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8675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件(LCD),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减轻电磁干扰(EMI)的LCD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装置使用阴极射线管(CRT)来在屏幕上显示图像信息。但是CRT显示器存在以下问题与显示面积相比,占据的体积大,并且极其笨重。
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CRT显示器的重要性已经降低了。现在各种电子设备(如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无线终端、交通工具仪表板、电子显示板等)需要比由CRT所提供的要轻得多和小得多的显示器。而且,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由于可以传输大容量图像信息,所以能够处理和显示大容量图像信息的下一代显示装置的重要性就极大地增加了。
理想地,这种下一代显示装置具有薄外形、轻重量、高亮度、大尺寸屏幕、低功耗以及低价格。在这种下一代显示装置中,由于液晶显示器(LCD)具有优异的分辨率(比其他平面显示器的更高),而且其响应速度快(即,在实现运动图像方面与CRT显示器相当),所以LCD极其流行。
LCD通常利用透光性来显示图像,当将电压施加到两个相互面对的基板的电极以在所述电极之间产生电场时,所述透光性将发生变化。该电场将对置于所述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进行配向。
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和材料来制造LCD。当前,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和与TFT相连接的像素电极的有源矩阵LCD(AM-LCD)是关注焦点,这是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分辨率和运动图像实现能力。
图1是一普通LCD的剖面图。参照图1,普通LCD包括阵列基板110、滤色器基板120,以及置于这两个基板110与120之间的液晶层130。
阵列基板110包括栅极112和栅绝缘层113。栅极112由诸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在第一透明基板111上。栅绝缘层113覆盖栅极112,并且由氮化硅层(SiNx)或氧化硅层(SiO2)形成。
在栅绝缘层113上形成有一有源层114,并且在有源层114上形成有一欧姆接触层115。有源层114由无掺杂(即,非有意掺杂的)非晶硅形成,而欧姆接触层115则由有意掺杂的非晶硅形成。
在欧姆接触层115上形成有源极116a和漏极116b,并且源极116a和漏极116b与栅极112一起构成一薄膜晶体管T。源极116a和漏极116b由诸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
虽然未示出,但是栅极112连接到一选通线,并且源极116a连接到一数据线。该选通线和该数据线相互垂直。该选通线和该数据线限定了一像素区。
在源极116a和漏极116b上形成有钝化层117,并且其具有暴露漏极116b的接触孔117c。钝化层117由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或有机绝缘层形成。
在所述像素区上形成有像素电极118,并且其通过接触孔117c连接到漏极116b。像素电极118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
滤色器基板120与第一基板111隔开一预定距离。该滤色器基板包括第二基板121。黑底层122在与所述薄膜晶体管T相对应的一位置处形成在第二基板121的内侧。虽然未示出,但是黑底层122形成在所述基板的前侧,并且在与像素电极118相对应的一位置处具有一开口。
因此,黑底层122防止了漏光,当液晶分子在由像素电极118覆盖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中倾斜时,将发生这种漏光。而且,黑底层122阻挡了光入射到所述薄膜晶体管T的沟道区上,从而防止了漏光电流。
在黑底层122上形成有滤色器123。滤色器123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这些滤色器按顺序重复排列。一种颜色对应于一个像素电极118。公共电极124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在滤色器层123下。
一种用于制造所述LCD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一阵列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在一滤色器基板上形成滤色器层和公共电极,排列所述基板,在所述基板之间注入液晶,密封所述基板,以及将偏光片接合到所述基板。在这种LCD中,像素电极118形成在阵列基板110上,公共电极形成在滤色器基板120上。液晶分子由沿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施加的电场来驱动。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LCD中的滤色器基板的一部分的视图。在图2中只示出了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个边缘。
在图2中,滤色器基板包括一与形成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图像显示区相对应的有源区A。利用形成在该有源区周缘的区域来将电信号施加给各种元件。
如图所示,在所述滤色器基板上形成有黑底层122。黑底层122防止在多个滤色器图案单元之间和在所述有源区A的周缘处的漏光。
在黑底层122的有源区A上形成有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滤色器123的图案。在其上形成有所述滤色器图案的基板上将用于绝缘和对其下面的层进行平坦化的外覆层(overcoat layer)130涂敷到预定厚度。一公共电极124形成在外覆层130上,以与形成在下面的TFT基板上的像素电极一起来操作液晶单元。
为将信号从下基板的焊盘部施加到公共电极124,在一与形成在黑底122上的公共电极124相接触的位置处形成有一公共电压(Vcom)银点(Ag dot)142。
图3是沿图2的线I-I’所截取的所述滤色器基板的的部分截面图。参照图3,所述滤色器基板包括形成在透明绝缘基板121上的黑底层122;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的滤色器层123;外覆层130;以及顺序地形成在黑底层122上的公共电极224。如图所示,Vcom银点142形成在与形成在黑底122上的公共电极124相接触的位置上。
具有这种布置的传统LCD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孔径比(apertureratio)。公共电极124用作地,并且防止由于所述基板之间的电荷积累而在液晶单元中产生的击穿。但是,在该传统LCD中,当施加图像显示信号时,将产生非常快的电变化,从而将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EMI)。
尽管电磁辐射在无线通信或雷达应用中是有用的,但是发生在包括LCD的各种电子设备中的非有意的电磁辐射可能影响包括LCD的电子设备的操作,也可能影响其他现有电子设备的操作。结果,电子设备的操作可能中断,或者电子设备可能出故障。另外,如果电磁分量被辐射,或者经由在LCD与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进行传播,那么可能降低LCD的画质或音质。

发明内容
仅作为介绍,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其包括相互隔开一预定距离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黑底层,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有源区和所述有源区的周缘部内的一预定部分上;黑底岛(black matrix island),被布置成与所述黑底层隔开一预定距离;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的滤色器层,形成在所述有源区上;外覆层,形成在所述黑底层和所述外覆层上;以及公共电极,形成在所述黑底岛上;以及与所述黑底层相连接的第一Ag(银)点和与所述黑底岛上的所述公共电极相连接的第二Ag点。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相互隔开一预定距离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黑底层,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有源区和所述有源区的周缘部内的一预定部分上;黑底岛,形成在一无源区上,并与所述黑底层相隔开;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的滤色器层,形成在所述黑底层和所述黑底岛上;公共电极,形成在所述滤色器层上;以及与所述黑底层相连接的第一Ag(银)点和与在所述黑底岛上的所述公共电极相连接的第二Ag点。
应该理解,对本发明所做的以上综合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旨在提供对权利要求所述发明的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及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成比例,重点在于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例示。而且,在这些图中,相同的标号在不同的视图中表示相对应的部分(部件)。
图1是一普通LCD的剖面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LCD中的滤色器基板的一部分的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I-I’所截取的所述滤色器基板的的部分剖面图;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CD中的滤色器基板的一部分的视图;图5A-5C是针对不同实施例的沿图4中的线II-II’所截取的所述滤色器基板的部分剖面图;图6A到6E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图4和图5中的滤色器基板的方法的视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LCD中的滤色器基板的一部分的视图;图8是沿图7中的线III-III’所截取的所述滤色器基板的的部分剖面图;图9A到9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图8的滤色器基板的方法的视图;以及图10是图5A所示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区和非图像显示区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在这些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CD中的第二基板的一部分的视图。在图4中只示出了第二基板的一个边缘。
所述LCD包括用作阵列基板的第一基板、用作滤色器基板的第二基板,以及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隔开一预定距离。
具体来说,将形成在第二基板的一预定部分上的一黑底层用作EMI屏蔽部。所述黑底层与诸如银点的导电材料电连接,以使通过所述黑底层和所述银点将包括LCD的装置中的电磁辐射排放到外部地。
参照图4,滤色器基板(第二基板)包括一与形成在阵列基板(第一基板)上的图像显示区相对应的有源区A。在所述有源区的周缘形成有一其中向多种元件施加电信号的区域。
在所述滤色器基板上形成有一黑底层222。黑底层222防止光在多个滤色器图案单元之间和在所述有源区A的周缘处发生泄漏。在黑底层222的一侧形成有一黑底岛229。如图所示,黑底岛229部分地由一固体(外覆层230)隔离,并且部分地由置于所述基板之间的液晶隔离。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诸如外覆层230或滤色器层223的固态绝缘体来完全地隔离黑底岛229。置于黑底岛229与黑底层222之间的缝隙将两者隔开一预定距离。另外,该缝隙将黑底岛229与其上形成有所述有源区A的基板隔开。
黑底层222和黑底岛229由包括诸如铬(Cr)的导电材料的感光材料形成,以使得低电流在其中流动。这使得可以将黑底层222用作EMI屏蔽部。
在黑底层222的有源区A上形成有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滤色器223的图案。在其上形成有所述滤色器图案的基板221上将用于绝缘和平坦化的外覆层230涂敷到一预定厚度。在黑底岛229上由常规材料形成了外覆层230。
一公共电极224形成在外覆层230上,以与形成在下面的TFT基板上的像素电极一起来操作液晶单元。通过利用溅射淀积铟锡氧化物(ITO)来将所述公共电极224形成至黑底岛229。ITO是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导电特性的透明电极材料,而且是化学和热稳定的。也可以利用具有与ITO类似的特性的材料,例如铟锌氧化物(IZO)。可以利用除溅射以外的其他传统技术(如镀敷)来制造这种形成所述透明电极的材料。
在黑底层222的上表面的与公共电极224或外覆层230不交叠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与黑底层222电连接的EMI银点241。因此,EMI银点241(也称为第一导体)与黑底层222物理接触。即使层间存在薄的绝缘氧化层,它们也相互物理接触。这种薄氧化层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中是常见的,例如,由于当将基板从用于在基板上淀积所述层的腔室中取出并置于含有氧气的大气中时,下面的金属层发生氧化,从而产生这种薄氧化层。尽管通常在进一步处理前可以去除大量这种氧化物,但是只要所述金属是可氧化的,并且暴露在大气中,通常就残留有薄氧化物。类似地,电接触(或电连接)的形成也忽略了这种薄绝缘层。当装配所述多个基板时,EMI点241最终电接触所述晶体管基板上的地接触部。这样,EMI点241的添加使得可以经由黑底层222将装置中的电磁辐射释放到外部地。
在与形成在黑底岛229上的公共电极224相接触的位置处形成有一公共电压(Vcom)银点242。当装配所述多个基板时,Vcom点242最终电接触所述晶体管基板上的公共电压接触部。这使得可以从下基板的焊盘部向公共电极224施加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黑底缝隙将用于连接公共电极224的Vcom接触部的黑底岛229与用作EMI屏蔽部的黑底层222隔开。这样,即使向EMI银点241和Vcom银点242施加相同的电压,也可以使黑底岛229和黑底层222电分离。
图5A-5C是沿图4中的线II-II’截取的所述滤色器基板的部分剖面图。参照图5A,所述滤色器基板包括形成在透明绝缘基板221上的黑底层222;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的滤色器层223;外覆层230;以及公共电极224,其中滤色器层223、外覆层230以及公共电极224顺序地形成在黑底层222上。
可以利用色素扩散(pigment dispersion)、染色或印刷来形成所述滤色器层223。色素扩散尤其得到广泛应用,这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精细性和可再现性。
如图所示,EMI银点241直接接触黑底层222的一部分。Vcom银点242形成在一与形成在黑底岛229上的公共电极224相接触的位置处。这使得可以经由黑底层222和EMI银点241将装置中的电磁辐射释放到外部地,而与所施加的公共电压(Vcom)无关。如图5A-5C所示,在公共电极224与黑底岛229之间形成了各种绝缘层。在图5A中,在公共电极224与黑底岛229之间只形成有外覆层230,而在图5B中,在公共电极224与黑底岛229之间只形成有滤色器层223。但是,在图5C中,在公共电极224与黑底岛229之间,既形成有滤色器层223,又形成有外覆层230。这样,可以看出,形成在公共电极224与黑底岛229之间的绝缘层可以与形成在公共电极224与黑底层222之间的绝缘层相同,也可以与其不相同。另选地,还可以在公共电极224与黑底岛229之间形成既非滤色器层223又非外覆层230的绝缘层。
图6A到6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图5的滤色器基板的方法。参照图6A,在透明绝缘基板221上形成有一具有开口的黑底层222。例如,所述透明绝缘基板可以是玻璃。
如图所示通常将黑底层222布置在所述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图案之间。例如,黑底层222由诸如铬的薄膜金属或含碳的有机材料形成。一低电压流经黑底层222。
由于将黑底层222用作所述EMI屏蔽部,所以就留出了用于所述EMI银点的空间,以使得可以释放所述EMI。与黑底层222一起形成了用于所述Vcom银点的黑底岛229。
参照图6B,通过光刻工艺在黑底层220的两侧形成了利用色素扩散形成的所述多个滤色器图案。
在一个光刻工艺中,将光刻胶彩色树脂旋涂(spin-coated)在具有黑底层222的第一基板221上。然后将所述彩色树脂曝光并且显影,以形成滤色器图案223。
参照图6C,在其上形成有滤色器图案223的第一基板221上将外覆层230涂敷到一预定厚度。外覆层230既对下面的层进行绝缘,又对其进行平坦化。
参照图6D,将公共电极224形成在外覆层230上。例如,通过利用溅射或某些其他淀积技术淀积ITO来形成公共电极224。所述ITO是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导电性的透明电极材料,而且是化学和热稳定的。
参照图6E,接着形成EMI银点241和所述Vcom银点。如上所述,EMI银点241与黑底层222相接触,而Vcom银点242形成在公共电极224(其形成在黑底岛229上)上。在形成公共电极224的过程中,可以将所述ITO图案形成在EMI银点241之下。和前面一样,将用于连接公共电极224的Vcom接触部的黑底岛229与用作EMI屏蔽部的黑底层222分开,以使得即使将相同电压施加给EMI银点241和Vcom银点242,也可以使黑底岛229和黑底层222电分离。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LCD中的第二基板的一部分的视图。在图7中示出了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个边缘。
参照图7,滤色器基板(第二基板)包括与形成在第一基板(阵列基板)上的图像显示区相对应的有源区A。在所述有源区的周缘形成有使得可以向多种元件施加电信号的区域。
在所述滤色器基板上形成有一黑底层322。黑底层322防止光从滤色器图案323的单元之间或者从所述有源区A的周缘泄漏。在黑底层322的一侧形成有黑底岛329。黑底岛329与黑底层322之间的缝隙将这两者隔开一预定距离。黑底层322和黑底岛329由包括诸如铬(Cr)的导电材料的感光材料形成,以使得低电流在其中流动。由此,可以将黑底层322用作EMI屏蔽部。
在黑底层322的有源区A上形成有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滤色器323的图案。在本实施例中,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的滤色器层323形成在所述有源区A处。滤色器层323还延伸到黑底岛329,以使得所述滤色器树脂被用作绝缘层。这使得可以用滤色器层323替换所述外覆层。
在滤色器层323上形成有一公共电极324。形成在滤色器基板321上的公共电极324和形成在下面的TFT基板(未示出)上的像素电极改变液晶单元的配向,以改变透过所述液晶层的光的透光性。
在黑底岛329上形成有所述公共电极324。通过将ITO溅射到基础层上来形成公共电极324。
在黑底层322的上表面的与公共电极324和滤色器层323不交叠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一与黑底层322电连接的EMI银点341。这使得可以经由黑底层322和EMI银点341将所述装置中的电磁辐射释放到外部地。
在一与形成在黑底岛329上的公共电极324相接触的位置处形成有一公共电压(Vcom)银点。这使得可以从下基板的焊盘部向公共电极324施加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形成滤色器层323时,所述滤色器树脂将黑底层322和公共电极324电隔离。这使得如果希望的话,可以免除所述外覆层,因此简化了制造工艺。
图8是沿图7中的线III-III’所截取的所述滤色器基板的的部分剖面图。
参照图8,所述滤色器基板,即,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形成在透明绝缘基板321上的黑底层322,以及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的滤色器层323。可以利用色素扩散、染色或印刷来形成所述滤色器层323。
EMI银点341直接接触黑底层322的一部分。Vcom银点342形成在一与形成在黑底岛329上的公共电极324相接触的位置处。
将用于连接公共电极324的Vcom接触部的黑底岛329与用作EMI屏蔽部的黑底层322分开。这样,即使将相同电压施加给EMI银点341和Vcom银点342时,也可以使黑底岛329与黑底层322电隔离。这样,可以经由黑底层322和EMI银点341将装置中的电磁辐射释放到外部地,而与所施加的公共电压(Vcom)无关。
如图8所示,所述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的滤色器层323形成在所述有源区A上,并且还延伸到黑底岛329。该滤色器图案的形成使黑底层322和公共电极324电隔离。
图9A到9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图8的滤色器基板的方法。参照图9A,在透明绝缘基板321上形成有具有开口的黑底层322。
通常将黑底层322布置在滤色器层323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图案之间。黑底层322由诸如铬的金属薄膜或含碳有机材料形成,并且低电压流经黑底层322。
由于将黑底层322用作所述EMI屏蔽部,所以留出了用于所述EMI银点的空间,以释放所述EMI。形成有用于所述Vcom银点的黑底岛329。经由所述Vcom银点来将信号施加到所述公共电极。
参照图9B,通过光刻工艺在黑底层322的两侧形成利用色素扩散形成的滤色器层323的图案。在一个光刻工艺中,将光刻胶彩色树脂旋涂在具有黑底层322的第一基板321上。然后对所述彩色树脂进行曝光和显影,由此形成滤色器图案323。滤色器图案323除延伸到所述有源区之外,还延伸到黑底岛329。
这个工艺防止了在形成公共电极324时,在黑底层322与公共电极324之间产生电干扰。可以利用所述滤色树脂来形成所述滤色器层。由于形成在除所述有源区A之外的区域上的滤色树脂不影响所显示的图像,所以它可以不考虑红色、绿色和蓝色图案来形成。
即,可以利用红色图案、绿色图案、蓝色图案,或者不考虑红色、绿色和蓝色的顺序,来形成在除所述有源区A之外的区域中形成的彩色树脂。
参照图9C,将公共电极324形成在所述滤色器层上。这使得可以由公共电极324与形成在下面的TFT基板上的像素电极一起来操作置于基板之间的液晶单元。
通过将ITO溅射在基础层上来形成所述公共电极324。
参照图9E,形成了EMI银点341和Vcom银点342。如上所述,EMI银点341和黑底层322接触。Vcom银点342形成在公共电极324(其形成在黑底岛329上)上。在形成公共电极324的过程中,可以在EMI银点341下形成ITO图案。
通过将所述滤色树脂延伸到LCD板的有源区A来将其用作外覆层。因此,可以使黑底层322与公共电极324相互分开,从而简化制造工艺。利用所述黑底层来形成所述EMI屏蔽部,以使得可以保护装置不受电磁辐射的影响。
图10示出了图5A的实施例的延伸剖面图。在该图中,示出了图像显示区(有源区)和非显示区(或者无源区或周缘区)的一部分,其是液晶显示器的相对的基板。在所述相对的基板之间布置有一液晶层(未示出)。在图10中,与滤色器基板221相对的基板例如包含一位于所述显示区中的带有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矩阵显示部(未示出)。在所述非显示区中,在相对的基板上形成有诸如栅绝缘体440的绝缘层和绝缘夹层430。在夹层430上设有与TFT的源极和漏极相连接的源极/漏极金属412,并且该源极/漏极金属412由钝化层420覆盖。对钝化层420进行平坦化,并且在钝化层420中形成了多个孔。然后在这些孔中淀积触点金属以形成公共(Vcom)焊盘400和接地焊盘410,这两者中的每一个都连接到源极/漏极金属412中的一个。在装配所述装置时,将EMI银点241置于接地焊盘410上,并且使其电接触黑底层222;或者在装配所述装置时,将EMI银点241置于黑底层222上,并且使其电接触接地焊盘410。类似地,在装配所述装置时,将Vcom银点242置于Vcom焊盘400上,并且使其电接触公共电极224;或者在装配所述装置时,将Vcom银点242置于公共电极224上,并且使其电接触Vcom焊盘400。另选地,可以将所述源极/漏极金属中的一个或全部两个换成连接到所述TFT的栅极的栅极金属;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略去夹层430。
另外,不使用附加的EMI屏蔽部,而使用了所述黑底层,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利用所述滤色树脂来使所述黑底层与所述公共层绝缘,从而简化了制造工艺,并且提高了生产合格率。如上所述,在各个实施例中,置于所述电极与所述黑底层的隔离部分之间的绝缘体(如所述外覆层或滤色器层),可以与置于所述黑底层的非隔离部分上的所述电极与所述黑底层或所述滤色器层之间的绝缘层相同,也可以与其不同。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很清楚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例如,可以利用常规制造设备和技术来执行以上各实施例的制造过程。因此,本发明将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形成在有源区与所述有源区的周缘上的黑底层;与所述黑底层相隔开的黑底岛;形成在所述有源区上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的滤色器层;形成在所述黑底层和所述黑底岛上的外覆层;形成在所述外覆层上的公共电极;以及与所述黑底层相连接的第一导电材料,和与所述黑底岛上的所述公共电极相连接的第二导电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材料或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包括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黑底岛形成在无源区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黑底层包括导电黑树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外覆层包括绝缘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材料与所述黑底层之间的公共电极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材料与形成在所述黑底岛上的所述公共电极电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外覆层在延伸到所述黑底层的被所述第一导电材料接触的一部分之前终止。
9.一种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一基板上形成一黑底层以及一与所述黑底层分开的黑底岛;在所述黑底层上形成一滤色器层;在所述滤色器层和所述黑底岛上形成一外覆层;在所述外覆层上形成一公共电极;以及形成与所述黑底层连接的第一导电材料以及与所述黑底岛上的所述公共电极连接的第二导电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材料或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包括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材料与形成在所述黑底岛上的所述公共电极电接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滤色器层和所述外覆层在延伸到所述黑底层的被所述第一导电材料接触的一部分之前终止。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导电材料与所述黑底层之间形成公共电极材料。
14.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形成在有源区和所述有源区的周缘上的黑底层;形成在无源区上并与所述黑底层隔开的黑底岛;形成在所述黑底层和所述黑底岛上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的滤色器层;形成在所述滤色器层上的公共电极;以及与所述黑底层相连接的第一导电材料,以及与所述黑底岛上的所述公共电极相连接的第二导电材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导电材料包括银。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形成在所述无源区上的所述滤色器层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中的至少一种颜色。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形成在所述无源区上的所述滤色器层包括顺序地形成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黑底层包括导电黑树脂。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材料与所述黑底层之间的公共电极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材料与形成在所述黑底岛上的所述公共电极电接触。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滤色器层在延伸到所述黑底层的上表面的被所述第一导电材料接触的位置之前终止。
22.一种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有源区和该有源区的周缘上形成一黑底层;形成一在无源区上形成并与所述黑底层隔开的黑底岛;在所述黑底层和所述黑底岛上形成一滤色器层;在所述滤色器层上形成一公共电极;以及形成与所述黑底层相连接的第一导电材料以及与所述黑底岛上的所述公共电极相连接的第二导电材料。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电材料包括银。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在所述无源区上的所述滤色器层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中的至少一种颜色。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在所述无源区上的所述滤色器层包括顺序地形成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材料与形成在所述黑底岛上的所述公共电极电接触。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滤色器层在延伸到所述黑底层的被所述第一导电材料接触的位置之前终止。
28.一种用于显示器的基板,其包括导电挡光层,其具有置于所述显示器的有源区中的第一部分和置于所述显示器的无源区中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互电绝缘;置于所述挡光层的第一部分上的滤色器层;电极,其具有置于所述有源区中的所述滤色器层上的第一部分和置于所述挡光层的所述第二部分上的第二部分;以及与所述挡光层的第一部分电接触的第一导体,和与所述电极的第二部分电接触的第二导体。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板,其中,其上设有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挡光层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器的所述无源区中。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板,其中,其上设有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挡光层的第一部分与其上设有所述挡光层的第二部分的所述显示器的所述无源区相邻。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相互电绝缘。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板,其还包括一置于所述电极的第二部分与所述挡光层的第二部分之间的绝缘体。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板,其中所述绝缘体包括所述滤色器层。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板,还包括一置于所述电极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滤色器层之间的绝缘层。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板,其中所述绝缘体包括与所述滤色器层不同的层。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板,其中在所述电极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滤色器层之间也设有所述层。
37.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板,还包括使所述挡光层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电隔离的液体。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基板,还包括使所述挡光层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电隔离的固体。
3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板,其中在所述挡光层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还设有所述滤色器层。
4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导体物理接触所述挡光层的第一部分。
4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板,其中所述第二导体物理接触所述电极的第二部分。
4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从所述基板延伸得超过所述电极。
4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的厚度大于其上设有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的任何层的厚度。
44.一种用于降低显示器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电磁辐射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导电挡光层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接地连接器之间设置第一电接触部;以及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第二电接触部,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电接触部相互电绝缘。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所述导电挡光层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所述第二电接触部;以及将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电接触部被置于所述显示器的无源区中。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二电接触部与其上设有所述第二电接触部的所述导电挡光层的一部分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导电挡光层之间,设置一绝缘层。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一滤色器层。
48.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一外覆层。
49.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包含第一电极和接地连接器的阵列基板;包含电磁屏蔽层、滤色器层以及第二电极的滤色器基板;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滤色器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位于所述电磁屏蔽层与所述接地连接器之间的第一电接触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电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电接触部相互绝缘,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置于所述滤色器与所述液晶层之间。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电磁屏蔽层置于所述滤色器基板与所述滤色器层之间。
51.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电磁屏蔽层充当挡光层。
52.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电磁屏蔽层置于所述第二电接触部与所述滤色器基板之间。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滤色器层对所述第二电接触部与所述电磁屏蔽层进行绝缘。
5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对所述第二电接触部与所述电磁屏蔽层进行绝缘的外覆层。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外覆层置于所述滤色器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56.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置于所述滤色器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外覆层。
全文摘要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置于多个相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一个基板包括形成在所述器件的显示区中和形成在所述器件的非显示区中的导电黑底层。与所述黑底层同时形成的黑底岛被与所述非显示区中的黑底层隔开。在所述显示区中形成有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的滤色器层。在所述黑底层上和所述黑底岛上形成有公共电极。由一绝缘体对形成在所述黑底岛上的公共电极与该黑底岛进行绝缘。所述非显示区中的银点分别与所述黑底层和位于所述黑底岛上的公共电极相连接。
文档编号G02F1/136GK1637550SQ20041009169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3日
发明者郑埙, 金相浩 申请人: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