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支撑体、光学扫描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16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元件支撑体、光学扫描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传真机和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光学元件支撑体和光学扫描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打印机和复印机等中,为了在感光鼓等像载体的表面形成图像,设置有用激光进行扫描的激光扫描单元(Laser Scanner Unit,下面称为LSU)。
该LSU包括激光源、多面反射镜、fθ透镜、以及反射镜等光学部件。这些光学部件配置成固定在LSU的框架的规定位置上。在该LSU中,从激光源射出的光在多面反射镜的表面被偏转,进行等角度扫描,并通过fθ透镜以像载体上为成像面进行等速度扫描。该fθ透镜是在光扫描方向长的透镜,直接安装在LSU的框体上(例如,参照实开平6-43617号公报)。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彩色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要求高速化,采用分别配置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串列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该串列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实现小型化,提出了用一个多面反射镜对各图像形成装置的像载体进行光扫描的方法(例如,参照特开2005-288825号公报)。
图10是配置在所述现有的串列方式图像形成装置下方的LSU的断面示意图。如图10所示,设置有黑色用感光鼓100a、青色用感光鼓100b、品红色用感光鼓100c、以及黄色用感光鼓100d。
从对应于四个色素的四个激光源(图中省略)射出的激光,用一个多面反射镜101进行等角度扫描,通过fθ透镜组在各感光鼓上等速度扫描。该fθ透镜组包含扫描透镜103和各个修正透镜102a、102b、102c、102d。
扫描透镜103相当于实开平6-43617号公报中公开的fθ透镜,主要起到使激光等速度扫描的作用。修正透镜102a、102b、102c、102d主要起到修正副扫描方向的弓形(用偏转器偏转的光束的扫描线发生弯曲的现象)的作用。
这样的修正透镜102a、102b、102c、102d在现有的实开平6-43617号公报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不是必需的,而在图10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必须使激光在各感光鼓100a~100d上成像,由于只用扫描透镜103修正是不够的,所以有必要在每个感光鼓上设置相应的修正透镜102a~102d。
其中如图10所示,为了使一个色素的激光光路与其他色素用的修正透镜不干扰,所以不能把修正透镜102a、102b、102c、102d直接安装在LSU的底面104上。
因此,修正透镜102a、102b、102c、102d需要配置成空出激光从底面104通过的空间,所以必须把修正透镜102a、102b、102c、102d的两端部(为透镜长度方向的水平方向的两端部)固定在LSU的框体上。
可是,在LSU上有用于使激光源和多面反射镜101转动的电动机等热源,因它的热量使修正透镜102a、102b、102c、102d产生热膨胀。在产生该热膨胀的情况下,如果修正透镜102a、102b、102c、102d的两端部被固定,则会相对于它的长度方向(光扫描方向)产生垂直方向的挠曲。这样在修正透镜102a、102b、102c、102d产生挠曲的情况下,在光扫描方向产生位置偏移,并成为在串列方式的彩色复印机等中产生套色不准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元件支撑体,可以减少光学元件因热量造成的在光扫描方向上的光束位置偏移,并提供使用该光学元件支撑体的光学扫描单元以及具有该光学扫描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光学元件支撑体包括支撑框体,具有与光扫描方向为长度方向的修正透镜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隔开规定距离设置的侧面,至少除了光的入射部和射出部以外,覆盖所述修正透镜进行支撑;以及压靠构件,用于把所述修正透镜压靠在所述支撑框体上。
本发明的光学扫描单元包括光源部,具有多个光源;转动多面体,使从所述多个光源射出的光偏转;多个修正透镜,使通过所述转动多面体偏转的来自所述多个光源的各束光,在对应的各个像载体上成像;所述光学元件支撑体,支撑所述多个修正透镜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框体,固定所述光学元件支撑体,其中,所述光学元件支撑体用所述支撑框体的两端部固定在所述框体上。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所述光学扫描单元;以及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用从所述光学扫描单元射出的光形成图像。
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减少光学元件即修正透镜因热量造成的在光扫描方向的位置偏移的光学元件支撑体,以及使用该光学元件支撑体的光学扫描单元和具有该光学扫描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断面构成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激光扫描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激光扫描单元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图2和图3所示的修正透镜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把图4所示的修正透镜插入支撑框体内后进行固定的方法的立体图。
图6A是图2和图3所示的修正透镜单元的俯视图,图6B是图2和图3所示的修正透镜单元的正视图,图6C是图6B的6C-6C’之间的断面图,图6D是图6B的6D-6D’之间的断面图,图6E是图6B所示的修正透镜和支撑框体的右端部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从图2和图3所示的激光扫描单元取下修正透镜单元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图2和图3所示的激光扫描单元的平面构成图。
图9A是图2和图3所示的激光扫描单元的修正透镜单元端部的放大俯视图,图9B是图2和图3所示的激光扫描单元的修正透镜单元端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10是现有串列方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激光扫描单元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以复印机为例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并且对在该复印机中使用的光学扫描单元、以及光学扫描单元所使用的光学元件支撑体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断面构成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主体1的底部,具有用于装入形成图像的纸的两个供纸盒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主体1的上部具有由曝光灯、透镜、反射镜等构成的读取原稿图像的原稿读取单元17。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是采用串列方式的彩色复印机,具有黑色图像形成单元3、黄色图像形成单元4、青色图像形成单元5、和品红色图像形成单元6。中间转印带7配置在主体1的大体中央部位,它在图像转印到纸上之前,把通过这些图像形成单元3、4、5、6形成的各图像叠合。
转印单元8用于把在该中间转印带7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从供纸盒2提供的纸上,它设置在黑色图像形成单元3的下游一侧。此外,定影单元9用于把转印到纸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它设置在转印单元8的上方。出纸盘16用于把通过定影单元9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后的纸排出,它设置在原稿读取单元17的下方。
下面,对图像形成单元进行说明,由于四个图像形成单元3、4、5、6的基本构成相同,所以以品红色图像形成单元6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品红色图像形成单元6包括感光鼓10、带电器11、显影器12、转印器13、以及清洁单元14等。
此外,设置有作为本发明光学扫描单元的一个例子的激光扫描单元(下面称为LSU)15,它通过对由四个图像形成单元3、4、5、6的各带电器带电的各个感光鼓表面进行光扫描,形成静电潜影。该LSU15配置在四个图像形成单元3、4、5、6的下方。
图2是LSU15的立体图,图3是LSU15的断面示意图。此外,在图3中,仅详细画出了品红色图像形成单元6,而示意画出了黑色图像形成单元3、黄色图像形成单元4、青色图像形成单元5。
如图2所示,LSU15包括激光源单元18,具有四个激光源;多面反射镜19,用于使激光偏转,对感光鼓的表面进行等角度扫描;以及扫描透镜50,具有把等角度扫描的激光在各图像形成单元3、4、5、6的感光鼓上进行等速度扫描的功能。
此外,如图3所示,在LSU15上设置有多个反射镜20,用于把通过多面反射镜19偏转的激光,引导到各图像形成单元3、4、5、6的感光鼓上;以及多个修正透镜单元21,用于把通过扫描透镜50的激光在感光鼓表面上成像。
由所述扫描透镜50和多个修正透镜单元21构成fθ透镜组。修正透镜设置在该修正透镜单元21上,它主要具有修正副扫描方向的弓形的功能,还具有使等角度扫描的激光在感光鼓表面上进行等速度扫描的修正功能。
下面,对修正透镜单元2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4是修正透镜单元21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所示,修正透镜单元21具有作为光学元件一个例子的修正透镜22、以及支撑修正透镜22的支撑框体23。
修正透镜22具有面22b,是厚度从光扫描方向即长度方向LC的中心向两端部变薄的环面;以及面22a,在面22b的相反一侧,是平面。此外,面22a与长度方向LC平行。在这些面22a、22b的上下,从面22a向面22b的方向上形成筋43。筋43的前端部43a与长度方向LC平行。
此外,在长度方向LC的中央,从上下的筋43的前端部在与面22a垂直方向上,设置中央定位突起37a、37b。此外,在修正透镜22的上下面的长度方向LC的中央形成凸部38,在两端部形成凸部39。此外,图4表示修正透镜22的上面为面22d,底面为面22e。图4表示底面即面22e的方向为箭头LC。
此外,修正透镜22整体用树脂成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面22b为激光入射的入射面,面22a为射出面。
下面,对支撑框体23进行说明。支撑框体23在长度方向LC长,断面为コ字形,用铸铝做成。支撑框体23的两端部具有侧面23c,覆盖修正透镜22进行支撑。如图4的箭头AR所示,通过把修正透镜22从面22a插入支撑框体23,修正透镜22支撑在支撑框体23上。
为了这样插入修正透镜22,在支撑框体23上形成相当于コ字形的敞开部分的插入口25。此外,插入修正透镜22后,与面22a相对的支撑框体23的面,把它称为面23b时,在面23b上沿长度方向LC形成开口部24。此外,在支撑框体23的两端部设置有圆柱形的支撑轴23a。
再有,如图4所示,沿长度方向LC,在支撑框体23的上侧内壁的中央形成凹部29,在两端部形成凹部30。此外,在支撑框体23的插入口25的下边,在长度方向LC中央,形成向与插入修正透镜22的方向AR相反的方向突出的中央定位突起31。
此外,在支撑框体23下面的内侧,在长度方向LC的中央形成凸部32,在两端部形成凸部33。此外,在长度方向LC的中央,在面23b的开口部24的上下边缘,设置有凸部35,在面23b的开口部24的左右边缘,形成凸部36。
在后面要进行叙述,在把修正透镜22插入到支撑框体23内时,通过修正透镜22抵接在凸部32和凸部33上,完成修正透镜22相对支撑框体23向下方向(参照箭头BR)的定位。此外,通过修正透镜22抵接在凸部35和凸部36上,完成修正透镜22相对支撑框体23在插入方向(箭头AR方向)的定位。此外,把由凸部32和凸部33形成的定位面作为第一基准面44(参照图6C和图6D),把由凸部35和凸部36形成的定位面作为第二基准面45(参照图6C和图6D)。
图5是用于说明把修正透镜22插入支撑框体23内后进行固定的方法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把修正透镜22插入支撑框体23后,用多个弹簧构件,把修正透镜22的位置固定在支撑框体23内。作为多个弹簧构件,使用上侧弹簧构件26、下侧弹簧构件27、以及两个端部弹簧构件28的三种弹簧,共计使用四个弹簧构件。下面,对上述的多个弹簧构件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上侧弹簧构件26具有可以插入凹部29的板簧部26a、以及与中央定位突起37a配合的配合部26b。下侧弹簧构件27具有与中央定位突起31、37b配合的配合孔27a、以及コ字形部27b。端部弹簧构件28具有把修正透镜22向下方压靠的、可以插入凹部30的板簧部28a、以及把修正透镜22向修正透镜22的插入方向(参照图4箭头AR)压靠的板簧部28b。
下面,对修正透镜单元21的组装进行说明,并且对修正透镜单元21的构成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6A是把修正透镜22插入支撑框体23状态的俯视图,图6B是把修正透镜22插入支撑框体23状态的正视图。此外,图6C是图6B的6C-6C’之间的断面图,图6D是图6B的6D-6D’之间的断面图。此外,在图6A和图6B中,为了容易说明,省略了多个弹簧构件。
如图6A和图6B所示,修正透镜22的凸部38配置在支撑框体23的凹部29上,修正透镜22的凸部39配置在支撑框体23的凹部30上,此外,把修正透镜22插入支撑框体23,使修正透镜22的中央定位突起37b的位置与支撑框体23的中央定位突起31的位置一致。
下面,如图5和图6D所示,把上侧弹簧构件26的板簧部26a插入到在所述的支撑框体23的凹部29和修正透镜22上面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这样,通过插入板簧部26a,修正透镜22的凸部38压接在板簧部26a上,如图6D所示,修正透镜22被压向下方(箭头PB方向)而固定。此外,利用上侧弹簧构件26的配合部26b和中央定位突起37a的配合,修正透镜22的长度方向LC的位置也被固定。
再有,使配合孔27a与中央定位突起31、37b配合,通过把コ字形部27b的端部挂在开口部24的边缘上,来安装下侧弹簧构件27。这样,通过安装下侧弹簧构件27,如图6D所示,下侧弹簧构件27的一个端部用开口部24的边缘支撑,另一个端部用中央定位突起31、37b支撑,下侧弹簧构件27可以把修正透镜22在支撑框体23的长度方向LC内的位置固定。此外,用下侧弹簧构件27也把修正透镜22向下方(图6D的箭头PB方向)压靠。
下面,如图5和图6C所示,把端部弹簧构件28的板簧部28a插入到在所述的支撑框体23的两个部位的凹部30和修正透镜22的上面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这样,通过插入板簧部28a,修正透镜22的凸部39压接在板簧部28a上,如图6C所示,修正透镜22被压向下方(箭头PB方向)而固定。
此外,用板簧部28b,把修正透镜22相对于支撑框体23向其插入方向(箭头PA方向)压靠。因此,把修正透镜22的底面22e按压在第一基准面44上,把面22a按压在第二基准面45上,修正透镜22抵接并支撑在具有刚性的支撑框体23的基准面上。
其中,修正透镜22在长度方向LC上的长度比支撑框体23在长度方向LC上的内侧长度短。因此如图6A所示,支撑框体23两端部的侧面23c配置成与修正透镜22的两端部22c隔开距离L。
图6E是图6B中的修正透镜22和支撑框体23的右端部的放大图。如图6E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修正透镜单元21在修正透镜22的两端部设置距离为L的空间46。也就是,在修正透镜22和支撑框体23之间设置共计2L距离的空间。该距离L例如为在可以使用的温度范围内,因修正透镜22的热膨胀造成的最大伸长距离的1/2以上,来构成修正透镜22和支撑框体23。此外,本发明规定距离的一个例子相当于距离2L。
下面,对修正透镜单元21向LSU15的安装进行说明。图7是从LSU15取下多个修正透镜单元21的状态的外观图。图8是LSU15的平面构成图。如图7所示,在设置于LSU15内侧的两块侧板40上,相对于各修正透镜单元21形成多个成对的V字形的槽41。在该成对的V字形的槽41上安装支撑框体23的支撑轴23a。这样就如图8所示,四个修正透镜单元21被配置在LSU15的内侧,来自激光源单元18的各激光通过多面反射镜19偏转,在通过各修正透镜单元21后,被四个反射镜20反射,引导到各图像形成单元3、4、5、6的感光鼓。
图9A是安装在LSU15上的修正透镜单元21的端部的平面构成图,图9B是图9A的侧视图。如图9A和图9B所示,板簧42是本发明的弹性构件的一个例子,设置在形成槽41的侧板40的上边,它把支撑轴23a向槽41的底部方向压靠。用该板簧42,修正透镜单元21可以转动调整而被定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修正透镜22支撑在具有刚性的支撑框体23上,通过在修正透镜22的两端部和中央部的弹簧构件(上侧弹簧构件26、下侧弹簧构件27、以及两个端部弹簧构件28)向第一基准面44(PB方向)和第二基准面45(PA方向)压靠而固定,而没在长度方向LC上进行压靠固定,与修正透镜22的两端部22c隔开距离L,设置有支撑框体23的内侧面23c。
因此,即使在修正透镜22产生热膨胀的情况下,通过向第一基准面44和第二基准面45的压靠力,也可以矫正修正透镜22的挠曲,而且,通过在两端部22c外侧设置规定的距离L,允许向长度方向LC的伸长,因此可以减小修正透镜22的挠曲。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修正透镜单元21在LSU15的侧板40上形成的槽41中可以转动地被定位,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使用夹具修正弓形等调整修正透镜22的角度的操作。再有,在角度调整后把支撑轴23a接合固定在侧板40上,可以防止调整偏移。
此外,LSU15的框体用树脂制成,由于支撑框体23的刚性高,所以即使热膨胀,支撑框体23也不挠曲,而LSU15的框体挠曲。可是如图8所示,由于以连接多面反射镜19的中心和修正透镜22的长度方向LC的中心的光轴51为中心轴,左右对称形成LSU15的框体,所以LSU15框体的挠曲难以对修正透镜22的角度和位置、以及对其他光学部件等的位置精度产生影响。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元件支撑体例如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框体23、上侧弹簧构件26、下侧弹簧构件27、以及端部弹簧构件28,此外,本发明的压靠构件例如相当于上侧弹簧构件26、下侧弹簧构件27、以及端部弹簧构件28,但不限于本构成。此外,本发明的框体的一个例子相当于侧板4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修正透镜22向图6C和图6D所示的方向PA(修正透镜22的光轴方向)和方向PB(与修正透镜22的光轴方向垂直且与光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被压靠在支撑框体23上。该修正透镜22相对于支撑框体23的压靠方向也可以仅是方向PA,从修正透镜22相对于支撑框体23进行位置固定的方面看,优选的是从两个方向按压在支撑框体23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修正透镜单元21中,在长度方向LC的两端部设置有距离为L的空间46,两端部的空间46的距离也可以不同。此外,也可以使修正透镜22的一端抵接在支撑框体23上,仅在单边设置空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从修正透镜22的另一端到对应的支撑框体23的内侧面的距离,在因修正透镜22的热膨胀造成的伸长距离以上。
本发明的光学元件支撑体具有可以减少光学元件因热量造成的在光扫描方向的位置偏移的效果,对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等中使用的光学扫描单元等是有用的。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学元件支撑体包括支撑框体,具有与光扫描方向为长度方向的修正透镜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隔开规定距离设置的侧面,至少除了光的入射部和射出部以外,覆盖所述修正透镜进行支撑;以及压靠构件,用于把所述修正透镜压靠在所述支撑框体上。
按照所述的构成,由于支撑框体具有与光扫描方向为长度方向的修正透镜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隔开规定距离设置的侧面,所以可以在光扫描方向上,在支撑框体和修正透镜之间形成空间。此外,由于把修正透镜压靠在支撑框体上来支撑,所以即使在修正透镜产生热膨胀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压靠力矫正修正透镜的挠曲。其结果,在通过支撑框体和修正透镜之间的空间,允许修正透镜向长度方向伸长的状态下,可以利用压靠力矫正修正透镜的挠曲,所以可以减少修正透镜因热量造成的在光扫描方向的位置偏移。
优选的是,所述规定的距离在所述修正透镜长度方向因热膨胀造成的伸长距离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在支撑框体和修正透镜之间,形成修正透镜长度方向因热膨胀造成的伸长距离以上的空间,所以即使修正透镜因热膨胀在长度方向发生伸长的情况下,也可以允许修正透镜向长度方向自由伸长,可以减少修正透镜的挠曲。
优选的是,所述压靠构件设置在所述修正透镜长度方向的基本中央部位。
在这种情况下,在修正透镜长度方向的基本中央部位上,由于压靠构件把修正透镜压靠在支撑框体上,所以即使修正透镜因热膨胀在长度方向发生伸长的情况下,修正透镜也左右对称地均等伸长,可以减少修正透镜的不均衡挠曲。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框体具有与所述修正透镜长度方向两端部隔开规定的距离设置的两个侧面。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在修正透镜两侧形成空间,所以即使在修正透镜因热膨胀在长度方向发生伸长的情况下,修正透镜的两端部也不抵接在支撑框体上,可以以自由状态伸长,所以可以进一步减少修正透镜的不均衡挠曲。
优选的是,所述压靠构件沿所述修正透镜的光轴方向,把所述修正透镜压靠在所述支撑框体上。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沿修正透镜的光轴方向,把修正透镜压靠在支撑框体上,所以可以可靠地把修正透镜固定在支撑框体上,并且可以减少修正透镜的挠曲。
优选的是,所述压靠构件还沿与所述修正透镜的光轴方向垂直且与光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把所述修正透镜压靠在所述支撑框体上。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仅向修正透镜的光轴方向压靠,还可以在与修正透镜的光轴方向垂直且与光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也把修正透镜压靠在支撑框体上,所以可以更可靠地把修正透镜固定在支撑框体上,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少修正透镜的挠曲。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框体用铸铝做成。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提高支撑框体的刚性,所以可以更可靠地把修正透镜固定在支撑框体上,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少修正透镜的挠曲。
本发明的光学扫描单元包括光源部,具有多个光源;转动多面体,使从所述多个光源射出的光偏转;多个修正透镜,用于使通过所述转动多面体偏转的来自所述多个光源的各束光,在对应的各个像载体上成像;所述光学元件支撑体,用于支撑所述多个修正透镜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框体,固定所述光学元件支撑体,所述光学元件支撑体用所述支撑框体的两端部固定在所述框体上。
按照所述的构成,由于光学元件支撑体用支撑框体的两端部固定在所述框体上,所以减少了修正透镜因热量造成的在光扫描方向的位置偏移,并且可以可靠地把修正透镜固定在光学扫描单元上。
优选的是,所述光学元件支撑体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体两端部的支撑轴,在所述框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撑轴的V字形槽部,所述光学扫描单元还具有在所述支撑轴可以相对于所述槽部进行转动调整的状态下,把所述支撑轴按压在所述槽部上的弹性构件。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光学元件支撑体的支撑轴以相对于框体的槽部可以转动调整的状态被按压,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使用夹具修正弓形等调整修正透镜的角度的操作,再有,在角度调整后,通过把支撑轴接合固定在槽部,可以防止修正透镜的角度调整偏移。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框体的刚性比所述框体的刚性高。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支撑框体的刚性比框体的刚性高,所以即使支撑框体产生热膨胀,支撑框体也不挠曲,而框体产生挠曲,可以减少对修正透镜的角度和位置的影响。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所述的光学扫描单元;以及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用从所述光学扫描单元射出的光形成图像。
按照所述的构成,可以减少修正透镜因热量造成的在光扫描方向的位置偏移,由于可以把修正透镜可靠地固定在光学扫描单元上,所以可以形成减少套色不准的良好的图像。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元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体,具有与光扫描方向为长度方向的修正透镜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隔开规定距离设置的侧面,至少除了光的入射部和射出部以外,覆盖所述修正透镜进行支撑;以及压靠构件,用于把所述修正透镜压靠在所述支撑框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距离为所述修正透镜在长度方向因热膨胀造成的伸长距离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靠构件设置在所述修正透镜长度方向的基本中央部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具有与所述修正透镜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隔开规定距离设置的两个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靠构件沿所述修正透镜的光轴方向,把所述修正透镜压靠在所述支撑框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靠构件还沿与所述修正透镜的光轴方向垂直且与光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把所述修正透镜压靠在所述支撑框体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用铸铝做成。
8.一种光学扫描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部,具有多个光源;转动多面体,使从所述多个光源射出的光偏转;多个修正透镜,用于把通过所述转动多面体偏转的来自所述多个光源的各束光,在对应的各个像载体上成像;如权利要求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支撑体,用于支撑所述多个修正透镜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框体,固定所述光学元件支撑体,其中,所述光学元件支撑体用所述支撑框体的两端部固定在所述框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扫描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支撑体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体的两端部的支撑轴,在所述框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撑轴的V字形槽部,所述光学扫描单元还具有在所述支撑轴相对于所述槽部可以转动调整的状态下,把所述支撑轴按压在所述槽部上的弹性构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扫描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的刚性比所述框体的刚性高。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扫描单元;以及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用从所述光学扫描单元射出的光形成图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光学元件支撑体、具有该光学元件支撑体的光学扫描单元、以及具有该光学扫描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光学元件支撑体包括支撑框体,具有与光扫描方向为长度方向的修正透镜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隔开规定距离设置的侧面,至少除了光的入射部和射出部以外,覆盖修正透镜进行支撑;以及压靠构件,用于把修正透镜压靠在支撑框体上。由此,减少了光学元件因热量造成的在光扫描方向的位置偏移。
文档编号G03G15/01GK101025472SQ20071000315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7日
发明者船木敬一, 正木彰洋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