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及具有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03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及具有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定影构件和加压构件之间形成的夹缝部中使纸上的调色剂图像定 影到该纸上的定影装置、以及具有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包括定影辊或卷挂在定影辊上的定影带(定影构 件)、以及与定影构件抵接并在与该定影构件之间形成夹缝部的加压辊(加压构件)。所述 定影装置在夹缝部中将输送来的纸上的调色剂图像加热并定影到所述纸上。该定影装置 中,受到定影处理后的纸有时以粘贴在定影构件上的状态从夹缝部排出,在这种情况下会 发生卡纸等不良状况。为了不让发生所述不良状况,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88220号)公开设 有分离机构的定影装置,该分离机构能够从定影构件揭下受到定影处理后粘贴在该定影构 件上的纸。该分离机构包括一张分离板(分离构件),以与定影辊之间隔开规定间隙的状 态,沿着定影辊的长边方向延伸;以及多个螺丝构件,沿着分离板的长边方向彼此隔开规定 距离排列,并抵接在所述分离板上。如果让螺丝构件旋转,则螺丝构件在分离板上的抵接量 发生变化,改变分离板和定影辊之间的间隙大小。也就是说,采用所述分离机构,可以在分 离板的多个位置上调节分离板和定影辊之间的间隙大小。并且,通过将所述间隙设定为规 定大小,能够让分离板接触粘贴在定影辊上的纸,并从定影辊揭下该纸。然而,专利文献1的分离板由一张板构件构成,因此当旋转某一个螺丝构件来调 节分离板的一部分和定影辊之间的间隙时,分离板的其它部分和定影辊之间的间隙也要发 生变化,需要重新将发生变化的间隙调节为规定大小。如此,专利文献1的分离机构在调节 分离板和定影辊之间的间隙时要花较长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分离机构的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 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分离机构可以容易调节与定影辊之间形成的间隙。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定影构件;加压构件,抵接于所述定影构件,并 在与该定影构件之间形成夹缝部,其中所述定影构件及所述加压构件在所述夹缝部中按压 挟持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并且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纸上;以及分离机构,配置 在所述纸的输送方向上比所述定影构件更靠下游的位置,用于从所述定影构件揭下受到定 影处理后的所述纸,其中,所述定影构件具有在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定的 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分离机构具有第一分离构件,以与所述定影构件的所述第一区 域之间隔开第一间隙的状态,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配置;第二分离构件,配置在与所述纸的 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不同于所述第一分离构件的位置,并且以与所述定影构件的所述第 二区域之间隔开第二间隙的状态,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第一间隙调节构件,使所述第一分 离构件相对于所述定影构件的所述第一区域进行移动来调节所述第一间隙;以及第二间隙调节构件,使所述第二分离构件相对于所述定影构件的所述第二区域进行移动来调节所述
第二间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在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 及定影装置,使所述纸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该纸上,其中,所述定影装置具有所述结 构。根据所述结构,所述分离机构可以容易地调节与定影辊之间形成的间隙。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正剖面图,用于说明应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定影 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结构。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正剖面图,用于说明该定影装置的主要构 件。图3是分离机构的放大图,该分离机构是图2所示的定影装置的主要构件之一。图4是图3所示的分离机构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图6是表示分离机构的分离板支架及支撑构件的分解俯视图。图7是图6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正剖面图,用于说明该定影装置的主要构 件。图9是分离机构的正剖面图,该分离机构是图8所示的定影装置的主要构件之一。图10是分离机构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图12是图9中从左方看分离机构的分离板支架及支撑构件时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首先,根据图1说明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概 要。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正剖面图,用于说明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图 像形成装置10是执行彩色打印的复印机,其基本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1和设置在该装置主 体11上部的图像读取装置16,该图像读取装置16用于读取原稿图像。装置主体11的内部具有图像形成部12,按照由图像读取部16读取的原稿的图 像信息形成调色剂图像;定影装置13,对由图像形成部12转印在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实施 定影处理;以及纸贮存部14,贮存纸P。图像读取装置16包括接触玻璃163,安装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16的上表面,用 于载置原稿;原稿按压构件161,相对于接触玻璃163自由进行开闭,以便按压放在接触玻 璃163上的原稿;以及光学系统单元(图中未表示),配置在接触玻璃163的下方,读取放在 接触玻璃163上的原稿的原稿图像。所述光学系统单元利用光源,隔着接触玻璃163从下 方扫描原稿的表面,并且利用(XD(charge coupled device)读取来自原稿表面的反射光。利用CCD来读取的原稿的图像信息在受到数字化处理后被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2的曝光装置 124。光学系统单元162具有图中未表示的光源、多个反射镜、透镜单元、CCD等。来自光 源的光被原稿表面反射,所述反射镜及透镜单元将该反射的光作为原稿信息输入CCD中。 输入CCD的模拟原稿信息在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存储到存储装置中。图像形成部12在纸贮存部14所提供的纸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包括从上游(图 1的右侧)到下游依次配置的品红色用单元12M、青色用单元12C、黄色用单元12Y和黑色 用单元12K。各单元1211、12(、12¥、121(均包括感光鼓121及显影装置122。图1中,各感光 鼓121 —边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一边接收显影装置122提供的调色剂。在装置主体11内 部的适当位置中,装有与各显影装置122对应配置的调色剂容器(图中未表示),该调色剂 容器给显影装置122补给调色剂。各单元12M、12C、12Y、12K还包括设置在感光鼓121正上方位置的带电器123以及 由LED等构成的曝光装置124。带电器123使各感光鼓121的圆周面均勻带电。各曝光装 置124按照由图像读取装置16输入的图像数据,分别将对应于各颜色的激光照射到带电后 的感光鼓121的圆周面。由此,在感光鼓121的圆周面形成静电潜影。之后,显影装置122 向静电潜影提供各颜色的调色剂,从而在感光鼓121的圆周面上分别形成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121的下方位置设有输送带125。输送带125张紧架设在驱动辊125a和 从动辊125b之间,从最上游的品红色用单元12M向最下游的黑色用单元12K输送来自纸贮 存部14的纸P。与各感光鼓121对应设置的第一转印辊126使输送带125抵接在感光鼓 121的圆周面上,该输送带125在此状态下与各感光鼓121同步地在驱动辊125a和从动辊 125b之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各感光鼓121和与其对应的第一转印辊126之间形成有夹 缝部,由输送带125输送来的纸P通过该夹缝部。纸P从纸贮存部14输出后,通过后面叙述的纸输送路111被引导到输送带125上, 并且从最上游的品红色用单元12M被输送到最下游的黑色用单元12K,使得各感光鼓121圆 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P上。具体而言,伴随着输送带125旋转,首先由品红色用单 元12M的感光鼓121将品红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P的表面上。接着,由青色用单元12C 的感光鼓121将青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转印到纸P的转印有品红色调色剂图像的位置。之 后,同样由黄色用单元12Y重叠转印黄色的调色剂图像,由黑色用单元12K重叠转印黑色的 调色剂图像。由此在纸P表面上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像。在图1中各感光鼓121的左方位置设有清扫装置127。在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121 转印到纸P上后,清扫装置127除去残留在感光鼓121圆周面上的调色剂。感光鼓121的 圆周面在受到由清扫装置127执行的清扫处理后,再向带电器123转动以便接受带电处理。 由清扫装置127从感光鼓121的圆周面除去的废调色剂通过规定路径回收到图中未表示的 调色剂回收容器中。纸贮存部14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2及定影部13的下方位置。纸贮存部14具有供 纸盘141,该供纸盘141可在所述下方位置自由装拆,用于贮存由纸P构成的纸摞。在图1 中,虽然只设置一层供纸盘141,但也可以设置两层以上的供纸盘。纸P伴随着抽纸辊142 驱动,一张张地被从供纸盘141中抽出。被抽出的纸P通过纸输送路111输送到输送带125 上。
纸输送路111是从纸贮存部14的右方位置向从动辊125b附近延伸的输送路。在 纸输送路111的适当位置设有输送辊对112,来自纸贮存部14的纸P伴随着输送辊对112 的驱动被输送到输送带125上。定影装置13对由图像形成部12转印到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实施定影处理。定 影装置13包括加热辊131,其内部具有作为加热源的加热器131a ;定影辊132,与加热辊 131相对配置;定影带133,张紧架设在定影辊132及加热辊131上;以及加压辊(加压构 件)134,隔着定影带133,与定影辊132相对配置。定影带133和加压辊134之间形成有让 纸P通过的夹缝部NP。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P在夹缝部NP中一边被定影辊132和加压 辊134按压挟持,一边接受来自定影带133的热量。由此,纸P上形成稳定状态的彩色调色 剂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构件包括定影辊132及定影带133。纸P在夹缝部NP中受到定影处理后,偶尔以粘贴在定影带133上的状态从夹缝部 NP排出,此时发生卡止等不良状况。为了不让发生所述不良状况,定影装置13设有分离机 构30A。分离机构30A在纸P的输送方向T (参照图2)上,配置在比所述定影构件更靠下游 的位置,如果纸P在受到定影处理后以粘贴于定影带133的状态通过了夹缝部NP,则所述分 离机构30A从定影带133揭下该纸P。在定影处理结束后,形成有彩色图像的纸P通过从定影装置13延伸的出纸输送路 114,排出到设置在装置主体11的左侧壁上的出纸盘(图中未表示)。下面,参照图2及图3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定影装置13。图2是用于说明定 影装置13的主要构件的概略图。图3是分离机构30A的放大图,该分离机构30A是图2所 示的定影装置13的主要构件之一。如上所述,定影装置13包括加热辊131、定影辊132、张紧架设在加热辊131及定 影辊132上的定影带133、隔着定影带133与定影辊132相对配置的加压辊134以及隔着定 影带133与定影辊132相对配置的分离机构30A。加热辊131具有铝制心骨,在该心骨上形成有氟树脂涂层,而且所述加热辊131的 内部设有加热器131a。定影辊132具有铁制心骨,在该心骨上缠绕硅橡胶。加压辊134具有 铝制心骨,在该心骨上缠绕硅橡胶,而且在该硅橡胶上设置PFA (Polytetrafluoroethene, 聚四氟乙烯)管。挂在加热辊131及定影辊132上的定影带133具有镍制基底材料,在该 基底材料上设置硅橡胶,而且在该硅橡胶上设置PFA管。加热辊131、定影辊132及加压辊134均是将与纸P的输送方向T (参照图2,是纸 P从图像形成部12向定影装置13的夹缝部NP输送时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 辊,并且加热辊131的图中未表示的转动轴、定影辊132的转动轴132a及加压辊134的转 动轴134a为平行。挂在定影辊132上的定影带133的宽度尺寸设为与定影辊132的长边 方向大致相同,或者设为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尺寸以下。分离机构30A在纸P的输送方 向T上,配置在比定影辊132及加压辊134更靠下游的位置,即比夹缝部NP更靠下游的位 置。如图3所示,分离机构30A的基本构件包括多个分离板(分离构件)31至34,沿 着与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即纸P的输送方向T)垂直的方向,相互隔开规定间隙排列; 多个分离板支架35至38,用于安装所对应的分离板31至34 ;间隙调节构件41至44,与各 分离板支架35至38对应设置,用于使所对应的分离板支架35至38转动;支撑构件46,支撑间隙调节构件41至44 ;以及主体框架47 (参照图4及图5),支撑分离板支架35至38以 及支撑构件46。下面,参照图4至图7,详细说明分离机构30A的主要构件。图4是分离机构30A 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图6是单独表示分离板支架35至38以及支撑 构件46的分解俯视图,图7是图6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6所示,四个分离板支架(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沿着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图4中沿着上下方向)排列。各分离板支架 35、36、37、38是从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看的剖面大致呈L字形的构件(参照图3),包括 沿着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支架主体部39以及从支架主体部39的沿长边 方向边缘部(图6及图7中为左侧边缘部)竖起的竖立壁(延设部)40。此外,在附图中第 一分离板支架35和第四分离板支架38的尺寸大致相同、第二分离板支架36和第三分离板 支架37的尺寸大致相同,但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尺寸也可以设为都不相 同,或者可以设为均为相同。如图4及图5所示,在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各支架主体部39的 下表面,安装所对应的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分 别是在其表面上形成有氟树脂涂层的矩形状平板构件,厚度设定为约0. 2mm。第一至第四 分离板31、32、33、34例如通过焊接来固定在所对应的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 上。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具有沿着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边缘部48 (图 4及图5中为右侧边缘部),在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通过焊接固定在所对应的第 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上的状态下,右侧边缘部48从所对应的支架主体部39 的下表面朝向定影辊132的圆周面突出规定距离。并且,如图3所示,第一至第四分离板 31、32、33、34的各右侧边缘部48与挂在定影辊132上的定影带133的表面133a隔着规定 间隙G(例如为0. 3至0. 5mm)相对。如果通过了夹缝部NP的纸P以粘贴在定影带133的 表面133a上的状态从夹缝部NP排出,则具有所述结构的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 的各右侧边缘部48接触粘贴在定影带133的表面133a上的纸P,从而从定影带133的表面 133a揭下所述纸P。此外,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各支架主体部39分别具有在该支架 主体部39的长边方向上相对的前侧边缘部及后侧边缘部。在前侧边缘部及后侧边缘部上, 分别设有向上方竖起的摇动支撑壁50,在各摇动支撑壁50上形成有让共通摇动轴51插入 的摇动支撑孔50a(参照图5及图7)。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上的各支架主 体部39的摇动支撑孔50a均为同轴。因此,在让共通摇动轴51插入所有摇动支撑孔50a 中的状态下,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能以共通摇动轴51为中心进行转动。共 通摇动轴51的两端支撑在主体框架47上。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转动范围可由与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 35、36、37、38对应设置的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41、42、43、44来调节。如图3至图5所 示,各间隙调节构件41、42、43、44例如是螺丝构件,以可旋转的状态支撑在支撑构件46上, 各螺丝构件41、42、43、44的端部抵接于所对应的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竖立壁40上。 因此通过让间隙调节构件41、42、43、44旋转,能够使所对应的分离板支架35、36、37、38以 共通摇动轴51为中心进行转动。并且,伴随着分离板支架35、36、37、38转动,在分离板支架35、36、37、38上固定的分离板31、32、33、34的各右侧边缘部48与定影带133的表面133a 之间的间隙G发生变化。如上所述,该变化的范围,即间隙G的大小设定为0. 3mm至0. 5mm。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这四个分离板,因此如图4所示,在挂在定影辊132上的定影带133的表面133a,可以与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 34对应地设定四个区域R,例如设定第一至第四区域R1、R2、R3、R4。具体而言,第一分离板 31以与第一区域Rl之间隔开第一间隙Gl的状态,与第一区域Rl相对;第二分离板32以与 第二区域R2之间隔开第二间隙G2的状态,与第二区域R2相对;第三分离板33以与第三区 域R3之间隔开第三间隙G3的状态,与第三区域R3相对;第四分离板34以与第四区域R4 之间隔开第四间隙G4的状态,与第四区域R4相对。第一至第四区域R1、R2、R3、R4的各宽 度尺寸大致等于所对应的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的各长边方向尺寸。因此在本实 施方式中,可以在四个部位设定分离板31、32、33、34与定影带133之间的间隙G。如图3、图6及图7所示,以可旋转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41、42、43、44的状态 支撑该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41、42、43、44的支撑构件46是从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 看的剖面大致呈L字形的构件,包括主体部52,由大致呈矩形状的平板构件制成,沿着定 影辊132的长边方向延伸;以及竖立壁53,从主体部52的沿长边方向边缘部(图中为左侧 边缘部)向上方竖起。在主体部52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从该两端部向上方延伸的一对摇动支撑壁 54、54。在一对摇动支撑壁54、54上分别形成有彼此同轴的摇动支撑孔55,该摇动支撑孔 55与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上的摇动支撑孔50a是同轴。因此,在让共通摇 动轴51插入支撑构件46的摇动支撑孔55和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摇动 支撑孔50a中的状态下,支撑构件46能与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同轴地进行 转动。此外,在支撑构件46的主体部52上形成有从主体部52长边方向的一端部附近向 另一端部附近延伸的细长开口 56。开口 56包括沿主体部5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 部57和从第一开口部57向与主体部52的长边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开口部58。 图6中形成有相互隔开规定距离的五个第二开口部58。这些第二开口部58之间的间隔按 照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各长边方向尺寸适当设定。此外,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主体部52的所述一端部及另一端部的下表面,分别安 装不接触第一分离板31及第四分离板34的抵接构件59。各抵接构件59的先端部59a比 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的右侧边缘部48更向右方突出,并且保持隔着定影带133 抵接在定影辊132上的状态。抵接构件59的先端部59a的位置设定为抵接于定影辊132 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区域,即抵接于从定影辊132与加压辊134之间的夹缝部NP上设定的最 大纸通过区域W3(后面叙述。请参照图4)偏离的区域。并且,抵接构件59通过作用构件60保持抵接于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的 状态。作用构件60包括两个弹簧构件,如图3所示,该两个弹簧构件分别在与支撑构件46 的主体部52的所述一端部及另一端部相对应的位置,配置在支撑构件46的下方。主体部 52的所述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分别在与安装有抵接构件59的右侧边缘部相反一侧的左侧边 缘部附近,形成有卡止孔61。各弹簧构件60的一端卡止在卡止孔61上,另一端卡止在定影 装置的规定构件(图中未表示)上。支撑构件46被所述弹簧构件60拉向下方从而以共通摇动轴51为中心转动,使得抵接构件59的先端部59a保持隔着定影带133抵接于定影辊132上的状态。由于抵接构件59抵接于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因此即使在定影处理过程 中定影辊132或定影带133产生热膨胀或偏移,支撑构件46也伴随着该热膨胀或偏移导致 的定影辊132和定影带133的变形,以共通摇动轴51为中心进行转动。由此,能够将第一 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与定影带133 (定影辊132)的表面133a之间的距离保持在所 述的0. 3mm至0. 5mm的范围内。此外,在支撑构件46的竖立壁53上形成有沿主体部52的长边方向相互隔开规定 距离的多个(图4中有四个)贯通孔62。所述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螺丝构件)41、 42、43、44以可旋转的状态插入所述四个贯通孔62中。如上所述,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 41、42、43、44的端部抵接于所对应的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竖立壁40上。支撑构件46的竖立壁53和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竖立壁40之 间,设有多个作用构件63。具体而言,如图3至图5所示,对应于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 36、37、38,在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竖立壁40和支撑构件46的竖立壁53 之间分别设置两个作用构件63,例如设置弹簧构件。在对应于分离板支架35、36、37、38分 别设置的两个弹簧构件63之间,设有抵接于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竖立壁40上的间 隙调节构件41、42、43、44。如图5所示,各弹簧构件63的一端卡止在各分离板支架35、36、 37,38的竖立壁40上形成的卡止孔64中,另一端卡止在支撑构件46的竖立壁53上形成的 卡止孔65中。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各竖立壁40被所述各弹簧构件63拉向支 撑构件46的竖立壁53,使得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要以共通摇动轴51为中 心转动(图3中向逆顺时针方向转动)。伴随着该逆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固定在各分离板支 架35、36、37、38上的分离板31、32、33、34朝向定影带133的表面133a移动。然而,由于在 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各竖立壁40上抵接所对应的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 构件41、42、43、44,因此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沿逆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受到 阻止,限制分离板31、32、33、34朝向定影带133的移动。如此,利用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 件41、42、43、44来调节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转动量,从而能够将分离板 31、32、33、34与定影带133之间的间隙G(G1至G4)的大小保持在所述的0. 3mm至0. 5mm的 范围内。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相对于支撑构件46的位置设定步骤如下。首 先,使各支架主体部39插入支撑构件46的第一开口部57中,并且使各支架主体部39的摇 动支撑壁50插入第二开口部58中。然后,使共通摇动轴51插入各支架主体部39的摇动 支撑孔50a和支撑构件46的摇动支撑孔55中。接着,适当调节以可旋转的状态支撑在支 撑构件46的竖立壁53上的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41、42、43、44的旋转量,从而让第一 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41、42、43、44的端部抵接于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的竖 立壁40上。如此设定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相对于支撑构件46的位置。此外,在定影带133与加压辊134之间的夹缝部NP上,按照纸在定影辊132长边 方向的尺寸来设定让该纸通过的纸通过区域。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图4中俯视表示重叠了 分离机构和纸通过区域的状态。如图4所示,纸通过区域包括让最小尺寸的纸、中间尺寸的纸及最大尺寸的纸通过夹缝部NP的情况下分别设定的最小纸通过区域W1、中间纸通过区 域W2及最大纸通过区域W3。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最小纸通过区域Wl、中间纸通过区域W2 及最大纸通过区域W3设定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的位置。具体而言,如果将固定在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35、36、37、38上的第一至第四分 离板31、32、33、34排列成图4所示的状态,则在第一分离板31和第二分离板32之间以及 在第三分离板33和第四分离板34之间分别存在第一间隙Cl及第二间隙C2。虽然存在第 一间隙Cl及第二间隙C2,但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的长边方向尺寸设定为让第 一间隙Cl及第二间隙C2存在于从最小纸通过区域Wl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及中间纸通过区 域W2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偏离的位置上。因此当利用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来揭 下定影带133上的最小尺寸的纸及中间尺寸的纸时,可以防止纸卡在第一间隙Cl及第二间 隙C2中。结果能防止最小尺寸的纸及中间尺寸的纸发生卡纸。
此外,虽然分别在第一分离板31和一个抵接构件59之间以及在第四分离板34和 另一个抵接构件59之间也存在间隙,但这些间隙设置在从最大纸通过区域W3的长边方向 两端部偏离的位置,因此当由第一分离板31及第四分离板34来揭下定影带133上的最大 尺寸的纸时,可以防止纸卡在所述间隙中。由此能够防止最大尺寸的纸发生卡纸。具有所述结构的分离机构30A中,对应于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分别设 置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螺丝构件)41、42、43、44,因此可以让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 32、33、34相对于定影带133个别进行移动,以便将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与定影 带133的第一至第四区域R1、R2、R3、R4之间的第一至第四间隙G1、G2、G3、G4设定为0. 3mm 至0. 5mm的范围内。结果,与让多个螺丝构件抵接在一个分离板上从而调节分离板和定影 带之间间隙的以往结构相比,能够更容易地调节分离板(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 与定影带133之间的间隙G。[第二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8至图11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定影装置13,尤其说明分离机 构30B。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定影装置13的正剖面图,用于说明该定影装置13的主 要构件。图9是分离机构30B的正剖面图,该分离机构30B是图8所示的定影装置13的主 要构件之一。图10是分离机构30B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定影装置13包括加热辊131、定影辊132、张紧架设在加热辊131及定影辊132上 的定影带133、隔着定影带133与定影辊132相对配置的加压辊134以及隔着定影带133与 定影辊132相对配置的分离机构30B。加热辊131、定影辊132、定影带133及加压辊134的 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分离机构30B包括多个分离板(分离构件)71、72、73、74,沿着定影辊132的长边 方向相互隔开规定间隔排列;多个分离板支架75、76、77、78,安装所对应的分离板71、72、 73,74 ;多个间隙调节构件81、82、83、84,与各分离板支架75、76、77、78对应设置,用于使所 对应的分离板支架75、76、77、78转动;支撑构件79,与分离板支架75、76、77、78 —起支撑 间隙调节构件81、82、83、84;以及主体框架47,支撑分离板支架75、76、77、78以及支撑构件 79。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如图10所示,四个分离板支架(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 架75、76、77、78)沿着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图10中沿着上下方向)排列。各分离板支架75、76、77、78是从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看的剖面大致呈L字形的构件(参照图9),包 括沿着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支架主体部85、从支架主体部85长边方向 的一侧边缘部(图9中为右侧边缘部)向定影带133斜下延伸的支撑部86、以及从与所述 一侧边缘部相反一侧的另一侧边缘部(图9中为左侧边缘部)向上方竖起的竖立壁(延设 部)87。此外,图10中虽然将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尺寸都设定为大致相 同,但也可以设定为都不相同。在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各支撑部86的下表面安装有所对应的 第一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第一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分别是在其表面上形成 有氟树脂涂层的矩形状平板构件,厚度设为约0. 2mm。第一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例 如通过焊接来固定在所对应的支撑部86的下表面上。第一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具 有沿着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边缘部88(图10及图11中为右侧边缘部),在将第 一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固定于所对应的支撑部86上的状态下,右侧边缘部88从所 对应的支撑部86的下表面朝向定影辊132的圆周面突出规定距离。并且,如图9所示,第 一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的各右侧边缘部88与挂在定影辊132上的定影带133的表 面133a隔着规定间隙G(例如为0. 3mm至0. 5mm)相对。具有所述结构的第一至第四分离 板71、72、73、74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至第四分离板31、32、33、34同样,如果通过了夹缝 部NP的纸P以粘贴在定影带133的表面133a上的状态从夹缝部NP排出,则各右侧边缘部 88接触粘贴在定影带133上的纸P,从而从定影带133的表面133a揭下所述纸P。此外,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各支架主体部85分别具有在该支架 主体部85的长边方向上相对的前侧边缘部及后侧边缘部。在前侧边缘部及后侧边缘部上 分别设有向上方竖起的摇动支撑壁89,在各摇动支撑壁89上形成有让共通摇动轴51插入 的摇动支撑孔90。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各支架主体部85的摇动支撑孔 90设为同轴。因此,在让共通摇动轴51插入所有摇动支撑孔90中的状态下,第一至第四分 离板支架75、76、77、78能以共通摇动轴51为中心进行转动。如图10及图11所示,共通摇 动轴51的两端支撑在主体框架47上。并且,如图12所示,在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各竖立壁87的上侧 边缘部附近分别形成有贯通孔91。所对应的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81、82、83、84分别以 可旋转的状态插入这些贯通孔9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81、 82、83、84是螺丝构件。如图8及图9所示,与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 —起支撑第一至第四 间隙调节构件81、82、83、84的支撑构件79包括从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看的剖面呈L字 形的主体部92。主体部92具有沿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细长的顶壁93以及从顶壁 93的沿长边方向边缘部(图8中为右侧边缘部)向下方延伸的支撑壁94。如图12所示,在支撑壁94的长边方向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从支撑壁94向下方延 伸的安装壁95。各安装壁95分别具有朝向定影辊132的右侧表面和朝向与所述右侧表面 相反方向的左侧表面,在所述左侧表面上设有向左方突出的摇动支撑壁96。在一对摇动支撑壁96、96上分别形成有彼此同轴的摇动支撑孔97,该摇动支撑孔 97与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摇动支撑孔90设为同轴。因此,在让共通摇动 轴51插入支撑构件79的摇动支撑孔97和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摇动支撑孔90中的状态下,支撑构件79能与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同轴地进行转动。在支撑壁94上,形成有沿着长边方向隔开规定距离的四个贯通孔98。在将支撑构 件79和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相组合的状态下,支撑壁94的四个贯通孔98 与所对应的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贯通孔91成为同轴。并且,插入第一至 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贯通孔91中的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螺丝构件)81、 82、83、84的端部以可旋转的状态支撑在支撑壁94上所对应的贯通孔98中。此外,第一至 第四间隙调节构件81、82、83、84的轴部以可旋转的状态支撑在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 76、77、78的贯通孔91中。如此,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81、82、83、84支撑在支撑构件 79及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上。此外,在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81、82、83、84的各轴部上,嵌合弹簧构件99。该 弹簧构件99的一端部抵接于所对应的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各竖立壁87 上,并且另一端部抵接在支撑构件79的支撑壁94上。因此,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 77,78的各竖立壁87接收离开支撑构件79的支撑壁94的作用力。由于该弹簧构件99的 作用力,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要以共通摇动轴51为中心进行转动(图9中 要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伴随着该逆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固定在各分离板支架75、76、77、78 上的分离板71、72、73、74朝向定影带133的表面133a移动。然而,由于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各竖立壁87与支撑构件79的 支撑壁94通过所对应的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81、82、83、84相连接,具体而言,通过适 当调节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81、82、83、84的各旋转量,可以调节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 架75、76、77、78的各竖立壁87与支撑构件79的支撑壁94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控制弹簧 构件99的作用力,因此只在规定范围内允许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所述 逆时针方向的转动,随之第一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的移动也只在规定范围内得到允 许。如此,通过控制第一至第四分离板支架75、76、77、78的转动量,可以将第一至第四分离 板71、72、73、74与定影带133的表面133a之间的间隙G维持在所述的0. 3mm至0. 5mm的 范围内。在支撑构件79的各安装壁95的右侧表面上安装有不接触第一分离板71及第四 分离板74的抵接构件100。各抵接构件100具有先端部100a,该先端部IOOa从定影辊132 的长边方向看设定在与第一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各抵接构件 100的先端部IOOa比第一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的右侧边缘部88更向右方突出,并且 通过作用构件101保持抵接在定影辊132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实际上为定影带133的宽度 方向两端部)上的状态。作用构件101包括两个弹簧构件,如图9所示,该两个弹簧构件分别在与支撑构件 79的顶壁93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相对应的位置,配置在支撑构件79的左方。在顶壁93的长 边方向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卡止孔102。各弹簧构件101的一端卡止在卡止孔102上,另 一端卡止在定影装置的规定构件(图中未表示)上。支撑构件79隔着顶壁93被所述弹簧 构件101拉向左方从而以共通摇动轴51为中心转动,使得抵接构件100的先端部IOOa保 持隔着定影带133抵接于定影辊132上的状态。由于抵接构件100的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 的抵接构件59同样,故省略说明。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按照最小纸通过区域W1、中间纸通过区域W2及最大纸 通过区域W3来设定第一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的位置,以防止纸卡在第一至第四分离 板71、72、73、74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导致卡纸,由于这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故省略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分离机构A同样,具有所述结构的分离机构30B中,对应于第一 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分别设置第一至第四间隙调节构件(螺丝构件)81、82、83、84, 因此可以让第一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相对于定影带133个别进行移动,以便将第一 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与定影带133的表面133a之间的间隙G设定为0. 3mm至0. 5mm 的范围内。结果,与让多个螺丝构件抵接在一个分离板上从而调节分离板和定影带之间间 隙的以往结构相比,能够更容易地调节分离板(第一至第四分离板71、72、73、74)与定影带 133的表面133a之间的间隙G。在本发明涉及的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分别说明了分离板31至34 相互邻接的结构以及分离板71至74相互邻接的结构,但分离板31至34和分离板71至74 不一定要相互邻接。此外,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分别说明了将螺丝构件作 为间隙调节构件的结构,但例如也可以采用以偏心凸轮来代替螺丝构件进行按压的结构。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定影构件;加压构件,抵接于所述定 影构件,并在与该定影构件之间形成夹缝部,其中所述定影构件及所述加压构件在所述夹 缝部中按压挟持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并且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纸上;以及分 离机构,配置在所述纸的输送方向上比所述定影构件更靠下游的位置,用于从所述定影构 件揭下受到定影处理后的所述纸,其中,所述定影构件具有在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 方向上设定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分离机构具有第一分离构件,以与所述定影构件 的所述第一区域之间隔开第一间隙的状态,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配置;第二分离构件,配置 在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不同于所述第一分离构件的位置,并且以与所述定影 构件的所述第二区域之间隔开第二间隙的状态,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第一间隙调节构件, 使所述第一分离构件相对于所述定影构件的所述第一区域进行移动来调节所述第一间隙; 以及第二间隙调节构件,使所述第二分离构件相对于所述定影构件的所述第二区域进行移 动来调节所述第二间隙。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在纸上形成调色 剂图像;以及定影装置,使所述纸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该纸上,其中,所述定影装置 具有所述结构。在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对应于第一分离构件及第二分离构件分别设置第一间 隙调节构件及第二间隙调节构件,因此可以使第一分离构件及第二分离构件相对于定影构 件个别进行移动,以便分别将第一分离构件与定影构件的第一区域之间的第一间隙以及第 二分离构件与定影构件的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二间隙设定为规定大小。结果,与在一个分离 构件上设置多个间隙调节构件的以往结构相比,能够容易地调节定影构件与分离构件之间 的间隙。具有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定影构件具有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多个区域;所述分离机构具有多个分离构件,包括所述第一分离构件及所 述第二分离构件,所述多个分离构件在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邻排列,并且, 分别以与所述多个区域中所对应的区域之间隔开规定间隙的状态,与该所对应的区域相对;以及多个间隙调节构件,包括所述第一间隙调节构件及所述第二间隙调节构件,所述多 个间隙调节构件分别与各分离构件对应设置。采用所述结构,包括第一分离构件及第二分离构件的多个分离构件在与纸的输送 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邻排列,而且在定影构件上设置分别与各分离构件相对的多个区域, 因此可以在多个位置上设定分离构件和定影构件之间的间隙。据此,可以在所述垂直的方 向上精细地调节所述间隙。具有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分离机构还具有用于安装所对应的分 离构件的多个分离构件支架,该多个分离构件支架能够转动以便使所述分离构件相对于所 述定影构件进行接近离开;所述多个间隙调节构件分别与 所述多个分离构件支架对应设 置,通过转动所对应的分离构件支架来使所述分离构件相对于所述定影构件进行移动。采用所述结构,利用间隙调节构件指定分离构件支架的转动范围,从而能够容易 地设定各分离构件和定影构件之间的间隙。具有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分离机构还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多个间 隙调节构件的支撑构件;所述多个间隙调节构件分别是能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构件上的 螺丝构件;所述分离构件支架伴随着所述螺丝构件旋转而进行转动。采用所述结构,装有分离构件的各分离构件支架伴随着所对应的螺丝构件旋转而 转动,因此通过调节螺丝构件的旋转量来指定分离构件支架的转动范围,能够容易地设定 规定间隙。具有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定影构件是沿着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 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定影带;所述加压构件是沿着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辊 构件,该加压构件在所述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定影带之间形成所述夹缝部;所述分离机构 还具有主体框架,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多个分离构件支架以能绕同轴进行转动的状态支撑 在该主体框架上;所述支撑构件具有抵接构件,所述抵接构件保持与所述定影带的长边方 向两端部相抵接的状态,该长边方向两端部上不形成有所述区域。采用所述结构,具有抵接构件的支撑构件可转动地支撑在主体框架上,并且抵接 构件抵接在定影带的长边方向两端部上,因此即使在定影处理的过程中定影带发生热膨胀 或偏移,支撑构件也能够伴随着该热膨胀或偏移导致的定影带的变形而进行转动。由此,可 以将各分离构件和定影带之间的间隙保持在规定大小。具有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定影构件是沿着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 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定影带;所述加压构件是沿着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辊 构件,该加压构件在所述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定影带之间形成所述夹缝部;在所述夹缝部 上,按照纸在所述定影带的长边方向上的尺寸来设定让该纸通过的纸通过区域;所述多个 分离构件分别在所述定影带的长边方向上具有端部,其中相邻的分离构件的端部隔着间隙 彼此相对;所述相邻的分离构件中一个分离构件的端部和另一个分离构件的端部偏离所述 纸通过区域的长边方向两端部。采用所述结构,相邻的分离构件中一个分离构件的端部和另一个分离构件的端部 在定影带的长边方向上隔着间隙相对,并且配置在从夹缝部上设置的纸通过区域的长边方 向两端部偏离的位置上,因此可以防止通过夹缝部输送来的纸卡在所述端部之间的间隙 中。由此,能够防止卡纸发生。
具有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分离机构还具有主体框架,所述支撑 构件和所述多个分离构件支架以能绕同轴进行转动的状态支撑在该主体框架上;以及多个 弹簧构件,分别配置在所述支撑构件和各分离构件支架之间,所述多个分离构件支架分别 具有支架主体部,用于安装所述分离构件;以及延设部,从所述支架主体部延伸,所述螺 丝构件的端部抵接在该延设部上;其中所述弹簧构件的作用力使所述分离构件支架的延设 部拉向所述支撑构件,以让所述支架主体部向所述定影构件转动。具有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分离机构还具有主体框架,所述多个 分离构件支架以能绕同轴进行转动的状态支撑在该主体框架上;以及多个弹簧构件,分别 配置在所述支撑构件和各分离构件支架之间;其中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所述螺丝构件的端 部,该螺丝构件的端部能够旋转;所述多个分离构件支架分别具有支架主体部,用于安装 所述分离构件;以及延设部,从所述支架主体部延伸,所述螺丝构件的轴部能旋转地支撑在 该延设部上;其中所述弹簧构件的作用力使所述分离构件支架的延设部离开所述支撑构 件,以让所述支架主体部向所述定影构件转动。
权利要求
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影构件;加压构件,抵接于所述定影构件,并在与该定影构件之间形成夹缝部,其中所述定影构件及所述加压构件在所述夹缝部中按压挟持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并且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纸上;以及分离机构,配置在所述纸的输送方向上比所述定影构件更靠下游的位置,用于从所述定影构件揭下受到定影处理后的所述纸,其中,所述定影构件具有在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定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分离机构具有第一分离构件,以与所述定影构件的所述第一区域之间隔开第一间隙的状态,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配置;第二分离构件,配置在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不同于所述第一分离构件的位置,并且以与所述定影构件的所述第二区域之间隔开第二间隙的状态,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第一间隙调节构件,使所述第一分离构件相对于所述定影构件的所述第一区域进行移动来调节所述第一间隙;以及第二间隙调节构件,使所述第二分离构件相对于所述定影构件的所述第二区域进行移动来调节所述第二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构件具有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多个区域, 所述分离机构具有多个分离构件,包括所述第一分离构件及所述第二分离构件,所述多个分离构件在与 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邻排列,并且,分别以与所述多个区域中所对应的区域 之间隔开规定间隙的状态,与该所对应的区域相对;以及多个间隙调节构件,包括所述第一间隙调节构件及所述第二间隙调节构件,所述多个 间隙调节构件分别与各分离构件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还具有用于安装所对应的分离构件的多个分离构件支架,该多个分离构 件支架能够转动以便使所述分离构件相对于所述定影构件进行接近离开,所述多个间隙调节构件分别与所述多个分离构件支架对应设置,通过转动所对应的分 离构件支架来使所述分离构件相对于所述定影构件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还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多个间隙调节构件的支撑构件, 所述多个间隙调节构件分别是能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构件上的螺丝构件, 所述分离构件支架伴随着所述螺丝构件旋转而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构件是沿着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定影带, 所述加压构件是沿着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辊构件,该加压构件在所 述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定影带之间形成所述夹缝部,所述分离机构还具有主体框架,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多个分离构件支架以能绕同轴进 行转动的状态支撑在该主体框架上, 所述支撑构件具有抵接构件,所述抵接构件保持与所述定影带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相抵接的状态,该长边方向两端部 上不形成有所述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构件是沿着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定影带, 所述加压构件是沿着与所述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辊构件,该加压构件在所 述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定影带之间形成所述夹缝部,在所述夹缝部上,按照纸在所述定影带的长边方向上的尺寸来设定让该纸通过的纸通 过区域,所述多个分离构件分别在所述定影带的长边方向上具有端部,其中相邻的分离构件的 端部隔着间隙彼此相对, 所述相邻的分离构件中一个分离构件的端部和另一个分离构件的端部偏离所述纸通 过区域的长边方向两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机构还具有主体框架,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多个分离构件支架以能绕同轴进行转动的状态支撑在 该主体框架上;以及多个弹簧构件,分别配置在所述支撑构件和各分离构件支架之间, 所述多个分离构件支架分别具有 支架主体部,用于安装所述分离构件;以及延设部,从所述支架主体部延伸,所述螺丝构件的端部抵接在该延设部上,其中, 所述弹簧构件的作用力使所述分离构件支架的延设部拉向所述支撑构件,以让所述支 架主体部向所述定影构件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机构还具有主体框架,所述多个分离构件支架以能绕同轴进行转动的状态支撑在该主体框架上;以及多个弹簧构件,分别配置在所述支撑构件和各分离构件支架之间,其中, 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所述螺丝构件的端部,该螺丝构件的端部能够旋转, 所述多个分离构件支架分别具有 支架主体部,用于安装所述分离构件;以及延设部,从所述支架主体部延伸,所述螺丝构件的轴部能旋转地支撑在该延设部上,其中,所述弹簧构件的作用力使所述分离构件支架的延设部离开所述支撑构件,以让所述支 架主体部向所述定影构件转动。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部,在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定影装置,使所述纸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该纸上, 其中,所述定影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及具有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包括定影构件、加压构件以及分离机构,该分离机构用于从定影构件揭下纸,并且具有第一分离构件,以与定影构件的第一区域之间隔开第一间隙的状态,与该第一区域相对配置;第二分离构件,以与定影构件的第二区域之间隔开第二间隙的状态,与该第二区域相对配置;第一间隙调节构件,使第一分离构件相对于定影构件的第一区域进行移动来调节第一间隙;以及第二间隙调节构件,使第二分离构件相对于定影构件的第二区域进行移动来调节第二间隙。由此,分离结构可以容易地调节与定影辊之间形成的间隙。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1819396SQ20101011995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6日
发明者中嶋荣次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