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和具有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95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和具有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激光打印机、数字复印机等成像装置。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转印单元整体固定到成像装置的门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以及具有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诸如电子照相串列式彩色成像装置的成像装置具有并列设置的多个显影单元和多个感光体单元。多个感光体单元中的每一个具有用于形成特定颜色(例如,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的感光体,所述调色剂图像由多个显影单元中相应的一个显影单元显影。转印单元将形成在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例如,一张打印纸)上,定影单元用热和压力将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熔化并固定。
另一类型的串列式彩色成像装置还包括中间转印单元,该中间转印单元具有设置在感光体与转印单元之间的转印带或转印鼓。在该情况下,形成在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不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而是先转印到转印带上,然后再从转印带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具有多个感光体单元的串列式彩色装置通过使多个感光体同时旋转而形成所需图像,其优点在于,与具有通过使多个感光体旋转若干次而形成所需图像的单一感光体单元的彩色成像装置相比,可以以较高速度生成彩色图像。具有多个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的机构的构造较复杂,然而,这样的串列式彩色成像装置较容易组装、维护和修理。
因此,串列式彩色成像装置,例如如图1所示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1,一般不具有分立的感光体单元22和相应的显影单元28。而是,感光体单元22和相应的显影单元28包含在多个盒体11Y、11M、11C、11K中。换言之,这些部件是模块化的,从而它们可以作为单一盒单元安装在主体10的盒框架29中或从其中取出。
此外,如图1和2所示,转印单元17与门19整体形成从而可以与门19一起移动,并且转印单元17具有转印带或介质传送带18。当门19通过围绕旋转轴23旋转而从图2所示的打开位置移动到图2所示的关闭位置时,介质传送带18与多个盒体11Y、11M、11C、11K中的感光体单元22的感光体14接触。
然而,在如上所述构造的传统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1中,转印单元17通过诸如螺钉的固定装置固定并组装到门19,从而与门19整体形成。因此,当转印单元17在制造期间组装到门19时,需要固定操作。在组装期间这些固定操作可能出现问题并需要大量的时间。
此外,为了形成均匀的图像,重要的是,介质传送带18保持以预定的压力与多个盒体11Y、11M、11C、11K中的感光体单元22的感光体14接触,以在其间形成预定的夹挤区(nip)。然而,传统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1通常构造成,当门19关闭时,安装在盒框架29中的盒体11Y、11M、11C、11K与固定到门19的转印单元17彼此接触。这样,如果盒框架29和门19因制造公差等而没有准确地制造,或者因外力或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收缩或膨胀而扭曲,则介质传送带18可能不能以适当的预定压力与感光体14接触,因而可能不能适当地形成预定夹挤区。此外,在成像操作期间,盒体11Y、11M、11C、11K和转印单元17的处理速度可能发生变化。在该情况下,当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单元17的介质传送带18从感光体14依次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时,在形成于记录介质P上的合成图像上可能产生诸如抖动、未套准、歪斜等图像缺陷。
此外,传统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1不具有用于保持盒体11Y、11M、11C、11K与转印单元17之间固定的相对位置的单独的相对位置固定装置。而是,盒体11Y、11M、11C、11K与转印单元17之间的相对位置由锁定装置(未示出)确定,该锁定装置将门19锁定到主体10。
因此,如果其上组装有转印单元17的门19或者用于将门19锁定到主体10的锁定装置因制造公差等而不能准确地制造,则直接影响转印单元17的固定位置,从而转印单元17可能不能布置在适当的位置。此外,如果在打印机的成像操作期间,外部源在门19上施加力,或者盒体11Y、11M、11C、11K和转印单元17产生振动,都会直接影响转印单元17。在该情况下,转印单元17相对于盒体11Y、11M、11C、11K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在形成于记录介质P上的合成图像上可能产生诸如抖动、未套准、歪斜等图像缺陷。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用于将转印单元固定到门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下述优点。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地将转印单元组装到门和从门上拆卸下来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以及一种具有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和具有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即使安装有光电导体单元的盒框架以及组装有转印单元的门因制造公差等而没有准确地制造,或者因外力或环境变化而收缩或膨胀而受到扭曲,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也可以使转印单元的介质传送带与多个盒体中的光电导体单元的光电导体以预定压力保持接触,从而在其间形成预定的夹挤区。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和具有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即使门等因制造公差等或者因成像操作期间外部或内部源而产生的外力或振动而没有准确地制造,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也能稳定地将转印单元相对于多个盒体中的光敏体单元保持在固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成像装置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用于将转印单元整体固定到门,其包括用于将转印单元的第一部分枢转地支撑并安装在门上的位置固定单元;和用于将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锁定到门的锁定单元。
位置固定单元可包括设置在转印单元的第一部分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凸台;和设置在门上、用于可接收并可旋转地支撑该固定凸台的至少一个底座。底座可以是具有铰接槽的U形元件。铰接槽可具有形成在其入口处的防脱离突部,用于防止所述固定凸台脱离所述铰接槽。
锁定单元可包括设置在门上的至少一个钩;以及与钩相对设置在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上的至少一个钩悬架。
转印单元固定机构还可包括用于弹性地支撑转印单元的可动支撑单元。
可动支撑单元可包括设置在位置固定单元的底座的下方、用于弹性地支撑底座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以及在钩的附近设置在门上的第二弹性支撑元件,用于弹性地支撑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
第一弹性支撑元件可包括设置在底座下方的至少一个底座滑动件;设置在门上、用于可滑动地支撑底座滑动件的至少一个底座凸台;和设置在底座滑动件与底座凸台之间、用于弹性地支撑底座滑动件的至少一个底座弹簧。底座滑动件可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肋的第一柱形部分并具有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狭缝。第一弹性肋可具有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第一滑动突起。底座凸台可包括第二柱形部分,该第二柱形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滑动凹槽,用于可滑动地接收第一弹性肋。
第二弹性支撑元件可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板滑动件,具有用于支撑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的支撑板;至少一个支撑板凸台,其设置在门上,用于可滑动地支撑所述支撑板滑动件;以及至少一个支撑板弹簧,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滑动件与所述支撑板凸台之间,用于弹性地支撑所述支撑板滑动件。支撑板滑动件可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肋的第三柱形部分并具有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二狭缝。第二弹性肋可具有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第二滑动突起。支撑板凸台可包括第四柱形部分,该第四柱形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滑动凹槽,用于可滑动地接收第二弹性肋的第二滑动突起。
转印单元固定机构还可包括相对位置固定单元,用于在门关闭时保持转印单元与设置在成像装置的主体中的光电导体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位置固定单元可包括设置在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上的至少一个锁定凸台;和设置在主体中的框架上、用于接收并锁定所述锁定凸台的至少一个锁定元件。锁定元件可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框架上的杆,所述杆具有形成为对应于锁定凸台的形状以与之接合的锁定端;和用于使所述杆与锁定凸台接合的弹性弹簧。锁定凸台可具有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锁定突起,所述杆的锁定端可形成为对应于所述锁定突起的形状。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具有框架的主体;用于打开和关闭主体的至少一个门;具有光电导体的至少一个光电导体单元,调色剂图像形成在光电导体上;用于转印形成在光电导体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单元;以及用于将转印单元固定到门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将转印单元的第一部分枢转地支撑并安装在门上的位置固定单元;和用于将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锁定到门的锁定单元。
位置固定单元可包括设置在转印单元的第一部分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凸台;和设置在门上、用于可接收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固定凸台的至少一个底座。底座可以是具有铰接槽的U形元件。铰接槽可具有形成在其入口处的防脱离突部,用于防止所述固定凸台脱离所述铰接槽。
锁定单元可包括设置在门上的至少一个钩;以及与钩相对设置在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上的至少一个钩悬架。
转印单元固定机构还可包括用于弹性地支撑转印单元的可动支撑单元。
可动支撑单元可包括设置在位置固定单元的底座的下方、用于弹性地支撑底座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以及在钩的附近设置在门上的第二弹性支撑元件,用于弹性地支撑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
第一弹性支撑元件可包括设置在底座下方的至少一个底座滑动件;设置在门上、用于可滑动地支撑底座滑动件的至少一个底座凸台;和设置在底座滑动件与底座凸台之间、用于弹性地支撑底座滑动件的至少一个底座弹簧。底座滑动件可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肋的第一柱形部分并具有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狭缝。第一弹性肋可具有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第一滑动突起。底座凸台可包括第二柱形部分,该第二柱形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滑动凹槽,用于可滑动地接收第一弹性肋。
第二弹性支撑元件可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板滑动件,具有用于支撑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的支撑板;至少一个支撑板凸台,其设置在门上,用于可滑动地支撑所述支撑板滑动件;以及至少一个支撑板弹簧,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滑动件与所述支撑板凸台之间,用于弹性地支撑所述支撑板滑动件。支撑板滑动件可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肋的第三柱形部分并具有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二狭缝。第二弹性肋可具有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第二滑动突起。支撑板凸台可包括第四柱形部分,该第四柱形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滑动凹槽,用于可滑动地接收第二弹性肋的第二滑动突起。
转印单元固定机构还可包括相对位置固定单元,用于在门关闭时保持转印单元与设置在成像装置的主体中的光电导体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位置固定单元可包括设置在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上的至少一个锁定凸台;和设置在主体中的框架上、用于接收并锁定所述锁定凸台的至少一个锁定元件。锁定元件可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框架上的杆,所述杆具有形成为对应于锁定凸台的形状以与之接合的锁定端;和用于使所述杆与锁定凸台接合的弹性弹簧。锁定凸台可具有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锁定突起,所述杆的锁定端可形成为对应于所述锁定突起的形状。


本发明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图1是传统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是图1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门是打开的;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的示意性侧视图;图4是图3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门是打开的;图5A和5B是图3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的黄色盒的透视图和侧视图;图6A、6B和6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彼此组装的图3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的门与转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分解透视图、分解侧视图和组装侧视图;和图7是图3所示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相对位置固定单元的局部透视图。
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理解为指的是相同的元件、部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描述中所定义的内容(例如,详细的构造和元件)旨在帮助全面的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条件下,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晰和简明,省去对众所周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和具有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
图3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像装置是打印并输出从诸如PC的外部设备输入的数据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100。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100包括主体141、供纸单元118、盒框架108、盒单元110、转印单元108、转印单元固定机构200、定影单元124和排纸单元131。
主体141具有主框架138和门190,门190可以打开和关闭主体141的内部,以进行修理和维护。
门190具有门框架191,门框架191通过形成于旋转托架192上的旋转轴193可旋转地固定在主体141上。手柄(未示出)形成在门框架191的外表面上,以打开和关闭门190。
为了将门191锁定在主体141上,传统的锁定单元(未示出)设置在门框架191与主框架138之间的适当位置。
供应诸如打印纸张的记录介质P的供纸单元118包括供纸盒120、拾取辊121、以及传送和支承辊122。供纸盒120、拾取辊121、以及传送和支承辊122是常规的,因此为了简洁省去对其的详细描述。
支撑盒单元110的盒框架108设置在供纸单元118的上方。
盒框架108包括矩形的箱体151,盒单元110设置在箱体151中。
盒单元110包括以一定间隔垂直布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盒110Y、110M、110C和110K。
第一到第四盒110Y到110K形成诸如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的彩色调色剂图像。
由于第一到第四盒110Y到110K具有相同的总体构造,因此为了简洁仅详细描述第一盒110Y。
如图5A和5B所示,第一盒110Y包括光电导体单元182、显影单元188、以及将上述部件整合为单一模块单元的壳体180。
光电导体单元182包括可旋转地支撑在光电导体壳181中的光电导体104。光电导体104是有机光电导(OPC)鼓。
如图5B所示,用于给光电导体104的表面充电的充电辊102和用于去除残留在光电导体104表面上的废显影剂的光电导体清理器(未示出)沿旋转方向设置在光电导体104外周上的预定位置。由于充电辊102和光电导体清理器基本与传统成像装置的相同,因此为了清晰和简明省去对这些部件的详细描述。
显影单元188包括显影辊107、用于给显影辊107供应显影剂的供应辊114、以及用于调节形成于显影辊107上的显影剂层的厚度的显影剂调节刮板(未示出),其中显影辊107设置在显影壳183中,从而以恒定间隙面对光电导体104。由于显影辊107、供应辊114和显影剂调节刮板基本与传统成像装置的相同,因此为了清晰和简明省去对这些部件的详细描述。
壳体180包括光电导体壳181和显影壳183。
光电导体壳181包括支撑光电导体单元182的部件的轴(例如,光电导体104和充电辊102的轴)的第一和第二侧框架181a和181b、以及用于密封设置在第一侧框架181a的外表面上的第一从动齿轮106的第一侧盖198。
显影壳183包括支撑显影单元188的部件的轴(例如显影辊107、供应辊114、驱动力传递齿轮115、减速齿轮117和第二从动齿轮119的轴)的第一和第二侧框架183a和183b、以及用于密封设置在第一侧框架183a的外表面上的显影辊齿轮107b、供应辊齿轮114b、驱动力传递齿轮115、减速齿轮117和第二从动齿轮119的第二侧盖197。
光电导体壳181和显影壳183经由滑动凹槽184a和固定部分(未示出)的固定孔(未示出)相互连接。滑动凹槽184a形成在光电导体壳181的第一侧框架181a的下部184以接收显影辊轴107a,固定孔形成在显影壳183的第二侧框架183b的后部(图中的左侧),以接收并可旋转地支撑光电导体轴105的第二端部(未示出)。
再参照图3和4,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激光扫描单元103Y、103M、103C和103K分别设置成经由相应的狭缝(未示出)用激光束扫描相应的光电导体104,所述狭缝在矩形箱体151中显影壳183的前方形成在光电导体壳181和显影壳183的中间。第一到第四激光扫描单元103Y到103K中的每个激光扫描单元根据从诸如PC的外部设备输入的图像信号使用激光二极管向已被相应的充电辊102充电的相应光电导体104的表面照射激光束,从而形成诸如黄色、品红色、青色或黑色调色剂图像的相应彩色调色剂图像的静电潜像。
这里,与第一到第四盒110Y、110M、110C和110K无关地示出并说明第一到第四激光扫描单元103Y到103K。扫描单元还可以分别整合到显影单元188的显影壳183中作为模块单元。
转印单元108将形成在第一到第四盒110Y到110K的光电导体单元182的光电导体104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并且转印单元108与门190整体形成,从而与门190一起打开和关闭。
转印单元108包括介质传送带170、转印部分155、以及将上述部件整合为单一模块单元的转印壳体147。介质传送带170由多个辊171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辊171被支撑在转印壳体147上。转印部分155包括设置在转印壳体147中以面对第一到第四盒110Y到110K的光电导体单元182的光电导体104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印辊155Y、155M、155C和155K。第一到第四转印辊155Y到155K以预定的压力弹性地偏压第一到第四盒110Y到110K的光电导体单元182的光电导体104,从而给记录介质P施加预定的压力。此外,第一到第四转印辊155Y到155K被供以预定水平的转印偏压,以将调色剂图像从第一到第四盒110Y到110K的光电导体单元182的光电导体104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转印单元固定机构200将转印单元108固定到门190以使其与门190整体形成,并包括位置固定单元210和锁定单元220。
如图6A到6C所示,位置固定单元210具有从第一部分(例如,转印单元108的转印壳体147的下端147a)的两侧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凸台211a(仅示出一个)。
第一和第二底座215a和215b形成为在门框架191的内表面处与第一和第二固定凸台211a相对。第一和第二底座215a和215b接收并可旋转地支撑第一和第二固定凸台211a,并分别由U形元件216形成。每个U形元件216具有铰接槽217。铰接槽217具有在其入口处形成的防脱离突部218,用于防止第一或第二固定凸台211a在插入铰接槽217中之后脱离。
锁定单元220将第二部分(即,转印壳体147的上端147b)锁定在门框架191上,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钩225a和225b以及第一和第二钩悬架221a和221b。
第一和第二钩225a和225b设置在门框架191内表面的两侧且彼此隔开。第一和第二钩225a和225b中的每个都可围绕旋转轴227旋转,并可由弹性弹簧226朝向直立位置偏压(参见图6B和6C)。
第一和第二钩悬架221a和221b分别由L形元件223构成,L形元件223形成为与转印壳体147的上端147b上的第一和第二钩225a和225b相对。
现在将详细描述通过如上所述构造的位置固定单元210和锁定单元220将转印单元108固定并组装到门190的操作。
首先,如图6A所示,将形成在转印壳体147的下端147a的两侧表面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凸台211a与第一和第二底座215a和215b的U形元件216的铰接槽217对准。
随后,将第一和第二固定凸台211a按压通过防脱离突部218,使得它们插入到铰接槽217中。从而,转印单元108定位在门框架191上,转印壳体147的下端147a由第一和第二固定凸台211a以及第一和第二底座215a和215b枢转地支撑在门框架191上。
随后,使转印壳体147围绕形成在转印壳体147的下端147a的两侧表面处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凸台211a朝门框架191(即,沿图6A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约90°角。
从而,如图6C所示,位于转印壳体147的上端147b的第一和第二钩悬架221a和221b抵抗扭簧226的弹力向后推压第一和第二钩225a和225b的前端,然后锁定在第一和第二钩225a和225b的前端中。
当第一和第二钩悬架221a和221b锁定在第一和第二钩225a和225b的前端中时,第一和第二钩225a和225b由扭簧226保持在锁定位置,从而完成了将转印单元108组装到门190的操作。
如上所述,由于转印单元固定机构200具有用于将转印壳体147的下端147a枢转地支撑在门框架191上的位置固定单元210和用于将转印壳体147的上端147b固定到门框架191的锁定单元220,因此转印单元108可以容易地组装到门190以及从门190上拆卸下来。这样,可以容易地组装、维护和修理打印机100。
为了将转印单元108弹性地支撑在门190上,转印单元固定机构200还包括可动支撑单元240。
可动支撑单元240由第一和第二弹性支撑元件241和251构成。
第一弹性支撑元件241在U形元件216的下方弹性地支撑第一和第二底座215a和215b的U形元件216,从而弹性地支撑转印壳体147的下端147a。
如图6A和6B所示,第一弹性支撑元件241具有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底座215a和215b下方的第一和第二安装滑动件242a和242b。第一和第二安装滑动件242a和242b中的每一个由具有两个第一弹性肋244(仅示出一个)的第一柱形部分243构成,所述两个第一弹性肋244形成为在周向上彼此隔开。每个第一弹性肋244具有在其外表面上形成的第一滑动突起244a。此外,每个第一弹性肋244因在第一柱形部分243两侧中形成的第一狭缝244b而具有弹力。
第一和第二安装滑动件242a和242b可滑动地支撑在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安装滑动件242a和242b而设置在门框架191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安装凸台245a和245b上。第一和第二安装凸台245a和245b中的每个由具有两个第一滑动凹槽246a(仅示出一个)的第二柱形部分246构成,所述第一滑动凹槽246a形成为可滑动地接收第一弹性肋244的第一滑动突起244a。
第一和第二安装弹簧248a(图6B中仅示出一个)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安装滑动件242a和242b与第一和第二安装凸台245a和245b之间,以将第一和第二安装滑动件242a和242b弹性地支撑在第一和第二安装凸台245a和245b上。第一和第二安装弹簧248a中的每个优选地是压缩弹簧249。
第一和第二弹簧248a的弹力设定为,使得当组装有转印单元108的门190关闭时,转印单元108的介质传送带170可以以预定的压力压靠在盒体的光电导体单元182的光电导体104上,从而在介质传送带170与光电导体104之间形成预定的夹挤区。
第二弹性支撑元件251在锁定单元220的第一和第二钩225a和225b的附近形成在门框架191的内表面上,以弹性地支撑转印单元147的上端147b。
第二弹性支撑元件251具有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滑动件254a和254b,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滑动件254a和254b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支撑板252a和252b。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滑动件254a和254b设置成与第一和第二支撑突起279a和279b相对,使得第一和第二支撑板252a和252b可以支撑第一和第二支撑突起279a和279b。第一和第二支撑突起279a和279b形成在转印壳体147的上端147b的下表面的两侧上。
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滑动件254a和254b中的每个由具有两个第二弹性肋256的第三柱形部分255构成,所述两个第二弹性肋256形成为在周向上彼此隔开。每个第二弹性肋256具有在其外表面上形成的第二滑动突起256a。此外,每个第二弹性肋256因形成在第二柱形部分255两侧中的第二狭缝256b而具有弹力。
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滑动件254a和254b可滑动地支撑在设置于门框架191内表面上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板凸台257a和257b中。
第一和第二支撑板凸台245a和245b中的每个由具有两个第二滑动凹槽259的第三柱形部分258构成,所述第二滑动凹槽259形成为可滑动地接收第二弹性肋256的第二滑动突起256a。
第一和第二支撑板弹簧277a(仅示出一个)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滑动件254a和254b与第一和第二支撑板凸台257a和257b之间,以将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滑动件254a和254b弹性支撑在第一和第二支撑板凸台257a和257b上。第一和第二支撑板弹簧277a中的每个优选地由压缩弹簧278形成。
第一和第二支撑板弹簧277a的弹力设定为,使得当组装有转印单元108的门190关闭时,转印单元108的介质传送带170可以以预定的压力压靠在盒体的光电导体单元182的光电导体104上,从而在介质传送带170与光电导体104之间形成预定的夹挤区。
如上所述,转印单元固定机构200具有用于弹性地支撑第一和第二底座215a和215b从而弹性地支撑转印壳体147的下端147a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241,以及用于弹性地支撑第一和第二支撑板252a和252b从而弹性地支撑转印壳体147的上端147b的第二弹性支撑元件251。因此,即使组装有转印单元108的门190和安装有第一到第四盒110Y到110K的盒框架108因制造公差等而没有准确地制造或者当门190关闭时因外力或环境变化而收缩或膨胀而受到扭曲,转印单元108的介质传送带170以及第一到第四盒110Y到110K的光电导体单元182的光电导体104可以保持以预定压力相互接触,从而在其间形成预定的夹挤区。从而,防止了因介质传送带170与光电导体104之间的夹挤区和压力的变化而产生诸如抖动、未套准、歪斜等图像缺陷。
此外,如图3、4和7所示,转印单元固定机构200还可包括相对位置固定单元260,其用于在门190关闭时保持转印单元108与第一到第四盒110Y到110K的光电导体单元182之间的固定的相对位置。
相对位置固定单元260包括第一和第二锁定凸台261a和261b(参见图6A)以及第一和第二锁定元件265a(仅示出一个,参见图3)。
第一和第二锁定凸台261a和261b从转印壳体147的上端147b的两侧突出。半圆形的锁定突起263形成在每个第一和第二锁定凸台261a和261b的外周上。
如图3和7所示,第一和第二锁定元件265a在左侧壁(未示出)和右侧壁138a(参见图7)形成为与第一和第二锁定凸台261a和261b相对,从而在门190关闭时接收并锁定第一和第二锁定凸台261a和261b。
第一和第二锁定元件265a中的每个具有可旋转地设置在固定轴139上的锁定杆271,以及使锁定杆271保持在与第一或第二锁定凸台261a或261b接合的位置处的弹性弹簧281,其中固定轴139形成在主框架138的左侧壁或右侧壁138a。锁定杆271具有锁定端271a,该锁定端271a具有形成为对应于第一或第二锁定凸台261a或261b的半圆形锁定突起263的形状以与之接合的凹部273。弹性弹簧281可以是设置在固定轴139上的扭簧。弹性弹簧281的一端固定到形成在左侧壁或右侧壁138a的弹簧支架283,另一端通过支撑托架284固定到锁定杆271的锁定端271a。支撑托架284支撑弹性弹簧281的另一端并将锁定杆271保持在水平位置。
因此,当通过手柄推动门190以使其从图4所示的位置顺时针旋转并关闭时,从转印壳体147的上端147b的两侧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锁定凸台261a和261b的锁定突起263抵抗弹性弹簧281的弹力向上推动锁定杆271的锁定端271a,然后使其插入并锁定在锁定端271a的凹部273中,如图7所示。从而,门190可以保持在如图3所示的关闭位置,转印壳体147的上端147b可以相对于各个盒110Y到第四盒110K的光电导体单元182保持在预定位置。
相反,当通过手柄拉动门190而使其从图3所示的位置逆时针旋转并打开时,第一和第二锁定凸台261a和261b的锁定突起263抵抗弹性弹簧281的弹力向上推动锁定杆271的锁定端271a,从而被释放并与锁定端271a的凹部273分离。从而,门190与组装到门190的转印单元108一起打开。
如上所述,当门190关闭时,相对位置固定单元260将转印壳体147的上端147b相对于相应盒110Y到第四盒110K的光电导体单元182保持在预定位置。因此,转印单元108与光电导体单元182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有较大的变化,从而即使门框架191等因制造公差等或者因在成像操作期间由外部或内部原因而产生的振动等而没有准确地制造,也能稳定地保持该相对位置。从而,防止了因转印单元108与光电导体单元182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诸如抖动、未套准、歪斜等图像缺陷。
此外,由于相对位置固定单元260具有形成在转印壳体147的上端147b处的第一和第二锁定凸台261a和261b以及第一和第二锁定元件265a,因此其可以用于将安装有转印壳体147的门框架191固定到主框架138,并将转印壳体147的上端147b相对于光电导体单元182保持在预定位置。因此,本发明示例性实施的打印机100无需设置在门190与主体141之间的用于将门190锁定在主体141上的锁定单元。
再参照图3和4,将调色剂图像熔化到记录介质P上的定影单元124包括加热辊126和加压辊127。加热辊126具有设置在其中的加热器(未示出),用于借助高温热量将调色剂图像熔化到记录介质P上。加压辊127由弹性加压装置(未示出)压靠在加热辊126上,以将压力施加到记录介质P。
排出单元131将已熔化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排出到排出托盘148,并包括排出辊133和支承辊135。
虽然上述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是包括转印单元108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100,其中转印单元108具有介质传送带170,以将形成在第一到第四盒110Y到110K中的光电导体单元182的光电导体104上的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成像机构,并且这不应当认为是限制性的。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具有中间转印单元的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中间转印单元具有设置在转印单元108与光电导体单元182的光电导体104之间的转印带或转印鼓。在该情况下,形成在光电导体104上的调色剂图像不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P,而是先作为第一转印图像转印到转印带上,然后再从转印带上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采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200的上述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100的操作基本与传统成像装置的操作相同。因此,为了简明省去对该操作的详细描述。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和采用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具有用于将转印壳体的下端枢转地支撑在门框架上的位置固定单元,以及用于将转印壳体的上端固定到门框架的锁定单元。因此,转印单元可以容易地组装到门上或从门上拆卸下来,使得打印机可以容易地组装、维护和修理。
此外,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和采用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具有用于将转印单元弹性地支撑在门上的可动支撑单元。因此,即使组装有转印单元的门和安装有多个盒体的盒框架因制造公差等而没有准确地制造,或者因外力或环境变化而收缩或膨胀而受到扭曲,转印单元的介质传送带以及盒的光电导体单元的光电导体也可以以预定压力保持相互接触,并在其间形成夹挤区。从而,防止了因介质传送带与光电导体之间的夹挤区和压力的变化而产生诸如抖动、未套准、歪斜等图像缺陷。
此外,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和采用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具有相对位置固定单元,用于在门关闭时保持转印单元与光电导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即使门框架等因制造公差等或者因打印机成像操作中的外部或内部原因而产生的振动等而没有准确地制造,转印单元与光电导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也能基本固定并保持。从而,防止了因转印单元与光电导体单元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诸如抖动、未套准、歪斜等图像缺陷。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做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转印单元固定到成像装置的门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将转印单元的第一部分枢转地支撑并安装在门上的位置固定单元;和用于将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锁定到门的锁定单元。
2.如权利要求1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所述位置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印单元的第一部分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凸台;和设置在门上、用于接收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固定凸台的至少一个底座。
3.如权利要求2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底座包括具有铰接槽的U形元件,所述铰接槽在入口处具有防脱离突部,用于防止所述固定凸台脱离所述铰接槽。
4.如权利要求2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所述锁定单元包括设置在门上的至少一个钩;和设置在所述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上、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钩的至少一个钩悬架。
5.如权利要求4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还包括用于将转印单元弹性地支撑到门的可动支撑单元。
6.如权利要求5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可动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位置固定单元的底座的下方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用于弹性地支撑底座和转印单元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门上、在钩的附近的第二弹性支撑元件,用于弹性地支撑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
7.如权利要求6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支撑元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下方的至少一个底座滑动件;设置在门上、用于可滑动地支撑所述底座滑动件的至少一个底座凸台;和设置在底座滑动件与底座凸台之间、用于弹性地支撑所述底座滑动件的至少一个底座弹簧。
8.如权利要求7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底座滑动件包括第一柱形部分,该第一柱形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肋并具有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狭缝,所述第一弹性肋包括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第一滑动突起;并且所述底座凸台包括第二柱形部分,该第二柱形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滑动凹槽,用于可滑动地接收第一弹性肋的第一滑动突起。
9.如权利要求6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弹性支撑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板滑动件,其包括用于支撑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的支撑板;至少一个支撑板凸台,其设置在门上,用于可滑动地支撑所述支撑板滑动件;和至少一个支撑板弹簧,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滑动件与所述支撑板凸台之间,用于弹性地支撑所述支撑板滑动件。
10.如权利要求9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板滑动件包括第三柱形部分,该第三柱形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弹性肋并具有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二狭缝,所述第二弹性肋包括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第二滑动突起;并且所述支撑板凸台包括第四柱形部分,该第四柱形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滑动凹槽,用于可滑动地接收第二弹性肋的第二滑动突起。
11.如权利要求1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还包括相对位置固定单元,用于在门关闭时保持转印单元与设置在成像装置的主体中的光电导体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所述相对位置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上的至少一个锁定凸台;和设置在主体中的框架上、用于接收并锁定所述锁定凸台的至少一个锁定元件。
13.如权利要求12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框架上的杆,所述杆包括形成为对应于锁定凸台的形状以与之接合的锁定端;和用于使所述杆与锁定凸台接合的弹性弹簧。
14.如权利要求13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其中,锁定凸台包括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锁定突起;并且所述杆的锁定端包括对应于所述锁定突起的形状的形状。
15.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具有框架的主体;用于打开和关闭主体的至少一个门;包括光电导体的至少一个光电导体单元,调色剂图像形成在光电导体上;用于转印形成在光电导体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单元;以及用于将转印单元整体地固定到门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将转印单元的第一部分枢转地支撑并安装在门上的位置固定单元;和用于将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锁定到门的锁定单元。
16.如权利要求15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位置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印单元的第一部分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凸台;和设置在门上、用于接收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固定凸台的至少一个底座。
17.如权利要求16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锁定单元包括设置在门上的至少一个钩;和设置在所述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上、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钩的至少一个钩悬架。
18.如权利要求17的成像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将转印单元弹性地支撑到门的可动支撑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8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可动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位置固定单元的底座的下方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用于弹性地支撑底座和转印单元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门上、在钩的附近的第二弹性支撑元件,用于弹性地支撑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9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支撑元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下方的至少一个底座滑动件;设置在门上、用于可滑动地支撑所述底座滑动件的至少一个底座凸台;和设置在底座滑动件与底座凸台之间、用于弹性地支撑所述底座滑动件的至少一个底座弹簧。
21.如权利要求20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底座滑动件包括第一柱形部分,该第一柱形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肋并具有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狭缝,所述第一弹性肋包括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第一滑动突起;并且所述底座凸台包括第二柱形部分,该第二柱形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滑动凹槽,用于可滑动地接收第一弹性肋的第一滑动突起。
22.如权利要求19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弹性支撑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板滑动件,其包括用于支撑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的支撑板;至少一个支撑板凸台,其设置在门上,用于可滑动地支撑所述支撑板滑动件;和至少一个支撑板弹簧,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滑动件与所述支撑板凸台之间,用于弹性地支撑所述支撑板滑动件。
23.如权利要求22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板滑动件包括第三柱形部分,该第三柱形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弹性肋且具有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二狭缝,所述第二弹性肋包括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第二滑动突起;并且所述支撑板凸台包括第四柱形部分,该第四柱形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滑动凹槽,用于可滑动地接收第二弹性肋的第二滑动突起。
24.如权利要求15的成像装置,其中,还包括相对位置固定单元,用于在门关闭时保持转印单元与设置在成像装置的主体中的光电导体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
25.如权利要求24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相对位置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上的至少一个锁定凸台;和设置在主体中的框架上、用于接收并锁定所述锁定凸台的至少一个锁定元件。
26.如权利要求25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框架上的杆,所述杆包括形成为对应于锁定凸台的形状以与之接合的锁定端;和用于使所述杆与锁定凸台接合的弹性弹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转印单元整体固定在门上的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和具有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的成像装置。该转印单元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将转印单元的第一部分枢转地支撑在门上的位置固定单元;以及用于将转印单元的第二部分锁定到门的锁定单元。借助该位置固定单元和锁定单元,转印单元可以容易地组装到门上以及从门上拆卸下来,从而成像装置可以容易地组装、维护和修理。
文档编号G03G15/00GK1967409SQ20061014860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4日
发明者李镇受, 柳世铉, 郑兴燮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