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35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连接器,特别涉及具有防水性的光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众所周知的光连接器具备壳部件、绝缘件、套箍、封装部件和光纤 保持部件(参照日本特开平10-311933号(段落0016 0022,图1))。壳部件是大体圆筒状,在其外周面形成凸缘状的壳保持部。在壳部件的前端部的 内周面形成突起,在壳部件的后端部的内周面沿周向形成槽,在槽中可拆装地安装止动部 件。绝缘件是大体圆筒状,插入于壳部件,由壳部件的突起和止动部件固定。在绝缘件上形成通孔。通孔向光连接器相对于配合侧光连接器进行嵌合、脱离的方向延伸。在通孔 的后端部的内周面形成阴螺纹。通孔的前端部的内径比通孔其他部分的内径小,通孔其他 部分的内径大体相等。套箍是大体圆筒状,保持光纤软线的一端部的光纤线材。套箍具有凸缘状的套箍 保持部。套箍插入于绝缘件的通孔。套箍的前端部从通孔前端部突出。套箍的套箍保持部 与绝缘件的通孔内的台阶面(与通孔的前端部的后方邻接的台阶面)相碰。封装部件由弹性部件形成,是大体环状,安装在套箍的后端部。封装部件阻止水经 过通孑L。光纤保持部件是大体圆筒状,具有光纤通孔。在光纤通孔中穿过光纤软线。另外, 在光纤通孔的前端部插入套箍的后端部。在光纤保持部件的后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拧入到绝 缘件的阴螺纹内的阳螺纹。接着,对该现有技术的光连接器的组装进行说明。预先使光纤软线穿通于光纤保持部件,同时在安装了封装部件的套箍上保持光纤 软线的一端部的光纤线材。 首先,将绝缘件插入到壳部件,直到绝缘件与壳部件的突起相碰。若绝缘件与壳部件的突起相碰的话,则将止动部件安装在壳部件的槽中而将绝缘 件固定于壳部件。接着,将安装了封装部件的套箍插入到绝缘件的通孔,利用夹具等将套箍压入到 通孔的前端部。当压入套箍后,套箍的前端部从通孔向前方突出。最后,将光纤保持部件插入到绝缘件的通孔,使光纤保持部件的阳螺纹拧入到绝 缘件的阴螺纹内,在光纤保持部件的前端将封装部件按压到套箍的套箍保持部。经由以上的作业工序完成光连接器的组装。在上述的光连接器中,在将安装了封装部件的套箍插入到绝缘件的通孔、利用夹 具等压入到通孔的前端部时,由于封装部件在摩擦通孔的内周面(特别是阴螺纹的部分) 的同时进行移动,所以有损伤封装部件的危险。其结果,存在无法获得光连接器的防水性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组装时难于损伤密封 部件的光连接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连接器,其具备具有通孔的壳体,插入于 所述通孔的插入部件,保持光纤并收纳于上述通孔的保持部件,安装于所述保持部件的外 周面并阻止流体经过所述通孔的密封部件;在所述壳体的通孔的中途形成以压缩状态收纳 所述密封部件的密封部件收纳部,在所述插入部件上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件插入于所述通孔 时将所述密封部件压入到所述密封部件收纳部的压入部。根据本发明的光连接器的构成,在通过插入于壳体的通孔的插入部件的压入部将 密封部件压入到位于通孔中途的密封部件收纳部时,密封部件被压缩,利用其复原力使密 封部件被压在密封部件收纳部的内周面和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产生高的密封力。另外,在密 封部件被压入位于壳体的通孔的中途的密封部件收纳部时,开始与通孔的内周面接触。即, 密封部件在被压入到密封部件收纳部之前都不与通孔的内周面接触。优选的是,所述保持部件由保持所述光纤的套箍和凸缘部件构成,该凸缘部件安 装在套箍的插入部件侧端部并具有在所述插入部件插入于所述通孔时接挡所述密封部件 的凸缘部,在所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形成凹部,在所述壳体的通孔的内周面形成可嵌合于所 述凹部的凸部。优选的是,在所述插入部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件插入于所述通孔时从所述通孔向 外部突出的操作部。根据本发明,在组装光连接器时难以损伤密封部件。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基于附图的以下所述详细的说明 变得更为明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与光适配器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光连接器和光适配器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光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光连接器的壳体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壳体的后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光连接器的壳体的剖视图。图7是图2所示的光连接器的保持部件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保持部件的后视图。图9是图1所示的光适配器的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光适配器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在壳体插入了保持部件的一部分的状态的光连接器和光适配器的剖 视图。图12是表示密封部件即将收纳在壳体的密封部件收纳部之前的状态的光连接器和光适配器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在壳体的密封部件收纳部收纳了密封部件的状态的光连接器和光适 配器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在密封部件收纳部收纳了密封部件后从壳体拔出插入部件的状态的 光连接器和光适配器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在壳体拧入插入部件的状态的光连接器和光适配器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在光连接器连接光适配器之前的状态的光连接器和光适配器的立体 图。图17是表示在光适配器连接配合侧光连接器之前的状态的光适配器和配合侧光 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在光适配器连接了配合侧光连接器的状态的光适配器和配合侧光连 接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光连接器1与光适配器20组合使用。如图2、图3所示,光连接器1具有壳体3、插入部件5、保持部件7、密封部件9、 套筒11和密封部件12。光连接器1与光纤软线19连接,固定在面板17上。光纤软线19 由光纤线材191、覆盖光纤线材191的二次覆盖层192和覆盖二次覆盖层192的外皮193构 成,该光纤线材191由光纤及覆盖该光纤的一次覆盖层构成,该光纤由未图示的纤维状的 芯及覆盖该芯的包层构成。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壳体3具有板状部31、方筒状部32和圆筒状部33。板状部31是矩形,在板状部31的角部分别形成螺纹插入孔311。在板状部31的 圆筒状部33侧的面上形成槽312。在从壳体3的后侧看槽312时,槽312包围圆筒状部 33 (参照图5)。方筒状部32位于板状部31的前侧。在方筒状部32的两个角部分别形成导向孔 321。两个导向孔321位于同一对角线上。在方筒状部32的两侧面形成销插入孔322 (参 照图4)。销35插入于销插入孔322,固定在方筒状部32 (参照图3)。在方筒状部32的图 4的上面形成键槽323。圆筒状部33位于板状部31的后侧。在壳体3的中心部形成通孔34。如图6所示,通孔34的内径不是一定的。通孔 34由套箍保持部341、凸缘收纳部342、密封部件收纳部343、收纳部344、阴螺纹部345及接 受部346构成。这些部分341、342、343、344、345、346从壳体3的前侧(图6左侧)向后侧 (图6右侧)以接受部346、套箍保持部341、凸缘收纳部342、密封部件收纳部343、收纳部 344及阴螺纹部345的顺序排列。在壳体3相对光适配器20进行嵌合、脱离的方向D上,套箍保持部341位于通孔 34的大体中间位置,套箍保持部341的内径与其他部分(凸缘收纳部342等)的内径比较 是最小的。凸缘收纳部342与套箍保持部341的后侧相连。凸缘收纳部342的内径比套箍 保持部341的内径大。在凸缘收纳部342的内周面形成凸部342a(参照图5)。密封部件收纳部343与凸缘收纳部342的后侧相连。密封部件收纳部343的内径比凸缘收纳部342 的内径大。收纳部344与密封部件收纳部343的后侧相连。收纳部344的内径比密封部件 收纳部343的内径大。阴螺纹部345与收纳部344的后侧相连。阴螺纹部345的内径比收 纳部344的内径小。接受部346与套箍保持部341的前侧相连。接受部346具有大径部分 346a和小径部分346b。大径部分346a位于小径部分346b的前侧。大径部分346a的内径 比小径部分346b的内径大。如图2所示,插入部件5具有压入部51、阳螺纹部52和操作部53,除了操作部53 以外都插入在壳体3的通孔34中。压入部51是圆筒状,阳螺纹部52拧入到通孔34的阴 螺纹部345时,被插入密封部件收纳部343。阳螺纹部52是圆柱状,与压入部51的后侧相 连。阳螺纹部52的外径比压入部51的外径大。阳螺纹部52拧入到阴螺纹部345。在插入 部件5的中心部形成通孔54。如图2所示,保持部件7保持光纤线材191,收纳于壳体3的通孔34中。如图7所 示,保持部件7由套箍71和凸缘部件72构成。在图7剖切了保持部件7的上半部分。套箍71例如为氧化锆制,如图7所示是大体圆筒状。在套箍71的中心部形成保持 孔711。在保持孔711插入光纤软线19的光纤线材191,光纤线材191保持在套箍71中。 在套箍71的后端部形成锥面712。锥面712与保持孔711的内周面相连。锥面712将光纤 线材191导向保持孔711。凸缘部件72例如为不锈钢制,具有凸缘部721、大径部722和小径部723。在凸缘 部721的外周面等间隔地形成四个凹部721a。凸缘部721收纳在壳体3的通孔34的凸缘 收纳部342中。此时,壳体3的凸部342a与四个凹部721a中的一个凹部721a嵌合。由 此,阻止保持部件7的转动。另外,通过从四个凹部721a之中适当选择与凸部342a嵌合的 凹部721a,可调节光纤线材191相对配合侧光纤线材(未图示)的绕光轴的位置。大径部 722与凸缘部721的后侧相连。大径部722的外径比凸缘部721的外径小。小径部723与 大径部722的后侧相连。小径部723的外径比大径部722的外径小。在凸缘部件72的中心部形成大径孔724和小径孔725。大径孔724沿保持部件7 的纵向L从凸缘部721的前端面延伸到大径部722的中间位置。大径孔724接受套箍71 的后端部。套箍71的后端部保持在大径部722。小径孔725沿纵向L从大径部722的中间 位置延伸到小径部723的后端。小径孔725使光纤软线19的光纤线材191通向套箍71的 保持孔711,同时接受二次覆盖层192的前端部。小径孔725的外径与光纤软线19的外皮 193的外径大体相同。如图2、图7所示,密封部件9安装在凸缘部件72的大径部722的外周面,与凸缘 部721接触。密封部件9由弹性部件形成,大体呈环状,例如为0型环。密封部件9在安装 于大径部722的状态下收纳于壳体3的通孔34的密封部件收纳部343。此时,密封部件9 由大径部722的外周面和密封部件收纳部343的内周面夹着,成为在密封部件9的径向(外 径方向)被压缩的状态。如图2所示,套筒11接受凸缘部件72的小径部723和光纤软线19的外皮193的 前端部,连结保持部件7与光纤软线19。如图2所示,密封部件12收纳于壳体3的板状部31的槽312中,在将板状部31 利用螺钉18固定在面板17上时,密封部件12将板状部31和面板17之间密封。
如图9、图10所示,光适配器20具有壳体21、开口套筒22、套筒支架23、板24和 杆25。壳体21具有壳体本体211和嵌合部212。嵌合部212与壳体本体211的后面相 连。在嵌合部212的上部形成键槽212a。在嵌合部212嵌合配合侧光连接器40 (参照图 17、图 18)。开口套筒22收纳并保持在套筒支架23中。套筒支架23由第一支架部件231和第二支架部件232构成。 板24由第一支架部件231和第二支架部件232夹着。在板24设有一对导向销 241。导向销241插入到光连接器1的壳体3的导向孔321 (参照图16)。板24利用螺钉 26固定于壳体本体211的前面。杆25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21上。在杆25的前端部形成钩部251。钩部251挂在 光连接器1的销35 (参照图16)上。由此,光适配器20锁定在光连接器1上。接着,基于图11至图15对光连接器1的组装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1至图15中, 光适配器20与光连接器1的壳体3嵌合,但在壳体3中组装保持部件7、套筒11、密封部件 9及插入部件5时,在壳体3中也可以不嵌合光适配器20。如图11所示,首先,使安装了密封部件9的凸缘部件72与套箍71组合,经由凸缘 部件72将光纤软线19的光纤线材191插入到套箍71中,同时将光纤线材191粘接于套箍 71。此时,事先将光纤软线19穿通于插入部件5及套筒11。另外,光纤软线19的外皮193 的前端与凸缘部件72的小径部723的后端相碰。接着,使套筒11移动直到与凸缘部件72的大径部722相碰。其后,如图12所示,握住套筒11,将套筒11插入通孔34,直到安装在凸缘部件72 上的密封部件9与壳体3的通孔34的密封部件收纳部343的后端相碰。此时,由于套箍71 插入到光适配器20的开口套筒22,所以可抑制套箍71的晃动。接着,如图13所示,将插入部件5插入通孔34内,直到插入部件5的阳螺纹部52 与通孔34的阴螺纹部345相碰(此时,不进行将插入部件5拧入通孔34的动作)。其结 果,密封部件9由插入部件5的压入部51压入到通孔34的密封部件收纳部343内。压入 到密封部件收纳部343的密封部件9成为在其径向被压缩的状态,将通孔34密封。其后,如图14所示,将插入部件5从通孔34暂时拉出。其结果,由于可从外部看 到收纳在密封部件收纳部343的密封部件9,所以可确认密封部件9是否未扭曲或破损。最后,如图15所示,将插入部件5再次插入到通孔34中,将插入部件5的阳螺纹 部52拧入到壳体3的阴螺纹部345。其结果,密封部件9由插入部件5的压入部51按压, 在密封部件收纳部343内向前方移动。经过以上的工序,光连接器1的组装完成。接着,基于图16至图18对经由光适配器20连接光连接器1和配合侧光连接器40 的作业进行说明。如图16所示,首先,使光适配器20与固定于面板17的光连接器1面对,将光适配 器20的一对导向销241 (在图16只表示一个导向销241)分别插入到光连接器1的导向孔 321。其结果,光适配器20的开口套筒22(参照图2)被向嵌合、脱离方向D引导,相对而言 光连接器1的套箍71被插入到开口套筒22内。开口套筒22内的套箍71由开口套筒22切实地保持住。接着,使光适配器20的杆25转动,将杆25的钩部251挂在光连接器1的销35上, 将光适配器20固定在光连接器1上(参照图17)。最后,如图17所示,使配合侧光连接器40与光适配器20面对,沿嵌合、脱离方向 D将配合侧光连接器40插入到光适配器20的嵌合部212。此时,如图18所示,将配合侧光 连接器40的键41插入到光适配器20的嵌合部212的键槽212a中。由此,可防止配合侧 光连接器40与光适配器20的异常嵌合。通过以上的作业,光连接器1和配合侧光连接器40经由光适配器20而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密封部件9被压入到通孔34的中途的密封部件收纳部 343之前,密封部件9都不被压缩,在被压入到密封部件收纳部343时密封部件9开始压缩, 所以,与当密封部件被插入到壳体的通孔时立刻被压缩、一边摩擦通孔的内周面一边配置 在规定位置(密封部件固定位置)的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较,可抑制密封部件9的损伤。另外,在密封部件9被压入到密封部件收纳部343以后,只要将插入部件5从通孔 34中拉出,则可从外部用肉眼确认收纳到密封部件收纳部343的密封部件9是否正常收纳 在密封部件收纳部343中或者密封部件9是否未损伤。此时,由于插入部件5未被拧入通 孔34,所以可简单地将插入部件5从壳体3取出,迅速进行密封部件9的确认作业。进而,由于光连接器1具有套筒11,所以,可握住套筒11将光纤软线19的光纤线 材191插入壳体3的通孔34中,可减少光纤线材191损伤的危险。另外,由于插入部件5具有操作部53,所以通过对操作部53进行操作可简单操作 插入部件5。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7是由套箍71和凸缘部件72构成的,但保 持部件也可以只由套箍构成。另外,上述的插入部件5具有从通孔34突出的操作部53,但也不一定需要从通孔 34突出的操作部53。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套箍71保持光纤线材191 (经由一次覆盖层间接地保 持光纤),但套箍71也可以直接保持光纤,或者也可以经由一次覆盖层以及二次覆盖层192 来间接地保持光纤。以上说明本发明理想的实施方式,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 思及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权利要求
一种光连接器,该光连接器具备具有通孔的壳体,插入于所述通孔的插入部件,保持光纤、收纳于所述通孔的保持部件,以及安装于所述保持部件的外周面、阻止流体经过所述通孔的密封部件;在所述壳体的通孔的中途,形成有以压缩状态收纳所述密封部件的密封部件收纳部,在所述插入部件上,设有在所述插入部件插入于所述通孔时将所述密封部件压入到所述密封部件收纳部的压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由保持所述光纤的套箍 和凸缘部件构成,该凸缘部件安装在该套箍的插入部件侧端部,并具有在所述插入部件插 入于所述通孔时接挡所述密封部件的凸缘部;在所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部,在所述壳体的通孔的内周面形成有能够 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部件上,设有在所述插入部 件插入于所述通孔时从所述通孔向外部突出的操作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部件上,设有在所述插入部 件插入于所述通孔时从所述通孔向外部突出的操作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在组装时难以损伤密封部件的光连接器。在壳体的通孔的中途形成以压缩状态收纳密封部件的密封部件收纳部。在插入部件插入于通孔时,插入部件的插入部将密封部件压入到密封部件收纳部。
文档编号G02B6/38GK101840035SQ201010135400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8日
发明者岛津秀人, 户田武男, 是枝雄一, 片木山直干 申请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