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30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光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视讯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装置已被大量地使用在手机、笔记本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及个人数字助理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幕上。然而,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因此需要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配置背光模块,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要的面光源,进而使液晶显示面板达到显示的效果。
参考图1,公知的背光模块100包括一导光板110、一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120、一上扩散片130a、一下扩散片130b以及一棱镜片140。导光板110具有一入光面112和一出光面114,其中出光面114邻接于入光面112。冷阴极荧光灯管120配置在导光板110的入光面112旁,并提供一光线(未图示)至导光板110,而导光板110是用以将光线转换为面光源(未图示)。
由上所述,上扩散片130a、下扩散片130b和棱镜片140配置在导光板110的出光面114上方,且棱镜片140配置在上扩散片130a与下扩散片130b之间,以使导光板110提供的光源收敛而达到增亮效果。上扩散片130a和下扩散片130b分别包括一透明基底132、一光扩散层134以及一粗糙结构136,其中粗糙结构136配置在透明基底132的下表面,光扩散层134配置在透明基底132的上表面,光扩散层134是用以均匀化自导光板110射出后的面光源和提供增亮效果。
此外,由于下扩散片130b是直接配置在导光板110上,且导光板110的出光面114为光滑表面,所以需要粗糙结构136来避免下扩散片130b与导光板110因湿气而黏合,即浸湿(wet-out)现象。然而,对于上扩散片130a来说,上扩散片130a的粗糙结构136是配置在棱镜片140上,棱镜片140表面因具有多个棱镜结构而为非光滑表面,所以上扩散片130a的粗糙结构136并无用处。因此,公知技术中,在上扩散片130a的透明基底132的下表面镀上一层粗糙结构136的作法,将额外增加背光模块100的生产成本。
此外,由于透明基底132上的光扩散层134和粗糙结构136均使用镀膜方式形成,而所镀的材料的硬度通常较棱镜片140的材料的硬度高。所以在对背光模块100进行振动试验或是搬运背光模块100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棱镜片140被邻接的扩散片130a、130b刮伤,从而造成背光模块100的出光品质降低。再者,采用镀膜方式较不易控制镀层硬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具有较低的制作成本。
本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解决棱镜片容易刮伤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或其它目的,本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光学基板、一光源、至少一第一扩散片以及一第二扩散片。光学基板具有一入光面和一出光面,光源邻近于光学基板的入光面配置,并适于提供一光线至光学基板。第一扩散片配置在光学基板上方,与光学基板的出光面相对,第二扩散片配置在光学基板与第一扩散片之间。第一扩散片包括一第一透明基底和一第一光扩散层,其中第一透明基底的下表面与光学基板相对,第一光扩散层配置在第一透明基底的上表面上,第一透明基底的下表面为光滑表面。第二扩散片包括一第二透明基底、一第二光扩散层及一粗糙结构,其中第二光扩散层配置在第二透明基底的上表面上,粗糙结构配置在第二透明基底的下表面上,且位于第二透明基底与光学基板之间。
本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光学基板、一光源以及至少一扩散片。光学基板具有一入光面和一出光面,光学基板具有一粗糙结构位于出光面上。光源邻近于光学基板的入光面配置,并适于提供一光线至光学基板。扩散片配置在光学基板上,且与光学基板的出光面相对。扩散片包括一透明基底和一光扩散层,其中透明基底的下表面与光学基板相对,光扩散层配置在透明基底的上表面上,透明基底的下表面为光滑表面。
本新型再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光学基板、一光源、至少一扩散片以及一棱镜片。光学基板具有一入光面和一出光面,光源邻近于光学基板的入光面配置,并适于提供一光线至光学基板。扩散片配置在光学基板上,且与光学基板的出光面相对。扩散片包括一透明基底、一光扩散层及一粗糙结构,其中透明基底的下表面与光学基板相对,光扩散层配置在透明基底的上表面上,粗糙结构配置在透明基底的下表面上。此外,棱镜片配置在与光学基板相邻的扩散片上方,其中透明基底、光扩散层、粗糙结构以及棱镜片的材料相同。
综上所述,在本新型的背光模块中,并非所有的扩散片都具有粗糙结构,而是只有与光学基板邻接的扩散片才具有粗糙结构。即本新型不需要对所有的扩散片进行粗糙结构的加工过程,因此可以降低制作成本。此外,本新型的扩散片的材料可与棱镜片的材料相同,以避免棱镜片容易刮伤的问题。
为使本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于理解,下面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公知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A为依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B为依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C为依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再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D为依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又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A为依据本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B为依据本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C为依据本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再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依据本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图2A为依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参考图2A,本新型的背光模块200a包括一光学基板210、一光源220、一第一扩散片230以及一第二扩散片240。光学基板210具有一入光面212和一出光面214,光源220邻近于光学基板210的入光面212配置,并适于提供一光线(未图示)至光学基板210,且光学基板210是用以将光线转换为面光源(未图示)。第一扩散片230配置在光学基板210上方,且与光学基板210的出光面214相对,第二扩散片240配置在光学基板210与第一扩散片230之间,其中第一扩散片230和第二扩散片240都适于均匀化自光学基板210射出后的面光源。
如上所述,第一扩散片230包括一第一透明基底232和一第一光扩散层234,其中第一透明基底232的下表面与光学基板210相对且其为光滑表面,即本新型未对第一扩散片230的第一透明基底232的下表面进行任何加工过程,第一光扩散层234配置在第一透明基底232的上表面上。第二扩散片240包括一第二透明基底242、一第二光扩散层244及一粗糙结构246,其中第二光扩散层244配置在第二透明基底242的上表面上,粗糙结构246配置在第二透明基底242的下表面上,并位于第二透明基底242与光学基板210之间。
由于第二透明基底242的下表面上配置有粗糙结构246,因而第二扩散片240与光学基板210不会因湿气而黏合。此外,第二透明基底242的上表面已经配置有第二光扩散层244,其除了具有均匀化面光源的功能外,也可以避免第一扩散片230与第二扩散片240因湿气而黏合。因此,本新型不需要对第一扩散片230的第一透明基底232的下表面进行任何加工过程,因此可以降低背光模块200a整体的制作成本。
换句话说,本新型的构思是仅将直接置放在光学基板210上的第二透明基底242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在第二透明基底242的下表面上形成粗糙结构246,而对于非直接置放在光学基板210上的第一扩散片230则不形成粗糙结构,以降低制作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粗糙结构246可以为一镀层,第一光扩散层234和第二光扩散层244也可以是分别形成在第一透明基底232和第二透明基底242的上表面上的镀层。但是本新型的粗糙结构246、第一光扩散层234或是第二光扩散层244也可用其它加工方式形成,例如以滚花加工而压出成形。
再参考图2A,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基板210例如为导光板,而光学基板210的出光面214邻接于入光面212,光源220配置在光学基板210的入光面212旁。但是本新型并不限定光学基板210的种类。举例来说,光学基板也可以为扩散板,其出光面与入光面相对,光源配置在光学基板的入光面下方。此外,本实施例的光源220可为冷阴极荧光灯管、发光二极管或其它合适的光源。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图2A中仅图示一个第一扩散片230,但是本新型并不限定第一扩散片230的数量。为提升背光模块的光学品质,以下将另举其它具有多个第一扩散片的背光模块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2B为依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参考图2B,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b与图2A的背光模块200a相似,其差别在于背光模块200b包括两个第一扩散片230,以使背光模块200b可提供均匀性更佳的面光源。由于这些第一扩散片230均非直接置放在光学基板210上,因而本新型不在第一透明基底232上形成粗糙结构246,所以可以降低背光模块200b的制作成本。
本新型并不限定只能使用扩散片以均匀化面光源,以下将另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参考图2C,其为依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再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c与图2A的背光模块200a相似,其差别在于背光模块200c还包括一棱镜片250,其配置在第一扩散片230的第一光扩散层234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基底232、第一光扩散层234及棱镜片250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这样,第一扩散片230与棱镜片250具有相同的硬度,因而可以避免棱镜片250被邻接的第一扩散片230刮伤。
具体来说,第一透明基底232、第一光扩散层234及棱镜片250的材料可包括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或其它合适的材料。此外,第一光扩散层234的形成方式例如是对第一透明基底232以滚花加工而压出成形。另外,本新型并不限定棱镜片250的配设位置,以下将另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2D为依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又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参考图2D,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d与图2C的背光模块200c相似,其差别在于背光模块200d的棱镜片250配置在第一扩散片230与第二扩散片24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基底232、第一光扩散层234、第二透明基底242、第二光扩散层244、粗糙结构246及棱镜片250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这样,第一扩散片230、第二扩散片240与棱镜片250具有相同的硬度,因而可以避免棱镜片250被邻接的第一扩散片230或第二扩散片240刮伤。
具体来说,第一透明基底232、第一光扩散层234、第二透明基底242、第二光扩散层244、粗糙结构246及棱镜片250的材料可包括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或其它合适的材料。第一光扩散层234的形成方式例如是对第一透明基底232滚花加工而压出成形,而第二光扩散层244与粗糙结构246的形成方式例如是对第二透明基底242滚花加工而压出成形。此外,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粗糙结构246都是形成在第二透明基底232的下表面上,但是,本新型也可将粗糙结构246形成在光学基板210的出光面上,以下将再另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例图3A为依据本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参考图3A,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00a与图2A的背光模块200a相似,为避免造成混淆,图3A和图2A中相同名称的构件以不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但其仍具有相同的功用。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00a包括一光学基板310、一光源320以及至少一扩散片330(在图3A中图示两个)。光学基板310除了具有一入光面312和一出光面314外,还具有一粗糙结构316,而粗糙结构316配置在出光面314上。光源320邻近于光学基板310的入光面312配置,并适于提供一光线(未图示)至光学基板310,光学基板310用以将光线转换为面光源(未图示)。
再参考图3A,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基板310例如为导光板,而光学基板310的出光面314邻接于入光面312,光源320配置在光学基板310的入光面312旁。但是,本新型并不限定光学基板310的种类。举例来说,光学基板也可以为扩散板,而其出光面与入光面相对,且光源配置在光学基板的入光面下方。此外,本实施例的光源320可为冷阴极荧光灯管、发光二极管或其它合适的光源。
如上所述,扩散片330配置在光学基板310上方,且与光学基板310的出光面314相对。扩散片330包括一透明基底332和一光扩散层334,其中透明基底332的下表面与光学基板310相对,光扩散层334配置在透明基底332的上表面上。由于光学基板310的出光面上配置有粗糙结构316,因而邻接于光学基板310的扩散片330不会因湿气而黏合在光学基板310上。此外,本新型扩散片330的透明基底332的下表面为光滑表面,即对于下表面不进行任何加工过程,所以可降低背光模块300a的制作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粗糙结构316和光扩散层334可以为镀层。此外,尽管图3A中图示两个扩散片330,但是扩散片330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是三个以上,而本新型不对扩散片230的数量作任何的限制,此处也不再绘图表示。此外,本新型也可以使用棱镜片以增加亮度,以下将另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3B为依据本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参考图3B,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00b与图3A的背光模块300a相似,其差别在于背光模块300c还包括一棱镜片340,配置在光学基板310的上方,这两个扩散片330位于光学基板310与棱镜片34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基底332、光扩散层334及棱镜片340的材料可以相同。这样,扩散片330与棱镜片340具有相同的硬度,因而可以避免棱镜片340被邻接的扩散片330刮伤。
具体来说,透明基底332、光扩散层334及棱镜片340的材料可包括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光扩散层334的形成方式例如是对透明基底332滚花加工而压出成形。此外,本新型也不限定棱镜片340的配设位置,以下将另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3C为依据本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再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参考图3C,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00c与图3B的背光模块300b相似,其差别在于背光模块300c的棱镜片340配置在这两个扩散片330之间。此外,当扩散片330的数量为三个以上的实施例时,棱镜片340配置在两相邻的扩散片330之间。同上所述,透明基底332、光扩散层334及棱镜片340可使用相同的材料,以避免棱镜片340被邻接的扩散片330刮伤。
第三实施例图4为依据本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参考图4,本新型的背光模块400包括一光学基板410、一光源420、至少一扩散片430(在图4中图示两个)以及一棱镜片440。光学基板410具有一入光面412和一出光面414,光源420邻近于光学基板410的入光面412设置,并适于提供一光线(未图示)至光学基板,光学基板410是用以将光线转换为面光源(未图示)。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基板410例如为导光板,光学基板410的出光面414邻接于入光面412,光源420配置在光学基板410的入光面412旁。但是,本新型并不限定光学基板410的种类。举例来说,光学基板也可以为扩散板,其出光面与入光面相对,光源配置在光学基板的入光面下方。此外,本实施例的光源420可为冷阴极荧光灯管、发光二极管或其它合适的光源。
如上所述,扩散片430配置在光学基板410上方,且与光学基板410的出光面414相对。扩散片430包括一透明基底432、一光扩散层434及一粗糙结构436,其中透明基底432的下表面与光学基板410相对,光扩散层434配置在透明基底432的上表面上,粗糙结构436配置在透明基底432的下表面上。此外,棱镜片440配置在与光学基板410相邻的扩散片430上方,其中透明基底432、光扩散层434、粗糙结构436以及棱镜片440的材料相同。这样,扩散片430与棱镜片440具有相同的硬度,因而可以避免棱镜片440被邻接的扩散片430刮伤。
在本实施例中,棱镜片440配置在这两个扩散片430之间。此外,当扩散片430的数量为三个以上的实施例时,棱镜片440配置在两相邻的扩散片430之间。另外,透明基底432、光扩散层434、粗糙结构436及棱镜片440的材料可包括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光扩散层434和粗糙结构436的形成方式例如是对透明基底432滚花加工而压出成形。
附带提出,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背光模块中,为提升背光模块构件之间的组装和对位精度,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再利用如灯箱或框架等固定机构来定位背光模块中的各个构件,或是参照上述本新型的构思进行延伸,但其仍都属于本新型的范畴内。
综上所述,本新型的背光模块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一、本新型仅对需要直接放置在光学基板上的扩散片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在其透明基底的下表面上形成粗糙结构,而对于非直接放置在光学基板上的扩散片则不形成粗糙结构。因此可以降低背光模块的制作成本。
二、在一实施例中,可使背光模块中的扩散片与棱镜片的材料相同,以使扩散片与棱镜片具有相同的硬度,进而避免棱镜片被邻接的扩散片刮伤。
虽然本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可做出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学基板,具有一入光面和一出光面;一光源,邻近于所述光学基板的所述入光面配置,并适于提供一光线至所述光学基板;至少一第一扩散片,配置在所述光学基板上方,且与所述光学基板的所述出光面相对,所述第一扩散片包括一第一透明基底,其下表面与所述光学基板相对,所述下表面为一光滑表面;一第一光扩散层,配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底的上表面上;一第二扩散片,配置在所述光学基板与所述第一扩散片之间,所述第二扩散片包括一第二透明基底;一第二光扩散层,配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底的上表面上;以及一粗糙结构,配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底的下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基底与所述光学基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棱镜片,配置在第一扩散片的第一光扩散层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底、第一光扩散层以及棱镜片的材料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棱镜片,配置在第一扩散片与第二扩散片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底、第一光扩散层、第二透明基底、第二光扩散层、粗糙结构以及棱镜片的材料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第二光扩散层与粗糙结构分别为一镀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基板为一扩散板,且光学基板的出光面与入光面相对,光源配置在光学基板的入光面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基板为一导光板,且光学基板的出光面邻接于入光面,光源配置在光学基板的入光面旁。
9.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学基板,具有一入光面和一出光面,且所述光学基板具有一粗糙结构,位于所述出光面上;一光源,邻近于所述光学基板的所述入光面配置,并适于提供一光线至所述光学基板;以及至少一扩散片,配置在所述光学基板上,且与所述光学基板的所述出光面相对,其中所述扩散片包括一透明基底,其下表面与所述光学基板相对,所述下表面为一光滑表面;一光扩散层,配置在所述透明基底的上表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棱镜片,扩散片的数量为多个,且这些扩散片位于棱镜片与光学基板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光扩散层以及棱镜片的材料相同。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棱镜片,扩散片的数量为多个,且这些棱镜片配置在其中两相邻的扩散片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光扩散层以及棱镜片的材料相同。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层与粗糙结构分别为一镀层。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基板为一扩散板,且光学基板的出光面与入光面相对,光源配置在光学基板的入光面下方。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基板为一导光板,且光学基板的出光面邻接于入光面,光源配置在光学基板的入光面旁。
17.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学基板,具有一入光面和一出光面;一光源,邻近于所述光学基板的所述入光面配置,并适于提供一光线至所述光学基板;至少一扩散片,配置在所述光学基板上,且与所述光学基板的所述出光面相对,所述扩散片包括一透明基底,其下表面与所述光学基板相对;一光扩散层,配置在所述透明基底的上表面上;一粗糙结构,配置在所述透明基底的下表面上;以及一棱镜片,配置在与所述光学基板相邻的所述扩散片上方,其中所述透明基底、所述光扩散层、所述粗糙结构以及所述棱镜片的材料相同。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片的数量为多个,且棱镜片配置在其中两相邻的扩散片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基板为一扩散板,且光学基板的出光面与入光面相对,光源配置在光学基板的入光面下方。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基板为一导光板,且光学基板的出光面邻接于入光面,光源配置在光学基板的入光面旁。
专利摘要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光学基板、一光源、一第一扩散片以及一第二扩散片。光学基板具有一入光面和一出光面,光源邻近于光学基板的入光面配置。第一扩散片配置在光学基板上方,且与光学基板的出光面相对,第二扩散片配置在光学基板与第一扩散片之间。第一扩散片包括一第一透明基底和一第一光扩散层,其中第一光扩散层配置在第一透明基底的上表面上。第二扩散片包括一第二透明基底、一第二光扩散层及一粗糙结构,其中第二光扩散层配置在第二透明基底的上表面上,粗糙结构配置在第二透明基底的下表面上。
文档编号G02F1/1335GK2921887SQ20062000669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日
发明者黄炳锋 申请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