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63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泳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泳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 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广为人知,该电泳显示装置具有含有液 相分散介质和电泳微粒的电泳分散液,利用通过施加电场使电泳微粒的分 布状态变化,使电泳分散液的光学特性变化。这样的电泳显示装置,并非 必需背光源,因此能够实现低成本、薄型化,而且视野角大、对比度高, 还有具有显示的存储性,所以作为新一代的显示设备备受注目。
为了通过该电泳显示装置显示图像,通过开关元件使图像信号暂时存 储于存储电路。存储电路所存储的图像信号,被直接输入像素电极(第一 电极),对像素电极付与电位。于是,在像素电极与对向电极(第二电极) 之间产生电位差,所以电泳微粒动作,显示图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84314号z〉才艮
但是,为了在电泳显示装置显示图像,必须对夹持电泳微粒的电极之 间施加例如15V左右的电压。此时,在相邻的像素显示例如白色与黑色这 样的不同的(颠倒的)颜色时,对相邻像素的像素电极相互施加不同的电 位。于是,在这些相邻像素电极之间产生大的电位差,由此,通过在像素 电极上所设置的粘结剂层中的水分,在相邻像素电极之间产生泄露电流。
该泄露电流,每个像素的泄露电流很小,但作为电泳显示装置的显示 部整体就较大,使得消耗电力增大。还有,反转显示区域扩大,与之相伴 显示变得复杂,还是会使消耗电力增大。
而且,存在由于泄露电流的产生而使像素电极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因此,尤其在长时间使用时,存在作为电泳显示装置的可靠性降低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项而做出的,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像素 间的泄露电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电泳显示装置、和具备其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平面排列具有电泳元件的像素而成,该电泳 元件具有像素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对向的对向电极和配设在所述像素 电极和所述对向电极之间的包括电泳微粒的电泳层,该电泳显示装置的特 征在于,在相邻的所述像素电极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包括绝缘性吸湿材料的 绝缘层。
根据该电泳显示装置,在所述像素电极之间的区域设置的所述绝缘层, 断开在相邻的像素电极之间的泄露电流,即横向电场,所以抑制所述像素 之间的泄露电流的发生。还有,因为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性吸湿材料,所 以在例如在^f象素电极和电泳层之间设置粘结剂层的情况下,由绝缘层吸附 该粘结剂层所含的水分,能够将水分从该粘结剂层中除去。因此,防止了 由于水分所导致的泄露电流易于发生的情况,抑制泄露电流自身。因此, 防止由于泄露电流所导致的显示性能的降低、消耗电流的增大,由此提高 了产品的可靠性。
还有,在所述电泳显示装置中,优选,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像素电极相 分离地设置。
由于绝缘层吸附水分,由于该吸附的水分,绝缘层的绝缘性可能会局 部降低。但是,因为绝缘层与像素电极相分离地设置,所以像素电极不会 仅隔着吸附有水分的绝缘层相邻,粘结剂层介于它们之间。因此,通过绝 缘层所吸附的水分,确实防止在相邻的像素电极之间易于产生泄露电流这 样的可能性。
还有,在所述电泳显示装置中,优选,所述绝缘层从所述像素电极的 上面向所述电泳层側突出而形成。
这样一来,在相邻^象素电极之间的泄露电流,必须超过绝缘层的上侧,所以相互的泄露电流的路径变长(变远),因此在它们之间难以产生泄露 电流。
还有,在所述电泳显示装置中,优选,所述电泳层包括封入电泳微粒 的微嚢,该微嚢通过导电性粘结剂层设置在所述像素电极上。
这样一来,在所述电泳层内所述电泳微粒均匀分布,所以能够进行基 于所述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的均匀的图像显示。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电泳显示装置。
根据该电子设备,具备如上所述防止由于泄露电流所导致的显示性能 的降低、消耗电力的增大,由此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电泳显示装置,所以 该电子设备自身也成为产品可靠性高的优质产品。


图l是电泳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像素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像素电极以及绝缘层的平面图。
图5是樣i嚢的结构图。
图6是说明微嚢的动作的图。
图7 (a)至(c)是用于说明电泳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8是表示定时图的图。
图9是相邻像素的模式图。
图IO是电泳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ll是表示像素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图。
符号说明
1:电泳显示装置,2:像素,3:显示部,21:像素电极,21a:侧端 面,22:共用电极(对向电极),23:电泳层,24:驱动用TFT, 25: SRAM,
528:元件基板(第一基板),29:对向基板(第二基板),30a:粘结剂层 (导电性粘结剂层),30b:粘合(binder)层,31:绝缘层,32:感光性 绝缘材料层,40:微嚢,41:分散介质,42:白色微粒,43:黑色微粒。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还有,在以下的说明所用的附图中, 为了使各部件达到可识别的大小,适当变更比例尺。 (电泳显示装置)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1中 的符号l表示电泳显示装置。该电泳显示装置l,构成为,具备显示部3、 扫描线驱动电路6、数据线驱动电路7、共用电源调制电路8和控制器10。
在显示部3中,沿Y轴方向M、沿X轴方向N个4象素2形成为矩阵 状。还有,扫描线驱动电路6,通过在显示部3沿X轴方向延伸的多条扫
描线4(Y1、 Y2.....Ym),连接像素2。数据线驱动电路7,通过在显
示部3沿Y轴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5(X1、 X2、…、Xn),连接像素2。 共用电源调制电路8,通过共用电极电源布线15连接于像素2。这些扫描 线驱动电路6、数据线驱动电路7以及共用电源调制电路8,通过控制器 IO控制。电源线l3、 14以及共用电极电源布线15,在全部的像素2中作 为共用布线使用。
像素2,如表示其电路结构的图2所示,具有驱动用TFT (薄膜晶体 管,像素开关元件)24、 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5和电泳元件20。 电泳元件20包括像素电极21、共用电极(对向电极)22和电泳层23。
驱动用TFT24,由N-MOS (负金属氧化半导体)构成,在其栅极部 连接扫描线4,在源极側连接数据线5,在漏极侧连接SRAM25。该驱动 用TFT24,在从扫描线驱动电路6通过扫描线4输入选择信号的期间中, 使数据线5与SRAM25相连接,从而将从数据线驱动电路7通过数据线5 输入的图像信号,输入SRAM25。
SRAM25,由2个P-MOS (正金属氧化半导体)25pl、 25p2以及2个N-MOS25nl、 25n2构成,在P-MOS25pl、 25p2的源极侧连接第一电 源线13,在N-MOS25nl、 25n2的源极侧连接第二电源线14。
在SRAM25的P-MOS25pl的漏极侧以及N-MOS25nl的漏极分别连 接有驱动用TFT24、 P-MOS25p2的栅极部和N-MOS25n2的栅极部。在 SRAM25的P-MOS25p2的漏极侧以及N-MOS25n2的漏极侧分别连接有 P-MOS25pl的栅极部、N-MOS25nl的栅极部。
基于这样的结构,SRAM25,保持从驱动用TFT24发送的图像信号, 并且对像素电极21输入图像信号。
电泳元件20,通过像素电极21与共用电极22之间的电位差显示图像, 在公用电极22连接有共用电极电源布线15。
图3是电泳显示装置1的显示部3的主要部分剖视图。显示部3,构 成为,在具有像素电极21的元件基板(第一基板)28和具有共用电极22 的对向基板(第二基板)29之间具有电泳层23。电泳层23,由多个微嚢 40构成,微嚢40通过粘结剂固定在两基板28、 29之间而形成。
即,在元件基板28的像素电极21和电泳层23之间,设有包括导电性 的粘结剂的粘结剂层(导电性粘结剂层)30a,在对向基板29的共用电极 22和电泳层23之间设有包括粘合剂(粘结剂)的粘合层30b。关于粘结剂 层30a,如后所述应提高微嚢40内的电泳微粒的响应性,提高显示的切换 速度,其导电性充分提高。还有,该粘结剂层30a,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 为20jim左右的厚度。因此,像素电极21与微嚢40之间的电阻变得很小, 它们之间的导电性充分提高。
元件基板28,在包括合成树脂、玻璃等的矩形状的基板的内面侧,没 有图示,形成有所述驱动用TFT24、 SRAM25、各种布线,进而在其上形 成有包括丙烯酸树脂等的平坦化层(没有图示)。而且,在这样通过平坦 化层使之平坦化的内面上,连接于所述SRAM25而形成像素电极21。像 度电极21,各像素2独立设置俯视为矩形,由Al (铝)、Cu (铜)进而 由AlCu等形成为矩阵状。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导电性优异而且 耐腐蚀性优异的AlCu形成像素电极21。对向基板29,成为显示图像的一侧,是由透明树脂、玻璃等的透光性 材料形成的矩形状的部件。在该对向基板29的内面侧,在全部的像素2 上设有共用的共用电极22。共用电极22,由透光性的导电材料构成,例如 由ITO (铟锡氧化物)、IZO (铟锌氧化物)、MgAg (镁银)等形成。
在所述像素电极21、 21之间、即相邻的像素电极21、 21之间的区域, 形成有绝缘层31。该绝缘层31,由绝缘性吸湿材料形成,包括氧化钓、氯 化钙、五氧化二磷、氧化铝、氯化钴、氧化锶等的无机系吸湿材料或者以 烷基铝系为主剂的有机系的液体干燥剂等。
还有,该绝缘层3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像素电极21、 21之 间的区域,与这些像素电极21、 21中的任意一个相分离地设置。即,绝缘 层31,不会与相邻像素电极21、 21中的各自的侧端面21a触接,被配设 在这些侧端面21a、 21a之间。即,如表示绝缘层31和像素电极21的俯视 图即图4所示,绝缘层31,在像素电极21之间的区域在与像素电极21相 分离而且围绕该像素电极21的状态下,作为整体俯视形成网格状。还有, 绝缘层31,如图3所示,在其上面比像素电极21的上面向电泳层23侧突 出的状态下设置。
优选,该绝缘层31,其厚度即比像素电极21的上面向电泳层23侧突 出的高度,形成为在lnm以上而且在所述粘结剂层30a的厚度以下即20nm 的程度以下。如果小于lnm,则可能不能充分获得断开在相邻像素电极21、 21之间的泄漏电流的效果。
还有,如果超过粘结^层30a的厚度,则绝缘层31的应力(stress) 增大,可能会发生膜剥离。还有,如果该绝缘层31超过粘结剂层30a突出 至电泳层23侧,则可能会损伤所述微嚢40。但是,因为微嚢40具有足够 的柔软性,所以即便绝缘层31或多或少向电泳层23侧突出,也不会由此 而立刻损伤微嚢40。在本实施方式中,比像素电极21的上面向电泳层23 侧突出的高度在1.8nm的程度。
这样的绝缘层31,与所述绝缘性吸湿材料的种类相对应地选择适当的 形成方法来形成。例如,在以烷基铝为主剂的有机系的液体干燥剂的情况下,通过喷墨法等的液滴排出法在像素电极21、 21之间配置液体干燥剂, 通过之后的干燥,能够形成绝缘层31。还有,关于氧化钙等的无机系吸湿 材料,使之溶解于适当的溶媒或分散介质而液化,通过喷墨法等的液滴排 出法将该液状体配置于预定位置,通过之后的干燥,能够形成绝缘层31。
还有,关于无机系吸湿材料,可以将其固定于多孔质膜并复合化形成 为片状,对该片进行图形化,贴着于预定位置(像素电极21、 21之间)。 这样一来,通过被固定于多孔质膜上的无机系吸湿材料,能够形成绝缘层 31。还有,这样的片在市场上有销售。
进而,关于无机系吸湿材料,通过电子射线(EB)蒸镀法,使用掩模 将该无机系吸湿材料在预定位置选择性地成膜,也能够形成绝缘膜31。
构成电泳层23的微嚢40,由聚曱基丙烯酸甲酯、聚曱基丙烯酸乙酯 等的丙烯酸树脂,尿素树脂、阿拉伯胶等的具有透光性的高分子树脂形成, 形成为例如50fim左右的粒径。这些孩支嚢40,如上所述,^皮夹持在^象素电 极21和共用电极22之间,进而通过所述的粘结剂层30a和粘合层30b被 固定在各电极上即各基板上。还有,这些微嚢40,成为在一个像素2内多 个纵横排列的结构。还有,在这些微嚢40之间,设有构成所述粘合层30b 的粘合剂,以填埋其间隔。
在微嚢40的内部,如图5所示,封入有分散介质41、电泳微粒即多 个白色微粒42以及多个黑色微粒43。
作为分散介质41,为使白色微粒42与黑色微粒43分散于微嚢40内 的液体,能够例示水、醇类溶剂(曱醇,乙醇、异丙醇,丁醇,辛醇,甲 基溶纤剂等),酯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酮类(丙酮,曱乙酮, 甲基异丁基酮等)、脂肪族烃(戊烷,己烷,辛烷等)、脂环式烃(环己 烷,曱基环己烷等)、芳香族烃(苯,曱苯,具有长链烷基的苯类(二曱 苯、己基苯、庚基苯、辛基苯、壬基苯、癸基苯、十一烷基苯、十二烷基 苯、十三烷基苯、十四烷基苯等)等)、卣代烃(二氯曱烷,氯仿,四氯 化碳,1,2-二氯乙烷等)、羧酸盐等,也可以为其他的油类,这些物质能够 单独使用或用作混合物,进而也可以配和表面活性剂等。
9白色微粒42,为包括例如二氧化钛、锌华、三氧化锑等的白色颜料的 微粒(高分子或者胶体),例如带负电。黑色微粒43,为包括例如苯胺黑、 炭黑等的黑色颜料的微粒(高分子或者胶体),例如带正电。
在这些颜料中,根据需要,能够添加由电解质、表面活性剂、金属急、 树脂、橡胶、油、石蜡、化合物等的微粒构成的带电控制剂、钛系耦合剂、 铝系耦合剂、硅烷系耦合剂等的分散介质、润滑剂、稳定剂等。
还有,将这些电泳微粒(白色微粒42、黑色微粒43 )的比重设定得与 使它们分散的分散介质41的比重大致相等。
白色微粒42以及黑色微粒43,如上所述带负电或带正电,所以在分 散介质41中,在由于像素电极21和共用电极22之间的电位差所产生的电 场中移动(泳动)。这里,白色微粒42和黑色微粒43,由溶媒中的离子 覆盖,在这些微粒的表面形成有离子层44。还有,这些白色微粒42、黑色 微粒43等的带电微粒,即便对其施加10kHz以上的频率的电场,其对电 场也几乎没有反应,因此也几乎不会移动。还有,带电微粒的周围的离子, 与带电微粒相比其直径甚小,所以如果对其施加电场频率在10kHz以上的 电场,则与电场相对应地移动。
图6是用于说明微嚢40内的电泳微粒的动作的图。这里,举出没有形 成离子层44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对像素电极21和共用电极22之间施加 电压,使得共用电极22的电位相对较高,则如图6 (a)所示,带正电的 黑色微粒43由于库仑力在微嚢40内被向像素电极21侧牵引。另一方面, 带负电的白色微粒42由于库仑力在微嚢40内被向共用电极22侧牵引。其 结果,在微嚢40内的表面内侧(对向基板29侧)白色微粒42聚集,在显 示面显示该白色撰0立42的颜色(白色)。
相反,对像素电极21和共用电极22之间施加电压,使得像素电极21 的电位相对较高,则如图6(b)所示,带负电的白色微粒42由于库仑力 而被向像素电极21侧牵引。另一方面,带正电的黑色微粒43由于库仑力 而被向共用电极22侧牵引。其结果,在微嚢40内的表面内侧黑色微粒43 聚集,在显示面显示该黑色耀:粒43的颜色(黑色)。
10还有,通过将白色微粒42、黑色孩支粒43所用的颜料等替换为例如红 色、绿色、蓝色等的颜料,就能够实现显示红色、绿色、蓝色等的电泳显 示装置l。
为了制造这种结构的电泳显示装置1,如图3所示,先分别形成元件 基板28侧和对向基板29侧,之后,在在它们之间夹持有电泳层23的状态 下将这些元件141 28侧和对向基板29侧贴着。
即,作为元件基板28,与以往同样地在基板(没有图示)上形成所述 驱动用TFT24、 SRAM25、各种布线,进而在其上形成包括丙烯酸树脂等 的平坦化层(没有图示)。在所述驱动用TFT24、 SRAM25的形成时,优 选,通过低温多晶硅工艺形成多晶硅TFT。
接着,在该元件基板28上,通过溅射法等形成AlCu膜(没有图示), 进而通过公知的抗蚀技术、蚀刻技术等进行图形化,从而如图7(a)所示 得到多个像素电极21。由此,得到有源矩阵基板。
接着,在所述元件基板28上的预定位置即所述像素电极21、 21之间 的区域,选择性地配置绝缘性吸湿材料,如图7 (b)所示形成绝缘层31。 关于该绝缘层31的形成,如上所述,与绝缘性吸湿材料的种类相对应地选 择适当的形成方法。即,采用喷墨法等的液滴排出法、贴着预构图的片的 方法,还有通过电子射线(EB)蒸镀法所进行的成膜法等。
另一方面,作为对向基板29,准备PET (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等 的透明基板,在该对向基板29上(内面),通过溅射法等对ITO等的透 明导电材料进行成膜,形成共用电极22。接着,在该共用电极22上通过 所述粘合层30b固定微嚢40,形成电泳层23。之后,在该电泳层23的内 面侧,涂布导电性粘结剂形成粘结剂层30a。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粘结 剂层30a的厚度形成为20fi加的程度。由此,如图7(a)所示,得到形成 有共用电极22、电泳层23以及粘结剂层30a的对向基板29侧。
这样分别准备元件基板28侧和对向基板29侧,使各自的内面侧相对, 所述粘结剂层30a与像素电极21以及绝缘层31相触接粘结。由此,如图 3所示,元件基板28侧和对向基板29侧通过粘结剂层30a粘着,从而得到电泳显示装置1。这样形成的电泳显示装置1的所述粘结剂层30a中, 存在有粘结剂自身中残留的微量水分、在制造过程中所含的水分、还有在 制造工序后大气中的水分、由于其他构成要素中的水分扩散至粘结剂层 30a中而含有的水分。
(电泳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接着,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泳显示装置1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泳显示装置1的定时图的图。在本图中, 按电源断开期间、图像信号输入期间、图像显示期间以及电源断开期间的 顺序动作,以显示图像。将这些动作归纳在以下的表中。
表l
顺序动作目的电源线的状态共用电极22 的状态显示图像
第 一 电源线 13第二电源线 141电源断开期间切断切断切断之前的图像
2图像信号输入期间OV切断无变化
3图像显示期间高电平(15V)低电平(ov)脉冲新图像
4电源断开期间切断切断切断新图像
首先,对于图像信号输入期间进行说明。图l所示的共用电源调制电
路8,对第一电源线13供给约5V的电位,对第二电源线14供给低电平即 约0V的电4立,从而驱动图2所示的SRAM25。
图1所示的扫描线驱动电路6,对扫描线Yl供给选择信号。通过该选 择信号,驱动与扫描线Yl相连接的像素2的驱动用TFT24,与扫描线Yl 相连接的像素2的SRAM25分别与数据线XI、 X2.....Xn相连接。
图1所示的数据线驱动电路7,对数据线X1、 X2.....Xn供给图像
信号,对与扫描线Yl相it接的像素2的SRAM25供给图像信号。
如果输入图係_信号,则扫描线驱动电路6,停止对扫描线Y1的选择信 号的供给,解除与扫描线Yl相连接的像素2的选择状态。持续该动作直
12至与扫描线Ym相连接的像素2,对全部像素2的SRAM25输入图像信号。 接着,对图像显示期间进行说明。
共用电源调制电路8,通过对第 一电源线13供给约15V的高电平的电 位而转移至图像显示期间。
如果以高电平驱动SRAM25,则以5V输入SRAM25的图像信号,被 保持为高电平。
从共用电源调制电路8通过共用电极电源布线15,对共用电极22供 给以 一定周期反复高电平期间和低电平期间的脉冲状的信号。
在输入SRAM25中的图像信号是低电平的像素2中,从SRAM25对 像素电极21输入高电平。
而且,在输入脉冲状的信号的共用电极22的电位为低电平时,在两电 极21、 22之间产生较大的电位差,白色微粒42在像素电极21聚集,黑色 微粒43在共用电极22聚集,所以在该像素2显示黑色。
另 一方面,在作为图像信号对SRAM25输入5V的电位的像素2中, 从SRAM25对4象素电极21输入低电位。
而且,在输入脉冲状的信号的共用电极22的电位为高电位时,在两电 极21、 22之间产生较大的电位差,黑色微粒43在像素电极21聚集,白色 微粒42在共用电才及22聚集,所以在该像素2显示白色。
如果通过图像显示期间显示图像,则共用电源调制电路8,对电源线 13、 14以及共用电极电源布线15断电,成为电源断开期间。 (泄露电流的抑制)
图9是图l所示的显示部3中的相邻像素2 (2A、 2B)的模式图。图 示左侧的像素2A,具备驱动用TFT24a、 SRAM25a以及像素电极211。 图示右侧的像素2B,具备驱动用TFT24b、 SRAM25b以及像素电极212。 在像素电极211、 212之间形成有绝缘层31。
SRAM25a由P画MOS25apl、 P画MOS25ap2、 N-MOS25anl、 N-MOS 25an2构成,SRAM25b由P-MOS25bpl、 P-MOS25bp2、 N-MOS25bnl、 N-MOS25bn2构成。对相邻的像素电极21输入不同的电位。例如对像素电极211输入高电 平,对像素电极212输入低电平。因此,在像素2A显示黑色,在像素2B 显示白色。
此时,在像素电极211、 212之间产生由于较大电位差所导致的电场, 所以泄露电流变得容易通过粘结剂层30a流动。
在现有的电泳显示装置中,在图3所示的像素电极21、 21之间没有形 成绝缘层31,不能够断开泄露路径,所以由于像素电极21、 21之间的横 向电场而产生泄露电流。如上所述,由于在粘结剂层30a中存在水分,其 导电性提高,所以更容易产生这样的泄露电流。
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相邻像素电极21 (211) 、 21 (212)之间的 泄露路径、即横向电场,由绝缘层31断开,所以能够很好地抑制泄漏电流 的产生。即,在像素电极21 (211) 、 21 (212)之间形成绝缘层31,所能 断开来自像素电极21的侧端面21b的泄露电流,因此能够更好地抑制泄露 电流的产生。还有,使绝缘层31的上面从像素电极21的上面向电泳层23 側突出,所以超过绝缘层31的上侧回绕的泄露电流的路径变长(变远), 由此,在它们之间难以产生泄露电流,能够抑制泄露电流。
还有,以绝缘性吸湿材料形成绝缘层,所以绝缘层31吸附(吸收)所 述粘结剂层30a中的水分,能够降低粘结剂层30a中的水分。因此,由于 水分的存在提高了粘结剂层30a的导电性,由此防止易于产生泄露电流的 情况,因此能够抑制泄露电流自身。
还有,绝缘层31与像素电极21相分离地设置,所以例如由于绝缘层 31所吸附的水分使绝缘性局部下降,像素电极21、 21不会仅隔着吸附有 水分的绝缘层31相邻,粘结剂层30a介于其间。因此,能够确实防止由于 绝缘层31所吸附的水分而在相邻像素电极21 (211) 、 21 (212)之间容 易产生泄露电流这样的可能性。
因此,所得的电泳显示装置1,防止由泄露电流所导致的显示性能下 降、消耗电流增大,由此成为产品可靠性提高的电泳显示装置。 (变形例)图IO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泳显示装置101的结构图。该电泳显示装置 101与所述电泳显示装置1所涉及的电路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共用电源 调制电路108通过第一控制线111以及第二控制线112连接于像素102。
图11是像素102的电路结构图。像素102,在SRAM25与第一电极 21之间设置有开关电路135。开关电路135,具备第一传输栅极136以及 第二传输栅极137。传输栅极136、 137,由并列连接的P-MOS以及N-MOS 构成。
传输栅极136、 137的栅极部,与SRAM25相连接。第一传输栅极136 的源极侧连接于第一控制线111。第二传输栅极137的源极侧连接于第二 控制线112。传输栅极136、 137的漏极侧,连接于像素电极21。
在图IO所示的电泳显示装置101中,基于输入SRAM25的图像信号, 驱动任意一个传输栅极。与被驱动的传输栅极相连接的控制线,与像素电 极21相连,对像素电极21输入该控制线的电位。由此,在像素102显示 图像。
在具备图11的电路结构的电泳显示装置101中,对相邻像素102输入 不同的电位,则产生由于电位差所产生的电场。但是,由于在像素电极21 之间具备图3的绝缘层31,就能够抑制泄露电流。
还有,本发明不仅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 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辆如,关于绝缘层31,只要设置在相邻像素电极 21、 21之间的区域即可,可以与像素电极21的侧端面接触形成,还可以 在越过像素电极21的周缘部的状态下形成。 (电子设备)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1。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适用于柔性电子纸的情况的一例的图。 该电子纸1000成为,在包括具有与以往的纸张同样的质感以及柔软性的片 的主体1001的表面,具备所迷电泳显示装置1作为显示部。
图13是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适用于电子记事本的情况的一例的图。该电 子记事本1100,多枚集束图12所示的电子纸1000并由封套1101夹持。
15在封套1101上,设有例如输入从外部装置发送的显示数据的显示数据输入 单元(省略图示)。由此,与其显示数据相对应地,以仍集束电子纸IOOO
的状态下,能够改变、更新显示内容。
根据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电子纸1000、电子记事本1100,具备如上所
述防止由于泄露电流所导致的显示性能的下降、消耗电流增大,由此提高
产品的可靠性的电泳显示装置1,所以这些电子纸iooo、电子记事本1100
自身也成为产品的可靠性提高的产品。
还有,除了上述例子以外,关于例如液晶电视、取景器型、监视器直 视型等的磁带录像机、汽车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笔记本、计算器、文
字处理机、工作站、可视电话机、POS终端、接触面板等的电子设备,作
为显示部,可以使用前述电泳显示装置1,这样它们都成为本发明的电子 设备。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平面排列具有电泳元件的像素而成,该电泳元件具有像素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对向的对向电极和配设在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对向电极之间的包括电泳微粒的电泳层,该电泳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相邻的所述像素电极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包括绝缘性吸湿材料的绝缘层。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记载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分离地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从所述像素电极的上面向所述电泳层侧突出而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层包括封入电泳微粒的微嚢,该微嚢通过导电性粘结剂层设 置在所述像素电极上。
5. —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泳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泳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像素间的泄露电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电泳显示装置、和具备其的电子设备。该电泳显示装置,平面排列具有电泳元件的像素而成,该电泳元件具有由像素电极(21)、与像素电极(21)相对向的对向电极(22)和配设在像素电极(21)和对向电极(22)之间的包括电泳微粒的电泳层(23)。在相邻的像素电极(21)、(21)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包括绝缘性吸湿材料的绝缘层(31)。
文档编号G02F1/167GK101520585SQ200910004278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5日
发明者天野隆祐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