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81632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无源矩阵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挠性显示器通过巻绕法制备是可行的,因此该领域已受到多方关 注。巻绕法生产具有若干潜在的优势,例如已知的精确涂布技术、可能较 低的制备成本、和较快的生产周期。
通过连续幅材生产线制备无源矩阵器件,在分割器件并同时触及埋于 无源矩阵器件内的电导线方面造成问题。有利于无源矩阵驱动方案的挠性 器件(例如胆甾型液晶显示器)通常包含导电线路(例如位于相对基底上 的铟锡氧化物)的行和列,通过该导电线路发送电脉冲或电信号来开关器 件。导电线路在基底(例如聚合物型基底)的顶部上被图案化。对于给定 的相同宽度的幅材,所有触点均埋在构造的内部,因此要触及通过巻绕法 制备的器件中的这些导线是具有挑战性的。
这通过偏移基底使得可触及垂直于幅材方向布线的电导线而得以局部 缓解。或者,可将顶部基底和底部基底切成不同的尺寸以分割器件,而不 丧失触及电导线的途径。常规的切割技术用于在基底之间具有显示材料薄 涂层的器件是特别困难的。由于很少有精确的深度切割技术可准确到微米 范围,因此切开一个基底而不刮伤相对的基底上的电导线并非易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无源矩阵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在第一实施例中,液晶盒制品包括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和第二聚 合物型基底之间的液晶材料层。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第一平行导 电线路,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液晶材料层和第一基底之间;以及第 一隔离衬片,其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上。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 第二平行导电线路,其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液晶 材料层和第二基底之间。第一聚合物型基底还包括可移除的部分,其可与 第一隔离衬片一起从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分离,以暴露液晶材料层或第二平 行导电线路的一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制备液晶盒的方法包括提供液晶盒制品,其具有 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和第二聚合物型基底之间的液晶材料层。第一聚 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第一平行导电线路,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液 晶材料层和第一基底之间;以及第一隔离衬片,其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 底上,第一聚合物型基底还包括可移除的部分,其可在设置液晶材料层之 前形成。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第二平行导电线路,其沿与第一方向 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液晶材料层和第二基底之间。该方法还包 括分离第一隔离衬片和可移除的部分,以暴露液晶材料层的一部分或第二 平行导电线路的一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制备液晶盒的方法包括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和第 二聚合基底之间设置液晶材料层从而形成液晶盒。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包 括多条第一平行导电线路,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液晶材料层和第 一基底之间;以及第一隔离衬片,其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上,第一聚 合物型基底还包括可移除的部分。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第二平行导 电线路,其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液晶材料层和第 二基底之间。该方法还包括分离第一隔离衬片和可移除的部分,以暴露液 晶材料层的一部分或第二平行导电线路的一部分。


结合以下对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附图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全面地理解 本发明,其中-
7图1为在连续幅材上形成多个液晶盒的两个基底的示例性层合的示意 性俯视图2为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层合并沿线2-2截取的示意性侧视图3为在连续幅材上形成多个液晶盒的示例性巻绕法层合处理的示意
图4A-4C为根据实例在连续幅材上形成多个液晶盒的两个基底的示例 性层合的示意性俯视图;以及
图5为在连续幅材上形成多个液晶盒的两个基底的另一个示例性层合 的示意性俯视图。 -
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使用的同样的标号是指同样的元件。 然而,应当理解,在给定附图中使用指代元件的标号并非意图限制在另一 个附图中标记有相同标号的元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参考形成本说明的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图中通过举 例说明示出若干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可设想其它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 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完成这些实施例。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不应视为具有限制意义。
除非另外指明,本文所用的所有科技术语具有在本领域通常使用的含 义。本文提供的定义拟便于理解在本文频繁使用的某些术语,并且并不意 味着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应当将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用来表述特征尺寸、 数量、和物理性能的所有数字在所有情况下都理解为由词语"约"来修 饰。因此,除非有相反的指示,否则在上述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列出 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其根据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采用本文所公开的教 导内容而试图获得的所需特性可以是变化的。
用端值表述的数值范围包括该范围内所包含的所有数值(如,1至5 包括l、 1.5、 2、 2.75、 3、 3.80、 4、和5)及该范围内的任意范围。
如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用,单数形式"一个"和"所述" 涵盖具有多个指代物的实施例,除非所述内容明确指出不是这样。如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用,术语"或"的含义通常包括"和/或",除 非所述内容明确指出不是这样。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无源矩阵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 法。不是在形成液晶盒后进行精确深度切割(以及冒险刮伤或毁坏相对的 基底上的电导线),而是在液晶涂布和层合之前,可预先在基底上切割
"小窗",并在液晶涂布和层合工序之后的处理中随后移除。该"小窗" 可为矩形、狭缝或触及电导线所需的任何其它尺寸和形状的图案。在基底 上预切割这些"小窗"或狭缝无需在涂布后切割基底,并因此降低了损坏 相背基底上电导线和使这些导线失去导电性的风险。虽然本发明并不受此 限制,但对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认识将通过下面所供实例的讨论来获得。
图1为在连续幅材上形成多个液晶盒100的两个基底的示例性层合的 示意性俯视图。每一个举例说明的基底为连续幅材的一个区段,其中每一 个区段具有三个盒。应当理解,每一个基底可以或多或少地具有盒,并且 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每一个连续幅材具有多个盒,例如为,根据需要为
10个或更多、25个或更多、50个或更多、或100个或更多。图2为图1 中所示的示例性层合并沿线2-2截取的示意性侧视图。每一个液晶盒区段 100包括液晶材料层110,其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130和第二聚合物型 基底120之间。
第一聚合物型基底130包括多条第一平行导电线路132,其沿第一方 向延伸并设置在液晶材料层110和第一基底130之间。第一隔离衬片150 被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130上。在多个实施例中,将多条第一平行导 电线路132划分成多个不连续的第一部分102,其具有第一线路端和相对 的第二线路端。
第二聚合物型基底120包括多条第二平行导电线路122,其沿与第一 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液晶材料层110和第二基底120之间。 在多个实施例中,第二隔离衬片140被设置在第二聚合物型基底120上。 在多个实施例中,将多条第二平行导电线路122划分成多个不连续的第二 部分101,其具有第一线路端和相对的第二线路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多 条第二平行导电线路122为连续的线,其具有由分割每一个盒时形成的线 路端。
9第一聚合物型基底130还包括可移除的部分134,其可与第一隔离衬 片150 —起从第一聚合物型基底130分离,以暴露液晶材料层110的一部 分,将该部分擦除以暴露第二平行导电线路122。当可移除的衬片150从 剩下的第一聚合物型基底130分离时,可移除的部分134与衬片150 —起 从第一聚合物型基底130分离。可移除的部分134由预定的狭缝或弱线 135 (例如为穿孔线)限定。预定的狭缝或弱线135可通过任何可用的方法 形成,例如为冲切、激光切割、等等。
在如图1所示的多个实施例中,第二聚合物型基底120还包括可移除 的部分124,其可与第二隔离衬片140 —起从第二聚合物型基底120分 离,以暴露液晶材料层110的一部分126,可擦去该部分以暴露第一平行 导电线路132。当可移除的衬片140从剩下的第二聚合物型基底120分离 时,可移除的部分124与衬片140 —起从第二聚合物型基底120分离。可 移除的部分124由预定的狭缝或弱线125 (例如为穿孔线)限定。预定的 狭缝或弱线125可通过任何可用的方法形成,例如为冲切、激光切割、压 印、等等。
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101对准并与设置在其间的液晶层层合在一 起,以形成液晶盒部分103。可从聚合物型基底上将可移除的部分连同隔 离衬片一起剥下,以允许触及相对的聚合物型基底上的基础导电线路,从 而形成液晶盒或无源矩阵液晶盒。然后根据需要,可将每一个液晶盒部分 103分割并组装成显示器。
上述液晶盒构造以及下述形成液晶盒的连续幅材的方法提供了能够触 及电导线的方法,并可用于基于连续巻绕法的多种显示器技术中。本文所 述的构造和方法的若干优点包括与层合后进行精确深度切割相比,通过 层合后移除预切割部分来获得触及电导线的简易途径,并且消除了层合后 进行精确深度切割时刮伤或损坏导电线路的风险。有利的是,将预切割的 小窗或开口或可移除的部分在基底中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从而不因填充空 间而浪费液晶涂层材料,这种情况会在预切割的小窗在涂布之前被移除时 发生。另外,将预切割的小窗保留在适当的位置可最小化涂层中断,这可 能因基底厚度的突然变化而产生。可在衬片上预切割基底,该衬片起到载 体的作用使基底和预切割的图案均在涂布时保持在一起。涂布完成后,可将衬片在移除预切割小窗前被剥离或在移除预切割小窗的同时被剥离。可 使用合适的溶剂(例如异丙醇或甲醇)擦除被移除的小窗附近的液晶材 料,以会获得触及裸露电导线的途径。
第一聚合物型基底130和第二聚合物型基底120可由任何可用的聚合
物材料形成。在多个实施例中,聚合物型基底130禾卩120中的一者或两者 对于可见光而言可为透明的。在多个实施方案中,第一聚合物型基底130 和第二聚合物型基底120由具有在巻绕法设备中被处理的足够的机械性能 (如强度和柔韧性)的合适的聚合物材料形成。所谓"巻绕法"是指将材 料巻绕到支承体上或从支承体上退绕下来,以及以某些方式进一步进行处 理的方法。进一步处理的实例包括涂布、裁切、冲裁、和暴露于辐射、或 类似的实例。这类聚合物的实例包括热塑性聚合物。可用的热塑性聚合物
的实例包括聚烯烃、聚丙烯酸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
酯、和基于双酚或基于萘的液晶聚合物。可用的热塑性塑料的其它实例包
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双酚A型聚碳酸 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 (偏二氟乙烯)。这些聚合物中的一些另外具有使其特别适合某些显示器 应用的光学性能(如,透光性),其中该聚合物(例如,聚碳酸酯、聚酰 亚胺、和/或聚酯)会支承图案化的导体。
第一聚合物型基底130和第二聚合物型基底120为柔性的。第一基底 130和第二基底120可具有任何可用的厚度。可将这些聚合物型基底130 和聚合物型基底120制备成多种厚度,通常从约5微米到1000微米或从 25微米到500微米、或从50微米到250微米、或从75微米到200微米。
可以任何可用的方式形成多条第一平行导电线路132和多条第二平行 导电线路122,例如为溅射、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等。平行导电线路132、平 行导电线路122可为相对导电的、透明的涂层。在多个实施例中,平行导 电线路132、平行导电线路122对于可见光而言为透明的。平行导电线路 132、平行导电线路122可包含铟锡氧化物即ITO,取决于ITO导体的厚 度,其对于可见光而言可为透明的。在多个实施例中,平行导电线路 132、平行导电线路122具有通常为均一的薄片电阻率。平行导电线路 132、平行导电线路122可具有任何可用的厚度,例如为10-100nm的厚度。平行导电线路132、平行导电线路122的图案可以部分地取决于显示
器的类型和设计参数,例如最终使用者显示器的尺寸等。平行导电线路
132、平行导电线路122可包含锡锑氧化物、氧化锌、或其它适合的导电材 料。
液晶层110可由任何可用于显示器应用(例如无源矩阵显示器)的液 晶形成。在多个实施例中,液晶层110由胆甾型液晶形成。胆甾型液晶化 合物通常包含本质上为手性的分子单元(如不具有镜平面的分子)和本质 上为介晶的分子单元(如呈现液晶相的分子)并且可为聚合物。胆甾型液 晶组合物另外可以包含与手性单元混合或包含手性单元的非手性液晶化合 物(向列型)。胆甾型液晶组合物或材料包括具有胆甾型液晶相的化合 物,其中液晶的指向矢(指明平均局部分子排列的方向的单位矢量)以螺 旋型式沿垂直于指向矢的维度旋转。胆甾型液晶组合物另外称为手性向列 型液晶组合物。胆甾型液晶组合物或材料的螺距为指向矢旋转360度的距 离(以垂直于指向矢的方向并沿胆甾螺旋的轴)。该距离通常为lOOnm或 更长。
可通过将手性化合物与向列型液晶化合物混合或者说是组合(如,通 过共聚)引起胆甾型液晶材料的螺距。另外可通过手性非液晶材料引起胆 甾相。螺距可以取决于手性化合物和向列型液晶化合物或材料的相对重量 比。指向矢的螺旋扭转导致材料介电张量的空间周期变化,继而引起光的 波长选择性反射。例如,可选择螺距使得Bragg反射在光的可见波长区、 紫外波长区或红外波长区中成峰状。
胆甾型液晶化合物(包括胆留型液晶聚合物) 一般来讲是已知的,并 且通常这类材料中的任何材料均可用于制备光学体。合适的胆甾型液晶聚 合物的实例在美国专利No. 4,293,435、 No. 5, 332, 522、 No. 5, 886, 242、 No. 5, 847, 068、 No. 5, 780, 629、和No. 5, 744, 057中有所描述,这些专利均 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另外可使用其它胆甾型液晶化合物。可以根据一个 或多个因素对特定应用或光学体选择胆甾型液晶化合物,这些因素包括 (例如)折射率、表面能、间距、加工性、清晰度、颜色、关注的波长中 的低吸收、与其它组分(如向列型液晶化合物等)的相容性、分子量、制 备的容易程度、形成液晶聚合物的液晶化合物或单体的可用性、流变性、固化方法和要求、移除溶剂的容易程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如,柔 韧性、拉伸强度、耐溶剂性、抗擦伤性、和相转变温度)、和纯化的容易 程度。
在多个实施例中,胆甾型液晶层为聚合物分散型液晶组合物,其包含 分散在聚合物基质(连续相)内的液晶相(分散相)。在多个实施例中,
通过聚合引发相分离(PIPS)形成聚合物分散型液晶组合物,其中形成的液
晶相小滴的尺寸至少部分地由聚合动力学控制。
在多个实施例中,该构造形成了双稳态反射胆甾型液晶显示器或无源
矩阵显示器。在整个平行导电线路132、平行导电线路122上施加电场(E)
使液晶要么以反射平面状态对齐、要么以散射焦锥状态对齐。这两种状态
均在E=0时稳定,因此将晶体结构锁定并保持完整直至再次对其起作用 (即该器件为双稳态的)。从平面状态转换到焦锥状态需要低压脉冲,而
从焦锥状态返回到平面状态需要较高压脉冲来驱动器件进入垂直排列状
态,然后该状态松弛到最终的平面状态。Deng-Ke Ynag等人(Annu. Rev.
Mater. Sci. 1977, 27, 117-146)描述了转换单像素液晶胆甾型显示器 (即,ChLCD)盒的示例性驱动方案。根据其中所述的反射率相对于电压的
关系图,ChLCD盒可以转换到液晶盒处于平面状态的电压值或液晶盒处于
焦锥状态的电压值。相关的脉冲串(频率和幅度)可由本领域的任何技术
人员实践。
示例性液晶组合物在提交于2007年11月8日的待审的美国专利申请 11/557540 (代理人案巻号62381US002)中有所描述,该专利的公开内容 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并且其中的公开内容给出了相应的稳定平面状态反 射。所谓稳定状态反射是指通过电压将液晶盒驱动到平面状态后,其在环 境条件下静置大约三天后不会发生反射损失。
液晶层110可具有任何可用的厚度,例如为,在1微米到15微米范围 内的厚度。可通过0. lmW/cm2到10mW/cm2或0. 2mW/cm^[J 3mW/cm2范围内的 辐射固化形成厚度在1微米到15微米范围内的该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层 110。
可通过将反应性预聚物/液晶组合物混合并聚合的方法形成聚合物分散 型液晶层110。在多个实施例中,反应性预聚物/液晶组合物形成单相,其
13中液晶不发生聚合。当组合物发生聚合时,聚合物从液晶分离,从而形成 分散在聚合物基质内的液晶畴(如小滴)。该相分离过程称为聚合引发相 分离(即PIPS)。在PIPS过程中,聚合物相在聚合期间当聚合物链长度 增加时从液晶分离。反应性预聚物/液晶组合物包含液晶组分、光聚合引发 剂和聚合物前体组分。选择这些组分使得预聚物/液晶组合物形成单相直到 其被聚合。
液晶组分可为任何可用的液晶,例如为胆甾型液晶材料或向列型液晶 材料。液晶可以任何可用的量存在于组合物中。在多个实施例中,液晶可
以60重量%到95重量%的量、或以70重量%到95重量%的量存在于组合物 中。
光聚合引发剂可为任何可用的光聚合化引发剂。在多个实施例中,光 引发剂包括羟基烷基二苯甲酮(如,得自Merck的Darocur )、苯偶姻 醚、苯垸基酮、二苯甲酮、氧杂蒽酮、噻吨酮、氧化膦(如,得自Ciba Specialty Chemicals的Irgacure 819)、及其衍生物。额外的可用的 光聚合引发剂在美国专利5, 516, 455中有所描述,其以引用方式、以不与 本发明发生冲突的程度并入本文。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任何可用的量存在于 组合物中。在多个实施例中,光聚合引发剂可以0.01重量%到10重量%、 或0. 1重量°/。到5重量%、或1重量%到2重量%的量存在。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晶层110包含隔离珠(未示出)从而有助于在聚 合物型基底之间提供均一的间距。
图3为在上述连续幅材上形成多个液晶盒的示例性巻绕法层合工艺 200的示意图。设备200包括连续聚合物型基底或幅材230的第一巻筒 202,该连续聚合物型基底或幅材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平行导电 线路232;以及连续聚合物型基底或幅材220的第二巻筒201,该连续聚合 物型基底或幅材具有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平行导 电线路222。在多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将多条第一平行导电线路232和 多条第二平行导电线路222分成多个不连续的部分。连续聚合物型基底或 幅材230的第一巻 202包括第一隔离衬片250,连续聚合物型基底或幅 材220的第二巻筒201包括第二隔离衬片240。设备200包括与第一幅材230和第二幅材220相关的第一切割器件 233和第二切割器件223。 一旦幅材层合在一起后,切割器件233、切割器 件223就在与相对的幅材的导电线路末端(如上所述)对应的预定位置处 对第一幅材230和第二幅材220进行切割、压印、或冲孔(如上所述)。 切割器件233、切割器件223形成幅材的可拆除部分234、可拆除部分224 (如上所述),其与衬片250、衬片240 —起在第一幅材230与第二幅材 220层合后移除。
设备200包括一对限定辊隙点206的轧辊205。轧辊将第一幅材230 和第二幅材220导向辊隙点206,在该处液晶分配器210分配液晶材料并 将液晶材料在第一幅材230和第二幅材220之间层合,并形成液晶盒幅材 207。
可将液晶盒幅材207通过固化元件260固化,并将隔离衬片250、隔 离衬片240从液晶盒幅材207移除。在一些实施例中,结晶盒幅材207通 过固化元件260固化,然后将隔离衬片250、隔离衬片240从液晶盒幅材 207移除。在其它实施例中,液晶盒幅材207在隔离衬片250、隔离衬片 240从液晶盒幅材207移除后通过固化元件260固化。可移除的部分234、 可移除的部分224与隔离衬片250、隔离衬片240 —起移除,以允许触及 相对的聚合物型基底上的基础导电线路,从而形成液晶盒或无源矩阵液晶 盒。可将液晶盒连续幅材207设置在产品巻203上和/或如上所述可分割每 一个液晶盒部分并组装成显示器。
图5为在连续幅材上形成多个液晶盒300的两个基底的另一个示例性 层合的示意性俯视图。每一个图示的基底均为连续幅材的一个区段,其中 每一个区段具有九个盒或3X3区段。应当理解,每一个基底可以任意的布 置具有或多或少的盒,并在多个实施例中,每一个连续幅材具有多个盒, 例如为,根据需要为10个或更多、25个或更多、50个或更多、或100个 或更多。如上所述,每一个液晶盒区段300包括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 330和第二聚合物型基底320之间的液晶材料层。
第一聚合物型基底330包括多条第一平行导电线路332,其沿第一方 向延伸并设置在液晶材料层和第一基底330之间。将上述第一隔离衬片设 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330上。在多个实施例中,将多条第一平行导电线
15路332划分成多个不连续的第一部分302,其具有第一线路端和相对的第 二线路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第二平行导电线路332为连续的线,其 具有由分割每一个盒303所形成的线路端。
第二聚合物型基底320包括多条第二平行导电线路322,其以与第一 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液晶材料层和第二基底320之间。在多 个实施例中,将第二隔离衬片设置在第二聚合物型基底320上。在多个实 施例中,将多条第二平行导电线路322划分成多个不连续的第二部分 301,其具有第一线路端和相对的第二线路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第二 平行导电线路322为连续的线,其具有由分割每一个盒303所形成的线路 端。
第一聚合物型基底330还包括可移除的部分334,其可与第一隔离衬 片(如上所述) 一起从第一聚合物型基底330分离,以暴露液晶材料层的 一部分,可以擦掉该部分以暴露第二平行导电线路322。当可移除的衬片 350如上所述从剩下的第一聚合物型基底330分离时,可移除的部分334 与衬片一起从第一聚合物型基底330分离。可移除的部分334由预定的狭 缝或弱线(例如为穿孔线)限定。预定的狭缝或弱线可通过任何可用的方 法形成,例如为冲切、激光切割、等等。
在如图5所示的多个实施例中,第二聚合物型基底320还包括可移除 的部分324,其如上所述可与第二隔离衬片一起从第二聚合物型基底320 分离,以暴露液晶材料层的一部分,并且可将该部分擦掉以暴露第一平行 导电线路332。当可移除的衬片从剩下的第二聚合物型基底320分离时, 可移除的部分324与衬片一起从第二聚合物型基底320分离。可移除的部 分324由预定的狭缝或弱线(例如为穿孔线)限定。预定的狭缝或弱线可 通过任何可用的方法形成,例如为冲切、激光切割和压印、等等。
第一部分302和第二部分301对准并与设置在其间的液晶层层合在一 起以构成液晶盒部分303。可将可移除的部分与隔离衬片一起从聚合物型 基底剥离,以允许触及相对的聚合物型基底上的基础导电线路,从而形成 液晶盒或无源矩阵液晶盒。然后,根据需要可分割每一个液晶盒部分303 并组装成显示器。上述的液晶盒构造以及形成上述液晶盒的连续幅材的方法提供了获取 触及电导线的途径的方法,并可用于基于连续巻绕法的多种显示器技术 中。
实例
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24英寸宽的5密耳Dupont Tei jin ST-50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图案化IT0的行和列。将该幅材切成四幅,其 中两幅为6英寸宽的列图案(图4A幅材横向IT0线422),另两幅为4. 25 英寸宽的行图案(图4B幅材纵向IT0线432)。两个六英寸宽的巻筒(图 4A)在非IT0侧上具有与之层合的透明衬片。在列图案之间,用转动模具 在基底中切出小窗424。每一个小窗424的尺寸为约3. 5英寸乘4英寸。 小窗424保留在适当的位置,基底的剩余部分在透明的载体衬片上。
将该冲切的六英寸列图案幅材(图4A)作为底部基底置于滚筒式设备 上。将较窄的4.25英寸行图案幅材(图4B)作为顶部基底置于滚筒式设 备上。图4C示出了如何对齐基底的示意性俯视图。
将两个基底一起带入辊隙处理中,其中在基底之间分配胆甾型液晶涂 层溶液,然后固化并成片从滚筒式设备末端脱离。接着将衬片从列基底的 背面移除,而预切割小窗也与衬片一起移除。在移除小窗后,用醇擦拭小 窗所在位置下方的区域的上方,从而暴露裸露的电触点。
至此,本发明公开了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的实施例。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可使用除了被公开的那些实施例之外的其他实施例来 实践本发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是为了举例说明而提供,而不是局限 于此,并且本发明仅受以下权利要求书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盒制品,包括液晶材料层,其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和第二聚合物型基底之间;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第一平行导电线路,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液晶材料层和所述第一基底之间;和第一隔离衬片,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上;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第二平行导电线路,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液晶材料层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还包括可移除的部分,其可与所述第一隔离衬片一起从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分离,以暴露所述液晶材料层或第二平行导电线路的一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盒,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型基底还包括 第二隔离衬片和可移除的部分,所述可移除的部分可与所述第二衬 片一起从所述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分离,以暴露所述液晶材料层的一 部分或所述第一平行导电线路的一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盒,其中所述液晶材料层包含胆甾型液 晶材料。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盒,其中所述多条第一平行导电线路和 第二平行导电线路为透明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盒,其中所述可移除的部分由预定的狭 缝或弱线限定。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盒,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 个第二平行导电线路部分,每一个平行导电线路部分由第一线路端 和第二线路端限定,并且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可移除的部 分,所述可移除的部分可与所述第一隔离衬片一起从所述第一聚合 物型基底分离,并且和与第一线路端或第二线路端相邻的第二平行 导电线路对准。
7. —种制备液晶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液晶盒制品,所述液晶盒制品包括液晶材料层,其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和第二聚合物型基底 之间;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第一平行导电线路,其沿第 一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液晶材料层和所述第一基底之间; 和第一隔离衬片,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上,所述 第一聚合物型基底还包括可移除的部分;并且 -所述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第二平行导电线路,其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液晶材料层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以及分离所述第一隔离衬片和所述可移除的部分,以暴露所述液晶材料 层的一部分或所述第二平行导电线路的一部分。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型基底还包括第 二隔离衬片和可移除的部分,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分离所述第二隔 离衬片和所述可移除的部分,以暴露所述液晶材料层的一部分或所 述第一平行导电线路的一部分。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形成限定所述可移除的部分的 预定的狭缝或弱线。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晶盒制品以不连续液晶盒 制品的连续幅材的形式被提供,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包 括多个第二平行导电线路部分,每一个平行导电线路部分由第一线 路端和第二线路端限定,并且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可移除的 部分,以及所述分离步骤包括分离所述第一隔离衬片和所述可移除 的部分,以暴露与第一线路端或第二线路端相邻的第二平行导电线 路。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个 第一平行导电线路部分,每一个平行导电线路部分由第一线路端和 第二线路端限定,并且所述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可移除的部分,以及所述分离步骤包括分离所述第二隔离衬片和所述可移除的部 分,以暴露与第一线路端或第二线路端相邻的第一平行导电线路。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分离步骤前固化所述液 晶材料层。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相邻的第一线路端和第二线路端之间切割所述连续幅材,以形成多个不连续的液晶盒,所述多 个不连续的液晶盒具有暴露的第一平行第一线路端或第二线路端和 暴露的第二平行第一线路端或第二线路端。
14. 一种制备液晶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和第二聚合物型基底之间设置液晶材料层,从 而形成液晶盒,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第一平行导电线路,其沿第 一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液晶材料层和所述第一基底之间;和第一隔离衬片,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上,所述 第一聚合物型基底还包括可移除的部分,并且 所述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第二平行导电线路,其沿与所 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液晶材料层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以及 分离所述第一隔离衬片和所述可移除的部分,以暴露所述液晶材料 层的一部分或所述第二平行导电线路的一部分。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设置步骤前形成限定所 述可移除的部分的预定的狭缝或弱线。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分离步骤前固化所述液 晶材料层。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型基底还包括第 二隔离衬片和可移除的部分,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分离所述第二隔 离衬片和所述可移除的部分,以暴露所述液晶材料层的一部分或所 述第一平行导电线路的一部分。
1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置步骤在连续幅材上形成 多个不连续的液晶盒制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个第二平行导电线路部分,每一个平行导电线路部分由第一线路端 和第二线路端限定,并且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可移除的部 分,以及所述分离步骤包括分离所述第一隔离衬片和所述可移除的 部分,以暴露与第一线路端或第二线路端相邻的第二平行导电线 路。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个 第一平行导电线路部分,每一个平行导电线路部分由第一线路端和 第二线路端限定,并且所述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可移除的部分, 以及所述分离步骤包括分离所述第二隔离衬片和所述可移除的部 分,以暴露与第一线路端或第二线路端相邻的第一平行导电线路。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相邻的第一线路端和第二线 路端之间切割所述连续幅材,以形成多个不连续液晶盒,所述多个 不连续液晶盒具有暴露的第一平行第一线路端或第二线路端和暴露 的第二平行第一线路端或第二线路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液晶盒制品包括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和第二聚合物型基底之间的液晶材料层。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第一平行导电线路,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液晶材料层和第一基底之间;和第一隔离衬片,其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型基底上。第二聚合物型基底包括多条第二平行导电线路,其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液晶材料层和第二基底之间。第一聚合物型基底还包括可移除的部分,其可与第一隔离衬片一起从第一聚合物型基底分离,以暴露液晶材料层或第二平行导电线路的一部分。
文档编号G02F1/1337GK101688999SQ200880021676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6日
发明者唐纳德·G·皮特森, 埃米·J·海特, 简·K·瓦尔达纳, 詹姆斯·N·多布斯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