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瓶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72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色剂瓶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容应向对感光体表面的静电荷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 供给的调色剂的旋转型调色剂瓶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下述构造的装置,即将收容 调色剂的调色剂瓶装卸自由地设于规定的调色剂收容部,并且通过使调 色剂瓶旋转来向显影部供给调色剂。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通过将硅胶等流动性促进剂添加于调 色剂来保持调色剂的流动性。但是,近年来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 和高精细化调色剂小颗粒化,由此调色剂的流动性降低,造成调色剂瓶 中残留了调色剂、变成容易凝集的状况。特别是,在被构成为内壁面具 有突起部(凸缘),并且凸缘靠自身旋转来引导并输送被收容于内部的 调色剂的调色剂瓶中,在凸缘彼此之间调色剂的移动变緩,调色剂发热 而凝集的倾向较大。于是,为了尽可能抑制设置在调色剂瓶内部的凸缘 处的调色剂发热,所以将连续的凸缘变成断续的凸缘。
另外,日本特开2006-53446号公报中公开了 一种内部具备螺旋件等 输送部件的调色剂瓶。在日本特开2006-53446号公才艮所公开的调色剂 瓶中,因为通过输送部件旋转而引导并输送收容于内部的调色剂,所以 可以提高调色剂在调色剂瓶内的输送性。然而,在日本特开2006-53446 号公报所公开的调色剂瓶中,因为被构成为输送部件旋转,但瓶主体不 旋转,所以调色剂容易残留在瓶主体的端部、内壁面。因此,有时候调 色剂会在瓶主体内凝集。
另外,在日本特开平11-30553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调色剂瓶,即
其在成为将收容于瓶主体的调色剂朝向显影部排出的开口的开口部附 近具备解凝部件。在日本特开平11-305531号公报所公开的调色剂瓶中, 在从开口部排出的调色剂凝集的情况下,因为解凝部件将该凝集了的调色剂解凝,所以可以抑制调色剂的在开口部附近的凝集。然而,在日本
特开平11-305531号公报所公开的调色剂瓶中,即使抑制了调色剂在开 口部附近的凝集,但也无法在瓶主体的旋转轴延伸方向的整个区域内抑 制调色剂的凝集。并且,因为解凝部件的一端被固定于瓶主体,所以使 解凝部件的移动变小,即使在开口部附近调色剂的解凝的效果也较小。 特别是,在解凝部件被固定一侧的端部附近,几乎就无法将凝集了的调 色剂解凝。
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调色剂瓶50的构造的立体图。另外,图7 是表示配设在调色剂瓶50内的刮去部件70的构造的立体图。调色剂瓶 50具备瓶主体60和刮去部件70。瓶主体60被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具 有调色剂投入部61和连接部62,在瓶主体60的内壁面形成有断续的多 个凸缘63。
调色剂投入部61以在瓶主体60的轴线延伸方向上开口的形式设置 于瓶主体60的正面F侧的端部,并且成为向瓶主体60内投入调色剂的 开口。调色剂投入部61的开口尺寸比瓶主体60的内径小,被盖61C密 闭。连接部62设置于瓶主体60的背面R侧的端部。连接部62具有限 制与瓶主体60的轴线延伸方向正交方向上的移动的突起。通过将驱动 源的驱动轴卡合于该突起来将驱动力传递至瓶主体60,从而瓶主体60 旋转。凸缘63朝向成为排出调色剂的开口的调色剂开口部,以相对于 与瓶主体60的轴线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倾斜规定角度的方式形成于瓶 主体60的内壁面,以《更当瓶主体60旋转时输送调色剂。
刮去部件70由轴部71和2个滑动摩擦部72、 73构成。轴部71是 相对于瓶主体60的旋转轴线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而支承滑动摩擦部 72、 73的轴。滑动摩擦部72、 73配设成与瓶主体60的内壁面接触,并 且当瓶主体60围绕轴线旋转时,刮去附着于瓶主体60的内壁面的调色 剂。
在调色剂瓶50中,如上所述,当瓶主体60旋转时,刮去部件70 刮去附着于瓶主体60的内壁面的调色剂,凸缘63引导并输送被收容在 瓶主体60内的调色剂。这时,在调色剂瓶50中,因为刮去部件70的 轴部71相对于瓶主体60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平行地延伸而支承滑动 摩擦部72、 73,所以其在滑动摩擦部72、 73中的刮去附着调色剂的能力相同。
因此,当包括被刮去部件70刮去的调色剂在内被收容在瓶主体60 内的调色剂,向被凸缘63引导而向作为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瓶主体60的 背面R侧的端部输送时,随着向输送方向下游侧靠近,调色剂的量增加。 因此,在瓶主体60内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调色剂容易凝集,无法从 排出调色剂的开口部稳定地排出调色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色剂瓶,其通过刮去附着于内壁面的调色 剂可以减少未排出而残留的调色剂残留量,并且可以在抑制了发生调色剂 凝集的状态下稳定排出调色剂,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备该调色剂 瓶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调色剂瓶,其收容应向对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象进行显 影的显影部供给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色剂瓶具备筒状的瓶主 体,其靠自身的旋转将收容于内部的调色剂供给上述显影部;滑动摩擦部 件,其配设在上述瓶主体的内部,通过瓶主体旋转而滑动摩 主体的内 壁面,上述瓶主体具有调色剂开口部,其成为用于向上述显影部供给调 色剂的开口;凸缘,其从上述瓶主体的内壁面突出并断续形成,通过上述 瓶主体旋转而向上述调色剂开口部引导并输送调色剂,上述滑动摩擦部件 具有轴部,其配置于上述瓶主体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的整个区域;滑动 摩擦部,其被形成为一端部,皮上述轴部支承,其另一端部与上述瓶主体的 内壁面接触,上述轴部具有倾斜支承部,上述倾斜支承部在相对于上述 瓶主体的旋转轴延伸方向偏移的方向上,以规定角度倾斜并延伸以支承 上述滑动摩擦部,上述滑动摩擦部以在相对于上述偏移方向垂直的方向 上延伸的形式被支承于上述倾斜支承部。
根据本发明,因为被滑动摩擦部件支承的轴部的滑动摩擦部,被形 成与瓶主体的内壁面接触,所以当瓶主体旋转时,可以利用滑动摩擦部 来刮去附着于瓶主体的内壁面的调色剂,可以减少未排出而残留的调色 剂残留量。另外,当瓶主体旋转时,凸缘引导被收容在瓶主体内的调色 剂并向调色剂开口部输送。这时,因为在沿相对于瓶主体的旋转轴延伸 方向而偏移的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并延伸的倾斜支承部上,具有以在相对于上述偏移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被支承的滑动摩擦部,所以 当瓶主体旋转时,该滑动摩擦部可以刮去附着于瓶主体的内壁面的调色 剂,并且将收容在瓶主体内的调色剂向调色剂开口部按压、输送。这样, 因为凸缘引导并输送被收容在瓶主体内的调色剂,并且被支承于倾斜支 承部的滑动摩擦部按压、输送,所以可以提高调色剂的输送能力。因此, 可以防止如全部的滑动摩擦部被支承于相对于瓶主体的旋转轴线延伸 方向而平行延伸的轴部的情况,瓶主体内的调色剂量随着向调色剂开口 部而增加。因此,可以防止调色剂在调色剂开口部附近凝集,可以从调 色剂开口部以稳定的状态排出调色剂。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通过重复多个上述倾斜支承部而形成上述 轴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重复多个倾斜支承部而形成滑动摩擦部件的轴 部。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被收容在瓶主体内的调色剂的输送能力。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滑动摩擦部是栉齿状的板部件。
根据本发明,滑动摩擦部是榨齿状的板部件。因此,滑动摩擦部以 具有适当弹力的状态形成。因此,也可以刮去附着于如形成在瓶主体内 的凸缘那样的较小间隙的调色剂。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滑动摩擦部由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 树脂形成。
根据本发明,滑动摩擦部由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树脂形成。因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具有弹性,强度大且不与调色剂起化学反
应,所以可以高效率刮去附着于瓶主体的内壁面的调色剂,可以更进一
步抑制调色剂的凝集。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由上述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树脂形成的
滑动摩擦部的厚度在0.05mm以上且0.3mm以下。
根据本发明,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形成的滑动摩擦部的厚 度在0.05mm以上且0.3mm以下。通过将滑动摩擦部的厚度设定在 0.05mm以上,而可以充分确保对收容于瓶主体内的调色剂的输送能力。
7另外,通过将滑动摩擦部的厚度设定在0.3mm以下,而可以防止滑动 摩擦部的弹性过强,当滑动摩擦部刮去附着于瓶主体的内壁面的调色剂 时,可以防止滑动摩擦部在瓶主体内上下活动或者向上滑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多个上述倾斜支承部各自的长轴侧的延长 虚拟线与上述瓶主体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所成角度在5。以上且30。以下。
根据本发明,多个倾斜支承部各自的长轴侧的延长虚拟线与^fe主体 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所成角度在5。以上且30。以下。通过将上述角度设 定在5。以上,可以充分确保被倾斜支承部支承的滑动摩擦部对调色剂的 输送能力。另外,通过将角度设定在30°以下,可以防止被收容在瓶主 体内的调色剂,由于被倾斜支承部支承的滑动摩擦部而向与输送方向逆 向的方向返回,可以充分确保滑动摩擦部对调色剂的输送能力。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多个上述倾斜支承部各自的长轴侧的延长 虚拟线和上述瓶主体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所成角度,设定成随着向上述 调色剂开口部靠近而增大。
根据本发明,多个倾斜支承部各自的长轴侧的延长虚拟线和瓶主体 的;^转轴延伸的方向所成角度,设定成随着向上述调色剂开口部靠近而 增大。因此,可以提高利用被倾斜支承部支承的滑动摩擦部刮去附着调 色剂、输送的能力。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具备利用调色剂对感光体表面的静 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色剂瓶构 成为向上述显影部供给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下述调色剂瓶,具有被倾斜支承部支 承的滑动摩擦部的滑动摩擦部件, 一边刮去附着于瓶主体的内壁面的调色 剂一边输送,可以在抑制调色剂凝集的状态下高效率输送调色剂。在图像 形成装置中,因为构成为该调色剂瓶向上述显影部供给调色剂,所以在 可高效率供给调色剂的状态下,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
根据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将使本发明的目的、特色以及优点更加


图l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瓶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调色剂瓶的构造的切掉局部的正面侧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配设在调色剂瓶内的刮去部件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俯视观察调色剂瓶内的刮去部件的配设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图。
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调色剂瓶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配设在调色剂瓶内的刮去部件的构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l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瓶10的构造的立体图。 另外,图2是表示调色剂瓶10的构造的切掉局部的正面F侧的立体图。 调色剂瓶10靠自身的旋转而将收容于内部的调色剂向调色剂开口部(未 图示)输送,将从调色剂开口部排出的调色剂向下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 所具有的显影部302供给。调色剂瓶10具备瓶主体20和刮去部件30。
瓶主体20被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具有调色剂投入部21和连接部22。 调色剂投入部21以在瓶主体20的旋转轴线延伸方向开口的形式设置于 在瓶主体20中输送调色剂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即正面F侧的端部,并 且成为向瓶主体20内投入调色剂的开口。调色剂投入部21的开口直径 比瓶主体20的内径小,并被盖21C密封。连接部22设置于在瓶主体 20中输送调色剂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即背面R侧的端部。连接部22具 有限制与瓶主体20的旋转轴线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的突起。通 过将下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所具有的驱动源311的驱动轴卡合于该突 起,将从驱动源311供给的驱动力传递至瓶主体20,从而瓶主体60旋 转。
另外,瓶主体20被分为作为位于输送调色剂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区域的第1区域25,和作为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区域的第2区域 26。而且,在第1区域25的内部以从内壁面突出的方式形成有断续的 多个凸缘23。将凸缘23相对于与瓶主体20的旋转轴线延伸方向正交的 方向倾斜规定角度而形成,以便当瓶主体20旋转时向调色剂开口部输 送调色剂。凸缘23各自的周向的长度,例如被设定为瓶主体20的周长 的一半以下。
在第2区域的内部以从内壁面突出的方式形成突状部27,由此第2 区域26的内部空间比第1区域25的内部空间狭小。突状部27与上述 的凸缘23同样,当瓶主体20旋转时在第2区域26内将调色剂向调色 剂开口部输送。
图3是表示配设在调色剂瓶内10内的刮去部件30的构造的立体图。 另外,图4是俯视观察调色剂瓶10内的刮去部件30的配设状态的图。 刮去部件30是本发明的滑动摩擦部件,其配设在瓶主体20的内部,当 瓶主体20旋转时,滑动摩擦瓶主体20的内壁面。而且,刮去部件30 的构造包括轴部31、第1滑动摩擦部32以及第2滑动摩擦部33。
轴部31是配置于瓶主体20的旋转轴线延伸方向的整个区域,并支 承下述的第1滑动摩擦部32及第2滑动摩擦部33的轴。轴部31的构 造包括第1倾斜支承部31A、第2倾斜支承部31B、连结部31C、垂直 部31D、延伸部31E以及卡合部31F。
垂直部31D相对于下述的第1倾斜支承部31A垂直地配置,垂直部 31D的中央部上固定有第1倾斜支承部31A的正面F侧的端部。延伸部 31E形成为在与瓶主体20的中心轴沿相同方向延伸,并且从垂直部31D 的一端部向正面F侧延伸出。在将刮去部件30配置在瓶主体20内的状 态下,延伸部31E贯穿于调色剂投入部21,垂直部31D与瓶主体20的 正面F側端面相互作用。通过垂直部31D与瓶主体20的正面F侧端面 相互作用,从而可以防止刮去部件30从瓶主体20内拔脱。卡合部31F 从与延伸部31E相反一侧的垂直部31D的端部,向相对于第1倾斜支 承部31A及垂直部31D两者垂直的一方向延伸出,并且与瓶主体20卡 合,以使刮去部件30不旋转。
第1倾斜支承部31A是配置于瓶主体20的第1区域25的部分,其在相对于瓶主体20的旋转轴线延伸方向而偏移的方向上以规定角度倾 斜并延伸,并支承下述的第1滑动摩擦部32。第2倾斜支承部31B是 配置于瓶主体20的第2区域26的部分,其在相对于瓶主体20的旋转 轴线延伸方向而偏移的方向上以规定角度倾斜并延伸,并支承下述的第 2滑动摩擦部33。
在调色剂10中,当瓶主体20旋转时,如上所述凸缘23和突状部 27引导被收容在瓶主体20内的调色剂并向调色剂开口部输送。这时, 调色剂瓶IO因为具有被第1倾斜支承部31A支承的第l滑动摩擦部32 和被第2倾斜支承部31B支承的第2滑动摩擦部33,所以当瓶主体20 旋转时,第1滑动摩擦部32和第2滑动摩擦部33刮去附着于瓶主体20 的内壁面的调色剂,并且将收容在瓶主体20内的调色剂一边向调色剂 开口部按压一边输送。
这样,因为凸缘23和突状部27引导并输送收容在瓶主体20内的 调色剂,并且被各倾斜支承部31A、 31B支承的各滑动摩擦部32、 33 一边按压一边输送,所以可以提高调色剂的输送能力。因此,可以防止 瓶主体20内的调色剂量随着向调色剂开口部靠近而增大。因此,可以 防止调色剂在调色剂开口部附近凝集,可以以稳定的状态从调色剂开口 部排出调色剂。
另外,如上所述在瓶主体20的内壁面以断续的状态形成有多个输 送调色剂的凸缘23。在这样的凸缘23中,在凸缘23中断的区域内调色 剂输送性降低。然而,本发明中具有支承于各倾斜支承部31A、 31B的 各滑动摩擦部32、 33,可以提高调色剂的输送能力,所以可以弥补在凸 缘23中断的区域内调色剂输送性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1倾斜支承部31A和第2倾斜支承部 31B分别重复多个地形成轴部31,对于全部的第1倾斜支承部31A和 第2倾斜支承部31B而言,其邻接的倾斜支承部彼此经由连结部31C 连结。另外,虽然多个第1倾斜支承部31A和第2倾斜支承部31B各 自的长轴侧的延长虚拟线和瓶主体20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所成角度 e全部都相同,并设定为15。,但是角度e优选设定为5。以上30。以下。 如果角度e小于5。,则使被各倾斜支承部31A、 31B支承的下述滑动摩 擦部32、 33对调色剂的输送能力变得过弱。另夕卜,如果角度e大于30°,
ii则有时候会使被收容在瓶主体20内的调色剂,通过被各倾斜支承部 31A、 31B支承的滑动摩擦部32、 33而返回与输送方向逆向的方向,这 是因为调色剂的返回量增加,相反使滑动摩擦部32、 33对调色剂的输 送能力变得降低。另外,多个第1倾斜支承部31A和第2倾斜支承部 31B的相对于瓶主体20的旋转轴而偏移的方向全部相同。并且,多个 第1倾斜支承部31A和第2倾斜支承部31B各自的长轴侧的长度设定 成全部相同。这样,在轴部31中,通过分别重复多个第l倾斜支承部 31A和第2倾斜支承部31B,可以进一步提高收容在瓶主体20内的调 色剂的输送能力。
另外,第l倾斜支承部31A和第2倾斜支承部31B各自的长轴侧的
延长虚拟线和瓶主体20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所成角度e,也可以被设
定为随着向作为排出调色剂的开口的调色剂开口部靠近而在5°~30°的 范围内增大。这时,与多个倾斜支承部31A、 31B各自对应的角度e, 被设定为邻接的倾斜支承部彼此的角度9之差在5° 10°的范围内。
这里,与多个倾斜支承部31A、 31B各自对应的角度e可以是分别 逐个变化,也可以是第l倾斜支承部31A彼此的角度e和第2倾斜支承 部31B彼此的角度e相同,并且第2倾斜支承部31B的角度e比第1
倾斜支承部3iA的角度e大。由此,可以随着向调色剂开口部靠近而提
高利用被各倾斜支承部31A、 31B支承的各滑动摩擦部32、 33刮去附 着调色剂并输送的能力。
另外,多个第l倾斜支承部31A和第2倾斜支承部31B的相对于瓶 主体20的旋转轴而偏移的方向,可以呈交错状。并且,也可以使多个 第l倾斜支承部31A和第2倾斜支承部31B各自的长轴侧的长度变化。 当使各倾斜支承部31A、 31B的长轴侧的长度变化时,优选设定为第2 倾斜支承部31B比第1倾斜支承部31A短。这样,通过设定各倾斜支 承部31A、 31B的长轴侧的长度,从而在调色剂开口部附近,可以提高 利用被各倾斜支承部31A、 31B支承的各滑动摩擦部32、 33刮去附着 调色剂并输送的能力。
第1滑动摩擦部32的一端部被第1倾斜支承部31A支承并固定, 其另一端部为自由端,并且形成为与瓶主体20的内壁面接触。这时, 第1滑动摩擦部32从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延伸的方向,是相对于第1倾斜支承部31A从瓶主体20的旋转轴偏移的方向垂直的方向。除了一 端部被第2倾斜支承部31B支承并固定之外,笫2滑动摩擦部33与第 l滑动摩擦部同样地形成。这里,当将各滑动摩擦部32、 33的一端部固 定于各倾斜支承部31A、 31B时,首先用双面胶带将各滑动摩擦部32、 33的一端部粘贴在各倾斜支承部31A、 31B。之后,各滑动摩擦部32、 33隔着规定间隔将多个部位热粘结并固定于各倾斜支承部31A、 31B。
第1滑动摩擦部32和第2滑动摩擦部33形成为与瓶主体20的内 壁面接触,所以当瓶主体20旋转时,可以利用各滑动摩擦部32、 33刮 去附着于瓶主体20的内壁面的调色剂,可以减少未从瓶主体20排出而 残留的调色剂残留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滑动摩擦部32和第2滑动摩擦部33 是由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树脂形成的板部件,其外形被形成为栉齿 状。这时,作为各滑动摩擦部32、 33的自由端的栉齿的前端,与相对 于各倾斜支承部31A、 31B延伸方向而平行的方向一致,并且形成为与 瓶主体20的内壁面接触。这样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形成且 被形成为辨齿状的第1滑动摩擦部32和第2滑动摩擦部33,具有弹性 且强度较大,并且不与调色剂起化学反应。因此,也可以高效率地刮去 附着于形成在瓶主体20内的凸缘23那样的较小的间隙的调色剂,可以 进一步抑制调色剂的凝集。
另外,第l滑动摩擦部32和第2滑动摩擦部33,也可以用在聚对 苯二曱酸乙二醇酯树脂中含有赋予导电性的添加剂的材料形成。由此, 可以防止各滑动摩擦部32、 33发生由静电所致的调色剂附着。
这里,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形成的滑动摩擦部32、 33的 厚度,优选在0.05mm以上、0.3mm以下。其理由是,如果厚度小于 0.05mm,则无法充分确保利用滑动摩擦部32、 33的调色剂输送能力, 如果大于0.3mm,则滑动摩擦部32、 33的弹性过强,当滑动摩擦部32、 33刮去附着于瓶主体20的内壁面的调色剂时,造成滑动摩擦部32、 33 在瓶主体20内上下活动或向上滑动。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造的 图。图像形成装置IOO是在记录纸张等记录媒体上形成全色或者单色图像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图像读取单元200、图像记录单元 300、供纸单元400以及控制部500。
图像读取单元200具备原稿台201、第1反射镜基座202、第2 反射镜基座203 、成像透镜204以及作为固态图4象传感器的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205。原稿台201是用于放 置被读取的原稿的部件,并且采用硬质玻璃板形成。第1反射镜基座202 和第2反射镜基座203,可以在原稿台201的下方沿水平方向自由移动。 第2反射镜基座203的移动速度是笫1反射镜基座202的移动速度的 1/2。第1反射镜基座202搭载有光源和第1反射镜。第2反射镜基座 203搭载有第2反射镜和第3反射镜。
当读取被放置于原稿台201的原稿的图像时,第1反射镜基座202 和第2反射镜基座203在原稿台201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光源的光向 被放置在稿台201上的原稿的图像面照射,在原稿的图像面的反射光利 用第l反射镜而向第2反射镜203反射。原稿的图像面的反射光,使光 路长度恒定利用第2反射镜和第3反射镜,经由成像透镜204向CCD 图像传感器205入射。CCD图像传感器205输出与原稿的图像面的反 射光的光量所对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作为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记录单 元300。
为了与黑色(K)以及作为将彩色图像色分解而得到的减色混合法 的三原色的青(C)、品红(M)和黄色(Y)的四个颜色的各颜色的图 像数据相对应,图像记录单元300被分为4个图像形成部PA、 PB、 PC、 PD。这里,构成与各颜色对应地设置的图像形成部PA、 PB、 PC、 PD 的各部件,通过分别在附图标记的末尾黑色标记字母A,青标记字母B, 品红标记字母C,黄色标记字母D来加以区别,统称时仅以附图标记来 表示。
图像记录单元300具备曝光单元310、感光鼓301、显影部302、 带电部303、清洁部304、中间转印带305、 一次转印辊306、 二次转印 辊307、定影部308、纸张输送路P1、 P2、排纸盘309以及上述本发明 的调色剂瓶IO。
调色剂瓶10装卸自由地装于各个规定的瓶收容部。调色剂瓶10例
14如在检测到收纳于内部的调色剂空了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更换相同形 状的其他调色剂瓶。
调色剂瓶10A1、 10A2收容黑色的调色剂,并且经由未图示的供给 路向显影部302A供给黑色调色剂。调色剂瓶10B收容青色调色剂,并 且经由未图示的供给路向显影部302B供给青色调色剂。调色剂瓶10C 收容品红色调色剂,并且经由未图示的供给路向显影部302C供给品红 色调色剂。调色剂瓶10D收容黄色调色剂,并且经由未图示的供给路向 显影部302D供给黄色调色剂。
调色剂瓶10A1、 10A2、 IOB、 IOC、 IOD各自通过由各驱动源311Al、 311A2、 311B、 311C、 311D所供给的驱动力旋转。
黑色的图像形成部PA具备感光鼓301A、显影部302A、带电部 303A、 一次转印辊306A以及清洁部304A等。图4象形成部PA、 PB、 PC、 PD在中间转印带305的移动方向上并列i殳置成一列。
感光鼓301A与感光鼓301B-301D相比采用大直径。这是因为在仅 使用黑色的图像形成部PA进行的单色图像形成中,因为高速化的要求 增高并且其使用频率比使用全部的图像形成部PA PD形成彩色图像的 使用频率高,所以需要使黑色的图像形成部PA所具备的感光鼓301A 比感光鼓301B-301D寿命长。感光鼓301B-301D采用彼此相同的直径。 因此,感光鼓301A的旋转轴与感光鼓301B的旋转轴的间隔比感光鼓 301B-301D各自的旋转轴的间隔长。
带电部303A使感光鼓301A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成规定的电位。带电 部303B 301D可以分别与带电部303A同样地构成。
曝光单元310具备未图示的半导体激光器、多面反射镜、第lfe 透镜以及第2fe透镜,根据黑色、青、品红以及黄色的各颜色的图像数 据而变调了的激光束分别照射到各感光鼓310A 301D。感光鼓 310A 301D分别形成基于黑色、青色、品红色以及黄色各颜色的图像数 据的静电潜像。
显影部302A向形成了静电潜像的感光鼓310A的表面供给黑色调色 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显影部302B-302D各自使分别形成于感光鼓310B-301D的青色、品红色以及黄色的各颜色的静电潜4象 显影为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清洁部304A回收在显影、图像转印后感光鼓310A的表面残留的调 色剂。清洁部304B 304D与清洁部304A同样地,回收在显影、图像转 印后感光鼓310B 301D各自的表面残留的调色剂。
中间转印带305被架设在驱动辊312和从动辊313之间并形成环状 的移动路径。中间转印带305的外周面,与感光鼓310D、感光鼓310C、 感光鼓310B以及感光鼓310A依次地对置。在夹着中间转印带305而 与各感光鼓310A 301D对置的位置上,配置有一次转印辊306A 306D。 中间转印带305与感光鼓310A 301D对置的位置分别是一次转印位置。
为了将担载于感光鼓310A 301D的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 转印带305上,通过恒压控制来对一次转印辊306A-306D施加与调色 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一次转印偏压。由此,形成于感光鼓 310A-301D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图〗象,依次转印并重叠在中间转印带305 的外周面,在中间转印带305的外周面上形成全色的调色剂图像。
但是,当输入了仅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一部分颜色的图 像数据的情况下,仅在4个感光鼓301A-301D处与被输入的图像数据 的颜色对应的一部分中,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图像。例如,当单色印 刷模式时,仅在与黑色的颜色对应的感光鼓301A处,形成静电潜像和 调色剂图像,以在中间转印带305的外周面仅转印黑色的调色剂图像。
当在全部的图像形成部PA PD处进行图像形成的全色图像形成时, 一次转印辊306A-306D 4吏中间转印带305压接于全部的感光鼓 310A 301D。另一方面,当仅在图像形成部PA处进行图像形成的单色 图像形成时,仅一次转印辊306A使中间转印带305庄接于全部的感光 鼓310A。
各一次转印辊306A 306D构成为利用导电性弹性件(例如EPDM、 发泡聚氨酯等)来覆盖直径8~10mm的以金属(例如不锈钢)为原材料 的轴的表面,利用导电性的弹性件对中间转印带305均匀地施加高电压。
在各一次转印位置处转印于中间转印带305的外周面的调色剂图
16像,通过中间转印带305的旋转被输送到作为与二次转印辊307对置的 位置的二次转印位置。二次转印辊307在图像形成时以规定的密合压力 压接于内周面与驱动312的周面接触的中间转印带305的外周面。
当从供纸单元400供给的纸张经过二次转印辊307和中间转印带 305之间时,对二次转印辊307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 高电压。由此,可以从中间转印带305的外周面向纸张的表面转印调色 剂图像。
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纸张,被导入定影部308,经过加热辊308A 和加压辊308B之间而被加热及加压。由此,调色剂图像牢固地定影于 纸张的表面。定影了调色剂图像的纸张被排出到排纸盘309上。
为了将收纳于供纸单元400的纸张经由二次转印辊307与中间转印 带305之间以及定影部308而送至排纸盘309,纸张输送路径Pl配置 于大致垂直方向。
纸张输送路径P2在纸张的输送方向中配置于从定影部308的下游 侧至二次转印位置的上游侧。经过定影部308之后被排出到排纸盘309 的纸张,以当前的后端为前方被输送至纸张输送路径P2。由此,在将 表面反转的状态下,再次送至二次转印位置。
供纸单元400具备供纸盒401、 402、 403、 404。供纸盒401、 402、 403、 404分别收纳同一尺寸的多张纸张。供纸单元400从任意一个供纸 盒401、 402、 403、 404中逐张供给纸张。从供纸单元400供给的纸张 经由纸张输送路径Pl被输送向二次转印位置。
在纸张输送方向上,在二次转印辊307和驱动辊312之间的上游侧 配置有定位辊411。从供纸盒401、 402、 403、 404供给的纸张,在定位 辊停止的状态下,前端顶接到定位辊411。定位辊411的旋转轴配置于 与纸张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通过使纸张的前端与停止状态的定位辊 411顶接,当纸张倾斜时补正倾斜。
定位辊411在使纸张的前端与形成于中间转印带305的表面的调色 剂图像的前端对准时开始旋转,将纸张供给到二次转印位置。在纸张上 转印并定影调色剂图像,张纸被排出到排纸盘309上。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底部配置有废调色剂箱314。在废调色剂箱 314中收容利用清洁部304A-304D而从感光鼓301A-301D的表面回收 的调色剂。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将收容于内部的调色剂朝向显影部302供给 的调色剂瓶IO。如上所述,调色剂瓶10在瓶主体20的旋转轴延伸的方 向的整个区域,刮去部件30高效率滑动摩擦瓶主体20的内壁面并将调 色剂向开口部引导并输送。因此,在抑制发生由于在瓶主体20内残留 调色剂的调色剂凝集的状态下,可以高效率地输送调色剂。因为图像形 成装置100具有这样的调色剂瓶10,所以可以在向利用调色剂对感光鼓 301表面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302,高效率供给调色剂的状态 下,能够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或者主要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他 各种各样的形式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所有方面的简单 的示例而已,本发明的范围是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不受说明书正文限 制。并且,属于权利要求的变形、变换全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调色剂瓶,其收容应向对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供给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瓶具备筒状的瓶主体,其靠自身的旋转将收容于内部的调色剂供给到所述显影部;滑动摩擦部件,其配设在所述瓶主体的内部,通过瓶主体旋转而滑动摩擦瓶主体的内壁面,所述瓶主体具有调色剂开口部,其成为用于向所述显影部供给调色剂的开口;凸缘,其从所述瓶主体的内壁面突出并断续形成,通过所述瓶主体旋转而向所述调色剂开口部引导并输送调色剂,所述滑动摩擦部件具有轴部,其配置于所述瓶主体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的整个区域;滑动摩擦部,其被形成为一端部被所述轴部支承,其另一端部与所述瓶主体的内壁面接触,所述轴部具有倾斜支承部,所述倾斜支承部在相对于所述瓶主体的旋转轴延伸方向偏移的方向上,以规定角度倾斜并延伸以支承所述滑动摩擦部,所述滑动摩擦部以在相对于所述偏移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被所述倾斜支承部支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瓶,其特征在于,通过重复设置 多个所述倾斜支承部而形成所述轴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摩擦 部是样齿状的板部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摩擦 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色剂瓶,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形成的滑动摩擦部的厚度在0.05mm以上且0.3mm 以下。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色剂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倾斜 支承部各自的长轴侧的延长虚拟线与所述瓶主体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 所成角度在5。以上且3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色剂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倾斜所成角度,设定成随着向所述调色剂开口部靠近而增大。
8.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利用调色剂对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 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构成为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调色剂瓶向所述显影 部供给调色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色剂瓶,调色剂瓶(10)具备靠自身的旋转来将收容于内部的调色剂排出的瓶主体(20);配设于瓶主体(20)的内部,利用瓶主体(20)的旋转来滑动摩擦瓶主体(20)的内壁面的刮去部件(30)。支承刮去部件(30)所具有的滑动摩擦部的轴部(31),具有在相对于瓶主体(20)的旋转轴延伸方向而偏移的方向上以规定角度倾斜并延伸的倾斜支承部。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1510063SQ200910005349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5日
发明者大越俊秀, 见原幸一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