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对位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4584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组对位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位线结构,特别是一种模组对位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现实生产中不同尺寸的FPC(柔性电路板)与背光组装对位和粘贴时必须搭配对应不同位置的对位线。在实际设计与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一些列衍生的模组和背光型号,给研发、生产、采购等单位带来一系列的管理和成本隐患。
[0003]因此改善和优化对位结构设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材料和制造成本尤为重要。而现有对位线设计杂乱无序,导致模组和背光型号种类繁多且库存超负,严重影响到企业生产和管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解决现有模组对位线的结构,实现部件标准化并减少库存和降低成本,而提供一种模组对位线结构。
[0005]—种模组对位线结构,所述的结构包括铁框和FPC,所述的FPC上设有连接器端和元器件端,所述连接器端所对应的对边设有第一内凹边,所述元器件端所对应的边设有第二内凹边;所述铁框上设有第一对位线和第二对位线,所述第一对位线与FPC的第一内凹边对齐,所述第二对位线与FPC的第二内凹边对齐。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对位线与铁框外边框距离为1.79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对位线与第二对位线之间的距离为16.41mm。
[0008]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改善和优化了模组对位线的结构,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模组的库存并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09]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1]1-铁框、I O-第一对位线、11 -第二对位线、2-FPC、20-第一内凹边、21-第二内凹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地说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3]如图1中所示所述的一种模组对位线结构,所述的结构包括铁框I和FPC2,所述的FPC2上设有连接器端和元器件端,所述连接器端所对应的对边设有第一内凹边20,所述元器件端所对应的边设有第二内凹边21;所述铁框上设有第一对位线10和第二对位线11,所述第一对位线10与FPC2的第一内凹边20对齐,所述第二对位线11与FPC2的第二内凹边21对齐;在本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对位线10与铁框I外边框距离为1.79mm,所述的第一对位线10与第二对位线11之间的距离为16.41mm。
[001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模组对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包括铁框(I)和FPC(2),所述的FPC(2)上设有连接器端和元器件端,所述连接器端所对应的对边设有第一内凹边(20),所述元器件端所对应的边设有第二内凹边(21);所述铁框上设有第一对位线(10)和第二对位线(11),所述第一对位线(10)与FPC(2)的第一内凹边(20)对齐,所述第二对位线(11)与FPC(2)的第二内凹边(21)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模组对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对位线(10)与铁框(I)外边框距离为1.79mm。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模组对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对位线(10)与第二对位线(I I)之间的距离为16.41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模组对位线结构,所述的结构包括铁框和FPC,所述的FPC上设有连接器端和元器件端,所述连接器端所对应的对边设有第一内凹边,所述元器件端所对应的边设有第二内凹边;所述铁框上设有第一对位线和第二对位线,所述第一对位线与FPC的第一内凹边对齐,所述第二对位线与FPC的第二内凹边对齐,属于电子产品的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款改善和优化了模组对位线的结构,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模组的库存并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成本的模组对位线结构。
【IPC分类】H05K3/30
【公开号】CN205356825
【申请号】CN201521109708
【发明人】王清华, 冯祖华, 严旭敏
【申请人】深圳市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