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其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83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及其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其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参照图1,公知的背光模块10包括有上框11和下框12,在上框11和下框12上分别钻设螺丝孔13、14,并由螺丝15将上框11和下框12互相锁定。由于锁定螺丝15相当浪费时间和成本,所以如何提高组装背光模块的效率,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组装结构,包括有一第一部件以及一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包括一第一定位部,而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二定位部和一自由端,第二定位部位于相对于第一定位部的位置,并且自由端设在第二定位部上,当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结合时,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互相卡合。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于理解,下面特举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图1为公知背光模块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3A为图2的放大图;图3B为图3A中B-B剖面线的剖面图;图4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结合示意图;图5A-5C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分离步骤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2,本发明的背光模块20包括第一部件21(下框)以及第二部件22(上框),第一部件21需与第二部件22相互结合固定才能完成背光模块20的组装工作。
参照图3A、3B,其中图3B为图3A中剖面线B-B的剖面图。第一部件21包括第一定位部211,而第二部件22包括第二定位部221、通孔225、自由端222以及固定端224。第二定位部221部分位于通孔225内,通过固定端224与第二部件22连接,并与第一定位部211的位置相对设置,而自由端222由固定端224延伸出来,并且第二定位部221包括有凸起22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211可以是孔,通过凸起223与第一定位部211的孔互相嵌合,使第一定位部211与第二定位部221互相卡合。另外,自由端222上还包括受力区226,受力区226便于组装者对自由端222施力。
参照图4、5A-5C,其中,图4为第一部件21与第二部件22的结合图,此时,第一部件21与第二部件22的位置为第一状态,即通过第二定位部221与第一定位部211卡合以便相互结合,而图5A为图4中A-A剖面线的剖面图。
当第一部件21要与第二部件22分离时,先对第二定位部221上的受力区226施力,使第二定位部221的自由端222以箭头a方向转动,直到第一定位部211与第二定位部221上的凸起223脱离,如图5B所示。此时,第一部件21与第二部件22的位置为第二状态。最后,沿箭头C、C’方向施力,使第一部件21与第二部件22互相脱离,结果如图5C所示。反之,当第一部件21要与第二部件22结合固定时,则大致以相反步骤进行,以下不再赘述。应注意的是,本发明的第二定位部221可具有弹性,平时不对第二定位部221施力时,第二定位部221与第二部件22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而在对第二定位部221施力时,使第一部件21与第二部件22结合或分离后,即解除施力后,第二定位部221随即回复到大致与第二部件22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了较公知背光模块组装简单和快速的结构,以减少背光模块的组装时间,相对增加生产效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仍可作出一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下框,包括一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一第一定位部;以及一上框,包括一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具有一第二定位部以及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位置,并且所述自由端设在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其中,当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结合时,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互相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当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处于一第一状态时,通过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卡合以便相互结合,而当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处于一第二状态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分离,则施力使自由端移动,直到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脱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二部件还包括一通孔,第二定位部位于该通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一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部还包括一凸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自由端还包括一受力区,以便对第二定位部施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为一框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二部件为一框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背光模块及其组装结构,背光模块的组装结构包括有一第一部件以及一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包括有一第一定位部,而第二部件包括有一第二定位部以及一自由端,第二定位部位于相对于第一定位部的位置,并且自由端设于第二定位部上,当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结合时,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互相卡合。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731252SQ20051009789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日
发明者林文新, 董志刚, 田恩和, 沉昌和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