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图像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274001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通常被人知道的有激光束打印机等。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例如具有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 的显影装置。还有,图像形成装置在从计算机等外部装置发送图像信号等 的情况下,用显影装置内的显影剂将担载于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形成显 影剂像,将该显影剂像转印于介质上,最终在介质上形成图像。上述显影装置具备能够以担载显影剂的而状态旋转的显影剂担载体, 该显影剂担载体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还有,在该显 影剂担载体的表面有时考虑担载充分的量的显影剂的情况等而设置规则 地配置的凹部。另外,在显影装置设置有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 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作为该抵接部件,例如,有限定担 载于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的层厚的层厚限定部件。专利文献1特开2006—2593S4号公报然而,知道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抵接部件根据该抵接部件的温度的大 小,显示橡胶态的性质的或玻璃态的性质。还有,在通常使用抵接部件的 温度中,该抵接部件显示橡胶态的性质。因此,要求在显影装置设置有抵 接部件的情况下,也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该抵接部件。另外,知道抵接部件有时振动,但抵接部件根据振动数的大小,显示 橡胶态的性质或玻璃态的性质。即,若将该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 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值作为损失正切(tanS),则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大 于所述损失正切(tanS )成为最大时的振动数(以下,还称为"损失正切最大振动数")的情况下,该抵接部件显示玻璃态的性质。另一方面抵接 部件的振动数小于所述损失正切最大振动数的情况下,该抵接部件显示橡 胶态的性质。如上所述,抵接部件与显影剂担载体的表面(该表面具有凹部)抵接, 该显影剂担载体在其旋转时与抵接部件滑动摩擦,由此使该抵接部件振 动。还有,伴随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的抵接部件的振动数大于所述 损失正切最大振动数的情况下,该抵接部件显示玻璃态的性质,因此,不 能满足上述要求。另外,知道抵接部件有时伴随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但抵接部 件根据振动数,显示橡胶态的性质或玻璃态的性质。因此,为了满足上述 要求,希望管理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抵接部件的振动数,以使抵接部件 显示橡胶态的性质。另一方面,在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抵接部件的情况下,有时伴随抵接 部件的振动而发生异常噪声。在此,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抵接部件显示动 态粘弹性(弹性性质和粘性性质),但在该两个性质中的弹性性质的影响 大的情况下,抵接部件的振动时的振幅变大,因此,容易发挥异常噪声。另外,知道有抵接部件有时伴随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但抵接 部件根据振动数的大小显示橡胶态的性质或玻璃态的性质。因此,为了满 足上述要求,希望管理抵接部件的振动数,以使抵接部件显示橡胶态的性 质。另一方面,在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抵接部件的情况下,有时伴随抵接 部件的振动,抵接部件的温度上升。在此,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抵接部件 显示动态粘弹性(弹性性质和粘性性质),但在该两个性质中的粘性性质 的影响大的情况下,构成抵接部件的分子链易振动,因此,易产生热,其 结果,抵接部件的温度易上升。然而,如上所述,所述抵接部件与显影剂担载体的表面抵接,另外, 在该显影剂担载体的该表面设置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因此,若显影剂担 载体旋转,则由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相对于抵接部件滑动,从而抵接部件振 动。还有,知道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所述凹部的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间距得到的值相当 于该振动数)过大,则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抵接部件不是显示橡胶态的性 质,而显示玻璃态的性质。从而,在进行显影时,需要使显影剂担载体以 使所述振动数不变得过大(即,使抵接部件不显示玻璃态的性质)的转速 旋转。然而,若以抵接部件显示橡胶态的性质的状态进行所述显影,则由于 基于该橡胶态的性质的抵接部件的粘附性等,抵接部件发生薄膜化(filming)。还有,若该薄膜化变得显著,则导致显影而最终形成于介质 的图像的画质劣化。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实现在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以橡胶态的性质 适当使用抵接部件的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在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以橡胶态的性质适当 使用抵接部件,且抑制伴随抵接部件的振动的异常噪声的发生。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在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以橡胶态的性质适当 使用抵接部件,且抑制抵接部件的温度上升。还有,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适当防止图像的画质的劣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具备: 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能够以担载显影剂的 状态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 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 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比在所述抵接部件的 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 件的振动数小。根据这样的显影装置可知,能够在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 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抵接部件。另外,在所述显影装置中,优选所述抵接部件是用于与所述表面抵接 而限定担载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的层厚的层厚限定部件。在所述 情况下,能够防止层厚限定部件以玻璃态的性质使用而导致不适当地限定显影剂的层厚的情况。另外,在所述显影装置中,优选所述抵接部件以使所述抵接部件的长 边方向沿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轴向,且使所述抵接部件的短边方向的一端 朝向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方式,与所述表面抵接,所述抵 接部件的与所述表面抵接的抵接部在所述短边方向上从所述一端离开。另外,在所述显影装置中,优选所述凹部是相对于所述周向的倾斜角 度不同的两种螺旋状槽部,该两种螺旋状槽部相互交叉而呈格子形状,所 述显影剂担载体具有由所述两种螺旋状槽部包围的正方形的顶面,该正 方形的顶面具有的两条对角线中的一对角线沿所述周向。在所述情况下, 规则正确的凹部容易形成于显影剂担载体的表面。另外,在所述显影装置中,优选该显影装置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 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装卸,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设定有使用温度区域,所述 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所述抵接部件的振动数根据温度的大小而不同,所 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 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比在所述使用温度区域内的所有温度 下的所述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小。在所述情况下, 在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图像形成时,必须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抵接部件。另外,在所述显影装置中,优选所述抵接部件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另外,在所述显影装置中,优选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 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比 如下所述的振动数小,即该振动数是在所述损失正切成为最大值时的所 述抵接部件的振动数小的振动数,且在该振动数时,所述损失正切成为所 述最大值的一半。在所述情况下,在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使抵接部件以 橡胶态的性质适当使用。同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可知,提供一种图像形状装置,其特征 在于,具备(a)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b)用于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该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C)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能够以担载显影 剂的状态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比在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 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 小。同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可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 在于,具备(A)计算机、和(B)能够与该计算机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a)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b) 用于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该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所述显影装置(C)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能够以担载显影 剂的状态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比在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 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小(c)。根据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可知,在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能够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抵接部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可知,提供一种显影装置, 其特征在于,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能够以担载显影剂的状态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是在比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 数小的振动数中,与使所述储藏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损失弹性模量的振动数 相同的大小的振动数。根据这样的显影装置可猴子,在显影剂担载体旋转 时,适当地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抵接部件,且能够抑制伴随抵接部件的振 动的异常噪声的产生。另外,在所述显影装置中,优选所述抵接部件是用于与所述表面抵接 而限定担载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的层厚的层厚限定部件。在所述 情况下,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层厚限定部件,适当地限定显影剂的层厚。另外,在所述显影装置中,优选所述凹部是相对于所述周向的倾斜角 度不同的两种螺旋状槽部,该两种螺旋状槽部相互交叉而呈格子形状,所述显影剂担载体具有由所述两种螺旋状槽部包围的正方形的顶面,该正方形的顶面具有的两条对角线中的一对角线沿所述周向。在所述 情况下,规则正确的凹部容易形成于表面。同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可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 于,具备(a)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b) 用于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该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所述显影装置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能够以担载显影 剂的状态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是在比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 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 数小的振动数中,与使所述储藏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损失弹性模量的振动数 相同的大小的振动数(C)。根据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可知,在显影剂担载 体旋转时,能够以橡胶态的性质适当地使用抵接部件,且能够抑制伴随抵接部件的异常噪声的发生。同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可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 在于,具备(A)计算机、禾口 (B)能够与该计算机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a)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b) 用于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该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c)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能够以担载显影剂的状态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是在比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 数小的振动数中,与使所述储藏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损失弹性模量的振动数相同的大小的振动数(c)。根据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可知,在显影剂旋转时,能够以橡胶态的性质适当地使用抵接部件,其鞒抑制伴随抵接部件的 振动的异常噪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可知,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能够以担载显影 剂的状态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是在比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 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 数小的振动数中,与使所述失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储藏弹性模量的振动数相 同的大小的振动数。根据这样的显影装置可知,在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能够以橡胶态的性质适当地使用抵接部件,且能够抑制抵接部件的温度上 升。另外,在所述显影装置中,优选所述抵接部件是用于与所述表面抵接 而限定担载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的层厚的层厚限定部件。在所述 情况下,以橡胶态的性质适当地使用层厚限定部件,适当地限定显影剂的 层厚。另外,在所述显影装置中,优选所述抵接部件以使所述抵接部件的长 边方向沿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轴向,且使所述抵接部件的短边方向的一端 朝向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方式,与所述表面抵接,所述抵接部件的与所述表面抵接的抵接部在所述短边方向上从所述 一端离开。在所述情况下,抑制抵接部和一端之间的薄膜的发生。另外,在所述显影装置中,优选所述凹部是相对于所述周向的倾斜角 度不同的两种螺旋状槽部,该两种螺旋状槽部相互交叉而呈格子形状,所述显影剂担载体具有由所述两种螺旋状槽部包围的正方形的顶面,该正方形的顶面具有的两条对角线中的一对角线沿所述周向。在所述 情况下,规则正切的凹部容易形成于表面。同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可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 在于,具备(a)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b) 用于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该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所述显影装置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能够以担载显影剂的状态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是在比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 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小的振动数中,与使所述损失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储藏弹性模量的振动数 相同的大小的振动数。根据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可知,在显影剂担载体旋 转时,能够以橡胶态的性质适当地使用抵接部件,且能够抑制抵接部件的 温度上升。同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可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 在于,具备(A)计算机、和(B)能够与该计算机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a)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b) 用于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该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所述显影装置(C)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能够以担载显影 剂的状态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是在比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 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 数小的振动数中,与使所述损失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储藏弹性模量的振动数 相同的大小的振动数(C)。根据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可知,在显影剂担载 体旋转时,能够以橡胶态的性质适当地使用抵接部件,且能够抑制抵接部 件的温度上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可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 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B)显影剂 担载体,其是在表面具备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用于担载显影剂的能够旋 转的显影剂担载体,利用担载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进行所述潜像的 显影;(C)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抵接部件,其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 表面抵接,且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D)控制器,其在开始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后,将该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提高至第一转速, 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一转速后,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降低至第二转速,使以该第二转速旋转的所述显影剂担载体进行所述 潜像的显影,所述第一转速是该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 度大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和所述抵接部件的损 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 的振动数之积的转速,所述第二转速是所述移动速度小于所述积的转速 (E)。根据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可知,适当地防止图像的画质的劣化。 另外,也可以如下所述,具有显影偏压施加部,其为了所述潜像的 显影而向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施加显影偏压,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显影剂担载 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一转速后,使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从该第一转速 经由所述移动速度变为与所述积相等的第三转速,降低至所述第二转速, 且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三转速后,利用所述显影偏压施 加部开始所述显影偏压的施加。在所述情况下,适当地回收薄膜。另外,也可以如下所述,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 所述第三转速之后,经过了如下所述的时间的时点之后,利用所述显影偏 压施加部开始所述显影偏压的施加,该时间是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表面中 的、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三转速时所述抵接部件抵接的部 分伴随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进一步的旋转移动至与所述像担载体对置的 位置的时间。在所述情况下,适当地回收薄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可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 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B)显影剂 担载体,其是在表面具备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用于担载显影剂的能够旋 转的显影剂担载体,利用担载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进行所述潜像的 显影;(C)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抵接部件,其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 表面抵接,且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D)控制器,其使以第 五转速旋转的所述显影剂担载体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在该潜像的显影结 束后,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提高至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积的第四 转速,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四转速后,使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停止,所述第五转速是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 移动速度小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和所述抵接部 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 接部件的振动数之积的转速(E)。根据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可知,防止图像的画质的劣化。 另外,也可以如下所述,具有显影偏压施加部,其为了所述潜像的 显影而向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施加显影偏压,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潜像的显影 结束后,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从所述第五转速经由所述移动速度变 为与所述积相等的第三转速,提高至所述第四转速,且在所述显影剂担载 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三转速后,经过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表面中的、所 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三转速时所述抵接部件抵接的部分伴 随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进一步的旋转而移动至与所述像担载体对置的位 置的时间的时点之前,结束利用所述显影偏压施加部进行的所述显影偏压 的施加。在所述情况下,适当地回收薄膜。另外,也可以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三转速之前,结 束利用所述显影偏压施加部进行的所述显影偏压的施加。另外,也可以如下所述,具有剥取部件,其用于与所述显影剂担载 体的所述表面接触,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剥取所述显影剂,所述控制器在 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四转速后,停止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 旋转时,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三转速后,经过了所述显 影剂担载体的表面中的、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三转速时所 述抵接部件抵接的部分移动至伴随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进一步的旋转而 与所述剥取部件接触的位置的时间的时点之后,停止所述旋转。在所述情况下,薄膜在显影剂担载体停止之前被剥取部件适当地剥取。同样,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可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 在于,具备计算机、和能够与该计算机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 形成装置具备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显影剂担载体,其是在表面具 备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用于担载显影剂的能够旋转的显影剂担载体,利用担载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由橡胶弹性体构 成的抵接部件,其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抵接,且伴随该显影剂 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控制器,其在开始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后,将该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提高至第一转速,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 所述第一转速后,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降低至第二转速,使以该第 二转速旋转的所述显影剂担载体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所述第一转速是该 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大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 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和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 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之积的转速,所述第二 转速是所述移动速度小于所述积的转速。根据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可知,适当地防止图像的画质的劣化。 同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可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计算机、和能够与该计算机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 形成装置具备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显影剂担载体,其是在表面具 备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用于担载显影剂的能够旋转的显影剂担载体,利 用担载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由橡胶弹性体构 成的抵接部件,其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抵接,且伴随该显影剂 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控制器,其使以第五转速旋转的所述显影剂担载体 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在该潜像的显影结束后,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 速提高至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积的第四转速,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 速成为所述第四转速后,使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停止,所述第五转速 是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小于该显影剂担载体 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和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 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之积的转速。 根据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可知,适当地防止图像的画质的劣化。 同样,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可知,也实现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 征在于,包括在开始利用担载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进行担载于像 担载体的潜像的显影的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后,将该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 提高至第一转速的步骤,其中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是在表面具备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用于担载显影剂的能够旋转的显影剂担载体,所述第一转速是该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大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 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和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 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之 积的转速,所述抵接部件抵接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且伴随该显 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一转速 后,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降低至所述移动速度变为小于所述积的第二转速的步骤;使以该第二转速旋转的所述显影剂担载体进行所述潜像的 显影的步骤。根据这样的图像形成方法可知,适当地防止图像的画质的劣化。 同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可知,也能够实现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以第五转速旋转的所述显影剂担载体进行所述潜像 的显影的步骤,其中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是在表面具备规则地配置的凹部, 且用于担载显影剂的能够旋转的显影剂担载体,利用担载于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显影剂进行担载于像担载体的潜像的显影,所述第五转速是所述显影 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小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 所述凹部的间距、和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 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之积的转 速,所述抵接部件抵接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且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在潜像的显影结束后,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提 高至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积的第四转速的步骤;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 转速成为所述第四转速后,停止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的步骤。 根据这样的图像形成方法可知,适当地防止图像的画质的劣化。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的附图及记载而变得更加明确。


图1是表示构成打印机10的主要构成要件的图。图2是 表示图1的打印机10的控制单元的方框图。图3是显影装置的概念图。图4是表示显影装置的主要构成要素的剖面图。图5是显影辊510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显影辊510的正面示意图。图7是表示槽部512的剖面形状的示意图。图8是图6是放大示意图。图9是表示橡胶部562的相对于温度的储藏弹性模量等的图表。 图10是表示的橡胶部562的相对于振动数(频率)的储藏弹性模量 等的图表。图11是表示橡胶部562的相对于振动数(频率)的损失正切(tanS ) 图表。图12是表示各物质的损失正切(tanS)的图表。 图13是表示实施例1的橡胶部562的损失正切tan S等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2的橡胶部562的损失正切tan S等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3的橡胶部562的损失正切tanS等的图。 图16A 图16E是表示显影辊510的制造工序中的显影辊510的变化 的示意图。图17是用于说明显影辊510的旋转加工的说明图。 图18A 18C是表示关于显影辊510的表面形状的变化的图。 图19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的外观结构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图19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1是表示相对于橡胶部562的振动数(频率)的储藏弹性模量等 的图表。图22是表示测定结果的表。图23A是表示橡胶部562和其周边部的图。图23B是表示发生薄膜的 形成的橡胶部562的图。图24是表示实验结果的表。图25是表示实施例7 9中的橡胶部562的相对于振动数(频率)的 储藏弹性模量G'图表。图26是表示实验结果的表。图27是表示执行显影辊510的上升控制时的显影辊510的转速的变 化的示意图。图28是表示执行显影辊510的下降控制时的显影辊510的转速的变 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 统、及图像形成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一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例一使用图l及图2,将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激光束打印机(以下,还称 为打印机)IO作为例子,对其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构成打印机10 的主要构成要素的图。图2是表示图1的打印机10的控制单元的方框图。 还有,在图1中,箭头表示上下方向,例如,供纸盘92配置于打印机10 的下部,定影单元90配置于打印机10的上部。<<打印机10的结构例>〉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如图1所示,沿担载潜像的作为像担载体的 一例的感光体20的旋转方向具有带电单元30、曝光单元40、 YMCK显 影单元50、 一次转印单元60、中间转印体70、清洁处理单元75,进而具 有二次转印单元80、定影单元90、构成向用户的报知机构且由液晶面板 构成的显示单元95、及控制这些单元等且控制打印机的动作的控制单元 100。感光体20具有圆筒状导电性基材和形成于其外周面的感光层,能够 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的顺时针 方向旋转。带电单元30是用于使感光体20带电的装置,曝光单元40是通过照 射机构而使带电的感光体20上形成潜像的装置。该曝光单元40具有半导 体激光器、多边镜、F—e透镜等,基于从个人计算机、字处理器等未图 示的主机输入的图像信号,向带电的感光体20上照射调制的激光。YMCK显影单元50是使用收容于显影装置的作为显影剂的一例的墨 粉、即收容于黑色显影装置51的黑色(K)墨粉、收容于品红色显影装置 52的品红色(M)墨粉、收容于青色显影装置53的青色(C)墨粉、及收 容于黄色显影装置54的黄色(Y)墨粉,将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潜像显影的装置。该YMCK显影单元50通过以所述四个显影装置51、 52、 53、 54被 装配的状态旋转,能够使所述四个显影装置51、 52、 53、 54移动。艮P, 该YMCK显影单元50利用四个保持部55a、 55b、 55c、 55d,保持所述四 个显影装置51、 52、 53、 54,所述四个显影装置51、 52、 53、 54能够以 中心轴50a为中心,维持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状态下旋转。还有,每当 一页量的图像形成结束时,与感光体20对置,利用收容于各自的显影装 置51、 52、 53、 54的墨粉,将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潜像依次显影。还有, 所述四个显影装置51、 52、 53、 54分别能够相对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主 体的一例的打印机主体10a (具体来说,YMCK显影单元50的所述保持 部)装卸。另外,对各显影装置的详细情况进行后述。一次转印单元60是将形成于感光体20的单色墨粉像转印在中间转印 体70的装置,若依次重叠四色的墨粉而转印,则在中间转印体70上形成 全彩墨粉像。该中间转印体70是在PET薄膜的表面上设置锡蒸镀层,进 而在其表层形成、层叠半导电涂料的无端带,以与感光体20大致相同的 周速度旋转驱动。二次转印单元80是用于将形成于中间转印体70的单色 墨粉像或全彩墨粉像转印于纸、薄膜、布等介质的装置。定影单元90经 转印于介质上的单色墨粉像或全彩墨粉像熔敷于介质上而形成永久像的 装置。清洁处理单元75是设置在一次转印单元60和带电单元30之间,且 具有抵接于感光体20的表面的橡胶制清洁处理板76,通过一次转印单元 60,将墨粉像转印于中间转印体70上,然后利用清洁处理板76刮落残留 于感光体20上的墨粉而将其除去的装置。控制单元100如图2所示包括主控制器101、和单元控制器102。主 控制器101经由接口 112与主机电连接,并具备用于存储从该主机输入的 图像信号的图像存储器113。单元控制器102与各单元电连接,通过接受 来自具备它们的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各单元的状态,同时基于从主控制器 IOI输入的信号,控制各单元,形成图像。<<打印机10的动作例>>其次,对这样构成的打印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若经由接口 (I/F) 112向打印机10的主控制器101输入来自未 图示的主机的图像信号及控制信号,则利用基于来自该主控制器101的指 令的单元控制器102的控制,使感光体20及中间转印体70旋转。感光体20旋转的同时,在带电位置被带电单元30依次带电。感光体 20的被带电的区域伴随感光体20的旋转而到达曝光位置,通过曝光单元 40,在该区域形成与第一色例如黄色Y的图像信息对应的潜像。另外, YMCK显影单元50中,收容黄色(Y)墨粉的黄色显影装置54位于对应 感光体20对置的显影位置。在感光体20上形成的潜像本随感光体20的 旋转而到达显影位置,通过黄色显影装置54用黄色墨粉显影。由此,在 感光体20上形成黄色墨粉像。在感光体20上形成的黄色墨粉像伴随感光 体20的旋转而到达一次转印位置,通过一次转印单元60转印在中间转印 体70。此时, 一次转印单元60上施加与墨粉T的带电极性(在本实施方 式中为负极性)相反的极性的一次转印电压。还有,在此期间,感光体20 和中间转印体70接触,另外,二次转印单元80从中间转印体70离开。上述处理通过对第二色、第三色、及第四色,按各自的显影装置依次 执行,将与各图像信号对应的四色的墨粉像重叠转印于中间转印体70上。 由此,在中间转印体70上形成全彩墨粉像。在中间转印体70上形成的全彩墨粉像伴随中间转印体70的旋转到达 二次转印位置,通过二次转印单元80转印于介质上。还有,介质从供纸 盘92经由供纸滚筒94、进出辊96,输送至二次转印单元80。另外,在进 行转印动作时,二次转印单元80被中间转印体70按压,并且被施加二次 转印电压。在介质上转印的全彩墨粉像通过被定影单元90加热加热,熔敷于介 质上。另一方面感光体20在经过一次转印位置后,通过被清洁处理单元 75支撑的清洁处理板76,刮落附着在其表面上的墨粉T,从而具备用于 形成其次的潜像的带电。刮落的墨粉T回收在具备清洁处理单元75的残 留墨粉回收部。一控制单元的概要一其次,参照图2,说明控制单元100的结构。控制单元100的主控制 器101经由接口 112与主体电连接。具备用于存储从该主机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存储器113。单元控制器102与装置主体的各单元(带电单元30、 曝光单元40、 YMCK显影单元50、 一次转印单元60清洁处理单元75、 二次转印单元80、定影单元90、显示单元95)电连接,接受来自它们具 备的传感器的信号,由此检测各单元的状态,同时,基于从主控制器101 输入的信号,控制各单元。 一显影装置一其次,使用图3 图8,对显影装置的结构例及动作例进行说明。图3 是显影装置的概念图。图4是表示显影装置的主要构成要素的剖面图。图 5是显影辊510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显影辊510的正面示意图。图7是 表示槽部512的剖面形状的示意图。图8是图6的放大示意图,是表示槽 部512及顶面515的图。还有,图4中所示的剖面图表示用与图3所示的 长边方向垂直的面截取显影装置的剖面。另外,在图4中,与图1相同地, 用箭头表示上下方向,例如,显影辊510的中心轴位于感光体20的中心 轴的下方。另外,在图4中,示出黄色显影装置54位于与感光体20对置 的显影位置的状态。另外,在图5 图8中,为了便于理解图,使槽部512 等的比例与实际不同。在YMCK显影单元50设置有收容黑色(K)墨粉的黑色显影装置51 、 说哦荣品红色(M)墨粉的品红色显影装置52、收容青色(C)墨粉的青 色显影装置53及收容黄色(Y)墨粉的黄色显影装置54,但各显影装置 的结构相同,因此,以下,对黄色显影装置54进行说明。<<显影装置的构成例》黄色显影装置54具有作为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辊510、上片520、 墨粉收容部530、壳体540、作为剥取部件的一例的墨粉供给辊550、作为 抵接部件的一例的限定板560、支撑器526等。显影辊510通过以担载墨粉T的状态旋转,将墨粉T输送至与感光体 20对置的对置位置(显影位置)。然后,用该墨粉T (担载于显影辊510 的墨粉T)对担载于感光体20的潜像进行显影。该显影辊510是包含铝 合金、铁合金等的部件。显影辊510如图5及图6所示,为了适当担载墨粉T,在其中央部510a 的表面具有作为凹部的一例的槽部51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该槽部512,设置有巻绕方向互不相同的两种螺旋状槽部512即第一槽部512a及第二 槽部512b。如图6所示,第一槽部512a及第二槽部512b的相对于显影辊 510的周向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另外,第一槽部512a的长边方向和显影 辊510的轴向所成的锐角的大小、和第二槽部512b的长边方向和所述轴 向所成的锐角的大小均为约45度。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槽部512a的 X方向的宽度及第二槽部512b的Y方向的宽度为约42pm,槽部512的深 度为约7pm,槽角度(在图7中用a表示的角度)为约90度。进而,槽部512具备底面514和侧面513,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513 的倾斜角度为约45度(参照图7)。这样构成的两种螺旋状槽部512如图5、图6及图8所示,规则地配 置在显影辊510的中央部510a的表面,呈相互交叉的格子形状。从而, 在所述中央部510a上形成多个槽部512的四方被包围的棱形(正方向) 的顶面515。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槽部512a的长边方向和所述轴向所 成的锐角的大小、和第二槽部512b的长边方向和所述轴向所成的锐角的 大小均为约45度,因此,在顶面515具有正方形的平面形状,且该顶面 515具有的两条对角线中的一对角线(另一方)沿显影辊510的周向(轴 向)。还有,正方形的顶面515的一边的长度如图7所示,为约38^m。另 外,槽部512的周向的间距(图8中所示的宽度L1)为约113nm。进而,显影辊510能够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如图4所示,在与感光 体20的旋转方向(在图4中为顺时针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图4中为逆 时针方向)旋转。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时,显 影辊510旋转时的显影辊510的表面的移动速度V (即,显影辊510的表 面上的显影辊510的线速度)为约320mm/s。另外,在进行所述潜像的显 影时,感光体20旋转时的感光体20的表面的移动速度(即,感光体20 的表面上的感光体20的线速度)为约200mm/s,显影辊510的相对于感 光体20的周向速度为约1.6。另外,在黄色显影装置54与感光体20对置的状态下,在显影辊510 和感光体20之间存在空隙。即,黄色显影装置54以非接触状态将形成于 感光体20上的潜像显影。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0中,使用跳跃式显影方式,在将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潜像显影时,在显影辊510和 感光体20之间形成交替电场。另外,在打印机10设置有用于向进行潜像 的显影的显影辊510施加显影偏压(在本实施方式为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 重叠的显影状态)的显影偏压施加部121 (图2)。还有,通过向显影辊510 施加显影偏压,在所述空隙形成交替电场。通过该交替电场,显影辊510 上的墨粉T在感光体20上移动,其结果,将在感光体20上的潜像显影。壳体540通过熔敷一体成型的多个树脂制壳体部、即上壳体部542和 下壳体部544而制造,在其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墨粉T的墨粉收容部530。 墨粉收容部530中,通过从内壁向内侧(图4的上下方向)突出的用于划 分墨粉T的隔壁545,划分为两个墨粉收容部即第一墨粉收容部530a和第 二墨粉收容部530b。另外,如图4所示,壳体540 (即,第一墨粉收容部 530a)在下部具有开口 572,显影辊510面向该开口 572而设置。墨粉供给辊550设置于所述第一墨粉收容部530a,将收容于该第一墨 粉收容部530a的墨粉T向显影辊510供给,并且将显影后残留于显影辊 510的墨粉T从显影辊510剥取。该墨粉供给辊550由聚氨酯泡沫钝改写 成,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显影辊510抵接(与显影辊510的表面接触)。 墨粉供给辊550配置于第一墨粉收容部530a的下部,收容于第一墨粉收 容部530a的墨粉T在该第一墨粉收容部530a的下部利用墨粉供给辊550 供给于显影辊510。墨粉供给辊550能够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该中心轴 位于显影辊510的旋转中心的下方。另外,墨粉供给辊550向与显影辊510 的旋转方向(在图4中为逆时针方向)相反的方向(图4中为顺时针方向) 旋转。上片520沿其轴向与显影辊510抵接,允许通过显影位置后残留于显 影辊510上的墨粉T的向显影辊510内的移动,且限制壳体540内的墨粉 T的向壳体540外的移动。该上片520是由聚乙烯薄膜等构成的密封材。 上片520由上片支撑板金522支撑。另外,在上片520的与显影辊510侧相反的一侧,以压縮状态设置有由黑海绵(乇々卜:/^一:/)等弹性体构成的上片推顶部件524。该上片推顶部件524通过其推顶力将上片520向 显影辊510侧推顶,由此将损失弹性模量上片520压紧在显影辊510上。 还有,上片520抵接于显影辊510的抵接位置是显影辊510的中心轴的上方。限定板560在显影辊510的轴向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之间与显影辊 510的表面抵接,限定担载于显影辊510的墨粉T的层厚,另外,向担载 于显影辊510的墨粉T赋予电荷。该限定板560如图4所示,具有作为抵 接部件的橡胶部562、和橡胶支撑部564。橡胶部562是与显影辊510的表面抵接,且限定担载于显影辊510的 墨粉T的层厚的层厚限定部件。橡胶部562配置为,其长边方向沿显影辊 510的轴向(图6),且其短边方向的一端(限定板560的前端560a)朝向 显影辊510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参照图4)。即,橡胶部562抵接所谓计数 器(力々y夕)。另夕卜,橡胶部562的所述一端(限定板560的前端560a) 不与显影辊510接触,橡胶部562的与显影辊510的表面抵接的抵接部562a 在所述短边方向上从所述前端560a离开。即,橡胶部562与显影辊510 不是用边缘抵接,而是用中部抵接,通过使具有橡胶部562的平面与显影 辊510抵接,限定所述层厚。还有,橡胶部562与显影辊510抵接的抵接 位置是显影辊510的中心轴的下方,而且是墨粉供给辊550的中心轴的下 方。另外,该橡胶部562在其轴向上与显影辊510抵接,从而还发挥防止 墨粉T从墨粉收容部530泄露的功能。但是,上述橡胶部562包含橡胶弹性体。在此,橡胶弹性体定义为具 备橡胶弹性的弹性体。该橡胶弹性体分类为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所述橡 胶是通过加热从流动的状态固化的弹性体(即,显示热固化性的弹性体), 热塑性弹性体是通过加热从固化的状态变为流动化的弹性体(即,显示热 塑性的弹性体)。另外,作为橡胶部562使用的所述橡胶例如是尿烷橡胶。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的橡胶部562从利用其热塑性容易加工的观点等出发, 包含热塑性弹性体。橡胶支撑部564包含薄板564a和薄板支撑部564b,用其短边方向端 部564d (即,薄板564a—侧的端部)支撑橡胶部562。薄板564a包含磷 青铜、不锈钢等,具有弹性。薄板564a支撑橡胶部562,利用其推顶力将 橡胶部562压紧于显影辊510上。薄板支撑部564b是配置于橡胶支撑部 564的短边方向另一端部564e的金属制板金,该薄板支撑部564b以支撑 与所述薄板564a的支撑橡胶部56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的状态安装于壳体540上。另外,在薄板支撑部564b的与显影辊510侧相反的一侧设 置有由黑海绵等构成的刀片(blade)背部件570。 <<显影装置的动作例》在这样构成的黄色显影装置54中,墨粉供给辊550将收容于墨粉收 容部530的墨粉T供给于显影辊510中。向显影辊510供给的墨粉T伴随 显影辊510的旋转,到达限定板560的抵接位置,在通过该抵接位置时, 限定层厚,并且,赋予负的电荷(带电为负极性)。限定层厚,且被赋予 负电荷的显影辊510上的墨粉T通过显影辊510的进一步的旋转,输送至 与感光体20对置的感光体20的对置位置(显影位置),在该对置位置供 给于在感光体20上形成的潜像的显影。通过显影辊510的旋转经过了显 影位置的显影辊510上的墨粉T经过上片520,并在不被上片520刮落的 情况下回收于显影装置内。进而,残留于显影辊510的墨粉T可以他欧各 国所述墨粉供给辊550剥落。一关于橡胶部562的物性和温度的关系一作为表示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橡胶部562等物质的动态粘弹性的模 量,有储藏弹性模量和损失弹性模量。储藏弹性模量表示物质的弹性性质, 损失弹性模量表示物质的粘性性质。这些储藏弹性模量或损失弹性模量的 大小根据物质的温度而变动。还有,根据物质的储藏弹性模量(损失弹性 模量)的大小的变动,例如,该物质显示橡胶态性质(物性)或玻璃态性 质。具体来说,在储藏弹性模量或损失弹性模量大的情况下,该物质显示 玻璃态性质,在储藏弹性模量或损失弹性模量小的情况下,该物质显示橡 胶态性质。使用图9具体说明。图9是表示橡胶部562的相对于温度的储藏弹性 模量等的图表。图9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橡胶部562的储藏弹性模量(图 9中为G,)及损失弹性模量(图9中为G")。如表中所示,储藏弹性 模量和损失弹性模量的大小在橡胶部562的温度低的额情况下,显示小的 值。还有,如上所述,在储藏弹性模量(损失弹性模量)大的情况下显示 玻璃态的性质。在橡胶部562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例如,一40'C),该橡 胶部562显示玻璃态的性质。另一方面,在储藏弹性模量(损失弹性模量) 小的情况下,显示橡胶态的性质,因此,在橡胶部562的温度高的情况下(例如,40°C),该橡胶部562显示橡胶态的性质。另外,图9中示出了损失弹性模量G"除以储藏弹性模量G'的损失正 切(图9中为tanS)。以该损失正切变为最大的峰温度T (在图9中为一 35'C附近)为边界,橡胶部562的性质变化。B卩,在比峰温度T低的温度 的情况下,橡胶部562显示玻璃态的性质,在比该峰温度T高的温度的情 况下,橡胶部562显示橡胶态的性质。还有,上述峰温度T还被称为玻璃 化温度。还有,图9所示的土表面通过以下的测定来求出。作为本测定的测定 机,使用TA仪器制ARES,作为测定时的夹具,使用转矩类型的夹具。 还有,作为测定模式,选择温度依存性测定模式,测定的温度范围为一50 °C 60°C (图9)。还有,自一5(TC至6(TC的升温速度是5'C/分钟。通过 用这样的测定条件测定,求出橡胶部562的储藏弹性模量G'、损失弹性模 量G"、及损失正切(tanS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0中,设定有使用温度区域,具体 来说,该使用温度区域为10'C 35°C。还有,装配于打印机主体10a的显 影装置51、 52、 53、 54的橡胶部562的温度为比该使用温度区域略高(约 l(TC左右)的温度。因此,橡胶部562在比上述峰温度T (约一35°C)高 的温度下使用,因此,由于与温度的关系,显示橡胶态性质。这样,在与温度的关系中,橡胶部562显示橡胶态性质,因此可知, 在通常使用橡胶部562的情况下,要求橡胶部562作为橡胶态性质使用。一关于橡胶部562的物性和振动数(频率)的关系一如上所述,橡胶部562与显影辊510的表面抵接,因此,该显影辊510 在其旋转时,与该橡胶部562滑动摩擦。因此,橡胶部562伴随显影辊510 的旋转而振动。尤其,在显影辊510的表面形成有槽部512,因此,橡胶 部562容易伴随该显影辊510的旋转而振动。还有,知道的是,根据橡胶 部562的振动数的大小,该橡胶部562的性质变化。即,知道橡胶部562 根据振动数的大小,显示橡胶态的性质或玻璃态的性质。关于所述方面, 说明如下。图10是表示橡胶部562的相对于振动数(频率)的储藏弹性模量的 图表。在以下中,为了便于说明,代替振动数而使用频率。另外,图10中所示的图表的横轴的刻度为对数(后述的图11和图12也相同)。图10中与图9相同地示出橡胶部562的储藏弹性模量(图10中为G')及损失 弹性模量(图10中为G")。如图表中所示,储藏弹性模量和损失弹性模 量的大小在橡胶部562的频率小的情况下表示小的值,在橡胶部562的频 率大的情况下显示大的值。因此,在橡胶部562的频率小的情况下,橡胶 部562是橡胶态的性质,在橡胶部562的频率大的情况下,橡胶部562是 玻璃态的性质。另夕卜,在图10中与图9相同地,示出了损失弹性模量G"除以储藏弹 性模量G,的损失正切(图10中的tan6)。以该损失正切变为最大的峰频 率f (在图10为约100000Hz)为边界,橡胶部562的性质变化。艮卩,在 比峰频率f小的频率的情况下,橡胶部562显示橡胶态的性质,在比该峰 频率f大的频率的情况下,橡胶部562显示玻璃态的性质。因此,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即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而将橡胶部562 的设为橡胶态性质而使用的要求,需要将橡胶部562的振动数(频率)设 为比峰频率f小。还有,图10中所示的图表通过与图9所示的图表相同的测定而求出。 即,作为测定机,使用与上述相同的ARES,作为测定模式,选择频率依 存性测定模式。还有,向测定对象的橡胶部562施加的频率的范围为10 一4 1014 (图10),频率的施加偏斜是0.1% (恒定)。另外,测定时的橡 胶部562的温度维持在20。C。还有,后述的图ll和图12所示的图表中,也利用相同的测定而求出。<<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显影装置51、 52、 53、 54的有效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显影装置51、 52、 53、 54中,显影辊510旋转时 的该显影辊510的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槽部512的该显影辊510的周向的 间距得到的值小于,橡胶部562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 损失正切时的该橡胶部562的振动数(V/LKf)。由此,使伴随显影辊510 的旋转振动的橡胶部562适合使用于橡胶态的性质。以下,使用图8,对该项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上所述,在本实施 方式的显影辊510的表面设置有相对于周向的倾斜角度不同的两种螺旋状 槽部512,该该两种螺旋状槽部512呈相互交叉的格子性质。另外,显影辊510具有被所述两种螺旋状槽部512包围的正方形顶面515,正方形的 顶面具有的两条对角线中的一条沿周向(图8)。还有,在这样的显影辊 510中,槽部512的周向的间距(图8所示的宽度L1)为约113nm。另外,如上所述,显影辊510旋转时的显影辊510的表面的移动速度 V为320mm/s。从而,显影辊510旋转时的显影辊510的表面的移动速度 V除以所述间距Ll得到的值V/Ll为约2831Hz。还有,如图10所示,橡 胶部562的损失正切(tan S )成为最大时的该橡胶部562的峰频率f在图 IO所示的例子中为约100000Hz,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满足V/LKf。其次,若满足这样的V/LKf的关系,则说明在显影辊510旋转时, 橡胶部562为何作为橡胶态的性质使用。如上所述,橡胶部562与显影辊 510的表面抵接,但在该表面形成规则地配置的槽部512。因此,在显影 辊510旋转时,规则地配置的槽部512与橡胶部562滑动摩擦,由此该橡 胶部562以恒定的振动数振动。还有,橡胶部562的振动数的大小取决于 槽部512的周向上的间距L1、和该显影辊510的表面的移动速度V。艮口, 显影辊510旋转时的橡胶部562的振动数成为V/L1。因此,只要该V/L1 小于橡胶部562的峰频率f (V/Ll<f),该橡胶部562就使用为橡胶态的 性质。从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51、 52、 53、 54中,通过满足V/L1 <f的关系,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而振动的橡胶部562的振动数变为比 该橡胶部562的峰频率f (约100000Hz)小,因此,显影辊510旋转时, 橡胶部562使用为橡胶态的性质。其结果,橡胶部562适当发挥限定担载 于显影辊510的墨粉的层厚的功能。<关于峰频率f和橡胶部562的温度的关系>如上所述,在打印机10设定有使用温度区域(即、1(TC 35'C),橡 胶部562的温度也根据打印机10的使用温度而不同。还有,该橡胶部562 的损失正切tan S成为最大时的橡胶部562的峰频率f根据橡胶部562的温 度的大小而不同。关于这一点,使用图ll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橡胶部562的相对于振动数(频率)的损失正切tan S的 图表。但是,图10中示出了橡胶部562的温度为20'C时的该橡胶部562 的损失正切(tanS),在图11中示出了橡胶部562的温度为10°C、 20°C、3(TC时的该橡胶部562的损失正切tanS 。观察图11的图表可知,橡胶部 562的温度越高,损失正切tanS处于越大的倾向。因此,橡胶部562的损 失正切tan S成为最大时的橡胶部562的峰频率f也是橡胶部562的温度 越大(高)而越大。还有,上述值V/L1是约2831Hz,因此,10°C、 20°C、 3(TC下的峰频率也小。从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0的使用温度区域(10°C 35°C) 的所有温度下,满足所述V/LKf的关系,因此,显影辊510伴随打印机 10的图像形成动作而旋转时,该橡胶部562 —定以橡胶态的性质的使用。<关于峰频率f和橡胶部562的材质的关系〉上述橡胶部562是DIC制T8175 (实施例)。但是,作为橡胶部562 也可以使用T8175以外的,例如,也可以使用东洋橡胶制T7350 (实施例 2)或带橡胶制SS2 (实施例3)。还有,这些三个物质的材质如下所述。 即,实施例1的T8175是热塑性弹性体,其硬度(肖氏A)是78。实施例 2的T7350是尿烷橡胶,其硬度(JISA)是75。实施例3的SS2是尿垸橡 胶,其硬度(JISA)是78。图12是表示上述三个物质的损失正切tan5的图表。为了容易观察图 12的图表,实施例1的T8175的峰频率f是约100000 (Hz),实施例2的 T7350的峰频率f是约5000 (Hz),实施例3的SS2的峰频率f是约4000 (Hz)。因此,在将上述三个物质作为橡胶部562使用的情况下,满足所 述V/LKf,因此,由该三个物质构成的橡胶部562在显影辊510旋转时 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还有,在实施方式中,将三个物质中峰频率f最大 的实施例1的T8175作为橡胶部562使用。还有,在图12中示出了能够使用于清洁处理板76的北辰工业制 201759的损失正切tan S 。该物质的峰频率f是约300 (Hz),在将该物质 作为橡胶部652使用的情况下,不满足V/LKf的关系,在显影辊510旋 转时该橡胶部652可能以玻璃态的性质使用。还有,图12中所示的实施例1的T8175的损失正切的图表与图10的 损失正切的图表相同,测定T8175时的该T8175是20'C。还有,测定实 施例2的T7350、实施例3的SS2、和比较例1的201759时的它们的温度 也是20'C。〈关于槽部512的周向的间距L1、和显影辊510的移动速度V〉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槽部512的周向的间距Ll是约113pm,显影辊 510的表面的移动速度V是320mm/s,但不限定于这些。所述间距Ll和 移动速度V只要满足V/LKf的关系,就可以为任意值。但是,优选间距 Ll的大小为约85pm 约142(im,移动速度V为100mm/s 480mm/s。一用于在显影装置的动作中维持V/LKf的关系的对策一如上所述,显影辊510的移动速度V是320mm/s,槽部512的间距 Ll是约113|am,所述移动速度V除以所述间距Ll得到的值V/L1 (约 2831Hz)比橡胶部562的峰频率f小。但是,在显影装置的动作中,所述值V/L1的大小有时变动。例如, 在显影装置51、 52、 53、 54等受到外部影响,且旋转中的显影辊510的 移动速度V大于320mm/s的情况下,所述值V/L1也变大9换而言之,伴 随显影辊510的旋转振动的橡胶部562的振动数(频率)也变大)。还有, 假设橡胶部562的峰频率f为接近2831Hz (移动速度V为320mm/s的情 况下的频率)的大小的情况下,所述V/L1的大小在变动时变得比该峰频 率f大(即,在显影装置的动作中,不维持V/Ll<f的关系,有时成为V/L1 〉f的关系)。还有,在值V/L1比峰频率f大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发生 橡胶部562显示玻璃态的性质的问题。因此,为了消除所述问题,作为用于即使显影装置的动作中移动速度 V等发生变动也维持V/L1 <f的关系的对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辊510 的移动速度V除以槽部512的间距Ll得到的值V/L1比如下所述的频率 (以下,还称为频率f2)小(V/Ll<f2),即该频率是在损失正切(tan 5)成为最大值的所述峰频率f小的频率,且在该频率时,所述损失正切 成为所述最大值的一半。使用图13说明该项目。图13是表示所述实施例1的橡胶部562 (T8175)的损失正切tanS等的图,在图10所示的图表中追加了所述频 率f2等。如图13所示,损失正切tan S的最大值为约0.58,此时的频率(峰 频率f)是约100000Hz。因此,所述最大值的一半是0.29,此时的所述频 率G是约1000Hz。海域,在频率f2为约1000Hz的情况下,为了使V/L1 <£2的关系成立,例如,规定移动速度V为100mm/s,将间距L1规定为125jam。在这种情况下,值V/L1是800Hz, V/LKf的关系成立。这样,在V/LKf2的关系成立的情况下,例如,即使伴随所述移动速 度V的大小的变动,所述值V/L1的大小发生变动,频率f2 (约1000Hz) 也是峰频率f (约100000Hz)的1/100倍的大小,因此,该V/L1难以成 为比所述峰频率f大。其结果,显影装置的动作中(显影辊510的旋转中) 维持V/LKf的关系,从而在显影辊510旋转时,橡胶部562以橡胶态的 性质适当使用。还有,在上述中,所述值V/L1小于频率f2,但损失正切小于成为所 述最大值(约0.58)和最小值(在图13中为约0.02)的中间值(约0.28) 的频率也可。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最小值为接近O的大小,因此, 所述中间值(约0.28)、和所述最大值的一半的值(0.29)大致相同。因此, 中间值时的频率、和所述频率G也大致相同(后述实施例2和实施例3 的橡胶部562也相同)。其次,使用图14和图15,对所述实施例2中的橡胶部562 (T7350) 和实施例3中的橡胶部562 (SS2)中的V/LKf2的关系进行说明。图14 是表示实施例2的橡胶部562的损失正切tan5等的图,图15是表示实施 例3的橡胶部562的损失正切tan S等的图。在实施例2的T7350的橡胶部562中,如图14所示,损失正切tanS 的最大值是约0.76,峰频率f是约5000Hz。因此,所述最大值的一半是 0.38,频率f2是约100Hz。从而,在T7350的橡胶部562的情况下,以使 值V/L1变为比100Hz小的方式规定移动速度V和间距Ll,由此在显影 装置的动作中以橡胶态的性质的持续使用该橡胶部562。在实施例3的橡胶部562中,如图15所示,损失正切tanS的最大值 是0.60,峰频率f是约4000Hz。因此,所述最大值的一半是0.30,频率f2 是约60Hz。从而,在SS2的橡胶部562的情况下,以使值V/L1变为比 60Hz小的方式规定移动速度V和间距Ll,由此在显影装置的动作中以橡 胶态的性质持续使用该橡胶部562。然而如图13 图15所示,在比频率f2小的频率时,与频率f2和峰 频率f之间的频率时相比,橡胶部562的储藏弹性模量G,的变动小。在此, 如上所述,储藏弹性模量G,表示物质的弹性性质,根据该储藏弹性模量G'的大小,可以知道该橡胶部562的振动程度也变化的情况。还有,在橡胶 部562的储藏弹性模量G'的变动小的情况下,橡胶部562的振动的程度稳 定,因此,该橡胶部562的与显影辊510的抵接也稳定,其结果,橡胶部 562适当发挥限定担载于显影辊510的墨粉的层厚的功能(对墨粉赋予电 荷的功能)。另外,图21中与图9相同地示出了损失弹性模量G"除以储藏弹性模 量G,的损失正切(图21中的tanS )。以该损失正切变为最大的峰频率f (在图21中为约20000Hz)为边界,橡胶部562的性质变动。S卩,在比 20000Hz小的频率的情况下,橡胶部562显示橡胶态的性质,在比20000Hz 大的频率的情况下,橡胶部562显示玻璃态的性质。因此,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即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而将橡胶部562 的设为橡胶态性质而使用的要求,需要将橡胶部562的振动数(频率)设 为比峰频率f小。还有,图21中所示的图表通过与图9所示的图表相同的测定而求出。 即,作为测定机,使用与上述相同的ARES,作为测定模式,选择频率依 存性测定模式。还有,向测定对象的橡胶部562施加的频率的范围为10 一4 1(H4 (图21),频率的施加偏斜是0.1% (恒定)。另外,测定时的橡 胶部562的温度维持在20°C。<<用于将振动的橡胶部562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的对策>>其次,硅将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振动的橡胶部562以橡胶态的性质 使用的具体对策进行说明。作为该对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辊510旋 转时的该显影辊510的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槽部512的该显影辊510的周 向上的间距得到的值小于橡胶部562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 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橡胶部562的振动数。以下,使用图8,对该项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上所述,在本实施 方式的显影辊510的表面设置有相对于周向的倾斜角度不同的两种螺旋状 槽部512,该该两种螺旋状槽部512呈相互交叉的格子性质。另外,显影 辊510具有被所述两种螺旋状槽部512包围的正方形顶面515,正方形的 顶面具有的两条对角线中的一条沿周向(图8)。还有,在这样的显影辊 510中,槽部512的周向的间距(图8所示的宽度L1)为约113nm。另外,如上所述,显影辊510旋转时的显影辊510的表面的移动速度 V为320mm/s。从而,显影辊510旋转时的显影辊510的表面的移动速度 V除以所述间距Ll得到的值V/Ll为约2831Hz。还有,如图21所示,橡 胶部562的损失正切(tan S )成为最大时的该橡胶部562的峰频率f在图 21所示的例子中为约20000Hz,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满足V/LKf。其次,若满足这样的V/LKf的关系,则说明在显影辊510旋转时, 橡胶部562为何作为橡胶态的性质使用。如上所述,橡胶部562与显影辊 510的表面抵接,但在该表面形成规则地配置的槽部512。因此,在显影 辊510旋转时,规则地配置的槽部512与橡胶部562滑动摩擦,由此该橡 胶部562以恒定的振动数振动。还有,橡胶部562的振动数的大小取决于 槽部512的周向上的间距L1、和该显影辊510的表面的移动速度V。艮口, 显影辊510旋转时的橡胶部562的振动数成为V/L1。因此,只要该V/L1 小于橡胶部562的峰频率f (V/Ll<f),该橡胶部562就使用为橡胶态的 性质。从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51、 52、 53、 54中,通过满足V/L1 <f的关系,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而振动的橡胶部562的振动数变为比 该橡胶部562的峰频率f (约20000Hz)小,因此,显影辊510旋转时, 橡胶部562使用为橡胶态的性质。其结果,橡胶部562适当发挥限定担载 于显影辊510的墨粉的层厚的功能。一关于伴随橡胶部562的振动的异常噪声一通过满足V/Ll<f的关系,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橡胶部562,但在以 橡胶态的性质使用该橡胶部562的情况下,橡胶部562伴随显影辊510的 旋转而振动,有时发出异常噪声。该异常噪声具体来说是显影辊510旋转 时振动的橡胶部562引起的切空气的声音(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声音)。还有,所述异常噪声、橡胶部562的所述动态粘弹性(弹性性质、和 粘性性质)有一定关系。即,在两个性质中的弹性性质的影响大的情况下 (换而言之,储藏弹性模量G'的影响大的情况下),橡胶部562振动时的 振幅变大,因此,容易产生异常噪声(切空气的声音)。还有,假设产生 这样的异常噪声的情况下,有时让用户等误解打印机10发生了不妥善情 况。<<抑制异常噪声的产生的对策>>其次,对用于抑制上述异常噪声的产生的对策及进行说明。作为该对策,显影辊510的移动速度V除以槽部512的间距L1得到的值V/L1 (该 值V/L1成为显影辊510旋转时的橡胶部562的振动数)与使储藏弹性模 量G'变为比损失弹性模量G"小的频率(振动数)相同。使用图21,对该项目进行说明。所述值V/L1比峰频率f (20000Hz) 小。还有,如图21的图表所示,比峰频率f小的频率区域包括储藏弹性 模量G,比损失弹性模量G"大的频率区域、和储藏弹性模量G'比损失弹性 模量G"小的频率区域。具体来说,储藏弹性模量G'的图表和损失弹性模 量G"的图表相交的频率fl为约760Hz,在760Hz 20000Hz的区域中, 储藏弹性模量G'小于损失弹性模量G",在760Hz以下的区域中,储藏弹 性模量G,大于损失弹性模量G"。还有,所述值V/L1 (橡胶部562的振动 数)为约2831Hz,因此,在橡胶部562振动时,具有储藏弹性模量G'小 于损失弹性模量G"的关系。这样,在储藏弹性模量G'小于损失弹性模量G"的情况下,粘性性质 的影响变为比弹性性质的影响大(支配性)。还有,通过抑制橡胶部562 的弹性性质,抑制橡胶部562振动时的振幅,因此,能够抑制异常噪声(切 风的声音)的发生。其次,使用图22所示的测定结果,说明本对策的具体效果。图22是 表示测定结果的表,示出了值V/L1和异常噪声的大小的关系。该测定按 如下所述的方法进行。作为测定器,使用里昂(株)制NA—28 (噪音计)。 还有,将该测定器设置于从打印机10 (具体来说,打印机10的显影辊510 的附近的外装部分)距离约10mm的位置,测定显影辊510的旋转中的异 常噪声的大小(音量)。该音量由dB (分贝)表示,该值越大,异常噪声 越大表示噪音越大(让人感觉"杂音大")。还有,在本测定中,对改变了 显影辊510的移动速度V1、和槽部512的间距L1的大小的三个情况(实 施例4、实施例5、比较例2)中的异常噪声的音量进行测定。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移动速度V为320mm/s,且间距Ll为113pm的 情况下,即《直V/L1 (橡胶部562的振动数)为2831Hz的情况下(实施例 4),储藏弹性模量G,比损失弹性模量G"小(参照图21),异常噪声的音量为27dB。另外,作为实施例5,在移动速度V为100mm/s,且间距Ll 为85pm的情况下(值V/L1为1176Hz),储藏弹性模量G'也小于损失弹 性模量G",异常噪声的音量为31dB。另一方面,作为比较例2,在移动 速度V为50mm/s,且间距Ll为141pm的情况下(值V/L1为442Hz), 储藏弹性模量G'大于损失弹性模量G",异常噪声的音量为69dB。从该测定结果可知,在橡胶部562振动时成为储藏弹性模量G'小于损 失弹性模量G"的关系的情况(实施例4和实施例5)下的异常噪声的音量 成为橡胶部562振动时成为储藏弹性模量G'大于损失弹性模量G"的关 系的情况(比较例2)下的异常噪声的音量的一半以下。因此,橡胶部562 的振动数为使储藏弹性模量G'小于损失弹性模量G"的关系的振动数的情 况下,抑制橡胶部562的异常噪声的产生。从上述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黄打印机1中,通过使所述值V/L1为 与小于橡胶部562的损失正切tan 5成为最大时的橡胶部562的振动数(峰 频率f)的振动数中,使储藏弹性模量G'小于损失弹性模量G"的振动数 相同的大小,从而能够在显影辊510旋转时,以橡胶态的性质适当使用橡 胶部562,且能够抑制橡胶部562的振动伴随的异常噪声的产生。一伴随橡胶部562的温度上升而产生的薄膜一通过满足V/Ll<f的关系,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橡胶部562,但在以 橡胶态的性质使用该橡胶部562的情况下,显影辊510在旋转中与橡胶部 562滑动摩擦,由此导致橡胶部562的温度有时上升。尤其,在显影辊510 连续显影(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显影辊510与橡胶部562长时间滑动摩 擦,因此,橡胶部562的温度容易上升。还有,橡胶部562的温度上升、和橡胶部562的所述动态粘弹性(弹 性性质、和粘性性质)存在关系。即,在两个性质中的粘性性质的影响大 的情况下(换而言之,损失弹性模量G"的影响大的情况),构成橡胶部562 的分子链容易振动,因此,容易产生热量,其结果,橡胶部562的温度容 易上升。然而,橡胶通常具有粘附性(粘着性),因此,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 橡胶部562的情况下,墨粉有时固着于橡胶部562的表面。海域,若橡胶 部562的温度上升(换而言之,损失弹性模量G"的影响大的情况下),则促进墨粉的固着,在橡胶部562的表面容易发生薄膜(固着的墨粉的块)。还有,若发生该薄膜,则利用橡胶部562进行的墨粉的带电变得不妥善,画质有时变差。<<伴随橡胶部562的温度上升的薄膜的发生方式>>其次,使用图23A和图23B说明薄膜的发生方式。图23A是表示橡胶部562和其周边部的图。图23B是表示在表面发生薄膜的橡胶部562的恶徒。本实施方式中的橡胶部562如上所述,以其长边方向沿显影辊510的 轴向,且其短边方向的一端(即,限定板560的前端560a)朝向显影辊 510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方式,与显影辊510的表面抵接。另外,橡胶部 562的与显影辊510的表面抵接的抵接部562a在所述短边方向上从所述一 端(前端560a)离开。在所述结构中,墨粉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流入 图23A所示的D (橡胶部562和显影辊510之间的部分),因此,该墨粉 容易固着于橡胶部562的表面(抵接部562a和所述一端之间的部分)。还有,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橡胶部562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促 进墨粉的固着。其结果,如图23B所示,有时在抵接部562a (在图23B 中为用虚线表示抵接部562a)至所述一端(前端560a)之间发生薄膜(在 图23中用斜线表示)。一抑制橡胶部562的温度上升的对策一其次,对于用于抑制上述橡胶部562的温度上升的对策进行说明。作 为该对策,使显影辊510的移动速度V除以槽部512的间距Ll得到的值 V/L1 (该值V/L1为显影辊510旋转时的橡胶部562的振动数)为与使损 失弹性模量G"小于储藏弹性模量G'的频率(振动数)相同的大小。使用图21,说明该项目。所述值V/L1比峰频率f (20000Hz)小。还 有,如图21的图表所示,比峰频率f小的频率区域包括储藏弹性模量G' 比损失弹性模量G"大的频率区域(以下,还称为频率区域Al))、和储藏 弹性模量G,比损失弹性模量G"小的频率区域(还称为频率区域A2)。具 体来说,储藏弹性模量G'的图表和损失弹性模量G"的图表相交的频率fl 为约760Hz,在760Hz 20000Hz的区域(频率区域A2)中,储藏弹性模 量G,小于损失弹性模量G",在760Hz以下的区域中,储藏弹性模量G,大于损失弹性模量G"。还有,所述值V/L1 (橡胶部562的振动数)为约 442Hz,因此,在橡胶部562振动时,具有损失弹性模量G"小于储藏弹性 模量G'的关系。这样,在损失弹性模量G"小于储藏弹性模量G'的情况下,粘性性质 的影响变为比弹性性质的影响大(支配性)。还有,通过抑制橡胶部562 的弹性性质,抑制构成橡胶部562的分子链的振动,因此,抑制热量的产 生,其结果,抑制橡胶部562的温度上升。从而,还抑制橡胶部562上的薄膜。其次,使用图24所示的实验结果,说明本对策的具体效果。图24是 表示实验结果的表,示出了值V/L1的大小、和橡胶部562的温度及薄膜 的发生的有无的关系。图24所示的橡胶部562的温度通过以下的方法测 定。S卩,在橡胶部562上安装热电偶,用(株)KEYENCE的NR—1000 (温度记录器)测定橡胶部562的温度。另外,薄膜的发生的有无通过以 下方法测定。即,在连续印刷3000张后,用目视判断橡胶部562的表面 是否发生了薄膜。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查改变了显影辊510的移动 速度V、和槽部512的间距L1的大小的情况下(实施例6、比较例3、比 较例4)中的橡胶部562的温度及薄膜的发生的有无。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在移动速度V为50mm/s,且间距Ll为141pm 的情况下、即值V/L1 (橡胶部562的振动数)为442Hz的情况下(实施 例6),损失弹性模量G"小于储藏弹性模量G,(参照图21)。还有橡胶部 562的温度是43.2°C ,在橡胶部562的表面没有发生薄膜。另一方面,作为比较例3,在移动速度V为160mm/s,且间距Ll为 141pm的情况下(值V/L1为1135Hz),损失弹性模量G"大于储藏弹性模 量G,。还有,橡胶部562的温度为50.3'C,在橡胶部562的表面发生了薄 膜。另外,作为比较例4,在移动速度V为320mm/s,其诶间距Ll为113pm 的情况下(值V/Ll为2831Hz),损失弹性模量G"大于储藏弹性模量G'。 还有,橡胶部562的温度为54.7。C,橡胶部562的表面发生了薄膜。这样,在橡胶部562振动时,成为损失弹性模量G"小于储藏弹性模 量G,的情况(实施例6),与橡胶部562振动时成为损失弹性模量G"大于 储藏弹性模量G,的关系的情况(比较例3、比较例4)相比,橡胶部562的温度低,橡胶部562的表面没有发生薄膜。由此,通过实验证实本对策 的有效性。从上述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通过使所述值V/L1为与 橡胶部562的损失正切tan S最大时的橡胶部562的振动数(峰频率f)小 的振动数中,损失弹性模量G"小于储藏弹性模量G'的振动数相同的大小, 在显影辊510的旋转时,能够将橡胶部562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且能够 抑制橡胶部562的温度上升(伴随于此,也发生薄膜)。一实施例7 9中的橡胶部562 —其次,对材质与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6)中的橡胶部562不相同的 实施例7 9中的橡胶部562进行说明。还有,显影辊510等的结构与实 施例6相同。图25是表示实施例7中的橡胶部562的相对于振动数(频率)的储 藏弹性模量G'等的图表。图25中与图21相同地示出了橡胶部562的储藏 弹性模量G,、损失弹性模量G"及损失正切tanS 。另外,图表的橫轴的刻 度为对数。实施例7中的橡胶部562的损失正切tan5最大时的峰频率f如图25 所示地为约6700Hz。还有,如上所述,显影辊510的移动速度V是50mm/s, 槽部512的间距Ll是141nm,因此,值V/L1 (橡胶部562的振动数)是 约442Hz。在所述情况下,V/LKf的关系成立,该橡胶部562在显影辊 510旋转时也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另外,如图25所示,小于峰频率f的频率区域包括储藏弹性模量大于 损失弹性模量G"的频率区域,但与图21不同,没有包括储藏弹性模量G' 小于损失弹性模量G"的频率区域。还有,所述值V/L1 (橡胶部562的振 动数)为约442Hz,因此,在橡胶部562振动时,成为损失弹性模量G' 小于损失弹性模量G"的关系。从而,在实施例7中的橡胶部562中,弹 性性质相对于粘性性质为支配性,从而抑制该橡胶部562的温度上升,其 结果,还抑制薄膜的产生。在此,使用图26所示的实验效果,具体说明实施例7中的橡胶部562 的温度上升被抑制(伴随于此,也抑制薄膜的产生)的效果。图26是表 示实验结果的表,表示值V/L1的大小、和橡胶部562的温度及薄膜的产生的有无的关系。还有,如图26所示的温度的测定方法和薄膜产生的有 无的判断方法如上所述。还有,在移动速度V为50mm/s,且间距Ll为141pm的情况下、即 值V/L1为442Hz的情况下(实施例7),损失弹性模量G"小于储藏弹性 模量G'。还有,橡胶部562的温度是42.4°C,橡胶部562的表面没有发生 薄膜。同样,作为实施例8,在移动速度V为160mm/s,且间距Ll为141pm 的情况下(值V/L1为1135Hz),或作为实施例9,移动速度V为320mm/s, 且间距Ll为113pm的情况下(值V/L1为2830Hz),损失弹性模量G" 也小于储藏弹性模量G'。还有,两种情况下的橡胶部562的温度与实施例 7的情况下的温度大致相同,橡胶部562的表面没有发生薄膜。从上述可知,在实施例7 9中,也通过使所述值V/L1为与在比橡胶 部562的损失正切tanS成为最大时的橡胶部562的振动数(峰频率f)小 的频率中,使损失弹性模量G"小于储藏弹性模量G'的振动数相同的大小, 在显影辊510旋转时,能够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橡胶部562,且抑制橡胶 部562的温度上升(伴随于此,也抑制薄膜的发生)。一关于显影辊510的上升控制和下降控制一如上所述,显影辊510通过旋转将墨粉输送至显影位置,用该墨粉(担 载于显影辊510的墨粉)进行担载于感光体20的潜像的显影。还有,在 显影辊510进行该显影时,以恒定的转速(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该转 速还称为显影时转速)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显影辊510的表面的移 动速度成为约320mm/s的转速旋转)。从而,控制单元100在开始显影时,控制已停止的显影辊510的旋转, 将该显影辊510的转速提高至所述显影时转速。另外,控制单元100需要 在显影结束时,控制以显影时转速旋转的显影辊510的旋转,将该显影辊 510的转速降低至0 (即,需要停止该显影辊510的旋转)。在此,说明在显影辊510从停止状态成为以显影时转速旋转的状态为 止的期间,控制单元100如何控制(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所述控制称 为显影辊510的上升控制)显影辊510的旋转。另外,说明在显影辊510 从以显影时转速旋转的状态成为停止状态为止的期间,控制单元100如何控制显影辊510的旋转。<<关于控制的基本想法>>如在发明目的中所述的说明,所述抵接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作为层厚限定部件的所述橡胶部562)与显影辊510的表面抵接,另外,杂显 影辊510的该表面设置有规则地配置的槽部512。因此,若显影辊510旋 转,则显影辊510相对于橡胶部562滑动移动,从而橡胶部562振动。还有,知道的是,若橡胶部562的振动数(显影辊510旋转时的所述 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所述槽部512的该显影辊510的周向上的间距得到的 值相当于该振动数)过大,则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橡胶部562不显示橡胶 态的性质,而显示玻璃态的性质,从而,在进行显影时,需要以使所述振 动数不变得过大(即,不使橡胶部562显示玻璃态的性质)的转速,使显 影辊510旋转,以适当发挥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橡胶部562的功能。对于该项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然而,作为显示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 橡胶部562等物质的动态粘弹性的模量,有储藏弹性模量和损失弹性模量。 储藏弹性模量表示物质的弹性性质,损失弹性模量表示所述物质的粘性性 质。还有,两者的值根据所述物质振动时的该物质的振动数的变化而变动。 另外,两者的值过呢就该振动数的变化而变动,因此,损失弹性模量G" 除以储藏弹性模量G,的所谓损失正切tan 5也根据振动数的变化而变动。 还有,知道以该损失正切tanS最大时的所述物质的振动数为边界(以下,将该振动数还称为边界振动数f),该物质的性质变化。即,知道所述物质 振动时的该物质的振动数比边界振动数f小时,该物质显示橡胶态的性质, 在比边界振动数f大时,该物质显示玻璃态的性质。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所述物质(即,橡胶部562)的振动数(以 下,为了便于说明,还称为频率)、和储藏弹性模量、损失弹性模量、及 损失正切的关系的图表。如图25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橡胶部562中, 储藏弹性模量G,、损失弹性模量G"、及损失正切tanS也根据橡胶部562 的频率的变化而变动。还有,关于该橡胶部562,所述边界振动数f为约 6700Hz,从而,橡胶部562振动时的该橡胶部562的振动数小于约6700Hz 时,该橡胶部562显示橡胶态的性质,在大于约6700Hz时,该橡胶部562 显示玻璃态的性质。还有,图25的表格通过以下的测定而求出。作为本测定的测定机,使用TA仪器制ARES,作为测定时的夹具,使用转矩类型的夹具。还有, 作为测定模式,选择频率依存性测定模式,频率的施加偏斜是0.1%(恒定)。 另外,测定时的橡胶部562的温度维持在2(TC。这样,若橡胶部562的振动数大于边界振动数f,则由橡胶图像信息 构成的橡胶部562不是显示橡胶态的性质,而显示玻璃态的性质。从而, 在进行显影时,需要以使所述振动数不大于边界振动数f的方式(使所述 振动数小于边界振动数f)控制该振动数,以适当发挥由橡胶弹性体构成 的橡胶部562的功能。还有,所述振动数的控制通过控制显影辊510的转速而实现。g卩,橡 胶部562的振动数如上所述,是显影辊510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 除以wye的该显影辊510的周向上的间距得到的值,因此,该振动数正 比于该移动速度。还有,该移动速度正比于显影辊510的转速,因此,该 振动数正比于显影辊510的转速。即,若增加显影辊510的转速,则所述 振动数变大,若减小该转速,则该振动数变小。从而,若使进行显影时的显影辊510的转速(所述显影时转速)成为 使所述振动数(即,所述移动速度除以所述间距的值)小于所述边界振动 数的转速、换而言之所述移动速度小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 转速,则在进行显影时,能够将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橡胶部562维持为橡 胶态的性质,能够适当发挥该橡胶部562的功能。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进行显影时的所述移动速度、所 述间距、所述边界振动数分别为约320mm/s、约113^m、约6700Hz,所 述积成为757.1mm/s,因此,在进行显影时,显影辊510以所述显影时转 速旋转时的显影辊510的表面的移动速度变为小于所述积。即,本实施方 式的所述控制单元100为了适当发挥该显影辊510的功能,以使显影辊510的所述显影时转速成为所述移动速度小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 积的转速的方式控制显影辊510的旋转。然而,如上述背景等中说明,若橡胶部562以显示橡胶态的性质的状 态进行显影,则由于基于该橡胶态的性质的橡胶部562的粘附性等,在橡 胶部562发生薄膜。图23A是表示在橡胶部562发生薄膜的样子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 橡胶部562如上所述,以其长边方向沿显影辊510的轴向,且其短边方向 的一端(即,限定板560的前端560a)朝向显影辊510的旋转方向上游侧 的方式,与显影辊510的表面抵接。另外,橡胶部562的与显影辊510的 表面抵接的抵接部562a在所述短边方向上从所述一端(前端560a)离开。 在所述结构中,墨粉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流入图23A所示的D (橡胶 部562和显影辊510之间的部分),因此,在橡胶部562的图23A中实施 斜线的部分发生薄膜。还有,如该薄膜显著,则显影而最终形成于介质的图像的画质变差。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IOO在所述上升控制及所述下降控制中 临时执行用于将薄膜从橡胶部562抖落的控制。在此,说明用于将薄膜从橡胶部562抖落的控制是何种控制。如上所 述,橡胶部562根据其振动数,显示橡胶态的性质,或显示玻璃态的性质。 还有,振动的橡胶部562显示玻璃态的性质的情况下,橡胶部562的基于 橡胶态的性质的所述粘附性变薄,薄膜从橡胶部562容易离开。另外,在 橡胶部562显示玻璃态的性质时,与显示橡胶态的性质时相比,橡胶部562 显示硬的性质,因此,在显影辊510利用所述抵接部562a相对于橡胶部 562滑动移动时,在该抵接部562a产生的振动容易传递给在图23A中实 施了斜线的薄膜存在的部分(相反,在橡胶部562显示橡胶态的性质时, 在抵接部562a产生的振动,传递给在薄膜存在的部分的过程中被橡胶部 562吸收,因此,那一传递给该部分)。因此,在振动的橡胶部562显示玻 璃态的性质时,振动有效地传递给容易离开的薄膜,因此,薄膜适当地从 橡胶部562抖落。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若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使所述转速(即,所 述转速除以所述间距的值)小于所述边界振动数的转速、换而言之所述移 动速度小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转速,则遮断的橡胶部562 显示橡胶态的性质,相反,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使所述振动数(即,所 述移动速度除以所述间距的值)变为比所述边界振动数的转速、换而言之 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转速,则振动的橡胶 部562显示玻璃态的性质。从而,若以使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转速的方式控制显影辊510的旋转,则能够将薄膜适当地从橡胶部562抖落。着眼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薄膜从橡胶部562抖落,所 述控制单元100在所述上升控制及所述下降控制中,临时以使显影辊510 的转速成为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转速的 方式控制显影辊510的旋转。更具体来说,在所述上升控制中,控制单元100开始显影辊510的旋 转之后,将显影辊510的转速提高至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 界振动数之积的转速(以下,还称为第一转速V1),将薄膜从橡胶部562 抖落。还有,然后(即,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一转速V1后),控 制单元100将显影辊510的转速降低至所述移动速度小于所述间距和所述 边界振动数之积的转速(以下,还称为第二转速V2),在所述以该第二转 速V2旋转的显影辊510上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S卩,控制单元100在不 需要发挥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橡胶部562的功能的显影实施前,将显影辊 510的转速提高至所述第一转速V1,将薄膜从橡胶部562抖落。然后,在 适当除去薄膜的情况下,在显影辊510上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另外,控制单元IOO使以所述移动速度小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 数之积的转速(以下,还称为第五转速V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转速 V5与所述第二转速V2相等)旋转的显影辊510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结 束该潜像的显影辊的显影后,在所述降低中控制中,将显影辊510的转速 提高至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转速(以下, 还称为第四转速V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转速V4与所述第一转速VI 相等),停止显影辊510的旋转。g卩,控制单元IOO在不需要发挥由橡胶 弹性体构成的橡胶部562的功能的显影实施后,将显影辊510的转速提高 至所述第四转速V4,将显影时发生的薄膜从橡胶部562抖落。还有,对于所述第二转速V2及所述第五转速V5成为显影显影辊510 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为约320mm/s的转速的情况已经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 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速VI及所述第四转速V4为显影辊510的表面的 移动速度为约800mm/s的转速(所述第二转速V2及所述第五转速V5的 2.5倍)。如上所述,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积为757.1mm/s,因此,若将第一转速VI及第四转速V4设为这样的转速,则能够将薄膜从橡胶 部562适当地抖落。然而,转速不限定于这些数值,可以根据所述间距或 边界振动数的值适当确定。<<显影辊510的上升控制的具体例>>其次,使用图27说明显影辊510的上升控制的具体例。图27是表示 执行显影辊510的上升控制时的显影辊510的转速的变化的示意图,时间 为横轴,显影辊510的转速为纵轴。还有,在本项中,涉及开始潜像的显 影的显影开始时序、及开始用于该潜像的显影的显影偏压的施加的施加开 始时序。在图27中,横轴的时间为O时,显影辊510停止。还有,控制单元 100在时间tal,为了将薄膜从橡胶部562抖落,将使显影辊510以所述第 一转速VI旋转的指令赋予该显影辊510,开始显影辊510的旋转,将显 影辊510的转速向所述第一转速VI提高。显影辊510的转速逐渐增加, 从0开始,在时间ta2经由所述移动速度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 积相等的转速9以下,还称为第三转速V3),在时间ta3成为第一转速Vl。其次,控制单元100在时间ta4,为了在显影执行时适当发挥橡胶部 562的功能而将使显影辊510以所述第二转速V2 (即,所述显影时转速) 旋转的指令赋予该显影辊510,将显影辊510的转速向第二转速V2降低。 显影辊510的转速逐渐降低,从所述第一转速VI开始,在时间ta5经由 所述第三转速V3,在时间ta6成为所述第二转速V2。还有,在本实施方 式中,设定时间ta4,使从时间ta3至时间ta4的时间即显影辊510以所述 第一转速VI旋转的时间长于显影辊510旋转一周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 中为约70msec)。另外,控制单元100在显影辊510的转速在时间ta5成为所述第三转 速V3后,更严格来说,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三转速V3后,经 过了显影辊510的所述表面中所述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第三转速V3时 所述橡胶部562抵接的部分伴随所述为显影辊510的进一步的旋转而移动 至与所述感光体20对置的位置的时间的时点(该时点在图27中表示为时 间ta7)之后,在时间ta8使显影偏压施加部121开始显影偏压的施加。对将显影偏压的时间开始时序设为这样的理由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控制单元100为了从橡胶部562抖落薄膜,使显影辊510在从时间ta3至 时间ta4为止的期间以所述第一转速VI旋转,但严格来说。橡胶部562 显示玻璃态的性质的期间为时间ta2至时间ta5之间,因此,在该期间将 薄膜从橡胶部562抖落。然而,在从橡胶部562抖落薄膜时,薄膜向重力 方向下落,被墨粉收容部530适当地回收,但该薄膜的一部分移动至显影 辊510,附着于该显影辊510的表面。还有,附着于该表面的薄膜从橡胶 部562抵接的抵接位置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而移动,最后到达墨粉供给 辊550接触的接触位置,在该接触位置被墨粉供给辊550剥取而被墨粉收 容部530适当地回收。然而,附着于显影辊510的表面的薄膜从所述抵接 位置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而移动,到达与所述感光体20对置的位置时, 若施加显影偏压,则该薄膜可能向感光体20移动。还有,若该薄膜向感 光体20移动,则阻碍薄膜的利用墨粉收容部530的适当的回收。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100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在显影辊510 的转速在时间ta5成为所述第三转速V3后(即,薄膜为最后附着于显影 辊510的表面后),经过了显影辊510的所述表面中的为原料的额转速成 为所述第三转速V3时(时间ta5)所述橡胶部562抵接的部分伴随所述显 影辊510的进一步的旋转而移动至与所述感光体20对置的位置的时间 (即,最后附着于所述表面的薄膜从所述抵接位置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 而移动,到达与所述感光体20对置的位置的时间)的时点(时间ta7)之 后,在时间ta8使所述显影偏压施加部121开始显影偏压的施加。还有,在时间ta8开始显影偏压的时间后,控制单元100待该显影偏 压充分稳定的时间经过后,在时间ta9使以所述第二转速V2旋转的显影 辊510进行潜像的显影。g卩,在时间ta9使感光体20上的潜像与显影辊 510对置,开始该潜像的显影。<<<显影辊510的下降控制的具体例>>>其次,使用图28说明显影辊510的上升控制的具体例。图28是表示 执行显影辊510的下降控制时的显影辊510的转速的变化的示意图,时间 为横轴,显影辊510的转速为纵轴。还有,在本项中,涉及结束潜像的显 影的显影结束时序、及结束用于该潜像的显影的显影偏压的施加的施加结 束时序。在图28中,横轴的时间为0时,显影辊510以所述第五转速V5旋转, 进行潜像的显影。即,控制单元100使以在显影执行时适当发挥橡胶部562 的功能的第五转速V5旋转的显影辊510进行潜像的线一根。还有,控制单元100在时间tbl结束潜像的显影后,在时间tb2为了 将薄膜从橡胶部562抖落,向该显影辊510赋予使显影辊510以所述第四 转速V4旋转的指令,将显影辊510的转速向第四转速V4提高。显影辊 510的转速逐渐增加,从所述第五转速V5开始,在时间tb4经由所述移动 速度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相等的第三转速V3,在时间tb5成为第 四转速V4。在此,对结束显影偏压的施加的施加结束时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 式中,考拉时序控制的误差导致施加结束时序在先于显影结束时序的可能 性,不是将显影结束时序和施加结束时序作为同一时序,而将施加结束时 序设为比显影结束时序慢。即,控制单元100在时间tbl结束潜像的显影 后,结束基于显影偏压施加部121的显影偏压的施加。进而,控制单元100, 在显影辊510的转速在时间tb4成为所述第三转速V3之前,更严格来说, 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三转速V3之前,经过显影辊510的所述表 面中,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三转速V3时所述橡胶部562抵接的 部分伴随所述显影辊510的进一步的旋转而移动至与所述感光体20对置 的位置的时间的时点(该时点在图28中表示为时间tb6)之前,在时间tb3 结束所述显影偏压的施加。艮口,控制单元100为了避免所述问题、即附着于显影辊510的表面的 薄膜从所述抵接位置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而移动,到达与所述感光体20 对置的位置时,若施加显影偏压,则该薄膜线感光体20移动的问题,在 显影辊510的转速在时间tb4成为所述第三转速V3之后(即,薄膜最初 附着于显影辊510的表面之后),经过显影辊510的所述表面中,显影辊 510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三转速V3时(时间tb4)所述橡胶部562抵接的部 分伴随所述显影辊510的进一步的旋转移动至与所述感光体20对置的位 置的时间(即,最初附着于所述表面的薄膜从所述抵接位置版所显影辊510 的旋转而移动,到达与所述感光体20对置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时点(时 间tb6)之前,在时间tb3结束所述显影偏压的时间。其次,控制单元100在时间tb5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所述第四转速 V4后,在时间tb7降低显影辊510的转速,停止开始显影辊510的旋转。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100停止显影辊510的旋转时,显影辊510 的转速在时间tb8成为所述第三转速V3后,经过所述显影辊510的表面 中,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三转速V3时所述橡胶部562抵接的部 分伴随显影辊510的进一步的旋转而移动至所述墨粉供给辊550接触的接 触位置的时间的时点(该时点在图28中表示为时间tb10)之后,在时间 tM2停止所述旋转。对将显影辊510的停止时刻这样设置的利用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控 制单元100为了经薄膜从橡胶部562抖落,使显影辊510从时间tb5至时 间tb7之间以所述第四转速V4旋转,但严格来说,橡胶部562显示玻璃 态的性质的期间是从时间tb4到时间tb8为止的期间,因此,在期间将薄 膜从橡胶部562抖落。还有,如上所述,将薄膜从橡胶部562抖落时,该 薄膜的一部分移动至显影辊510,附着于该显影辊510的表面。另外,附 着于该表面的薄膜从橡胶部562抵接的抵接位置伴随显影辊510的旋转而 移动,最后到达墨粉供给辊550接触的接触位置,在该接触位置被墨粉供 给辊550剥取,由墨粉收容部530适当地回收。还有,优选从时间tb4到 时间tb8为止的期间被抖落的附着于所述表面的薄膜在显影辊510在时间 tbl2停止之前,都在所述接触位置被墨粉供给辊550剥取。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100考虑这个而在停止显影辊510的旋 转时,在显影辊510的转速在时间tb8成为所述第三转速V3后(即,薄 膜最后附着于显影辊510的表面后),经过了显影辊510的所述表面中, 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所述方式时(时间tb8)所述橡胶部562抵接的部 分伴随显影辊510的进一步的旋转而移动至与所述墨粉供给辊550接触的 接触位置的时间(即,最后附着于所述表面的薄膜从所述抵接位置伴随显 影辊510的旋转而移动,到达所述接触位置为止的时间)的时点(时间tM0) 之后,在时间tbl2停止所述旋转。还有,控制单元100在时间tb7开始停止显影辊510的旋转后,为了 实现所述项目,花费充分的时间,停止显影辊510。更具体来说,控制单 元100在时间tb7向该显影辊510赋予使显影辊510以所述第五转速V5(即,所述显影时转速)旋转的指令,将显影辊510的转速向第二转速V2降低。显影辊510的转速逐渐降低,从所述第四转速V4开始,在时 间tb8经由所述第三转速V3,在时间tb9成为第五转速V5。还有,暂时 以该第五转速V5使显影辊510旋转后,在时间tbll向该显影辊510赋予 使显影辊510停止的指令,将显影辊510的转速向0降低。显影辊510的 转速逐渐降低,从所述第五转速V5开始,在时间tM2成为0 (显影辊510 停止)。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时间tb7,使从时间tb5至时间tb7 为止的时间、即显影辊510以所述第四转速V4旋转的时间比显影辊510 旋转一周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约70msec)长。 一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的有效性一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中,控制单元100开始显影辊 510的旋转后,将显影辊510的转速提高至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间距和 所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第一转速VI,在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一 转速VI后,将显影辊510的转速降低至所述移动速度小于所述间距和所 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第二转速V2,使以该第二转速V2旋转的显影辊510 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因此,在薄膜变得显著之前,将薄膜从橡胶部562 适当抖落。从而,适当防止显影而最终形成于介质的图像的画质的劣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中,控制单元100在显影辊510的 转速成为所述第一转速VI后,将显影辊510的转速从该第一转速VI开 始,经由所述移动速度与所述积相等的第三转速V3,降低至所述第二转 速V2,且在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第三转速V3后,开始利用所述显影偏 压施加部121的显影偏压的施加。更严格来说,在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 第三转速V3后,经过了显影辊510的表面中,所述显影辊510的转速成 为第三转速V3时所述橡胶部562抵接的部分伴随显影辊510的进一步的 旋转而移动至与所述感光体20对置的位置的时间的时点之后,开始显影 偏压的施加。因此,薄膜向感光体20移动的可能性降低,利用墨粉收容 部530适当地回收。还有,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第三转速V3后,若开 始基于所述显影偏压施加部121的显影偏压的施加,则即使在所述时点之 前开始显影偏压的施加,也产生一定的所述效果(即,薄膜被墨粉收容部 530更适当地回收的效果),但如果考虑完全得到该效果的产生,则优选在所述时点之后,开始显影偏压的施加。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中,控制单元100使以所述移动速度小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第五转速V5旋转的显影辊510进 行所述潜像的显影,在该潜像的显影结束后,将显影辊510的转速提高至 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积的第四转速V4,在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第四 转速V4后,停止显影辊510的旋转。因此,在薄膜显著之前,薄膜从橡 胶部562适当抖落。从而,适当防止显影而最终形成于介质上的图像的画 质的劣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中,控制单元100结束潜像的显影 后,将显影辊510的转速从第五转速V5开始,经由所述移动速度与所述 积相等的第三转速V3,提高至第四转速V4,且在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 所述第三转速V3之前,结束基于所述显影偏压施加部121的显影偏压的 施加。更严格来说,在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第三转速V3后,经过显影 辊510的表面中,显影辊510的转速成为第三转速V3时所述橡胶部562 抵接的部分伴随显影辊510的进一步的旋转而移动至与感光体20对置的 位置的时间的时点之前,结束显影偏压的施加。因此,薄膜向感光体20 移动的可能性降低,利用墨粉收容部530适当回收。还有,在所述时点之 前结束显影偏压的施加,则产生所述效果(即,薄膜被墨粉收容部530适 当地回收的效果),但为了带有余地且可靠地产生该效果,优选在显影辊 510的转速成为第三转速V3之前结束显影偏压的施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中,控制单元100在显影辊510的 转速成为第四转速V4后,停止显影辊510的旋转时,在显影辊510的转 速成为第三转速V3之后,经过了显影辊510的表面中,显影辊510的转 速成为第三转速V3时所述橡胶部562抵接的部分伴随显影辊510的进一 步的旋转而移动至与所述墨粉供给辊550接触的位置的时间的时点之后, 停止所述旋转,因此,薄膜在显影辊510停止之前由墨粉供给辊550适当 剥取。一显影辊510的制造方法一在此,使用图16A 图16E、图17说明显影辊510的制造方法。图 16A 图16E是表示显影辊510的制造方法中的显影辊510的变化的示意图。图17是说明显影辊510的旋转加工的说明图。首先,如图16A所示,准备z为显影辊510的基材的管材600。该管 材600的壁厚是0.5 3mm。其次,如图16B所示,在该管材600的长边 方向两端部制作凸缘压入部602。该凸缘压入部602通过切削加工而制造。 其次,如图16C所示,向该凸缘压入部602压入凸缘604。为了使凸缘604 的向管材600的固定可靠,在凸缘604的压入后,将凸缘604向粘接或焊 接也可。其次,如图16D所示,对压入有凸缘604的管材600的表面实施 无中心研磨。该无中心研磨在该表面的整个面上实施,无中心研磨后的该 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是1.0nm以下。其次,如图16E所示,对压入 了凸缘604的管材600实施旋转加工。在本实施方式中,实施使用了两个 圆阴模650、 652的所谓贯穿进刀旋转(还称为运动旋转、贯穿旋转)加 工。艮P,如图17所示,将夹住作为工件的所述管材600地配置的圆阴模 650、 652以规定的压力(在图17中将该压力的方向表示为记号P)压紧 于该管材600上的状态下,使该两个圆阴模650、 652向同方向(参照图 17)旋转。在贯穿进刀旋转中,通过圆阴模650、 652旋转,管材600向 与圆阴模650、 65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参照图17)旋转,同时,向 图17中记号H所示的方向移动。在圆阴模650、 652的表面具备用于形成 槽680的凸部650a、 652a,该凸部650a、 652a使管材600变形,由此在 管材600形成槽680 (与图5的槽部512对应)。还有,在旋转加工结束后,在所述中央部510a的表面实施镀敷。在本 实施方式中,作为该镀敷,使用无电解Ni—P镀敷,但不限定于此,例如, 使用硬质铬镀敷或电镀。一其他实施方式一以上,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等,但上述 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成的,不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在 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变更、改进,并且本发明当然包括其等同 物。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将中间转印型全彩激光束打 印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中间转印型以外的全彩激光束打印机、单色激光束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各种图像形成装置。另外,对于感光体,也不限于在圆筒状的导电性基材的外周面设置感光层而构成的所谓的感光辊,也可以为在带状导电性基材的表面设置感光层而构成的所谓的感光带。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抵接部件是与显影辊510的表面抵接,且限定担载于显影辊510的墨粉的层厚的橡胶部562,但不 限于此。例如,所述抵接部件只要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就可以为上片520 或墨粉供给辊550。但是,在所述抵接部件为橡胶部562的情况下,满足上述V/LKf的 关系,由此能够防止该橡胶部562以玻璃态的性质是哟个而导致不适当地 限定墨粉的层厚的情况,其结果,在适当执行利用显影辊510的显影方面, 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橡胶部562以其长边方向沿显影辊510的 轴向,且其短边方向的一端(限定板560的前端560a)朝向显影辊510的 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方式与所述表面抵接(参照图4)。还有橡胶部562的与 所述表面抵接的抵接部562a在所述短边方向上从所述一端离开(即,橡 胶部562在中心部与显影辊510抵接)。但是,不限于上述。例如,抵接 部562a是所述一端。即,橡胶部562也可以用边缘与显影辊510抵接。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橡胶部562由橡胶弹性体的一种即热塑性 弹性体构成,但不限于此。例如,橡胶部562也可以由橡胶(更具体来说, 尿垸橡胶)构成。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抵接部件是抵接于显影 辊510的表面而限定担载于显影辊510的显影剂的层厚的橡胶部562 (层 厚限定部件),但不限定于此。例如,抵接部件只要由橡胶弹性体构成, 就可以为上片520或墨粉供给辊550。但是,在所述抵接部件为橡胶部562的情况下,通过满足上述V/L1 〈f的关系,以橡胶态的性质适当使用该橡胶部562,在适当地限定墨粉的 层厚方面,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以其长边方向沿显影辊510 的轴向,且其短边方向的一端(即,限定板560的前端560a)朝向显影辊510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方式,与显影辊510的表面抵接。另外,橡胶部 562的与显影辊510的表面抵接的抵接部562a在所述短边方向上从所述一 端(橡胶部562在中心部与显影辊510抵接)离开。但是,不限于上述。 例如,橡胶部562的抵接部是所述一端(即,橡胶部562用边缘与显影辊 510抵接)。但是,如下所述,从抑制橡胶部562的抵接部562a和所述一端(前端 560a)之间的薄膜的发生的方面来说,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S卩,在橡胶 部562以中心部与显影辊510抵接的情况下,假设橡胶部562的温度上升 时,在该抵接部562a和所述一端之间有时发生薄膜。因此,通过将所述 值V/L1设为与损失弹性模量G"小于储藏弹性模量G'的振动数相同的大 小,抑制橡胶部562的温度上升,其结果,抑制抵接部562a和所述一端 之间的薄膜的发生。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凹部是显影辊510的相 对于周向的倾斜角度不同的两种螺旋状的槽部512,该两种螺旋状的槽部 512相互交叉而呈格子形状,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凹部也可以为槽状。 另外,凹部为槽部的情况下,槽部也可以为螺旋状。另外,作为凹部,设 置有一种槽部也可。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显影辊510具有由所述两种 螺旋状的槽部512包围的正方向的顶面515,该正方向的顶面515具有的 两条对角线中的一对角线沿显影辊510的周向,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如 图18B所示,顶面可以为正方向,也可以为棱形。另外,顶面不是棱形, 例如,如图18C所示,圆形也可。另外,如图18A所示,正方向的顶面 具有的两条对角线的双方不沿所述周向也可。还有,图18A 图18C是表 示关于显影辊510的表面形状的变化的图。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槽部512具备底面514和侧面513,侧面 513的倾斜角度是约45度(参照图7),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侧面513 的倾斜角度也可以为约90度。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该显影装置51、 52、 53、 54相对于打印 机10的打印机主体10a能够装卸(参照图1),在打印机10设定有使用温 度区域,所述损失正切tanS最大时的橡胶部562的二者都是根据温度的大小而不同(参照图IO。还有,显影辊510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V除以槽部512的显影辊510的周向上的间距Ll得到的V/L1小于所 述使用温度区域内(具体来说,1(TC 35'C)的所有温度下的所述损失正 切tanS最大时的橡胶部562的峰振动数f,但不限定于此。例如,所述使 用温度区域中的一部分的温度时,不满足上述V/LKf的关系也可。但是在所述使用温度区域内的所有温度时,满足V/LKf的关系的情 况下,打印机10执行图像形成时,橡胶部562 —定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 由于这方面,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橡胶部562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但不限 定于此。例如,橡胶部562可以由尿垸橡胶构成。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显影辊510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 V除以槽部512的显影辊510的周向上的间距Ll得到的值V/L1小于如下 所述的振动数G,即;该振动数f2是小于损失正切tanS为最大值时的橡 胶部562的峰频率f (振动数)的频率,在该频率时,损失正切tanS成为 所述最大值的一半(参照图13 图15),但不限定于此。例如,所述V/L1 也可以为峰频率fl和频率G之间的大小。但是,在所述V/Ll小于频率f2的情况下,例如,显影辊510的移动 速度V变动而导致橡胶部562的振动数(频率)变化,该振动数(频率) 也那一变为比峰频率f大(换而言之,橡胶部562难以显示玻璃态的性质), 因此,在显影辊510旋转时适当地以橡胶态的性质使用橡胶部562的方面 来说,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另外,打印机10设定有使用温度区域(例如,保证使用打印机10时 不发生问题的温度的范围),但即使在该使用温度区域内的任何温度使用 打印机10,也优选将为原料的转速提高至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间距和所 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第一转速VI或第四转速V4。知道所述边界振动数的值根据所述橡胶部562的温度的变化,微小地 变动。从而,根据打印机10在所述使用温度区域内的哪一个温度下使用, 所述边界振动数的值略微变化。因此,在将显影辊510的转速设为规定的 转速时,在所述使用温度区域内的一部分的温度范围内,该规定的转速成 为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转速,在所述使用温度区域内的其他的一部分的温度范围内,该规定的转速有时成为所述移 动速度小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转速。还有,即使在所述使用温度区域内的一部分的温度范围内,将显影辊 510的转速提高至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积的第一转速V1或第四转速V4,也充分发生所述效果(即,适当防止图像的画 质的劣化的效果),但优选在所述使用温度区域内的所有温度范围内,将 显影辊510的转速提高至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间距和所述边界振动数之 积的第一转速VI或第四转速V4。 一图像形成系统等的结构一其次,使用附图,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实 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9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的外观结构的说明图。图像形成系统700 具备计算机702、显示装置704、打印机706、输入装置708、和读取装 置710。计算机702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于小型塔型框体中,但不限定于 此。显示装置704通常使用CRT (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或等 离子体显示器或液晶显示装置等,但不限定于此。打印机706使用如上所 述的打印机。输入装置708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键盘708A和鼠标708B, 但不限定于此。读取装置710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挠性显示器类型装置 710A和CD — ROM驱动器装置710B,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使用MO (Magneto Optical)显示器驱动器装置或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k)等 其他装置也可。图20是表示图19中示出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在收容有 计算机702的框体内进而设置有RAM等内部存储器802、和硬盘驱动器 单元804等外部存储器。还有,在以上的说明中,对打印机706与计算机702、显示装置704、 输入装置708、及与读取装置710连接而构成图像形成系统的例子进行了 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图像形成系统包括计算机702和打印机706 也可,图像形成系统具备显示装置704、输入装置708及读取装置710的 任一个也可。另外,例如,打印机706具有计算机702、显示装置704、 输入装置708、及读取装置710的各自的功能或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作为一例,打印机706具有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 部、及用将记录了利用数码相机等摄影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媒体装卸的记录 媒体装卸部等也可。这样实现的图像形成系统作为系统整体,形成比以往系统优越的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影装置,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可在担载有显影剂的状态下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抵接的抵接部件,并且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小于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是与所述表面抵接用于限定担载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 的显影剂的层厚的层厚限定部件。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以如下方式与所述表面抵接,即使所述抵接部件的长 边方向沿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轴向,且使所述抵接部件的短边方向的一端 朝向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侧,所述抵接部件的、与所述表面抵接的抵接部在所述短边方向上从所述 一端离开。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是相对于所述周向的倾斜角度不同的两种螺旋状的槽部, 该两种螺旋状槽部相互交叉而呈格子形状,所述显影剂担载体具有由所述两种螺旋状槽部包围的正方形的顶面,该正方形的顶面具有的两条对角线中的一条沿所述周向。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显影装置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装卸,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上设定有使用温度区域,所述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所述抵接部件的振动数根据温度的大小而不同,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所述显影剂担 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小于所述使用温度区域内的所 有温度下的、所述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件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比如下所述的振动数小,即该振 动数是比所述损失正切为最大值时的所述抵接部件的振动数小的振动数, 且在该振动数时,所述损失正切为所述最大值的一半。
8. —种图像形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用于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该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所述显影装置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可在担载有显影 剂的状态下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小于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 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
9. 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计算机、和可与该计算机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用于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该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能够以担载显影 剂的状态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小于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 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
10. —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可在担载有显影 剂的状态下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是在比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 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 小的振动数中,与使所述储藏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损失弹性模量的振动数大 小相同。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是与所述表面抵接,用于限定担载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 的显影剂的层厚的层厚限定部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是相对于所述周向的倾斜角度不同的两种螺旋状的槽部, 该两种螺旋状槽部相互交叉而呈格子形状,所述显影剂担载体具有由所述两种螺旋状槽部包围的正方形的顶面,该正方形的顶面具有的两条对角线中的一条沿所述周向。
13.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用于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该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可在担载有显影 剂的状态下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是在比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 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 小的振动数中,与使所述储藏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损失弹性模量的振动数大 小相同。
14. 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计算机、和可与该计算机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用于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该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所述显影装置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可在担载有显影 剂的状态下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是在比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 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 小的振动数中,与使所述储藏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损失弹性模量的振动数大 小相同。
15. —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可在担载有显影 剂的状态下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 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是在比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 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小的振动数中,与使所述损失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储藏弹性模量的振动数大 小相同。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是与所述表面抵接,用于限定担载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 的显影剂的层厚的层厚限定部件。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厚限定部件以使所述层厚限定部件的长边方向沿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轴向,且使所述层厚限定部件的短边方向的一端朝向该显影剂担 载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方式,与所述表面抵接,所述层厚限定部件的、与所述表面抵接的抵接部在所述短边方向上从 所述一端离开。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是相对于所述周向的倾斜角度不同的两种螺旋状的槽部, 该两种螺旋状的槽部相互交叉而呈格子形状,所述显影剂担载体具有由所述两种螺旋状的槽部包围的正方形的顶面,该正方形的顶面具有的两条对角线中的一条沿所述周向。
19.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用于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该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所述显影装置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可在担载有显影 剂的状态下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是在比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 小的振动数中,与使所述损失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储藏弹性模量的振动数大 小相同。
20. —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计算机、和可与该计算机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用于利用显影剂将担载于该像担载体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具备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可在担载有显影 剂的状态下旋转;抵接部件,其是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且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 面抵接的抵接部件,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是在比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 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 小的振动数中,与使所述损失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储藏弹性模量的振动数大 小相同。
21.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可旋转的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备规则地配置的凹部,用于担载显影剂,且利用担载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抵接部件,其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抵 接,且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控制器,其在开始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后,将该显影剂担载体的 转速提高至第一转速,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一转速后, 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降低至第二转速,使以该第二转速旋转的所述 显影剂担载体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所述第一转速是该显影剂担载体旋转 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比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 和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 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之积大的转速,所述第二转速是所述移动速度 小于所述积的转速。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影偏压施加部,其为了显影所述潜像而向所述显影剂担载体 施加显影偏压,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变为所述第一转速后,使所述 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从该第一转速经由所述移动速度变为与所述积相等 的第三转速,降低至所述第二转速,并且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变为 所述第三转速后,利用所述显影偏压施加部开始所述显影偏压的施加。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经过了如下所述的时间的时点之后,利用所述显影偏压施 加部开始所述显影偏压的施加,该时间是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变为所 述第三转速之后,至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表面中的、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 转速变为所述第三转速时所述抵接部件抵接的部分伴随所述显影剂担载 体的进一步的旋转而移动到与所述像担载体对置的位置的时间。
24.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可旋转的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备规则地配置的凹部,用于担载 显影剂,且利用担载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抵接部件,其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抵 接,且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控制器,其使以第五转速旋转的所述显影剂担载体进行所述潜像的显 影,在该潜像的显影结束后,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提高至第四转速, 并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变为所述第四转速后,使所述显影剂担载体 的旋转停止,所述第五转速是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 速度比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和所述抵接部件的损 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 振动数之积小的转速,所述第四转速是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积的转速。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影偏压施加部,其为了显影所述潜像而向所述显影剂担载体 施加显影偏压,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潜像的显影结束后,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从 所述第五转速经由所述移动速度变为与所述积相等的第三转速,提高至所述第四转速,并且经过了如下的时间的时点之前,结束利用所述显影偏压 施加部进行的所述显影偏压的施加,所述时间是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 速变为所述第三转速后,至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表面中的、所述显影剂担 载体的转速变为所述第三转速时所述抵接部件抵接的部分伴随所述显影 剂担载体的进一步的旋转而移动到与所述像担载体对置的位置的时间。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变为所述第三转速之前,结束利用所述显影偏压施加部进行的所述显影偏压的施加。
27.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剥取部件,其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接触,用于从所 述显影剂担载体剥取所述显影剂,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变为所述第四转速后,停止所 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时,经过了如下所述的时间的时点之后停止所述旋 转,该时间是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变为所述第三转速后,至所述显 影剂担载体的表面中的、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变为所述第三转速时 所述抵接部件抵接的部分伴随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进一步的旋转而移动 到与所述剥取部件接触的位置的时间。
28. —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计算机、和可与该计算机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可旋转的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备规则地配置的凹部,用于担载显影剂,且利用担载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抵接部件,其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抵 接,且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控制器,其在开始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后,将该显影剂担载体的 转速提高至第一转速,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变为所述第一转速后, 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降低至第二转速,使以该第二转速旋转的所述 显影剂担载体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所述第一转速是该显影剂担载体旋转 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比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和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 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之积大的转速,所述第二转速是所述移动速度 小于所述积的转速。
29. —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计算机、和可与该计算机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用于担载潜像的像担载体;可旋转的显影剂担载体,其在表面具备规则地配置的凹部,用于担载显影剂,且利用担载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抵接部件,其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抵接,且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控制器,使以第五转速旋转的所述显影剂担载体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在该潜像的显影结束后,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提高至第四转速,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变为所述第四转速后,使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停止,所述第五转速是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比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和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 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之积小的转速,所述第四转速是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积的转速。
30. —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开始利用担载于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对担载于像担载体的潜像 进行显影的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后,将该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提高至第一 转速的步骤,其中,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是在表面具备规则地配置的凹部, 且用于担载显影剂的可旋转的显影剂担载体,所述第一转速是该显影剂担 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比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 部的间距、和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 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之积大的转速,所述抵接部件由橡胶弹 性体构成,抵接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且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 旋转而振动;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变为所述第一转速后,将所述显影剂担载 体的转速降低至所述移动速度小于所述积的第二转速的步骤;使以该第二转速旋转的所述显影剂担载体进行所述潜像的显影的步骤。
31. —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以第五转速旋转的显影剂担载体进行潜像的显影的步骤,其中所述 显影剂担载体是在表面具备规则地配置的凹部,且用于担载显影剂的可旋 转的显影剂担载体,利用担载于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显影剂对担载于像担载 体的所述潜像进行显影,所述第五转速是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 表面的移动速度比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和抵接部 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为最大时的该抵接 部件的振动数之积小的转速,所述抵接部件由橡胶弹性体构成,抵接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且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在潜像的显影结束后,将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提高至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所述积的第四转速的步骤;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转速成为所述第四转速后,停止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显影剂担载体在表面具有规则地配置的凹部,能够以担载显影剂的状态旋转。抵接部件由橡胶弹性体构成,与所述显影剂担载体的所述表面抵接,伴随该显影剂担载体的旋转而振动。所述显影剂担载体旋转时的所述表面的移动速度除以该显影剂担载体的周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间距得到的值小于所述抵接部件的损失弹性模量除以储藏弹性模量得到的损失正切成为最大时的该抵接部件的振动数。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281384SQ200810081808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日
发明者加藤洋, 小林理, 福元贵智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