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10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电摄影方式或静电记录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复印机、打印机、FAX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采用以下说明的电摄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具体而言,与感光体相对地配置安装有多个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器的显影转架,借助于该显影转架上的依次配置在与感光体的显影部的显影器来形成调色剂像。然后,把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按顺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然后把形成于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然后,被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器被加热熔融并定影,排出到机器外部。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使转印到厚纸或OHP用片状材料(架空投影机用的透光性树脂)等特殊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时,由于每单位面积所需的热量大于普通纸,所以使用纸通过定影器的输送速度(定影速度)减速,由此成为提供比普通纸多的热量的结构。
此时,在定影器和二次转印器间的距离较短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把从感光体一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用纸上时,使中间转印体的速度根据记录材料的种类,即符合于记录材料通过定影器的速度(定影速度)进行减速的控制。
另外,记录材料的种类无论是普通纸还是厚纸或OHP,在把形成于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完成之前的期间,中间转印体的速度设为相同速度。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如果是厚纸或OHP用纸时,由于是定影器和二次转印器间的距离较短的结构,所以在一次转印完成后到开始二次转印开始的期间,如与定影速度对应的那样,使中间转印体的旋转速度与普通纸的情况相比减速。
然后,为了形成后面的图像,进行使中间转印体的旋转速度加速到正常速度的控制。
在上述变更中间转印体的速度的情况下,要使中间转印体的速度稳定在变更后的速度,需要花费一定时间。
这样,在中间转印体的速度变稳定前的期间,如果显影器处于与感光体相对的显影位置,则产生载体从显影器附着到感光体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器不必要地附着到像承载体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器不必要地附着到像承载体上、并且能延长像承载体寿命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承载体;在上述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装置;利用显影剂使上述像承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多个显影器;保持上述多个显影器,使预定的显影器选择性地向显影位置移动的移动体;从上述像承载体一次转印显影剂图像的中间转印体,上述中间转印体上的显影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随着一次转印结束,根据记录材料的种类使上述中间转印体的速度减速的减速装置;其中,在使上述中间转印体的速度减速时,使上述移动体动作,使任何显影器都从上述显影位置退离。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可以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的详细说明得到明确。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处理部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像读取时的从CCD输入到打印机部的数字图像处理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普通纸的2张图像形成(duplex image formation)时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厚纸的2张图像形成时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旋转彩色显影器的旋转位置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根据图1说明基本结成。
(图像形成顺序)首先,对彩色阅读部(co1or reader portion)1的结构进行说明。101是原稿台玻璃(台板)、102是自动原稿供纸装置(ADF)。另外,也可以取代这个原稿自动供纸装置102,而使用安装镜面压板或者白色压板(图中未示)的结构。103以及104是对原稿进行照明的光源,使用卤素灯、荧光灯、氙管灯等类的光源。105以及106是将光源103以及104的光汇聚到原稿上的反射伞。107~109是反射镜,110是将原稿的反射光或者投影光汇聚到CCD(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以下称CCD)111上的透镜。112是安装CCD111的基板,100是控制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控制部,113是包括图4的图像处理部的除去111的部分以及图3的401·402的部分的打印机处理部(阅读扫描控制部)。114是收容光源103以及104、反射伞105以及106、反射镜107的滑架。115是收容反射镜108以及109的滑架。另外,滑架114以速度V,滑架115以速度V/2在与CCD111的电扫描方向(主扫描方向X)正交的副扫描方向Y机械移动,由此,对原稿进行全面扫描。116是与其它设备连接的外部接口(I/F)。
控制部100,如图2所示,由下述构成,即具有对数字图像处理部113和打印机控制部222分别更换用于进行控制的信息的I/F的CPU301、操作部303、存储器302。操作部303由用于使操作者输入处理执行内容或者通知操作者关于处理的信息以及警告等的带触摸屏的液晶构成。
接着,对数字图像处理部113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表示数字图像处理部113的详细构成的框图。
原稿台玻璃上的原稿反射从光源103·104来的光,该反射光被导入CCD111并被变换成电信号(当CCD111为彩色传感器时,RGB的滤色片可以依RGB顺序直列地安装在一线CCD上,或者,在三线CCD上,分别将R滤色片·G滤色片·B滤色片排列在各自的CCD上,滤色片可以集成在芯片上,或者滤色片与CCD单独构成)。然后,其电信号(模拟图像信号)输入到图像处理部113,在钳位&放大&同步取样&AD转换部502中,进行取样保持(S/H),将模拟图像信号的黑电平钳位为基准电位,放大到预定量(上述处理顺序不限于描述顺序),进行模数转换,例如变换成RGB各8位的数字信号。而后,RGB信号在黑斑部503中,在实施黑斑校正以及黑(电平)校正后,在连接&MTF校正&原稿检测部504中,当CCD111是三线CCD时,关于连接处理,由于行之间读取位置不同,所以,根据读取速度调整每行的延迟量,校正信号定时使得三行的读取位置相同,关于MTF校正,根据读取速度和变倍率使读取的MTF发生变化,因此可以校正这些变化,关于原稿检测,通过扫描在原稿台面上的原稿,来识别原稿的尺寸。被校正了读取位置定时的数字信号,借助于输入色修正部505,校正CCD111的分光特性以及光源103·104以及反射伞105·106的分光特性。将输入色修正部505的输出,输入到可以与外部I/F信号切换的选择器506。将由选择器506输出的信号输入到色空间压缩&背景除去&LOG变换部507与背景除去部514。被输入到背景除去部514的信号,在被除去背景以后,被输入到判定是否原稿中的原稿的黑字符的黑字符判定部515,并由原稿生成黑字符信号。
在输入了另一个选择器506的输出的色空间压缩&背景除去&LOG变换部507中,色空间压缩,判断所读取的图像信号是否在可以由打印机再现的范围,如果在其范围内,则原样不动,如果不在其范围内,则校正图像信号以使之在可以由打印机再现的范围。而后,进行背景除去处理,由LOG变换部将RGB信号变换为YMC信号。而后,为了校正由黑字符判定部515生成的信号和定时,色空间压缩&背景除去&LOG变换部507的输出信号由延迟508调整定时。这二种信号,在波纹除去部509中被除去波纹,在变倍处理部510中被变倍处理成主扫描方向。511是UCR&色修正&黑字符反映部,在变倍处理部510中处理的信号,通过UCR处理由YMC信号生成YMCK信号,在色修正处理部中被校正成适于打印机输出的信号,并且,在黑字符判定部515中生成的判定信号被反馈到YMCK信号。在UCR&色修正&黑字符反映部511中处理的信号,在γ校正部512中进行浓度调整以后,在滤波部513中进行平滑化或边缘处理。经过以上处理的图像数据,被保存到516的页存储部,与打印机部的图像形成定时同步地,被输出到打印机部。
接着,说明彩色打印机部2的构成。在图1中,250是打印机控制部,是从作为图像处理装置整体的控制部的控制部100上的CPU301接受控制信号的接口。控制部100,对于彩色阅读部1,通过实施已经说明的图像读取控制,将读取图像数据暂时保存到控制部上的存储器302中,按照来自打印控制部250的基准定时,与视频时钟同步地将存储器上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数据信号发送到打印机控制部250。
打印机部根据来自打印机控制部250的控制信号,进行以下说明的动作。201是激光扫描器,用多面镜在主扫描方向上扫描与图像数据信号对应的激光,并照射到感光鼓202上。在感光鼓20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向感光鼓202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到达四色显影转架各色中的一色的套管(sleeve)位置。对应于在形成了静电潜像的感光鼓202的表面与被施加了显影偏压的显影套管面之间形成的电位量的调色剂,从各色显影器203飞向感光鼓202的表面,并显影感光鼓202表面的静电潜像。
在感光鼓202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朝感光鼓202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被转印到沿反时针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体205上。在黑单色图像的场合时,对中间转印体205隔开预定时间间隔地依次进行图像形成,进行一次转印。在全彩色图像的场合时,按照每一颜色依次确定显影转架的套筒位置,对与感光鼓上的各色对应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体205的四次旋转后,即四色进行了一次转印的时刻,结束全彩色图像的一次转印。
另一方面,由各层纸盒的各搓纸辊212/213/214/215从各纸盒(上层纸盒208/下层纸盒209/第三层纸盒210/第四层纸盒211)进行搓纸、由各层纸盒的各供纸辊216/217/218/219输送的记录纸,由纵路输送辊输送到定位辊221。在手动供纸口的情况下,在手动托盘240上承载的记录纸,由手动供纸辊220输送到定位辊221。在向中间转印体205的转印结束的时刻,将记录纸传送到中间转印体205与二次转印辊206之间。然后,记录纸以被夹在二次转印辊206与中间转印体205之间的形式朝定影器方向输送,并被中间转印体205压接,中间转印体205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记录纸上。被转印到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辊以及加压辊207加热并加压而定影在记录纸上。另外,关于没有转印到记录纸上而残存在中间转印体205上的转印残存调色剂,用可接触·离开的清洁刮片230擦蹭中间转印体205的表面,从中间转印体205的表面刮除转印残存的调色剂,由此,由图像形成顺序后半部分的后处理控制进行清洁。在感光鼓部内,由刮片231将残存调色剂从鼓表面去除,并被输送到在感光鼓部内一体化的废调色剂盒232内。而且,对于由于无法预期而可能附着在二次转印辊表面上的正负各极性的残存调色剂,通过交替地施加二次转印正偏压以及二次转印反偏压,使各极性的残存调色剂附着在中间转印体205上,由上述的中间转印清洁刮片230刮除残存调色剂,由此,完全清除残存调色剂,结束后处理控制。
图像定影后的记录纸,当第一排纸的情况下,将第一排纸舌门237切换到第一排纸辊方向,向排纸辊233进行排纸。当第二排纸的情况下,将第一排纸舌门237以及第二排纸舌门238切换到第二排纸辊方向,向排纸辊234进行排纸。当第三排纸的情况下,为了暂时由反转辊235进行反转动作,将第一排纸舌门以及第二排纸舌门切换到反转辊235的方向,由反转辊进行反转。由反转辊进行反转以后,将第三排纸舌门切换到第三排纸方向,向第三排纸辊236进行排纸。当两面排纸的情况下,与第三排纸的情况同样地,暂时由反转辊235进行反转动作,将第三排纸舌门切换到两面部方向,并输送到两面部中。由两面传感器检测记录纸以后,在预定时间后暂时停止,一旦再次完成图像准备,则立即进行再供纸,进行第二面的图像形成。
下面,详细说明片状材料种类不同的图像形成时的动作。
图4是表示片状材料种类为普通纸时的全彩色图像形成的时序图。401是驱动感光鼓202和中间转印体205的电机(未图示)的速度变化定时。在输出普通纸时,使其以普通纸生产用的速度V1进行旋转。在该状态下,施加将DC电压重叠于AC电压上的带电偏压,在通过带电器272使表面带电有-300~-900V电压后的感光鼓202上,按YMCK的顺序形成静电潜像。此处,同时形成两张相当于A4尺寸的图像,Y-A、M-A、C-A、K-A表示2张图像的第1张的图像,Y-B、M-B、C-B、K-B表示第2张的图像。404是使旋转彩色显影器203旋转的定时,Y、M、C、K分别对应于601、602、603、604。该记号的旋转位置分别如图6的相同记号的图所示。
403是形成于感光鼓202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体205上的定时,在此期间,在一次转印辊273中施加有一次转印电压。406是把转印在中间转印体205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片状材料上的定时。在黑单色图像(black solid image)的情况下,在402、403中仅进行K-A的激光和一次转印、及406中的A的二次转印的控制。
在图像形成张数为至少3张时,反复进行407的控制,随着之前的图像形成时的一次转印结束,使显影转架203转动,使之从图6的“603”状态变为“604”状态。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在短时间内继续开始形成第3张图像。此时,与后述的“厚纸”模式不同,随着第1、2张的一次转印结束,不停止向带电器的带电偏压,就此被接通,可以在短时间内继续开始形成第3张图像。
图5表示片状材料的种类是厚纸时的全彩色图像的时序图。在一次转印结束定之前与普通纸的控制定时相同。随着一次转印的结束,在501使电机减速为厚纸生产用速度V2=V1/2,同时进行使旋转彩色显影器203旋转到图6的605所示位置的控制。然后,在中间转印体的速度成为V2后,开始向记录纸的二次转印。另外,图6的605所示位置是Y色和K色的显影位置的正好中间位置。即,使所有显影器都不位于显影位置。通过进行这种控制,在一次转印结束后,旋转彩色显影器203位于K色的显影位置603,所以能够防止载体从显影器附着到感光辊202上等的问题。
另外,随着一次转印的结束,进行控制使从电源施加给带电器272的AC电压关断,仅施加DC电压。这样,可以机械性地避免载体附着问题,结果能够使此时的AC电压关断,防止因AC电压造成的感光体的寿命降低,达到长寿命化。另外,此时也可以把DC电压和AC电压一起关断,但从调色剂的所谓灰雾(fogging)的观点、连续图像作业中的下一图像形成或尽可能早地开始执行下一图像形成作业的生产量观点等考虑,优选的是在图像形成结束使感光体停止之前,使DC电压处于接通状态。此时的DC电压在不产生调色剂灰雾的范围内可以小于图像形成时。
在电机速度稳定在V2速度后,以中间转印体205上的调色剂像与被传送的片状材料的前端大致一致的定时,进行二次转印506。
在图像形成张数为3张以上的图像形成作业中,在二次转印506转印B图像后,把电机速度再次加速为V1,同时使带电高压505的设定返回一次转印时的设定值,停止施加一次转印高压。
在黑单色图像的情况下,仅进行502、503中的K-A激光及一次转印和506中A的二次转印的控制。另外,在形成全彩色图像时,片状材料大小是A4大小以上的副扫描方向的大小,在中间转印体205上只能同时形成1张的情况下,在502、503仅进行Y-A、M-A、C-A、K-A的激光及一次转印和506中A的二次转印的控制。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在图像形成途中使中间转印体的旋转速度减速时,在中间转印体的旋转速度变稳定前的期间,通过使显影器退避到不与感光体相对的位置,可以减轻载体对感光体的附着等问题。
另外,即使在多个记录材料上连续进行图像形成的连续作业过程中,也形成进行这种控制的结构。具体而言,在连续作业的第1、2张(相当于图5的A、B)形成在A4大小的厚纸等特殊记录材料上,第3张以后(在图5中未图示,但在图5的顺序以后持续进行图4的顺序)形成在普通纸上的情况下,也进行上述控制,即,中间转印体的减速、带电偏压的关断或AC成分的关断、使显影转架203旋转以使任何显影器都不位于显影位置。
另外,以上表示了特殊记录材料为“厚纸”时的示例,但是,例如在OHP片状材料(架空投影机用透光性树脂)上形成图像时,也进行和“厚纸”时相同的上述控制。此时,在OHP片状材料上形成图像时,随着一次转印的结束,把中间转印体的速度减速为OHP片状材料生产用速度V3=V1/3,同时进行使旋转彩色显影器203旋转到图6的605所示位置的控制。然后,在进行了中间转印体的减速后,中间转印体上的图像被二次转印在OHP片状材料上。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形成在一次转印结束后二次转印开始前使中间转印体减速的结构,但此时在一次转印结束后,不马上开始二次转印,一面使中间转印体空转1周一面减速。因此,构成为,在实现了中间转印体的减速后,开始向记录材料的二次转印。
另外,上述的普通纸,指基本重量(basis weight)为64~105g/m2的纸,厚纸指基本重量为106~163g/m2的纸。
并且,这种记录材料的种类,成为由操作者通过具有液晶显示部的操作部303进行指示选择的结构,控制装置301,根据该指示选择的信息,进行变更上述的中间转印体的速度,使显影转架203旋转等的上述控制。另外,也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中配置检测记录材料种类的传感器,根据来自该传感器的信息,控制装置301进行变更中间转印体的速度等的控制。
(其他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把电机速度从V1减速为V2时,对使旋转彩色显影器顺时针转动退避到Y和K的显影位置中间的系统进行了说明,但退避位置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颜色的显影位置的中间位置,即可以控制成使任何显影器都不位于显影位置。另外,退避时的旋转彩色显影器的旋转方向也可以是向与通常形成图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结构。
如以上的说明所示,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在随着一次转印的结束,根据记录材料的传送速度(种类)变更图像形成速度(中间转印体的周速度)时,可以防止显影剂(例如构成2成分显影剂的载体)从显影器附着到像承载体上。并且,通过使此时的带电器的带电动作停止或关断带电偏压中的AC成分,可以延长像承载体的寿命。另外,此时通过使带电偏压的DC成分维持在接通状态,可以防止在装置内游浮的显影剂(例如构成2成分显影剂的调色剂)附着。
即,结束显影器的显影动作,根据记录材料的种类使中间转印体的速度减速时,为了延长像承载体的寿命,即使采用减弱或停止带电器的带电能力的结构,也能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器附着到像承载体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承载体;在上述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装置;利用显影剂使上述像承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多个显影器;保持上述多个显影器,使预定的显影器选择性地向显影位置移动的移动体;从上述像承载体一次转印显影剂图像的中间转印体,上述中间转印体上的显影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随着一次转印结束,根据记录材料的种类使上述中间转印体的速度减速的减速装置;其中,在使上述中间转印体的速度减速时,使上述移动体动作,使任何显影器都从上述显影位置退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静电潜像形成装置具有使上述像承载体带电的带电器,在使上述中间转印体的速度减速时,将给上述带电器的带电偏压中的至少AC成分关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利用变更装置变更上述中间转印体的速度时,使给上述带电器的带电偏压中的DC成分保持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影器采用利用含有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剂进行反转显影的结构,在利用上述变更装置变更上述中间转印体的速度时,使给上述带电器的带电偏压中的DC成分保持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不减速地维持上述中间转印体的速度时,使上述移动体动作,使下一显影器向上述显影位置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记录材料是透光性树脂时,上述减速装置使上述中间转印体的速度减速。
全文摘要
在图像形成过程中使中间转印体的旋转速度减速时,在中间转印体的旋转速度稳定前的期间,有时载体会附着在感光体上。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随着一次转印结束,根据记录材料的输送速度变更图像形成速度时,使显影转架转动,使任何显影器都不位于显影位置,由此可以防止载体向像承载体的附着现象。并且,通过此时停止带电器的带电动作,可以延长像承载体的寿命。
文档编号G03G15/01GK1530763SQ200410008430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0日
发明者冈雄志, 佐藤明彦, 高田慎一, 浜野成道, 大野彻, 森田健二, 一, 二, 彦, 道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