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及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定影方法

文档序号:274023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及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定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及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详细地说是涉及 采用了电磁感应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印刷机、以及这些复合装置等的图像形成 装置中,通过将载置在潜像载置体里的调色剂图像等的可视图像转印在记录页 纸等的记录媒介上,以获得图像输出。调色剂图像在通过定影装置时,通过热 与压力产生的融解和渗透作用,定影在记录媒介上。这样,在被定影装置采用 的加热方式中,有作为发热源,设置了采用卤素灯等的加热辊及与之相对连接 的加压辊,可构成定影夹持的热辊定影方式,采用了可比辊自身热容量更小的 薄膜作为加热部件的薄膜定影方式,近年,在加热方式中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的定影方式(参照专利文献l)被广泛关注。在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的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的定影方式中,在加热辊 的内部设置了缠绕在线轴上的感应加热线圈,通过在加热线圈中印加电流,使 其在加热辊上产生涡流(感应电流),据此设置了使加热辊发热的构成。该构成, 不需要像热辊定影方式那样的预热,具有可瞬时达到所定温度的优点。还有,关于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的定影方式,包括有高频感应加热装置, 其由通过高频电源而被印加了高频电压的感应加热线圈构成;发热层,其被设 置在加热转动体上,带有磁性,发热层作为居里点被大致设定在定影温度,在 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中,通过高频电源印加有高频电压时产生热量的定影装置来 说是众所周知的(参照专利文献2)。该装置通过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含有在粘合剂中的强磁性体通过在到达居 里点之前瞬时升温,到达居里点后因磁性消失不再升温,而保持一定的温度。 因该强磁性体的居里点被大致设定在定影温度上,强磁性体被大致保持在定影 温度。所以,作为定影装置,不但不会损坏被要求的加热转动体表面的高脱膜 性和耐热性等,而且还不需要复杂的控制装置,可縮短加热转动体的开始时间和进行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如此,在使用整磁合金对感应加热量进行自我控制的定影装置中,采用的 是将整磁合金介于感应线圈和消磁部件之间,并且当整磁合金到达居里温度以 上时,由消磁部件产生的反磁通量抵消感应磁通量,从而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 能的方式。由于整磁合金在居里温度附近透磁率会大幅下降,磁通量透过消磁 材料,并因消磁材料的反磁通量使自我温度控制功能得以发挥,而使得去居里 温度以上的加热变得困难了。专利文献1:特开2001-138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许2975435号公报发明内容然而,近年来,由于用户对于高光泽模式来进行图像形成的要求增多, 所以希望开发一种能够对应于低速 高温来熔融调色剂的定影单元。由此,虽 然也可以考虑在高温时也能加热地,将整磁合金的居里温度提高的做法,但是 因为通纸时端部温度上升的上限温度也上升,在小尺寸连续通纸之后的A3用 纸图像中,存在着小尺寸通纸部和非通纸部之间的光泽差增大的问题。于是,本发明以提供定影单元和使用该定影单元的图像消磁装置为目的, 其在将整磁合金介于感应线圈和消磁部件之间,通过感应线圈产生的励磁磁通 量来加热的定影装置中,在发挥自我温度控制性的时候,通过发挥消磁部件的 消磁功能,来产生相对于感应磁通量的反磁通量,并在不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 能的时候,可以选择消磁部件不发挥消磁功能,例如,在通常的高速打印时, 通过发挥自我温度控制性来抑制通纸时的端部温度上升,或者在高光泽打印 时,即使在居里温度以上也能够充分加热。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励磁线圈,其产生磁通量;发热层,其通过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磁通量来 发热;整磁层,其传导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消磁部件,其与所述励磁线圈 夹住所述整磁层;所述消磁部件能够选择地操作,通过产生反磁通量来抵消由 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磁通量的消磁作用,来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能,以及 通过抑制所述消磁作用以不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能。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磁层能 够转动,所述励磁线圈设置在所述转动的整磁层的外侧,所述消磁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的整磁层的内侧。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磁层能够转动,所述励磁线圈设置在所述转动的整磁层的内侧,所述消磁部件设置在 所述转动的整磁层的外侧。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磁部件 包括一个开关元件以打开和关闭具有辅助线圈的电气回路,并可以选择地将电 力供给所述电气回路。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磁部件 还包括电源以驱动所述辅助线圈,通过提供一个相位不同于所述励磁线圈的高 频电流,来使所述辅助线圈产生磁通量以抵消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磁通技术方案6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磁部件 为平板状,其材料的体积阻抗低于所述整磁层中的整磁合金的体积阻抗;和, 所述消磁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励磁线圈的相对位置里以发挥所述自我温度控制 功能,而位于不相对于所述励磁线圈的位置里时,就不发挥所述自我温度控制 功能。技术方案7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磁部件 转动至不相对于所述励磁线圈的位置,以不发挥所述自我温度控制功能。技术方案8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包括:磁性芯 部,其随所述消磁部件转动;所述磁性芯部设置为包括有高阻抗磁性本体的半 圆形部件;所述半圆形部件在所述消磁部件的转动方向里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 消磁部件。技术方案9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包括:转动发 热部件,其包括所述发热层并为套管、辊、轮带等形状中的一个;和,转动加 压部件,其压接于所述转动发热部件以在所述转动加压部件和所述转动发热部 件之间形成夹持,当记录媒介通过所述夹持时,所述转动发热部件和所述转动 加压部件会在夹持处,将热量和压力提供给载置有调色剂像的所述记录媒介, 以将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到所述记录媒介上。技术方案104S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包括:转动定 影部件,其与所述转动加压部件相向而对,所述转动发热部件包括发热辊和绕 设所述加热辊和所述转动定影部件之上的定影带。技术方案11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包括:转动发 热部件,其包括所述发热层并为套管、辊、轮带等形状中的一个;和,转动加 压部件,其压接于所述转动发热部件以在所述转动加压部件和所述转动发热部 件之间形成夹持,记录媒介通过所述夹持时,所述转动发热部件和所述转动加 压部件会在夹持处,将热量和压力提供给载置有调色剂像的所述记录媒介,以 将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到所述记录媒介上。技术方案12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包括:转动 定影部件,其与所述转动加压部件相向而对,所述转动发热部件包括发热辊和 绕设所述加热辊和所述转动定影部件之上的定影带。技术方案13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定影装置,其提供热量给 载置有调色剂像的记录媒介,以将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到所述记录媒介上,其特 征在于包括励磁线圈,其产生磁通量;发热层,其通过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 所述磁通量来发热;整磁层,其传导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消磁部件,其与 所述励磁线圈夹住所述整磁层;所述消磁部件能够选择地操作,通过产生反磁 通量来抵消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磁通量的消磁作用,来发挥自我温度控 制功能,以及通过抑制所述消磁作用以不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能。技术方案14提供一种定影方法,其由结合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 所提供,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方法包括通过励磁线圈产生磁通量的步骤;通 过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磁通量,由发热层来发热的步骤;通过整磁层来传 导产生于所述发热层的热量的步骤;通过所述励磁线圈和消磁部件将所述整磁 层夹在其间的步骤;能够选择地操作所述消磁部件,通过产生反磁通量来抵消 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磁通量的消磁作用,来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能,以 及通过抑制所述消磁作用以不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能的步骤。本发明通过能够选择消磁功能,就能够选择自我温度控制功能的发挥, 从而即使在使用整磁合金时,也能够进行在任意的高温里的温度设定。


参照下面对附图详细的说明可以更快 更好地理解对公开技术及其特征 的完整描述。其中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定影装置所适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1个 实施例的全体构成图。图2是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所使用的本发明定影装置的实施例1之主 要部件的概念截面图。图3所示为图2的实施例的定影辊的一部分的扩大之后取出的截面图。图4所示为定影转动体的截面图(磁通量为非透过A)、定影转动体的截面图(磁通量为透过B)、以及A、 B中箭头的说明图(C)。图5所示是整磁合金的透磁率的温度相关性的示意图。图6所示是能够控制设置在定影转动体内侧的消磁材料之功能的发挥*非 发挥的、本发明实施例l的截面图。图7所示是在图6的实施例中,在切换消磁材料的功能的发挥,非发挥时, 整磁合金的透磁率的温度相关性的示意图。图8所示是通常时和高光泽打印时的光泽度的温度相关性的示意图。图9所示是消磁线圈的发热抑制功能的说明图。图IO所示是实施例1的通常时和高光泽打印时的动作示意图。图11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消磁线圈的发热抑制功能的截面说明图。- 图12所示是消磁线圈的基本构成图。图13所示是实施例2的通常时和高光泽打印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14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截面图。 图15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示的实施案例,说明本发明实施的最佳方法。 实施例1 .图1表示根据本实施案例的定影装置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当然本发明不局限于图l所示方式的装置,而且不仅作成单色图像,还以形成 彩色图像为对象。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具有像载置体的一例之鼓状转动体的电子照相 感光体(以下简称为感光体)41,在该感光体41的周围,按图中箭头所示的转 动方向依次配置有,由带电辊构成的带电装置42、构成曝光手段的一部分的反 光镜43、包括显影辊44a的显影手段44、将显影在转印纸、记录纸等页纸状 记录材质P里的图像(调色剂像)进行转印的转印装置48、包括刮擦相接于感光体41圆周面里的刮刀46a的清洁手段46等。然后,在带电装置42和显影辊 44a之间,介由反光镜43,将曝光光束Lb曝光照射到感光体41里以进行扫描。 该曝光光束Lb的照射位置称为曝光部150。转印装置48与感光体41下面相向而对的部位是调色剂像在记录材质P里 得到转印的、众所周知的转印部47,在该转印部47靠向供纸方向的上游侧里, 设置有一对对位辊49。收纳在某一个供纸盘40里的转印纸等的页纸状记录材 质P,通过供纸滚群110的滚子被送出后,在经过搬送导向以及搬送辊群(为付 与符号)被引导的同时,被搬送到这些对位辊49里。另外,在转印部47靠供 纸方向下游的位置里,配置有定影装置20,在靠定影装置20的供纸方向的下 游测里,配置有,在进行两面记录时,将转印纸的正反进行翻转,使已经记录 的纸面向下后,再供纸到转印部47里的自动两面装置39。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大致如下。首先,在装置上部侧里,感光体41 开始转动,在该转动中,感光体41在暗中通过带电装置42被均匀带电,通过 曝光光束Lb对应于要作成的图像而被照射以及扫描到曝光部150里,对应于 要作成的图像的潜像得以在感光体41上形成。当该潜像通过感光体41的转动 接近于显影装置44时,在此通过调色剂被可视像(现象)化后,成为载置于感 光体41上的调色剂像。 一方面,在装置下部侧里,通过某一个供纸盘40的供 纸滚群IIO,从复数的供纸盘40中的某一个来呼唤(要求)记录材质P,经过例 如图中虚线所示的规定搬送路径,搬送到一对对位辊对49的位置处,在这里 作一时的停止后,以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像转到转印部47,与记录材质P的 规定位置相向而对的时机来送出。亦即,当等待的时机到来时,将停止在对位 辊对49的位置里的记录材质P送出对位辊49,搬送去转印部47。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像和要转印该调色剂像的记录材质P的规定位置与 转印部47—致,通过转印部件48的电场作用,调色剂像被吸引 转印到记录 材质P上。如此,在感光体41周围的图像形成部,转印,载置有调色剂像记 录材质P,被送出去定影装置20。然后,记录材质P上的调色剂像在通过定影 装置20期间内被加热'加压而定影在记录材质P里,之后,记录材质P被排 纸到排纸部里。另外,在记录材质P的两面里形成图像的时候,通过未图示的分歧爪被排 纸到自动两面装置39里的记录材质P,在自动两面装置39里被反向翻转后, 被搬送到对位辊对49跟前的搬送路径里。.还有,没有在转印部47被转印,而残留在感光体41上的残留调色剂,随 感光体41的转动到达清洁装置46,在经过该清洁装置46期间内从感光体41 上被清扫 除去,从而可以移动去下一个图像形成。将在后面详细说明的定影装置,采用的是一对辊的定影方式的构成。因此, 在定影装置里,设置了用于加热定影辊的热源,在该定影辊上相接 按压有定 影辊。图2是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中所采用的辊方式定影装置的概念构成截面 图。在图中,2为磁通量产生部,3为发热转动体之定影辊,4为加压转动体之 加压辊,P为记录材质,T为载在记录材质P上的调色剂。还有,图中例示的 定影装置,设置有磁通量发生部2的线圈2a通过感应加热回路之变换器(未图 示)产生的高频驱动来产生高频磁场,并通过该磁场,使得涡(感应)电流主要 在金属性的定影辊3里流动以升高辊的温度。图中2b为端部芯部,2c为中央 芯部,2d为拱状芯部,线圈2a位于拱状芯部2d和定影辊3之间,而且,磁通 量调整部件2b位于线圈2a和拱状芯部2d之间。图3(A)所示是将定影辊3的一部分放大后取出的截面图。定影辊3的构 成是,例如直径为40mm时,最内侧设置为消磁层(芯棒)3A,其外侧如箭头所 示向着记录材质P依次为空气隔热层3B、整磁层3C、氧化防止层3D1、发热 层3E、氧化防止层3D2、弹性层3F、以及表层之脱模层3G。消磁层3A可以是 例如铝或其合金,空气隔热层3B可以是例如5mm左右的空隙。整磁层3C可以 使用众所周知且适当的整磁合金(例如厚度为50um),氧化防止层3D1、 3D2 可以是镍触击(nickel strike)电镀(例如厚度在lym以下),发热层3E可以 是铜(Cu)电镀(例如厚度为15iim),弹性层3F可以是硅橡胶(例如厚度为150 pm),脱模层3G可以是PFA(例如厚度为30um)。亦即、从整磁层3C到脱模 层3G表面为止的厚度可以是在200 250 u m之间,这只是一个例子。整磁层3C是由居里点为100 30(TC的磁性体(例如包括铁、镍的整磁合 金材料)构成的,通过加压辊4的按压后变形后形成夹持。由于该整磁层3C的 存在,发热层3E等的过热得到防止。另外,由于定影辊3侧容易形成凹状的 夹持,就使得记录材质P的分离性很好。无庸赘言,经加压辊4的按压变形的 是除了图示的实施例中的芯棒3A以外的整磁层3C 脱模层3G。图4(A)所示是定影辊3的截面图,粗线的箭头表示线圈2产生的感应磁 通量,细线的箭头表示涡电流(感应电流),由于构成整磁层3C的整磁合金层的温度T不到居里温度Tc,构成整磁层3C的整磁合金仍为磁性体,线圈2所产 生的感应磁通量处于未透过整磁层3C或未透过隔热层3B的状态。亦即,所示 的状态是,因未达到居里点,整磁层3C不让磁通量透过,感应磁通量未到达 芯棒3A里。一方面,图4(B)是同样的定影辊3的截面图,所示为,感应磁通量透过 整磁层3C、隔热层3B后到达芯棒3A里的状态。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由铝或其合 金制成的芯棒3A所产生的感应磁通量。亦即,由于构成整磁层3C的整磁合金 层的温度T超过居里温度Tc,构成整磁层3C的整磁合金的磁性消失而成为非 磁性体,即使存在着隔热层3B,感应磁通量到达芯棒3A里。亦即,磁性体(包括上述发热层的功能)之整磁层3C在到达居里点是基本 是瞬时升温的,在到达居里点后磁性消失而不再升温,就能保持在一定的温度 里。因此,构成整磁层3C的材料的居里点,在这种定影装置中,只要其构成 是为100 30(TC的磁性体,定影辊3的发热层3E或芯棒3A就不会过热,能够 基本保持在定影温度里,不会损害定影辊3表面的高脱模性和耐热性,另外还不需要复杂的控制。图5所示是透磁率的温度相关性示意图。图中A表示各温度时的透磁率, 由图可知,当超过设定温度时,透磁率急剧降低。还有,当整磁层3C为单层时,作为可以变形的条件是,例如是包括铁、 镍的合金,厚度在150ym以下,只要满足此条件,就能够对整磁层3C进行切 实的变形。整磁层3C的构成也可以是在可以变形的基层3上,通过电镀来形 成磁性材质层。从而能够切实地对整磁层3C进行变形,并降低整磁层3C的破 裂*断裂。另外,设置在定影辊3的整磁层3C内侧里的隔热层3B,其构成以采用热 导率小于整磁层3C的材料为好。由此,就能提高发热层3E的热效率。隔热层 3B也可以是热导率小于整磁层的发泡硅橡胶等的材质层(热导率为0. 1W / mK), 当整磁层3C的热导率为例如11W/mK时,其也可以采用如图例示的空气层等 其他隔热层。还有,隔热层内即可以包含弹性体,也可以不包含弹性体。但是, 如果是包含了弹性体,因为能够增大加压辊4的按压力(夹持压力),就能够使 得定影性更好。还有,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层3B的厚度以在10mm以下,或从磁通量的强 度关系式导出的适当厚度来形成为好。这时因为希望透过整磁层的磁通量能够切实地通过导电体。另外,用于定影的发热转动体可以是辊、套筒、轮带中的任何一个,当整 磁层与发热层分开时,相对于发热层,整磁层即可以是被固定的,也可以是不 被固定的。后者的情况下,也可以是轮带或套筒具有发热层,辊具有整磁层。于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采用的是提高整磁层3C的居里点, 并在其内侧设置磁性芯部3H和具有半圆筒形截面的消磁材质3K,消磁材质3K 和磁性芯部3H能够一起在整磁层3C内转动。亦即,在整磁层3C所形成的圆 形空间内,磁性芯部3H转动,并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的支撑,相对于磁通 量发生部2能够相接 离开,因转动位置的不同而能够选择消磁材质3K之消 磁作用的发挥 非发挥。在消磁材质3K里,虽然采用铝或其合金的导电体, 对其材料或截面形状不局限于图示的形状。另外,该磁性芯部3H的驱动装置 可以采用,用以在此种构造中移动筒内部的要素而使用的各种机构。还有,在 图5中,粗线箭头也代表线圈2产生的感应磁通量,细线箭头代表涡电流,而 虚线箭头代表的是铝或其合金制的消磁材质3K产生的感应比通量。图6(A)所示是提高消磁材质3K功能的动作状态之定影辊3的截面图。消 磁材质3K位于靠近线圈2的位置。当构成整磁层3C的整磁合金层的温度T在 居里温度Tc以上时,构成整磁层3C的整磁合金的磁性消失而变为非磁体,从 而发挥高消磁功能。另一方面,图6(B)所示是不发挥消磁材质3K功能的动作状态之定影辊3 的截面图,由于消磁材质3K离开线圈2而位于反对侧里,从线圈2产生的感 应磁通量虽然透过整磁层3C,但因为构成整磁层3C的整磁合金层的温度T高 于居里温度Tc,消磁材质3K产生的感应磁通量没有发生,所以消磁功能就没 有被发挥,整磁合金的磁性没有消失而仍然为磁性体。亦即,通过将消磁材质3K的位置与磁性芯部3H —起移动,就能够对需要 的发热抑制进行控制。图7所示是发热效率的温度关系性图,所示为图6所示 的发挥消磁材质功能(图中以A来表示)和不发挥消磁材质功能(图中以O来表 示)时的两种情况。亦即,整磁层3C的发热控制,只要根据这些数据,将消磁 材质3K的位置相对于线圈2作变化即可。图8所示是光泽度的温度关系性图,所示为图6所示的发挥消磁材质功能 (图中以口来表示)和不发挥消磁材质功能(图中以X来表示)时的两种情况,在 表示能够加热至居里温度以上的有消磁功能中的设定温度在1S(TC饱和,在无消磁功能中,加热温度可以达到20(TC以上,由此就能够获得需要的高光泽。
图9所示是通过消磁线圈的发热抑制的光泽度之温度关系图。 一起表示的 有通常打印(图中以口来表示)和高光泽模式(图中以A来表示)。然后,以光泽 度在30 45时作为高光泽模式,显示不使用消磁功能时,整磁层3C的温度, 实际上是表层的温度能够没有温度饱和地上升,并且,在通常模式时,显示将 光泽度取为15 22、 23,使用消磁功能使整磁层3C的温度上升后饱和,在小 尺寸记录材料通纸之后产生最大光泽差。亦即,该图所示是与低线速度进行组 合后的高光泽模式和通常模式的比较,显示16(TC设定时,因小尺寸连续通纸 后的端部温度上升所引起的最大光泽差在大致10%以内,在高光泽模式中,可 以获得最大为45%的光泽度。
亦即,如图10所示,通常使用时为图6(A)的状态,高光泽图像形成时的 光泽打印时为图6(B)的状态。 实施例2图11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通过在整磁层3C的内侧里设置 一对消磁线圈3L、 3L,并使用切换元件5在一对消磁线圈3L、 3L之间实行短 路(接通)或断开(切断),来到达抑制磁通量的目的。由于不需要移动消磁部件 的手段,所以可以实现省空间化。亦即,图11(A)所示是与图6(A)同样地,提高消磁功能的动作状态之定影 辊3的截面图,切换元件5在开通(0N)时使消磁线圈3L、 3L之间短路(接通), 通过产生消磁磁通量来发挥消磁功能。
另一方面,图11(B)所示是与图6(B)同样地,不发挥消磁功能的动作状态 之定影辊3的截面图,切换元件5在关闭(0FF)时使消磁线圈3L、 3L之间断开 (切断),通过不产生消磁磁通量使得消磁功能不被发挥。从线圈2产生的感应 磁通量虽然透过整磁层3C,但因为构成整磁层3C的整磁合金层的温度T高于 居里温度Tc,消磁材质3K产生的感应磁通量没有发生,所以整磁合金的磁性没有消失而仍然为磁性体。
图12所示是主线圈之线圈2和消磁线圈3L、 3L以及切换元件5、变换器 (驱动源)6之间的关系概念图。用于消磁 非消磁的切换元件5可以釆用开关 或变阻元件,也可以采用其他手段。另外,在副线圈之消磁线圈3L里不设置 驱动源。另外,消磁线圈3L相对于线圈2L,虽然在每一侧(图中例示为夹住中 央线圈2c—分为二)里可以设置复数个,但一般考虑是3个左右比较适当。但是作为本发明,即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当为复数时,不限定其个数。然 后,虽然是以切换元件5在单位时间内的切换比率来进行控制的,该控制形态 也可以采用各种众所周知的控制形态。还有,如图13所示,通常使用时为图ll(A)的状态,高光泽图像形成时 的光泽打印时为图11(B)的状态。 实施例3图14所示是以磁性体构成的加热辊3a,和具备上述弹性或脱模性的定影 转动体3b,和绕设于其间的定影带3c等,来取代实施例1的定影辊3的例子。 其基本构造、其他构成等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在此省略其说明。实施例4图15所示是以磁性体构成的加热辊3a,和具备上述弹性或脱模性的定影 转动体3b,和绕设于其间的定影带3c等,来取代实施例2的定影辊3的例子。 其基本构造、其他构成等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在此省略其说明。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 内,除前述各实施方式中所示之外,从前述各实施^"式作适当变更后的所得也 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前述构成部件的数量、位置、形状等不局限于前述各实 施方式,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数量、位置、形状等。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07年3月12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 本专利申请JP2007-061764,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励磁线圈,其产生磁通量;发热层,其通过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磁通量来发热;整磁层,其传导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消磁部件,其与所述励磁线圈夹住所述整磁层;所述消磁部件能够选择地操作,通过产生反磁通量来抵消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磁通量的消磁作用,来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能,以及通过抑制所述消磁作用以不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磁层能够转动,所述励磁线圈设置在所述转动的整磁层的外侧,所 述消磁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的整磁层的内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磁层能够转动,所述励磁线圈设置在所述转动的整磁层的内侧,所 述消磁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的整磁层的外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磁部件包括一个开关元件以打开和关闭具有辅助线圈的电气回路, 并可以选择地将电力供给所述电气回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磁部件还包括电源以驱动所述辅助线圈,通过提供一个相位不同于 所述励磁线圈的高频电流,来使所述辅助线圈产生磁通量以抵消所述励磁线圈 产生的所述磁通量。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磁部件为平板状,其材料的体积阻抗低于所述整磁层中的整磁合金 的体积阻抗;和,所述消磁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励磁线圈的相对位置里以发挥所 述自我温度控制功能,而位于不相对于所述励磁线圈的位置里时,就不发挥所 述自我温度控制功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磁部件转动至不相对于所述励磁线圈的位置,以不发挥所述自我温 度控制功能。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包括 磁性芯部,其随所述消磁部件转动;所述磁性芯部设置为包括有高阻抗磁性本体的半圆形部件; 所述半圆形部件在所述消磁部件的转动方向里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消磁 部件。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包括 转动发热部件,其包括所述发热层并为套管、辊、轮带等形状中的一个;和,转动加压部件,其压接于所述转动发热部件以在所述转动加压部件和所述 转动发热部件之间形成夹持,当记录媒介通过所述夹持时,所述转动发热部件 和所述转动加压部件会在夹持处,将热量和压力提供给载置有调色剂像的所述 记录媒介,以将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到所述记录媒介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包括 转动定影部件,其与所述转动加压部件相向而对,所述转动发热部件包括发热辊和绕设所述加热辊和所述转动定影部件之 上的定影带。
11.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包括 转动发热部件,其包括所述发热层并为套管、辊、轮带等形状中的一个;和,转动加压部件,其压接于所述转动发热部件以在所述转动加压部件和所 述转动发热部件之间形成夹持,记录媒介通过所述夹持时,所述转动发热部件 和所述转动加压部件会在夹持处,将热量和压力提供给载置有调色剂像的所述 记录媒介,以将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到所述记录媒介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包括 转动定影部件,其与所述转动加压部件相向而对,所述转动发热部件包括发热辊和绕设所述加热辊和所述转动定影部件之 上的定影带。
13.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定影装置,其提供热量给载置有调色剂像的记录媒介,以将所述调色剂像 定影到所述记录媒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励磁线圈,其产生磁通量;发热层,其通过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磁通量来发热; 整磁层,其传导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 消磁部件,其与所述励磁线圈夹住所述整磁层;所述消磁部件能够选择地操作,通过产生反磁通量来抵消由所述励磁线圈 产生的所述磁通量的消磁作用,来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能,以及通过抑制所述 消磁作用以不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能。
14.一种定影方法,其由结合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所提供,其特 征在于所述定影方法包括通过励磁线圈产生磁通量的步骤;通过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磁通量,由发热层来发热的步骤; 通过整磁层来传导产生于所述发热层的热量的步骤; 通过所述励磁线圈和消磁部件将所述整磁层夹在其间的步骤; 能够选择地操作所述消磁部件,通过产生反磁通量来抵消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磁通量的消磁作用,来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能,以及通过抑制所述消磁作用以不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能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通过可以选择消磁功能,就能够选择是否发挥自我温度控制功能,即使是使用整磁合金,也能够设定至任意的高温温度里。其采用的是提高整磁层3C的居里点,并在其内侧设置磁性芯部3H和具有半圆筒形截面的消磁材质3K,消磁材质3K和磁性芯部3H能够一起在整磁层3C内转动。在提高消磁材质3K功能时,将消磁材质3K靠近线圈2,构成整磁层3C的整磁合金的磁性消失而变为非磁体,从而发挥高消磁功能。当消磁材质3K离开线圈2时,从线圈2产生的感应磁通量虽然透过整磁层3C,但因为构成整磁层3C的整磁合金层的温度T高于居里温度Tc,消磁材质3K产生的感应磁通量没有发生,所以消磁功能就没有被发挥,整磁合金的磁性没有消失而仍然为磁性体。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1266446SQ20081008360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2日
发明者上野智志, 伊藤明子, 小川祯史, 瀬尾洋, 石井贤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