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716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眼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眼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折射元件的门眼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住宅、公寓或大楼的门板上装有门眼装置,此门眼装置使屋主在不须开门的 情况下,即可透过门眼装置查看门外访客或是门外的情况。通常的门眼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管件10,第二管件20,在第一管件10中装 有一个透镜11,在第一管件10和第二管件20的一端分别设有外径扩大的环缘11和21。安 装时,第一管件10与第二管件20分别由门板30的相对表面穿入通孔31并螺接夹合固定 于门板30中,让使用者可经第二管件20的一端以及透镜11看到门外的状态。由于一般门板30的通孔31孔径较小,为了增加使用者透过门眼装置所看到的视 野范围,通常都采用具有广角效果的透镜11,由于透镜11的广角效果会连带产生影像扭曲 及失真等现象,并且有可能造成影像误判的情形发生,对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困扰。其无法满 足使用者要观看到正确、清晰影像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因透镜的广角效果所造成的影 像扭曲、失真等缺陷,提供一种利用折射元件的门眼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眼装置包括第一管件、 第二管件、第一透镜、第二光学镜头、折射元件,该第一管件及第二管件分别由门板的相对 表面穿入门板通孔并于该通孔中螺接,并且该第一管件中设有第一透镜;所述折射元件,包 含入光面、出光面及折射曲面,该折射元件的入光面邻接于第二管件;所述第二光学镜头, 邻接于折射元件的出光面。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眼装置中,所述折射元件的入光面与出光面彼此相邻且互
相垂直。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眼装置中,所述折射元件为密度均勻的透明玻璃体。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眼装置中,当一影像由该第一透镜、第一管件、第二管件以 及该入光面进入折射元件后,该影像经由折射曲面折射并从出光面射出,由出光面射出的 影像进入并成像于第二光学镜头中。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眼装置中,还包括连接组件,其与第二管件结合,折射元件 及第二光学镜头设置于连接组件内部,该连接组件使第二管件、折射元件及第二光学镜头 之间可稳定地维持固定角度和距离。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眼装置中,还包括数码影像显示装置,其邻接于折射元件 的出光面。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眼装置中,所述数码影像显示装置包括机壳,第二光学镜 头设置于该机壳中;信号处理单元,将光学影像转化为数码影像,进行储存、微调及修正并输出;显示单元,接收数码影像并将其显示呈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眼装置中,还包含连接座体,用于固定第二管件及折射元 件,并且承接于数码影像显示装置,使第二管件、折射元件及数码影像显示装置之间稳固地 结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利用折射元件有效地修正影像扭曲、失真等缺陷,更可选择装设数码 影像显示装置,将光学影像转化为数码影像,并将数码影像进行储存,微调及修正影像画 面,使影像更加清晰,让使用者更轻松地观看影像,并减少影像误判的情形发生。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门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门眼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门眼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门眼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门眼装置结构示意图,该门眼装置包 括第一管件100、第二管件110、折射元件120及第二光学镜头130。该第一管件100可由门板140的第一表面141穿入该门板140的通孔142,并且第 一管件100中设有第一透镜150。其中,第一管件100包含第一抵止部101及第一管状部 102,该第一抵止部101的外径大于门板140的通孔142的内径,当第一管件100的第一管 状部102由门板140的第一表面141穿入通孔142时,第一抵止部101抵止于门板140的 第一表面141上。另外,第一透镜150设置于第一抵止部101的中央。该第二管件110可由门板140的第二表面143穿入门板140的通孔142,并且第一 管件100与第二管件110于门板140的通孔142中螺接。其中,第二管件110包含第二抵 止部111及第二管状部112,该第二抵止部111的外径大于门板140的通孔142的内径,当 第二管件110的第二管状部112由门板140的第二表面143穿入通孔142时,第二抵止部 111抵止于门板140的第二表面143上,并且第一管状部102与第二管状部112于门板140 的通孔142中螺接。该折射元件120,包含入光面121、出光面122及折射曲面123,折射元件120的入 光面121邻接于第二管件110,当一影像由该第一透镜150、第一管件100、第二管件110以 及该入光面121进入折射元件120后,该影像经由折射曲面123折射并从出光面122射出 (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其中,入光面121与出光面122彼此相邻且互相垂直。该第二光学镜头130邻接于折射元件120的出光面122,由出光面122射出的影像 进入并成像于第二光学镜头130中。由前述折射元件120加入现有的门眼装置后,可将透镜150因广角效果所造成的影像扭曲及失真等缺陷进行修正,进而还原影像的原始面貌。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门眼装置结构示意图,由于第二实施 例的大部分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 例的门眼装置还包含一个连接组件160,折射元件120及第二光学镜头130可设于连接组 件160的内部,并且连接组件160可与第二管件110的第二抵止部111结合,使得第二管件 110,折射元件120及第二光学镜头130之间可稳定的维持固定角度及距离,以增加使用者 观看影像的便利性。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门眼装置结构示意图,由于第三实施 例的大部分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 例的门眼装置还包括数码影像显示装置170,其邻接于折射元件120的出光面122。该数码 影像显示装置170包括机壳171,第二光学镜头130设置于机壳171中并邻接于折射元件 120的出光面122 ;信号处理单元172,用以将光学影像转化为数码影像并输出;及显示单元 173,用以接收数码影像并将其显示呈现。第三实施例还包含连接座体180,用于固定第二管 件110及折射元件120,并且承接于数码影像显示装置170,使第二管件110、折射元件120 及数码影像显示装置170之间稳固地结合在一起,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和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门眼装置,包括第一管件(100)、第二管件(110)、第一透镜(150),该第一管件 (100)及第二管件(110)分别由门板(140)的相对表面穿入门板通孔(142)并于该通孔 (142)中螺接,并且该第一管件(100)中设有第一透镜(15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射元件 (120)、第二光学镜头(130),其中所述折射元件(120),包含入光面(121)、出光面(12 及折射曲面(123),该折射元件 (120)的入光面(121)邻接于第二管件(110);所述第二光学镜头(130),邻接于折射元件(120)的出光面(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元件(120)的入光面(121) 与出光面(12 彼此相邻且互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元件(120)为密度均勻的透 明玻璃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眼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一影像由该第一透镜(150)、第一 管件(100)、第二管件(110)以及入光面(121)进入折射元件(120)后,该影像经由折射曲 面(123)折射并从出光面(122)射出,由出光面(122)射出的影像进入并成像于第二光学 镜头(130)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160),其与第二管 件(110)结合,折射元件(120)及第二光学镜头(130)安装在连接组件(160)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码影像显示装置(170),其 邻接于折射元件的出光面(1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影像显示装置(170),包括机壳(171),第二光学镜头设(130)置于该机壳(171)中;信号处理单元(172),该信号处理单元(17 将光学影像转化为数码影像,进行储存、 微调及修正并输出;显示单元(173),该显示单元(17 接收数码影像并将其显示呈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座体(180),用于固定第 二管件(110)及折射元件(120),并且承接于数码影像显示装置(17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眼装置,其至少包括第一管件(100)、第二管件(110)、第一透镜(150)、折射元件(120)及第二光学镜头(130)。该第一管件(100)及第二管件(110)分别由门板(140)的相对表面穿入门板通孔(142)并于该通孔(142)中螺接,并且该第一管件(100)中设有第一透镜(150),该折射元件(120)的入光面(121)邻接于第二管件(110)。当一影像由该第一透镜(150)、第一管件(100)、第二管件(110)以及该入光面(121)进入折射元件(120)后,该影像经由折射曲面(123)折射并从出光面(122)射出,最后进入该第二光学镜头(130)中成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修正由于第一透镜的广角效果而造成的影像扭曲及失真等副作用。
文档编号G02B17/08GK201874427SQ201020618109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叶敏雄 申请人:深圳市邑锜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