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41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尤其涉及该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IXD的背光模块包含有一导光板,导光板的第一侧面设置一反射片,相 对的第二侧面则设置由扩散片与棱镜片等所组成的复数光学膜片,再在该些组件的周边以 一外框包围,导光板的侧边则设置光源,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由导光板的侧边投射进入,部分 光线由反射片反射,再依序通过扩散片与棱镜片射出。一般的导光板为连续形态的板体,因此,光线在导光板中是呈现不间断的传导,亦 即在整个导光板上所呈现的光较为均勻,应用于LCD面板时,同样的会使LCD面板的各个画 面呈现出接近相同的亮度。然而,一个IXD画面有时候在本质上并不全然是相同的亮度;例如,黑暗的夜空与 白色的建筑物便需要明暗的对比;因此,为了使LCD画面获得更亮丽、更具立体感的效果, 目前已有的背光模块被设计为具有若干区段而能分别导光的结构,每一区隔的导光板侧边 分别安装有光源,其通过电子电路控制该些光源的发光时序以配合LCD显现的画面,让本 质上应该暗的画面更暗,本质上应该明亮的画面更为明亮。现有技术中具有分段导光的背光模块,其结构特征是采用特殊的技术将若干小面 积的导光板并接在一起,并使其并接处无法导光,从而使设在每一区段导光板的光源仅能 将光线在该段导光板中传导。前述具有区段导光效果的导光板,由于是采用并接方式来制造,故制程较繁琐,制 造成本较高,因此,申请人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的公司先前获准的台湾M3200073号专利案 乃针对前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台湾M3200073号专利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区段导光效果的导光板,其主要特征在 于导光板上经由复数沟槽形成若干区域的结构,并未涉及光源的布设结构。因此,如何在该 号专利案的基础上,再结合光源的布设结构,以获得更好的产品是技术人员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旨 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具有传导光线性质的导光板有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 的板体,所述导光板的第一平面至少设置一条从一边连续延伸至相对另一边的第一沟槽, 在该第一平面区隔出复数区段;所述第一沟槽内布设有能从所述第一沟槽内将光线投射进 入导光板内的复数光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光 源设置在导光板的沟槽内,除了 可以缩短光线的投射长度外,还能避免光源外露,使得背模光模的体积更小,更适合轻薄短小的电子产品安装使用。


图1为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平面视图,并显示在导光板的每一第一沟槽内的一侧,以及导光板的一侧边设有光源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A为沿图2的A-A方向的平面剖视示意图;图2B为显示在导光板的每一第一沟槽内的一侧设有光源,而最左侧的第一沟槽 内的两侧则设有光源的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显示本发明可以在导光板的每一沟槽内的相对两侧设置光源的实施例;图3A为沿图3的B-B方向的平面剖视示意图;图4为显示该第一沟槽的实施例断面为马蹄形,并在第一沟槽内的一侧设置光源 的实施例;图4A为显示该第一沟槽的实施例断面为马蹄形,并在第一沟槽内的相对两侧设 置光源的实施例;图5为显示本发明在导光板设有交错之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的实施例立体图;图5A为图5的平面视图,并显示在导光板的每一第一沟槽内的一侧,以及导光板 的一侧边设有光源的实施例示意图;图5B为显示在图5所示的导光板结构,第一沟槽内的一侧设有光源,而最左侧的 第一沟槽内的两侧则设有光源之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显示本发明在导光板设有交错的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的另一实施例立体 图;图6A为图6的平面视图,并显示在导光板的每一第一沟槽两侧均设有光源的实施 例;图6B为图6的平面视图,并显示在导光板的每一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两侧均设有 光源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中一特征,是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在一导光板的第一平面至少设置一条 从一边连续延伸至相对另一边的第一沟槽,甚至再设置从一边连续延伸至相对另一边并与 该第一沟槽交错的第二沟槽,通过将导光板的第一平面区隔出若干区段,每一第一沟槽及/ 或第二沟槽内则设置有光源,通过控制该光源的发光时序,以及从该些沟槽内将光源投射 进入导光板内,得以使所述每一个区段依预定的时序导光。本发明的再一特征,可以将所述光源设置在第一沟槽及/或第二沟槽内的一侧或 相对两侧,通过从沟槽的一侧或两侧投射光线进入导光板。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或第二沟槽的断面,可以为梯形或马蹄形 等至少一侧为垂直面的几何形状,并由该垂直面做为光线的入射面。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及第二沟槽的表面可以结合光学结构的设计,以改善接缝处的光均勻性。参阅图1至图2A,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是采用具有良好导光性质的材料制造所 述导光板1,其为具有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平面11与第二平面12的板体,并且以一体成型 方式在所述导光板1的第一平面11至少设置一条从一边连续延伸至相对另一边的第一沟 槽111,通过在该第一平面11区隔出复数区段。所述一体成型,可以在射出成型该导光板1 的同时直接成型出该些第一沟槽111,也可以将导光板1成型为一平面板体后,再以二次加 工方式在其第一平面11切削出所述第一沟槽111。本发明的其较佳实施例,是使该些第一沟槽111彼此平行,以区隔出复数个矩形 区段。所述第一沟槽111的第一实施例,可以是断面为具有一垂直面的梯形(如图2A所 示),或两侧亦具有垂直面的马蹄形(如图4所示),由该梯形或马蹄形的垂直面做为光线 的入射面。此外,基于让光线穿透导光板后更为柔和的考虑,所述第一沟槽111的表面可以 增设光学结构13,例如以喷砂、印刷或非印刷等加工方式在所述第一沟槽表面予以布设复 数个小点,由该些小点构成可以反光/折光的光学结构,以改善沟槽处暗线与光均勻性不 良的问题。复数光源2则如图2及图2A所示,设于导光板1的每一第一沟槽111内的一侧, 通过从一侧投射光线从第一沟槽111的垂直面进入导光板;当第一沟槽111内的光源仅设 于一侧时,还必须在导光板未能被光线投射到的区段一侧另外设置光源2A(如图2所示), 这样能让光线完全投射进入每一区段;或如图2B所示,在最左侧的第一沟槽111的两侧设 置光源2,而其它第一沟槽111则仅在一侧设置光源。本发明也可以将光源2设置在第一沟 槽111内的相对两侧(如图3及图3A所示),通过从两侧同时将光线投射进入导光板内,并 由控制该些光源2的发光时序,得以使所述每一个区段依预定的时序导光,以配合LCD画面 的细部亮度之所需;惟,在第一沟槽111内的两侧均设置光源时,该第一沟槽111的相对两 侧均必须为垂直面,亦即第一沟槽111的断面为π形,俾能使光线能最佳地投射进入导光 板。图4所示的马蹄形的第一沟槽111,由于其相对两侧均为垂直面,因此,可以选择 仅在一侧设置光源2,或在两侧均设置光源2 (如图4Α所示)。再如图5所示,本发明也可以依据图1所示的结构,并以前述的制造或配合加工技 术,在导光板之第一平面11至少设置一条从一边连续延伸至相对另一边,并且与该第一沟 槽111交错的第二沟槽112,以在该第一平面11区隔出复数区段。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是使该些第一沟槽111彼此平行,且第二沟槽112彼此平行,以区隔出复数个矩形区段。所 述第二沟槽112的断面形状,可以和第一沟槽111相同,也可以和第一沟槽不同;当导光板 同时设有第一沟槽111与第二沟槽112时,可以仅在第一沟槽111或第二沟槽112内设置 光源2,也可以在第一沟槽111与第二沟槽112内均设置光源2,此外,设于第一沟槽111及 /或第二沟槽112内的光源,可以仅设在该沟槽内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沟槽的两侧;再者, 有设置光源的第一沟槽及/或第二沟槽的表面可以增设前述的光学结构。例如,图5Α所示是仅在导光板1的每一第一沟槽111内的一侧设置光源2,使光线 能从第一沟槽111的垂直面投射光线进入导光板,第二沟槽则不设置光源;或可仅在第二 沟槽的一侧设置光源,而第一沟槽则不设置光源(图中未显示)。当第一沟槽111或第二沟 槽112内的光源仅设于一侧时,还必须在导光板未能被光线投射到的区段一侧另外设置光 源2Α(如图5Α所示), 能让光线完全投射进入每一区段;或如图5Β所示,在最左侧之第一沟槽111 (或第二沟槽)的两侧设置光源2,而其它第一沟槽111则仅在一侧设置光源。图6、图6A以及图6B显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可以将第一沟槽111与第二沟槽112之断面设为π形,并在该第一沟槽111与第二沟槽112内的相对两侧均设置光源2,通 过从两侧投射光线进入导光板,并由控制该些光源2的发光时序,得以使所述每一个区段 依预定的时序导光,以配合LCD画面的细部亮度的所需。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发明做任何形 式上的限制。凡有在相同的精神下所作有关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发明意图 保护的范畴内。
权利要求
一种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包括具有传导光线性质的导光板有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板体,所述导光板的第一平面至少设置一条从一边连续延伸至相对另一边的第一沟槽,在该第一平面区隔出复数区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内布设有能从所述第一沟槽内将光线投射进入导光板内的复数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沟槽为二条以上时,该些第一沟槽为彼此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光源布设于该第一沟槽内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光源布设于该第一沟槽内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光源布设于一部分第一沟槽内的一侧,以及另一部分第一沟槽内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光板的第一平面至少设置一条从一边连续延伸至相对另一边,并且与该第一沟槽交错的 第二沟槽,以在该第一平面区隔出复数区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沟槽为二条以上时,该些第二沟槽为彼此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沟槽内布设有复数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沟槽内布设有复数光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 布设于该第二沟槽内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 布设于该第二沟槽内的相对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 布设于一部分第二沟槽内的一侧,以及另一部分第二沟槽内的相对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 布设于该第二沟槽内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 布设于该第二沟槽内的相对两侧。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 布设于一部分第二沟槽内的一侧,以及另一部分第二沟槽内的相对两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沟槽的断面为具有至少一垂直面的梯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沟槽的断面为马蹄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沟槽的断面为π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或18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沟槽的表面设有光学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沟槽的断面为具有至少一垂直面的梯形。
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沟槽的断面为马蹄形。
2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沟槽的断面为π形。
2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沟槽与第二沟槽的表面设有光学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区段导光结构,包括具有传导光线性质的导光板有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板体,所述导光板的第一平面至少设置一条从一边连续延伸至相对另一边的第一沟槽,在该第一平面区隔出复数区段;所述第一沟槽内布设有能从所述第一沟槽内将光线投射进入导光板内的复数光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沟槽内,除了可以缩短光线的投射长度外,还能避免光源外露,使得背模光模的体积更小,更适合轻薄短小的电子产品安装使用。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1839445SQ20091004786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0日
发明者蔡宗霖 申请人: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