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机的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142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曝光机的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光机的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见图1,此为现有的曝光机平台装置1,其包含下框台11、枢接于下框台11且 可相对于下框台11掀合的上框台12、多个设置于下框台11且具有定位凹槽131的定位体 13以及多个对应定位凹槽131的定位销14,定位销14设置于上框台12上,当预备曝光的 电路板放置于下框台11,并驱动上框台12往下框台11盖合,此时,定位销14会伸入定位凹 槽131内,用以使上框台12与下框台11相互对位,使得电路板的曝光作业能顺利且精确的 进行。然而,此种定位结构的问题在于,定位销14是必须能在定位凹槽131内上下位移, 所以定位销14与定位凹槽131之间必须是间隙配合,而此举却会影响到上框台12与下框 台11相互对位的精确性,以致于对位的误差超过12. 5微米以上,将造成电路板因两面曝光 的误差而报销。此外,现有曝光机的上框台12具有玻璃板体121以及框设于玻璃板体121周围的 固定框架122,由于平台装置1进行曝光作业时,上框台12与下框台11必须紧密的与预备 曝光的电路板相结合,也就是说,上框台12的玻璃板体121必须能承受相当程度的压力,然 而,现有的玻璃板体121受固定框架122所固定,以致于玻璃板体121无法具有些微的形变 空间,当压力较大时,会造成玻璃板体121破裂损坏。再者,由于长期的曝光作业下,平台装置1的上框台12经历多次掀合动作,将成造 成上框台12与下框台11枢接处因摩擦而损坏,以致于影响到上框台12与下框台11相互 对位的准确性。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曝光机的平台装置,本实 用新型的定位精度更高。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包括平台、平台盖,平台盖与平台的连接边相枢接,且平 台盖能相对于平台掀合,在平台上设有至少两个能相对于平台弹性凸出的定位凸部,在平 台盖上设有至少两个凹穴,定位凸部与凹穴相对应。在前述方案中,将定位凸部及凹穴的位置进行对调后,可以得到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包括平台、平台盖,平台盖枢接于平台上并能相对于平台 掀合,在平台盖上设有至少两个能相对于平台弹性凸出的定位凸部,在平台上设有至少两 个凹穴,定位凸部与凹穴相对应。前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细化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凹穴的断面呈锥状,所述定位凸部的断面呈圆头状。[0013]在所述平台上设有能相对于平台上下移动的内套管,内套管内形成容置空间,在 容置空间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定位凸部设于所述内套管的顶端,弹性件抵在所述定位凸部 的后端。在所述平台上设有外套管,所述内套管设于外套管内,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 有滚珠。在所述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还设有滚珠套,在滚珠套上设有滚珠孔,所述滚珠置 于该滚珠孔内并通过滚珠孔限位。所述平台包括框座及透明的第一板体,框座位于第一板体的周边并与第一板体连 接;所述平台盖包括第二板体及多个边框,边框设于第二板体的周边并互相隔断。所述边框包括两个L形边框及一个直条边框,两个L形边框相对并靠近所述连接 边,直条边框远离所述连接边。在所述平台与平台盖之间设有枢接组件,所述平台与平台盖通过该枢接组件枢 接;该枢接组件包括枢接座、活动板及枢轴,枢接座与所述平台连接,在枢接座上设有横向 贯通的穿孔,活动板与所述平台盖连接,枢轴穿过前述穿孔及活动板。所述枢接组件还包括有滚针轴承,该滚针轴承位于所述枢轴与穿孔之间,以及所 述枢轴与活动板之间;在所述穿孔的内表面或所述枢轴的外表面设有耐磨层。该耐磨层通 过镀一层硬络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平台与平台盖的侧边之间设有驱动装置。如液压缸或气压缸驱动平台盖掀I=I O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在平台盖掀合时,通过凹穴与定位凸部进行定位,定位更精确;2、由于平台盖的边框不是整体结构,使得第二板体具有可变形空间,所以能承受 较高的压力;3、平台与平台盖之间通过枢接组件连接,并在在其中设有滚针轴承,减少了平台 与平台盖之间的摩擦及损坏;4、枢接组件上设有的耐磨层更提高了枢接组件的耐磨性。
图1是现有的曝光机平台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曝光装置的结构图;图3是枢接组件的结构图;图4是平台与平台盖定位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平台装置,11、下框台,12,上框台,121、玻璃板体,122、固定框架,13、定位体, 131、定位凹槽,14、定位销,21、平台,22、平台盖,23、定位凸部,24、凹穴,25、内套管,26、容 置空间,27、弹性件,观、外套管,四、滚珠,30、滚珠套,31、框座,32、第一板体,33、第二板体, 34、L形边框,35、直条边框,36、枢接组件,37、枢接座,38、活动板,39、枢轴,40、穿孔,41、滚 针轴承,42、耐磨层,43、驱动装置,44、充气式压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包括平台21、平台盖22,平台盖22与 平台21的连接边相枢接,且平台盖22能相对于平台21掀合,在平台21上设有至少两个能 相对于平台21弹性凸出的定位凸部23,在平台盖22上设有至少两个凹穴24,定位凸部23 与凹穴M相对应。其中,在21平台与平台盖22的侧边之间设有驱动装置43 (即液压缸),在平台21 上还设有充气式压紧垫44,该充气式压紧垫44远离平台21的连接边。所述凹穴M的断面 呈锥状,所述定位凸部23的断面呈圆头状;在平台21上设有能相对于平台21上下移动的 内套管25,内套管25内形成容置空间沈,在容置空间沈内设有弹性件27,定位凸部23设 于内套管25的顶端,弹性件27抵在定位凸部23的后端;在平台21上设有外套管28,内套 管25设于外套管观内,在内套管25与外套管观之间设有滚珠四;在内套管25与外套管 28之间还设有滚珠套30,在滚珠套30上设有滚珠孔,滚珠四置于该滚珠孔内并通过滚珠 孔限位。所述平台21包括框座31及透明的第一板体32,框座31位于第一板体32的周边 并与第一板体32连接;所述平台盖22包括第二板体33及多个边框,边框设于第二板体33 的周边并互相隔断;所述边框包括两个L形边框34及一个直条边框35,两个L形边框34相 对并靠近连接边,直条边框35远离连接边。在平台21与平台盖22之间设有枢接组件36,平台21与平台盖22通过该枢接组 件36枢接;该枢接组件36包括枢接座37、活动板38及枢轴39,枢接座37与平台21连接, 在枢接座37上设有横向贯通的穿孔40,活动板38与平台盖22连接,枢轴39穿过前述穿 孔40及活动板38 ;所述枢接组件36还包括有滚针轴承41,该滚针轴承41位于枢轴39与 穿孔40之间,以及枢轴39与活动板38之间;在穿孔40的内表面或枢轴39的外表面设有 耐磨层42。本实施例的优点是1、在平台盖22掀合时,通过凹穴M与定位凸部23进行定位,定位更精确;2、由于平台盖22的边框不是整体结构,使得第二板体33具有可变形空间,所以能 承受较高的压力;3、平台21与平台盖22之间通过枢接组件36连接,并在在其中设有滚针轴承41, 减少了平台21与平台盖22之间的摩擦及损坏;4、枢接组件36上设有的耐磨层42更提高了枢接组件36的耐磨性。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 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包括平台、平台盖,平台盖与平台的连接边相枢接,且平台 盖能相对于平台掀合,其特征在于,在平台上设有至少两个能相对于平台弹性凸出的定位 凸部,在平台盖上设有至少两个凹穴,定位凸部与凹穴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穴的断面呈锥状,所述定 位凸部的断面呈圆头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上设有能相对于平 台上下移动的内套管,内套管内形成容置空间,在容置空间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定位凸部设 于所述内套管的顶端,弹性件抵在所述定位凸部的后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上设有外套管,所述 内套管设于外套管内,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滚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还 设有滚珠套,在滚珠套上设有滚珠孔,所述滚珠置于该滚珠孔内并通过滚珠孔限位。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框座 及透明的第一板体,框座位于第一板体的周边并与第一板体连接;所述平台盖包括第二板 体及多个边框,边框设于第二板体的周边并互相隔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两个L形边框及一 个直条边框,两个L形边框相对并靠近所述连接边,直条边框远离所述连接边。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与平台 盖之间设有枢接组件,所述平台与平台盖通过该枢接组件枢接;该枢接组件包括枢接座、活动板及枢轴,枢接座与所述平台连接,在枢接座上设有横向贯通的穿孔,活动板与所 述平台盖连接,枢轴穿过前述穿孔及活动板。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与平台 盖的侧边之间设有驱动装置。
10.一种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包括平台、平台盖,平台盖枢接于平台上并能相对于平台 掀合,其特征在于,在平台盖上设有至少两个能相对于平台弹性凸出的定位凸部,在平台 上设有至少两个凹穴,定位凸部与凹穴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曝光机的平台装置,包括平台、平台盖,平台盖与平台的连接边相枢接,且平台盖能相对于平台掀合,在平台上设有至少两个能相对于平台弹性凸出的定位凸部,在平台盖上设有至少两个凹穴,定位凸部与凹穴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精度更高。
文档编号G03F7/20GK201828768SQ201020219620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
发明者王俊元 申请人:志圣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