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粉末收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02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及粉末收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粉末收容器。
背景技术
近来,提出了这样一种显影剂容器其中,可以保证容器的安装/拆卸能力,而无 需不必要地增大执行安装/拆卸操作的力。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9-122559提出了这样一种显影剂容器其中,在 安装于筒状容器的主体上的端部凸缘上形成有被引导部分,当该显影剂容器被插入图像形 成装置中时,该图像形成装置引导该被引导部分(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9-122559 中的图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将设置在粉末容器上的被引导部分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 置上的引导部分无意地拆卸。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容纳部 分,其容纳粉末容器,所述粉末容器呈筒状并收容粉末;以及引导部分,其引导设置在所述 粉末容器上的被引导部分,所述被引导部分包括基部,其设置有位于所述粉末容器的插入 方向的下游侧的一个端部以及位于所述插入方向的上游侧的另一个端部,所述一个端部的 一部分沿着所述粉末容器的轴向设置并且从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朝向所述粉末容器的 径向突出;第一相对部,其沿着所述轴向设置并且从所述基部沿着一个方向突出,所述第 一相对部布置成在其与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与所述外周面相对; 以及第二相对部,其沿着所述轴向设置并且从所述基部沿着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突 出,所述第二相对部布置成在其与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与所述外 周面相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被引导部分的 位于所述另一个端部的部分设置有所述第一相对部和所述第二相对部中之一以及所述基 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引导部 分呈现这样的形式其围绕所述被引导部分并且在所述引导部分中插入所述被引导部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三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引导部分包括第一 部分,其进入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和与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相对的所述第一相对部之 间;以及第二部分,其进入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和与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相对的所述 第二相对部之间。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第四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 述第二部分彼此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引导部分的开始插入所述被引导部分的入口位置。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收容在所述粉末容器中的粉末是调色剂。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粉末收容器,所述粉末收容器包括粉末容器, 其形成为筒状并且收容粉末,并且被插入图像形成装置中;以及被引导部分,其沿着所述粉 末容器的轴向设置并且具有位于所述粉末容器的插入方向的下游侧的一个端部以及位于 所述插入方向的上游侧的另一个端部,当所述粉末容器被插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时,所 述图像形成装置引导所述被引导部分,其中,从所述粉末容器的所述一个端部侧看去,所述 被引导部分的位于所述一个端部的部分形成为具有T形横截面。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第七方面所述的粉末收容器中,从所述粉末容器的所 述一个端部侧看去,所述被引导部分的下述部分形成为具有L形横截面所述被引导部分 的上述部分沿着所述插入方向位于所述被引导部分的处于所述一个端部的所述部分的上游。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第七或第八方面所述的粉末收容器中,多个所述被引 导部分设置在沿着所述粉末容器的周向的不同位置。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第七方面所述的粉末收容器中,收容在所述粉末容器 中的粉末是调色剂。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不太可能将设置在所述粉 末容器上的所述被引导部分从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所述引导部分无意地拆卸。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插入或取出所述 粉末容器所需的操作力。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更不太可能将所述被引导 部分从所述弓I导部分无意地拆卸。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更不太可能将所述被引导 部分从所述弓I导部分无意地拆卸。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在所述引导部分的有可能 发生所述被引导部分的拆卸的入口侧几乎不会发生所述被引导部分的无意拆卸。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不太可能将设置在收容调 色剂的所述粉末容器上的所述被引导部分从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所述引导部分 无意地拆卸。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不太可能将设置在所述粉 末容器上的所述被引导部分从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所述引导部分无意地拆卸。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插入或取出所述 粉末容器所需的操作力。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减小了施加在所述引导部 分和所述被引导部分之间的载荷,从而不太可能将所述被引导部分从所述引导部分无意地 拆卸。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不太可能将设置在收容调 色剂的所述粉末容器上的所述被引导部分从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所述弓I导部分无意地拆卸。


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作为所谓串联型数字彩色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图2示出图像形成单元;图3是示出粉末容器和供应机构的透视图;图4示出粉末容器;图5A和图5B示出从前端侧观察时粉末容器;图6是示出第一闸板的透视图;图7示出紧接在开始将粉末容器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中之后粉末容器的状态;图8示出插入粉末容器期间粉末容器的状态;图9示出从粉末容器的前端侧观察时在第一闸板向后移动之后粉末容器的状态;图10示出在将粉末容器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完成之后粉末容器的状态;图11示出从粉末容器的下侧观察时处于第一闸板被关闭状态的粉末容器;图12示出从粉末容器的下侧观察时处于第一闸板被打开状态的粉末容器;图13是沿着图11中的线XIII-XIII截取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容纳部分的透视图;图15是示出容纳部分的第三平坦表面的周围的视图;图16是沿着图15中的线XVI-XVI截取的剖视图;图17是沿着图14中的线XVII-XVII截取的剖视图;图18示出在开始插入粉末容器之后各个部分的状态;图19是在插入粉末容器的过程中各个部分的状态的视图;图20是示出在插入粉末容器的过程完成之后各个部分的状态的视图;图21A和图21B是示出第二突出部的操作的视图;图22示出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图23示出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中每一个的位于图14的线XXIII-XXIII上的 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图24示出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中每一个的位于图14的线XXIV-XXIV上的部 分的横截面形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示出作为所谓串联型数字彩色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构造。如图1 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图像形成系统10,其对应于各种颜色的灰度数据而形成图像; 纸张传送系统40,其传送纸张P ;图像处理部分(未示出),其对从与图像处理部分连接的 个人计算机(PC)或文档扫描装置(未示出)接收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图像处理;以及控制 部分(未示出),其控制各个部分(各个装置)的操作。图像形成系统10包括在水平方向上以恒定间隔平行布置的分别对应于黄色⑴、 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的4个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11K。图像 形成系统10还包括转印单元20,其将形成于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IlK的感光鼓12上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以及激光曝光装置30,其利用 激光束来照射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11K。图像形成系统10还包括定影装置29,该 定影装置29通过加热和加压将经由转印单元20 二次转印到纸张P上的图像定影。此外,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设置有粉末容器200Y、200M、200C和200K,各个粉 末容器容纳各种颜色的粉末并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上。还设置供应机构 100以将容纳在各个粉末容器200Y、200M、200C和200K中的粉末分别供应到安装在图像形 成单元11Y、IlMUlC和IlK内的显影装置16Y、16M、16C和16K(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中。 根据本发明的粉末容器可以容纳调色剂、树脂粉末、金属粉末等粉末。转印单元20包括驱动辊22,其驱动中间转印带21 ;张紧辊23,其向中间转印带 21施加恒定的张力;支撑辊24,其将各种颜色的叠加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纸张P上;以 及带清洁器25,其去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1上的残留调色剂。中间转印带21以恒定的张 力缠绕在驱动辊22、张紧辊23和支撑辊24上,并且中间转印带21受驱动辊22驱动以预定 速度沿附图中箭头的方向循环。激光曝光装置30包括使激光束(LB-Y、LB_M、LB_C、LB_K)偏转并用激光束执行扫 描的多面镜31、以及激光二极管(未示出)和调制器。纸张传送系统40包括堆叠部分41, 其堆叠有待记录图像的纸张P ;供应辊42,其从堆叠部分41上拾取纸张P并供应纸张P ;送 纸辊43,其将供应辊42供应的纸张逐页分离并传送纸张P ;以及传送路径44,其将经送纸 辊43逐页分离的纸张P传送给图像转印部分。纸张传送系统40还包括定位辊45,其在 调节定时(时刻)的同时将由传送路径44传送的纸张P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以及二次转 印辊46,其设置在二次转印位置并与支撑辊24挤压接触以将图像二次转印到纸张P上。纸 张传送系统40还包括排出辊47,其将经定影纸张29定影有图像的纸张P输出到图像形 成装置之外;以及堆叠部分48,其堆叠由排出辊47输出的纸张P。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 置双面传送单元49从而能够通过使经过定影装置29定影的纸张P翻转而进行双面记录。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图像形成系统10中的图像形成单元11Y、1 IMUlC和11K。图 2示出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11K。以黄色图像形成单元1IY为例来进行说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IC和1IK 包括感光鼓12Y ;充电装置13Y,其对感光鼓12Y充电;以及显影装置16Y,其对利用由激光 曝光装置30所发射的激光束LB-Y而形成于感光鼓12Y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充电装置 13Y的主要部分由布置成与感光鼓12Y接触的充电辊14Y以及对充电辊14Y进行清洁的清 洁辊15Y构成。图像形成单元IlY设置有一次转印辊17Y,该一次转印辊17Y布置成隔着中间转印 带21与感光鼓12Y对置以将显影在感光鼓12Y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 此外,图像形成单元IlY设置有鼓清洁器18Y,该鼓清洁器18Y利用与感光鼓12Y接触地设 置的清洁刮板19Y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2Y上的残留调色剂。其它图像形成单元IlMUlC和 IlK的构造与黄色图像形成单元IlY的构造相同。接下来,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基本图像形成操作。将由文档扫描装置(未示 出)读取的文档的色材反射光图像或由例如个人计算机(未示出)形成的色材图像数据输 入到图像处理部分(未示出)中作为例如8位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成分的反射率 数据。图像处理部分对所输入的反射率数据执行预定图像处理,例如,明暗校正、图像重合失调校正、明度/颜色空间转换、伽玛校正、以及例如边框删除、颜色编辑和移动编辑等各 种图像编辑。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被转换为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 (K)四种颜色成分的色材灰度数据并被输出给激光曝光装置30。激光曝光装置30响应输入的色材灰度数据将由激光二极管(未示出)输出的激 光束(LB-Y、LB-M、LB-C和LB-K)经由f- θ透镜(未示出)输出给多面镜31。多面镜31 根据各种颜色成分的灰度数据来调制入射的激光束,偏转并扫描经调制的激光束以经由成 像透镜和多个反射镜(未示出)照射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IlK中的感光鼓12。在 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IC和1IK的感光鼓12中,对已充电的表面进行曝光和扫描从而在 该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所形成的静电潜像分别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IlK 中被显影为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各种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图像。然 后,形成于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IlK的感光鼓12上的调色剂图像多重转印到中间 转印带21上。在纸张传送系统40中,供应辊42根据图像形成的定时而旋转,从而由堆叠部分41 供应纸张P。然后,被送纸辊43逐页分离的纸张P经过传送路径44传送给定位辊45并被 暂时停止。然后,定位辊45根据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21的移动定时而旋转,并 且将纸张P传送到由支撑辊24和二次转印辊46形成的二次转印位置。在二次转印位置,利 用挤压接触力和电场在慢扫描方向上依次对叠加的四种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图像进行转印。 然后,已经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在定影装置29中经过定影处理并被排出辊47堆叠 到堆叠部分48中。接下来,将详细描述供应机构100。图3是示出粉末容器200Y、200M、200C、200K和供应机构100的透视图。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供应机构100设置有与各个粉末容器200Y、200M、200C和 200K对应并容纳粉末容器200Y、200M、200C和200K的容纳部分500。此外,设置粉末传送部 分800以将从容纳于容纳部分500中的粉末容器200Y、200M、200C和200K排出的粉末传送 给显影装置16Y、16M、16C和16K。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粉末容器200Y、200M、200C和200K 构造成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侧向后侧被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中。粉末容器200Y、200M、 200C和200K还构造成通过朝着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侧抽出粉末容器以将粉末容器从图像 形成装置1上拆卸下来。图 4 示出粉末容器 200Y、200M、200C 和 200K。粉末容器 200Y、200M、200C 和 200K
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在下文中将粉末容器200Y作为实例。如图所示,粉末容器200Y形成 为圆筒形并具有预定长度。更具体地说,粉末容器200Y包括操作部分200,在将粉末容器 200Y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上以及从该图像形成装置1上拆卸粉末容器200Y时使用者操 作该操作部分200 ;以及主体部分300,其用作具有端部和另一端部的形成为圆筒形且在内 部容纳粉末的粉末容器的实例。操作部分(操作部件)200形成为一端被封闭的圆筒形形状。操作部分200在将 主体部分300的一端覆盖的状态下安装到主体部分300的一端。具体地说,操作部分200 包括基部230,其形成为圆筒形;第一突出部210,其从基部230的外周面沿着基部230的 径向突出;以及第二突出部220,其从基部230的端面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轴向突出。此 处,在第二突出部220的内侧形成有允许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的间隙(未示出),因此操作部分200具有允许容易地抽出粉末容器200Y的形状。主体部分300包括基体330,其是圆筒形的并在内部容纳粉末;以及旋转限制部 分340,其作为被引导部分的实例,并且其设置成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轴向从基体330的 外周面突出并与容纳部分500接触以用于限制粉末容器200Y在周向上的旋转。主体部分 300还包括第一闸板310,其设置为可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轴向在移动路线上移动,并且与 第二闸板320 (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相对且覆盖第二闸板320 ;以及闸板引导部分350,其 在第一闸板310和第二闸板320移动时引导第一闸板310和第二闸板320。闸板引导部分 350设置成从基体330的外周面沿着基体330的径向突出并且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轴向设 置。闸板引导部分350形成为长方体,并在各个侧面(一个侧面未被示出)具有用于引导 第一闸板310的第一导槽351,该第一闸板310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轴向设置并移动。图5A和图5B示出从前端观察时的粉末容器200Y。更具体地说,这些附图示出从 图4中的箭头V的方向观察时的粉末容器200Y。如图5A所示,在粉末容器200Y上安装存储器301。在存储器301中存储例如关于 粉末使用状态的信息、关于粉末颜色的信息、关于粉末容纳量的信息、关于粉末制造的信息 等。粉末容器200Y设置有连接部件302,该连接部件302在粉末容器200Y安装到图像形成 装置1上时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侧的被连接部件810 (参见图17)连接并从图像形成 装置1侧接受驱动力。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部件302将驱动力传递给设置在粉 末容器200Y内的传送部件(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从而通过驱动传送部件将内部粉末传 送到粉末排出口(在附图中未示出)。这里,将详细描述旋转限制部分34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沿着粉末容器200Y 的轴向的不同位置设置一对旋转限制部分340。一个旋转限制部分340设置在基体330的 一侧而另一旋转限制部分340设置在基体330的另一侧,S卩,隔着基体330而位于上述一个 旋转限制部分340所在侧的相反侧。各个旋转限制部分340形成为具有T形横截面。更详细地说,旋转限制部分340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轴向设置,并且旋转限制部 分340包括从基体330的外周面沿着基体330的径向突出的基部343。各个旋转限制部分 340具有与基部343成交叉关系(例如正交关系)并从基部343的末端部向下突出的第一 突出部341 (第一相对部的实例)。各个旋转限制部分340还设置有与基部343成交叉关 系(例如正交关系)并从基部343的末端部向上突出的第二突出部342(第二相对部的实 例)。换句话说,每个旋转限制部分340具有沿着一个方向从基部343的末端部延伸的 第一突出部341以及沿着与该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从基部343的末端部延伸的第二突出部 342。此外,换句话说,每个旋转限制部分340包括第一突出部341,该第一突出部341布置 成以一定间隙与基体330的外周面相对并且沿着基体330的外周面的切线延伸的方向布 置。类似地,每个旋转限制部分340设置有第二突出部342,该第二突出部342布置成以一 定间隙与基体330的外周面相对并且沿着基体330的外周面的切线延伸的方向布置。以与 基部343相同的方式,第一突出部341和第二突出部342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轴向设置。 此处,图5A还示出操作部分200 (参见虚线),其中,操作部分200的外形符合主体部分300 的外形。旋转限制部分340的位于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部(沿着插入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的部分形成为具有上述T形横截面。同时,旋转限制部分340的位于粉末容器200Y的 纵向中部或后端部的部分形成为具有L形横截面。此处,图5B示出沿着图4中的线VBl-VBl 和VB2-VB2截取的旋转限制部分340的剖视图,如附图所示,旋转限制部分340的位于粉末 容器200Y的纵向中部和后端部形成为具有L形横截面。具体地说,上述第一突出部341不 设置在中部和后端部,而是由基部343和第二突出部342构成旋转限制部分340。图6是示出第一闸板310的透视图。如图所示,第一闸板310形成为上部(与主体部分300的基体330相对的一侧(参 见图4))敞开的箱形。更具体地说,第一闸板310包括相对部314,其形成为平坦的矩形 并布置成与主体部分300的基体330相对;第一侧壁311,其从相对部314的长边朝向基体 330延伸;第二侧壁312,其从相对部314的另一长边朝向基体330延伸;以及第三侧壁313, 其从相对部314的两条短边中的更接近粉末容器200Y前端的短边朝向基体330延伸。第一闸板310在第一侧壁311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壁312的内表面上还包括一对第 一突出部315A、一对第二突出部315B和一对第三突出部315C,以上各对突出部布置成彼此 相对。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突出部315B的直径小于第一突出部315A的直径。此外, 第一间板310包括摆动件315D,该摆动件315D具有弹性并可以在第一侧壁311和第二侧 壁312上沿附图的上下方向摆动,并且第一闸板310还包括第四突出部315E,该第四突出部 315E设置在摆动件315D的上部并突出到第一闸板310之外。此外,将描述粉末容器200Y。图7示出紧接在将粉末容器200Y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过程开始之后粉末 容器200Y的状态。图8示出在将粉末容器200Y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过程中粉末容 器200Y的状态。虽然在上述描述中省略了说明,但是如图7所示,粉末容器200Y具有限制突出部 303,该限制突出部303设置在基体330的下部以与设置在第一闸板310上的第四突出部 315E触碰来限制第一闸板310的向后移动。在粉末容器200Y已从图像形成装置1上拆卸 的状态下,第四突出部315E与限制突出部303触碰,从而进入限制第一闸板310的向后移 动的状态。此外,在粉末容器200Y已从图像形成装置1上拆卸的状态下,设置在第一闸板 310上的第三突出部315C(参见图6)与第二闸板320的上缘部321 (第三突出部315C位于 上缘部321与基体330的外周面之间)触碰,从而限制第一闸板310的朝着背离基体330 的方向的移动。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将粉末容器200Y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中时,第四突出 部315E受到容纳部分500(参见图3)的朝着背离基体330的方向(附图中的右下方向)以 及朝着第一闸板310向后移动的方向(附图中的左下方向)的挤压(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相应地,第四突出部315E与限制突出部303之间的上述触碰被解除,并使第一闸板310向 后移动至预定位置。然后,第二间板320的上缘部321与第三突出部315C之间的上述触碰 被解除,同时第二突出部315B(参见图6)与设置在第一导槽351中的斜面(未示出)触碰, 从而第一间板310以前端部下垂的方式移动。然后,粉末容器200Y进一步向图像形成装置1内前进,但是第一闸板310的移动 受到容纳部分500限制,因此第一闸板310停止于容纳部分500的预定位置。因此,如图8 所示,露出设置在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侧的第二闸板320。在第二闸板320的上缘部321与第三突出部315C之间的触碰被解除之后,第二突出部315B(参见图6)与设置在闸板引 导部350上的第一导槽351的内壁触碰。因此,第一闸板310的移动(下垂)停止在预定位置。图9示出从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侧观察时在第一闸板310向后移动之后的状态 下粉末容器200Y。利用图9进一步描述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侧的构造。如图所示,基体330的位于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部的部分设置有斜切的平坦表面 331。该平坦表面331设置有朝着背离平坦表面331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332。该突出部 332设置为比闸板引导部350(参见图8)更接近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部。在本示例性实施 例中,闸板引导部350包括引导主体部352,其从基体330的外周面沿着基部的径向突出 并且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轴向设置;以及第一突出部353,其从引导主体部352的一个侧 面突出并且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轴向延伸。闸板引导部350还包括第二突出部354,该第二突出部354从引导主体部352的另 一侧面突出并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轴向延伸。在引导主体部352中形成通孔355来排出 容纳在粉末容器200Y中的粉末。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引导主体部分352的上表面安装 有密封部件304,该密封部件304具有弹性,形成为矩形并具有形成于中部的通孔304A。密 封部件304可以由聚氨酯橡胶或泡沫聚氨酯形成。第二闸板320具有封闭部323,其形成为平坦的并布置成与密封部件304相对以 覆盖形成于密封部件304中的通孔304A ;第一侧部327,其从封闭部323的在宽度方向上的 一个端部朝向基体330延伸;第二侧部322,其从另一个端部朝向基体330延伸;第一相对 部324,其与第一侧部327连接并布置成与封闭部323相对;以及第二相对部325,其与第二 侧部322连接并布置成与封闭部323相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353和密封部 件304保持在第一相对部324和封闭部323之间,并且第二突出部354和密封部件304保 持在第二相对部325与封闭部323之间。因此,密封部件304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图10示出在将粉末容器200Y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过程完成之后粉末容器 200Y的状态。如果从如图8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粉末容器200Y,则第二闸板320与容纳部分 500的预定部分(参见图3)触碰,从而使第二间板320停止移动。随后,使被第二间板320 封闭的密封部件304的通孔304A(参见图9)敞开。因此,如图10所示,在粉末容器200Y 的下部形成粉末排出口 307,通过该粉末排出口 307依次排出粉末。在从图像形成装置1抽出粉末容器200Y时,以相反顺序执行上述操作。也就是说, 通过使第二间板320对粉末容器200Y的主体部分300做相对运动来封闭粉末排出口 307。 此外,通过使第一闸板310做相对运动,用第一闸板310来覆盖第二闸板320。虽然已经在 上述描述中省略了说明,但是如图8所示,在第二间板320上形成有斜面326,该斜面326设 置成与上缘部321连接并且随着朝向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部移动而接近基体330。当第一 闸板310运动时,设置在第一闸板310上的第三突出部315C(参见图6)爬上斜面326。相 应地,第一闸板310的前端部接近基体330并且第二闸板320被第一闸板310覆盖。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粉末容器200Y。图11示出从粉末容器200Y的下部侧观察时处于第一闸板310被关闭的状态的粉 末容器200Y。图12示出从粉末容器200Y的下部侧观察时处于第一闸板310被打开的状态的粉末容器200Y。图13是沿着图11中的线XIII-XIII截取的粉末容器200Y的剖视图。如图11所示,在闸板引导部350中,凹槽356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轴向形成。在 凹槽356内,设置第一退避部357A和第二退避部357B来挤压设置在容纳部分500 (参见图 3)中的第一突出部(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以使第一突出部从粉末容器200Y的移动 路线上退避开。此外,如图12所示,在凹槽356内还设置第三退避部357C来挤压设置在容 纳部分500中的第二突出部(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以使第二突出部从粉末容器200Y 的移动路线上退避开。第一退避部357A、第二退避部357B和第三退避部357C都形成有彼 此平行地布置的多个薄板状(肋状)突出部。第一退避部357A设置在粉末容器200Y的设置有操作部分200的一侧。在从下部 侧观察粉末容器200Y的情况下(在如图11所示的状态下),第一退避部357A设置成与操 作部分200相邻。第二退避部357B设置在第一退避部357A与第三退避部357C之间。在关闭第一 闸板310时,第二退避部357B设置成比第一闸板310更接近粉末容器200Y的后端部(参 见图11)。此外,在关闭第一闸板310时,第二退避部357B设置成与第一闸板310相邻(参 见图11)。第三退避部357C设置在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部。此外,在关闭第二闸板320时, 第三退避部357C设置成比第二间板320更接近粉末容器200Y的后端部(参见图12)。此 外,在从下部侧观察粉末容器200Y时,第三退避部357C设置成与第二间板320相邻(参见 图 12)。如图13所示,第一退避部357A具有斜面(倾斜表面)Al,该斜面Al形成为随着 朝向粉末容器200Y的后端部移动而背离基体330的外周面(外表面)。换句话说,第一退 避部357A具有相对于粉末容器200Y的取出方向倾斜的斜面。第二退避部357B具有斜面 Bi,该斜面Bl成为随着朝向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部移动而背离基体330的外周面。第三 退避部357C具有斜面Cl,该斜面Cl形成为随着朝向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部移动而背离基 体330的外周面。图13还示出主体部分300的内部。在主体部分300内设置有传送部件 305,该传送部件305在从连接部件302接收到驱动力时受驱动而旋转以将主体部分300内 的粉末传送到粉末排出口 307 (参见图10)。接下来,将描述如图3所示的容纳部分500和粉末传送部分800。图14是容纳部分500的透视图。如图所示,容纳部分500构造为具有形成为凹槽状(形成为具有U形横截面)的 部件,即该部件的上部敞开。更具体地说,容纳部分500具有底部530,其具有一对长边并 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方向延伸;第一侧壁510,其从底部530的一条长边向上延伸;以 及第二侧壁520,其从底部530的另一长边向上延伸。容纳部分500在第一侧壁510的上 缘具有第一引导件540,在第一引导件540中插入形成于粉末容器200Y上的一个旋转限制 部分340(参见图5A)并且第一引导件540用于引导该一个旋转限制部分340。容纳部分 500在第二侧壁520的上缘具有第二引导件550,在第二引导件550中插入形成于粉末容器 200Y上的另一个旋转限制部分340 (参见图5A)并且第二引导件550用于引导该另一个旋 转限制部分340。容纳部分500在第二侧壁520的内表面上包括具有斜面561的V形突出部560,该斜面561随着朝向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方向移动而接近底部530。虽然未示出,但是在 第一侧壁510的内表面上也设置有突出部560。此外,容纳部分500具有贯穿第二侧壁520 的一对长孔565。这对长孔565设置在容纳部分500的在粉末容器220Y的插入方向上的后 侧。虽然未示出,但是在第一侧壁510上也设置有一对长孔。在本文中,底部530设置有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偏移的三个平坦表面。具体地说,在 底部530中,第一平坦表面531设置在开始插入粉末容器200Y的入口部分侧附近。在第一 平坦表面531的后方设置有比第一平坦表面531低的第二平坦表面532。在第二平坦表面 532的更后方设置有比第一平坦表面531和第二平坦表面532更高的第三平坦表面533。还 设置有沿着高度方向布置的用于将第一平坦表面531和第二平坦表面532连接起来的第一 连接表面534、以及沿着高度方向布置的用于将第二平坦表面532和第三平坦表面533连接 起来的第二连接表面535。容纳部分500还设置有第一突出部571,该第一突出部571经由弹性件57IA连接 至第一平坦表面531并从第一平坦表面531朝向粉末容器200Y(第一闸板310)的移动路 线突出。此外,设置有第二突出部572,该第二突出部572经由弹性件572A连接至第三平 坦表面533并从第三平坦表面533朝向粉末容器200Y的移动路线突出。通过偏转弹性件 571A使第一突出部571能够从粉末容器200Y的移动路线上退避开,并且通过偏转弹性件 572A使第二突出部572能够从粉末容器200Y的移动路线上退避开。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二连接表面535上方的将第三平坦表面533和第二 侧壁520连接起来的部分设置限制突出部573。当在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和后端颠倒的状 态下插入粉末容器200Y时,限制突出部573与操作部分200 (参见图4)接触从而限制粉末 容器200Y不能朝向后侧移动到设置有限制突出部573的位置之外的部分。容纳部分500 具有用于将从粉末排出口 307 (参见图10)排出的粉末进一步排出到粉末传送部分800的 主体侧排出口 575 (参见图3)。下面将进一步描述容纳部分500。图15示出容纳部分500的第三平坦表面533的周围。虽然在以上描述中没有说 明,但是容纳部分500设置有可滑动部件580,可滑动部件580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方 向布置在第二突出部572的后侧并位于第三平坦表面533的上方并且可滑动部件580可沿 着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方向和取出方向滑动。容纳部分500还设置有主体侧闸板590,该 主体侧间板590安装在可滑动部件580上并可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方向和取出方向 滑动。图16是沿着图15中的线XVI-XVI截取的剖视图。首先,将参考图15和图16描 述可滑动部件580。在图16中,省略了主体侧闸板590的描述。如图16所示,可滑动部件580包括底板581,从上方俯视时该底板形成为矩形 的;侧部582,其布置在底板581的一条长边上并向上延伸;以及相对部583,其布置成与底 板581相对并连接至侧部582。可滑动部件580具有位于底板581与相对部583之间的间 隙584。虽然在图16中没有示出,但是在底板581的另一长边上设置有侧部582、相对部 583和间隙584。此外,也如图15所示,可滑动部件580在底板581的一条长边上具有与第一侧壁 510相对布置的一对相对件585。如图16所示,各个相对件585设置有朝向第一侧壁510突出的突出部585A。突出部585A被插入到形成于容纳部分500上的长孔565 (参见图14) 中。虽然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是在底板581的另一长边也设置有一对相对件585。如图 16所示,可滑动部件580在底板581上包括与主体侧排出口 575 (参见图14)相对设置的通 孔586以使从粉末容器200Y中排出的粉末通过。在可滑动部件580中,在形成于底板581中的多个表面之中,在与第三平坦表面 533 (参见图15)相对的表面上安装密封部件587 (参见图16)。密封部件587具有弹性并 在厚度方向上是可压缩的。密封部件587可以由例如聚氨酯橡胶或泡沫聚氨酯形成。在密 封部件587上形成有供通过通孔586的粉末穿过的通孔587A。此外,可滑动部件580具有 斜面583A,该斜面583A布置在位于相对部583上的多个表面中的与底板581相对的表面上 并位于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方向的上游侧,并且该斜面583A随着朝向粉末容器200Y的插 入方向的下游侧移动而接近底板581。此外,在可移动部件580的相对部583上形成有切口 583B(还参见图15)。同时,主体侧闸板590具有闸板主体593,其容纳在可滑动部件580的间隙584中 并可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方向和取出方向滑动;以及第一摆动件591,其可相对于两 个相对部583中之一沿着接近方向和离开方向摆动。还设置有第二摆动件592,该第二摆 动件592可相对于两个相对部583中的另一个沿着接近方向和离开方向摆动。第一摆动件 591和第二摆动件592紧固到闸板主体593的上表面上。主体侧闸板590具有位于第一摆动件591的与第二摆动件592相对的部分上的第 一突出部594A以及位于第二摆动件592的与第一摆动件591相对的部分上的第二突出部 594B。此外,主体侧闸板590具有第三突出部594C,其在与切口 583B相对时进入形成于 一个相对部583上的切口 583B中;以及第四突出部594D,其在与切口 583B相对时进入形 成于另一个相对部583上的切口 583B。图17是沿着图14中的线XVII-XVII截取的剖视图。将利用该附图进一步描述容 纳部分500。在该附图中,还示出可滑动部件580和主体侧闸板590。如图所示,第一突出部571和第二突出部572都具有三角形横截面。更具体地说, 第一突出部571具有限制表面571E,该限制表面571E与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方向(取出 方向)成交叉关系(例如正交关系)来限制第一闸板310的向后移动(参见图10)。第一 突出部571还包括第一斜面571F,其与限制表面571E连接并随着朝向粉末容器200Y的 取出方向移动而朝向上方(朝着背离第一平坦表面531的方向);以及第二斜面571G,其与 第一斜面571F连接并随着朝向粉末容器200Y的取出方向移动而朝向下方(朝着接近第一 平坦表面531的方向)。第二突出部572具有限制表面572E,该限制表面572E与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方 向(取出方向)成交叉关系(例如正交关系)来限制第二闸板320的向后移动(参见图 10)。第二突出部572还包括第一斜面572F,其与限制表面572E连接并随着朝向粉末容 器200Y的取出方向移动而朝向上方(朝着背离第三平坦表面533的方向);以及第二斜面 572G,其与第一斜面572F连接并随着朝向粉末容器200Y的取出方向移动而朝向下方(朝 着接近第三平坦表面533的方向)。在图17中,还示出粉末传送部分800。粉末传送部分800包括被连接部件810, 其与设置在粉末容器200Y上的连接部件302 (参见图5A)连接并驱动连接部件302以使该连接部件302旋转;电动机(未示出),其驱动被连接部件810以该被连接部件810旋转; 圆筒部件820,其构成粉末传送路径;以及传送部件830,其保持在圆筒部件820上以传送粉末。接下来,将说明在插入或抽出粉末容器200Y时各个部分的操作。图18示出紧接在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步骤开始之后各个部分的状态。在将粉末 容器200Y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情况下,第一闸板310通过第一平坦表面531的上方。 在该情况下,第二斜面571G(参见图17)受第一间板310挤压从而使第一突出部571朝向第 一平坦表面531的下表面侧移动。换句话说,第一突出部571从粉末容器200Y的移动路线 上退避开从而不阻挡粉末容器200Y的移动。在插入粉末容器200Y时,粉末容器200Y的旋 转限制部分340 (参见图5A)被插入到第一引导件540和第二引导件550(参见图14)中。 这样,粉末容器200Y沿着预定路线移动。当从如图18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粉末容器200Y时,如图19所示(该视图示出 在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过程中各个部分的状态)第一闸板310通过第一突出部571。结 果,第一突出部571突出到粉末容器200Y的移动路线上。在该情况下,第一突出部571突 出到设置在闸板引导部350上的凹槽356 (参见图11)内。在第一闸板310通过第一突出 部571之后,第一闸板310的第四突出部315E与设置在容纳部分500侧的突出部560的斜 面561触碰从而限制第一闸板310的移动。如利用图7进行的说明,斜面561从上方挤压 第四突出部315E从而解除第四突出部315E与限制突出部303的触碰。然后,上缘部321 (参见图7)与第三突出部315C(参见图6)之间的触碰被解除, 并且第一闸板310进入使前端部如上所述地下垂的状态。然后,第一闸板310处于如图19 所示的被保持在第二平坦表面532上方的状态。当粉末容器200Y从如图18所示的状态进 一步前进时,如图19所示,第二突出部572的第二斜面572G(参见图17)受第二闸板320 挤压从而第二突出部572暂时从粉末容器200Y的移动路线上退避开。当粉末容器200Y的 插入过程完成时,如图20所示(该视图示出在插入粉末容器200Y的过程完成之后各个部 分的状态),第二突出部572再次突出到粉末容器200Y的移动路线上。在该情况下,如上所 述,第二突出部572突出到凹槽356(还参见图11)内。此外,在插入粉末容器200Y时,设置在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部的突出部332 (参 见图12和图13)在设置于主体侧闸板590 (参见图15)上的第一突出部594A与第二突出部 594B之间穿过。因此,突出部332进入如下状态被保持在由第一摆动件591和第二摆动 件592包围的区域中。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随着粉末容器200Y前进,第一突出部353 (参 见图9)、第二突出部354和密封部件304进入形成于可滑动部件580上的间隙584 (参见图 16)内。在该情况下,密封部件304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在第一突出部353、第二突出部 354和密封部件304进入间隙584内时,闸板主体593 (参见图15)的端面受这些部件挤压 从而使主体侧闸板590向前移动。因此,使主体侧排出口 575 (参见图14)敞开。当闸板主体593的端面受挤压并且主体侧闸板590向前移动时,位于切口 583B(参见图15)中的第三突出部594C和第四突出部594D受相对部583(参见图16)挤 压。因此,第一摆动件591和第二摆动件592发生弹性变形,从而第一突出部594A和第二 突出部594B彼此接近。由于第一突出部594A和第二突出部594B相接近,因此在抽出粉末 容器200Y时,粉末容器200Y的突出部332与这些突出部触碰。结果,在抽出粉末容器200Y时将主体侧闸板590关闭。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滑动部件580的底板581 (参见图16)设置在第二闸板 320的移动路线上。因此,在通过第二突出部572 (参见图15)之后,随着粉末容器200Y的 插入而移动的第二间板320与可滑动部件580触碰从而限制第二间板的移动。因此,在本 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过程完成时,第二间板320处于被保持在可滑动 部件580和第二突出部572之间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二闸板320进入被保持在图15中的 虚线所示的部分的状态。接下来,说明在抽出粉末容器200Y时各个部分的操作。在从如图20所示的状态开 始取出粉末容器200Y的情况下,主体部分300首先开始移动(向后移动)。在该情况下,突 出部332 (参见图12和图13)与主体侧闸板590的第一突出部594A和第二突出部594B触 碰从而主体侧间板590随主体部分300 —同移动。这样将可滑动部件580的通孔586 (参见 图16)封闭。在可滑动部件580的通孔586被封闭之后,随着主体侧间板590进一步移动, 第三突出部594C和第四突出部594D到达切口 583B(参见图15)。因此,第一突出部594A 与第二突出部594B之间的间隙变宽,从而允许突出部332在第一突出部594A与第二突出 部594B之间穿过。紧接在粉末容器200Y的取出开始之后,第二闸板320的端部与第二突出部 572(参见图17)的限制表面572E触碰,从而限制了第二闸板320的移动。因此,在粉末容 器200Y的取出操作中,粉末排出口 307 (参见图10)接近第二闸板320,由此粉末排出口 307 被第二闸板320封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粉末排出口 307被第二闸板320封闭之后,第 三退避部357C(参见图13和图20)与第二突出部572的第一斜面572F(参见图17)接触。 相应地,第二突出部572从第二间板320的移动路线上退避开,然后第二间板320通过第二 突出部572。参考图21A和图21B更详细地描述第二突出部572的操作(该视图示出第二突出 部572的操作)。如图21A所示,设置在粉末容器200Y上的第三退避部357C的斜面Cl与 第二突出部572的第一斜面572F接触。因此,第二突出部572沿着附图中的箭头所示的方 向移动。接着,图中第二间板320的左端部进一步挤压第一斜面572F,从而第二突出部572 沿着附图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进一步移动。因此,第二突出部572从第二闸板320的移动 路线上退避开,并且第二闸板320通过第二突出部572。在取出粉末容器200Y的情况下,第一闸板310的向后移动还受到限制。更具体地 说,在取出粉末容器200Y时,第一闸板310的端部与第一突出部571的限制表面571E(参 见图17)触碰。因此,第一闸板310的向后移动受到限制,并且第一闸板310相对于主体部 分300做相对移动。当向后移动受到限制时,第一闸板310处于位于第二平坦表面532 (参 见图14)上方的状态。此处,当第二闸板320接近向后移动受到限制的第一闸板310时,第一闸板310的 第三突出部315C(参见图6)撞上形成于第二闸板320上的斜面326 (参见图8)。相应地,第 一闸板310的前端部接近粉末容器200Y的基体330的外周面。然后,第四突出部315E(参 见图7)到达位于限制突出部303 (参见图7)前部的位置,并且第一闸板310被紧固到基体 330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四突出部315E定位在限制突出部303前部的位置上之 后,即,在第一闸板310被紧固到基体330上之后,第二退避部357B(参见图11和图13)挤
16压第一突出部571的第一斜面571F(参见图17)。随后,第一突出部571从第一闸板310的 移动路线上退避开。然后,第一闸板310通过第一突出部571,并由此完成粉末容器200Y的 取出过程。参考图2IB更具体地描述第一突出部571的操作,在粉末容器200Y的取出操作的 过程中,设置在粉末容器200Y上的第二退避部357B的斜面Bl与第一突出部571的第一斜 面571F接触。相应地,第一突出部571沿着附图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此后图中第一 闸板310的左端部挤压第一斜面571F,从而第一突出部571进一步沿着附图中的箭头所示 的方向移动。这样,第一突出部571从第一闸板310的移动路线上退避开,并且第一闸板 310通过第一突出部571。下面更详细地描述设置在容纳部分500上的第一引导件540(参见图14)和第二 引导件550。图22示出了第一引导件540和第二引导件550。更具体地说,图22示出了第一引 导件540和第二引导件550的位于图14的线XXII-XXII上的一部分以及粉末容器200Y的 剖视图。如图14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容纳部分500中,第一引导件540设置在第一 侧壁510的上缘,形成在粉末容器200Y上的旋转限制部分340 (参见图5A)中的一个被插 入该第一引导件540内并且该第一引导件540引导该旋转限制部分340。此外,在容纳部 分500中,第二引导件550设置在第二侧壁520的上缘,形成在粉末容器200Y上的旋转限 制部分340(参见图5A)中的另一个被插入该第二引导件550内并且该第二引导件550引 导该旋转限制部分340。参考图22,详细描述第一引导件540和第二引导件550。应该注意,由于第一引导 件540与第二引导件550相似地构造,所以在下文中主要描述第二引导件550。如图22所示,作为引导部分的实例的第二引导件550形成为C形。换句话说,第 二引导件550具有围绕设置在粉末容器200Y上的旋转限制部分340的横截面形状。如下 所述,第二引导件550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方向设置。第二引导件550形成为四棱柱 形状,并且在与粉末容器200Y的基体330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 方向的凹槽551A,凹槽551A使第二引导件550的内侧与外侧之间能够连通。更具体地说,第二引导件550包括基部551,其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方向 (取出方向)设置并且形成为具有矩形板状形状;下突出部552,其从位于基部551的下端 部的一条长边朝向粉末容器200Y的基体330突出;以及上突出部553,其从位于基部551 的上端缘的另一条长边朝向粉末容器200Y的基体330突出。第二引导件550还包括第一 保持部554(第一部分的实例),其从下突出部552的末端部向上突出并进入基体330 (基 体330的外周面)和设置在旋转限制部分340上的第一突出部341之间;以及第二保持部 555 (第二部分的实例),其从上突出部553的末端部向下突出并进入基体330 (基体330的 外周面)和旋转限制部分340的第二突出部342之间。第一保持部554和第二保持部555 布置成彼此相对。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粉末容器200Y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中时,在一些情况下 用户会转动粉末容器200Y。换句话说,粉末容器200Y沿着周向旋转。当粉末容器200Y这 样转动时,粉末容器200Y会从第一引导件540或第二引导件550上意外脱落。因此,存在粉末容器200Y以不同于预定状态的状态保持在容纳部分500中的可能性。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参考图5A和图5B的描述,旋转限制部分340的位 于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部的部分形成为具有T形横截面。具体地说,如上所述,旋转限制部 分340构造为具有基部343,其从基体330的外周面朝向基体330的径向突出;第一突出 部341,其布置成与基部343成正交关系;以及第二突出部342,其以与第一突出部341相同 的方式布置成与基部343成正交关系。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在第一引导件540 和第二引导件550中的每一个上都设置有基部551、下突出部552、上突出部553、第一保持 部554和第二保持部555。在粉末容器200Y沿着图22中箭头A的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旋转限 制部分340的第二突出部342与第二引导件550的第二保持部555触碰。这样,可以防止 旋转限制部分340从第二引导件550脱落。同时,旋转限制部分340的第一突出部341与 第一引导件540的第一保持部554触碰,从而防止旋转限制部分340从第一引导件540脱落。在粉末容器200Y沿着图22中箭头B的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旋转限 制部分340的第一突出部341与第二引导件550的第一保持部554触碰。这样,可以防止 旋转限制部分340从第二引导件550脱落。同时,旋转限制部分340的第二突出部342与 第一引导件540的第二保持部555触碰,从而防止旋转限制部分340从第一引导件540脱落。紧接在粉末容器200Y开始被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中之后,在粉末容器200Y转动 时施加在粉末容器200Y和容纳部分500之间的每单位面积的载荷增大。具体地说,紧接在 粉末容器200Y开始被插入之后,粉末容器200Y和容纳部分50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相应 地,施加在粉末容器200Y和容纳部分500之间的每单位面积的载荷增大。从而,在粉末容 器200Y紧接在其插入过程开始之后转动的情况下,与粉末容器200Y在一定程度上被插入 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状态下转动的情况相比,粉末容器200Y更有可能从第一引导件540或 第二引导件550上意外脱落。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旋转限制部分340的位于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部的 部分形成为具有T形横截面。此外,在第一引导件540和第二引导件550中的每一个的与 粉末容器200Y开始被插入的入口位置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基部551、下突出部552、上突出部 553、第一保持部554和第二保持部555。应该注意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参考图5A和图5B的描述,旋转限制部分340 的位于粉末容器200Y的中部和后端部的部分形成为具有L形横截面。换句话说,旋转限制 部分340的位于粉末容器200Y的前端部后面的部分形成为具有L形横截面。一般来说,粉 末容器200Y和容纳部分500之间的接触面积随着粉末容器200Y被插入而增大,因而操作 粉末容器200Y所需的力随着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的继续而增大。然而,如同本示例性实 施例中那样,在旋转限制部分局部设置有L形横截面的情况下,与整个旋转限制部分340具 有T形横截面的情况相比,粉末容器200Y和容纳部分50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与 整个旋转限制部分340具有T形横截面的情况相比,操作粉末容器200Y所需的力减小。如图5B所示,在旋转限制部分340的形成为具有L形横截面的部分上设置有向上 突出的突出部(第二突出部342)。具体地说,旋转限制部分340的形成为具有L形横截面的部分设置有与形成在第一引导件540和第二引导件550中的每一个上的第二保持部555 触碰的突出部。L形部分中的突出部可以设置成向下突出,然而,也可以如图5B所示突出部设置 成向上突出。从第一引导件540和第二引导件550中的每一个的上突出部553到第二保持 部555的部分具有带自由端的梁形形状,这样第二保持部555 —侧比第一保持部554 —侧 更容易变形。因此,通过设置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并将该向上的突出部保持在第二保持部555 上,粉末容器200Y更不可能从第一引导件540或第二引导件550上脱落。应该注意到,第一引导件540和第二引导件550中的每一个的位于粉末容器200Y 开始被插入的入口部分后面的部分具有与位于入口部分的部分(位于图14的线XXII-XXII 上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不同的横截面形状。图23示出了第一引导件540和第二引导件550中的每一个的位于图14的线 XXIII-XXI11上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图24示出了第一引导件540和第二引导件550 中的每一个的位于图14的线XXIV-XXIV上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第一引导件540和第二 引导件550相似地形成,因此在下文中以第二引导件550为例进行描述。如图23所示,第二引导件550的位于入口部分后面的部分具有与位于入口部分的 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不同的横截面形状。具体地说,没有设置图22中所示的上突出部553和 第二保持部555。此外,如图24所示,第二引导件550的位于图23中所示部分更靠后的部 分没有设置图22中所示的下突出部552和第一保持部554。图23中所示的构造和图24中 所示的构造沿着粉末容器200Y的插入方向交替设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粉末容器200Y、操作部分200和主体部分300描述为圆筒 形。然而,粉末容器200Y、操作部分200和主体部分300不限于圆筒形,而可以形成为任何 形状,只要是筒状的即可。具体地说,粉末容器200Y、操作部分200和主体部分300的垂直 于轴向的横截面的形状不限于圆形,而可以是任何形状,例如半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多 边形等。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 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容易地 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 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容纳部分,其容纳粉末容器,所述粉末容器呈筒状并收容粉末; 以及引导部分,其引导设置在所述粉末容器上的被引导部分, 所述被引导部分包括基部,其设置有位于所述粉末容器的插入方向的下游侧的一个端部以及位于所述插入 方向的上游侧的另一个端部,所述一个端部的一部分沿着所述粉末容器的轴向设置并且从 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朝向所述粉末容器的径向突出;第一相对部,其沿着所述轴向设置并且从所述基部沿着一个方向突出,所述第一相对 部布置成在其与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与所述外周面相对;以及第二相对部,其沿着所述轴向设置并且从所述基部沿着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突 出,所述第二相对部布置成在其与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与所述外 周面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被引导部分的位于所述另一个端部的部分设置有所述第一相对部和所述第二相 对部中之一以及所述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引导部分呈现这样的形式其围绕所述被引导部分并且在所述引导部分中插入所 述被引导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其进入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和与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相对的所述第一 相对部之间;以及第二部分,其进入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和与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周面相对的所述第二 相对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彼此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引导部分的开始插入所述被引 导部分的入口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收容在所述粉末容器中的粉末是调色剂。
7.一种粉末收容器,包括粉末容器,其形成为筒状并且收容粉末,并且被插入图像形成装置中;以及 被引导部分,其沿着所述粉末容器的轴向设置并且具有位于所述粉末容器的插入方向 的下游侧的一个端部以及位于所述插入方向的上游侧的另一个端部,当所述粉末容器被插 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引导所述被引导部分,其中,从所述粉末容器的所述一个端部侧看去,所述被引导部分的位于所述一个端部 的部分形成为具有T形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末收容器,其中,从所述粉末容器的所述一个端部侧看去,所述被引导部分的下述部分形成为具有L形横截面所述被引导部分的上述部分沿着所述插入方向位于所述被引导部分的处于所述一 个端部的所述部分的上游。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粉末收容器,其中,多个所述被引导部分设置在沿着所述粉末容器的周向的不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末收容器,其中, 收容在所述粉末容器中的粉末是调色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粉末收容器。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容纳部分,其容纳用于收容粉末的筒状的粉末容器;以及引导部分,其引导设置在粉末容器上的被引导部分。被引导部分包括基部,其设置有位于粉末容器的插入方向的下游侧的一个端部以及位于插入方向的上游侧的另一个端部,该一个端部的一部分沿粉末容器的轴向设置并从粉末容器的外周面朝向粉末容器的径向突出;第一相对部,其沿该轴向设置并且从基部沿着一个方向突出并布置成在其与粉末容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与该外周面相对;以及第二相对部,其沿该轴向设置并且从基部沿与该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并布置成在其与粉末容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与该外周面相对。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2073247SQ20101028356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
发明者久家秀喜, 古谷信正, 高岛义行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