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79880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代替布劳恩管(CRT)而快速普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节能、薄、轻等特点,在薄型电视、监视器、便携电话等中被广泛地利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作为开关元件, 较多地使用具备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具备多个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有源矩阵基板和与其相对地配置的相对基板,而且具有在该2个基板之间夹持着作为显示介质的液晶层的结构。在有源矩阵基板上的各像素中,包括红(R)、绿(G)、蓝(B)3色的图像元素(子像素),在相对基板侧与各颜色的图像元素对应地设有RGB的彩色滤光片。在此,各颜色的彩色滤光片例如具有图14(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1 示出的分光特性。如图14所示,在各颜色的彩色滤光片中,其透射率在RGB的各自的波长附近成为峰值,但是其它颜色的波长的光也在某种程度上发生透射。在RGB各颜色的图像元素中,分别设有具有上述特性的彩色滤光片,因此,表现色的色纯度降低,例如,发生在G的图像元素中,蓝色的光漏出的现象。例如,在具有图14示出的彩色滤光片特性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为了表现目标灰度级值(想表现的灰度级)所需的亮度是(R、G、B) = (100、100、30),当根据该亮度将 LCD的开口率设为(R、G、B) = (100、100、30)时,存在蓝色波长的光易于从绿的彩色滤光片漏出的倾向,因此,背光源照射光所包括的蓝色光从绿的彩色滤光片漏出。作为结果,实际上所表现的亮度如图15所示,成为(R、G、B) = (100、100、45)。该现象被称为光学串扰,成为显示质量降低的原因。另外,在有源矩阵型液晶面板中,在相邻的图像元素彼此之间,显示灰度级的差较大的情况下,发生如下现象对对象图像元素施加的电压受到向与其相邻的图像元素施加的电压的影响而变化,显示灰度级从期望灰度级值偏移。该现象被称为电串扰,成为显示质量降低的原因。在图16中,示出电串扰的一个例子。如该图所示,为了表现目标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是(R、G、B) = (100、100、30),当根据该亮度将LCD的开口率设为(R、G、B) = (100、 100,30)时,因为相邻的G的图像元素和B的图像元素的灰度级差的影响,G的外观上的灰度级值降低。作为结果,实际上所表现的亮度如图16所示,成为(R、G、B) = (100、85、30)。 由此发生颜色偏差和亮度降低等显示质量的降低。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校正上述光学串扰,公开了进行液晶面板的颜色校正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装置内设置颜色旋转电路、(R-Y)放大电路、(B-Y)放大电路、颜色反旋转电路的各电路来实现。在图17中,示出用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方法来消除光学串扰的例子。如该图所示,在为了表现目标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是(R、G、B) = (100、100、30)的情况下,在预测了
5从液晶面板(IXD)的G的图像元素漏出的蓝色光之后,进行将IXD的开口率从(R、G、B)= (100,100,30)转换为(R、G、B) = (100,100,15)的处理,使得B的图像元素的透射率减少。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用于消除上述电串扰和光学串扰的串扰消除电路。 通过该串扰消除电路,使用将校正对象的图像元素的显示信号与对校正对象的图像元素施加影响而使串扰发生的相邻图像元素的显示信号的各组合和校正值数据对应起来的LUT, 对以从该LUT数据得到的校正值数据为基础所输入的显示信号进行校正,由此实现串扰的消除。在图18中,示出用在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方法消除电串扰的例子。如该图所示, 在为了表现目标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是(R、G、B) = (100、100、30)的情况下,进行将LCD的开口率从(R、G、B) = (100,100,30)转换为(R、G、B) = (100,15,30)的处理,使得液晶面板(IXD)的G的图像元素的透射率提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0-333194号公报(2000年11月30日公开)”专利文献2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23710号公报(2006年1月沈日公开)”专利文献3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212503号公报(2004年7月四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专利文献1的方法是对因为各颜色的彩色滤光片特性可能发生的光学串扰进行预测来进行数据的校正的方法,而不是抑制或减少光学串扰本身的发生的方法。因此, 对因为温度等预测外的原因所造成的彩色滤光片特性的变化而发生的光学串扰进行适当的校正是困难的。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的方法,必须追加较多的电路,因此,还存在成本增加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的方法是使用根据相邻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来预测可能发生的串扰的量而制作的LUT来进行数据的校正的方法,而不是抑制或减少电串扰和光学串扰本身的发生的方法。因此,对因为温度等预测外的原因所造成的灰度级差特性的变化而发生的串扰进行适当的校正是困难的。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的方法,对于各灰度级值的组合,需要与校正数据对应起来的LUT,因此,也存在成本增加的问题。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进行背光源的亮度控制,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光学串扰或电串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上述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并且具备开口率转换部,其为了减少从上述图像元素所具有的上述彩色滤光片透射的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波长的光,使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降低而输出;和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为了补充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降低的上述开口率,与不使上述开口率降低时相比,提高背光源的亮度,根据由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在各像素中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即,一个像素包括多种颜色的图像元素。这样,各图像元素因为构成了像素的一部分,所以也被称为副像素(子像素)。并且,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有开口率转换部,其为了减少从上述图像元素所具有的上述彩色滤光片透射的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波长的光,使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降低而输出。通过该开口率转换部,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开口率成为比该输入值低的值而被输出。由此,例如,可以减少因为从绿色的彩色滤光片漏出蓝色波长范围的光而导致的光学串扰的发生量。而且,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补充通过上述开口率的转换处理而发生的各图像元素的显示灰度级的变化,设有提高背光源的亮度的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并且,根据由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S卩,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开口率转换部对向液晶面板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来减少光学串扰的发生量,并且通过改变背光源的亮度来补充通过该开口率的转换处理而发生的图像数据从目标灰度级的偏移。根据上述构成,可以抑制光学串扰本身的发生,或减少发生量。因此,与现有的仅通过液晶面板侧的驱动电路进行的光学串扰消除法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串扰的发生。 因此,可以抑制由光学串扰导致的显示质量的降低。另外,本发明可以用与现有的光学串扰的消除法相比更简单的电路构成来实现。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上述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并且上述背光源各自具有与多种颜色的上述图像元素对应的颜色的光源,具备开口率转换部,其按照一个像素内所包括的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变小的方式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转换而输出;和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为了校正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变小的上述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使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降低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高,使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提高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低,根据由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在各像素中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即,一个像素包括多种颜色的图像元素。这样,各图像元素因为构成了像素的一部分,所以也被称为副像素(子像素)。 另外,背光源各自具有与图像元素所具有的各颜色对应的颜色的光源。并且,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有开口率转换部,开口率转换部按照一个像素内所包括的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变小的方式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转换而输出。通过该开口率转换部,可以使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相邻图像元素之间的开口率的差(即,因为开口率的差而产生的灰度级差)比输入时小而输出。由此,可以减少因为构成一个像素的各颜色的图像元素之间存在较大的灰度级差而导致的电串扰的发生量。而且,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有背光源亮度控制部,背光源亮度控制部用于补充通过上述开口率的转换处理而发生的各图像元素的显示灰度级的变化。该背光源亮度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使与通过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使开口率降低的处理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高,使与通过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使开口率提高的处理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光源的亮度低。并且,根据由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不。S卩,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开口率转换部对向液晶面板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来减少电串扰的发生量,并且通过改变背光源的亮度来补充通过该开口率转换处理而发生的图像数据从目标灰度级的偏移。根据上述构成,可以抑制电串扰本身的发生,或减少发生量。因此,与现有的仅通过液晶面板侧的驱动电路进行的电串扰消除法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串扰的发生。因此, 可以抑制由电串扰导致的显示质量的降低。另外,本发明可以用与现有的电串扰的消除法相比更简单的电路构成来实现。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上述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如下工序开口率转换工序,为了减少从上述图像元素所具有的上述彩色滤光片透射的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波长的光,使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降低而输出;和背光源亮度控制工序,为了补充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降低的上述开口率,与不使上述开口率降低时相比,提高背光源的亮度,根据由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工序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
在上述方法中,为了进行光学串扰的校正,不仅转换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还利用了背光源的亮度控制。即,通过为了减少光学串扰而进行的开口率的转换,将从目标灰度级偏移的图像显示用背光源的亮度来补充,由此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由此,可以减少光学串扰本身的发生量。因此,还可以减少因为预测外的原因而导致的光学串扰的发生,可以提高显示质量。另外,与现有的光学串扰消除方法相比,可以以简单的电路构成来实现。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上述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并且上述背光源各自具有与多种颜色的上述图像元素对应的颜色的光源,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如下工序开口率转换工序,按照一个像素内所包括的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变小的方式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转换而输出;和背光源亮度控制工序,为了校正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变小的上述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使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开口率降低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高,使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开口率提高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低,根据由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工序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在上述方法中,为了进行电串扰的校正,不仅转换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还利用了背光源的亮度控制。即,用背光源的亮度来补充由于为了减少电串扰而进行的开口率的转换而从目标灰度级偏移的图像显示,由此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由此,可以减少电串扰本身的发生量。因此,还可以减少因为预测外的原因而导致的电串扰的发生,可以提高显示质量。另外,与现有的电串扰消除方法相比,可以以简单的电路构成来实现。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光学串扰本身的发生,或减少发生量。因此,与现有的仅通过液晶面板侧的驱动电路进行的光学串扰消除法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串扰的发生。因此,可以抑制由光学串扰导致的显示质量的降低。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减少电串扰本身的发生,或减少发生量。因此,与现有的仅通过液晶面板侧的驱动电路进行的电串扰消除法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串扰的发生。因此,可以抑制由电串扰导致的显示质量的降低。


图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用于控制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构成的框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第3以及第4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在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数据的转换例的示意图。在图4的(a)中,示出为了表现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是(R、G、B)= (100,100,30)的情况下的表现色。在(b)中,示出对于具有(a)的表现色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图3所示串扰校正时的再现色。在(c)中,示出对于具有(a)的表现色的图像数据,未进行光学串扰校正时的再现色。图5是示出具备区域激活驱动式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用于控制图6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构成的框图。图8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数据的转换例的示意图。在图9的(a)中,示出为了表现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是(R、G、B)= (100,100,30)的情况下的表现色。在(b)中,示出对于具有(a)的表现色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图7所示串扰校正时的再现色。在(c)中,示出对于具有(a)的表现色的图像数据,未进行光学串扰校正时的再现色。图10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用于控制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构成的框图。图11是示出在图10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数据的转换例的示意图。在图12的(a)中,示出为了表现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是(R、G、B)= (100,100,30)的情况下的表现色。在(b)中,示出对于具有(a)的表现色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图11所示串扰校正时的再现色。在(C)中,示出对于具有(a)的表现色的图像数据,未进行电串扰校正时的再现色。图13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用于控制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构成的框图。图14是示出RGB各色的彩色滤光片的透射率特性的坐标图。图15是示出光学串扰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6是示出电串扰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7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光学串扰的消除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8是示出现有技术的电串扰的消除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如下,根据图1 图5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如下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液晶面板和对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根据所输入的视频信号(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决定背光源的亮度和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在图2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构成。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液晶面板3和配置在液晶面板3的背面的背光源2。背光源2向液晶面板3照射光。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2中,分别设有多个红色 LED32r作为红色(I )的光源,多个绿色LED32g作为绿色(G)的光源,多个蓝色LED32b作为蓝色⑶的光源。液晶面板3成为如下构成在有源矩阵基板11和相对基板14之间具备液晶层13。
虽未图示,但是在有源矩阵基板11上,多个扫描信号线和多个数据信号线以相互交叉的方式配置。在各扫描信号线与各数据信号线的各交叉部的附近,形成有作为开关元件的TFT。在各扫描信号线与各数据信号线交叉而形成的各格子中,形成有图像元素电极 12,由一个图像元素电极12构成一个图像元素。另外,在相对基板14中,形成有彩色滤光片层22以及虽未图示,但形成有相对电极和取向膜等。彩色滤光片层22包括彩色滤光片部22r、22g、22b,其分别具有红(R)、绿 (G)、蓝⑶的颜色;和黑矩阵22k。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3中,设有红(R)、绿(G)、蓝(B)3色的彩色滤光片部,由此可以通过该3色的图像数据进行彩色图像显示。即,与红色的彩色滤光片部22ι 对应的图像元素电极12成为红色的图像元素12r,与绿色的彩色滤光片部22g对应的图像元素电极12成为绿色的图像元素12g,与蓝色的彩色滤光片部22b对应的图像元素电极12成为蓝色的图像元素12b。并且,由红色的图像元素12ι 、绿色的图像元素12g以及蓝色的图像元素12b这3 个图像元素构成1个像素31。由此,各图像元素12(12r、12g、12b)也被称为副像素。接着,边参照图1边说明用于控制液晶面板3和背光源2的工作的构成。如图1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设有视频信号输入部101、RGB信号处理部 102、IXD数据处理部103、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串扰校正部105、背光源控制部106(背光源亮度控制部)、驱动器控制部107、栅极驱动器131以及源极驱动器132等。此外,各部分和各驱动器通过电路来实现。视频信号输入部101接收从TV接收机、VTR、DVD等发送的视频信号,将其向RGB 信号处理部102发送。RGB信号处理部102根据所发送的视频信号,生成向各图像元素发送的图像数据。 在此,作为用于向RGB各颜色的图像元素发送的图像数据,分别生成R图像数据、G图像数据、B图像数据。在此生成的图像数据向IXD数据处理部103和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发送。IXD数据处理部103根据所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在液晶面板中进行目标图像显示的数据处理。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根据从RGB信号处理部102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决定背光源的输出值的处理。作为背光源的输出值的决定方法,可以举出如下方法例如,算出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最大灰度级值(按每一个区域进行背光源的亮度控制的情况下,是各区域的每一个的最大灰度级值)、平均灰度级值,以得到的最大灰度级值和平均灰度级值为基础,决定背光源的输出值。串扰校正部105为了减少根据设置于液晶面板3的彩色滤光片的特性和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透射率)的关系而发生的光学串扰,具备开口率转换部121,其转换向液晶面板3发送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数据;和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背光源亮度控制部), 其转换背光源数据。开口率转换部121对于从IXD数据处理部103发送的RGB各颜色的图像数据中的绿色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进行使开口率降低并输出的处理。对于其它颜色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不进行开口率的转换。其原因是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3的像素31包括具备
11各颜色的彩色滤光片的各图像元素12,所述各颜色的彩色滤光片具有图14示出的彩色滤光片特性。因此,本发明的开口率转换部进行的转换处理不限于上述内容。开口率转换部按照设置于各图像元素的彩色滤光片的特性,对于具有以下彩色滤光片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进行使开口率降低的处理即可从设置在图像元素上的彩色滤光片较多地透射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光的彩色滤光片。由于在上述开口率转换部121中进行使绿色的图像数据的开口率降低的处理,因此,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为了补充绿色的像素的亮度,进行背光源数据的转换处理,使得与其它颜色的光源相比,提高绿色LED32g的亮度。此外,在本发明的背光源数据转换部(背光源亮度控制部)进行的亮度的转换处理不限于上述内容。通过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对于与由开口率转换部进行开口率的降低处理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进行与其它颜色的光源的亮度相比,进一步提高亮度的处理即可。背光源控制部106根据从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发送的背光源数据,进行RGB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控制。此外,向背光源控制部106发送的背光源数据反映了由串扰校正部内的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转换的数据内容。驱动器控制部107根据从IXD数据处理部103和串扰校正部105内的开口率转换部121发送的数据,控制栅极驱动器131和源极驱动器132。栅极驱动器131与液晶面板3内的扫描信号线连接,向各扫描信号线提供扫描信号。源极驱动器132与液晶面板3内的数据信号线连接,向各数据信号线提供数据信号。此外,由上述开口率转换部121转换的开口率数据通过源极驱动器132和数据信号线, 向各图像元素12发送。在各图像元素12中,根据所发送的开口率数据进行显示。接着,在下面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进行图像显示时的显示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为了表现与构成液晶面板3内任意的像素31的各图像元素12r、12g、12b对应的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例如分别是100、100、30的情况下,将其汇总后表现为(R、G、B) = (100、100、30)。另外,关于与RGB各颜色的光源对应的背光源数据的亮度,例如在各自的亮度是100、100、30的情况下,将其汇总后表现为(R、G、 B) = (100、100、30)。这样,各图像元素的明亮度(亮度)可以用图像元素的开口率来表现,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0 100的数值来表现。S卩,在本说明书中,将在LCD各图像元素中用于表现目标灰度级的亮度作为开口率进行数值化并示出。另外,对于背光源,将各颜色的亮度进行数值化并示出。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书中的记述中,进行数值化并示出的表现色是指表现目标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如上,进行数值化并示出的表现色和图像元素的开口率均是与各亮度成比例的值,进行数值化并示出的背光源的亮度是亮度其本身的值。另外,进行数值化并示出的表现色是与图像元素的开口率乘以背光源的亮度后的值成比例的值,例如,在表现色是100的情况下,如果图像元素的开口率是100,则背光源的亮度成为100,如果图像元素的开口率是50,则背光源的亮度成为200。
在图3中,示出构成液晶面板3内任意的像素31的各图像元素12r、12g、12b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数据的转换例。在图3中,示出将背光源的绿色LED32g的亮度设为2倍, 将液晶面板(IXD)的G图像元素12g的开口率设为一半时的例子。但是,该校正量是一个例子,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将背光源的光源亮度设为η倍的情况下,将与光源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设为1/η倍即可。在此,η是比1大的数值。在图3的(a)中,示出构成串扰校正前的液晶面板(LCD) 3内任意的像素31的各图像元素12r、12g、12b的开口率的一个例子。该图像数据是IXD数据处理部103根据从RGB 信号处理部102发送的数据生成的数据。另外,在图3的(a)中,示出背光源的RGB各光源的亮度数据。该亮度数据是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根据从RGB信号处理部102发送的数据生成的数据。此外,将根据此处的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的开口率与背光源的亮度的组合所表现的像素的颜色称为表现色。在图3的(b)中,示出与(a)对应的图像数据通过串扰校正部105内的开口率转换部121和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转换后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数据。如该图所示,IXD的开口率通过由开口率转换部121进行的处理,从(100、100、30) 转换为(100、50、30)。另一方面,背光源的亮度通过由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进行的处理, 从(100,100,100)转换为(100、200、100)。之后,通过开口率转换部121转换的IXD开口率数据与由IXD数据处理部103生成的图像数据一起向驱动器控制部107发送。通过驱动器控制部107,根据所发送的图像数据生成各种信号,所述各种信号向栅极驱动器131和源极驱动器132发送。另外,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转换的亮度数据向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送回。 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根据所发送的亮度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向用于驱动背光源2的背光源控制部106发送处理后的亮度数据。在图3的(c)中,示出根据通过串扰校正部105进行了串扰校正后的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与背光源的亮度的组合所得到的整体亮度。此外,将根据串扰校正后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与背光源的亮度的组合所表现的像素的颜色称为再现色。在进行了理想的数据转换处理的情况下,再现色成为与表现色相同的颜色。在图4中,示出进行了图3所示数据转换处理时的表现色和再现色的例子。图4 的(a)示出(R、G、B) = (100,100,30)的表现色。另外,图4的(b)示出进行了图3所示数据转换处理时的再现色。此外,在图4的(c)中,为了比较,示出未进行数据转换处理而发生了光学串扰时的再现色。如图4的(C)所示,当不进行数据转换处理时,因为光学串扰的发生,成为与表现色不同的颜色(发生颜色偏差)。对此,如图4的(b)所示,当进行本实施方式的数据转换处理时,可以再现与表现色大致相同的颜色。此外,图4用黑白图像表现,因此,确认色度的差异是困难的,但是在未进行数据转换处理的图4的(c)中,与图4的(a)的表现色相比,成为蓝色有所增加且整体上带灰色的再现色,成为与图4的(a)相比用肉眼来看明显不同的颜色。对此,在进行了数据转换处理的图4的(b)中,抑制上述蓝色的增加,成为如下再现色其具有用肉眼来看与图4的(a) 的表现色大致相同的色感。此外,当将图4的(a) (c)所示各颜色用RGB的灰度级值进行数值化来表示时,(a)的颜色是(R、G、B) = (100,100,30), (b)的颜色是(R、G、B) = (100,100,30), (c)的颜色是(R、G、B) = (100、100、45)。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进行上述显示控制,由此进行整体地降低绿色的图像元素12g的开口率的开口率转换处理,因此,可以减少从绿色的彩色滤光片部 22g透射的蓝色波长的光。另外,对于通过该开口率的转换处理降低了透射率的绿色光,可以根据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转换的背光源数据,通过提高绿色LED32g的亮度来补充。由此,可以抑制或减少光学串扰本身的发生。(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00的背光源2可以分别单独地控制RGB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在背光源2的整个发光面以一样的亮度进行照射。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在具备区域激活驱动式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所述区域激活驱动式的背光源是将背光源的发光面分为多个分割发光区域,可以单独地控制各个区域的亮度。下面,说明这种具备区域激活驱动式的区域激活驱动式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和显示控制方法。此外,对于与液晶显示装置100相同的构成和显示控制能适用的部分,在此省略说明。在图5中,示出具备区域激活驱动式背光源202的液晶显示装置200。如该图所示,在背光源202中,其发光面分割为3行3列的区域D。另外,液晶面板203假定可以分割为与背光源202的分割发光区域D对应的矩阵状的3行3列的分割显示区域R。此外,在各分割发光区域D中,作为光源,以多个为一组地设有RGB各颜色的LED32r、32g、32b。另外, 在分割显示区域R中,包括多个像素31、31、…。下面,说明在液晶显示装置200中进行区域激活驱动的方法。此外,用于控制液晶显示装置200的工作的构成可以使用与图1示出的构成相同的构成,因此,在此边参照图1 边进行说明。首先,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RGB信号处理部102中,根据所发送的视频信号生成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将其向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发送。通过背光源数据处理部 104,从所发送的图像数据(与各颜色无关地)检测在液晶面板203的每一个分割显示区域 R中的RGB所有图像元素的最大灰度级,以所检测的最大灰度级为基础,决定所对应的分割发光区域D的背光源数据。在此决定的各区域D的背光源数据通过RGB信号处理部102向IXD数据处理部 103发送。通过IXD数据处理部103,根据所发送的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数据来转换各图像元素的数据。在此,说明将图像显示面分割为2个分割发光区域Dl、D2以及与其对应的2个分割显示区域Rl、R2时的具体例。例如,当将Rl的RGB各图像元素的最大灰度级设为100,将R2的RGB各图像元素的最大灰度级设为200时,通过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将区域Dl的RGB各颜色光源的亮度数据设为(R、G、B) = (100、100、100),将区域D2的RGB各颜色光源的亮度数据设为(R、G、 B) = (200、200、200)。并且,通过IXD数据处理部103,在与区域Dl对应的区域Rl的任意像素的输入图像数据是(R、G、B) = (100,100,30)的情况下,反映上述背光源数据处理而将输出图像数据设为(R、G、B) = (100、100、30)。另外,在与区域D2对应的区域R2的任意像素的输入图像数据是(R、G、B) = (100,100,50)的情况下,反映上述背光源数据处理而将输出图像数据设为(R、G、B) = (50、50、25)。此外,例如,可以在RGB各颜色的每一个中,根据下面的(式1)来执行LCD数据处理部103的上述数据转换处理。为了表现输出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开口率)=[为了表现输入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开口率]+(亮度数据)X100 (式 1)根据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区域激活驱动,所述区域激活驱动是将图像显示面分割为多个区域,按每一个区域单独地控制背光源的亮度和液晶面板的图像数据。但是,本发明的区域激活驱动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在专利文献3 中公开的方法等公知的方法。通过进行上述处理,按分割成的每一个区域进行图像数据和亮度数据的转换处理后,向串扰校正部105发送各数据。可以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数据转换处理同样地进行串扰校正部105的开口率和亮度数据的转换,因此,省略其说明。此外,作为数据转换处理的其它方法,还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使用每一个区域的最大灰度级值、最大开口率、平均灰度级值、平均开口率等,对每一个区域改变开口率的转换比例。作为其一个例子,可以进行如下控制例如,对每一个区域算出G图像元素的最大开口率,在所得到的G的最大开口率是80以上的情况下,将G的LED的亮度设为2倍,将G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设为1/2,在所得到的G的最大开口率不到80的情况下,不改变G的LED 的亮度和G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实施方式2]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举例并说明了具备具有RGB各颜色的光源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不一定限于该构成。在下面所示实施方式2中,说明在具备仅具有白色LED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减少光学串扰的方法。在图6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300的截面构成。如图6所示,液晶显示装置300具备液晶面板3和背光源302。液晶面板3是与实施方式1的液晶面板3相同的构成,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背光源302作为光源具有多个白色LED32w,该点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 100不同。在从白色LED32W照射的光中,包括与RGB各颜色对应的波长的光的全部。此外, 如后所述,白色LED32w的照射亮度可以通过背光源控制部等来调节。接着,边参照图7边说明用于控制液晶面板3和背光源302的工作的构成。对在此举出的各构成中的具有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00相同的功能的部件,附上相同的部件编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如图7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300中,设有视频信号输入部101、RGB信号处理部 102、IXD数据处理部103、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串扰校正部105、背光源控制部106(背光源亮度控制部)、驱动器控制部107、栅极驱动器131以及源极驱动器132等。此外,各部分和各驱动器通过电路来实现。图7示出的各部件中的串扰校正部105的校正方法和背光源302的亮度控制方法与液晶显示装置100不同。因此,对于该点在下面进行说明。串扰校正部105为了减少根据设置于液晶面板3的彩色滤光片的特性和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透射率)的关系而发生的光学串扰,具备开口率转换部121,其转换向液晶面板3发送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数据;和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背光源亮度控制部), 其转换背光源数据。开口率转换部121对于从IXD数据处理部103发送的RGB各颜色的图像数据进行开口率转换处理,所述开口率转换处理是对一个图像显示面的所有像素以相同的比例使其开口率降低。此外,使开口率降低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降低到1/2。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为了表现输入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开口率)是100,则为了表现输出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开口率)成为50。由此,例如,可以减少从具备各颜色的彩色滤光片的G的图像元素12g透射的蓝色的光量,所述各颜色的彩色滤光片具有图14示出的彩色滤光片特性。由于在上述开口率转换部121中进行使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降低的处理,因此, 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为了补充与此相伴的显示图像的亮度降低,进行背光源数据的转换处理,使得提高白色LED32w的亮度。此处的数据转换处理以抵消开口率转换部121的开口率的降低量的方式进行。例如,在开口率转换部121中将开口率转换为1/2的情况下,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进行将白色LED32W的亮度设为2倍的数据转换。背光源控制部106根据从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发送的背光源数据,进行白色 LED32w的亮度控制。此外,向背光源控制部106发送的背光源数据反映了通过串扰校正部内的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转换的数据内容。由此,可以根据由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通过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在图8中,示出构成液晶面板3内任意的像素31的各图像元素12r、12g、12b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数据的转换例。在图8中,示出将背光源的白色LED32W的亮度设为2倍, 将液晶面板(IXD)的各图像元素12(12r、12g、12b)的开口率设为一半时的例子。但是,该校正量是一个例子,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将背光源的光源亮度设为η倍的情况下,将与光源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设为1/η倍即可。在此,η是比1大的数值。在图8的(a)中,示出构成串扰校正前的液晶面板(LCD)3内任意的像素31的各图像元素12r、12g、12b的开口率的一个例子。该图像数据是IXD数据处理部103根据从 RGB信号处理部102发送的数据生成的数据。另外,在图8的(a)中,示出背光源的白色光源(w)的亮度数据。该亮度数据是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根据从RGB信号处理部102发送的数据生成的数据。此外,将根据此处的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的开口率与背光源的亮度的组合来表现的像素的颜色称为表现色。在图8的(b)中,与(a)对应的图像数据示出通过串扰校正部105内的开口率转换部121和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转换后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数据。如该图所示,IXD的开口率通过由开口率转换部121进行的处理,从(100、100、30) 转换为(50、50、巧)。另一方面,背光源的亮度通过由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进行的处理,从 (100,100,100)转换为(200、200、200)。之后,由开口率转换部121转换的IXD的开口率的数据与由IXD数据处理部103生成的图像数据一起向驱动器控制部107发送。通过驱动器控制部107,根据所发送的图像数据生成各种信号,所述各种信号向栅极驱动器131和源极驱动器132发送。另外,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转换的亮度数据向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送回。 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根据所发送的亮度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向用于驱动背光源302的背光源控制部106发送处理后的亮度数据。在图8的(c)中,示出根据通过串扰校正部105进行了串扰校正后的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与背光源的亮度的组合所得到的整体亮度。此外,将根据串扰校正后的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表现的像素的颜色称为再现色。在进行了理想的数据转换处理的情况下,再现色成为与表现色相同的颜色。在图9中,示出进行了图8所示数据转换处理时的表现色和再现色的例子。图9 的(a)示出(R、G、B) = (100,100,30)的表现色。另外,图9的(b)示出在进行了图8所示数据转换处理时的再现色。此外,在图9的(c)中,为了比较,示出未进行数据转换处理而发生了光学串扰时的再现色。如图9的(C)所示,当未进行数据转换处理时,因为光学串扰的发生,成为与表现色不同的颜色(发生颜色偏差)。对此,如图9的(b)所示,当进行本实施方式的数据转换处理时,可以再现与表现色大致相同的颜色。此外,图9用黑白图像表现,因此,确认色度的差异是困难的,但是在未进行数据转换处理的图9的(c)中,与图9的(a)的表现色相比,成为蓝色有所增加且整体上带灰色的再现色,成为与图9的(a)相比用肉眼来看明显不同的颜色。对此,在进行了数据转换处理的图9的(b)中,抑制上述蓝色的增加,成为如下再现色,其具有用肉眼来看与图9的(a) 的表现色大致相同的色感。此外,当将图9的(a) (c)所示的各颜色用RGB的灰度级值进行数值化来表示时,(a)的颜色是(R、G、B) = (100,100,30), (b)的颜色是(R、G、B) = (100,100,35), (c) 的颜色是(R、G、B) = (100、100、45)。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300中,进行上述显示控制,由此进行整体地降低 RGB各图像元素12r、12g、12b的开口率的开口率转换处理,因此,可以减少从与各颜色的图像元素对应的彩色滤光片透射的其它颜色的波长的光。另外,对于通过该开口率的转换处理而降低了的各像素的透射率,可以根据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转换的背光源数据, 通过提高白色LED32W的亮度来补充。由此,可以减少光学串扰本身的发生。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中,因为提高白色LED32w的亮度,白色光所包括的蓝色波长的光的亮度也提高,因此,光学串扰的减少效果与仅使绿色光源的亮度提高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较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并说明了作为光源具有白色LED的背光源,但是在此说明的显示控制也可以在作为光源具有RGB各颜色的LED的背光源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 对RGB各颜色的光源全部以相同的比例控制亮度。[实施方式3]如下,根据图2、图10 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3中,说明可以校正电串扰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图2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构成。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400具备液晶面板3和配置在液晶面板3的背面的背光源2。此外,如看该图所知的那样,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400的液晶面板3和背光源2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各部分的具体说明。接着,边参照图10边说明用于控制液晶面板3和背光源2的工作的构成。如图10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设有视频信号输入部101、RGB信号处理部 102、IXD数据处理部103、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串扰校正部105、背光源控制部106(背光源亮度控制部)、驱动器控制部107、栅极驱动器131以及源极驱动器132等。此外,各部分和各驱动器通过电路来实现。视频信号输入部101接收从TV接收机、VTR、DVD等发送的视频信号,将其向RGB 信号处理部102发送。RGB信号处理部102根据所发送的视频信号,生成向各图像元素发送的图像数据。 在此,作为用于向RGB各颜色的图像元素发送的图像数据,分别生成R图像数据、G图像数据、B图像数据。在此生成的图像数据向IXD数据处理部103和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发送。IXD数据处理部103根据所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在液晶面板中进行目标图像显示的数据处理。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根据从RGB信号处理部102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决定背光源的输出值的处理。串扰校正部405为了减少因为在构成像素的相邻的RGB图像元素之间存在灰度级差而发生的电串扰,具备开口率转换部421,其转换向液晶面板3发送的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和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转换背光源数据。开口率转换部421对于从IXD数据处理部103发送的RGB各颜色的图像数据,进行缩小像素内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的开口率的转换处理。作为缩小该灰度级差的处理,例如可以举出阈值处理、使用了计算式的处理等。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为了补充因为在上述开口率转换部421中进行的开口率的转换而发生的各图像元素的亮度变化,进行转换RGB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的处理。具体地说,为了校正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而变小的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进行如下背光源数据的转换处理使与开口率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降低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开口率未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高,使与开口率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提高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开口率未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低。下面,示出为了消除电串扰而进行的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具体例。例如,在为了表现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表现色)是(R、G、B) = (100、 100、30),背光源亮度通过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成为(R、G、B) = (100U00U00)的情况下,IXD的开口率成为(R、G、B) = (100、100、30),因为RGB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而发生电串扰。在这种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进行缩小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的转换处理。作为其一个例子,在下面示出通过RGB图像元素之间的差分进行处理的例子,更具体地说,示出如下例子在差分值比40大的情况下,进行提高IXD的开口率的转换处理, 使差分值成为40。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将LCD的开口率从(R、G、B) = (100、100、30)转换为(100、 100,60)。并且,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B的开口率成为2倍,因此,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 422进行将B的亮度设为1/2倍,从(R、G、B) = (100U00U00)转换为(100、100、50)的处理。作为其它例子,示出如下例子在差分值比20大的情况下,进行降低LCD的开口率的转换处理,使差分值成为20。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将LCD的开口率从(R、G、B) = (100,100,30)转换为(50、 50,30)。并且,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R、G的开口率成为1/2倍,因此,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进行将B的亮度设为2倍,从(R、G、B) = (100U00U00)转换为(200,200,100)
的处理。作为具体的处理方法可以是阈值处理、计算式等各种方法,但是优选如上所述,以 RGB图像元素之间的差分为基础,进行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的转换处理。背光源控制部106根据从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发送的背光源数据,进行RGB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控制。此外,向背光源控制部106发送的背光源数据反映了由串扰校正部内的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转换的数据内容。驱动器控制部107根据从IXD数据处理部103和串扰校正部405内的开口率转换部421发送的数据,控制栅极驱动器131和源极驱动器132。栅极驱动器131与液晶面板3内的扫描信号线连接,向各扫描信号线提供扫描信号。源极驱动器132与液晶面板3内的数据信号线连接,向各数据信号线提供数据信号。此外,由上述开口率转换部421转换的开口率数据通过源极驱动器132和数据信号线向各图像元素12发送。在各图像元素12中,根据所发送的开口率的数据进行显示。接着,在下面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400中进行图像显示时的显示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为了表现与构成液晶面板3内任意的像素31的各图像元素12r、12g、12b对应的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例如分别是100、100、30的情况下,将其汇总后表现为(R、G、B) = (100、100、30)。另外,在与RGB各颜色的光源对应的背光源数据的亮度例如分别是100、100、30的情况下,将其汇总后表现为(R、G、B) = (100、 100,30) 0这样,各图像元素的明亮度(亮度)可以用图像元素的开口率来表现,在本实施方式中用0 100的数值来表现。在图11中,示出构成液晶面板3内任意的像素31的各图像元素12r、12g、12b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数据的转换例。在图11的(a)中,示出构成串扰校正前的液晶面板(LCD)3内任意的像素31的各图像元素12r、12g、12b的开口率的一个例子。该图像数据是IXD数据处理部103根据从 RGB信号处理部102发送的数据生成的数据。另外,在图11的(a)中,示出背光源的RGB各光源的亮度数据。该亮度数据是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根据从RGB信号处理部102发送的数据生成的数据。此外,将根据此处的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的开口率与背光源的亮度的组合所表现的像素的颜色称为表现色。在图11的(b)中,示出与(a)对应的图像数据通过串扰校正部405内的开口率转换部421和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转换后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数据。如该图所示,IXD的开口率通过由开口率转换部421进行的处理,从(100、100、30) 转换为(100、100、100)。另一方面,背光源的亮度通过由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进行的处理,从(100、100、100)转换为(100,100,30) O之后,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转换的IXD的开口率数据与由IXD数据处理部103 生成的图像数据一起向驱动器控制部107发送。通过驱动器控制部107,根据所发送的图像数据生成各种信号,所述各种信号向栅极驱动器131和源极驱动器132发送。另外,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转换的亮度数据向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发送。 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根据所发送的亮度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向用于驱动背光源2的背光源控制部106发送处理后的亮度数据。在图11的(c)中,示出根据通过串扰校正部405进行了串扰校正后的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与背光源的亮度的组合所得到的整体亮度。此外,将根据串扰校正后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与背光源的亮度的组合所表现的像素的颜色称为再现色。在进行了理想的数据转换处理的情况下,再现色成为与表现色相同的颜色。在图12中,示出进行了图11所示数据转换处理时的表现色和再现色的例子。图 12的(a)示出(R、G、B) = (100,100,30)的表现色。另外,图12的(b)示出在进行了图11 所示数据转换处理时的再现色。此外,在图12的(c)中,为了比较,示出未进行数据转换处理而发生了电串扰时的再现色。如图12的(C)所示,当不进行数据转换处理时,因为电串扰的发生,成为与表现色不同的颜色(发生颜色偏差)。对此,如图12的(b)所示,当进行本实施方式的数据转换处理时,可以再现与表现色大致相同的颜色。此外,图12用黑白图像表现,因此,确认色度的差异是困难的,但是在未进行数据转换处理的图12的(c)中,与图12的(a)的表现色相比,成为绿色的程度降低且整体上带红色的再现色,成为与图12的(a)相比用肉眼来看明显不同的颜色。对此,在进行了数据转换处理的图12的(b)中,抑制上述绿色的程度的降低,成为具有用肉眼来看与图12的(a) 的表现色大致相同的色感的再现色。此外,当将图12的(a) (c)所示的各颜色用RGB的灰度级值进行数值化来显示时,(a)的颜色是(R、G、B) = (100,100,30), (b)的颜色是(R、G、B) = (100,100,30), (c) 的颜色是(R、G、B) = (100、85、30)。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400中,进行上述显示控制,由此,可以抑制或减少电串扰本身的发生。此外,在图11示出的IXD的开口率的转换例中,仅示出原来的图像数据的开口率是(100、100、30)的情况下的转换例,但是对于其它像素的图像数据进行如下转换即可伴随着B的光源的亮度成为3/10倍,使G图像元素的开口率成为10/3倍。例如,在为了表现原来的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值(开口率)是(R、G、B) = (50,20,15)的情况下, 背光源的亮度从(100、100、100)转换为(100、100、30),因此,图像元素的开口率的转换从 (50、20、15)变为(50、20、50)。
如上,优选在对整个像素进行开口率的转换的情况下,通过下面的流程进行处理。首先,通过RGB信号处理部102,以输入数据为基础算出RGB的平均灰度级值(更具体地说是平均开口率)、最大灰度级值(更具体地说是最大开口率)等,决定如何转换背光源的亮度。例如,在表现RGB的平均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值(即,平均开口率)是(R、G、B)= (100,100,30)的情况下,可以推测存在G的值比B高,易于发生G和B的灰度级差的倾向。 因此,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进行提高G的值或降低B的值等处理。如果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来提高G的值,则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G的开口率下降,G和B的灰度级差减少。另外,如果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来降低B的值,则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B 的开口率提高,G和B的灰度级差减少。在此,例如在将G的值提高为2倍的情况下,背光源的亮度从(100、100、100)转换为(100、200、100)。之后,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进行使G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成为1/2 的转换处理。此外,在如上所述对所有像素进行开口率的转换的情况下,可以以上述RGB图像元素之间的差分为基础,决定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的转换比例。S卩,在表现RGB的平均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值(即,平均开口率)是(R、G、B)= (100,100,30)的情况下,R、G与B的差分值比40大,因此,需要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进行使B的开口率成为2倍的处理,使该差分值成为40。因此,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进行使B的亮度成为1/2倍,从(R、G、B) = (100、100、100)向(100、100、50)转换的处理。之后,通过开口率转换部421,对于所有像素进行使B的开口率成为2倍的转换处理。如上,在对包括多个像素的区域以一样的亮度照射背光源的构成的情况下,优选先通过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进行处理后,在开口率转换部421进行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由此,可以得到能使转换处理实现最佳化的效果。其原因在于即使对每一个图像元素可以改变开口率转换,背光源也是一样的,因此,先决定一样的背光源数据的话, 更易于决定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上述液晶显示装置400的背光源2可以分别单独地控制RGB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在背光源2的整个发光面以一样的亮度进行照射。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在具备区域激活驱动式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所述区域激活驱动式的背光源是将背光源的发光面分为多个分割发光区域,可以单独地控制各个区域的亮度。下面,说明该具备区域激活驱动式的区域激活驱动式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和显示控制方法。此外,对于与液晶显示装置400相同的构成和显示控制能适用的部分, 在此省略说明。在图5中,示出具备区域激活驱动式的背光源202的液晶显示装置500。如图5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0具备液晶面板203和配置在液晶面板203的背面的背光源202。此外,如看该图所知的那样,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500的液晶面板203和背光源202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0的结构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各部分的具体说明。下面,在液晶显示装置500中,说明进行区域激活驱动的方法。此外,用于控制液
21晶显示装置200的工作的构成可以使用与图10示出的构成相同的构成,因此,在此边参照图10边进行说明。首先,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RGB信号处理部102中,根据所发送的视频信号生成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将其向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发送。通过背光源数据处理部 104,从所发送的图像数据按液晶面板203的每一个分割显示区域R (与各颜色无关地)检测RGB所有图像元素的最大灰度级,以所检测的最大灰度级为基础,决定所对应的分割发光区域D的背光源数据。在此决定的各区域D的背光源数据通过RGB信号处理部102向IXD数据处理部 103发送。通过IXD数据处理部103,根据所发送的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数据来转换各图像元素的数据。在此,说明将液晶面板203的图像显示面分割为包括2个像素31、31的多个分割显示区域Rl、R2···,将背光源202的发光面分割为与上述分割显示区域对应的多个分割发光区域D1、D2、…的情况下的具体例。例如,将用于表现Rl的一方像素A的原来的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的亮度(相当于表现色)设为(R、G、B) = (100、0、50),将用于表现另一方像素B的原来的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的亮度(相当于表现色)设为(R、G、B) = (0、100、50)。在这种情况下,区域Rl的RGB各种颜色的图像元素的最大开口率组合是(R、G、B) =(100、100、50)。因此,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根据该最大开口率的组合,将区域Dl的RGB 各颜色光源的亮度数据设为(R、G、B) = (100、100、50)。并且,通过IXD数据处理部103,由于与区域Dl对应的区域Rl的像素A的输入图像数据是(R、G、B) = (100、0、50),因此,反映上述背光源数据处理而将输出图像数据设为 (R、G、B) = (100、0、100)。另外,由于与区域Dl对应的区域Rl的像素B的输入图像数据是(R、G、B) = (0、100、50),因此,反映上述背光源数据处理而将输出图像数据设为(R、G、 B) = (0、100、100)。此外,IXD数据处理部103的上述数据转换处理可以例如在RGB各颜色的每一个中,根据下面的(式幻来执行。为了表现输出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开口率)=[为了表现输入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所需的亮度(开口率)]+ (亮度数据)X 100 (式 2)根据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区域激活驱动,所述区域激活驱动是将图像显示面分割为多个区域,在每一个区域中单独地控制背光源的亮度和液晶面板的图像数据。但是,本发明的区域激活驱动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在专利文献3 中公开的方法等公知的方法。进行上面的处理,由此在分割成的每一个区域中进行图像数据和亮度数据的转换处理后,各数据向串扰校正部405发送。例如,如下进行串扰校正部405的开口率和亮度数据的转换。如上所述,在根据区域Rl的RGB各种颜色的图像元素的最大开口率,转换所对应的区域Dl的亮度数据的情况下,串扰校正前的像素A、B的表现色、开口率以及背光源的亮度成为如下所述的内容。
像素A表现色(R、G、B) = (100、0、50)
像素B表现色(R、G、B) = (0、100、50)
背光源亮度(R、G、B) = (100、100、50)
像素A开口率(R、G、B) = (100、0、100)
像素B幵口率 (R、G、B) = (0、100、100)在这种情况下,在像素A中,因为R与G以及G与B的灰度级差,在像素B中,因为 R与G的灰度级差而发生电串扰。因此,例如存在如下方法在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进行将背光源亮度全部设为2 倍的校正,而且在开口率转换部421进行将区域Rl内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全部设为1/2的校正。由此,背光源亮度从(R、G、B) = (100,100,50)成为Q00、200、100),像素A和像素B的开口率成为如下内容。像素A 开口率(R、G、B) = (50、0、50)像素B 开口率(R、G、B) = (0、50、50)进行该处理,由此与串扰校正前相比,减少了灰度级差。[实施方式4]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用于减少光学串扰和电串扰两者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图2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构成。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600具备液晶面板3和配置在液晶面板3的背面的背光源2。此外,如看该图所知的那样,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600的液晶面板3和背光源2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各部分的具体说明。接着,边参照图13边说明用于控制液晶面板3和背光源2的工作的构成。如图13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600中,设有视频信号输入部101、RGB信号处理部 102、IXD数据处理部103、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串扰校正部605、背光源控制部106(背光源亮度控制部)、驱动器控制部107、栅极驱动器131以及源极驱动器132等。此外,各部分和各驱动器通过电路来实现。视频信号输入部101接收从TV接收机、VTR、DVD等发送的视频信号,将其向RGB 信号处理部102发送。RGB信号处理部102根据所发送的视频信号,生成向各图像元素发送的图像数据。 在此,作为用于向RGB各颜色的图像元素发送的图像数据,分别生成R图像数据、G图像数据、B图像数据。在此生成的图像数据向IXD数据处理部103和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发送。IXD数据处理部103根据所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在液晶面板中进行目标图像显示的数据处理。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根据从RGB信号处理部102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决定背光源的输出值的处理。
串扰校正部605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和电串扰校正两者。在串扰校正部605内,为了进行光学串扰校正,设有光学串扰校正部611,并且为了进行电串扰校正,设有电串扰校正部612。另外,在串扰校正部605中,为了进行将光学串扰校正和电串扰校正分别以规定的比例组合的控制,设有运算部613。而且,在光学串扰校正部611中,为了减少因为设于液晶面板3的彩色滤光片的特性与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透射率)的关系而发生的光学串扰,设有开口率转换部 A621,其转换向液晶面板3发送的图像数据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和背光源数据转换部 A622(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转换背光源数据。通过该各部,进行与图1示出的开口率转换部121和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相同的处理。另外,在电串扰校正部612中,为了减少因为在构成像素的相邻的RGB图像元素之间存在灰度级差而发生的电串扰,设有开口率转换部B631 (第2开口率转换部),其转换向液晶面板3发送的图像数据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和背光源数据转换部B632(第2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转换背光源数据。通过该各部,进行与图10示出的开口率转换部421 和背光源数据转换部422相同的处理。另外,通过运算部613,根据在光学串扰校正部611和电串扰校正部612分别进行的串扰校正结果,决定最终的校正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以规定的比例采用各串扰校正,决定最终的校正量。在下面说明例如,在光学串扰校正部611中,将背光源的亮度如图3所示,从 (100U00U00)转换为(100,200,100)的情况;和在电串扰校正部612中,将背光源的亮度如图11所示,从(100U00U00)转换为(100,100,30)的情况下的运算处理。此处的控制比例是将光学串扰校正设为80%,将电串扰校正设为20%。但是,该控制比例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改变来设定。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下面的公式算出从运算部613输出的背光源的亮度数据。输出亮度数据(R、G、B)=[来自光学串扰校正部的亮度数据]X0. 8+[来自光学串扰校正部的亮度数据]X0. 2因此,当将各自的数值代入上面的公式中时,输出亮度数据(R、G、B)=(100,200,100) X0. 8+(100,100,30) X0. 2= (100、180、86)如上,从运算部613输出的背光源的亮度数据成为(R、G、B) = (100、180、86)。关于IXD的图像数据的开口率,也用与上述相同的公式算出。进行了上述处理后,从串扰校正部605输出的IXD的开口率数据与由IXD数据处理部103生成的图像数据一起向驱动器控制部107发送。通过驱动器控制部107,根据所发送的图像数据生成各种信号,所述各种信号向栅极驱动器131和源极驱动器132发送。另外,从串扰校正部605输出的亮度数据向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发送。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4根据所发送的亮度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向用于驱动背光源2的背光源控制部106发送处理后的亮度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上述显示控制,可以进行考虑了光学串扰和电串扰两者的串扰校正。这样考虑了两种串扰的显示控制方法可以在例如通过校正光学串扰,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变大,电串扰反而增加的、各串扰存在折衷关系的情况下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各自的比例来执行两者的校正,由此通过接近目标灰度级显示(使再现色接近表现色)来实现最佳的图像显示。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并说明了分别以规定的比例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和电串扰校正,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除此以外的方法,例如在具备区域激活驱动式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可以进行在分割成的每一个发光区域中,选择光学串扰校正和电串扰校正的任一个,在各发光区域中进行单独的串扰校正。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如上,在本发明中,还包括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光学串扰校正部和用于校正电串扰的电串扰校正部这两者。并且,在本发明中还包括显示控制方法,所述显示控制方法根据情况,分开使用通过光学串扰校正部进行的串扰校正和通过电串扰校正部进行的串扰校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上述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并且具备开口率转换部,其为了减少从上述图像元素所具有的上述彩色滤光片透射的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波长的光,使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降低而输出;和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为了补充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降低的上述开口率,与不使上述开口率降低时相比,提高背光源的亮度,根据由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在各像素中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即,一个像素包括多种颜色的图像元素。这样,各图像元素因为构成了像素的一部分,所以也被称为副像素(子像素)。并且,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有开口率转换部,其为了减少从上述图像元素所具有的上述彩色滤光片透射的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波长的光,使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降低而输出。通过该开口率转换部,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开口率成为比该输入值低的值而被输出。由此,例如,可以减少因为从绿色的彩色滤光片漏出蓝色波长范围的光而导致的光学串扰的发生量。而且,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有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为了补充因为上述开口率的转换处理而发生的各图像元素的显示灰度级的变化,提高背光源的亮度。并且,根据由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S卩,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开口率转换部对向液晶面板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来减少光学串扰的发生量,并且通过改变背光源的亮度来补充因为该开口率的转换处理而发生的图像数据从目标灰度级的偏移。根据上述构成,可以抑制光学串扰本身的发生,或减少发生量。因此,与现有的仅通过液晶面板侧的驱动电路进行的光学串扰消除法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串扰的发生。 因此,可以抑制由光学串扰导致的显示质量的降低。另外,本发明可以用与现有的光学串扰的消除法相比更简单的电路构成来实现。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背光源各自具有与多种颜色的上述图像元素对应的颜色的光源,上述开口率转换部对于构成上述像素的多种颜色的图像元素中的具有以下彩色滤光片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进行使开口率降低的处理所述彩色滤光片是从设置在该图像元素上的彩色滤光片较多地透射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光的彩色滤光片,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对于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开口率的降低处理的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颜色的光源,进行与其它颜色的光源的亮度相比,进一步提高亮度的处理。根据上述构成,对于与进行开口率的降低处理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可以特别地提高亮度,对于除此以外的颜色的光源,可以不提高亮度而维持原来的亮度。由此,与整体地提高背光源的亮度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多地减少从进行开口率的降低处理的图像元素的彩色滤光片透射的其它颜色的光量。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光学串扰。另夕卜,通过仅提高特定颜色的光源的亮度,与整体地提高背光源的亮度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功耗。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像素包括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图像元素,上述背光源具有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光源,上述开口率转换部对于绿色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进行使开口率降低的处理,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可以进行如下处理与红色和蓝色的光源的亮度相比,进一步提高绿色的光源的亮度。根据上述构成,可以减少从绿色的图像元素的彩色滤光片透射的蓝色光。由此,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因为蓝色附近的波长从绿的彩色滤光片漏出而发生的光学串扰。可以是,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背光源的发光面分割为多个发光区域, 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按分割成的每一个发光区域进行不同的亮度控制。根据上述构成,可以使背光源按分割成的每一个发光区域以不同的亮度发光。由此,通过开口率转换部,可以按与分割成的各发光区域对应的液晶面板的每一个显示区域, 进行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更适当的开口率的转换。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背光源各自具有与多种颜色的上述图像元素对应的颜色的光源,并且还具备第2开口率转换部,其按照一个像素内所包括的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变小的方式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转换而输出;和第2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为了校正通过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而变小的上述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使与通过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降低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高,使与通过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提高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低,可以使用以下至少任意一组来进行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的转换和背光源的亮度控制上述开口率转换部和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以及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和上述第2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在上述构成中,具有上述开口率转换部和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由此可以校正光学串扰。除此以外,还具有第2开口率转换部和第2背光源亮度控制部,由此可以校正电串扰。而且,在上述构成中,根据情况,能分开使用上述开口率转换部和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以及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和上述第2背光源亮度控制部,由此可以与目的相应地进行串扰的校正。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上述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并且上述背光源各自具有与多种颜色的上述图像元素对应的颜色的光源,具备开口率转换部,其按照一个像素内所包括的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变小的方式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转换而输出;和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为了校正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变小的上述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使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降低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高,使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提高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低,根据由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在各像素中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即,一个像素包括多种颜色的图像元素。这样,各图像元素因为构成了像素的一部分,所以也被称为副像素(子像素)。 另外,背光源各自具有与图像元素所具有的各颜色对应的颜色的光源。并且,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有开口率转换部,开口率转换部按照一个像素内所包括的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变小的方式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转换而输出。通过该开口率转换部,可以使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相邻图像元素之间的开口率的差(即,因为开口率的差而产生的灰度级差)比输入时小而输出。由此,可以减少因为在构成一个像素的各颜色的图像元素之间存在较大的灰度级差而导致的电串扰的发生量。而且,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有背光源亮度控制部,背光源亮度控制部用于补充通过上述开口率的转换处理而发生的各图像元素的显示灰度级的变化。该背光源亮度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使与通过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使开口率降低的处理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高,使与通过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使开口率提高的处理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光源的亮度低。并且,根据由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S卩,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开口率转换部对向液晶面板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来减少电串扰的发生量,并且通过改变背光源的亮度来补充通过该开口率转换处理
27而发生的图像数据从目标灰度级的偏移。根据上述构成,可以抑制电串扰本身的发生,或减少发生量。因此,与现有的仅通过液晶面板侧的驱动电路进行的电串扰消除法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串扰的发生。因此, 可以抑制由电串扰导致的显示质量的降低。另外,本发明可以用与现有的电串扰的消除法相比更简单的电路构成来实现。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可以是,上述背光源的发光面分割为多个发光区域, 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按分割成的每一个发光区域进行不同的亮度控制。根据上述构成,可以使背光源按分割成的每一个区域以不同的亮度发光。由此,通过开口率转换部,可以按与分割成的各发光区域对应的液晶面板的每一个显示区域,进行用于校正电串扰的更适当的开口率的转换。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上述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如下工序开口率转换工序,为了减少从上述图像元素所具有的上述彩色滤光片透射的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波长的光,使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降低而输出;和背光源亮度控制工序,为了补充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降低的上述开口率,与不使上述开口率降低时相比,提高背光源的亮度,根据由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工序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
7J\ ο在上述方法中,为了进行光学串扰的校正,不仅转换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还利用了背光源的亮度控制。即,通过为了减少光学串扰而进行的开口率的转换,将从目标灰度级偏移的图像显示用背光源的亮度来补充,由此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由此,可以减少光学串扰本身的发生量。因此,还可以减少因为预测外的原因而导致的光学串扰的发生,可以提高显示质量。另外,与现有的光学串扰消除方法相比,可以以简单的电路构成来实现。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上述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并且上述背光源各自具有与多种颜色的上述图像元素对应的颜色的光源,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如下工序开口率转换工序,按照一个像素内所包括的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变小的方式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转换而输出;和背光源亮度控制工序,为了校正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变小的上述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使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开口率降低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高,使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开口率提高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低,根据由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工序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在上述方法中,为了进行电串扰的校正,不仅转换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还利用了背光源的亮度控制。即,用背光源的亮度来补充由于为了减少电串扰而进行的开口率的转换而从目标灰度级偏移的图像显示,由此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由此,可以减少电串扰本身的发生量。因此,还可以减少因为预测外的原因而导致的电串扰的发生,可以提高显示质量。另外,与现有的电串扰消除方法相比,可以以简单的电路构成来实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S卩,在权利要求所示范围内进行了适当变更的技术方案或将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技术方案组合后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工业上的可利用件如果使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抑制、减少串扰的发生,可以提高显示质量。附图标记说明2背光源3液晶面板11有源矩阵基板12图像元素(图像元素电极)12r、12g、12b RGB 各图像元素13液晶层14相对电极22彩色滤光片层22r、22g、2^彩色滤光片部31 像素32r,32g,32b LED (光源)100液晶显示装置104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05串扰校正部106背光源控制部(背光源亮度控制部)121开口率转换部122背光源数据转换部(背光源亮度控制部)200液晶显示装置202背光源203液晶面板300液晶显示装置302背光源400液晶显示装置405串扰校正部421开口率转换部
422背光源数据转换部(背光源亮度控制部)500液晶显示装置600液晶显示装置605串扰校正部611光学串扰校正部612电串扰校正部613运算部621开口率转换部A622背光源数据转换部A (背光源亮度控制部)631开口率转换部B632背光源数据转换部B (背光源亮度控制部)D分割发光区域R分割显示区域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 上述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 并且具备开口率转换部,其为了减少从上述图像元素所具有的上述彩色滤光片透射的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波长的光,使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降低而输出;和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为了补充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降低的上述开口率,与不使上述开口率降低时相比,提高背光源的亮度,根据由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源各自具有与多种颜色的上述图像元素对应的颜色的光源, 上述开口率转换部对于构成上述像素的多种颜色的图像元素中的具有以下彩色滤光片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进行使开口率降低的处理所述彩色滤光片是从设置在该图像元素上的彩色滤光片较多地透射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光的彩色滤光片,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对于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进行开口率的降低处理的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颜色的光源,进行与其它颜色的光源的亮度相比进一步提高亮度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像素包括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图像元素, 上述背光源具有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光源,上述开口率转换部对于绿色的图像元素的图像数据进行使开口率降低的处理, 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进行如下处理与红色和蓝色的光源的亮度相比进一步提高绿色的光源的亮度。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光源的发光面分割为多个发光区域,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按分割成的每一个发光区域进行不同的亮度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光源各自具有与多种颜色的上述图像元素对应的颜色的光源, 并且还具备第2开口率转换部,其按照一个像素内所包括的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变小的方式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转换而输出;和第2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为了校正通过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而变小的上述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使与通过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降低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高,使与通过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提高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低,使用以下至少任意一组来进行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的转换和背光源的亮度控制上述开口率转换部和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以及上述第2开口率转换部和上述第2背光源亮度控制部。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 上述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并且上述背光源各自具有与多种颜色的上述图像元素对应的颜色的光源, 具备开口率转换部,其按照一个像素内所包括的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变小的方式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转换而输出;和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为了校正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变小的上述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使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降低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高,使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提高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低,根据由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上述开口率转换部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光源的发光面分割为多个发光区域,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部按分割成的每一个发光区域进行不同的亮度控制。
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上述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如下工序开口率转换工序,为了减少从上述图像元素所具有的上述彩色滤光片透射的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波长的光,使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降低而输出;和背光源亮度控制工序,为了补充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降低的上述开口率,与不使上述开口率降低时相比,提高背光源的亮度,根据由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工序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
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上述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并且上述背光源各自具有与多种颜色的上述图像元素对应的颜色的光源,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如下工序开口率转换工序,按照一个像素内所包括的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变小的方式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转换而输出;和背光源亮度控制工序,为了校正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变小的上述各图像元素之间的灰度级差,使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开口率降低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高,使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开口率提高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比与通过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而开口率未发生变化的图像元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光源的亮度低,根据由上述背光源亮度控制工序决定的背光源的亮度和由上述开口率转换工序进行了开口率的转换处理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各图像元素的开口率,进行目标灰度级显示。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矩阵状地排列有像素的液晶面板(3)和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2)。在液晶面板(3)中包括的像素包括颜色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元素,各图像元素具有与该图像元素的颜色对应的彩色滤光片。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设有开口率转换部(121),其为了减少光学串扰,使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开口率降低而输出;和背光源数据转换部(122)(背光源亮度控制部),其为了补充通过开口率转换部(121)而降低的图像数据的开口率,按照提高背光源的亮度的方式转换数据。通过进行该背光源的亮度控制,抑制或减少光学串扰或电串扰的发生。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2473388SQ2010800305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7日
发明者乙井克也, 市冈秀树, 桥本胜照, 藤原晃史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