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14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分发明涉及一种装载在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以及复合机等利用了电子照相制版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历来,作为装载在复印机、打印机等利用了电子照相制版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一般采用热辊定影方式。在热辊定影方式中,通过使具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纸张(记录材料)通过已加热的定影辊和压接在其上的加压辊之间,来熔融调色剂图像而定影在纸张上。
还有,近几年,对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的要求变高,所以在增加单位时间内印字处理的纸张数的同时,也在促进输送纸张的高速化。例如,以前,具有60张/分(A4纸横向输送)以上的速度的装置被认为是高速机,但是,近几年,将具有80张/分以上的速度的装置认为高速机。于是,最近,也在促进开发具有100张/分以上的速度的装置。
在装载在这样的高速机中的定影装置中,以将迅速加热定影辊的表面的同时降低整体定影装置的总消耗电力为目的,采用在定影辊的外周配置外部加热装置并从外部(表面侧)加热定影辊的方式(外部加热定影方式)。
作为外部加热装置,提出了如下的方式带方式,在内部具有热源的多个加热辊之间卷绕架设环形的带状构件,并使经过加热的带状构件与定影辊相接触;辊子方式,使加热辊(以下,称作外部加热辊)与定影辊的表面相接触。
上述外部加热辊一般采用在极薄的管坯的内部配置有作为热源的加热器的结构,该管坯由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率的铝或者铁族材料构成。由于外部加热辊采用薄壁,所以外部加热辊的表面通过由加热器供给的热量立即变热,从而能够立即对与其相接触的定影辊进行加热(速热性)。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8-190294号公报(1996年7月23日公开)但是,设置了这种外部加热辊的现有的定影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在定影辊的加热工序或者定影工序等加热定影辊的工序结束之后,因与外部加热辊相接触的定影辊的部分被进行局部加热而定影辊的表面发生老化或者破坏。
对定影辊的温度控制采用如下的通电/断电控制而实施在定影辊的表面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定影设定温度之前,向配置在定影辊以及外部加热辊的各内部的加热器进行通电,若达到定影设定温度,则进行断电。
另一方面,在加热工序等加热定影辊的升温工序中,定影辊的驱动如下在定影辊的表面温度达到定影设定温度之前进行旋转,若达到定影设定温度,则停止旋转。另外,加热工序结束后,在指示印字处理之前的待机工序等温度保持工序中,定影辊保持停止。加压辊以及外部加热辊以通过与定影辊表面的相接触来进行从动旋转的方式构成,并通过定影辊的停止来停止。
在图11中表示在现有定影装置中,经过电源起动时的加热工序而转移到待机模式时的向各加热器的通电/断电、定影辊的驱动源的通电/断电、以及各辊子的表面温度的变化。
向定影辊、加压辊、以及外部加热辊的各加热器的通电在加热过程中是同步地控制的,若定影辊的表面温度达到定影设定温度而结束加热,则进行断电,并转移到待机模式。在待机模式中,由以下方式驱动外部加热辊的加热器一直保持断电状态,而若定影辊的表面温度低于定影设定温度,则只对定影辊和加压辊的加热器进行通电;若定影辊的表面温度高于定影设定温度,则只对定影辊和加压辊的加热器进行断电。另外,在图11中,对各加热器进行断电之后各辊子的表面温度的继续上升是由辊子内部的热传递的时间损失引起的。
另一方面,定影辊的驱动如下在加热开始后,若定影辊的表面温度超过调色剂软化温度,则进行通电,之后,若定影辊的表面温度达到定影设定温度而结束加热,则进行断电,并在待机模式中一直保持断电状态。
如图11所示,在这样的现有加热器以及驱动源的驱动中,在结束加热之后发生外部加热辊的表面温度急速上升的过冲现象。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外部加热辊采用了以薄壁立即加热定影辊的规格,而且将外部加热辊的热源和定影辊之间的温度梯度设定成较大。因此,虽然外部加热辊内部的加热器已被断电,但若使定影辊的旋转突然停止,则从外部加热辊向定影辊的热传递在瞬时内被中断,从而外部加热辊的表面温度急速上升。若该温度超过定影辊的表面层的耐久温度,则与外部加热辊相接触的定影辊的部分局部过热,从而导致定影辊的老化或者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这些装置不会发生因定影辊表面被外部加热辊局部加热而发生老化或者破坏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具有可旋转的定影构件、压接该定影构件的加压构件、以及与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接触而从外侧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构件,通过使记录材料通过所述定影构件和加压构件之间,对形成在该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其中,所述定影装置具有对所述定影构件的驱动、和向配置在所述定影构件以及所述外部加热构件的各内部中的热源供电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在从使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上升到所述定影设定温度的升温工序转移到待机模式,停止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时,所述控制部实施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在停止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之后,也使所述定影构件在规定期间内继续旋转。
而且,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具有上述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装置。
如上所述,若停止向配置在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的同时停止定影构件的旋转,则有可能引起因发生外部加热构件的表面温度急速上升的过冲现象而使定影辊的表面发生老化或者破坏的现象。
因此,实施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在停止向配置在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之后,定影构件继续旋转规定期间,因此不会发生过冲现象,在定影构件停止旋转的时刻,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表面温度不会超过定影构件的耐久温度,从而能够防止定影构件的老化或者破坏。
通过以下所示的记载会了解本发明更多的其它目的、特征、以及益处。而且通过参照附图而进行的说明,会明确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且表示定影单元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且表示装载了定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a)是上述定影单元的中央部分的剖视图,图3(b)是定影单元的端部侧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定影单元所具有的定影辊、加压辊、外部加热辊的配置的图。
图5是表示在从电源起动时的加热工序的开始转移到待机模式的期间定影辊用加热器以及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的各通电控制和定影辊的驱动控制的时序图。
图6是将从电源起动时的加热工序的开始转移到待机模式而待机的期间定影辊、加压辊、以及外部加热辊的各表面温度的变化与定影辊用加热器以及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的各通电控制和定影辊的驱动控制共同表示的图。
图7是表示在结束印字处理并转移到待机模式中的定影辊用加热器以及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的各通电控制和定影辊的驱动控制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在从以第二节电模式待机的状态复位而转移到印字处理的期间定影辊用加热器以及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的各通电控制和定影辊的驱动控制的时序图。
图9是将从以第二节电模式待机的状态复位而转移到印字处理的期间定影辊、加压辊、以及外部加热辊的各表面温度的变化与定影辊用加热器以及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的各通电控制和定影辊的驱动控制共同表示的图。
图10是表示在从以第一节电模式待机的状态复位而转移到印字处理的期间中的定影辊用加热器以及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的各通电控制和定影辊的驱动控制的时序图。
图11是将从现有装置的电源起动时的加热工序的开始转移到待机模式的期间定影辊、加压辊、以及外部加热辊的各表面温度的变化与定影辊用加热器以及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的各通电控制和定影辊的驱动控制共同表示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10进行说明如下。另外,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
在图2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根据从外部传输的图像数据或者由图像形成装置1本身读取的图像数据,在规定的纸张(记录纸张)上形成单色图像的装置。如图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曝光单元2、显影器3、感光鼓10、转印单元11、带电器4、清洁单元5、定影单元(定影装置)6、供纸托盘8、排纸托盘9、以及控制部50等。
带电器4是用于使感光鼓10表面均匀带电成规定电位的带电构件。作为带电器4,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非接触式的放电器型的带电器4,也可以采用辊型或者刷型的接触式带电器。
曝光单元2根据上述图像数据对通过带电器4均匀带电的感光鼓10进行曝光,并将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10表面上。
作为曝光单元2,如图1所示,可以采用具有激光照射部2a以及反射镜2b的激光扫描单元(LSU),也可以采用将发光器件(例如EL或者LED)以阵列状排列的写入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为了进行高速印字处理而采用了通过利用多束激光来降低照射时间高速化的两束方式。
显影器3通过采用调色剂(在这里是黑色调色剂)对在感光鼓10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图像。
转印单元11将由显影器3在感光鼓10上进行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被输送的纸张上。
定影单元6通过使在转印单元11转印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纸张通过可自由旋转的定影辊(定影构件)12和压接该定影辊12的加压辊(加压构件)13之间(以下称作“定影咬入部”)来熔融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并在纸张上进行定影。关于定影单元6的详细结构,在后面进行描述。
清洁单元5除去及回收在进行显影及图像转印之后的感光鼓10上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
供纸托盘8用于储备使用于图像形成的纸张。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对大量的纸张进行高速印字处理,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下部配置有多个供纸托盘8、8,在各个托盘中分别收藏有500~1500张的规定尺寸的纸张。还有,除了供纸托盘8以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部还配置有大容量的供纸盒(LCC)81以及手动送纸托盘82,其中,该供纸盒81可大量收藏多种规格的纸张;该手动送纸托盘82主要在对不规定尺寸的纸张进行印字时使用。
排纸托盘9用于保持结束了图像形成的纸张。排纸托盘9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与手动送纸托盘82相反一侧的侧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替代排纸托盘9,将对图像形成后的纸张进行装订处理及打孔处理等后处理装置或者多段的排纸托盘作为附件配置。
控制部50用于对上述的各部进行动作控制或者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该控制部50是至少包括CPU以及RAM的微型计算机,其通过读取记录在未图示的记录介质中的程序来发挥功能。关于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描述,后述的定影控制部(控制部控制组件)30由该控制部50构成。
接着,关于定影单元6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图3(a)(b)中表示了定影单元6的概略剖视图。其中,图3(a)是定影辊12以及加压辊13的中央部分的剖视图,图3(b)是定影辊12以及加压辊13的端部侧的剖视图。另外,在图4中表示了上述定影辊12、加压辊13、以及后述的外部加热辊14的配置。
定影辊12被加热到规定温度而对通过定影单元部的、形成有调色剂图像(未定影)的纸张进行加热。定影辊12是在由诸如铁、不锈钢、铝、铜等金属或者由这些合金等构成的管坯上卷绕作为弹性层的硅橡胶(2~3mm)而构成的。而且具有使由硅橡胶构成的层具有蓄热效果的功能。而且,在该弹性层上可以设置由PFA(四氟乙烯和全氟烃基乙烯醚的共聚物)或PTFE(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构成的分模层(未图示)。
定影辊12在管坯内部具有热源,该热源用于使该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达到调色剂图像的定影所需要的温度。定影辊12表面通过该热源被加热到预先设定的定影设定温度(在这里是180°,一般为160°~200°)。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具有主加热器15以及辅助加热器16的两个热源,从而可以将定影辊12表面分为中央部分和端部侧而对其进行部分性的加热。
如图4所示,在辊子中央部分,主加热器15卷绕有细丝(Filament)F,该部分为发热区域,从而对定影辊12的中央部分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在主加热器15的发热区域外侧的两端部侧,辅助加热器16分别卷绕有细丝F,该部分为发热区域,从而对定影辊12的两端部侧进行加热。
另外,在定影辊12的中央部分以及端部侧上配置有由用于检测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的热敏电阻构成的温度传感器19、20,。该温度传感器19、20构成温度检测部,用于检测可对定影辊12表面进行局部加热的作为热源的主加热器15以及辅助加热器16的各加热区域相对应的部分的表面温度。
其中,检测中央部分温度的中央部温度传感器19以与定影辊12表面非接触的方式被配置,而检测端部侧温度的端部温度传感器20与定影辊12相接触地配置。在此,之所以对中央部温度传感器19采用非接触方式,是因为中央部分与端部侧相比,纸张通过的频率更高,因此由在定影辊12表面上卷绕的纸张受损伤的可能性较高。后述的温度控制部32对由中央部温度传感器19检测的检测温度进行与从定影辊12表面分离的距离相对应的温度偏移的补偿。
另一方面,加压辊13在其端部具有压接机构(未图示),通过该压接机构以规定的压力压接定影辊12。加压辊13是在由诸如铁、不锈钢、铝、铜等金属或者由这些的合金等构成的管坯上卷绕作为弹性层的硅橡胶(5~10mm)而构成的。与定影辊12相同地,也具有使由硅橡胶构成的层具有蓄热效果的功能。
还有,在此,在加压辊13的内部也配置有作为热源的加压辊用加热器17,从而抑制加压辊13从定影辊12吸取的热量。
在这样的定影辊12以及加压辊13的各自的外周上配置有纸张剥离爪22、22,用于剥离卷在定影辊12或者加压辊13外周上的纸张。而且,在定影辊12的外周上设置有用来除去附着在定影辊12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单元21。
从转印单元11(参照图2)沿着导纸机构23被引导的纸张通过定影单元部之后,利纸张张剥离爪22、22从定影辊12或者加压辊13上剥离,之后,沿着导纸机构24及25输送。另外,纸张剥离后的定影辊12表面由清洁单元21进行清扫。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为了进行高速印字处理而设置有外部加热辊14,对定影辊12从其表面侧开始进行加热。外部加热辊14是在铝或者铁等的极薄的管坯内部配置作为热源的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而构成的。外部加热辊14的管坯的厚度根据材质而不同,为0.2~0.5mm,从而能够通过来自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的热量来迅速升温而对定影辊12表面进行加热。
还有,在定影单元6中的定影辊12、加压辊13、以及外部加热辊14当中,只有定影辊12与驱动源连接而被驱动旋转,而加压辊13以及外部加热辊14通过各辊子表面与定影辊12表面进行接触而从动于定影辊12的旋转。
在图1中表示上述定影单元6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在图1中,30为定影控制部(控制部控制组件),控制定影辊12的驱动、以及向主加热器15、辅助加热器16、加压辊用加热器17、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供电。
定影控制部30具有主控制部37、马达控制部31、以及温度控制部32。马达控制部31经由马达驱动器34控制作为使定影辊12旋转的驱动源的马达35,并根据来自主控制部37的指示来控制马达35。
温度控制部32采用对应的加热器驱动器来调整向上述的主加热器15、辅助加热器16、加压辊用加热器17、以及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供电,具体来讲,控制通电/断电。
温度控制部32根据来自主控制部37的指示实施加热工序(一个升温工序),并根据上述的中央部温度传感器19以及端部温度传感器20的检测温度使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定影设定温度。
还有,温度控制部32根据来自主控制部37的指示,基于上述的中央部温度传感器19以及端部温度传感器20的检测温度,对向上述各加热器15~18的通电进行通电/断电,以使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达到所规定的温度。
在此,在印刷处理实施中以及通常的待机模式中,温度控制部32以使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达到定影设定温度的方式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当已选择各节电模时,调整成使在待机模式时的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达到与各节电模式对应地设定的设定温度。
在本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定有三个阶段的节电模式。第一节电模式(第一的节电模式)是如下的模式削减消耗电力,并且以设定成在提出印字要求之后不使用户等待即能够实施印字处理的温度待机的模式。也被称作省能量模式。
第二节电模式(第二的节电模式)是进一步削减消耗电力的模式,是在提出印字要求之后经过加热工序而提高到定影设定温度的模式,待机时的设定温度设定为比定影设定温度低很多的温度。
第三节电模式(第二的节电模式)是将消耗电力削减最多的模式,是在提出印字要求之后经过与电源起动时相同程度的加热工序期间而提高到定影设定温度的模式,在待机时,不进行定影辊12的加热。也称作切断模式。
主控制部37向马达控制部31以及温度控制部32输出指示信号。在主控制部37中输入有印字要求信号、表示节电模式种类的模式信号、表示主体装置的电源开/关的电源开/关信号、以及排出检测传感器33的检测信号等,主控制部37根据这些信号输出指示信号。排纸检测传感器33是用来检测纸张向定影单元6之外的排出的传感器。
另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说明,将作为加热定影辊12的热源、且在实施时分别受控制的主加热器15和辅助加热器16表示为定影辊用加热器39,并表示为用定影用加热器驱动器38来进行调整。另外,关于加压辊用加热器17,省略了其说明。
还有,主控制部37通过向马达控制部31以及温度控制部32进行指示,从使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上升到定影设定温度的升温工序转移到待机模式,对配置在外部加热辊14内部的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断电时实施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在断开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之后,也使定影辊12继续旋转规定期间。
如上所述,若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断电的同时停止定影辊12的旋转,则有可能引起因发生外部加热辊14的表面温度急速上升的过冲现象而使定影辊的表面发生老化或者破坏的现象。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实施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断电之后,定影辊23也继续旋转规定期间。
由此不会发生过冲现象,在定影辊12的旋转被停止的时刻,外部加热辊14的表面温度不会超过定影辊12的耐久温度,从而能够防止定影辊12的老化或者破坏。
具体来讲,如图5所示,当结束电源起动时的加热工序并转移到待机模式,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断电时,以及如图7所示,当结束印字处理工序结束时的升温工序并转移到待机模式,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断电时,实施上述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
图5是表示在从电源起动时的加热工序的开始转移到待机模式的期间中的定影辊用加热器39以及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的各通电控制和定影辊12的驱动控制的时序图。图7是表示在结束印字处理并转移到待机模式的期间中的定影辊用加热器39以及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的各通电控制和定影辊12的驱动控制的时序图。另外,在图6中表示在从电源起动时的加热工序的开始转移到待机模式的期间中的定影辊12、加压辊13、以及外部加热辊14的各表面温度的变化。
如图5、图6所示,在电源起动时的加热工序中,若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达到定影设定温度,则转移到待机模式,对定影辊用加热器39和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断电,从而定影辊12的旋转也被停止,但在本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定有驱动延迟时间,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断电之后,使定影辊12多旋转相当于该驱动延迟时间的一段时间。
从而,如图6所示,不会发生在定影辊12的旋转被停止的时刻的外部加热辊14的表面温度超过定影辊12的耐久温度的情况。
结束印字处理并转移到待机模式时也相同,如图7所示,印字处理结束,并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达到定影设定温度之后,转移到保持为定影设定温度的待机时的温度控制,从而定影辊12的驱动被停止。此时,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断电之后,定影辊12多旋转相当于该驱动延迟时间的一段时间。
在此,作为定影辊12继续旋转的驱动延迟时间,至少需要外部加热辊14中与定影辊12相接触的部分的表面温度变为定影辊12表面的耐久温度以下所需要的时间。更优选地,设定为接触部分的表面温度变为定影设定温度以下所需要的时间。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进行断电之后,使外部加热辊14多转2~3圈。驱动延迟时间或者多旋转的圈数等由于因外部加热辊14的结构等而变化,因此在进行实验的基础上适当地设定即可。
还有,在本图像形成装置1中,主控制部37除了实施上述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之外,通过向马达控制部31以及温度控制部32进行指示,在电源起动时或者从各节电模式复位时的升温工序中实施第二定影构件保护处理,使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通电的时间晚于定影辊用加热器39的通电。
如上所述,外部加热辊14具有速热性,从而表面温度急速上升,因此若与定影辊12同时开始进行加热,即使在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达到定影设定温度的时刻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断电,其表面温度也有可能超过定影上限温度,但在本图像形成装置1中实施第二定影构件保护处理,使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的通电晚于对定影辊用加热器39的通电。
由此,即使在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达到定影设定温度的时刻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断电,也不易发生其表面温度超过定影上限温度而变得过高的现象。
具体来讲,如图5、图8所示,在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从低于调色剂的软化温度的状态开始升温的电源起动时的加热工序、以及从第二节电模式复位时的加热工序中,电源起动或者有了印字要求之后,对定影辊用加热器39首先进行通电,若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达到调色剂的软化温度,则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通电。
图8是表示在从以第二节电模式待机的状态复位而转移到印字处理的期间中的定影辊用加热器39以及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的各通电控制和定影辊12的驱动控制的时序图,在图9中表示该期间中的定影辊12、加压辊13、以及外部加热辊14的各表面温度的变化。
通过使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的通电晚于对定影辊用加热器39的通电,在电源起动时的加热工序中,如图6所示,外部加热辊14的表面温度的达到温度为定影上限温度以下,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因过热引起的定影辊12的老化、破坏。
另外,在此,定影辊12的旋转也在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达到调色剂的软化温度之后开始。这是为了避免由于附着在定影辊12表面的调色剂而定影辊12的表面被损伤的现象。
同样地,通过使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的通电晚于对定影辊用加热器39的通电,在从第二节电模式复位时的加热工序中,如图9所示,外部加热辊14的表面温度的达到温度为定影上限温度以下,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因过热引起的定影辊12的老化、破坏。
还有,如图10所示,在定影辊12的表面温度从高于调色剂的软化温度、且低于定影设定温度的状态升温的第一节电模式(省能量模式)复位时的升温工序中,在提出印字要求的时刻对定影辊用加热器39进行通电,并在最先供给的第一张纸张的前端到达定影咬入部的时刻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通电。
图10是表示在从以第一节电模式待机的状态复位而转移到印字处理的期间中的定影辊用加热器39以及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的各通电控制和定影辊12的驱动控制的时序图。
还有,在本图像形成装置1中,主控制部37通过向马达控制部31以及温度控制部32进行指示,在电源起动时的加热工序中,若经过加热工序转移到待机模式,则不会立即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断电,而如图5、图6所示,在规定时间内实施与向定影辊用加热器39的通电/断电控制同步地控制向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的通电/断电的蓄热处理。
通过实施第二定影构件保护处理,在加热工序结束时,不易发生外部加热辊14的表面温度超过定影上限温度而变得过高的现象,从而由这样的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18进行的蓄热处理成为可能。由此,比起只采用定影辊用加热器39进行的结构,更能缩短定影辊12的蓄热所需要的时间。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具有可旋转的定影构件、压接该定影构件的加压构件、以及与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接触而从外侧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构件,通过使记录材料通过所述定影构件和加压构件之间,对形成在该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其中,所述定影装置具有对所述定影构件的驱动、和向配置在所述定影构件以及所述外部加热构件的各内部中的热源供电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在从使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上升到所述定影设定温度的升温工序转移到待机模式,停止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时,所述控制部实施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在停止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之后,也使所述定影构件在规定期间内继续旋转。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具有可旋转的定影构件、压接该定影构件的加压构件、以及与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接触而从外侧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构件,通过使记录材料通过所述定影构件和加压构件之间,对形成在该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对所述定影构件的驱动、和向配置在所述定影构件以及所述外部加热构件的各内部中的热源供电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在从使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上升到所述定影设定温度的升温工序转移到待机模式,停止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时,所述控制部实施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在停止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之后,也使所述定影构件在规定期间内继续旋转。
如上所述,若停止向配置在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的同时停止定影构件的旋转,则有可能引起因发生外部加热构件表面温度急速上升的过冲现象而使定影辊的表面发生老化或者破坏的现象。
根据这些实施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在停止向配置在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之后,使定影构件继续旋转规定期间,因此不会发生过冲现象,并在定影构件停止旋转的时刻,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表面温度不会超过定影构件的耐久温度,从而能够防止定影构件的老化或者破坏。
第一定影构件处理可以例如在电源起动时的升温工序结束时或者在印字处理工序结束时的升温工序结束时进行。
作为实施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使定影构件继续旋转的规定时间,例如,可以采用与所述定影构件相接触的部分的所述外部加热构件的表面温度变为所述定影构件表面的耐久温度以下所需要的期间。
还有,作为实施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使定影构件继续旋转的规定期间,更优选地,设定为与所述定影构件相接触的部分的所述外部加热构件的表面温度变为所述设定温度以下所需要的期间,这样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定影构件的老化或者破坏。
进而,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电源起动时或者从节电模式复位时的升温工序中,所述控制部实施第二定影构件保护处理,使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的开始晚于向配置在所述定影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
如上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具有速热性,从而表面温度急速上升,因此若与定影构件同时开始进行加热,即使在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达到定影设定温度的时刻停止向配置在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其表面温度也有可能超过定影上限温度。
因此,则由控制部实施第二定影构件保护处理,向配置在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的开始晚于向配置在定影构件内部的热源的电力供应的开始,因此即使在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达到定影设定温度的时刻停止向配置在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也不易发生其表面温度超过定影上限温度而变得过高的现象。
针对延迟向配置在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的开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从高于所述调色剂的软化温度、且低于所述定影设定温度的状态开始升温的第一节电模式复位时的升温工序中,在最初供给的第一张记录材料的前端到达定影构件和加压构件之间的时刻,开始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
还有,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从低于所述调色剂的软化温度的温度状态开始升温的电源起动时或者从第二节电模式复位时的升温工序中,若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达到所述调色剂的软化温度,则开始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
进而,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电源起动时的升温工序中,若从该升温工序转移到待机模式,则在规定时间内实施与向配置在所述定影构件内部的热源的供电控制同步地控制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的蓄热处理。
通过实施第二定影构件保护处理,在升温工序结束时,不易发生外部加热构件的表面温度超过定影上限温度而变得过高的现象,从而由这样的配置在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所进行的蓄热处理成为可能,而且比起只用配置在定影构件内部的热源来进行处理的结构,更能缩短定影构件的蓄热所需要的时间。
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中表示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种种变更,将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而且,在发明的详细说明中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或者实施例,归根到底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以不能仅限定于这样的具体实施例而做出狭义的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下面所记载的权利要求项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种种变更而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定影装置,具有可旋转的定影构件、压接该定影构件的加压构件、以及与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接触而从外侧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构件,通过使记录材料通过所述定影构件和加压构件之间,对形成在该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定影构件的驱动、和向配置在所述定影构件以及所述外部加热构件的各内部中的热源供电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在从使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上升到所述定影设定温度的升温工序转移到待机模式,停止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时,所述控制部实施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在停止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之后,也使所述定影构件在规定期间内继续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源起动时的升温工序结束时,所述控制部实施所述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印字处理工序结束时的升温工序结束时,所述控制部实施所述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定影构件相接触的部分的所述外部加热构件的表面温度变为所述定影构件表面的耐久温度以下的期间,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定影构件继续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定影构件相接触的部分的所述外部加热构件的表面温度变为所述设定温度以下的期间,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定影构件继续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源起动时或者从节电模式复位时的升温工序中,所述控制部实施第二定影构件保护处理,使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的开始晚于向配置在所述定影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的开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从高于所述调色剂的软化温度、且低于所述定影设定温度的状态开始升温的、从第一节电模式复位时的升温工序中,在最初供给的第一张记录材料的前端到达定影构件和加压构件之间的时刻,所述控制部开始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从低于所述调色剂的软化温度的状态开始升温的、电源起动时或者从第二节电模式复位时的升温工序中,若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达到所述调色剂的软化温度,则所述控制部开始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源起动时的升温工序中,若从该升温工序转移到待机模式,则所述控制部在规定时间内实施与向配置在所述定影构件内部的热源的供电同步地对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进行控制的蓄热处理,之后停止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具有可旋转的定影构件、压接该定影构件的加压构件、以及与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接触而从外侧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构件,通过使记录材料通过所述定影构件和加压构件之间,对形成在该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定影构件的驱动、和向配置在所述定影构件以及所述外部加热构件的各内部中的热源供电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在从使所述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上升到所述定影设定温度的升温工序转移到待机模式,停止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时,所述控制部实施第一定影构件保护处理,在停止向配置在所述外部加热构件内部的热源供电之后,也使所述定影构件在规定期间内继续旋转。
全文摘要
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从使影辊的表面温度上升到定影设定温度的升温工序转移到待机模式,并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进行断电的同时使定影辊停止旋转时,定影控制部通过设置驱动延迟时间,对外部加热辊用加热器进行断电之后,使定影辊多旋转相当于该驱动延迟时间的一段时间。由此能够提供一种不发生因定影辊表面被外部加热辊局部加热而发生老化或者破坏的现象的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046668SQ20071009617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8日
发明者堀裕明, 立石嘉信, 青木浩司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