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有源矩阵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97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有源矩阵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有源矩阵基板,特别是涉及配设于有源矩阵基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用配线的断线修正技术。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具备彼此相对配置的有源矩阵基板及相对基板。该有源矩阵基板,例如具备以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多个栅极线、以及沿与各栅极线正交的方向以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多个源极线作为显示用配线。因此,在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当栅极线或源极线的显示用配线发生断线时,在产生断线的显示用配线上,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不能从该断线部位进一步向后供给,因此,存在显示品质显著降低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在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外侧具备断线修正用配线以及与该断线修正用配线连接的放大电路的各种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特开2000-321599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平11-160677号公报专利文献3 特开2000-105576号公报专利文献4 特开2008-583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图14是与专利文献1的图5记载的液晶显示元件和配置于其外周部的驱动用电路基板的概略平面图对应的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150的平面图。如图14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50具备液晶显示面板140、分别安装于液晶显示面板140的图中上端的3个薄膜基板141、以及分别安装于各薄膜基板141的图中上端的印刷基板145。如图14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40,在显示区域D具备以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多个源极线103、以沿与各源极线103正交的方向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多个栅极线(未图示)。在此,如图14所示,多个源极线103,例如按照每个区块包含彼此相邻的多个源极线103的方式被分成三个区块(block) Ba、Bb及Be,且分别与按每个区块Ba、Bb及 Bc设置的薄膜基板141上的驱动电路(未图示)连接。此外,如图14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50具备第1配线路径Wa,其设置成大致U字状,以与各源极线103的图中下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140的图中下边及左边延伸,且经由图中左侧的薄膜基板141沿印刷基板145的图中上边延伸;以及对于液晶显示面板140的每个区块Ba、Bb及Bc在显示区域D的外侧与各源极线103的图中上端部交叉,并且以与印刷基板145上的第1配线路径Wa交叉的方式L字状地设置的3个第2配线路径 Wb。在此,在印刷基板145上,如图14所示,在第1配线路径Wa的图中左端部设有放大电路A。在上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150中,如图14所示,在区块Bb的源极线103在X部断线的情况下,通过对断线的源极线103的图中下侧部分和第1配线路径Wa的交叉部分 Ma、断线的源极线103的图中上侧部分和区块Bb的第2配线路径Wb的交叉部分Mb、以及第1配线路径Wa和区块Bb的第2配线路径Wb的交叉部分Mc分别照射激光,由此分别取得断线的源极线103的图中下侧部分和第1配线路径Wa的导通、断线的源极线103的图中上侧部分和区块Bb的第2配线路径Wb的导通、以及第1配线路径Wa和区块Bb的第2配线路径Wb的导通。由此,如图14所示,向比断线的X部更靠图中下侧的源极线103经过区块Bb的第2配线路径Wb及具有放大电路A的第1配线路径Wa供给来自设于薄膜基板141 的驱动电路(未图示)的显示用信号(源极信号),向源极线103的断线部位(X部)之前也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源极信号,因此能修正源极线103的断线。但是,在上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150中,在比修正了断线的源极线103的X部更靠图中上侧的部分,如图14所示,连接有1个区块量的第2配线路径Wb,并且,该第2配线路径Wb与配置于区块Bb的所有的源极线103交叉,因此,由1个区块量的第2配线路径Wb 的牵拉带来的电阻、及1个区块量的第2配线路径Wb和各源极线103的交叉部分的电容的负载起作用,在至修正了断线的源极线103的断线部位(X部)的部分,源极信号延迟。于是,沿着修正了断线的源极线103的各像素因充电不足而亮度不同,因此,显示品质可能降低。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显示用配线的信号延迟。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经过放大电路将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不仅向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侧(驱动电路的相反侧)而且还向一侧(驱动电路侧)进行供给的方式设有配线路径。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面板,其以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设有多个显示用配线;驱动电路,其设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侧,与该各显示用配线连接;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其按照以绝缘状态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分别设置;以及第3配线路径,其以绝缘状态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交叉并且分别连接于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在包含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的路径、以及包含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的路径中分别设有放大电路。根据上述构成,除了为将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侧(驱动电路的相反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与各显示用配线的两端部分别交叉的方式设置的第1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以外,还为将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侧(驱动电路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与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设有第2配线路径,因此,假如在多个显示用配线中的1个上检测到断线存在的情况下,将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和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连接,将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和第3配线路径连接,切断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使得不向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侧直接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由此,经过放大电路不仅对修正了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侧而且对于一侧也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因此,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显示用配线的信号延迟。上述放大电路也可以设于上述第1配线路径。根据上述构成,由于经过用于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侧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放大电路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侧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因此能不增设放大电路,而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显示用配线的信号延迟。上述放大电路也可以分别设于上述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根据上述构成,由于经过与用于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侧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放大电路不同的其它放大电路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侧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因此能分别设定用于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侧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放大电路的能力、和用于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侧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放大电路的能力。上述放大电路也可以内置于上述驱动电路。根据上述构成,由于放大电路内置于驱动电路,因此能削减安装于显示面板的外
置基板。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显示用配线按照每个区块包含相邻的多个显示用配线的方式分成多个区块,每个上述区块设有多个上述驱动电路。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对每个区块设有驱动电路,因此能对每个区块修正显示用配线的断线。也可以是,具有一个上述驱动电路。根据上述构成,由于驱动电路为一个,因此,通过延长设计配线路径,虽然在修正了断线的显示用配线上容易引起信号延迟,但如上所述,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显示用配线的信号延迟,因此,有效地发挥本发明的作用效果。也可以是,上述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连接有能调节来自上述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波形的负载电容和负载电阻中的至少一方。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连接有能调节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波形的负载电容和负载电阻中的至少一方,因此,假如在沿着修正了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各像素比正常的其它像素过充电的情况下,通过使与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连接的负载电容和负载电阻中的至少一方发挥功能,能通过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 配线路径修正该显示用配线。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中将能调节来自上述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波形的负载电容和负载电阻中的至少一方设为能够连接。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中将能调节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波形的负载电容和负载电阻中的至少一方设为能够连接,因此,假如在沿着修正了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各像素比正常的其它像素过充电的情况下,通过将负载电容和负载电阻中的至少一方和与其相对应的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连接,使与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连接的负载电容和负载电阻中的至少一方发挥功能,能通过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修正该显示用配线。也可以是,上述驱动电路设于上述显示面板,在上述显示面板安装有薄膜基板,上述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以经由上述薄膜基板的方式设置。根据上述构成,由于驱动电路设于显示面板,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 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以经由薄膜基板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将驱动电路周围的配线布局简化。也可以是,在上述显示面板安装有薄膜基板,上述驱动电路设于上述薄膜基板,在上述薄膜基板安装有印刷基板,上述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以经由上述薄膜基板及印刷基板的方式设置。根据上述构成,由于驱动电路设于薄膜基板,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 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以经由薄膜基板及印刷基板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将薄膜基板的配线布局简化。也可以是,上述驱动电路、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设于上述显示面板。根据上述构成,由于驱动电路、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设于显示面板,因此能将例如安装于显示面板的薄膜基板的配线布局简化。也可以是,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上述第2配线路径以相互分开的方式设置,使得能将上述各显示用配线切断。根据上述构成,第1配线路径及上述第2配线路径例如以彼此分开5 μ m以上的方式设置,由此,能容易地切断配置于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之间的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因此,能具体地实现不向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侧直接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也可以是,上述显示面板具有以彼此交叉的方式设置的多个栅极线及多个源极线和设于该多个栅极线及多个源极线的层间的绝缘膜,上述各显示用配线与上述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设置成通过在上述绝缘膜形成接触孔而能连接。根据上述构成,由于配置于各显示用配线与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的层间的绝缘膜和配置于多个栅极线与多个源极线的层间的绝缘膜相同,因此能不追加制造工序而构成断线修正用的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以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设有多个显示用配线;驱动电路,其设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侧,与该各显示用配线连接;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其按照以绝缘状态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分别设置;以及第3配线路径,其以绝缘状态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交叉并且分别连接于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在包含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的路径、以及包含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的路径中分别设有放大电路,上述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检测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断线的存在的断线检测工序;将由上述断线检测工序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和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连接且将该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3配线路径连接的配线连接工序;以及切断由上述断线检测工序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 使得不向该显示用配线的一侧直接供给来自上述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配线切断工序。根据上述方法,除了为将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侧(驱动电路的相反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与各显示用配线的两端部分别交叉的方式设置的第1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以外,还为将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侧(驱动电路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与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设置第2配线路径,在断线检测工序中,在检测到多个显示用配线中的1个显示用配线存在断线的情况下,在配线连接工序中,将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和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连接,将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和第3配线路径连接,在配线切断工序中,切断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使得不向显示用配线的一侧直接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因此,经过放大电路不仅对修正了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侧而且对于一侧也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从而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显示用配线的信号延迟。也可以是,上述配线连接工序及配线切断工序通过照射激光而进行。根据上述方法,在配线连接工序中,通过分别对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与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的各交叉部分以及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与第3配线路径的交叉部分照射激光,将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与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连接,将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与第3配线路径连接,在配线切断工序中,通过对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照射激光,不向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侧直接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因此,经过放大电路不仅对修正了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侧而且对一侧也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能具体地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显示用配线的信号延迟。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显示用配线,其以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驱动电路,其设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侧,与该各显示用配线连接;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其按照以绝缘状态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分别设置;以及第3配线路径,其以绝缘状态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交叉并且分别连接于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在包含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的路径、以及包含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的路径中分别设有放大电路。根据上述构成,除了为将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侧(驱动电路的相反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与各显示用配线的两端部分别交叉的方式设置的第1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以外,还为将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侧(驱动电路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与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设置第2配线路径,因此,假如在多个显示用配线中的1个显示用配线检测到断线存在的情况下,将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与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连接,将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与第3配线路径连接,切断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使得不向显示用配线的一侧直接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由此,经过放大电路不仅对修正了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侧而且对于一侧也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因此,在有源矩阵基板中,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显示用配线的信号延迟。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由于以经过放大电路不仅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侧供给而且对于一侧也供给来自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方式设有配线路径,因此,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显示用配线的信号延迟。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构成液晶显示装置50a的有源矩阵基板20a的一个像素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中III-III线的有源矩阵基板20a及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20a的液晶显示面板40a的截面图。图4是沿着图1中IV-IV线的有源矩阵基板20a的截面图。图5是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50b的平面图。图6是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50c的平面图。图7是构成液晶显示装置50c的负载电容部C的平面图。图8是构成液晶显示装置50c的其它负载电容部C的平面图。图9是构成液晶显示装置50c的负载电阻部R的平面图。图10是构成液晶显示装置50c的其它负载电阻部R的平面图。图11是构成液晶显示装置50c的负载电阻电容部E的平面图。图12是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50d的平面图。图13是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50e的平面图。图14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150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发明的实施方式1》图1 图4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有源矩阵基板的实施方式 1。具体而言,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构成液晶显示装置50a的有源矩阵基板20a的一个像素的平面图。此外,图3是沿着图2中III-III 线的有源矩阵基板20a及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20a的液晶显示面板40a的截面图,图4是沿着图1中IV-IV线的有源矩阵基板20a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a具备液晶显示面板40a、隔着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未图示)分别安装于液晶显示面板40a的图中上端的三个薄膜基板41a、 隔着ACF(未图示)分别安装于各薄膜基板41a的图中上端的印刷基板45a。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面板40a具备彼此相对配置的有源矩阵基板20a和相对基板30、以及设于有源矩阵基板20a和相对基板30之间的液晶层25。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40a中,如图1所示,规定了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D,显示区域D具有彼此平行延伸的三个区块Ba、Bb及Be。如图1 图3所示,有源矩阵基板20a在显示区域D具备以在绝缘基板IOa上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作为显示用配线设置的多个栅极线la、以在各栅极线Ia之间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多个电容线lb、以覆盖各栅极线Ia及各电容线Ib的方式设置的栅极绝缘膜11、在栅极绝缘膜11上以沿与各栅极线Ia正交的方向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作为显示用配线设置的多个源极线3、分别设于各栅极线Ia及各源极线3的交叉部分的多个 TFT (Thin Film Transistor 薄膜晶体管)5、以覆盖各TFT5及各源极线3的方式设置的层间绝缘膜12、矩阵状设于层间绝缘膜12上的多个像素电极6、以覆盖各像素电极6的方式设置的取向膜(未图示)。如图2及图3所示,TFT5具备向各栅极线Ia的侧方突出的部分即栅极电极laa、 以覆盖栅极电极Iaa的方式设置的栅极绝缘膜11、在栅极绝缘膜11上岛状设于与栅极电极 Iaa相对应的位置的半导体层2、在半导体层2上以彼此对置的方式设置的源极电极3a及漏极电极3b。在此,如图2所示,源极电极3a是向各源极线3的侧方突出的部分。此外,漏极电极3b,如图2所示,通过延伸设置至与电容线Ib重叠的区域而构成辅助电容,并且经过在电容线Ib上形成于层间绝缘膜12的接触孔12a与像素电极6连接。如图3所示,相对基板30具备绝缘基板10b、在绝缘基板IOb上框状且在其框内格子状设置的黑矩阵16、分别设于黑矩阵16的各格子间的包含红色层、绿色层及蓝色层的彩色滤光片17、以覆盖黑矩阵16及彩色滤光片17的方式设置的共用电极18、柱状地设于共用电极18上的感光间隔物(未图示)、以覆盖共用电极18的方式设置的取向膜(未图示)°液晶层25包括具有电光学特性的向列液晶材料等。如图1所示,在薄膜基板41a上安装有源极驱动器44a作为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在源极驱动器44a上连接有配置于各区块Ba Bc的所有的源极线 3,并且分别内置有后述的第1配线路径Wa的一部分、设于其中的放大电路A、第2配线路径 Wb的一部分、及第3配线路径Wc的一部分。各栅极线Ia与安装于面板端部或其端部所安装的薄膜基板的栅极驱动器(未图示)连接。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a具有大致L字状的3个第1配线路径Wa,其在以与配置于各区块Ba、Bb及Bc的所有的源极线3的图中上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 40a的图中上边延伸后,向各薄膜基板41a及印刷基板45a侧弯曲;大致L字状的3个第2 配线路径Wb,其同样在每个区块Ba、Bb及Bc以与各源极线3的图中上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40a的图中上边延伸后,向各薄膜基板41a及印刷基板45a侧弯曲,在印刷基板45a上与各第1配线路径Wa连接;以及大致U字状的3个第3配线路径Wc,其从第1配线路径Wa及第2配线路径Wb的各连接部分沿印刷基板45a的图中上边延伸后,经由图中左侧的薄膜基板41a沿液晶显示面板40a的图中左边延伸,且以与各源极线3的图中下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40a的图中下边延伸。在此,第1配线路径Wa及第2配线路径Wb彼此分开例如5μπι以上,以能够切断配置于它们之间的源极线3。
在上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50a中,在作为图像的最小单位的各像素中,从栅极驱动器(未图示)经过栅极线Ia向栅极电极Iaa发送栅极信号,在TFT5成为接通状态时, 从源极驱动器4 经过源极线3向源极电极3a发送源极信号,且经过半导体层2及漏极电极北向像素电极6写入规定的电荷。此时,在有源矩阵基板20a的各像素电极6和相对基板30的共用电极18之间产生电位差,对液晶层25施加规定的电压。而且,在液晶显示装置50a中,通过根据施加于液晶层25的电压的大小改变液晶层25的取向状态,调节液晶层 25的透光率,显示图像。其次,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的制造方法(及修正方法),列举一例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包括有源矩阵基板制作工序、相对基板制作工序、 液晶显示面板制作工序、断线检测工序、配线连接工序、配线切断工序及安装工序。<有源矩阵基板制作工序>首先,在玻璃基板等绝缘基板IOa的整个基板上,通过溅射法例如依次形成钛膜、 铝膜及钛膜等,之后,通过光刻法进行图案化,将栅极线la、栅极电极laa、电容线lb、第1配线路径Wa的面板部分、第2配线路径Wb的面板部分、及第3配线路径Wc的面板部分形成为厚度4000 A程度。接着,在形成有栅极线la、栅极电极laa、电容线lb、第1配线路径Wa的面板部分、 第2配线路径Wb的面板部分、及第3配线路径Wc的面板部分的整个基板上,通过等离子体 CVD (Chemical Vapor D印osition 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例如氮化硅膜等,将栅极绝缘膜 11形成为厚度4000 A程度。此外,在形成有栅极绝缘膜11的整个基板上,通过等离子体CVD法连续形成例如本征非晶硅膜、及掺杂了磷的n+非晶硅膜,之后,通过光刻法在栅极电极Iaa上岛状地进行图案化,形成层叠有厚度2000 A程度的本征非晶硅层、及厚度500 A程度的η+非晶硅层的半导体形成层。然后,在形成有上述半导体形成层的整个基板上,通过溅射法形成例如铝膜及钛膜等,之后,通过光刻法进行图案化,将源极线3、源极电极3a及漏极电极北形成为厚度 2000 A程度。接着,以源极电极3a及漏极电极北为掩模,对上述半导体形成层的η.非晶硅层进行蚀刻,由此对沟道部进行图案化,形成半导体层2及具备半导体层2的TFT5。进而,在形成有TFT5的整个基板上,通过旋涂法涂敷例如丙烯酸系感光性树脂, 在将该涂敷的感光性树脂隔着光掩模进行曝光后,进行显影,由此,将漏极电极北上具有接触孔12a的层间绝缘膜12形成为厚度2 μ m程度。然后,在层间绝缘膜12上的整个基板上,通过溅射法形成例如ITOandium Tin Oxide 铟锡氧化物)膜,之后,通过光刻法进行图案化,将像素电极6形成为厚度1000 A程度。最后,在形成有像素电极6的整个基板上,通过印刷法涂敷聚酰亚胺树脂,之后, 进行摩擦处理,将取向膜形成为厚度1000 A程度。如上所述,能制作有源矩阵基板20a。<相对基板制作工序>首先,在玻璃基板等绝缘基板IOb的整体基板上,通过旋涂法涂敷例如分散有碳等微粒子的丙烯酸系感光性树脂,将该涂敷的感光性树脂隔着光掩模曝光后,进行显影,由此将黑矩阵16形成为厚度1. 5 μ m程度。接着,在形成有黑矩阵16的基板上,涂敷例如着色为红、绿或蓝的丙烯酸系感光性树脂,将该涂敷的感光性树脂隔着光掩模曝光后,通过显影进行图案化,将所选择的颜色的着色层(例如红色层)形成为厚度2.0μπι程度。而且,对于其它2色,也重复同样的工序,将其它2色着色层(例如绿色层及蓝色层)形成为厚度2. 0 μ m程度,形成彩色滤光片 17。进而,在形成有彩色滤光片17的基板上,通过溅射法形成例如ITO膜,将共用电极 18形成为厚度1500 A程度。之后,在形成有共用电极18的整个基板上,通过旋涂法涂敷酚醛(phenol novolac)系感光性树脂,将该涂敷的感光性树脂隔着光掩模曝光后,进行显影,由此将感光间隔物形成为厚度4μπι程度。最后,在形成有上述感光间隔物的整个基板上,通过印刷法涂敷聚酰亚胺系树脂, 之后,进行摩擦处理,将取向膜形成为厚度1000 A程度。如上所述,能制作相对基板30。〈液晶显示面板制作工序〉首先,例如在使用分配器在通过上述相对基板制作工序制作的相对基板30上框状地描绘包含紫外线固化及热固化并用型树脂等的密封材料。接着,在描绘了上述密封材料的相对基板30的密封材料的内侧的区域滴下液晶材料。进而,在将滴下了上述液晶材料的相对基板30和由上述有源矩阵基板制作工序制作的有源矩阵基板20a在減压下贴合后,将该贴合的贴合体在大气压下开放,由此对该贴合体的表面及里面加压。最后,在对被上述贴合体夹持的密封材料照射了 UV光后,对该贴合体加热,由此使密封材料固化。如上所述,能制作液晶显示面板40a。此外,在制作的液晶显示面板40a的表面及里面分别贴附了偏光板后,进行下述的断线检测工序,在检测到源极线3存在断线的情况下,进行下述配线连接工序及配线切断工序,由此修正源极线3的断线。〈断线检测工序〉例如,向各栅极线Ia输入偏置电压-10V、周期16. 7msec、脉宽50 μ sec的+15V的脉冲电压的栅极检查信号,使所有的TFT5成为接通状态。此外,向各源极线3输入极性每 16. 7msec反转的士 2V的电位的源极检查信号,经过各TFT5的源极电极3a及漏极电极北向像素电极6写入与士2V相对应的电荷。与此同时,向共用电极18输入直流的-IV的电位的共用电极检查信号。此时,对像素电极6和共用电极18之间所构成的液晶电容(液晶层25)施加电压,由该像素电极6构成的像素成为点亮状态,在常白模式(不施加电压时为白显示),从白显示变为黑显示。此时,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40a的里面侧配置光源,可目视确认其显示状态。在此,在沿着产生了断线的源极线3的像素中,由于未对与其相对应的像素电极6写入规定的电荷,而成为非点亮(亮点),因此可检测源极线3的断线部位(X部)。
〈配线连接工序〉在上述断线检测工序中,对在X部检测到断线的源极线3的图1中上端部和第1 配线路径Wa及第2配线路径Wb的交叉部分Ma及Mb (参照图1)、以及在X部检测到断线的源极线3的图1中下端部和第3配线路径Wc的交叉部分Mc (参照图1),如图4所示,从绝缘基板IOa侧分别照射由YAG激光器等振荡得到的激光L,由此,在交叉部分Ma(以及Mb 及Mc)的栅极绝缘膜11上形成接触孔11c,使形成各配线的金属层熔融,使断线的源极线3 的图1中上端部和第1配线路径Wa及第2配线路径Wb导通,并且,使断线的源极线3的图 1中下端部和第3配线路径Wc导通。〈配线切断工序〉通过从绝缘基板IOa侧对在上述断线检测工序中在X部检测到断线的源极线3的图1中上端部的交叉部分Ma及Mb之间的Y部照射由YAG激光器等振荡得到的激光,以来自源极驱动器4 的源极信号不向断线的源极线3的图1中上侧直接供给的方式在Y部切断断线的源极线3的图1中上端部。〈安装工序〉预先隔着ACF在印刷基板4 上分别贴附3个薄膜基板41a,且隔着ACF在由上述断线检测工序未检测到断线的液晶显示面板40a、或经上述配线连接工序及配线切断工序修正了断线的液晶显示面板40a上分别贴附各薄膜基板41a。如上所述,能制造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a。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a及其制造方法,除了为将来自源极驱动器44a的源极信号经过放大电路A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另一侧(源极驱动器4 的相反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分别与各源极线3的两端部交叉的方式设置的第1配线路径Wa及第3配线路径Wc以外,还为将来自源极驱动器44a的源极信号经过放大电路 A对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侧(源极驱动器4 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与各源极线3 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设有第2配线路径ffb,因此,在断线检测工序中,在对于配置于各区块 Ba Bc的所有的源极线3中的1个检测到断线存在的情况下,在配线连接工序中,将检测到断线的源极线3的一端部和第1配线路径Wa及第2配线路径Wb连接,将检测到断线的源极线3的另一端部和第3配线路径Wc连接,在配线切断工序中,切断检测到断线的源极线3的一端部,使得不向源极线3的一侧直接供给来自源极驱动器4 的源极信号。由此, 不仅修正了断线的源极线3的另一侧,即使对于一侧也可以经过放大电路A供给来自源极驱动器44a的源极信号,因此,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源极线3的信号延迟。S卩,能通过容易的构成提供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源极线3的信号延迟并且能抑制源极信号的延迟、能进行断线修正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经过用于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另一侧供给来自源极驱动器4 的源极信号的放大电路A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一侧供给来自源极驱动器4 的源极信号,因此,能不增设放大电路A而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源极线3的信号延迟。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由于放大电路A被内置于源极驱动器 44a,因此能削减安装于液晶显示面板40的外置基板。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由于在每个区块Ba、Bb及Bc设有源极驱动器44a,因此能对每个区块a、Bb及Bc修正源极线3的断线。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由于第1配线路径Wa及第2配线路径 Wb以彼此分开例如5 μ m以上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容易地切断配置于第1配线路径Wa及第 2配线路径Wb之间的检测到断线的源极线3。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由于配置于各源极线3和第1配线路径Wa、第2配线路径Wb及第3配线路径Wc的层间的绝缘膜、和配置于多个栅极线Ia和多个源极线3的层间的绝缘膜为同一栅极绝缘膜11,因此能不追加制造工序而构成断线修正用的第1配线路径Wa、第2配线路径Wb及第3配线路径Wc。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在断线检测工序之前进行偏光板的贴附的制造方法, 但也能在安装工序等进行偏光板的贴附。在此,在安装工序进行偏光板的贴附时,在断线检测工序未检测到断线的液晶显示面板40a、或经过配线连接工序及配线切断工序修正了断线的液晶显示面板40a的表面及里面分别贴附偏光板。此外,在安装工序进行偏光板的贴附时,在断线检测工序,在液晶显示面板40a的表面侧、及液晶显示面板40a和光源之间分别配置偏光板,确认显示状态。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在断线检测工序之后依次进行配线连接工序及配线切断工序的制造方法,但进行配线连接工序及配线切断工序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定。《发明的实施方式2》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b的平面图。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 对于与图1 图4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如图5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b具备液晶显示面板40b、隔着ACF(未图示)分别安装于液晶显示面板40b的图中上端的3个薄膜基板41b、隔着ACF(未图示)分别安装于各薄膜基板41b的图中上端的印刷基板45b。如图5所示,液晶显示面板40b除第1配线路径Wa、第2配线路径Wb及第3配线路径Wc的配线图案的形状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面板40a实质上相同。如图5所示,在薄膜基板41b上安装有源极驱动器44b作为驱动电路。如图5所示,在源极驱动器44b上连接有配置于各区块Ba Bc的所有的源极线 3,并且分别内置有第3配线路径Wc —部分及设于其上的第1放大电路Aa、以及第2配线路径Wb的一部分及设于其上的第2放大电路Ab。如图5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b具有线状的3个第1配线路径Wa,其以与配置于各区块Ba、Bb及Bc的所有的源极线3的图中上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40b的图中上边延伸;3个第2配线路径ffb,其同样对于每个区块Bajb及Be,以与各源极线3的图中上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40b的图中上边延伸后,经由各薄膜基板41b及印刷基板4 在液晶显示面板40b上与各第1配线路径Wa连接;以及大致U字状的3个第3配线路径Wc,其从第1配线路径Wa及第2配线路径Wb的各连接部分经由各薄膜基板41b沿印刷基板45b的图中上边延伸后,经由图中左侧的薄膜基板41b沿液晶显示面板40b的图中左边延伸,且以与各源极线3的图中下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40b的图中下边延伸。上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50b可通过改变上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的制造方法中的第1配线路径Wa、第2配线路径Wb及第3配线路径Wc的图案形状来制造。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b及其制造方法,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除了为将来自源极驱动器44b的源极信号经过第1放大电路Aa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另一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分别与各源极线3的两端部交叉的方式设置的第1配线路径Wa及第3 配线路径Wc以外,还为将来自源极驱动器44b的源极信号经过第2放大电路Ab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一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与各源极线3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设有第2配线路径ffb,因此,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源极线3的信号延迟,并且,由于经过与用于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另一侧供给来自源极驱动器44b的源极信号的第1放大电路Aa不同的第2放大电路Ab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一侧供给来自源极驱动器44b的源极信号,因此能分别设定第 1放大电路Aa的能力和第2放大电路Ab的能力。《发明的实施方式3》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c的平面图。而且,图7是构成液晶显示装置50c的负载电容部C的平面图,图8是其它负载电容部C的平面图。此外,图9是构成液晶显示装置50c的负载电阻部R的平面图,图10是其它负载电阻部R的平面图。此外,图 11是构成液晶显示装置50c的负载电阻电容部E的平面图。如图6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c具备液晶显示面板40c、隔着ACF(未图示)分别安装于液晶显示面板40c的图中上端的3个薄膜基板41a、隔着ACF(未图示)分别安装于各薄膜基板41a的图中上端的印刷基板45a。如图6所示,液晶显示面板40c除在第1配线路径Wa及第3配线路径Wc设有负载电容部C这一点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面板40a实质上相同。如图7所示,负载电容部C具备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的上侧电容电极3ca及下侧电容电极lea、设于上侧电容电极3ca及下侧电容电极Ica之间的栅极绝缘膜(11,参照图3及图4)。在此,上侧电容电极3ca与源极线3在同一层由同一材料形成为矩形状,与电容线Ib或共用电极18连接。此外,下侧电容电极Ica与栅极线Ia在同一层由同一材料形成为矩形状,与第1配线路径Wa连接。而且,如图7所示,该负载电容部C构成为在不需要的情况下,通过对第1配线路径Wa及下侧电容电极Ica之间的部照射激光,可解除与第1配线路径Wa的连接。此外,如图8所示,负载电容部C也可以具备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的上侧电容电极3cb及下侧电容电极1 cb、和设于上侧电容电极3cb及下侧电容电极Icb之间的栅极绝缘膜(11,参照图3及图4)。在此,上侧电容电极3cb与源极线3在同一层由同一材料形成为矩形状,从其矩形状的部分线状延伸的连接部以隔着栅极绝缘膜11与第1配线路径Wa交叉的方式设置。此外,下侧电容电极Icb与栅极线Ia在同一层由同一材料形成为矩形状, 与电容线Ib或共用电极18连接。而且,如图8所示,该负载电容部C构成为在需要的情况下,通过对第1配线路径Wa和上侧电容电极3cb的连接部的交叉部分Md照射激光,可与第1配线路径Wa连接。此外,代替图7及图8所示的负载电容部C,如图9及图10所示,也可以在第1配线路径Wa设置负载电阻部R。如图9所示,负载电阻部R包括与第1配线路径Wa的一部分并联连接的配线电阻部Id。在此,配线电阻部Id与栅极线Ia在同一层由同一材料形成为之字状。而且,如图9 所示,该负载电阻部R构成为在需要的情况下,通过对并联配置于配线电阻部Id的第1配线路径Wa的Zb部照射激光,将第1配线路径Wa在Zb部切断,使第1配线路径Wa经过配线电阻部Id。此外,如图10所示,负载电阻部R也可以包括可与第1配线路径Wa的一部分并联连接的配线电阻部3d。在此,如图10所示,配线电阻部3d与源极线3在同一层由同一材料形成为之字状,两端部以隔着栅极绝缘膜(11,参照图3及图4)与第1配线路径Wa交叉的方式设置。而且,如图10所示,该负载电阻部R构成为在需要的情况下,通过对配线电阻部3d和第1配线路径Wa的交叉部分Mea及Meb照射激光,将配线电阻部3d和第1配线路径Wa并联连接,并且,通过对并联配置于配线电阻部3d的第1配线路径Wa的k部照射激光,将第1配线路径Wa在k部切断,使第1配线路径Wa经过配线电阻部3d。此外,代替图7及图8所示的负载电容部C、以及图9及图10所示的负载电阻部 R,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第1配线路径Wa设置负载电阻电容部E。如图11所示,负载电阻电容部E具备可与第1配线路径Wa的一部分并联连接的配线电阻部3e、与配线电阻部!Be相对配置的电容电极le、设于配线电阻部;^及电容电极 Ie之间的栅极绝缘膜(参照11、图3及图4)。在此,如图11所示,配线电阻部3e与源极线 3在同一层由同一材料形成为之字状,两端部以隔着栅极绝缘膜(11,参照图3及图4)与第 1配线路径Wa交叉的方式设置。此外,电容电极Ie与栅极线Ia在同一层由同一材料形成为矩形状,且与电容线Ib或共用电极18连接。而且,如图11所示,该负载电阻电容部E构成为在需要的情况下,通过对配线电阻部:3e和第1配线路径Wa的交叉部分Mfa及Mfb照射激光,将配线电阻部:3e和第1配线路径Wa并联连接,并且,通过对并联配置于配线电阻部:3e的第1配线路径Wa的Zd部照射激光,将第1配线路径Wa在Zd部切断,使第1配线路径Wa经过配线电阻部3e。上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50c可通过变更上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的制造方法的配线图案的形状来制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c及其制造方法,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除了为将来自源极驱动器4 的源极信号经过放大电路A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另一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分别与各源极线3的两端部交叉的方式设置的第1配线路径Wa及第3配线路径Wc以外,还为将来自源极驱动器4 的源极信号经过放大电路A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一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与各源极线3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设有第2配线路径ffb,因此, 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源极线3的信号延迟,并且,由于在第1配线路径Wa及第3配线路径 Wc连接或能连接地设有能调节来自源极驱动器44a的源极信号的波形的负载电容部C、负载电阻部R及负载电阻电容部E中至少之一,因此,假定在沿着修正了断线的源极线3的各像素成为比正常的其它像素过充电的情况下,通过使负载电容部C、负载电阻部R及负载电阻电容部E中的至少一个发挥功能,能通过第1配线路径Wa及第3配线路径Wc修正该源极线3。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的第1配线路径Wa及第3配线路径Wc设置负载电容部C、负载电阻部R及负载电阻电容部E中的至少一个的构成,但本发明也能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的第2配线路径Wb及它们两方设置负载电容部C、负载电阻部R及负载电阻电容部E中的至少一个,进而也能在上述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50b的第1配线路径Wa、第2配线路径Wb及第3配线路径Wc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负载电容部C、负载电阻部R及负载电阻电容部E中的至少一个。《发明的实施方式4》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d的平面图。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在薄膜基板上设置了源极驱动器的C0F(Chip On Film:薄膜上芯片)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本实施方式示例了在液晶显示面板上设置了源极驱动器的C0G(Chip On Glass 玻璃上芯片)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d具备液晶显示面板40d、和隔着ACF (未图示)安装于液晶显示面板40d的图中上端的薄膜基板41d。在液晶显示面板40d中,如图12所示,在显示区域D的外侧安装有一个源极驱动器44d作为驱动电路。如图12所示,在源极驱动器44d连接有所有的源极线3,并且内置有一个放大电路 A0如图1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d具有大致L字状的第1配线路径Wa,其以与各源极线3的图中上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40d的图中上边延伸后,向薄膜基板41d 侧弯曲;大致L字状的第2配线路径ffb,其同样以与各源极线3的图中上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40a的图中上边延伸后,向薄膜基板41d侧弯曲,在薄膜基板41d之前与第 1配线路径Wa连接;以及大致U字状的第3配线路径Wc,其从第1配线路径Wa及第2配线路径Wb的连接部分沿薄膜基板41d的图中上边延伸后,向液晶显示面板40d侧弯曲,并沿液晶显示面板40d的图中左边延伸,且以与各源极线3的图中下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40d的图中下边延伸。上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50d,能通过变更上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的制造方法的第1配线路径Wa、第2配线路径Wb及第3配线路径Wc的图案形状来制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d及其制造方法,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除了为将来自源极驱动器44d的源极信号经过放大电路A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另一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分别与各源极线3的两端部交叉的方式设置的第1配线路径Wa及第3配线路径Wc以外,还为将来自源极驱动器44d的源极信号经过放大电路A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一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与各源极线3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设有第2配线路径ffb,因此, 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源极线3的信号延迟,并且由于将源极驱动器44d设于液晶显示面板 40d,且以经过薄膜基板41d的方式设置第3配线路径Wc,因此能使源极驱动器44d周围的配线布局简单。《发明的实施方式5》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e的平面图。上述实施方式4中,第3配线路径Wc以经过薄膜基板41d的方式设置,但本实施方式中,第3配线路径Wc仅设于液晶显示面板40e内。如图1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e包括液晶显示面板40e。如图13所示,在液晶显示面板40e,在显示区域D的外侧对每个区块Ba、恥及Bc 设有源极驱动器Me作为驱动电路。如图13所示,在源极驱动器Me连接有配置于各区块Ba Bc的所有的源极线3, 并且分别内置有后述的第1配线路径Wa的一部分、设于其上的放大电路A、第2配线路径Wb的一部分、及第3配线路径Wc的一部分。如图1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e具有大致L字状的3个第1配线路径Wa,其以与配置于各区块Ba、恥及Bc的所有的源极线3的图中上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 40e的图中上边延伸后,向源极驱动器Me侧弯曲;大致L字状的3个第2配线路径ffb,其同样对于每个区块Ba、Bb及Bc以与各源极线3的图中上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 40e的图中上边延伸后,向源极驱动器Me侧弯曲,在源极驱动器44e内与各第1配线路径 Wa连接;以及大致U字状的3个第3配线路径Wc,其从第1配线路径Wa及第2配线路径Wb 的各连接部分沿液晶显示面板40e的图中上边延伸后,沿液晶显示面板40e的图中左边延伸,且以与各源极线3的图中下端部交叉的方式沿液晶显示面板40e的图中下边延伸。上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50e,能通过变更上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50a的制造方法的第1配线路径Wa、第2配线路径Wb及第3配线路径Wc的图案形状来制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e及其制造方法,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除了为将来自源极驱动器Me的源极信号经过放大电路A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另一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分别与各源极线3的两端部交叉的方式设置的第1配线路径Wa及第3配线路径Wc以外,还为将来自源极驱动器Me的源极信号经过放大电路A对断线的源极线3的一侧供给而按照以绝缘状态与各源极线3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设有第2配线路径ffb,因此, 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源极线3的信号延迟,并且,由于将源极驱动器44e、第1配线路径Wa、 第2配线路径Wb及第3配线路径设于液晶显示面板40e,因此能将例如安装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薄膜基板(未图示)的配线布局简化。《其它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在制作了液晶显示面板后修正断线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但本发明也能在制作了构成上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面板40a的有源矩阵基板20a后修正断线。该情况下,有源矩阵基板也能通过在与相对基板之间封入液晶层而构成液晶显示装置,此外,也能构成例如X射线传感器等那样读取各像素电极所带的电荷的传感器基板。此外,在后者的情况下,不需要液晶层或用于封入液晶层的相对基板。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示例了液晶显示装置,但本发明也能适用于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 电至文发光)显示装置或FED (Field Emission Display 场致发射显示器)等其它显示装置。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修正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示例了源极线,但本发明不仅能适用于栅极线的断线修正,而且也能适用于下述修正,即,在栅极线及源极线之间发生短路的情况下,以隔着该短路的部分的方式通过激光的照射等切断栅极线或源极线,在栅极线或源极线成为断线状态后,如上述各实施方式那样修正该栅极线或源极线的断线, 由此进行栅极线及源极线之间的短路的修正。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被分别形成一体,但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也能通过彼此能连接地设置的多个配线部分别构成。此外,本发明由于能抑制修正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信号延迟,因此不仅对于期望削减高价的源极驱动器的数量、具有因配线路径引起的电阻及电容增大的倾向的中小型机种的液晶显示装置,而且对于采用各像素的充电时间较短的倍速驱动方式的液晶电视机用途的液晶显示装置也特别有效。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由于能抑制修正断线时的显示用配线的信号延迟,因此针对要求削减驱动器数量的个人导航系统、工业设备、信息终端等用途的中小型机种代表的个人计算机、监视器、液晶电视机等用途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有用的。附图标记说明A、Aa、Ab 放大电路Ba Bc 区块C负载电容部E负载电阻电容部L 激光R负载电阻部Wa第1配线路径恥第2配线路径Wc第3配线路径3源极线(显示用配线)20a有源矩阵基板40a 40e液晶显示面板41a、41b、41d 薄膜基板Ma、44b、44d、40e源极驱动器(驱动电路)4^1、4 印刷基板50a 50e液晶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面板,其以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设有多个显示用配线; 驱动电路,其设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侧,与该各显示用配线连接; 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其按照以绝缘状态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分别设置;以及第3配线路径,其以绝缘状态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交叉并且分别连接于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在包含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的路径、以及包含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3 配线路径的路径中分别设有放大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大电路设于上述第1配线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放大电路分别设于上述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大电路内置于上述驱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显示用配线按照每个区块包含相邻的多个显示用配线的方式分成多个区块, 每个上述区块设有多个上述驱动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个上述驱动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连接有能调节来自上述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波形的负载电容和负载电阻中的至少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中能与该至少一个配线路径连接地设有能调节来自上述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波形的负载电容和负载电阻中的至少一方。
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电路设于上述显示面板,在上述显示面板安装有薄膜基板,上述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以经由上述薄膜基板的方式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面板安装有薄膜基板,上述驱动电路设于上述薄膜基板, 在上述薄膜基板安装有印刷基板,上述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路径以经由上述薄膜基板及印刷基板的方式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电路、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设于上述显示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上述第2配线路径以相互分开的方式设置,使得能将上述各显示用配线切断。
13.根据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具有以彼此交叉的方式设置的多个栅极线及多个源极线和设于该多个栅极线及多个源极线的层间的绝缘膜,上述各显示用配线与上述第1配线路径、第2配线路径及第3配线路径设置成通过在上述绝缘膜形成接触孔而能连接。
14.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以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设有多个显示用配线; 驱动电路,其设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侧,与该各显示用配线连接; 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其按照以绝缘状态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分别设置;以及第3配线路径,其以绝缘状态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交叉并且分别连接于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在包含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的路径、以及包含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3 配线路径的路径中分别设有放大电路, 上述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检测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断线的存在的断线检测工序;将由上述断线检测工序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和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 配线路径连接且将该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3配线路径连接的配线连接工序;以及切断由上述断线检测工序检测到断线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使得不向该显示用配线的一侧直接供给来自上述驱动电路的显示用信号的配线切断工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配线连接工序及配线切断工序通过照射激光而进行。
16.一种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显示用配线,其以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 驱动电路,其设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侧,与该各显示用配线连接; 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其按照以绝缘状态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分别设置;以及第3配线路径,其以绝缘状态与上述各显示用配线的另一端部交叉并且分别连接于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在包含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2配线路径的路径、以及包含上述第1配线路径及第3 配线路径的路径中分别设有放大电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40a),其以彼此平行延伸的方式设有多个显示用配线(3);驱动电路(44a),其设于各显示用配线(3)的一端部侧,与各显示用配线(3)连接;第1配线路径(Wa)及第2配线路径(Wb),其按照以绝缘状态与各显示用配线(3)的一端部交叉的方式分别设置;以及第3配线路径(Wc),其以绝缘状态与各显示用配线(3)的另一端部交叉并且与第1配线路径(Wa)及第2配线路径(Wb)连接,在包含第1配线路径(Wa)及第2配线路径(Wb)的路径和包含第1配线路径(Wa)及第3配线路径(Wc)的路径中设有放大电路(A)。
文档编号G02F1/1368GK102301408SQ20098015581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3日
发明者上田修义, 冈本隆, 堀内智, 小笠原功, 尾关忠敏, 山口辉彦, 山田崇晴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