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39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整合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触控面板领域相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得以简化工艺,提升面板强化度及良率的整合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常见种类有电阻式、电容式、超音波式、光学(红外线)式等,其中,最广泛应用者是为电阻式,其次为电容式。又电容式触控面板其优点在于可防水、防刮、透光度高与适用温度范围大等。因此,虽然电容式触控面板本身价位较高,但随着技术的成熟,亦已逐渐跨入小尺寸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市场中。现有触控面板结构与环境接触的最外层是通常使用一强化玻璃基板,然后粘接一感应层,常用例如使用氧化铟锡(ITO)作为其导电材质,将触控面板部分整合后再与显示面板(即背光模块)为一结合,形成完整的触控显示装置。如上所述,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感应层间过去是利用一光学胶将二者粘合设置。另外,在所述玻璃基板四周缘,亦多会印刷一图像层黑框,用以遮蔽线路。然而,现有的图像层印刷后与所述玻璃基板间皆呈现为一直角的接触,因此在后续粘着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感应层时,常出现披覆度不佳,甚至造成有高度落差的问题。加上所述ITO感应层在蚀刻感应线路后,使用时常有因所述蚀刻线路开槽高低落差而造成画面表现上的影响,而使其良率降低。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是提出一种整合式触控面板,用以改善现有使用光学胶粘合的缺失,而改采低温溅镀方式镀膜,以有效降低触控面板厚度,且厚度减少相对于透光率上,可直接提高透光效率。同时对于将光学膜溅镀于感应层上的设置,可有效改善因蚀刻线路开槽的高低落差而造成画面表现上的影响。另外对于图像层的设置亦有别于现有的配置,使后续镀膜的披覆度大幅提升,而不致产生高度落差的问题,同时对于整体面板的硬度亦可大幅提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将图像层涂布于透明基板周缘时,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而后再利用溅镀技术叠设光学膜或感应层于上。由于所述图像层的非直角设置,是可使所述光学膜或所述感应层得以完整披覆于上,又良率上亦得以提升。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整合式触控面板,包含一透明基板、一图像层、一第一光学膜及一第一感应层。所述图像层,是以涂布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面周缘,又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所述第一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及所述第一感应层,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本发明的所述透明基板是可选自玻璃或高分子塑胶其中之一。其结构更可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
所述整合式触控面板更可包含一第二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及更可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或是更可包含一第一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而后更可包含一第三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及一第二感应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三光学膜;接续更可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或是更包含一屏蔽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接续更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屏蔽层。本发明更包含所述第一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后,更叠设一第二感应层于所述第一隔离层;及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或是更可包含一第二感应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一第二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及一屏蔽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隔离层;及更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屏蔽层。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亦提出一种整合式触控面板,包含一透明基板;一图像层,是以涂布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面周缘,又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一第一感应层,是叠设于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及一第一光学膜,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其结构更可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或是更包含一第一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 一第二感应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及一第二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而后更可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或是更可包含一第二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及一屏蔽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隔离层。而后更可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屏蔽层。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亦提出一种整合式触控面板,包含一种整合式触控面板, 包含一透明基板;一图像层,是以涂布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面周缘,又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一第一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一第一感应层,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一第二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一第一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一第三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一第二感应层,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三光学膜;一第四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及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四光学膜。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亦提出一种整合式触控面板,包含一种整合式触控面板, 包含一透明基板;一图像层,是以涂布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面周缘,又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一第一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一第一感应层,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一第二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一第一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一第三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一第二感应层,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三光学膜;一第四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一屏蔽层,是叠设于所述第四光学膜;及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屏蔽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提供如前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全程温度是控制在低于200°C以下,而使得本发明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强度及稳固度大幅提升,而其工艺步骤包含切割成形多个透明基板;涂布一图像层于所述多个透明基板的一侧周缘,并使各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各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及溅镀一感应层于各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另外,在溅镀所述感应层于各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步骤前及/或后,更包含成形至少一光学膜,而使所述光学膜置于所述感应层的一侧或两侧面。本发明的功效在于省略现有使用光学胶用以粘合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感应层的方式,改利用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而使得利用溅镀技术叠设光学膜或感应层于上时得以完整披覆,使结构的良率得以提升。同时在各感应层上或下单独或分别附加有一或二层光学膜,用以遮蔽因蚀刻线路而造成的金属开槽不致影响使用时的解析度及视觉感。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一);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二);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三);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四);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五);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六);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七);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八);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九);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十);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十一);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剖视图;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一);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二);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三);图1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四);图1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五);图1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剖视图;图2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剖视图;图2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制造方法流程图(一);图2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制造方法流程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透明基板;2-图像层;3a_第一光学膜;3b_第二光学膜;3c_第三光学膜;3d-第四光学膜;4a-第一感应层;4b-第二感应层;5-保护膜;6a-第一隔离层; 6b-第二隔离层;7-屏蔽层;S80 S85-步骤。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发明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剖视图。由图观之,本实施例为一整合式触控面板结构,而后再附加一显示面板(图未显示)与的结合后而为一完整的一面板。所述整合式触控面板包含一透明基板1、一图像层2、一第一光学膜3a及一第一感应层如。
所述透明基板1即为触控面板与外界直接接触的表面,故其特性上多会增加其强化度,以达到保护及防刮等目的。于此所述透明基板1是可选自玻璃或高分子塑胶其中之一。例如采用玻璃材质时,会先将其切割成形为多个小片玻璃,其厚度约可为0. 5 1. 8mm, 而后再加以强化之。强化的方式例如可使用硝酸钾等其他化学药剂进行浸泡。所述图像层2,主要是用以遮蔽触控面板边缘的讯号导线部分,于此是可以涂布油墨的方式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面周缘,其厚度约为2-15 μ m。又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目的为使后续叠设的其他结构是可完整地披覆于上。而控制网印形成非直角的条件是可使用例如以油墨黏度10 300dPa. s ;网版条件50 400mesh tetron screen ;张力min 15N的环境参数实施。接着在叠设所述第一感应层如前,先行叠设所述第一光学膜3a于所述图像层2 与未受所述图像层2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1区域。其主要目的是为使后续的第一感应层 4a因蚀刻所造成的电路金属开槽,在使用时形成高低起伏的视觉影响降到最低。而实现所述第一光学膜3a的方式是可使用溅镀、喷雾或涂布方式实现光学薄膜,其厚度控制上约 < 200nm。承上所述,接着便叠设所述第一感应层如以溅镀方式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3a上, 例如为ITO透明导电膜,其厚度约为10-100歷。而制备的方式例如可以真空DC及RF磁控溅镀镀膜沉积技术为主,另外其它亦可采用层状溅镀、喷雾热解法、脉冲激光镀膜、电弧放电离子镀膜、反应性蒸镀、离子束溅镀、CVD等。请再参阅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一)。本实施例形态是再多附加一第二光学膜北而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如。目的及工艺方式与厚度皆与前述的所述第一光学膜3a相同,于此不再赘述。请再参阅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二)。本实施例相较于前述附加形态剖视图(一)结构,是再多附加一保护膜5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北。其目的是为保护所述整合式触控面板结合于所述显示面板时免于刮伤毁损。其工艺方式是可采用印刷、喷雾或涂布方式实现,而其保护膜5的厚度约为< 20um。请再参阅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三)。本实施例相较于前述附加形态剖视图(一)结构,是更包含一第一隔离层6a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如。 所述第一隔离层6a是使后续形成一第二感应层4b与所述第一感应层如间设有所述第一隔离层6a(如图5所示),即用以当触控时,因所述第一感应层如及所述第二感应层4b产生电容效应,进而获得感应讯号,并传送至一处理器以进行感应位置的计算,以达到触控的目的。请再参阅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四)。本实施例相较于前述附加形态剖视图(三)结构,是更包含一第三光学膜3c是于叠设所述第二感应层4b 前,先行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6a。本处所述第三光学膜3c的附加是与前述的所述第一光学膜3a及所述第二光学膜北的目的相同,于此不再赘述。请再参阅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五)。本实施例相较于前述附加形态剖视图(四)结构,是更包含一保护膜5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4b。保护膜5与前述相同,是保护所述整合式触控面板结合于所述显示面板时免于刮伤毁损。其工艺方式是可采用印刷、喷雾或涂布方式实现,而其保护膜5其厚度约为< 20um。
请再参阅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六)。本实施例相较于前述附加形态剖视图(四)结构,是更包含一屏蔽层7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4b。所述屏蔽层7是用以阻挡其他电磁讯号的干扰。工艺上是以溅镀的方式实现,其厚度约为 IO-IOOnm0请再参阅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七)。本实施例相较于前述附加形态剖视图(六)结构,是更包含一保护膜5叠设于所述屏蔽层7,其保护膜5 与前述目 的相同,是保护所述整合式触控面板结合于所述显示面板时免于刮伤毁损。其工艺方式是可采用印刷、喷雾或涂布方式实现,而其保护膜5其厚度约为< 20um。请再参阅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八)。本实施例相较于前述附加形态剖视图(三)结构,是二层感应层结构而更包含一第二感应层4b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6a ;及一保护膜5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4b。而其保护膜5的目的与前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请再参阅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九)。本实施例相较于前述附加形态剖视图(三)结构,是二层感应层结构而更包含一第二感应层4b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6a ;—第二隔离层6b,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4b ;及一屏蔽层7,是叠设于所述第二隔离层6b。其所述第二隔离层6b是使所述第二感应层4b与所述屏蔽层7间相互绝缘之用,而所述屏蔽层7则为一可阻挡噪声的透明防护层,是以溅镀的方式实现,其厚度约为10-100nm。请再参阅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十)。本实施例相较于前述附加形态剖视图(九)结构,是更包含一保护膜5叠设于所述屏蔽层7,其保护膜 5的目的与前述相同,于此不再赘述。请再参阅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十一)。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结构,是更包含一保护膜5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4a,其保护膜5的目的与前述相同,于此不再赘述。请再参阅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剖视图。本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仅于所述第一感应层4a与所述第一光学膜3a结构位置互调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至于其各层的结构目的与工艺方式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请再参阅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一)。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二实施例结构,是更包含一保护膜5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3a。其目的是为保护所述整合式触控面板结合于所述显示面板时免于刮伤毁损。其工艺方式是可采用印刷、喷雾或涂布方式实现,而其保护膜5的厚度约为< 20um。请再参阅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二)。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二实施例结构,是更包含一第一隔离层6a,是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3a ;—第二感应层4b,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6a ;及一第二光学膜3b,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4b。 形成所述第二感应层4b并与所述第一感应层4a间设有所述第一隔离层6a,即用以当触控时,因所述第一感应层4a及所述第二感应层4b产生电容效应,进而获得感应讯号,并传送至一处理器以进行感应位置的计算,以达到触控的目的。另外所述第一光学膜4a与所述第二光学膜3b的目的是为降低因蚀刻所造成的电路金属开槽于使用时形成高低起伏影响其视觉感,让使用者于使用时画面表现上较佳。
请再参阅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三)。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二),是更包含一保护膜5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 3b,其保护膜5的目的与前述相同,于此不再赘述。请再参阅图1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四)。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二),是更包含一第二隔离层6b,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3b ;及一屏蔽层7,是叠设于所述第二隔离层6b。其所述第二隔离层6b是使所述第二感应层4b与所述屏蔽层7间相互绝缘之用,而所述屏蔽层7则为一可阻挡噪声的透明防护层,是以溅镀的方式实现,其厚度约为lO-lOOnm。请再参阅图1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五)。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形态剖视图(四),是更包含一保护膜5叠设于所述屏蔽层7, 其保护膜5的目的与前述相同,于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1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剖视图。由图观之,本实施例为一整合式触控面板结构,而后再附加一显示面板(图未显示)与的结合后而为一完整的一面板。所述整合式触控面板包含一透明基板1 ;一图像层2,是以涂布设于所述透明基板1的一侧面周缘, 又所述图像层2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1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一第一光学膜 3a,是叠设于所述图像层2与未受所述图像层2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1区域;一第一感应层 4a,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3a ;—第二光学膜3b,是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4b ;—第一隔离层6a,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3b ;—第三光学膜3c,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6a ; 一第二感应层4b,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三光学膜3c ;—第四光学膜3d,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4b ;及一保护膜5,是叠设于所述第四光学膜3d。本实施例是包含有二层感应层,且所述二层感应层是分别上下皆覆有光学膜,即所述第一感应层4a上下分别覆有所述第一光学膜3a及所述第二光学膜3b ;所述第二感应层4b上下分别覆有所述第三光学膜3c及所述第四光学膜3d。而后在于此二上下覆有光学膜的感应层间设置所述第一隔离层6a将彼此绝缘隔离,最后再覆以一保护膜5用以与所述显示面板间结合后所述触控面板线路得以保护。至于各层的功能与工艺方式皆与上述所提及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2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剖视图。由图观之,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大致相同,仅于设置所述保护膜5前,先覆以一屏蔽层7于所述第四光学膜3d上,而后再覆以所述保护膜5。至于各层的功能与工艺方式皆与上述所提及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图2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制造方法流程图(一)。本流程为实现如图1所示的整合式触控面板结构的制造方法。首先在制作环境的控制温度是全程维持在200°C以下。 而利用大片的透明基板,例如一玻璃材质进行切割,而成形为多个透明基板S80,此处的切割方式是可利用CNC切割机、仿形切割机、激光切割机等,裁切成型。而通常于切割成形的后会再对其硬度进行强化,例如以硝酸钾等进行化学浸泡,提升其硬度。接续涂布一图像层于所述多个透明基板的一侧周缘,并使各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各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S82。而为了要形成非直角的设置,可针对其控制条件设定如下,例如以油墨黏度10 30dPa. s ;网版条件50 400mesh tetron screen ;张力min 15N的环境参数。而其工艺后膜厚大至约为2 15um。溅镀一感应层于各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S84, 其厚度约为lO-lOOnm。此处的感应层例如为ITO透明导电膜材质而形成电极,而工艺亦可采用真空DC及RF磁控溅镀镀膜沉积技术为主,其它方式有共溅镀、层状溅镀、喷雾热解法、 脉冲激光镀膜、电弧放电离子镀膜、反应性蒸镀、离子束溅镀、CVD等方式为之。

另外为使所述感应层因蚀刻所造成的电路金属开槽,在使用时形成高低起伏的视觉影响降到最低,可在溅镀所述感应层于各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步骤前及/或后,更包含成形至少一光学膜,而使所述光学膜置于所述感应层的一侧或两侧面S83、S85。因此,本发明的整体功效上是省略现有使用光学胶用以粘合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感应层的方式,改利用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而使得利用溅镀技术叠设光学膜或感应层于上时得以完整披覆,而克服先印刷黑框图像层再镀膜的高度落差问题,使得整体结构良率得以提升。且利用镀膜方式所述图像层的油墨较不会变质,ITO感应层的阻值亦不受影响。同时在各感应层上或下单独或分别附加有一或二层光学膜,用以遮蔽因蚀刻线路而造成的金属开槽不致影响使用者于使用时画面的解析度及视觉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此等熟习此技术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透明基板;一图像层,是以涂布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面周缘,又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一第一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及一第一感应层,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是选自玻璃或高分子塑胶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一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三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及一第二感应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三光学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屏蔽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屏蔽层。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感应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及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感应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一第二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及一屏蔽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隔离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屏蔽层。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
14.一种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透明基板;一图像层,是以涂布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面周缘,又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一第一感应层,是叠设于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及一第一光学膜,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一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 一第二感应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及一第二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及一屏蔽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隔离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屏蔽层。
20.一种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透明基板;一图像层,是以涂布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面周缘,又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一第一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一第一感应层,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一第二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一第一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一第三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一第二感应层,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三光学膜;一第四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及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第四光学膜。
21.一种整合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透明基板;一图像层,是以涂布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面周缘,又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一第一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一第一感应层,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一第二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层;一第一隔离层,是叠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膜;一第三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一第二感应层,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三光学膜;一第四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层;一屏蔽层,是叠设于所述第四光学膜;及一保护膜,是叠设于所述屏蔽层。
2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全程工艺温度是控制在低于20(TC以下,其步骤包含切割成形多个透明基板;涂布一图像层于所述多个透明基板的一侧周缘,并使各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各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及溅镀一感应层于各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溅镀所述感应层于各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步骤前及/或后,更包含成形至少一光学膜,而使所述光学膜置于所述感应层的一侧或两侧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提出一种整合式触控面板,包含一透明基板、一图像层、一第一光学膜及一第一感应层。所述图像层,是以涂布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面周缘,又所述图像层内周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是呈现为一非直角设置;所述第一光学膜,是叠设于所述图像层与未受所述图像层覆盖的所述透明基板区域;及所述第一感应层,是溅镀叠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膜。或是将所述第一光学膜及所述第一感应层结构位置互换,亦为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所涵盖。通过所述图像层与所述透明基板的邻接线为一非直角设置,而可使后续结构以溅镀或是其他方式叠设时得以完整披覆。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2213850SQ201010137550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
发明者周世良, 朱子文, 李依纹, 江学墀, 王甫任, 翁健闵, 陈兴业 申请人:兆邦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冠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