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92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片材)的两面上形成
图像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通常,作为一种采用静电记录或电子照相工艺的成像设 备,提供了一种能在记录材料的两面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在此类 成像设备中,在成像部内在记录材料的一面上形成图像,然后反转记 录介质,又再在成像部内在记录材料的另一面上形成图像。
t)003图12是能在记录材料的两面上形成图像的传统成像设备 中沿着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所示的剖视图。图13和14是各自示出将 马达670的旋转力传递到排放反转辊对680和定影器640的齿轮系的 视图。
0004下面描述成像设备600的操作。
0005成像设备600为多色成像设备并包括对应于四色构成四 个感光鼓611的成像部610。调色剂图像形成在四个感光鼓611上, 且调色剂图像通过彼此顺次重叠而被一次转印到循环的带状中间转印 体630上。
0006用作给送器的拾取辊622自片材容器637拾取记录材料 P,并将记录材料P给送到定位辊对623。在定位辊对623停止旋转的 状态下,定位辊对623接收记录材料P的前端,由此校正记录材料P 的歪斜给送。此后,定位辊对623对应于中间转印体630上调色剂图 像的位置开始其旋转,并将记录材料P给送到二次转印位置Te。 二次 转印辊635紧靠由辊子636支承的中间转印体630的一部分,由此形 成二次转印位置Te。 二次转印辊635将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之后,定影器640将调色剂图像固着在记录 材料P上。最后,记录材料P排出至排放托盘681。
0007能正逆向旋转的排放反转辊对680安置在定影器640的 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下游,并由与定影器640共用的马达670带动旋 转。
0008马达670的旋转力通过定影驱动系771传递到定影器 640。马达670的旋转力通过包括齿轮系的排放驱动系772传递到排放 反转辊对680。
0009在成像设备600内记录材料的另一面上也形成图像的情 况下,排放反转辊对680暂时正向旋转以在排放方向上输送记录材料 P,并让记录材料P突伸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600A的外部。在记录 材料P的后端通过定影器640之后,排放反转辊对680逆向旋转并与 运动导引件643相协作,以在记录材料的后端作为前端的情况下将记 录材料送到双面输送路径682中。
0010双面输送辊对683由不同于马达670的马达(未示出) 带动旋转。双面输送辊对683经由给送输送路径620与双面输送路径 682之间的汇合部684在双面输送路径682中将记录材料P输送到定 位辊对623。此后,二次转印辊635在二次转印位置Te将中间转印体 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定影器640将调色剂图像固着在记 录材料上。最后,排放反转辊对680将记录材料排出到排放托盘681。 通过如此的过程,就完成了成像设备的双面成像操作。
0011在图13和14中,排放反转辊对680和定影器640由同 一马达670带动旋转。马达670的旋转力通过定影驱动系771传递至 定影器640。马达670的旋转力通过包括齿轮系的排放驱动系772传 递至排放反转辊对680。
0012在记录材料的两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排放反 转辊对680先正向后逆向地4t转。正向旋转和逆向》走转是通过马达670 的正向旋转和逆向旋转进行的。因此,排放驱动系772具有这样一个 结构,即,在切换马达670的旋转方向时,排放反转辊对680的旋转方向得以切换。
0013另一方面,定影器640不得不总是在一个方向上旋转。 因此,定影驱动系771具有这样一个结构,即,即便在切换马达670 的旋转方向时,排放反转辊对680的旋转方向也不切换。
0014在图13中,定影驱动系771包括一个减速齿轮系,其包 括齿轮701、 702、 711、 712、 713、 714、 716、 717以及715。齿轮712 由旋转切换元件718可旋转地支承。排放驱动系772包括减速齿轮系, 其包括齿轮701、 702、 721、 722、 723以及724。
0015图13齿轮中所示的箭头示出了排放反转辊对680在将记 录材料送到设备主体600A的外部时齿轮的旋转方向。旋转切换元件 718绕着齿轮711的轴711a旋转以让齿轮712选择性地与齿轮713或 齿轮715啮合。在图13中,旋转切换元件718容许齿轮712与齿轮 713啮合。
0016图14齿轮中所示的箭头示出了图13的马达670逆向旋 转且排放反转辊对680反向输送记录材料至双面输送路径682时的齿 轮旋转方向。在此情况下,在定影驱动系771中,齿轮712能与齿轮 715啮合,由此防止定影器640的旋转方向改变,即便在排放反转辊 对680逆向旋转时也是如此(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1-199610号 公报)。
0017在这一点上,常常需要成像设备小型化。为了实现小型 化, 一种选择在于,自排放反转辊对680经由双面输送路径682和汇 合部684至定位辊对623的路径短于记录材料的长度。不过,在此情 况下,发生以下问题。
0018在图12中,其一面完成成像且被导引至双面输送路径 682的记录材料P必须暂时停止在定位辊对623处,以便与一次转印 到中间转印体630上的调色剂图像对准。因此,定位辊对623停止旋 转,且双面输送辊对683将记录材料P输送到定位辊对623,随后停 止。不过,记录材料P的后端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被夹于排放反转辊 对680之间而保持输送状态。因此,排方文反转辊对680与双面输送辊对683之间的记录材料发生卡塞现象。
0019作为卡塞发生的对策,设想在双面输送辊对683停止旋 转的时候,排放反转辊对680也停止旋转。不过,为了让排放反转辊 对680停止旋转,马达670不得不停止旋转。由于马达670也使定影 器640旋转,当马达670处于停止状态下时,定影器640也停止旋转。 定影器640经受准备在双面成像中定影时的温度控制。当定影器640 停止时,内部温度失衡。因此,双面成像时的定影在某些情况下就变 得困难。
0020如上所述,传统的成像设备存在一个问题,即,双面输 送路径682的长度必须调节至记录材料的长度,且难于实现成像设备 的小型化和成本降低。

发明内容
002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促进成像设备的小型化并 防止调色剂图像的定影精度下降的成像设备。
0022根据本发明,成像设备包括成像部,其在片材上形成 调色剂图像;定影旋转元件对,其将调色剂图像固着在片材上;反转 旋转元件对,其能执行再给送操作,在该再给送操作中,为了在一面 已成像的片材的另 一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反转旋转元件对正向旋转, 随后反向旋转,以朝向成像部再给送片材;以及驱动部,其通过一公 共驱动源驱动定影旋转元件对和反转旋转元件对,其中即便在驱动部 停止反转旋转元件对的再给送操作时,驱动部也可持续旋转所述定影 旋转元件对。
0023在实施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驱动部可持续旋转定影旋 转元件对,即便在驱动部停止反转旋转元件对的再给送操作时也是如 此,由此能让成像设备小型化并防止调色剂图像的定影精度下降。
0024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自下面参照附图给出的示范性实施 例的说明中明显看出。


0025图l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定影器和 排放反转辊对的驱动系统并示出了排出记录材料时齿轮的旋转方向的 视0026图2是示出了记录材料反向输送时图1的驱动系统中齿 轮的旋转方向的视0027图3是示出了排放反转辊对停止反向输送记录材料时图 1的驱动系统中齿轮的旋转方向的视0028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定影器和排放反 转辊对的示意0029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排放反转辊对排 出记录材料的状态0030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排放反转辊对反 向输送记录材料的状态0031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沿着记录材料的输 送方向所示的剖视0032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定影器和 排放反转辊对的驱动系统并示出了反向输送记录材料时齿轮的旋转方 向的视0033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排放反转辊对反 向输送记录材料的状态0034图10是图9中排放反转辊对停止反向输送记录材料的状
0035图11是图10中后续的片材送至排放反转辊对的状态图;0036图12是传统成像设备沿着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所示的剖
0037图13是示出了传统成像设备中定影器和排放反转辊对的 驱动系统并示出了排出记录材料时齿轮的旋转方向的视0038图14是示出了记录材料反向输送时图13的驱动系统中齿轮的旋转方向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0039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第一至第三各实施例的成像 设备。在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调色剂图像形成在记录材料(片材) 的两面上。应注意的是,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是采用了电子照相成像 工艺的彩色成像设备。不过,成像设备可以是单色成像设备。此外, 实施例中的数值是参考数值,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数值。
0040(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
0041图1至7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
0042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沿着记录材料的输 送方向所示的剖视图。对成像设备61的操作作了示意性的描述。
0043在成像设备61中,首先,潜像通过采用光、磁力或电荷 形成在图像承载元件的感光鼓11上,并且潜像作为调色剂图像显现。 在构成成像部10且对应于各色的若干感光鼓11上,布置有经多个辊 子牵拉而循环的带状中间转印体30。在中间转印体30的内侧,布置 有一次充电装置34。中间转印体30与感光鼓11接触而循环。形成在 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一次充电装置34顺次地被一次转印到 中间转印体30上,从而彼此重叠。
0044在中间转印体30上,二次转印辊35邻接支承中间转印 体30的辊子36的附近。邻接位置位于二次转印位置Te。在中间转印 体30上彼此重叠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中间转印体30的旋转而被输送到 二次转印位置Te。
0045另一方面,片材容器37容纳记录材料P。用作给送器的 拾取辊22旋转以自片材容器37送出记录材料P。用作定位旋转元件 对的定位辊对23在其停止旋转的状态下自片材容器37接纳记录材料 P的前端,由此校正记录材料P的歪斜给送。此后,定位辊对23对应 于中间转印体上调色剂图像的位置开启其旋转,并将记录材料P送至 二次转印位置Te。 二次转印辊35容许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之后,定影器40将调色剂图像固着在记录材料P 上,且沿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位于定影器40下游的排放反转辊对80 将记录材料排出至排放托盘81。
0046用作反转旋转元件对的排放反转辊对80是可正逆向旋转 的辊对。也就是说,排放反转辊对80可选择性地执行排放操作或再给 送操作,在排放操作中,排放反转辊对80正向旋转以将记录材料排出 至排放托盘81,而在再给送操作中,排放反转辊对80在一个方向旋 转,随后在另一个方向旋转以将记录材料输送给双面输送路径82。
0047在成像设备于记录材料的两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情况 下,排放反转辊对80暂时在与定影器40相同的方向上旋转以在排放 方向上自定影器40输送记录材料P。因此,记录材料P突伸至成像设 备的设备主体61A的外部。在记录材料P的后端通过定影器40之后, 排放反转辊对80逆向旋转(在另一个方向)并与运动导引件44相协 作,由此在记录材料P的后端作为前端的情况下将记录材料P送入双 面输送路径82中。
0048双面输送路径82上的双面输送辊对83经由片材输送路 径20与双面输送路径82之间的汇合部84将送入双面输送路径82中 的记录材料P输送到定位辊对23。此后,在二次转印位置Te, 二次 转印辊35将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定影 器40将调色剂图像固着到记录材料P上。最后,排放反转辊对80排 放记录材料P至排放托盘81。成像设备的双面成像操作随后完成。应 注意到,自排放反转辊对80经由双面输送路径82和汇合部84至定位 辊对23的路径短于可由成像设备输送的记录材料在输送方向上的最 大长度。
0049顺便要说的是,定位辊对23在输送记录材料P时停止 其旋转。双面输送辊对83持续其旋转以将记录材料P的前端压靠在 停止旋转的定位辊对23上,以弯曲记录材料P,从而校正记录材料P 的歪斜给送。在歪斜给送校正之后,双面输送辊对83暂时停止其旋转。 此后,当定位辊对23开始输送记录材料至对应于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图像位置的二次转印位置Te时,双面输送辊对23重新开始其旋转 以输送记录材料。
0050在记录材料P的长度长于自排放反转辊对80经由双面 输送路径82至定位辊对23的距离的情况下,尽管记录材料P到达定 位辊对23,记录材料P也处于排放反转辊对80的位置处。因此,如 果双面输送辊对83尽管暂时停止其旋转,排放反转辊对80也输送记 录材料,在某些情况下就在排放反转辊对80与双面输送辊对83之间 发生卡塞。为了防止出现卡塞,只要当双面输送辊对83暂时停止其旋 转时排放反转辊对80也停止其旋转,就足够了。
0051不过,排放反转辊对80是由还使定影器40旋转的马达 70带动旋转的。双面输送辊对83由马达89带动旋转。也就是说,用 作驱动源的马达70还使定影器40旋转,由此成为由排放反转辊对80 和定影器40共用的驱动源。
0052因此,当马达70处于停止状态以便停止排放反转辊对 80的旋转时,定影器40的旋转也停止。不过,当定影器40停止旋转 时,由于定影器40已经受准备形成双面图像的温度控制,内部温度失 衡。因此,在形成双面图像时使图像定影变得困难。
0053根据这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61,即便排放反转辊对80 的旋转停止,也可持续旋转由公共马达70驱动的定影器40。下面描 述结构。
0054图1至3是分别示出将马达70的旋转力传递给排放反转 辊对80和定影器40的齿轮系的视图。
0055马达70的旋转力通过用作第一传动部的定影驱动系71 传递给定影器40。马达70的旋转力通过用作第二传动部的排放驱动 系72传递给排放反转辊对80。具有.定影驱动系71和排放驱动系72 的驱动部通过公共驱动马达70驱动定影器40和排放反转辊对80。
0056在图l至3中,定影驱动系71包括减速齿轮系,其包括 齿轮201、 202、 211、 212、 213、 214、 216、 217以及215。齿轮212 由旋转切换元件218可旋转地支承。0057排放驱动系72包括减速齿轮系,其包括齿轮201和202 以及齿轮221、 222、 223和224。齿轮222可通过停止部76与齿轮223 接触和隔离。齿轮222由驱动阻挡元件225可旋转地支承。驱动阻挡 元件225可绕着齿轮221的旋转轴221a旋转,且通过轴226a与用作 阻挡部的螺线管226连接。此外,驱动阻挡元件225在齿轮222和齿 轮223互相啮合的方向上受到压缩弹簧227的压制。螺线管226与控 制部73连接。控制部73自下游传感器87接收被输送到双面输送路径 82的记录材料P的前端通过双面输送辊对83的信息,并促动螺线管 226。
0058下面描述排放反转辊对80的结构。
0059图4是图7排放反转辊对80附近的示意图。用作排放反 转旋转元件对的排^L反转辊对80包括驱动辊801和从动辊802。
0060驱动辊801包括金属芯棒801a和绕在金属芯棒801a外 周上的弹性元件801b。弹性元件801b的长度与特定记录材料在宽度 方向上的长度基本相同。此外,弹性元件801b由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材 料如珪橡胶制成。在输送记录材料时,记录材料可被从动辊802的由 氟化树脂制成的管子802c充分夹住。
0061从动辊802包括金属芯棒802a、绕在金属芯棒802a外 周上的弹性元件802b以及绕在弹性元件802b外周上且由氟化树脂制 成的管子802c。弹性元件802b和管子802c的长度与驱动辊801的弹 性元件801b的长度基本相同。金属芯棒802a的两端由轴承803支承。
0062各轴承803受压缩弹簧804的压制,由此通过预定的压 制力将从动辊802压到驱动辊801上。200g至2000g的压制力是优选 的。此外,运动导引件44布置在排放反转辊对80的记录材料输送方 向上的上游附近。运动导引件44将自定影器40输送的记录材料P导 引到排放反转辊对80 (图5)。此外,运动导引件44将通过排放反转 辊对80反转的记录材料P导引到双面输送路径82 (在箭头B的方向 上)(图6)。
0063下面描述定影器40的结构。0064在图4和5中,定影器40包括用作定影旋转元件对的加 压辊41、定影辊42以及设在定影辊42中的加热器43,并对片材加压 和加热以将调色剂图像固着在片材上。加压辊41始终通过定影驱动系 71旋转,不管马达70的旋转方向如何。
0065接下来,描述将记录材料排出至排放托盘81的操作、反 转输送记录材料的操作以及防止发生卡塞的操作。
0066[将记录材料排出至排放托盘81的操作说明
0067图1是描述将记录材料排出至排放托盘81的视图。箭头 示出了齿轮的旋转方向。
0068在图l中,马达70如箭头所示的那样逆时针旋转。通过 马达70的旋转,旋转切换元件218绕着齿轮211的轴211a旋转,并 容许齿轮212与齿轮213啮合。驱动阻挡元件225受压缩弹簧227的 压制以绕着齿轮221的旋转轴221a旋转,由此容许齿轮222与齿轮 223啮合。
0069如图4和5所示,运动导引件44将已通过定影器40的 记录材料P导引至排放反转辊对80。排放反转辊对80在图5的箭头 A的方向上输送记录材料P,以将记录材料P排出至图7中设备主体 61A的排放托盘81。
0070[反转输送记录材料的操作说明
0071在将记录材料排出至排放托盘81的操作中,当记录材料 P的后端如图5所示通过定影器40的定影夹区FN时,运动导引件44 绕着轴44a旋转,如图6所示。运动导引件44由柱塞(未示出)带动 旋转。此外,如图2所示,马达70在箭头方向(顺时针)上反转。齿 轮201、 202、 221、 222、 223和224以及排放反转辊对80的驱动辊 801随着马达的反转而反转。排放反转辊对80在记录材料P的后端作 为前端的情况下进行记录材料P的折返输送至图7中的双面输送路径 82。此后,当输送到双面输送路径82的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达双面 输送辊对83 (图7)时,排放反转辊对80与双面输送辊对83相协作 以输送记录材料。0072另一方面,当马达70在图2的箭头方向上反转时,齿轮 211和212也反转。随着齿轮211和212的反转,旋转切换元件218 也绕着齿轮211的旋转轴211a逆时针旋转,并将齿轮212与齿轮213 的啮合切换到与齿轮215的啮合。因此,即便在切换马达70的旋转方 向时,定影器40的加压辊41和定影辊42也在同一方向持续旋转,由 此保持着能将调色剂图像固着在接下来输送的记录材料上的状态。
0073当记录材料的前端到达布置在图7所示的定位辊对23 的入口附近时,下游传感器87检测记录材料的前端并将前端检测信号 88 (图3)发送给控制部73。
0074此时,在记录材料的长度短于自排放反转辊对80经由双 面输送路径82至定位辊对23的距离的情况下,布置在排放反转辊对 80下游附近的上游传感器85 (图7)并不检测记录材料的后端。在此 情况下,控制部73反转马达70以在图1所示的方向上旋转排放反转 辊对80。也就是说,排放反转辊对80在能将接着输送的记录材料排 出至排放托盘81的方向上旋转。这时,旋转切换元件218自图2所示 的状态切换到图1所示的状态。因此,当马达70反转时,排放反转辊 对80不反转。
0075双面输送辊对83持续其旋转以将记录材料的前端压靠在 停止旋转的定位辊对23上。记录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弯曲。因此, 记录材料的歪斜给送得到校正。双面输送辊对83容许记录材料弯曲随 后停止其旋转,由此停止输送记录材料。之后,定位辊对23启动其旋 转以输送记录材料,于是记录材料对应于将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 间转印体30上的位置。双面输送辊对83也开始其旋转以有助于记录 材料的输送。
0076(防止发生卡塞的操作)
0077在反转输送记录材料的操作说明中,当记录材料的长度 长于自排放反转辊对80经由双面输送路径82至定位辊对23的距离 时,上游传感器85检测记录材料的后端并将后端检测信号86 (图3) 发送给控制部73。基于图3的前端检测信号88和后端检测信号86,控制部73将操作信号74发送给螺线管226。定位辊对23暂时停止其 旋转以校正记录材料的歪斜给送。控制部73中存储有比定位辊对23 停止的时间段要长的时间段。至少在记录材料停止于定位辊对23的同 时,控制部73克服压缩弹簧227的作用促动螺线管226,由此容许螺 线管226牵引并保持驱动阻挡元件225。应注意到,存储在控制部73
对83停止输送记录材料的时间段。螺线管226克服压缩弹簧227的作 用牵引驱动阻挡元件225。驱动阻挡元件225倾斜以容许齿轮222与 齿轮223隔开,由此在控制部73存储的时间段中阻挡来自马达70的 旋转力传递给排放反转辊对80。
0078因此,在双面输送辊对83将记录材料的前端压向定位辊 对23的同时,排放反转辊对80停止输送记录材料。因此,在双面输 送辊对83与排放反转辊对80之间,就防止了记录材料卡塞的发生。
0079应注意到,中间传感器90安置在双面输送辊对83的下 游。响应中间传感器卯对记录材料前端的检测,螺线管226可受到促 动以停止再给送操作(通过排放反转辊对80输送记录材料)。记录材 料由双面输送辊对83输送且其前端由停止旋转的定位辊对23接纳。 记录材料暂时停止在定位辊对23处。当通过启动定位辊对23和双面 输送辊83的旋转而重新启动记录材料的输送时,可通过控制部73释 放螺线管226的促动,从而执行这样的控制,以致将驱动传递给排放 反转辊对80。即便在这种控制中,当记录材料停止于定位辊对23处 时,排放反转辊对80并不旋转。因此,就可防止在双面输送辊对83 与排放反转辊对80之间出现记录材料的卡塞。也就是说,取代存储停 止时间段,如上所述控制部73可获得定位辊对23和双面输送辊对83 的输送停止信息,并可在获得信息的同时通过排放反转辊对80停止输 送记录材料。
0080在上述成像设备61中,排放反转辊对80和定影器40 由同一马达70带动旋转。此外,自排放反转辊对80经由双面输送路 径82和汇合部84至定位辊对23的长度被设定成短于记录材料的长度。
0081如上所述,在根据这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61中,排放反 转辊对80的驱动受到阻挡。具有定影驱动系71、排放驱动系72、驱 动阻挡元件225、螺线管226的驱动部可持续驱动定影器40的加压辊 41和定影辊42,即便在停止排放反转辊对80的再给送操作时也是如 此。因此,定位辊对23的短暂停止并不影响定影器40,由此能在记 录材料的两面上形成良好的图像。此外,双面输送路径82的长度可弄 得短一些,于是就可提高双面成像时的生产率。
0082此外,当自排放反转辊对80至汇合部84的片材路径的 长度被制成长于特定记录材料的长度时,就特定的记录材料而言,无 需阻挡排放反转辊对80的驱动,并且可确保双面成像时的生产率。例 如,通过将自排放反转辊对80经由汇合部84至定位辊对23的路径长 度设定成短于A3记录材料的纵向长度420mm,并且通过将自排放反 转辊对80至汇合部84的路径长度设定成长于A4记录材料的横向长 度210mm,可确保上述生产率。
0083应注意的是,在驱动阻挡元件225由螺线管226带动旋 转的同时,驱动阻挡元件225可由马达带动旋转的凸轮带动旋转。驱 动阻挡元件225的驱动源不局限于螺线管。
0084[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设备
0085在图8中,成像设备62具有用作阻挡部的离合器228, 其安插在排放驱动系172的齿轮224与驱动辊801的金属芯4奉801a 之间,于是马达70的旋转就会在排放反转辊对80与马达70之间受阻。 应注意到,离合器228可设在齿轮221至224之间。离合器228和控 制部73构成用作停止单元的停止部77。
0086在此情况下,离合器228在控制部73响应前端检测信考 88和后端检测信号86发出操作信号74时受到促动,由此防止马达70 的旋转传递给排放反转辊对80。因此,驱动辊801变得可旋转。与本 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似,离合器228在存储于控制部73内的停止 时间段当中受到控制部73的促动。作为替换,离合器228可在获得有关定位辊对23和双面输送辊对83的输送停止信息的同时受到控制部 73的促动。
0087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设备62取得与本发明第 一 实施 例的成像设备61相同的效果且可小型化。0088(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设备)
0089在图9中,在成像设备63中,用作停止单元的停止部 78可使从动辊802移离排》文反转辊对80的驱动辊801,由此停止排放 反转辊对80的再给送操作(记录材料的输送操作)。
0090在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63中,使定影器40和排放反转 辊对80旋转的齿轮系与图13至14所示的齿轮系相同。在此仅对该实 施例成像设备63的特征部分的图示作出说明,其它部分的图示和说明 从略0
0091排放反转辊对80的从动辊802的芯棒802a具有由轴承 803支承的两端,且加压释放支承板806与其中一个轴承803的外侧 接合。加压释放支承板806可以与芯棒802a的两端或一端接合。
0092加压释放支承板806绕着旋转中心轴806a旋转。加压释 放支承板806的中间部通过长孔806b与旋转中心轴806a接合。此外, 加压释放支承板806的旋转端与用作间隔单元的压力释放凸轮805相 接触。压力释放凸轮805是通过凸轮马达807绕着旋转轴805a旋转的 偏心凸轮。凸轮马达807是借助于控制部75的控制而被操纵的。控制 部75与上游传感器85和下游传感器87连接。
0093如图9所示,从动辊802由压缩弹簧804压向驱动辊801。 夹区形成在从动辊802与驱动辊801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压力释放 凸轮805与加压释放支承板806间隔开。
0094如图1.0所示,在检测记录材料时,控制部75响应由下 游传感器87和上游传感器85分别发送的前端检测信号88和后端检测 信号86将操作信号74发送给凸轮马达807。凸轮马达807使压力释 放凸轮805旋转。压力释放凸轮805克服压缩弹簧804的作用而下压 加压释放支承板806,由此容许从动辊802与驱动辊801间隔开。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似,凸轮马达807在存储于控制部75的停 止时间段当中通过控制部75暂时处于停止状态。作为替换,凸轮马达 807可在接收有关定位辊对23和双面输送辊对83输送停止的信息的 同时通过控制部75处于停止状态下。
0095因此,取消了驱动辊801与从动辊802之间的夹持,于 是排放反转辊对80停止给记录材料施加输送力。具有定影驱动系71、 排放驱动系72、加压释放支承板806、压力释放凸轮805、凸轮马达 807的驱动部可持续驱动定影器40的加压辊41和定影辊42,即便在 排放反转辊对80的再给送操作停止时也是如此。在根据该实施例的成 像设备中,记录材料不会发生卡塞,即便处于定影器40的驱动持续进 行的状态下也是如此。当解除停止状态时,凸轮马达807再次旋转。 驱动辊801和从动辊802返回到执行夹持的原始状态。
0096因此,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63取得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 的成像设备61和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设备62相同的效果。
0097在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63中,可保持排放反转辊对80 的分离状态。因此,如图11所示,当前面的记录材料P1被双面输送 辊对83输送时,后续的记录材料P2可:l皮送入排放反转辊对80中。
0098在传统的成像设备中,在两面成像之时,直到再给送操 作在排放反转辊对80中完成,下一记录材料才可能输送到排放反转辊 对80。因此,需要确保一定的记录材料间隔,这样成像效率就低下。 相反,在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63中,记录材料之间的间隔可'J、一些。 因此,即便记录材料的长度长于自排放反转辊对80至定位辊对23的 片材路径长度,成像效率较之上述成像设备61和62也提高了。
0099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在暂时停止定位 辊对23的片材输送过程中,在排放反转辊对80和定影器40共用的马 达70操作的同时,停止部停止排放反转辊对80的再给送操作。在该 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防止出现这样一种状态,即,尽管定位辊对23 停止其旋转,片材也由排放反转辊对80再给送。因此,防止了片材卡 塞的发生。此外,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排放反转辊对80与定位辊对23之间的距离可更短,由此能让成像设备小型化并降低成 本。
00100另外,在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即便停止排放反转辊 对80的再给送操作,定影器40也不会停止。因此,定影器40的温度 控制就不会困难,由此防止调色剂图像固着在片材上的定影精度降低。
00101此外,在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在片材到达双面输送 辊对83之后,在保持由定影器40和排放反转辊对80共用的马达70 操作的同时,停止部停止排放反转辊对80的再给送操作。因此,在该 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即便在双面输送辊对83随着定位辊对23暂时 停止片材而停止输送片材时,也可防止在排放反转辊对80与双面输送 辊对83之间发生片材卡塞。
00102虽然已参照示范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描述,但应理解 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披露的示范性实施例。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 意在符合最宽泛的解释,由此涵盖所有此类改型和等价的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部,其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定影旋转元件对,其将调色剂图像固着在片材上;反转旋转元件对,其能执行再给送操作,在该再给送操作中,为了在一面已成像的片材的另一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反转旋转元件对正向旋转,随后反向旋转,以朝向成像部再给送片材;驱动部,其通过一公共驱动源驱动定影旋转元件对和反转旋转元件对,其中,即便在驱动部停止反转旋转元件对的再给送操作时,所述驱动部也能持续旋转所述定影旋转元件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驱动源是能正逆向旋转 的马达,并且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其将马达的旋转力传递给定影旋转元件对,从而即 便在切换驱动部的旋转方向时,定影旋转元件对也在同 一方向持续地 旋转;和第二传动部,其将马达的旋转力传递给反转旋转元件对,从而在 切换驱动部的旋转方向时,反转旋转元件对的旋转方向也得到切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驱动部包括一阻挡部, 该阻挡部阻止旋转力自驱动部传递到反转旋转元件对。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驱动部包括一间隔部, 该间隔部执行对所述反转旋转元件对的隔离。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定位旋转元件对,该定 位旋转元件对暂时停止由反转旋转元件对输送的片材,然后根据成像 部上调色剂图像的位置将片材输送到成像部,其中,在片材输送停止于所述定位旋转元件对的同时,驱动部停 止反转旋转元件对的再给送操作。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反转旋转元件对与旋转元件对之间的输送路径长度短于能在成像设备中输送的最大长度的片 材长度。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容纳片材的片材容器;给送容纳在片材容器中的片材的给送器;其中,旋转元件对输送由给送器给送的片材和由反转旋转元件对 再给送的片材。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双面输送旋转元件对,其朝向成像部输送通过反转旋转元件对的再给送操作而被输送的片材;其中,在片材通过>^转旋转元件对的再给送操作到达双面输送旋 转元件对之后,驱动部停止所述反转旋转元件对的再给送操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部,其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定影旋转元件对,其将调色剂图像固着在片材上;反转旋转元件对,其能执行再给送操作,在该再给送操作中,为了在一面已成像的片材的另一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反转旋转元件对正向旋转,随后反向旋转,以朝向成像部再给送片材;驱动部,其通过一公共驱动源驱动定影旋转元件对和反转旋转元件对,其中,即便在驱动部停止反转旋转元件对的再给送操作时,驱动部也能持续旋转所述定影旋转元件对。
文档编号G03G15/23GK101303562SQ20081009566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7日
发明者佐原广, 加藤隆行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