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600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具体讲,涉及例如在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调整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位置、倍率)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进行调整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复印机、打印机、以及传真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基于由外围设备输入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其中,图像形成位置相对纸张的偏差是由于传送纸张的传送设备的纸张传送位置和基于图像数据写入图像载体(感光鼓)的图像位置的偏差而产生。因此,为了矫正该偏差,需要通过将纸张的传送位置调整到规定的位置,再将图像的形成位置调整到规定位置,调整为能使图像形成于纸张中正确的位置上。或者,也可以调整为形成于图像载体的图像或通过纸张传送设备传送的纸张位置中一方与另一方的位置相对应。且,不仅产生形成位置的偏差,还会有产生形成图像时的倍率误差的情况。
但是,上述任一种方法,都要首先为了准确得知所发生的偏差,通过目测或读取装置等确认形成于纸张上的图像,从而判断偏差状态和量。并且,基于其结果,调整图像形成装置。该调整在制造阶段、或技师在设置阶段进行,或者在交换有关图像形成的部件和单元时等,由组装调整负责人或技师进行。
其中,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7-125314号公报”(
公开日平成7年5月16日)中公开了如下构成,即输出预先存储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基准图像数据,并通过由图像读取装置读取该图像形成物,调整图像对纸张的形成位置。
此外,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0-186994号公报”(
公开日平成10年7月14日)中公开了如下构成,即首先形成调整前的图像,并通过由读取装置确认其图像,调整图像对纸张的形成位置。
此外,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昭63-271275号公报”(
公开日昭和63年11月9日)中记载了检测形成于传送带的图案的技术。
但是,根据上述现有构成,会有如下问题,即为了进行调整,需要已进行过正确调整的无读取偏差的读取装置。
即,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当采用作为外围设备的图像读取装置读取成为基准的图像的图表等时,都需要已进行过正确调整的无读取偏差的读取装置。且,在输出预先存储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基准图像数据,并由读取装置等读取图像形成物时,也都需要已进行过正确调整的无读取偏差的图像读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制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和采用该方法进行调整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使读取已形成的图像的读取装置等读取设备未被正确调整,也能正确调整图像相对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的位置和倍率等图像形成条件。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求出用于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其特征在于,包含图像形成工序,为了求出上述矫正值,基于根据上述纸张型号预定的数据,形成图像,在包含上述纸张的至少3个角部的区域超出上述纸张。
其中,一般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纸张为已制型号的预先设定了纵横尺寸的纸张。
在上述调整方法的图像形成工序中,根据该纸张的形成,形成如超出纸张的图像。该图像形成为例如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相当于显像所得的形成图像。由此,可在包含纸张边缘(角、边)的区域形成图像。
因此,例如,即使当由未进行调整的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在该图像形成工序中形成于纸张的图像时,通过比较由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纸张的型号、和预先设定的纸张的型号,可得出图像形成条件的偏差(位置偏差、倍率误差)。其中,在包含纸张的至少3个角部的区域形成了图像,因此可由图像读取装置准确地读取纸张的型号。而且,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相当于图像的位置和图像的倍率。这是由于通常若矫正位置偏差和倍率误差,便可正确地形成图像的缘故。但是,不限于此,还可包含其他条件。
并且,利用该矫正值,将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应形成图像的区域的型号、和由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区域的型号进行比较,可正确地求出用于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并且,然后,若利用所求出的矫正值进行图像形成,可形成恰当的图像。而且,在利用矫正值进行调整时,例如通过修正对感光鼓的写入位置、写入时序、以及纸张的传送时序等,调整图像的形成条件。
由此,根据上述调整方法的图像形成工序,即使当采用未进行调整的图像形成装置时,也可正确地求出用于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
再者,所谓根据纸张型号预先设定的数据可以是根据纸张型号预先在每一型号所确定的数据,或还可以是根据纸张型号预先设定的一个数据。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求出用于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其特征在于,具备图像形成部,通过利用上述矫正值形成图像,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同时为了求出上述矫正值,基于根据上述纸张型号预先设定的数据,形成图像,使在包含上述纸张的至少3个角部的区域超出上述纸张;转印部,将通过上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转印到上述纸张上;图像读取部,从通过上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中读取上述转印部中由上述纸张被抽取后残余的图像;以及矫正部,基于上述图像读取部读取上述残余的图像所得的数据,求出矫正图像对上述图像形成部的上述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
即,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具有图像形成部,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和矫正部,用于矫正图像对上述图像形成部的上述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且上述图像形成部利用上述矫正部求出的上述矫正值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为了求出上述矫正值,上述图像形成部基于根据上述纸张预先设定的数据,形成图像,使在包含上述纸张的至少3个角部的区域超出上述纸张,还具备转印部,将由上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转印到上述纸张上、和图像读取部,从上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读取在上述转印部中由上述纸张被抽取后残余的图像,且上述矫正部基于上述图像读取部读取上述残余的图像所得的数据,求出上述矫正值。
该图像形成装置可执行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因此可得到与上述的方法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以下所述的说明可充分明了。且,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说明会更加明了。


图1为表示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图2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的框图。
图3为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与图3不同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与图5不同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调整图像形成条件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为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使读取装置未被正确调整时,也可进行图像相对纸张的位置和倍率等形成条件的调整。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基于图1至图8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A根据图像数据,在规定的纸张(记录用纸)上形成多色或单色图像。
复合机A,如图1所示,大致具备图像形成单元(图像形成部)100、图像读取单元200、自动原稿传送装置900以及供纸台装置850。
图像形成单元100除了包括曝光部1a~1d、显像器2a~2d、感光鼓3a~3d、清洁部4a~4d、带电器5a~5d、转印传送带单元(转印部)8、定影单元12以外,还包括传送路径S、供纸盘10、排纸盘15、33、图像处理基板300、控制电路基板400、以及图案检测器(图像读取部、图像检测部)520等。
再者,用于复合机A中的图像数据与采用黑色(K)、青色(C)、品红色(M)、黄色(Y)等各种色彩的彩色图像对应。曝光部1(1a,1b,1c,1d)、显像器2(2a,2b,2c,2d)、感光鼓3(3a,3b,3c,3d)、清洁部4(4a,4b,4c,4d)、带电器5(5a,5b,5c,5d)分别被设置了4个,以便与各种色彩对应地形成4种潜像。形成a、b、c、d分别与黑色(K)、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对应的4个图像站(ステ一シヨン)。
其中,图像站的构成,具备曝光部1、显像器2、感光鼓3、清洁部4、以及带电器5。图像站配置于图像形成单元100的大致中心部。图像站沿着转印传送带单元8,以KCMY的顺序并列了4个。而且,该KCMY的顺序不限于此。
本实施方式的曝光部1为具备激光照射部和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曝光部的构成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将发光元件并列为阵列状的例如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写入头和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写入头。该曝光部1具有通过根据输入图像使带电的感光鼓3曝光,根据图像数据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功能。
显像器2通过(K、C、M、Y)的色粉使分别形成于感光鼓3上的静电潜像显像。感光鼓3保持根据来自曝光部1的曝光而形成的静电潜像。感光鼓3的静电潜像被显像器2制成显像材料图像,并转印到纸张上。清洁部4可除去、回收残留在显像、图像转印后的感光鼓3上的表面的色粉。带电器5为用于使感光鼓3表面均匀地带电为规定电位的带电设备。除了图1所示的充电型的带电器以外,还可以使用接触型的带电辊型和刷型带电器。
转印传送带单元8配置于具有感光鼓3的图像站的下方。转印传送带单元8包括转印带(转印部)7、转印带驱动辊71、转印带张力辊72、转印带从动辊73、转印支撑辊74、转印辊6(6a、6b、6c、6d)、以及转印带清洁部9。
转印带驱动辊71、转印带张力辊72、转印带从动辊73、转印带支撑辊74、以及转印辊6为展开转印带7的部件。转印带驱动辊71使转印带7向箭头B方向驱动旋转。转印带张力辊72、转印带从动辊73、转印带支撑辊74、以及转印辊6随被旋转驱动的转印带7从动旋转。
转印辊6通过将感光鼓3的色粉图像固定到转印带7一侧,从而转印到传送而来的纸张上。转印辊6可旋转地被支撑在转印传送带单元8内侧的支架(未图示)的、相对转印带7与感光鼓3相反侧。
转印带7设置为可分别与感光鼓3a~3d接触。并且,转印带7随着转印带驱动辊7的旋转驱动而移动,从而传送纸张。由此,转印带7在纸张上依次重复转印形成于感光鼓3的各种色彩的色粉图像,由此形成彩色的色粉图像(多色色粉图像)。该转印带7采用厚度为100μm左右的薄膜形成了环状。
具体讲,从感光鼓3转印至转印带7上的纸张的色粉图像的操作,可通过与转印带7里侧接触的上述转印辊6进行。在转印辊6上施加了用于转印色粉图像的高电压(例如,与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电压)。其中,本实施方式的转印辊6以直径为8~10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体,其表面被导电性弹性材料(例如,EPDM、发泡尿烷)所覆盖。由于采用了导电性的弹性材料,所以转印辊6设置为可变形的状态,从而提高转印辊6和感光鼓3的密闭性,可均匀地对纸张施加高电压。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转印辊6用作转印电极,但不限于此,例如可采用电刷等。
其中,在转印传送带单元8下侧设有图案检测器520。本实施方式的图案检测器520为将线型传感器和照明设备一体化的读取头。该图案检测器520为具有可由单色光读取的读取设备的线型传感器。
其中,图5为将图1所示的转印带7和图案检测器520表示在图1中从纸面下侧至上侧的方向的俯视图。图案检测器520如图5所示,配置成与转印带7的移动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延伸,以便检测转印到转印带7上的图像。
再者,图案检测器的构成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为图6所示的图案检测器520a的构成。若为该构成,例如可使用市面上的小型扫描用的线型影像传感头,能轻易实现。即,市面上的小型扫描用的线型影像传感头,析像度为200~300dpi,像素数为864~1216,读取范围为104mm左右,因此可采用如图6所示的使用2个的构成。但是,当作为与检测彩色配准矫正用的图像图案的检测器兼用的图案检测器时,使用至少具有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析像度以上的分解能力的装置。
再者,由于通过接触感光鼓3而吸附到转印带7上的色粉成为污染纸张背面的原因,所以设置成可被转印带清洁部9除去、回收。在转印带清洁部9配备与转印带7接触的例如清洁刮板,清洁刮板所接触的转印带7从背面被转印带支撑辊74支撑。
图像形成单元100的转印传送带单元8的下侧设有供纸盘10,用于储存用于图像形成的纸张。且,设置于图像形成单元100的上部的排纸盘15为用于将打印完毕的纸张面朝下载置的盘。且,设置于图像形成单元100的侧部的排纸盘33为用于将图像形成完毕的纸张面朝上载置的盘。且,在图像形成单元100设有S字形状的传送路径S,从供纸盘10经过转印传送带单元8、定影单元12等,将纸张送往排纸盘15。
还在从供纸盘10至排纸盘15和排纸盘33的传送路径S的附近配置搓纸辊16、阻力辊14、定影单元12、传送方向切换门34、以及传送纸张的传送辊25等。
搓纸辊16为配备于供纸盘10的端部的、将纸张从供纸盘10一张张供给到传送路径S的拾取辊。且,阻力辊14为暂时保持通过传送路径S传送而来的纸张的部件。并且,具有如下功能,即与感光鼓3的旋转对应,可使感光鼓3上的色粉图像良好地多次转印到纸张上,从而使纸张以良好的时序传送。即,阻力辊14基于(未图示)阻力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根据预先设定的时序控制图2所示的阻力离合器515,进行设定,使各感光鼓3上的色粉图像的前端与纸张中图像形成范围的前端对齐,并传送纸张。
定影单元12为用于将转印到纸张的色粉图像固定到纸张上的单元。定影单元12具备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等,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可夹住纸张而旋转。加热辊31基于来自(未图示)温度检测器的温度检测值,通过后述的控制部设定为规定的定影温度,与加压辊32一同对纸张进行热压。由此,对转印到纸张的多色色粉图像进行熔融、混合、压接,从而热定影到纸张上。
再者,定影了多色色粉图像后的纸张被传送辊25...传送到传送路径S的反转排纸路径,并以被反转的状态(多色色粉图像朝下侧)排出到排纸盘15上。
此外,传送方向切换门34用于切换纸张向排纸盘33排出的操作,或向排纸盘15排出的操作。传送方向切换门34可旋转地设置于侧面外罩35。传送方向切换门34通过从图1中以实线示出的状态移动到以虚线示出的状态,使纸张从传送路径S的途中分离,可使纸张排到排纸盘33。在以实线表示的状态下,纸张通过定影单元12和形成于侧面外罩35、传送切换门34之间的传送部S’(传送路径S的一部分)排到上部的排纸盘15。传送辊25为用于促进、辅助纸张传送的小型辊,沿着传送路径S设置了多个。
此外,图像处理基板300为对图像数据进行规定处理的电路基板。控制电路基板400为控制图像形成处理过程的电路基板。
在图像形成单元100的上部配置了图像读取单元200和自动原稿传送装置900。
在图像读取单元200上面设置了由透明玻璃构成的原稿台209。在原稿台209上配备了自动原稿传送装置900。
自动原稿传送装置900为将放置于原稿放置盘201上的多张纸张(原稿)一张张自动地传送到原稿台209上的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单元200为彩色读取设备。该图像读取单元200通过扫描来读取载置于原稿台209上的纸张的图像,具有第1扫描单元201、第2扫描单元202、光学透镜203、以及作为光电转换元件的CCD线型传感器204。
第1扫描单元201由使纸张面的上方曝光的曝光灯205、和使来自纸张的反射光像反射到规定方向的第1反射镜206等构成。第2扫描单元202由第2反射镜207和第3反射镜208构成,这些反射镜将从第1扫描单元201的第1反射镜206反射而来的、来自纸张的反射光导入作为光电转换元件的CCD线型传感器204。光学透镜203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成像于CCD线型传感器204上。CCD线型传感器204采用R(红)、G(绿)、B(蓝)等3线的图像传感器,并分色为3色进行读取。
在复合机A的图像读取单元200的位置上设有如图8所示的操作面板211。在操作面板211的左部分配置了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称作LCD)221,在其右侧配置数字键231、开始键241、清除键251、以及全部清除键261。
在该LCD221的图面上切换着各种图面进行显示。在这些图面中配置了设定各种条件的触摸键,用手指直接按压操作触摸键,可设定各种条件(例如黑白/彩色的模式选择、原稿的种类选择、自动/手动的选择、其他特别的功能选择等)。且,操作中的引导和警告等也显示在该LCD221上。当在图像形成装置侧设有对是否附加附加图像(广告)等进行选择的选择键时,在该LCD221上设置触摸键,或如数字键等在操作面板221上设置硬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LCD221上设置触摸键。由此,当把本功能组合到复合机A上时,只需增加软件,就能通用到复合机A上。
此外,在LCD221与数字键231之间作为转换复合机A的功能的键,配置打印键271、传真/图像发送键281、复制键291、以及用于确认注册于各功能的作业状况的作业键311等。
在配置于LCD221的右侧的键群中,数字键231为用于输入LCD221图面中的数值(复印张数等)的键。开始键241为用于在各处理模式下指示图像形成动作和读取动作开始的键。清除键251为清除显示于LCD221的设定值,或对图像形成动作等目前执行中的动作进行中断的键。全清除键261为用于将读取条件和图像的形成条件等设定改回到默认值的键。
再者,显示于LCD221上的中断键321为用于暂时中断执行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等而允许其他图像形成的键。
在图8中表示被选择了彩色图像形成模式的状态。此时复制浓度等图像形成和读取时的浓度可自动根据原稿而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A中,为了对图像形成条件进行调整,根据每个由数字键231和其余键构成的装置的特殊组合,移向用于求出矫正值的模式。
此外,图像读取单元200通过与自动原稿传送装置900有关的动作,读取由自动原稿传送装置900中自动传送而来的原稿的图像,并作为图像数据输出到图2所示的图像数据输入部510。
图像形成单元100对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00读取的原稿图像进行打印时,在图像处理部511中对图像数据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后,暂时存储于存储器512中,并根据输出指示,将存储器512内的图像数据转送到写入部513。
此外,在复合机A的图像形成单元100的下方配置了供纸台装置850。该供纸台装置850具备3层的供纸盘,经过传送路径S,可将纸张供给到图像形成单元100。而且,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供纸台装置850的构成,可根据用户需要装配具备层供纸盘的构成、并列具备2个盘的串联盘的构成、或只起到工作台功能的构成等。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复合机A中除了图像读取单元200以外,还具备自动原稿传送装置900的构成,但不限于此,还可以为不包括自动原稿传送装置900的构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进行彩印的复合机A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复合机A还可以为进行单色打印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为具备单色图像读取装置(1线的图像传感器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构成。这种进行单色(黑白)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当然也可执行本发明的除了一部分以外的功能。
其中,图2为用于说明复合机A中控制动作的、表示概略构成的框图。以下,参照图2,对复合机A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复合机A具有控制部(图像形成部、矫正部)500。该控制部500、图案存储部(图像形成部)506、数据存储部(图像形成部)507、以及运算部(矫正部)601,相当于图1所示的控制电路基板400。且,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部511和存储器512相当于图1所示的图像处理基板30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了这种构成,但控制部500的构成不限于此。
在控制部500,连接有定影部501、转印部502、显像部503、带电部504、传送机构部(矫正部)505、图案存储部506、数据存储部507、操作部508、图像数据输入部510、图像处理部511、存储器512、写入部(图像形成部、矫正部)513,控制部500可控制这些部件。
定影部501、转印部502、显像部503、带电部504、写入部513分别与图1所示的定影单元12、转印辊6a~6d、显像器2a~2d、带电器5a~5d、曝光部1a~1d。且,传送机构部505包括传送电动机514和阻力离合器515。且,操作部508与图8所示的操作面板211对应。
其中,在图案存储部506中,如后所述,存储着用于在复合机A中调整图像的形成条件时形成于纸张的、与纸张型号对应的图像图案。且,在数据存储部507中存储着根据后述的操作所得的矫正值。且,在数据存储部507中存储着与存储于图案存储部506的图像图案对应的、纸张型号的基准值。
控制部500分别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连接的各设备。
控制部500基于来自(未图示)温度检测器的温度检测值,将定影部501(定影单元12)的加热辊31控制为规定的定影温度。控制部500对转印部502进行如下控制,即从未图示的转印用的高压电源施加到转印辊6a~6d的电压进行控制。控制部500对显像部503进行如下控制,即控制显像器2a~2d中显像辊的偏置电压,使得能够进行适当的显像。控制部500对带电部504进行如下控制,即通过控制作为带电器5a~5d的带电充电器的栅格偏置电压,控制感光鼓3a~3d的表面电位。且,控制部500对传送机构部505进行如下控制,即对传送电动机514和阻力离合器515的动作进行控制。
控制部500对图案存储部506进行如下控制,即进行预先设定的图像数据图案的输入输出,例如控制为可存储图案。控制部500对数据存储部507进行如下控制,即进行基准值的输入输出,例如控制为可存储基准值。
控制部500对操作部508进行如下控制,即例如基于与图像形成动作和读取动作的开始有关的输入指示等,控制为复合机A的写入部513和传送机构部505进行动作。控制部500对图像数据输入部510进行如下控制,即使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00读取的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形成单元100。
控制部500对图像处理部511进行如下处理,即对输入到图像数据输入部510的图像数据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控制部500将由图像处理部511处理过的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到存储器512中。控制部500进行写入部513的光束功率和写入时序等的写入动作的控制。且,当写入部513(曝光单元1a~1d)为EL和LED写入头时,对该光束功率和写入时序等写入动作进行控制。
此外,在控制部500上还连接了图像读取单元200。图像读取单元200通过与图1所示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900有关的动作,对从自动原稿传送装置900自动传送而来的原稿的图像进行读取。并且,将读取的图像作为图像数据传送到图2所示的图像数据输入部510。对于传送到图像数据输入部510的图像数据,则通过图像处理部511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并且,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被暂时存储到存储器512中。控制部500根据对应操作部508的输出指示,读出存储器512内的图像数据,传送到写入部513。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控制部500上连接了图案检测器520和运算部601。图案检测器520为用于读取残存于转印带7的图像的装置。运算部601为,在图案检测器520中,根据由读取残存于转印带7的图像所得的读取数据,求得矫正图像相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的装置。
以下,对于采用图案检测器520和运算部601而导出矫正值的方法进行说明。而且,以下,为简便,不特定用于导出矫正值的图像站而进行说明。
其中,将可在复合机A中使用的最大纸张型号设为A3号(297mm×420mm)。在这种情况下,在复合机A中导出矫正值时,例如不限于A3号,还可使用A4号(210mm×297mm)、B5号(182mm×257mm)、B4号(257mm×364mm)等纸张。特别是在求出矫正值时,优选使用小于可在复合机A中使用的最大型号纸张的纸张。其原因为,若使用大于可使用的最大型号的纸张,不得不为了与纸张型号增大所对应地形成大幅图像,显像材料(色粉)的损耗增加,且调整复合机A所需的时间变长。且,需要主扫描方向的长度较长的处理过程设备(例如,曝光单元、感光鼓、显像器等),从而装置型号变大的缘故。当从最大型号纸张以外的纸张中使用大型号纸张时,因不得不形成大幅图像,所以增大了显像材料(色粉)的损耗,调整所需的时间变长,但可稳定地进行高精度调整。另一方面,当使用小纸张时,只需形成小幅图像,所以可节省显像材料(色粉),且可缩短调整时间。
其中,若操作部508检测出来自用户的图像形成条件的调整指示,则复合机A利用例如配备于供纸盘10的纸张等形成用于调整的图像。此时,控制部500读出存储于图案存储部506的预先设定的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512中。并且,写入部513基于存储器512中的数据,在至少包括纸张的3个角部的区域形成图像。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的图案存储部506中存储着包括纸张的边缘而超出纸张的图像。即,如图3中以斜线区域设为基准图像(框架图像),形成超出以虚线假设表示的纸张的图像。由此,在包含纸张的3个角部(R1,R2,R3)的区域形成图像。而且,所谓上述“角部”是指纸张的顶点、即包含纸张的边和边的交点的区域,而只需包含上述交点即可,上述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则未被特别限定为图3所示的形状。例如,框架图像无需连接全周,只要至少是3角落(R1~R3)便足以。在这种情况下,可节省用于调整的显像材料(色粉)。
本实施方式的框架图像设定为如下形式。在主扫描方向上,超过210mm且小于最大图像形成宽度的型号。例如设为230mm(W3)。主扫描方向内侧的宽度(W4)为在使用纸张为A4时设为充分小于210mm的宽度,例如设为180mm的宽度。在副扫描方向上例如设为317mm(L3),使长度超过297mm。副扫描方向内侧的宽度在使用纸张为A4时设为充分小于297mm的宽度,例如设为267mm的宽度。
再者,对于框架图像,若将过大的图像设定为型号就不经济,因此预先通过实验等确定成为调整对象的装置中特有的偏差,考虑所估计的传送偏差,作成图像数据,可充分留有裕量地形成,并存储到图案存储部506。本实施方式的图案存储部506将每个型号所确定的图案分别进行存储,使得与多个纸张型号对应。但是,不限于此,在图案存储部中还可以仅存储预先设定为可与多个纸张型号对应的1个框架图像。
其中,回到图1,作为框架图像,形成如超出转印带7上的纸张的图像。因此,若将如图3所示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则如图4所示,在转印带7上转印出纸张被抽取后成为抽出轮廓(抜け殻)的图像。
其中,例如,在使用B5号的纸张的情况下,当将有效图像形成宽度设为与纸张相同宽度时成为257mm,因此即使将纸张传送到纵向横向的任意方向上,也可形成超出纸张型号的图像,将残余图像转印到转印带7上。但是,例如当使用A4号的纸张时,因当横向传送时的有效图像形成宽度变得与B5的纸张型号相同,所以可形成超出纸张的图像。因此,当使用A4纸张时,进行纵向传送,使纸张的长度方向与副扫描方向平行配置。当使用A4号纸张时,图4的W0变为210mm,L0变为297mm。
并且,图4所示的成为抽出轮廓的图像随着转印带7的旋转移动,到达图1所示的图案检测器520的位置。
如图5所示,图案检测器520读取转印带7上的图像。其中,首先,对副扫描方向进行说明。通过图案检测器520,可读取上述图4所示的L0。其中,L0为与纸张型号对应的长度,因此只要经过用于读取L0所需的时间,就可检测作为传送纸张的设备的转印带7的传送速度。且,通过将已知的纸张型号和所读取的L0进行比较,或将预先设定的原来的L3长度和读取所得的L3长度进行比较,可求出副扫描方向的倍率。或者,根据用于读取L3所需的时间,可以求出副扫描方向的倍率。且,根据读取L1所得的时间,可求出副扫描方向的写入设备的开始写的矫正值(位置偏差)。
接着,对于主扫描方向进行说明。通过利用图案检测器520读取W3,可求出主扫描方向的倍率。且,通过利用图案检测器520读取W1,可求出主扫描方向的写入设备的开始写的矫正值(位置偏差)。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转印带7的速度V1、和旋转鼓3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V2以及纸张的传送速度V3满足V1=V3。且,当V2≠V1时,使副扫描方向的倍率可变。就这样,副扫描方向的倍率可根据转印带7或旋转鼓3的速度发生变化。且,副扫描方向的倍率根据作为LSU的曝光部1的设定发生变化。而且,对于主扫描方向的倍率,不依赖于速度,而只依赖于曝光部1。
再者,在不使用图5所示的图案检测器520而使用图6所示的图案检测器520a的情况下,当求出W3时,由各图案检测器(线型图像传感头)求出W1和W2,利用作为纸张的基准值的W0并由W1+W2+W0求出W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图案检测器520测量了转印到转印带7的图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采用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可使在放电式转印充电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测量形成于感光鼓,且未转印到纸张而残存的图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纸张静电吸附到转印带7而形成图像的复合机A(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使为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在中间转印带上重复转印各成分色图像,并一同转印到传送而来的纸张上,也可通过测量未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的残留的图像,实施本发明,从而可获得相同的效果。
并且,利用如上所述得出的偏差(位置偏差、倍率偏差),通过如下方式矫正偏差。
主扫描方向的调整以如下方式进行。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100具有作为LSU的曝光部1,因此主扫描方向的调整以如下方式进行。即,在激光束扫描方式中,根据调整通过光束探测器的时序,调整开始写的位置。且,通过调整与每个像素对应的照明时序,调整主扫描方向的倍率。
再者,当采用作为曝光部的LED头等的固体扫描方式时,通过确定最初的发光元件来决定(错开)从主扫描方向的哪一方向进行照明,进行主扫描方向的开始写的调整。LED头等大致确定了主扫描方向的倍率,因此无须特别进行调整,但当偏差显著时,可通过引入某个图像数据,或增加图像数据进行补入,增减照明的发光元件的个数进行调整。
接着,对副扫描方向的调整进行说明。对于副扫描方向的位置的调整,优选至少调整从曝光部1至感光鼓3的图像形成开始写的时序与阻力离合器515的连接时序中的任一方的时序。且,副扫描方向的倍率优选至少调整感光鼓3的旋转速度或纸张的传送速度(转印带7的移动速度)的某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了不改变图像形成的处理过程条件的、纸张传送方向的速度,即调整了传送机构部505的传送电动机514的速度。而且,用于矫正的矫正值基于上述求出的L0和L3,通过运算部601算出。
其中,在上述说明中,为简便,没有特定进行矫正的图像形成站(ステ一シヨン)而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通过任一个图像形成站导出矫正值,则对其他图像形成站也可求出用于形成图像位置的矫正值。
其中,在形成多色的图像的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A中,色彩配准的矫正值,通过由图案检测器520检测其他图像形成站中形成的例如细线图案的位置相对成为基准的图像形成站中形成的细线图案图像的偏差而求出。
色彩配准的矫正值由副扫描方向和主扫描方向等2方向的矫正值构成。通常色彩配准的矫正值的最小分色能力达到图像形成部的析像度以上,因此,可由1线(1像素)以下的分色能力调整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A的图像形成单元100中,析像度在副扫描方向和主扫描方向都为600dpi。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图案检测器520的析像度也成为该值以上。
再者,采用图案检测器520的如上述的位置偏差、用于倍率误差的矫正值的导出、以及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图像对纸张的位置)若具有0.1~0.3mm左右的分色能力便不会有问题。因此,将图案检测器与求出色彩配准的矫正值的检测器分开设置的情况、和无需色彩配准的矫正值的单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可采用将如图案检测器520a的市面上的小型线型图像传感头用作300dpi~85dpi左右的析像度的构成。
对于以上说明的动作,基于图7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首先,在S11中,若操作部508检测了用户的调整指示,通过控制部500将存储于图案存储部506的图案图像写入到存储器512中,写入部513将框架图像作为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3上。且,感光鼓3上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像器2显像。
在S12中,纸张通过传送路径S从供纸盘10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100。
在S13中,通过传送带7传送纸张,感光鼓3上的显像材料图像被分别转印到纸张和传送带7。
在S14中,通过传送带7进一步传送纸张,将纸张传送到定影单元12。由此,构成在传送带7上形成了由纸张而成为抽出轮廓的图像的状态。然后,纸张被排到排纸盘15或33。
在S15中,传送带7进一步旋转移动,在图案检测器520的位置读取传送带7上的抽出轮廓图像。
在S16中,运算部601从所读取的图像数据中抽出如图4所示的长度W0~W4,求出主扫描方向的倍率和开始写的时序的矫正值。
在S17中,运算部601从所读取的图像数据中抽出如图4所示的长度L0~L4,求出副扫描方向的倍率和开始写的时序的矫正值。
在S18中,将所得的矫正值存储到数据存储部507。
根据以上的动作,可得出用于调整图像形成条件的矫正值。并且,以后形成图像时,控制部500读取存储于该数据存储部507的数据,进行调整。
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A为利用多个色彩材料形成图像,而配备了多个图像形成站,根据利用图案检测器520或色彩配准专用的未图示的检测器得出的色彩配准矫正数据进行色彩配准矫正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色彩配准矫正数据也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07。
由此,在求出矫正图像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时,采用一种色彩材料形成图像,而对于剩余的色彩材料则可根据色彩配准矫正数据求出矫正值。由此,由于可仅采用一种色彩材料,所以可经济地调整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当图案检测器520为彩色读取设备时,利用3色光电转换元件中的任意1色光电转换元件读取形成于纸张的图像。由此,读取过程变得容易,同时根据读取所得的数据的个数减少,因此可缩短运算读取数据的时间。
此外,不限于此,还可以在各个多个图像形成站中,分别进行不同调整。具体讲,还可以例如,在上述任意一个图像形成站中对各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位置和倍率进行调整,而在剩余的图像形成站中对主扫描方向的倍率进行调整。由此,可正确地对纸张的图像形成条件进行调整。
此外,对于图像形成对纸张的位置偏差,当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多个供纸设备(供纸盘)时,对每个供纸设备进行调整,求出与各供纸设备对应的矫正值,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07。此时,倍率误差在任一个供纸设备中求出矫正值时求出即可,因此无需对全部的供纸设备进行处理。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A为了调整对纸张的图像形成的位置和倍率误差等图像形成条件,在包含纸张边缘的区域形成图像。且,由图案检测器520读取被纸张抽取的传送带上的图像,基于所得的图像数据,算出位置偏差和倍率误差等,从而导出矫正值。
因此,即使为正确地调整图案检测器520,也可对复合机A进行调整。
再者,对本发明,作为实施例,使用可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和对彩色图像进行读取的彩色读取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即使是只能形成单色(黑白)图像的单色图像形成装置和只能得出单色读取数据的单色图像读取装置,当然也能得到相同效果。
其中,在现有构成中,为了进行调整,需要已进行过正确调整的无读取偏差的读取装置。且,除此之外,在检测偏差而确定位置时,例如为求出规定的标记会形成于纸张上的哪一位置,需要检测纸张的边缘。但是,将通常为白色的纸张在白色背景下进行读取,因此这种检测变得很困难,所以由技师通过目测进行检测。
因此,如本发明,在包含纸张的边缘的区域形成图像。由此,因可检测纸张的型号,所以可采用未进行调整的读取装置。且,可以容易求出离纸张边缘的位置。
再者,上述的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昭63-271275号公报’”的目的在于进行色彩配准矫正,并检测出形成于传送带的各种图案,但与本发明的测定目的不同。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在权利要求中示出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分别对上述实施方式上组合适当地组合公开的技术方法所得的构成,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如上所述,求出用于矫正图像相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中,为了求出上述矫正值,基于根据上述纸张的型号预先设定的数据,形成图像,在包含上述纸张的至少3个角部的区域超过上述纸张。
因此,若执行上述调整方法的图像形成工序,然后,即使采用未进行调整的图像读取装置,也可获得正确求出用于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等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在上述构成中,包含读取工序,对被上述纸张从在上述图像工序中形成的上述图像中抽取后剩余的图像进行读取。
如上述读取工序,例如通过由图像形成部的图像检测部读取从图像形成部的转印部未被转印到纸张而残存于转印部的图像,如上所述,矫正图像检测部的读取偏差,从而可正确求出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
例如,对于副扫描方向,检测传送纸张的传送设备的传送速度,可判断出图像的副扫描方向的图像位置、和图像被率是否恰当。还可得出副扫描方向的图像形成时序的矫正值。且,对于主扫描方向,可求出所形成的图像与纸张的主扫描方向的偏差,可得出矫正主扫描方向的开始写的时序与主扫描方向的倍率的矫正值。
再者,也可将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表现为在上述读取工序中,读取残存于图像形成部的转印部的图像边缘的构成。
就这样,根据上述构成,通过读取残存的图像,如上所述,矫正图像检测部的读取偏差,可获得正确求出用于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等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在上述构成中,包含矫正值计算工序,基于上述纸张的上述型号,根据上述读取工序中读取的上述图像数据求出上述矫正值。
根据上述矫正计算工序,基于该纸张的型号求出了矫正值,因此预先设定了成为基准的型号,所以确实不需要用于调整的专用的基准原稿等。即,对确定了纵、横尺寸的已知型号的纸张,或对除此以外的型号的纸张,也能求出矫正值。
此外,优点在于,可分开检测出由于图像形成部引起的图像偏差或由于纸张的传送系统引起的图像偏差。
再者,也可将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表现为,包含形成工序,基于预先设定的数据,在至少包含纸张的3个角部的区域形成图像;和读取工序,通过配备于图像形成部的图像检测设备对被转印到前述纸张的图像进行读取,根据所读取的图像数据求出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利用该矫正值调整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
就这样,根据上述构成,预先设定了成为基准的型号,所以获得确实不需要用于调整的专用的基准原稿等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除了上述构成以外,在上述图像形成工序中,从包含上述纸张的全部边缘的区域至超出纸张的区域,形成图像。
因此,例如通过由读取设备读取形成于纸张上图像的前后、左右位置关系,可获得容易求出正确的读取偏差的矫正值和图像形成条件的矫正值等效果。即,图像可包含全部边缘,因此获得简化读取及其后的计算的效果。
此外,例如当通过纸张的边缘截取形成于转印部的图像,通过图像形成部的图像检测部读取未被转印到纸张的图像时,也可获得容易且正确地求出读取偏差的矫正值和图像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等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除了上述构成以外,在上述图像形成工序中,传送上述纸张,使得上述纸张的长度方向与在上述纸张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副扫描方向平行。
因此,在图像形成工序中,获得在包含纸张的边缘(角、边)的区域确实地形成图像的效果。
其中,一般,在纸张的周边,留有空白地形成图像。因此,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类型,设计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写入设备中的写入范围(主扫描方向的写入范围的长度)成为对在其图像形成装置中可采用的最大型号的纸张长度的极限。当采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时,若将纸张传送为纸张的长度方向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扫描方向平行,则会有无法在包含纸张边缘的区域形成图像的危险。
因此,在图像形成工序中,若使纸张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副扫描方向,则可使图像确实地形成于包含纸张边缘的区域。且,可防止读取错误。且,无需扩大图像形成装置中写入范围,因此可防止成本上升。
例如,在采用在最大为A3号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在通过A4号纸张求出矫正值时,将A4号纸张纵向传送,使纸张的长度方向与装置的副扫描方向平行。
再者,也可将上述的调整方法表现为以宽度窄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最大图像形成宽度进行传送。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如上所述,具有图像形成部,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和矫正部,用于求得用来矫正所述图像形成部相对所述纸张的图像形成条件的矫正值,上述图像形成部利用上述矫正部求出的上述矫正值形成图像,为了求出上述矫正值,上述图像形成部基于根据上述纸张的型号预先设定的数据,形成图像,在包含上述纸张的至少3个角部的区域超出上述纸张,还具备转印部,将通过上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转印到上述纸张;和图像读取部,根据由上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对在上述转印部中上述纸张被抽取后剩余的图像进行读取,上述矫正部基于上述图像读取部读取上述剩余的图像所得的数据,求出上述矫正值。
因此,该图像形成装置可执行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因此可获得具有与上述方法相同效果的效果。
再者,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还可以为包含多个图像形成站的构成(串联构成)。或者,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也可以为为了形成多色图像,使得用于一张纸张打印的一个感光鼓旋转与不同色彩的现象材料的个数对应的次数(当4色色粉时,旋转4次)的构成(4次旋转构成)。
此外,在包含多个图像形成站的构成中,通常可对每个图像形成站设定配准矫正值,因此通过求出在一个图像形成站中的用于矫正的的矫正值,可矫正全部图像形成站中图像对纸张的形成位置。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倍率的矫正,需要对每个图像形成站进行处理。
再者,上述图像形成装置采用上述的任一种方法进行调整,具有写入设备,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传送设备,传送纸张;转印设备,对传送而来的纸张转印图像;图像检测设备,读取前述图像中被转印到纸张的图像;以及运算设备,基于由该图像检测设备读取而得出的图像数据,求出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还可以具有控制设备,基于预先设定的数据,根据由前述写入设备形成于至少包含纸张的3个角部的区域的图像求出前述潜述矫正值,基于该矫正值,控制前述写入设备和/或前述传送设备的动作。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上述构成以外,上述图像形成部可采用多个色彩材料形成图像,为了矫正图像对上述纸张的形成位置,上述图像形成部采用至少1个色彩材料形成图像。
如上述构成,在至少1个色彩材料的图像形成中,仅通过求出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位置的矫正值,与剩余的色彩材料对应的矫正值则根据考虑配准矫正数据(色彩配准矫正数据)可容易地求出。
即,当图像形成装置为多色的图像形成装置时,一般具有色彩配准矫正数据,以任1种色彩材料的图像形成为基准,矫正剩余色彩材料的图像形成位置。因此,仅通过求出由如上所述的1个色彩材料的图像形成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位置的矫正值,与剩余的色彩材料对应的矫正值则根据考虑配色彩配准矫正数据可容易地求出。
因此,无需对全部的色彩材料形成图像而求出矫正与个色彩材料对应的矫正值,而仅进行任1个色彩材料的图像形成即可,因此可经济地进行调整。且,可缩短数据的读取和矫正值的计算所需的时间。
就这样,根据上述构成,仅由1个色彩材料的图像形成求出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位置的矫正值,根据考虑色彩配准矫正数据,可容易求出与剩余色彩材料对应的矫正值,从而可获得经济地进行调整的效果。
再者,上述构成为串联构成,或为4旋转构成,都可适用。且,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可表现为可采用多个色彩材料形成图像,采用至少任1个色彩材料形成图像而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上述构成以外,上述图像形成部包括采用分别不同的色彩材料的多个图像形成站,在上述多个图像形成站中的一个图像形成站中,基于与上述纸张型号对应的预先设定的数据,通过图像形成为在包含上述纸张的至少3个角部的区域超出上述纸张,上述矫正部可求出在上述一个图像形成站中的矫正值,基于上述矫正部在各图像形成站中用于进行色彩配准矫正的色彩配准数据和上述矫正值,求出矫正全部的图像形成站中矫正图像形成位置的矫正值。
根据上述构成,在由各图像形成站形成来形成多色图像的各成分色图像的所谓串联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任1个库中的图像形成可求出全部的图像站中的矫正值,从而获得经济地调整的效果。
即,在串联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基于色彩配准数据形成图像,对每个图像形成站矫正图像形成位置,以至不发生色差。
因此,如上所述,在1个图像形成站中,若求出对纸张的图像形成条件(位置偏差),根据考虑色彩配准数据,可确定全部的色彩图像对纸张的图像形成条件(形成位置)。因此,无需对各图像站求出图像形成条件。
再者,还可使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表现为具备多个图像形成站,而采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只对任1个图像形成站求出矫正值,基于该矫正值和色彩配准数据矫正全部的图像站的图像形成条件,形成图像。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上述成以外,上述图像读取部为图像检测部,检测和成为与用于求出色彩配准数据的基准色图像对应的调整对象的色图像的图像偏差(色差)。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一个图像读取部持有两项功能,无需各自分别具备图像读取部和图像检测部,从而获得可提供提高了成本性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检测出和成为与用于求出色彩配准数据的基准图像对应的调整对象的色图像的图像偏差(色差)的图像检测部具有图像形成的析像度以上的分色能力,因此如此地采用高析像度的图像检测部,获得可确实地求出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
再者,还可使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表现为将下述两个设备采用同一个检测设备进行处理,即图像检测设备,检出和成为与用于求出色彩配准数据的基准图像对应的调整对象的色图像的图像偏差(色差);和图像检测设备,用于求出前述矫正值。
在发明详细的说明项中列出的具体实施方式
或实施例都为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而设的,而不应只限定于这种具体例而被狭义理解,可在本发明的方案所述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A)的调整方法,求出用于矫正图像相对纸张的形成条件的矫正值,其特征在于,包含图像形成工序,为了求出上述矫正值,基于根据上述纸张型号预先设定的数据,形成图像,在包含上述纸张的至少3个角部(R1、R2、R3)的区域超出上述纸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其中,包含读取工序,读取在所述图像形成工序中形成的所述图像中由所述纸张被抽取后剩余的图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其中,包含矫正值计算工序,在所述读取工序中读取的所述图像的数据中,基于所述纸张的所述型号求出所述矫正值。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其中,在所述图像形成工序中,形成图像,该图像遍及包含所述纸张的全部边缘的区域至超出所述纸张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其中,在所述图像形成工序中,传送所述纸张,所述纸张的长度方向与在所述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副扫描方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其中,在所述图像形成工序中,传送所述纸张,使得宽度窄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最大图像形成宽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其中,在所述矫正值计算工序中,采用了比图像形成装置(A)中可使用的最大型号纸张小的纸张。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其中,在所述矫正值计算工序中,通过调整纸张通过光束探测器后的时序来调整开始写的位置,从而调整所述纸张在主扫描方向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其中,在所述矫正值计算工序中,通过调整根据图像数据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部(1)的每个像素的照明时序,调整主扫描方向的倍率。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其中,在所述矫正值计算工序中,通过至少调整图像形成开始写的时序与阻力离合器(515)的连接时序中的任一方的时序,调整副扫描方向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其中,在所述矫正值计算工序中,通过至少调整感光鼓(3a~3d)的旋转速度或纸张的传送速度的一方,调整副扫描方向的倍率。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部(100、500、506、507、513),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和矫正部(500、505、513、601),用于求得用来矫正所述图像形成部(100、500、506、507、513)相对所述纸张的图像形成条件的矫正值,所述图像形成部(100、500、506、507、513)利用所述矫正部(500、505、513、601)求出的所述矫正值来进行图像形成,其特征在于,为了求出所述矫正值,所述图像形成部(100、500、506、507、513)基于根据所述纸张的型号预先设定的数据,形成图像,该图像在包含所述纸张的至少3个角部(R1、R2、R3)的区域超出所述纸张,还具备转印部(8),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100、500、506、507、513)形成的图像转印到所述纸张;和图像读取部(520),根据由所述图像形成部(100、500、506、507、513)形成的图像,对在所述转印部(8)中由所述纸张被抽取后剩余的图像进行读取,所述矫正部(500、505、513、601)基于所述图像读取部(520)读取所述剩余的图像所得的数据,求出所述矫正值。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部(100、500、506、507、513)可采用多个色彩材料形成图像,为了矫正图像相对所述纸张的形成位置,所述图像形成部(100、500、506、507、513)采用至少1个色彩材料形成图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部(100、500、506、507、513)包括采用分别不同的色彩材料的多个图像形成站,在所述多个图像形成站中的一个图像形成站中,基于与所述纸张型号对应的预先设定的数据,通过图像形成为在包含所述纸张的至少3个角部(R1、R2、R3)的区域超出所述纸张,所述矫正部(500、505、513、601)可求出在所述一个图像形成站中的矫正值,所述矫正部(500、505、513、601)基于在各图像形成站中用于进行色彩配准矫正的色彩配准数据和所述矫正值,求出用于矫正全部的图像形成站中图像的形成位置的矫正值。
15.如权利要求12、13或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读取部(520)为图像检测部(520),检测和与用于求出色彩配准数据的基准色彩图像对应的成为调整对象的色彩图像的图像偏差。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部(100、500、506、507、513)为了由多色彩形成图像,在一枚纸张的打印时,使一个感光鼓(3a~3d)仅旋转与不同色彩的显像材料的个数对应的次数。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部(100、500、506、507、513)传送所述纸张,使其宽度窄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最大图像形成宽度。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矫正部(500、505、513、601)采用比图像形成装置(A)中可使用的最大型号的纸张小的纸张。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矫正部(500、505、513、601)通过调整上述纸张通过光束探测器后的时序来调整开始写的位置,从而调整主扫描方向的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矫正部(500、505、513、601)通过调整根据图像数据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部(1)的每个像素的照明时序,调整主扫描方向的倍率。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矫正部(500、505、513、601)通过至少调整图像形成开始写的时序与阻力离合器(515)的连接时序中的任一方的时序,调整副扫描方向的位置。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矫正部(500、505、513、601)通过至少调整感光鼓(3a~3d)的旋转速度或所述纸张的传送速度的一方,调整副扫描方向的倍率。
全文摘要
复合机(A)的图像形成单元(100)基于根据纸张型号预先设定的数据,形成图像,在包含纸张的区域超出纸张。图案检测部(520)根据形成于图像形成单元(100)的图像,读取转印到转印带(7)上的图像。基于由图案检测部(520)得出的数据,计算矫正值,由控制部存储到数据存储部。然后在复合机(A)的图像形成过程中,由控制部读出数据存储部的数据,矫正图像对纸张的形成条件,形成图像。由此,即使读取装置未被正确调整过,也可进行图像对纸张的位置和倍率等形成条件的调整。
文档编号G03G21/14GK1580974SQ20041005772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1日
发明者富田教夫, 芳本光晴, 高京介, 真锅申生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