸摞长时间地积存在处理盘129上而能够排出到堆积盘128,可以提高纸张处理装置119的处理效率,向用户尽早地提供纸摞。
另外,被装订的纸摞也不会长时间地装载在处理盘129上,例如,也不会如图20A、20B所示,向外部突出的部分由于自重而向下方弯曲、变形。
而且,即使在缓冲单元140上后续的纸张被传送过来,由于装置主体101内的输送滚的滑移、图象调整等,后续纸张迟延、例如后续纸张在图1所示的套准调节滚对150的上游侧、直到到达缓冲单元140的期间,能够将处理盘129上的纸摞排出到堆积盘128的情况下,CPU221控制纸摞排出马达M3,仅将被装订的纸摞从处理盘129排出到堆积盘128(单独纸摞排出),结束后处理动作(S819、S821、S824)。
这样,纸张处理装置不需要使被装订的纸摞长时间地积存在处理盘129上而能够排出到堆积盘128,可以提高纸张处理装置119的处理效率,向用户尽早地提供纸摞。
另外,被装订的纸摞也不会长时间地装载在处理盘129上,例如,也不会如图20A、20B所示,向外部突出的部分由于自重而向下方弯曲、变形。
当处理盘129上的纸张和积存在导向装置123上的缓冲纸张都不符合S818、S819的条件的情况下,CPU221通过控制入口输送马达M2、纸摞排出马达M3、纸摞下离合器CL,同时进行处理盘129上的纸张向堆积盘128的排出和积存的纸张从导向装置123向处理盘129的排出。即同时纸摞排出(S820、S824)。
图40中的单独纸摞排出动作(S821),如图9中的符号S101至S112所示,不将装订后的纸摞与缓冲纸张同时排出,是仅将处理盘129上的装订后的纸摞排出的动作。
以上的纸张处理装置虽然是同时纸摞排出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对于如图41所示的单独纸摞排出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10也可以适用本发明。该纸张处理装置10也是被装备在作为图象形成装置的例如复印机的装置主体16上作为复印机15来使用。
该纸张处理装置10使由纸张排出滚对17从装置主体16送来的纸张通过直线通道20,依次装载在处理盘11上,在装载到规定张数时通过装订机单元19进行装订。之后,通过摆动滚对18的上滚18a和下滚18b夹着纸摞旋转、并排出。
在通过装订机单元19对纸摞进行装订期间,被送来的纸张被引导至输送通路12中,积存在形成于缓冲滚13周围的缓冲滚通路14中(被缓冲),在完成装订处理动作时,被排出到处理盘11。被积存的纸张(缓冲纸张)的张数是与装订机单元19用于装订纸摞所需要的时间相当的张数。缓冲滚13和缓冲滚通路14等构成缓冲单元23。
在这样的纸张处理装置10中,在缓冲滚通路14的上游侧发生卡纸的情况下,也不会使纸张处理装置10整体的动作停止,仅继续纸张处理装置10的动作并将处理盘11上被装订的纸摞排出。
即,在如图42所示的流程图中,在复印机15开始复印动作起(S901)直到结束期间(S903),在缓冲单元23的上游侧,即输送通路12的上游侧发生卡纸的情况下(S902),复印机的装置主体16内的CPU回路24在向修整器控制部20的CPU21传送发生卡纸信号的同时,使装置主体16内的纸张输送用滚的旋转停止。
之后,CPU21通过缓冲传感器S2的检测动作判断在缓冲滚通路14上是否有保持纸张(缓冲纸张)(S904)。CUP21在缓冲传感器S2没有检测到保持纸张时,判断为在缓冲滚通路14上没有保持纸张,再判断装载在处理盘11上的纸张是否处于可以排出的状态(S905),如果是可以排出的状态,单独地强制性地排出(S906、S907)。如果不是可以排出的状态(S905),该纸摞保持装载于处理盘上的原来状态。接着,CPU21使纸张处理装置10全体的动作停止(S918)。
在上述S904中,在缓冲传感器S1检测纸张时,CUP21判断为在缓冲滚通路14上保持着保持纸张,由于在处理盘11上装载着可以排出的纸张,将该纸张排出到装置外部(S909、S910)。之后,CPU21将积存在缓冲滚通路14上的纸张排出到处理盘11(S911、S912)。最后,CPU21使纸张处理装置10全体的动作停止(S913)。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10,在纸张处理装置10的上游侧发生卡纸时,将处理盘11上的纸张强制地排出到堆积盘22上之后,将保持在缓冲滚通路14上的纸张强制地排出到处理盘11上,因此,与是否发生卡纸无关可迅速地得到纸摞,在能够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性。
另外,通过将保持在缓冲滚通道14上的纸张强制性地排出到处理盘11上,卡纸的处理变得容易,能够提高处理卡纸的效率。
而且,通过将保持在缓冲滚通道14上的纸张强制性地排出到处理盘11上,由于可以仅将作为卡纸恢复对象的纸张保持在纸张处理装置内,能够容易地识别恢复开始的纸张。
还有,如果没有注意到发生了卡纸,将纸摞长时间装载在处理盘11上的话,突出到外部的部分由于自重向下方弯曲,纸摞有可能变形。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10,由于在发生卡纸时,强制地将纸摞排出,可以防止纸摞的变形。
在以上的说明中,纸张的位置虽然是通过传感器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在CPU221内部管理的纸张保持信息(内存信息)进行判断。
另外,纸张处理装置虽然是在进行了从处理盘129上的纸摞的两侧进行整合的宽度整合和后端整合之后,对该纸摞进行装订,也可以不装订,将进行了宽度整合和后端整合状态的纸摞排出到堆积盘128上。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纸张处理装置,由于在后续的纸张在规定的时间没有被供给到缓冲单元时,其控制部对摆动滚对和缓冲单元进行控制,将处理盘的纸张排出到堆积盘上后,将保持在缓冲单元上的纸张排出到处理盘上,例如,与是否发生卡纸无关,用户可迅速地得到装订后的纸摞,在能够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性。
另外,通过将保持在缓冲滚通道上的纸张强制性地排出到处理盘上,卡纸的处理变得容易,能够提高处理卡纸的效率。
而且,通过将保持在缓冲滚通道上的纸张强制性地排出到处理盘上,由于可以仅将作为卡纸恢复对象的纸张保持在纸张处理装置内,能够容易地识别恢复开始的纸张。
还有,如果没有注意到发生了卡纸,将纸摞长时间装载在处理盘上的话,突出到外部的部分由于自重向下方弯曲,纸摞有可能变形。但是,纸张处理装置由于在发生卡纸时,强制地将纸摞排出,可以防止纸摞的变形。
纸张处理装置,由于在后续的纸张在规定的时间没有被供给到缓冲单元时,其修整器控制部对摆动滚对进行控制,将装载在处理盘上的纸张排出到堆积盘上,而且将保持在缓冲单元上的纸张排出到处理盘上,例如,与是否发生卡纸无关,用户可迅速地得到装订后的纸摞,在能够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性。
另外,通过将保持在缓冲单元上的纸张强制性地排出到处理盘上,卡纸的处理变得容易,能够提高处理卡纸的效率。
而且,通过将保持在缓冲单元上的纸张强制性地排出到处理盘上,由于可以仅将作为卡纸恢复对象的纸张保持在纸张处理装置内,能够容易地识别恢复开始的纸张。
还有,如果没有注意到发生了卡纸,将纸摞长时间装载在处理盘上的话,例如,图20所示的突出到外部的部分由于自重向下方弯曲,纸摞有可能变形。但是,纸张处理装置由于在发生卡纸时,强制地将纸摞排出,可以防止纸摞的变形。
纸张处理装置,由于在后续的纸张在规定的时间没有被供给到缓冲单元时,其修整器控制部对缓冲单元和摆动滚对进行控制,将装载在处理盘上的纸张排出到堆积盘上,而且将保持在缓冲单元上的纸张排出到处理盘上,由于不会不必要地将装订后的纸摞长时间积存在处理盘上,而是排出到堆积盘上,能够提高纸张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能够迅速地给用户提供纸摞。
另外,装订后的纸摞不会长时间装载在处理盘上,不会发生例如图20A、20B所示的突出到外部的部分由于自重向下方弯曲而变形。
还有,后端助推器将装载在处理盘上的纸张向堆积盘一侧输送规定量之后,摆动滚对将保持在缓冲单元的纸张和装载在处理盘上的纸张同时输送,将装载在处理盘上的纸张排出到堆积盘上,因此,纸摞与缓冲纸张间重叠的面积就减少了纸摞被输送的规定量的部分,使纸摞能够确实地从缓冲纸张分离,确实地被排出装载到堆积盘上。另外,能够迅速地排出纸张并在排出时间上不会产生偏移,能够提供处理时间短的机器。
纸张处理装置由于可以接触到作为旋转体对的例如接受滚对,能够简单地除掉卡纸。
权利要求
1.一种纸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积存被供给的纸张的纸张保持机构;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装载纸张、对该纸张进行处理的第一纸张装载机构;将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上的上述纸张排出的纸张排出机构;装载由上述纸张排出机构排出的纸张的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上后续的纸张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被供给时,控制上述纸张排出机构和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使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上述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后,使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上的上述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控制机构。
2.一种纸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积存被供给的纸张的纸张保持机构;装载由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积存的纸张或者通过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对该纸张进行处理的第一纸张装载机构;装载由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排出的纸张的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将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和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一起输送,在将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二装载机构后,将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向上述第一装载机构装载的纸张输送机构;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上后续的纸张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被供给时,控制上述纸张输送机构,使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并使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上的纸张装载到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控制机构。
3.一种纸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积存被供给的纸张的纸张保持机构;装载由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积存的纸张或者通过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对该纸张进行处理的第一纸张装载机构;可将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上的纸张向比积存于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上述纸张的规定量下游侧输送的第一纸张输送机构;装载由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排出的纸张的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在通过第一纸张输送机构使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上的纸张向下游侧仅输送规定量后,将该纸张和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一起输送,将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二装载机构,将装载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向上述第一装载机构装载的第二纸张输送机构;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上后续的纸张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被供给时,控制上述纸张保持机构和上述第二纸张输送机构,使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并使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上的纸张装载到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控制机构。
4.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纸张上形成图象的图象形成机构;对由上述图象形成机构形成了图象的纸张进行处理的纸张处理装置;上述纸张处理装置是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纸张处理装置。
5.一种纸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积存被供给的纸张的纸张保持机构;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装载纸张、对该纸张进行处理的第一纸张装载机构;将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上的上述纸张排出的纸张排出机构;装载由上述纸张排出机构排出的纸张的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上游侧发生卡纸时,控制上述纸张排出机构和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使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上述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后,使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上的上述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控制机构。
6.一种纸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积存被供给的纸张的纸张保持机构;装载由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积存的纸张或者通过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对该纸张进行处理的第一纸张装载机构;装载由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排出的纸张的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将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和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一起输送,在将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二装载机构后,将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向上述第一装载机构装载的纸张输送机构;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上游侧发生卡纸时,控制上述纸张输送机构,使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并使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上的纸张装载到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控制机构。
7.一种纸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积存被供给的纸张的纸张保持机构;装载由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积存的纸张或者通过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对该纸张进行处理的第一纸张装载机构;可将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上的纸张向比积存于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上述纸张的规定量下游侧输送的第一纸张输送机构;装载由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排出的纸张的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在通过第一纸张输送机构使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上的纸张向下游侧仅输送规定量后,将该纸张和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一起输送,将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二装载机构,将装载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向上述第一装载机构装载的第二纸张输送机构;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的上游侧发生卡纸时,控制上述纸张保持机构和上述第二纸张输送机构,使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二纸张装载机构,并使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机构上的纸张装载到上述第一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排出控制机构。
8.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纸张上形成图象的图象形成机构;对由上述图象形成机构形成了图象的纸张进行处理的纸张处理装置;上述纸张处理装置是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纸张处理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纸张处理装置,包括可以积存被供给的纸张的纸张保持器件;在上述纸张保持器件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装载纸张、对该纸张进行处理的第一纸张装载盘;将装载于上述第一纸张装载盘上的上述纸张排出的纸张排出器件;装载由上述纸张排出器件排出的上述纸张的第二纸张装载盘;在上述纸张保持器件的上游侧发生卡纸时,控制上述纸张排出器件和上述纸张保持器件使上述第一纸张装载盘的上述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二纸张装载盘后,使积存在上述纸张保持器件上的上述纸张排出到上述第一纸张装载盘的控制器。
文档编号G03G15/00GK1526627SQ20041000775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7日
发明者西村俊辅, 矶部义纪, 柳沼雅利, 渡边直人, 米沼政广, 人, 利, 广, 纪 申请人: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