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61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光学显示器的背光模组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可凝聚光线、提高辉度的光学膜。
背景技术
光学膜为极精致且细微的结构,普遍做为增进光源效益使用,但,使用光学膜时,须特别注意装配的次序与膜面的面向问题,以避免因误判或是装配错误导致光学膜无法发挥作用。
以图1为例,是常见使用有如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的光学膜的背光模组构造,该背光模组包括有一导光板1(Light GuidePlate)、一扩散膜2(Diffuser)与二增亮膜3、4等部分,该导光板1是将线光源雾化成均匀的面光源,该扩散膜2位于导光板1上方且使得光线形成漫射而均匀扩散,该二增亮膜3、4表面分别具有复数并列的棱镜3a、4a,且增亮膜3与增亮膜4依序叠设在扩散膜2上方,该二增亮膜3、4通过由棱镜3a、4a的设置而可凝聚光线以增加导光板1的光源效益,进而提高整体背光模组辉度的功能;为促使该二增亮膜3、4充分发挥聚光的效果,于装配增亮膜3与增亮膜4时,必须注意,务必使得增亮膜3具有棱镜3a的一面与增亮膜4具有棱镜4a的一面面朝同一方向,以及,必须确保棱镜3a的棱镜线延伸方向与棱镜4a的棱镜线延伸方向形成一夹设角,尤以交错呈垂直为最佳。
然而,由于目前所使用的增亮膜3与增亮膜4是以单片型态存在,于组装时是以一次一片的方式依序堆叠,不仅徒增装配作业时间,更在组装过程中,容易造成作业员误将增亮膜3具有棱镜3a的一面与增亮膜4具有棱镜4a的一面以背对方式装设,造成无法发挥聚光效果,或者,虽将增亮膜3具有棱镜3a的一面与增亮膜4具有棱镜4a的一面以相同方向摆设,却误将棱镜3a的棱镜线延伸方向与棱镜4a的棱镜线延伸方向摆置呈平行,前述辨识错误的发生,将导致已完成组装的背光模组需重新拆解再重工(rework),如此势必造成装配程序增加及徒增作业时间。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背光模组的开发与制造经验,终而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是将二片具有凝聚光线、提高辉度的膜片连接设置,以避免作业员在组装上发生辨识错误,进而缩短作业工时,提高装配效率。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光学膜是包含有一体成型的一第一膜片、一第二膜片与一连接件,该第一膜片具有一第一结构表面与一第一相对表面,该第二膜片位于该第一膜片下方且具有一第二结构表面与一第二相对表面,该第二结构表面与该第一膜片的第一相对表面相邻,该连接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一膜片连接,该第二端与该第二膜片连接。
以下,兹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说明于后。


图1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基本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选用光学膜原材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光学膜原材经栽切后制得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光学膜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前视图;图5与图6揭示本发明光学膜棱镜的棱镜线以高低起伏状延伸;图7至图10揭示本发明光学膜的棱镜等高且棱镜线沿一轴向呈波浪状延伸;
图11是第一实施例光学膜膜片扳转的示意图;图12是第一实施例光学膜完成装配暨局部剖视图;图13是背光模组的分解图,揭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膜应用于单屏光学显示器使用;图14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膜与框架的示意图;图15类同图13,揭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膜应用于双屏光学显示器使用;图16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膜未装配前的示意图;图17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膜装配完成暨局部剖视图;图18是本发明具有第一光学膜与第二光学膜的光学膜组示意图;图19是图18的光学膜组应用于双屏显示器使用的示意图;图20类同图19,揭示各光学膜的棱镜呈波浪状延伸;图21揭示图20完成叠置后的第一膜片与第三膜片的棱镜线关系;图22揭示图20完成叠置后的第二膜片与第四膜片的棱镜线关系;图23与图24揭示以原材裁切获得如图18所示的光学膜。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是本发明光学膜的第一实施例,该光学膜10为一原材A经一次裁切成型有多数个相连接成一体的一第一膜片12、一第二膜片16与一连接件20,其中该第一膜片12是呈长矩形,其具有一第一结构表面13(Structuredsurface)、一第一相对表面14(opposing surface)与一第一突部15,该第一结构表面13具有复数为线型棱镜131的第一光学结构,该些线型棱镜131的棱镜线131a呈直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该第一突部15自该第一膜片12一侧长边向外突出形成;该第二膜片16亦呈长矩形且具有一第二结构表面17、一第二相对表面18与一第二突部19,该第二结构表面17具有复数为线型棱镜171的第二光学结构,该些线型棱镜171的棱镜线171a呈直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该第二突部19自该第二膜片16一侧长边向外突出形成,且第二突部19位在非与第一突部15相同一侧;该连接件20是呈拱形,其具有一第一端21与一第二端22,如图3所示,该第一端21与该第一膜片12一隅连接,该第二端22与该第二膜片16一隅连接。
以上所述的光学膜10因具有复数棱镜131、171结构,故当光线自膜片的相对表面下方往上穿过棱镜131、171时,将产生凝聚光线的效用,因此,该光学膜10又称增亮膜或是棱镜片(prism sheet),为光学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必要构件之一。
本发明光学膜的该些线型棱镜除了如图3、图4所示以等高方式朝预设方向笔直延伸外,其等棱镜亦可被制作成如图5、图6所示的态样,亦即于俯视该些棱镜23时,可见棱镜23的棱镜线231以直线平行设置,然自侧面观之时,将发现棱镜线231是以高低起伏状延伸;图7进一步揭示以弯曲型态设置的棱镜,从图8观之,该些棱镜24的棱镜线241是沿着一轴线方向呈波浪状延伸,图9与图10进一步揭示该些棱镜24的高度位置相当。
以下兹叙述本发明光学膜10的组装方式请先参照图4,由于该光学膜10是由原材A经一次裁切制得,因此,光学膜10在组装之前的态样为第一结构表面13与第二结构表面17面朝同一方向。
接着,请配合图11所示,该光学膜10在装配过程中,是以连接件20为旋转支点,且于第一结构表面13与第二结构表面17维持面朝同一方向的情形下,同时扳转第一膜片12与第二膜片16,或以其中一膜片固定不动而另一膜片相对旋摆的方式,使得第一膜片12与第二膜片16彼此靠近,直至第二膜片16位在第一膜片12下方且第一突部15与第二突部19对齐为止,此时的第二结构表面17与第一相对表面14相邻,如图12所示,在此状态下的第一膜片12的该些棱镜线131a与第二膜片16的该些棱镜线171a呈垂直向交设;另外,由于第一突部15与第二突部19彼此重叠对齐而共同形成一定位突部,且连接件20相对重叠的第一膜片12与第二膜片16呈向外突出亦形成另一定位突部,前述各定位突部是供后续组装定位使用,此部分见于后述。
上述光学膜10在折叠过程中,倘作业员误将其中一膜片的结构表面装设颠倒,即第一结构表面13与第二结构表面17呈背对设置时,将发现第一膜片12与第二膜片16的长短边及第一突部15与第二突部19无法对齐,此时,作业员将察觉装配错误发生,进而及时修正错误,以使后续组装作业更为顺畅;当然,若第一膜片12与第二膜片16皆为各侧边等长的正方形时,作业员只须注意第一突部15与第二突部19是否对齐即可。所以,本发明的第一膜片12与第二膜片16以连接方式制作,提供作业员容易辨识组装程序的正确与否,具有提高装配效率的优点。
请配合图13所示,是本发明的光学膜10(即增亮膜)与扩散膜25及导光板26等构件预备一起置入一框架28的示意图,前述框架28于特定部位预先成型有一第一定位槽281与一第二定位槽282,由于扩散膜25与导光板26非本发明重点,以下仅就本发明的光学膜10与框架28的关系叙述该光学膜10唯有在其第一突部15与第二突部19一同落入第一定位槽281,以及连接件20落入第二定位槽282的情形下,方可顺利地装配于框架28中(图14参照),并确保光学膜10具有棱镜的结构表面维持在正确的面对方向,换言之,由第一突部15与第二突部19以及连接件20所分别形成的该些定位突部,具有帮助作业员正确组装的效用,进而避免因装配错误所衍生组装的困扰。
以上所述构件是应用于单屏的光学显示器使用,当然,该些构件可视实际应用产品需求而再增减,例如适用于双屏光学显示器使用的构件即包括有二光学膜10、10’及二扩散膜25、25’与一个导光板26,如图15所示,装配时即是将光学膜10’与扩散膜25’以背对另一组光学膜10与扩散膜25的方式设置,尤须注意的是,为方便该二光学膜10、10’的装配,该双屏光学显示器所使用的框架30是具有二个第一定位槽301、301’与二个第二定位槽302、302’,其中第一定位槽301是供光学膜10的第一突部15与第二突部19嵌合,第二定位槽302供连接件20嵌合使用,而该第一定位槽301’则供光学膜10’的第一突部15’与第二突部19’嵌合,其第二定位槽302’供连接件20’嵌合使用。
请配合图16所示,是本发明光学膜的第二实施例,该光学膜32同样经过一次裁切而成型有连接成一体的一第一膜片34、一第二膜片36与一连接件38,且第一膜片34的第一结构表面341与第二膜片36的第二结构表面361面朝同一方向,对照图3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膜32虽于装配前的态样不同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膜10态样,但该光学膜32的装配方式同于前述,亦即,同样以连接件38为旋转支点再通过由扳转膜片以使第一膜片34与第二膜片36上下叠置,图17参照,此时第一膜片34的该些棱镜线341a与第二膜片36的该些棱镜线361a交错形成一夹角θ,该夹角θ小于90度。
另请参阅图18、图19所示的本发明衍生应用例,其揭示由一第一光学膜50与一第二光学膜60所组成的光学膜组40被使用于双屏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当中,其中该第一光学膜50是一体成型的,其具有一第一膜片52、一第二膜片54与二连接件56,该第一膜片52具有一第一结构表面521与一第一相对表面522,该第二膜片54具有一第二结构表面541与一第二相对表面542,前述第一结构表面521与第二结构表面541各别具有复数为线型棱镜的第一棱镜523与第二棱镜543的光学结构,该些第一棱镜523的棱镜线523a与该些第二棱镜543的棱镜线543a彼此呈直向延伸且平行设置;该第二光学膜60同样为一体成型而具有一第三膜片62、一第四膜片64与二连接件66,其中该第三膜片62具有一第三结构表面621与一第三相对表面622,该第四膜片64具有一第四结构表面641与一第四相对表面642,前述第三结构表面621与第四结构表面641亦各别具有复数为线型棱镜的第三棱镜623与第四棱镜643的光学结构,该些第三棱镜623的棱镜线623a与该些第四棱镜643的棱镜线643a彼此呈直向延伸且平行设置;该光学膜组40于与二扩散膜70及一导光板72一起装配使用时,是先将导光板72安置于该二扩散膜70之间,接着将该二扩散膜70连同导光板72一起置于第二光学膜60的第三膜片62与第四膜片64之间,之后,第二光学膜60再被安插于第一光学膜50的第一膜片52与第二膜片54之间,由于为促使整个光学膜组40充分发挥聚光效果,因此本实施例所选用的第一光学膜50的该些棱镜线523a、543a必须与第二光学膜60的该些棱镜线623a、643a呈非平行设置,基于此,当各构件完成装配后,使得第三结构表面621面对第一膜片52的第一相对表面522,且该些第三棱镜623的棱镜线623a与该些第一棱镜523的棱镜线523a交错形成一夹角,而第四结构表面641则面对第二膜片54的第二相对表面542,同样地,该些第四棱镜643的棱镜线643a与该些第二棱镜543的棱镜线543a交错形成一夹角,前述夹角以90度为最佳。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光学膜组40在组装时以第一光学膜50包夹第二光学膜60即可,不仅改善现有技术必须叠设四片光学膜容易造成混淆与辨识错误的困扰,更具有提供作业员快速完成组装的功效。
请再参阅图20所示的另一种应用于双屏显示器背光模组使用的光学膜组80,该光学膜组80同样具有一第一光学膜82与一第二光学膜84,且第一光学膜82与第二光学膜84的组设方式同上述光学膜组40,该光学膜组80大致结构与光学膜组40相同,所不同处在于光学膜组80的各该光学膜棱镜改以波浪状延伸形成。
图21与图22参照,是第一光学膜82与第二光学膜84完成叠设后的态样,其中图21揭示第一光学膜82的第一膜片821与第二光学膜84的第三膜片841相邻设,在此状态下的第一膜片821的该些棱镜822的棱镜线822a沿着一第一轴向L1呈波浪状延伸,第三膜片841的该些棱镜842的棱镜线842a沿着一第三轴向L3呈波浪状延伸,该第一轴向L1与第三轴向L3交错形成一夹角;
图22则揭示第一光学膜82的第二膜片823与第二光学膜84的第四膜片843相邻设,且第二膜片823的该些棱镜824的棱镜线824a沿着一第二轴向L2呈波浪状延伸,第四膜片843的该些棱镜844的棱镜线844a沿着一第四轴向L4呈波浪状延伸,该第二轴向L2与第四轴向L4亦交错形成一夹角;上述由第一轴向L1与第三轴向L3所交错形成的夹角,以及由第二轴向L2与第四轴向L4所交错形成的夹角角度,于本实施例中是为90度,该光学膜组80所产生的功效与光学膜组40相同,容不赘述。
以下请再配合图23及图24所示,分别表示利用一原材经一次裁切即可制得如第一光学膜50(82)或第二光学膜60(84)未装配前的态样,其中图23揭示原材B呈平摊状态而被裁切,图24揭示原材C呈对折状态后再被栽切,但须注意在栽切时不对连接件直接裁断,以使展开后的二膜片彼此连接。
以上所述,仅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膜,是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包含有一第一膜片;一第二膜片;以及一连接件,用以连结该第一膜片与该第二膜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膜片具有一第一结构表面与一第一相对表面,该第一结构表面具有复数第一光学结构,该第二膜片具有一第二结构表面与一第二相对表面,该第二结构表面具有复数第二光学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第一光学结构与该些第二光学结构是为棱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棱镜是为线型棱镜,该些线型棱镜的棱镜线呈直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棱镜是为线型棱镜,该些线型棱镜的棱镜线呈波浪状延伸且彼此并邻设置。
6.一种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连接成一体的一第一膜片、一第二膜片与一连接件该第一膜片,具有一第一结构表面与一第一相对表面;该第二膜片位于该第一膜片下方,该第二膜片具有一第二结构表面与一第二相对表面,该第二结构表面与该第一膜片的第一相对表面相邻;该连接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一膜片连接,该第二端与该第二膜片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膜片的第一结构表面具有复数第一棱镜,该第二膜片的第二结构表面具有复数第二棱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第一棱镜为线型棱镜,该些第二棱镜为线型棱镜,该些第一棱镜的棱镜线与该些第二棱镜的棱镜线呈直向延伸且彼此交错形成一夹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夹角介于0度至90度之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第一棱镜为线型棱镜,该些第二棱镜为线型棱镜,且该些第一棱镜的棱镜线沿着一第一轴向呈波浪状延伸,该些第二棱镜的棱镜线沿着一第二轴向呈波浪状延伸,该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交错形成一夹角。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夹角介于0度至90度之间。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膜片与该第二膜片至少一膜片具有一突部供组装定位使用。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连接件相对该第一膜片与该第二膜片呈向外突出状以供组装定位使用。
14.一种用于双屏显示器的光学膜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光学膜与一第二光学膜该第一光学膜是一体成型,包括有一第一膜片,具有一第一结构表面与一第一相对表面;一第二膜片,具有一第二结构表面与一第二相对表面;一连接件,用以连结该第一膜片与该第二膜片;该第二光学膜是一体成型,包括有一第三膜片,具有一第三结构表面与一第三相对表面,该第三结构表面与该第一膜片的第一相对表面相邻;一第四膜片,具有一第四结构表面与一第四相对表面,该第四结构表面与该第二膜片的第二相对表面相邻;一连接件,用以连结该第三膜片与该第四膜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双屏显示器的光学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膜片的第一结构表面具有复数第一棱镜,该第三膜片的第三结构表面具有复数第三棱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双屏显示器的光学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第一棱镜为线型棱镜,该些第三棱镜为线型棱镜,该些第一棱镜的棱镜线与该些第三棱镜的棱镜线呈直向延伸且彼此交错形成一夹角。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双屏显示器的光学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第一棱镜为线型棱镜,该些第三棱镜为线型棱镜,该些第一棱镜的棱镜线沿着一第一轴向呈波浪状延伸,该些第三棱镜的棱镜线沿着一第三轴向呈波浪状延伸,该第一轴向与该第三轴向交错形成一夹角。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双屏显示器的光学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二膜片的第二结构表面具有复数第二棱镜,该第四膜片的第四结构表面具有复数第四棱镜。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双屏显示器的光学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第二棱镜为线型棱镜,该些第四棱镜为线型棱镜,该些第二棱镜的棱镜线与该些第四棱镜的棱镜线呈直向延伸且彼此交错形成一夹角。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双屏显示器的光学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第二棱镜为线型棱镜,该些第四棱镜为线型棱镜,该些第二棱镜的棱镜线沿着一第二轴向呈波浪状延伸,该些第四棱镜的棱镜线沿着一第四轴向呈波浪状延伸,该第二轴向与该第四轴向交错形成一夹角。
21.如权利要求16、17、19或20所述的用于双屏显示器的光学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夹角介于0度至90度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光学膜,是包含有连接成一体的一第一膜片、一第二膜片与一连接件,该第一膜片具有一第一结构表面与一第一相对表面,该第二膜片位于该第一膜片下方且具有一第二结构表面与一第二相对表面,该第二结构表面与该第一膜片的第一相对表面相邻。
文档编号G02B5/04GK1873447SQ20051007553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日
发明者孙勋明, 张方怡 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