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25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在使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转印装置和将从上述转印装置所输送来的记录用纸排出到装置外部的排出口之间具有至少2个辊子。
背景技术
一般在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通用的是以感光鼓构成图像形成部的组件。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利用带电部在感光鼓表面上形成有静电区域,该静电区域通过从曝光部所照射的激光等形成有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在显像部显像为墨粉像。而且,由转印部将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由清洁部去除感光鼓表面残留的墨粉。另一方面,转印有墨粉像的记录用纸通过配设在转印单元内的转印辊加热来使墨粉像转印,通过排出辊排出到外部。
象这样使墨粉像热转印的情况下,纸张所含的水份蒸发,纸张有可能会弯曲成波形。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例如日本特开2004-35177号公报(下文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通过使排出辊的输送速度比转印辊的输送速度快使记录用纸绷紧,使转印后弯曲的记录用纸其形状变得平整的技术。
而且,近年来公知有为了提高印速采用了使纸张输送通道长度缩短这种所谓短程传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该短程传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转印辊之后只有排出辊,有时转印辊和排出辊两者之间的输送通道弯曲。
将专利文献1的技术用于采用上述短程传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通过使排出辊的输送速度比转印辊的输送速度快来使记录用纸绷紧,因而记录用纸的记录面在转印辊和排出辊两者之间的弯曲输送通道的内侧部分便形成为滑动接触。记录用纸的记录面滑动接触的话,刚转印的融化墨粉便附着在输送通道的内侧部分,反复印多次时有可能会附着有挂柱状墨粉。而且,按该挂柱形状附着的墨粉有时会阻塞输送通道而发生卡纸。
而且,还可以通过使排出辊的输送速度比转印辊的输送速度慢,在转印辊和排出辊两者之间的输送通道使记录用纸弯曲。但以往转印辊和排出辊两者一旦设定输送速度的话,便始终以相同速度驱动。因此,按照例如A4尺寸记录用纸的输送速度输送A3尺寸记录用纸的情况下,A3尺寸记录用纸与A4尺寸记录用纸相比纸张长度较长,因而有可能排出时记录用纸仍会过于弯曲,转印辊和排出辊两者之间记录用纸仍会弯曲成波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卡纸、并可以防止所排出的记录用纸形成为波形的图像形成装置。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使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转印装置和将从所述转印装置所输送来的记录用纸排出到装置外部的排出口之间具有至少两个辊子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包括至少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的纸张长度指定装置;设定所述转印装置侧的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所述排出口侧的第2辊子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设定装置;以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所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驱动所述第1辊子的第1辊子驱动装置;以及以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所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驱动所述第2辊子的第2辊子驱动装置,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使所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比所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快,并根据所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所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所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
利用此构成,可至少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可设定转印装置侧的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排出口侧的第2辊子输送速度。这里,使第1辊子输送速度比第2辊子输送速度快,并根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第2辊子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而且,以所设定的第1辊子输送速度驱动第1辊子,以所设定的第2辊子输送速度驱动第2辊子。
所以,可以通过使第1辊子输送速度比第2辊子输送速度快,在第1辊子和第2辊子之间的输送通道使记录用纸弯曲来防止卡纸,而且可以通过根据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第2辊子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来防止所排出的记录用纸形成为波形。


图1是大体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成的侧面图。
图2是大体示出图1所示复合机的转印辊和排出辊附近的剖面图。
图3是示出复合机大体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4是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复合机动作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1是大体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成的侧面图。该图像形成装置构成为兼具复印功能、打印功能,传真功能以及扫描功能等多功能的复合机1。复合机1具有主体部2、设于主体部2左侧的贮存托盘3、配置在主体部2顶部的原稿读取部5、以及配置在原稿读取部5上方的原稿给送部6。
而且,复合机1的正面部设有操作部47。该操作部47包括让用户输入印刷执行指令用的启动键471;输入印刷份数用的数字键472;显示各种复印动作操作指南信息等、并具有触摸屏功能用于上述各种设定输入用途的液晶显示器等所形成的显示部473;使显示部473所设定的设定内容等复位的复位键474;使执行过程中的印刷(图像形成)动作停止用的停止键475;以及进行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以及传真功能切换用的功能切换键477。
原稿读取部5包括由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和曝光灯等所组成的扫描部51;由玻璃等透明部件所构成的原稿台52;以及原稿读取口53。扫描部51构成为可由图示省略的驱动部移动,当读取原稿台52所载置的原稿时,在与原稿台52相对的位置沿原稿表面移动,扫描原稿图像的同时将所取得的图像数据输出给控制部100(图3)。而读取由原稿给送部6所给送的原稿时,移动到与原稿读取口53的相对位置,通过原稿读取口53与原稿给送部6的原稿输送动作同步取得原稿的图像,将其图像数据输出给控制部100。
原稿给送部6包括载置原稿用的原稿载置部61;将图像读取完毕的原稿排出用的原稿排出部62;以及将原稿载置部所载置的原稿一张一张送出输送给原稿读取口53的相对位置并排出至原稿排出部62用的给纸辊(图示略)、输送辊(图示略)等所组成的原稿输送机构63。原稿输送机构63还设有使原稿正反面反转、再次输送至与原稿读取口53相对的位置的纸张反转机构(图示略),可通过原稿读取口53由扫描部51读取原稿两面的图像。
而且,原稿给送部6以相对于主体部2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为其前面侧可移动到上方。通过使原稿给送部6的前面侧移动到上方开放原稿台52上表面,操作者便可以在原稿台52的上表面载置读取原稿,例如处于对开状态的书籍等。
主体部2包括多个给纸盒461;将记录用纸一张一张从给纸盒461当中送出输送至记录部40的给纸辊462;以及在给纸盒461所输送过来的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的记录部40。
记录部40包括根据扫描部51所取得的图像数据输出激光等对感光鼓43曝光的光学单元42;在感光鼓43上形成墨粉像的显像部44;将感光鼓43上的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转印部41;对转印有墨粉像的记录用纸加热使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转印部45;以及设于记录部40内的纸张输送通道中将记录用纸输送至贮存托盘3或排出托盘48的排出辊463、464等。转印部45包括转印辊451,通过对转印有墨粉像的印刷用纸加热并加压,使墨粉像在印刷用纸上转印。
而记录用纸两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则形成为由记录部40在记录用纸其中一面形成图像后使该记录用纸夹于排出托盘48一侧的排出辊463这种状态。以该状态使排出辊463反转使记录用纸换面,将记录用纸送至纸张输送通道L来再次输送至记录部40的上游区域,通过记录部40在另一面形成图像后将记录用纸排出到贮存托盘3或排出托盘48。
图2是大体示出图1所示复合机1的转印辊和排出辊附近的剖面图。另外,图2中仅示出转印辊451所输送的记录用纸从排出口465排出到排出托盘48的路径。如图2所示,短程传送机构中转印辊451和排出辊463两者之间的输送通道49朝向排出托盘48弯曲,转印辊451和排出辊463两者之间未设置其他辊子。由感光鼓43转印有墨粉像的记录用纸P通过转印辊451加热并加压来使墨粉像转印,并通过排出辊463从排出口465排出至排出托盘48。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转印部45的转印辊451和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控制,但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限于此,也可适用于使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转印部(转印装置)41和将转印部41所输送的记录用纸排出到装置外部的排出托盘48的排出口465两者之间所设有的2个辊子的输送速度控制。
图3是示出复合机1大体构成的功能框图。复合机1包括负责装置总体动作控制的控制部100。控制部100连接有由曝光灯121和CCD122等所组成的可读取原稿图像的扫描部120,以及由纸张输送部131、图像形成部132、转印部133以及转印部134等所组成的记录部130。而且,控制部100还连接有暂时保存扫描部51所读取的文件数据等的图像存储器140,以及具有可保存大量文件数据的存储容量的大容量硬盘驱动器HDD(存储装置)150。
通过扫描部120读取原稿时,图像处理部160将扫描部120所输出的模拟图像变换为数字图像,实施提高图像质量的图像处理后,变换为压缩图像。另外,本说明书中为了简化说明,图像数据也适当表述为图像。经过变换的压缩图像写入到图像存储器140。控制部100将写入到图像存储器140的压缩图像作为文件管理对象的文件数据存放于硬盘驱动器(HDD)150。而且,登录文件打印输出时,从硬盘驱动器(HDD)150或网络上的各计算机,将打印输出对象的文件数据(压缩图像)写入到图像存储器140,图像处理部160对该经过压缩的文件数据进行解压缩处理,根据输出状态实施图像处理,例如激光曝光情况下,变换为作为模拟调制信号的激光信号。记录部130(图像形成部132)根据例如经过模拟调制的激光信号执行打印输出。
操作屏部190是操作者(用户)用来输入对复合机1操作所需的各种指令的部分。操作屏部190由液晶显示器(LCD)等所形成,具有显示对复合机1操作所需的各种操作信息、登录文件的各种信息的显示部191,以及输入打印输出执行指令、文件打印输出份数等的数字键等所组成的操作键部192。另外,显示部191具有触摸屏功能,较好是具有可以通过操作者接触该触摸屏来输入所需指令的构成。
操作屏部190受理用户输入的涉及复印的指令并将该输入发送给控制部100。而且操作屏部190从控制部100接收并显示复合机1给用户的信息等。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用户指令的输入主要是通过按下启动键进行的开始复印的指令。与之相对,操作屏部190则将开始复印信号发送到控制部100。
扫描部120按照控制部100的指令利用原稿给送部6取入图1所示的原稿载置部61所放置的复印原稿,将原稿(复印原稿)的图像作为读取图像数据存放于图像存储器140。原稿给送部6在引入原稿之际通过宽度检测游标(未图示)的位置和长度检测传感器(未图示)读取原稿尺寸,将所读取的原稿尺寸信息作为图像数据的一部分存放于图像存储器140。这里,所说的图像宽度是指与原稿给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主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而所说的长度是指原稿给送方向(副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机1可读入宽度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原稿,自动选择与原稿尺寸相符的纸张并进行复印。扫描部120完成对原稿载置部61所放置的全部原稿读入的话便将原稿页数传给控制部100,以及原稿尺寸混在一起的情况下将原稿尺寸混在一起的信息及其尺寸(例如A3和A4)传给控制部100。
控制部100具有未图示的中央处理器CPU、存放对该CPU动作进行规定的程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只读存储器ROM等存储部。也就是说,控制部100包括有计算机。由此,控制部100起到纸张尺寸指定部111、输送速度设定部112、转印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3以及排出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4的功能。而且,纸张输送部131包括转印辊驱动部1311和排出辊驱动部1312所构成。HDD150包括输送速度存储部151所构成。
另外,通过作为控制部100的计算机读取用以实现上述功能的上述程序,也可以预先存放于硬盘驱动器(HDD)150等非易失且大容量的外部存储装置,通过适当转送给上述RAM等主存装置来供CPU执行。上述程序也可通过ROM或CD-ROM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来提供,也可以通过与后面述及的网络接口(未图示)相连接的网络等传送媒体来提供。程序通过ROM提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记录该程序的ROM搭载于控制部100来供CPU执行。
纸张尺寸指定部111根据扫描部120所读取的原稿尺寸至少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另外,所说的纸张长度是指与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相平行方向的长度。也就是说,A系列和B系列等定型尺寸的记录用纸其尺寸是预先确定的。因此,纸张尺寸指定部111可以通过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尺寸的同时指定记录用纸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朝向(记录用纸的长边与输送方向相垂直还是相平行),来指定纸张长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尺寸指定部111,是根据复合机1的扫描部120所读取的原稿尺寸来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限于此,在由操作屏部190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尺寸(纸张长度)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操作屏部190所指定的纸张尺寸来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还有,图像形成装置是打印机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由打印机装置所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终端装置所指定的纸张尺寸(纸张长度)来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
输送速度存储部151可与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相对应预先存储有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和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设定为比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快。此外,转印辊451输送速度和排出辊463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与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相应设定,并设定为与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相平行方向的纸张长度越长速度差越小。
例如纸张尺寸是A4,以记录用纸的长边与输送方向相平行的状态输送的情况下,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是230mm/s,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是226mm/s,这种情况下转印辊451输送速度和排出辊463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是4mm/s。另一方面,纸张尺寸是A3尺寸,以记录用纸的长边与输送方向相平行的状态输送的情况下,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是230mm/s,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是228mm/s,这种情况下转印辊451输送速度和排出辊463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是2mm/s。
另外,转印辊451输送速度和排出辊463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最好设定为通过转印辊451和排出辊463两者之间输送通道的记录用纸其记录面避免与输送通道滑动接触,并且设定为记录用纸其非记录面(记录面的背面)避免与输送通道滑动接触。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不论纸张长度如何均设定为一固定速度,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可随每种纸张长度设定为不同的速度。因此,通过并非根据纸张长度改变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而是根据纸张长度改变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便不需要设定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可以仅设定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便使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比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快。
输送速度设定部112,通过从输送速度存储部151当中读出与纸张尺寸指定部111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相对应的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和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并设定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和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来使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比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快,根据纸张尺寸指定部111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转印辊451输送速度和排出辊463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
转印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3将以输送速度设定部112所设定的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旋转驱动转印辊451的驱动信号输出给转印辊驱动部1311。
排出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4将以输送速度设定部112所设定的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旋转驱动排出辊463的驱动信号输出给排出辊驱动部1312。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排出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4检测记录用纸是否通过了转印辊451的辊隙部,在检测到记录用纸通过了转印辊451的辊隙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比通过前快。这种情况下,记录用纸通过了转印辊451的辊隙部后,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比通过前快,因而可以提高记录用纸的排出速度。
转印辊驱动部1311基于转印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3所输出的驱动信号旋转驱动转印辊451,以输送速度设定部112所设定的输送速度输送记录用纸。
排出辊驱动部1312基于排出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4所输出的驱动信号旋转驱动排出辊463,以输送速度设定部112所设定的输送速度输送记录用纸。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转印辊451相当于一例第1辊子,排出辊463相当于一例第2辊子,纸张尺寸指定部111相当于一例纸张长度指定装置,输送速度设定部112相当于一例输送速度设定装置,转印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3和转印辊驱动部1311相当于一例第1辊子驱动装置,排出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4和排出辊驱动部1312相当于一例第2辊子驱动装置。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复合机1的动作。图4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复合机1动作用的流程图。
首先,步骤S1中纸张尺寸指定部111根据原稿尺寸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
接着,步骤S2中输送速度设定部112根据纸张尺寸指定部111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V1和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V2(V1>V2)。具体来说,输送速度设定部112从输送速度存储部151当中读出与纸张尺寸指定部111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相对应的转印辊451输送速度V1和排出辊463输送速度V2,设定为所读出的转印辊451输送速度V1和排出辊463输送速度V2。
接着,步骤S3中转印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3将以输送速度设定部112所设定的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V1旋转驱动转印辊451的驱动信号输出给转印辊驱动部1311。而且,转印辊驱动部1311基于转印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3所输出的驱动信号旋转驱动转印辊451,以输送速度设定部112所设定的输送速度V1将记录用纸输送至排出辊463。
接着,步骤S4中排出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4将以输送速度设定部112所设定的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V2旋转驱动排出辊463的驱动信号输出给排出辊驱动部1312。而且,排出辊驱动部1312基于排出辊输送速度控制部114所输出的驱动信号旋转驱动排出辊463,以输送速度设定部112所设定的输送速度V2将记录用纸输送至装置外部的排出托盘48。
接着,步骤S5中控制部100判断是否排出全部记录用纸、结束印刷。这里,判断结束印刷的情况下(步骤S5中为肯定),排出了全部记录用纸所以结束处理,判断未结束印刷的情况下(步骤S5中为否定),没有排出全部记录用纸所以返回步骤S1进行处理。
这样,在使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转印部45和将从转印部45所输送来的记录用纸排出到装置外部的排出口465之间具有至少2个辊子的复合机1(图像形成装置)中,可至少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并设定转印部45一侧的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和排出口465一侧的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这里,使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比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快,根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转印辊451输送速度和排出辊463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而且,以所设定的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驱动转印辊451,以所设定的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驱动排出辊463。
所以,可以通过使转印辊451的输送速度比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快,在转印辊451和排出辊463之间的输送通道49使记录用纸弯曲来防止卡纸,而且可以通过根据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转印辊451输送速度和排出辊463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来防止所排出的记录用纸形成为波形。
而且,还设定为与纸张尺寸指定部111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相平行方向的纸张长度越长、转印辊451输送速度和排出辊463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越小,因而与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相平行方向的纸张长度越长,可以使记录用纸的弯曲越小,可以防止所排出的记录用纸形成为波形。
此外,转印辊451和排出辊463之间的输送通道49是弯曲的,设定转印辊451和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要以避免记录用纸的记录面与输送通道49滑动接触为前提。因此,因为设定转印辊451和排出辊463的输送速度是以避免记录用纸的记录面与转印辊451和排出辊463之间弯曲的输送通道49滑动接触为前提的,因而可以防止刚转印的融化墨粉附着于输送通道49的内侧部分,可以防止卡纸。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通过转印辊451将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热转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限于此,也可以采用让墨粉热吸收闪光时的光能量并使墨粉瞬间融化来使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闪光转印。
还有,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作为打印装置、传真装置以及兼具上述功能的复合机来说明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限于此,也可以是复印机、打印装置、以及传真装置。
另外,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主要包括具有以下构成的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使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转印装置和将从上述转印装置所输送来的记录用纸排出到装置外部的排出口之间具有至少两个辊子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包括至少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的纸张长度指定装置;设定上述转印装置侧的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上述排出口侧的第2辊子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设定装置;以上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所设定的上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驱动上述第1辊子的第1辊子驱动装置;以及以上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所设定的上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驱动上述第2辊子的第2辊子驱动装置,上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使上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比上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快,并根据上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上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上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
利用此构成,可至少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可设定转印装置侧的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排出口侧的第2辊子输送速度。这里,使第1辊子输送速度比第2辊子输送速度快,并根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第2辊子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而且,以所设定的第1辊子输送速度驱动第1辊子,以所设定的第2辊子输送速度驱动第2辊子。
所以,可以通过使第1辊子输送速度比第2辊子输送速度快,在第1辊子和第2辊子之间的输送通道使记录用纸位移来防止卡纸,而且可以通过根据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第2辊子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来防止所排出的记录用纸形成为波形。
而且,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最好是设定为,与上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相平行方向的纸张长度越长、上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上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越小。
利用此构成,可设定为与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相平行方向的纸张长度越长、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第2辊子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越小,所以与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相平行方向的纸张长度越长,可以使记录用纸的形变越小,可以防止所排出的记录用纸形成为波形。
还有,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最好不论上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如何均将上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设定为一固定速度,并根据上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上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
利用此构成,不论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如何均将第1辊子输送速度设定为一固定速度,并根据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第2辊子输送速度。因此,通过并非根据纸张长度改变第1辊子输送速度,而是根据纸张长度改变第2辊子输送速度,便不需要设定第1辊子输送速度,可以仅设定第2辊子输送速度便使第1辊子输送速度比第2辊子输送速度快。
而且,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第2辊子驱动装置最好在上述记录用纸通过上述第1辊子的辊隙部后,使上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比通过前快。
利用此构成,在记录用纸通过第1辊子的辊隙部后,第2辊子输送速度比通过前快,所以可以提高记录用纸的排出速度。
而且,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最好还包括使上述纸张长度与上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上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相对应存储的输送速度存储装置,上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从上述输送速度存储装置当中读出与上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相对应的上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上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并设定所读出的上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上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
利用此构成,使纸张长度与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第2辊子输送速度相对应预先存储于输送速度存储装置,从输送速度存储装置当中读出与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相对应的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第2辊子输送速度,并设定所读出的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第2辊子输送速度。
所以,不需要根据所指定的纸张长度算出第1辊子和第2辊子的输送速度,可以通过读出预先与纸张长度相对应存储的输送速度来设定第1辊子和第2辊子的输送速度,所以可以缩短设定输送速度所需的处理时间。而且,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最好上述第1辊子是使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转印辊,上述第2辊子是将经过上述转印辊使墨粉像转印的记录用纸从排出口排出到装置外部的排出辊,上述转印辊和上述排出辊之间的输送通道弯曲,上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设定上述转印辊和上述排出辊的输送速度以避免上述记录用纸的记录面与上述输送通道滑动接触。
利用此构成,使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转印辊和将经过转印辊使墨粉像转印的记录用纸从排出口排出到装置外部的排出辊两者之间的输送通道弯曲,可设定转印辊和排出辊的输送速度以避免记录用纸的记录面与输送通道滑动接触。所以,可设定转印辊和排出辊的输送速度以便避免记录用纸的记录面与转印辊和排出辊之间弯曲的输送通道滑动接触,可以防止刚转印的融化墨粉附着在输送通道的内侧部分,可以防止卡纸。
而且,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最好设定为与上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相平行方向的纸张长度越长、上述转印辊输送速度和上述排出辊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越小。
利用此构成,可设定为与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相平行方向的纸张长度越长、转印辊输送速度和排出辊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越小,所以与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相平行方向的纸张长度越长,可以使记录用纸的弯曲越小,可以防止所排出的记录用纸形成为波形。
还有,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最好不论上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如何均将上述转印辊输送速度设定为一固定速度,并根据上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上述排出辊输送速度。
利用此构成,不论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如何均将转印辊输送速度设定为一固定速度,并根据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排出辊输送速度。因此,通过并非根据纸张长度改变转印辊输送速度,而是根据纸张长度改变排出辊输送速度,便不需要设定转印辊输送速度,可以仅设定排出辊输送速度便使转印辊输送速度比排出辊输送速度快。
而且,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第2辊子驱动装置最好在上述记录用纸通过上述转印辊的辊隙部后,使上述排出辊输送速度比通过前快。
利用此构成,记录用纸通过转印辊的辊隙部后,排出辊输送速度比通过前快,所以可以提高记录用纸的排出速度。
而且,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最好还包括使上述纸张长度与上述转印辊输送速度和上述排出辊输送速度相对应存储的输送速度存储装置,上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从上述输送速度存储装置中读出与上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相对应的上述转印辊输送速度和上述排出辊输送速度,并设定所读出的上述转印辊输送速度和上述排出辊输送速度。
利用此构成,使纸张长度与转印辊输送速度和排出辊输送速度相对应预先存储于输送速度存储装置,从输送速度存储装置中读出与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相对应的转印辊输送速度和排出辊输送速度,并设定所读出的转印辊输送速度和排出辊输送速度。
所以,不需要根据所指定的纸张长度算出转印辊和排出辊的输送速度,可以通过读出预先与纸张长度相对应存储的输送速度来设定转印辊和排出辊的输送速度,所以可以缩短设定输送速度所需的处理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在使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转印装置和将从所述转印装置输送来的记录用纸排出到装置外部的排出口之间具有至少2个辊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的纸张长度指定装置;设定所述转印装置侧的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所述排出口侧的第2辊子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设定装置;以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所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驱动所述第1辊子的第1辊子驱动装置;以及以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所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驱动所述第2辊子的第2辊子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使所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比所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快,并根据所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所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所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是一种当所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长度在与输送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越长时、将所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所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设定得越小的输送速度设定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是一种将所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设定为一固定速度、并根据所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所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设定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辊子驱动装置是一种在所述记录用纸通过所述第1辊子的辊隙部后、使所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比通过前快的第2辊子驱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纸张长度与所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所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相对应存储的输送速度存储装置,其中,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是一种从所述输送速度存储装置当中读出与所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相对应的所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所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并设定所读出的所述第1辊子输送速度和所述第2辊子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设定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辊子是使墨粉像转印于记录用纸的转印辊,所述第2辊子是将由所述转印辊使墨粉像转印后的记录用纸从排出口排出到装置外部的排出辊,所述转印辊和所述排出辊之间的输送通道弯曲,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设定所述转印辊和所述排出辊的输送速度,以便避免所述记录用纸的记录面与所述输送通道滑动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是一种当所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长度在与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相平行的方向的越长时、将所述转印辊输送速度和所述排出辊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设定得越小的输送速度设定装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是一种将所述转印辊输送速度设定为一固定速度、并根据所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所述排出辊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设定装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辊子驱动装置是一种在所述记录用纸通过所述转印辊的辊隙部后、使所述排出辊输送速度比通过前快的第2辊子驱动装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纸张长度与所述转印辊输送速度和所述排出辊输送速度相对应存储的输送速度存储装置,所述输送速度设定装置是一种从所述输送速度存储装置中读出与所述纸张长度指定装置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相对应的所述转印辊输送速度和所述排出辊输送速度、并设定所读出的所述转印辊输送速度和所述排出辊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设定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止卡纸,并可以防止所排出的记录用纸形成为波形的图像形成装置。复合机(1)包括至少指定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的纸张尺寸指定部(111);设定转印装置侧的转印辊输送速度和排出口侧的排出辊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设定部(112);以输送速度设定部(112)所设定的转印辊输送速度驱动转印辊的转印辊驱动部(1311);以及以输送速度设定部(112)所设定的排出辊输送速度驱动排出辊的排出辊驱动部(1312),输送速度设定部(112)使转印辊输送速度比排出辊输送速度快,并根据纸张尺寸指定部(111)所指定的记录用纸的纸张长度设定转印辊输送速度和排出辊输送速度两者的速度差。
文档编号G03G21/00GK2881726SQ20052011306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3日
发明者田野中睦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