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52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诸如包括光学扫描设备在内的电子照相(electrophotographic)复印机或者电子照相打印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在诸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或者电子照相打印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使用的光学扫描设备,日本专利公开No.2002-365582A教导了用于校正偏转光学系统中扫描光束的扭转(围绕光束中心轴的扭转)的条件。而且,国际专利公开No.03/096101教导了用于校正扫描路径的曲率的条件。
但是,用于校正扫描光束的扭转的条件和用于校正扫描路径的曲率的条件在许多情况下彼此并不一致。因此,必须适当地平衡扫描光束的倾斜和扫描路径的曲率,以便在实际的光学扫描设备中均衡图像形成特性和透镜视界(coverage)。在此情况下,扫描光束的扭转没有被完全地校正。或者,也可以利用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2-365582A中教导的条件,校正由扫描光学系统的偏心设置或者倾斜的光学面(透镜面或者反射面)所产生的扫描路径的曲率。同样在此情况下,在光束上产生扭转。
当由扫描光学系统所获得的扫描线被包括并且与扫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一个平面被定义为虚拟的扫描面时,形成在虚拟扫描面上的光束斑点的倾斜在扫描光束的扭转没有被完全校正的时候,更加远离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中心。
在所述公布文献所公开的偏转光学系统中,在反射面上进行两次入射。
图12示出了这样的光学系统,其中,偏转器由多棱镜10构成,所述多棱镜10在多面柱的侧部上具有多个反射面11(在该图中为6个),并且反射面11围绕旋转轴12旋转。两个固定的平面镜13和14被这样放置,以面对多个反射面11中进行光偏转的一个。固定平面镜13和14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同时在其间形成间隙15。
从光源21发射的光通过透镜22转换成平行光束a0。在采用光学系统来校正多棱镜10的尖塔角度差(pyramidal angle error)的情况下,从光源21发射的光被转换成相对于与多棱镜10的旋转轴12垂直的方向的平行光束,同时被转换成相对于与多棱镜10的旋转轴12平行的方向聚焦在多棱镜10的反射面11附近的光束。光束a0穿过固定平面镜13和14之间的间隙15,并且从斜下方入射在反射面11上。由通过反射面11的第一反射所获得的光束a1斜向上行进,并且入射在固定平面镜13上。被固定平面镜13反射的光束a2向下行进,并且入射在固定平面镜14上。被固定平面镜14反射的光束a3再次入射在反射面11上。由通过反射面11的第二反射所获得的光束a4穿过间隙15并且斜向上行进,并且通过扫描光学系统23被转换成聚焦光束,以入射在扫描面24上。
因为反射面11围绕旋转轴12旋转,所以聚焦光束以约为反射面11的旋转速度的四倍的旋转速度移动,以在扫描面24上画出扫描线b。随着多棱镜10的旋转,相邻反射面11相继接受入射光束a0。因此,随着多棱镜10的旋转,在扫描面24上的相同位置上,从一端到另一端相继画出扫描线b。扫描面24上将被扫描的部件以恒定速度在垂直于扫描线b的方向上移动,导致光栅扫描的进行,在所述光栅扫描中,扫描线b以恒定间距布置在被扫描部件上。当包括入射光束a0的中心光束并且平行于旋转轴12的平面被定义为入射平面时,垂直于入射平面设置两个固定平面镜13和14。
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2-365582A中,从结合图19到图21的描述显然可知,在使用具有相对于光轴偏心设置在次扫描方向上的光学面的光学系统来代替图12所示的偏转光学系统的情况下,同样产生光束斑点的倾斜。
通常,电子照相打印机的扫描面(感光面)相对于光学扫描设备的光轴倾斜,以使得扫描面绕作为旋转轴的扫描线旋转。进行这样的设置,是为了防止被扫描面反射的光束返回到光学扫描设备而导致不稳定的激光振荡,或者防止所述光束被光学扫描设备中的另一个光学部件反射,而由此变成再次照射扫描面的重影光(ghost light)。而且,入射光束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入射角更加远离扫描中心,并且在扫描面上不同于扫描中心处以沿主和次扫描方向的角度进行入射。例如,即使在虚拟扫描面上不存在光束斑点的倾斜,但如果相对于光学扫描设备的光轴在主和次扫描方向上倾斜设置扫描面,也会产生光束斑点的倾斜。
基于光学扫描设备和扫描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结合了由这两个因素导致的光束斑点的倾斜。结果,更加增大了在扫描范围内形成在扫描面上的光束斑点的特性的波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抑制了扫描范围内的扫描面上扫描光束斑点的倾斜的变化,由此防止引起密度波动和色彩波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光学扫描器,所述光学扫描器根据图像形成信号来发射光束,并且沿第一方向偏转光束;和扫描面,适用于被所述经偏转的光束扫描以形成扫描线,同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由此在其上形成潜像,其中虚拟扫描面被定义为包括所述扫描线并且与所述光学扫描器的光轴正交的平面;由入射在所述虚拟扫描面上的光束形成的光束斑点的形状近似为椭圆;以及根据所述椭圆的主轴从所述虚拟扫描面上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倾斜角度,使所述扫描面从所述虚拟扫描面倾斜,以绕所述扫描线旋转。
此处,第一轴的正方向被定义为所述光束被扫描的方向。此外,第二轴的正方向被定义为所述光束在其法向上行进通过所述虚拟扫描面的方向。在这些条件下,当所述光束斑点在所述第一轴的所述正方向上移动时,在所述椭圆的所述主轴从所述第二轴的所述正方向观察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扫描面从所述第一轴的所述正方向观察顺时针旋转。另一方面,当所述光束斑点在所述第一轴的所述正方向上移动时,在所述椭圆的所述主轴从所述第二轴的所述正方向观察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扫描面从所述第一轴的所述正方向观察逆时针旋转。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光学扫描器,所述光学扫描器根据图像形成信号来发射光束,并且沿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光束;和扫描面,适用于被所述经偏转的光束扫描以形成扫描线,同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由此在其上形成潜像,其中虚拟扫描面被定义为包括所述扫描线并且与所述光学扫描器的光轴正交的平面;所述扫描面从所述虚拟扫描面倾斜以绕所述扫描线旋转,由此所述扫描面的第一部分靠近所述光学扫描器并且所述扫描面的第二部分远离所述光学扫描器;第一距离被定义为在所述扫描线的第一位置处所述虚拟扫描面上的光束斑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和在所述扫描线的第二位置处所述虚拟扫描面上的所述光束斑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被定义为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虚拟扫描面上的所述光束斑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和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虚拟扫描面上的所述光束斑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当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变成最大时,与所述扫描面的第一部分相对应的所述虚拟扫描面的第一部分包括定义出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中较大一个的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以及当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所述差变成最大时,与所述扫描面的第二部分相对应的所述虚拟扫描面的第二部分包括定义出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中较小一个的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光学扫描器包括发射所述光束的光源和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同时沿所述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光束。在此,所述光束相对于所述光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倾斜地入射到所述反射面上。
优选地,所述光学扫描器包括将所述经偏转的光束聚焦到所述扫描面上的光学系统。在此,所述光学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面被相对于所述光轴偏心地设置。或者,所述光学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面相对于所述光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倾斜。
优选地所述光学扫描器包括光发射器,发射所述光束;可移动的反射面,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以及至少两个固定的反射面,所述至少两个固定的反射面反射被所述可移动的反射面反射一次的光束,以将所述光束再次返回到所述可移动的反射面,由此被所述可移动反射面两次反射的所述光束沿所述第一方向偏转。
在所述潜像用于单色图像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所述扫描线上所述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的最大和最小值之间的差不大于35%。此处,所述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由下式定义(A-B)/min(A,B)×100(%)其中,A表示当所述光束斑点的强度变成峰值强度为17%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以+45度倾斜的方向上的尺寸,B表示当所述光束斑点的强度变成峰值强度为17%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上以-45度倾斜的方向上的尺寸,并且min(A,B)表示A、B中的较小者。
在所述潜像用于通过将多个单色图像一一重叠所得到的彩色图像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所述扫描线上所述光束斑点的所述畸变水平的最大和最小值之间的差不大于25%。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图1A是示出了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屏幕结构(screen structure)的一个示例的视图;
图1B和图1C是示出了图1A的屏幕结构中的条纹的倾斜角和光束斑点的倾斜角之间的关系;图2A和图2B是示出了具有不同倾斜角和相同畸变水平的光束斑点的示例的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A是示出了虚拟扫描面和实际扫描面之间的关系的视图;图4B是从图4A中的箭头IVB观察到的视图;图4C是从图4A中的箭头IVC观察到的视图;图5是示出了在扫描线中心附近虚拟扫描面上的光束斑点的形状的视图;图6是示出了在图3中的位置R处虚拟扫描面上的光束斑点的形状的视图;图7A是示出了在光束斑点具有负倾斜角的情况下扫描面上的光束斑点的形状的视图;图7B是示出了在光束斑点具有正倾斜角的情况下扫描面上的光束斑点的形状的视图;图8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图9A是示出了在图8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虚拟扫描面上的光束斑点的形状的视图;图9B是示出了在图8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扫描面上的光束斑点的形状的视图;图10是示出了倾斜角在扫描线的中心和端部之间的位置上变成最大的情况下光束斑点的倾斜的校正的视图;图11是示出了倾斜角相对于扫描中心不对称变化的情况下光束斑点的倾斜的校正的视图;和图12是其中光束两次入射在偏转器的反射面上的偏转光学系统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上所述,包括由扫描光学系统获得的扫描线并且垂直于扫描光学系统的光轴的平面被定义为虚拟扫描面。虚拟扫描面或者实际扫描面(当其相对于虚拟扫描面倾斜时被定义)上的扫描光束的横截面形状被定义为光束斑点。扫描光束围绕中心轴的扭转被定义为光束斑点的倾斜(更具体的定义将在后面被描述)。
首先,将对为什么在扫描范围中改变光束斑点的倾斜不是优选的原因进行描述。
在诸如电子照相打印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改变屏幕结构来表示图像的密度等级。例如,如图1A所示,有这样一种屏幕结构,其中随着密度水平增大,黑点被连接起来以形成斜条纹。
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斜条纹的角度(图1A中为45度)和光束斑点的倾斜角度,对在感光部件上形成的潜像的密度造成了差异。图1B示出了光束斑点的主轴方向上的倾斜垂直于斜条纹的延伸方向的情况。图1C示出了光束斑点的主轴方向上的倾斜与斜条纹的延伸方向几乎相同的情况。
在光束照射面积由于光束斑点的能量、感光部件的灵敏度特性和显影特性的影响而对于图像密度的贡献度高的情况下,图1B中的密度高于图1C中的。在被写入潜像的电势对于图像密度的贡献度高的情况下,图1C中的密度高于图1B中的,因为相邻光束斑点彼此的交叠大于前述的情形。当光束斑点的倾斜在扫描范围内变化时(在主扫描期间),结果在主扫描方向上产生密度波动。
此外,在彩色激光打印机中使得多个单色图像彼此交叠以形成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屏幕的角度对于每一种颜色通常都发生变化,以避免不同颜色屏幕之间的干扰。当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光束斑点的倾斜在扫描范围内变化时,就产生主扫描方向上的色彩波动。
在此,定义光束斑点的倾斜角和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
在光束斑点的形状接近于椭圆的情况下,光束斑点的倾斜角由椭圆的主轴和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次扫描方向所形成的角来定义。
难以按照光束斑点的形状(主扫描方向上的斑点直径与次扫描方向上的斑点直径之比)来将光束斑点的倾斜角与图像缺陷相对应。因此,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被定义为良好地对应于图像缺陷的处理参数。
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由下面的式(1)定义(A-B)/min(A,B)×100(%)(1)其中,A表示当光束斑点的强度变成峰值强度为17%时,在相对于主扫描方向以+45度倾斜的方向上的尺寸;B表示当光束斑点的强度变成峰值强度为17%时,在相对于主扫描方向以-45度倾斜的方向上的尺寸;并且min(A,B)表示A、B中的较小者。
从经验来看,当通过使用以上强度值来定义光束斑点的尺寸时,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良好地对应于单色图像的密度波动或者彩色图像的色彩波动。
图2A示出了具有20度的倾斜角和7%的畸变水平的光束斑点,并且图2B示出了具有7度的倾斜角和7%的畸变水平的光束斑点。在图2A和2B中,横坐标轴表示主扫描方向。明显的,尽管畸变水平相同,但是取决于光束斑点的形状光束斑点的倾斜角可以发生很大变化。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良好地对应于密度波动和色彩波动,并且优选的是,应该从在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而不是光束斑点的倾斜角在扫描范围中的变化来做出估计,以防止主扫描方向上的密度波动和色彩波动变得明显。
在单色图像的情况下,从经验来看优选的是,在扫描范围中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的最大和最小值之间的差等于或者小于35%。在其中图像具有多个彼此交叠的单色图像的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公知的是,在扫描范围中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的最大和最小值之间的差优选地等于或者小于25%。
接着,将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抑制扫描范围中扫描光束斑点的倾斜的变化的原理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使从扫描设备1发射的扫描光束2在箭头方向上进行主扫描,以形成在电子照相打印机中的感光鼓3的母线方向上的扫描线4。感光鼓3沿箭头的方向旋转,以进行次扫描,由此在感光鼓3表面处的感光层上形成潜像。将考虑扫描线4的右端R附近的扫描光束2。
通常,因为扫描面6被设置在扫描光束2的光束收敛部分(waist)附近,所以假设扫描面6由于扫描面6的倾斜而在正交方向上从虚拟扫描面5的偏移量与焦深相比足够的小,并且假设扫描光束2在扫描面6附近的光通量近似于椭圆柱。在这些假设下,将考虑在虚拟扫描面处没有倾斜的光束斑点如何在扫描面6上改变其形状,其中,所述扫描面6在次扫描方向上倾斜以绕扫描线4旋转。
参考图4A到图4C,定义了坐标系统。X’-Y’坐标被定义在虚拟扫描面5上,并且使Y’轴与扫描线4相一致。从虚拟扫描面5的左边到右边的方向被设定为Y’轴的正方向。而且,使次扫描方向与X’轴相一致,并且从虚拟扫描面5的底边到顶边的方向被设定为X’轴的正方向。使垂直于虚拟扫描面5的方向与Z’轴相一致,并且扫描光束2行进的方向(图中空心箭头的方向)被设定为Z’轴的正方向。
类似地,对于扫描面6也定义X-Y-Z坐标。
在X’-Y’-Z’坐标系统中,沿X’轴正方向所见到的顺时针旋转角被设定为θ’,沿Y’轴正方向所见到的顺时针旋转角被设定为φ’,并且沿Z’轴正方向所见到的顺时针旋转角被设定为ψ’。在X-Y-Z坐标系统中,沿X轴正方向所见到的顺时针旋转角被设定为θ,沿Y轴正方向所见到的顺时针旋转角被设定为φ,并且沿Z’轴正方向所见到的顺时针旋转角被设定为ψ。
假设在垂直于扫描光束2的截面中的形状近似为相对于次扫描方向不倾斜的椭圆,如图5所示。在扫描线4的右端R的附近,扫描束以沿着绕X’轴负方向的倾斜角θ入射在虚拟扫描面5上。在此情形下,椭圆光束斑点在Y’方向上扩大得更大,如图6所示。但是,光束没有倾斜。
在如图4C所示,相对于虚拟扫描面5以沿着绕扫描线4(=Y’轴)正方向的φ’倾斜设置扫描面6的情况下,近似为椭圆柱的扫描光束2的上侧在穿过虚拟扫描面5之前穿过扫描面6。因此,在扫描面6上形成的光束斑点的上侧沿Y轴具有较小的值,如图4B所示。另一方面,扫描光束2的下侧在穿过虚拟扫描面5之后穿过扫描面6。因此,在扫描面6上形成的光束斑点的下侧沿Y轴具有较大的值。即,如图7A所示,扫描面6上的光束斑点的倾斜角ψ具有负值。相反,在以沿着绕扫描线4(=Y’轴)负方向的φ’倾斜角设置扫描面6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扫描面6上的光束斑点的倾斜角ψ具有正值。
在使用如图12所示的偏转光学系统的情况下并且如图9A所示,当虚拟扫描面5上的光束斑点的倾斜角ψ’沿Y’轴的正方向从负变化到正时,被定义为感光鼓3在扫描线4处的切平面的扫描面6从虚拟扫描面5倾斜绕Y’轴的正倾斜角φ’,如图8所示。结果,光束斑点的倾斜被消除,使得扫描面6上的光束斑点的倾斜角的变化可以被减小。因此,可以减小单色图像的密度波动和彩色图像的色彩波动。
相反,在光束斑点的倾斜角ψ’的变化与图9A中相反的情况下,就必须将扫描面6从虚拟扫描面5倾斜与图8的方向相反的负倾斜角φ’。
换句话说,扫描面6从虚拟扫描面5倾斜以绕扫描线4旋转,由此扫描面的第一部分(图9B中所示的扫描面6的上半部分)靠近光学扫描器,并且由此扫描面的第二部分(图9B中所示的扫描面6的下半部分)远离光学扫描器。具体而言,第一距离被定义为在扫描线4的第一位置处虚拟扫描面5上的光束斑点2在次扫描方向上的第一端和在扫描线4的第二位置处虚拟扫描面5上的光束斑点2在次扫描方向上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被定义为在第一位置处虚拟扫描面5上的光束斑点2在次扫描方向上的第二端和在第二位置处虚拟扫描面5上的光束斑点2在次扫描方向上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当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变成最大时,与扫描面的第一部分相对应的虚拟扫描面的第一部分(图9A中所示的虚拟扫描面5的上半部分)包括定义出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中较大一个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当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变成最大时,与扫描面的第二部分相对应的虚拟扫描面的第二部分(图9A中所示的虚拟扫描面5的下半部分)包括定义出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中较小一个的第一端或第二端。根据扫描面6的这样一种旋转,可以减小按照光束斑点沿扫描线4的移动的光束斑点的倾斜角的变化,从而可以抑制单色图像的密度波动和彩色图像的色彩波动。
优选的是,扫描面6从虚拟扫描面5的倾斜角φ’应该以这样的方式被选择,以使得光束斑点在扫描线4端部附近的倾斜角变成零。如上所述,当在单色图像的情况下扫描范围内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的最大和最小值之间的差等于或者小于35%而在彩色图像的情况下等于或者小于25%时,可以进一步减小单色图像的密度波动和彩色图像的色彩波动。
光束斑点的倾斜不总是在扫描线4的端部处最大或者最小,这依赖于扫描光学系统中光学面的形状。如图10所示,倾斜角可以在扫描线4的中心和端部之间的位置上变为最大。同样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如上所述适当地倾斜扫描面6,可以减小在扫描范围内扫描面6上的光束斑点的倾斜角的变化。
而且,如图11所示,光束斑点并不总是相对于扫描光学系统的光轴对称倾斜。同样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如上所述适当地倾斜扫描面6,可以减小在扫描范围内扫描面6上的光束斑点的倾斜角的变化。
其中光束斑点的倾斜角ψ’如图9A所示地变化的扫描设备1的示例包括光学扫描设备,用于使得光束相对于诸如旋转多棱镜之类的光学偏转器的反射面沿次扫描方向倾斜入射;以及光学扫描设备,其中该扫描光学系统的用于将由偏转器偏转的光束聚焦在扫描面上的至少一个光学面(透镜面或者反射面)被相对于扫描光学系统的光轴偏心地设置,或者相对于扫描光学系统的光轴沿次扫描方向倾斜设置。此外,可以将图12所示的光学扫描设备作为示例。
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是,扫描面24应该从参考平面(虚拟扫描面)沿与主和次扫描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倾斜地设置,以便抑制在扫描面24上光束斑点的倾斜的变化,并且防止产生密度波动和色彩波动。
虽然上面基于原理和示例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而是可以进行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光学扫描器,所述光学扫描器根据图像形成信号来发射光束,并且沿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光束;和扫描面,适用于被所述经偏转的光束扫描以形成扫描线,同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由此在其上形成潜像,其中虚拟扫描面被定义为包括所述扫描线并且与所述光学扫描器的光轴正交的平面;由入射在所述虚拟扫描面上的光束形成的光束斑点的形状近似为椭圆;以及根据所述椭圆的主轴从所述虚拟扫描面上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倾斜角度,使所述扫描面从所述虚拟扫描面倾斜,以绕所述扫描线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第一轴的正方向被定义为所述光束被扫描的方向;第二轴的正方向被定义为所述光束在其法向上行进通过所述虚拟扫描面的方向;当所述光束斑点在所述第一轴的所述正方向上移动时,在所述椭圆的所述主轴从所述第二轴的所述正方向观察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扫描面从所述第一轴的所述正方向观察顺时针旋转;以及当所述光束斑点在所述第一轴的所述正方向上移动时,在所述椭圆的所述主轴从所述第二轴的所述正方向观察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扫描面从所述第一轴的所述正方向观察逆时针旋转。
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光学扫描器,所述光学扫描器根据图像形成信号来发射光束,并且沿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光束;和扫描面,适用于被所述经偏转的光束扫描以形成扫描线,同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由此在其上形成潜像,其中虚拟扫描面被定义为包括所述扫描线并且与所述光学扫描器的光轴正交的平面;所述扫描面从所述虚拟扫描面倾斜以绕所述扫描线旋转,由此所述扫描面的第一部分靠近所述光学扫描器并且所述扫描面的第二部分远离所述光学扫描器;第一距离被定义为在所述扫描线的第一位置处所述虚拟扫描面上的光束斑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和在所述扫描线的第二位置处所述虚拟扫描面上的所述光束斑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被定义为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虚拟扫描面上的所述光束斑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和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虚拟扫描面上的所述光束斑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当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变成最大时,与所述扫描面的第一部分相对应的所述虚拟扫描面的第一部分包括定义出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中较大一个的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以及当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所述差变成最大时,与所述扫描面的第二部分相对应的所述虚拟扫描面的第二部分包括定义出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中较小一个的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光学扫描器包括发射所述光束的光源以及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同时沿所述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光束;以及所述光束相对于所述光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倾斜地入射到所述反射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光学扫描器包括将所述经偏转的光束聚焦到所述扫描面上的光学系统;以及所述光学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面被相对于所述光轴偏心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光学扫描器包括将所述经偏转的光束聚焦到所述扫描面上的光学系统;以及所述光学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面相对于所述光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光学扫描器包括光发射器,发射所述光束;可移动的反射面,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以及至少两个固定的反射面,所述至少两个固定的反射面反射被所述可移动的反射面反射一次的光束,以将所述光束再次返回到所述可移动的反射面,由此被所述可移动反射面两次反射的所述光束沿所述第一方向偏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潜像用于单色图像;在所述扫描面上形成的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由下式定义(A-B)/min(A,B)×100(%)其中,A表示当所述光束斑点的强度变成峰值强度为17%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以+45度倾斜的方向上的尺寸,B表示当所述光束斑点的强度变成峰值强度为17%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上以-45度倾斜的方向上的尺寸,并且min(A,B)表示A、B中的较小者;以及在所述扫描线上所述光束斑点的所述畸变水平的最大和最小值之间的差不大于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潜像用于通过将多个单色图像一一重叠所得到的彩色图像;在所述扫描面上形成的光束斑点的畸变水平由下式定义(A-B)/min(A,B)×100(%)其中,A表示当所述光束斑点的强度变成峰值强度为17%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以+45度倾斜的方向上的尺寸,B表示当所述光束斑点的强度变成峰值强度为17%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上以-45度倾斜的方向上的尺寸,并且min(A,B)表示A、B中的较小者;以及在所述扫描线上所述光束斑点的所述畸变水平的最大和最小值之间的差不大于2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光学扫描器根据图像形成信号来发射光束,并沿第一方向偏转光束。扫描面适用于被经偏转的光束扫描以形成扫描线,同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由此在其上形成潜像。虚拟扫描面被定义为包括扫描线并且与光学扫描器的光轴正交的平面。由入射在虚拟扫描面上的光束形成的光束斑点的形状近似为椭圆。根据椭圆的主轴从虚拟扫描面上的第二方向的倾斜角度,使扫描面从虚拟扫描面倾斜以绕扫描线旋转。
文档编号G02B27/09GK1696761SQ20051005261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日
发明者宗和健, 井上望, 三井洋一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