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41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产业日益发达,行动电话(mobile phone)、数字相机(digital camera)、数字摄影机(digital video camera)、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 以及桌上型计算机等数字化工具无不朝向更便利、多功能且美观的方向 发展。在使用这些信息产品时,显示屏幕是不可或缺的人机沟通界面, 透过上述产品的显示屏幕将可为使用者的操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其中, 液晶显示器已成为显示屏幕的主流。然而,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 面板本身无法发光,故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必须提供一背光模组以提供 光源,进而达到显示的功能。
图1为公知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局部示意图。请参考图1,背 光模组100包括背板110、发光二极管光源120、导光板130、胶框140、 电源连接线150以及光源驱动电路板160,其中发光二极管光源120及 导光板130配置在背板110及胶框140之间,而电源连接线150的一末 端连接于发光二极管光源120,其另一末端会穿出背板IIO之外以与光 源驱动电路板16G连接。
图2A为公知的一种电源连接线与发光二极管光源连接的示意图。请 参考图2A,公知的一种方式是将电源连接线150的一末端以热压合的方 式连接于发光二极管光源120,同样地,电源连接线150的另一末端也 是以热压合的方式连接光源驱动电路板160。如此,发光二极管光源120 借由图1中的电源连接线150与光源驱动电路板160电连接。
图2B为公知另一种电源连接线与发光二极管光源连接的示意图。请 参考图2B,公知另一种方式是在发光二极管光源120上设置连接器170, 而电源连接线150的一末端插接至连接器170中。同样地,也在光源驱 动电路板160上设置另一连接器170,并使图1中的电源连接线150的 另一末端插接至光源驱动电路板160上的连接器170中,以使发光二极 管光源120借由电源连接线150与光源驱动电路板160电连接。
图3为公知的液晶显示模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之后再将一液晶 显示面板200配置在背光模组100上,然后用一前框210罩覆液晶显示面板200,使液晶显示面板200固定在背光模组100上,以形成一液晶 显示器300。
承上所述,因为电源连接线150需要利用热压合或是利用人工组装 的方式以连接于发光二极管光源120及光源驱动电路板160之间,容易 会有热压合或是人工组装不良的问题存在。再者,电源连接线150需穿 过背板110才能与光源驱动电路板160连接,无法有效减少组装工时。 此外,液晶显示器300中还有与液晶显示面板200电连接以驱动液晶显 示面板200的一液晶显示面板电路板(未绘示)。换言之,液晶显示器300 的背板110下会有光源驱动电路板160及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板这两 个电路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节省成本及减少组装工时的液晶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 一背光模 组以及一电路板。背光模组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此背光模组包括一 背板、 一发光二极管光源、 一凸块以及一导光板。发光二极管光源配置 于背板内,此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一基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其中发 光二极管配置于基板上。凸块配置于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基板上,且凸块 具有多个第一电源接点。导光板配置于背板及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且导 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而每一发光二极管的一发光面面向入光面。电路板 配置于背板下,并电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此电路板具有一电路配置以 及多个第二电源接点,且第二电源接点与凸块的第一电源接点对应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具有一发光 二极管配置区以及位于发光二极管配置区的一侧的一 凸块配置区,其中 发光二极管配置于发光二极管配置区,且第一电源接点配置于凸块配置 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板具有一开口,
且开口暴露出凸块的第一电源接点。此外,第一电源接点突出于背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源接点为
凸点、弹片或接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电源接点为在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罩覆液晶显示面
板的 一 前框,此前框使液晶显示面板固定于背光才莫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配置于
液晶显示面板及导光板之间的至少一光学膜片,其中光学膜片为扩散片、
棱镜片、增光片或是这些膜片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于液晶显示
面板及电路^反之间的一软性扁平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将凸块设置在发光二极管光源 的基板上,并在电路板及凸块上设置相对应接触的第一电源接点与第二 电源接点,使电路板配置于背板下时,相对应的第一电源接点及第二电 源接点互相接触以电性连接,使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光。相较于公知,于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中可减少光源驱动电路板及电源连接线的设 置,所以可以节省材料成本。此外,还减少了将电源连接线穿过背板并 热压合或人工组装于光源驱动电路板的步骤,所以可以节省人工组装成 本及组装工时。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l为公知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A为公知的 一种电源连接线与发光二极管光源连接的示意图。 图2B为公知另 一种电源连接线与发光二极管光源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公知的液晶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分解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局部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液晶显示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电路板未置于背光模组的背板上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电路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9A为第一电源接点的另一种实施样态的示意图。 图9B为第二电源接点的另一种实施样态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420:背光模组110、422:背板
120、424:发光二极管光源130、428:导光板
140:胶框150:电源连接线
160:光源驱动电路板170:连接器
200、410:液晶显示面板210、450:前框
300、400:液晶显示器422a:发光二极管酉
422b:凸块配置区422c:开口
424a:基板424b:发光二极管
424c:发光面426:凸块
426a、426a,第一电源接点427:光学膜片
428a:入光面430:电路板
434、434,第二电源接点440:软性扁平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所举的上、下、左、右仅用以描述图标中物体间的相对 关系,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读者应知悉,在不同的视角之下,相 同的组件在不同的图中会有不同的相对关系。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分解局部示意图、图5 为图4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局部示意图,而图6为图5的液晶显示器的 側^L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4、图5及图6,液晶显示器400包括一液晶 显示面板410、 一背光模组420以及一电路板430。背光模组420配置于 液晶显示面板410下,此背光模组420包括一背板422、 一发光二极管 光源424、 一凸块426以及一导光板428。发光二极管光源424配置于背 板422内,此发光二极管光源424包括一基板424a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 424b,其中发光二极管424b配置于基板424a上。凸块426配置于发光 二极管光源424的基板424a上,且凸块426的材质为金属,其具有多个 第一电源接点426a。导光板428配置于背板422及液晶显示面板410之 间,且导光板428具有一入光面428a,而每一发光二极管424b的一发 光面424c面向入光面428a。电路板430配置于背^反422下(于图5中电 路板430位于背板422上),并电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410,此电路板430 具有一电路配置432以及多个第二电源接点434,且第二电源接点434 与凸块426的第一电源接点426a对应接触。电路板430组装至背板422200920151595.5 下时,电路板430的第二电源接点434便会与凸块426的第一电源接点 426a接触并启动使发光二极管光源424的发光二才及管424b发光。相较 于公知,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400省去了公知液晶显示器中光源驱 动电路板以及连接于光源驱动电路板及发光二极管光源之间的电源连接 线的设置,所以可以节省材料成本及组装工时。
请继续参考图4、图5及图6,基板422具有一发光二极管配置区422a 以及一凸块配置区422b,此凸块配置区422b位于发光二极管配置区422a 的一侧,而发光二极管424b配置于该发光二极管配置区422a,且第一 电源接点426a配置于凸块配置区422b。图7为图5的电路板未置于背 光模组的背板上时的立体示意图。须说明的是,因为图5绘示的视角与 图4不同,所以于图5中电路板430看起来像是配置在背板422上。图 8为电路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7及图8,背板422 还具有一开口 422c,且开口 422c会暴露出凸块426的第一电源接点 426a,且这些第一电源接点426a会突出于背板422。液晶显示器400更 包括一软性扁平排线440,且此软性扁平排线440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 410及电路板430之间,其中电路板430的电路配置432具有液晶显示 面板驱动电路以驱动液晶显示面板410,以及发光二极管光源趋动电路 用以趋动发光二极管光源电路424。
请继续参考图4及图6,背光模组420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427, 且光学膜片427可以是扩散片、棱镜片、增光片或扩散片、棱镜片及增 光片的组合,其中图4及图6中示意地绘示三片光学膜片427。光学膜 片427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410及导光板427之间。再者,液晶显示器 400还包括一前框450用以罩覆液晶显示面板410,使液晶显示面板410 固定于背光模组420上。
当液晶显示面板410与背光模组420组立时,弯折软性扁平排线440 以使电路板430可配置在背板422下,此时电路板430的第二电源接点 434会接触凸块426的第一电源接点426a。由于电路板430的电路配置 432同时具有驱动液晶显示面板410的电路以及驱动发光二极管光源424 的电路,所以液晶显示面板410会开始有扫描信号及数据信号的传递, 而发光二极管光源424的发光二极管424b开始发光。如此,液晶显示器 400显示画面。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接点426a为凸点,而第二电源接点434为接垫,且利用开口 422c暴露出凸块426的第一电源接点426a, 可以使第一电源接点426a与第二电源接点434有良好的接触。本技术领 域具通常知识者能够依照需求改变第一电源接点426a及第二电源接点 434的形状,只要让第一电源接点426a与第二电源接点434能够有良好 的接触即可。图9A为第一电源接点的另一种实施样态的示意图,而图 9B为第二电源接点的另一种实施样态的示意图。举例而言,如图9A及 图9B示,第一电源接点426a,也可以是弹片,第二电源接点434,也可 以是凸点。
综上所述,于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中,将公知的光源驱动电路 整合至公知液晶显示器中用以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板上,所以可以 省去公知的背光模组中光源驱动电路板及电源连接线的使用,节省材料 成本。此外,公知的液晶显示器的组立过程中本来就有使电路板组装至 背板下的步骤,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的组立并未增加额外的组 装步骤,还因减少光源驱动电路板及电源连接线的使用而能够减少人工 组装步骤及工时。再者,因为电路板上的第二电源接点与设置在发光二 极管光源的基板上的凸块的第一电源接点接触便能够启动发光二极管光 源发光,所以相较公知的液晶显示器,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还具有 组装方式简单的优点。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 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上 述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一背光模组,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下,该背光模组包括一背板;一发光二极管光源,配置于该背板内,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一基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其中该些发光二极管配置于该基板上;一凸块,配置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该基板上,且该凸块具有多个第一电源接点;一导光板,配置于该背板及该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且该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而每一发光二极管的一发光面面向该入光面;以及一电路板,配置于该背板下,并电连接于该液晶显示面板,该电路板具有一电路配置以及多个第二电源接点,且该些第二电源接点与该凸块的该些第一电源接点对应接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一发光二极管配置区以及一凸块配置区,该凸块配置区位于该发光二极管配置区的一侧,而该些发光二极管配置于该发光二极管配置区,且该些第一电源接点配置于该凸块配置区。 z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背板具有一开口,且该开口暴露出该凸块的该些第一电源接点。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电源接点突出于该背板。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电源接点为凸点、弹片或接垫。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电源接点为凸点、弹片或接垫。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前框,罩覆该液晶显示面板,使该液晶显示面板固定于该背光模组上。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及该导光板之间。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软性扁平排线,连接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及该电路板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以及电路板。背光模组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此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发光二极管光源、凸块以及导光板。发光二极管光源配置于背板内,此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基板以及发光二极管。凸块及发光二极管皆配置于基板上,且凸块具有第一电源接点。导光板配置于背板及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且导光板具有入光面,而每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面向入光面。电路板配置于背板下,并电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此电路板具有电路配置以及第二电源接点,且第二电源接点与凸块的第一电源接点对应接触。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1434948SQ20092015159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0日
发明者林琪升 申请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