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装置、光学设备及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9055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装置、光学设备及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装置、光学设备及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对采用了凸轮机构的透镜的移动装置中的透镜镜筒的光 轴倾斜度进行调整的技术。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通过使设置在透镜镜筒的凸 轮销在凸轮槽内作偏心旋转,从而将透镜镜筒向光轴方向移动调整。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2-113214号公报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凸轮销和凸轮槽之间会产生晃荡 (rattle),从而存在不能进行稳定的光轴倾斜度的调整(调芯)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发挥优异的光学性能的光学装置、光学设备及光学 装置的制造方法。本说明书记载的光学装置包括保持光学系统的保持架;筒状部件,该筒状部件 具有形成于外周面侧的第1凹槽和形成于内周面侧的第2凹槽,该筒状部件用于保持上述 保持架;以及偏心销,该偏心销贯通上述第1凹槽和上述第2凹槽,且该偏心销的一端侧设 置于上述保持架,通过对该偏心销的另一端侧施加的旋转力,该偏心销相对于上述第1凹 槽和上述第2凹槽进行偏心式旋转,上述第1凹槽的与上述偏心销的贯通方向交叉的第1 方向的长度,比与上述贯通方向和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长度长,上述第2凹槽的 上述第1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2方向的长度短。该情况下,上述偏心销可以具有与上述第1凹槽相对的第1外周面,以及与上述 第2凹槽对置且形状与上述第1外周面不同的第2外周面。另外,上述第1外周面可以被 上述第1凹槽在上述第1方向进行引导,上述第2外周面可以被上述第2凹槽在上述第2 方向进行引导。进一步,上述第1凹槽的上述第1方向的端部与上述第1外周面的间隔可 以比上述第1凹槽的上述第2方向的端部与上述第1外周面的间隔大,上述第2凹槽的上 述第1方向的端部与上述第2外周面的间隔可以比上述第2凹槽的上述第2方向的端部与 上述第2外周面的间隔小。本说明书记载的光学装置中,上述偏心销的位于上述第1凹槽内的部分和上述偏 心销的位于上述第2凹槽内的部分可以呈圆柱形状。另外,上述第1凹槽的上述第2方向 的长度可以设定成比上述第2凹槽的上述第2方向的长度长。进一步,可以使上述第1方 向为以上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为轴的圆周方向,以及使上述第2方向为上述光轴的方向。本说明书记载的光学设备具有本说明书记载的光学装置。本说明书记载的光学设备包括保持光学系统的保持架;筒状部件,该筒状部件 配置于上述保持架的外周侧,将上述保持架收纳于内侧;第1长孔,该第1长孔形成于上述 筒状部件的外周面侧 ’第2长孔,该第2长孔形成于上述筒状部件的内周面侧;以及偏心销,该偏心销用于在贯通上述第1长孔和上述第2长孔的状态下,对上述保持架相对于上述 筒状部件进行定位,从上述筒状部件的外周侧观察,上述第1长孔的长度方向和上述第2长 孔的长度方向彼此交叉。该情况下,上述第1长孔的长度方向可以沿着绕上述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向,上 述第2长孔的长度方向可以沿着上述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另外,上述偏心销可具有第 1圆柱部分,在上述偏心销对上述保持架相对于上述筒状部件进行了定位时,该第1圆柱部 分位于上述第1长孔内,以及第2圆柱部分,在上述偏心销对上述保持架相对于上述筒状部 件进行了定位时,该第2圆柱部分位于上述第2长孔内,且从上述筒状部件的外周侧观察, 上述第1圆柱部分的中心轴和上述第2圆柱部分的中心轴可以位于不同的位置。另外,在 使上述偏心销贯通上述第1长孔和上述第2长孔的状态下,上述偏心销能够相对于上述保 持架以上述第2圆柱部分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上述光学设备可以具有螺丝,该 螺丝用于固定上述偏心销相对于上述保持架的位置。本说明书记载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为,上述光学装置包括保持光学系统的保 持架;筒状部件,该筒状部件具有形成于外周面侧的第1凹槽和形成于内周面侧的第2凹 槽,该筒状部件用于保持上述保持架;以及偏心销,该偏心销贯通上述第1凹槽和上述第2 凹槽,且该偏心销的一端侧位于上述保持架,通过对该偏心销的另一端侧施加的旋转力,该 偏心销相对于上述第1凹槽和上述第2凹槽进行偏心式旋转,上述第1凹槽的与上述偏心 销的贯通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的长度,比与上述贯通方向和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 的长度长,上述第2凹槽的上述第1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2方向的长度短。发明效果本说明书记载的光学装置、光学设备及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起到能够发挥优异的 光学性能这样的效果。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像装置的图。图2为透镜镜筒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示意性地示出从+Y方向观察的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和第3组透镜的状 态的图。图4为用与光轴平行的面剖开偏心销固定机构的图。图5为用与光轴垂直的面剖开偏心销固定机构的图。图6的(a)为示出从+Ζ’方向观察的偏心销的状态的图,图6的(b)为示出从+Z’ 方向观察的第1凹槽和第2凹槽的状态的图。图7的(a) 图7的(d)为用于说明偏心销的运动的图(之1)。图8的(a) 图8的(d)为用于说明偏心销的运动的图(之2)。图9为比较例中的与图4对应的图。图10为比较例中的与图5对应的图。图11的(a)、图11的(b)为比较例中的与图6的(a)、图6的(b)对应的图。图12的(a)为比较例中的与图7的(a)的0°状态对应的图,图12的(b)为示出 从图12的(a)开始使偏心销90°绕顺时针旋转了的状态的图。
标号说明10 透镜镜筒13 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a 第1凹槽13b 第2凹槽;23 透 镜保持架;73 偏心销;73a 第1外周面;73b 第2外周面200 摄像装置L3 第3组透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图1 图12对光学装置及光学设备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 1中,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像装置200。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200为单镜头 反光式(单反式)数码相机,并包括摄像装置本体100和透镜镜筒10。另外,下面将透镜镜 筒10具有的透镜的光轴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与Y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X轴、Z轴方向。摄像装置本体100拍摄由透镜镜筒10具有的透镜所成的图像。另外,由于摄像 装置本体100的内部结构与公知的单镜头反光式数码相机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 明。图2中示出透镜镜筒10的局部剖视图。如该图2所示,透镜镜筒10具有排列在 公用的光轴AX上的第1组透镜Li、第2组透镜L2、第3组透镜L3、第4组透镜L4、以及第 5组透镜L5。另外,透镜镜筒10具有固定筒30、用于保持第1组透镜Ll的第1组透镜滑 动筒11、用于保持第2组透镜L2的第2组透镜滑动筒12、用于保持第3组透镜L3及第5 组透镜L5的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以及用于保持第4组透镜L4的第4组透镜滑动筒 14。第1组透镜滑动筒11以能够连动的方式与设于该第1组透镜滑动筒11的内侧的 变焦驱动筒16连接。该变焦驱动筒16与位于透镜镜筒10的最外周部的变焦操作环18的 旋转连动地旋转,通过该旋转,使第1组透镜滑动筒11沿前后方向(沿着光轴AX方向)移 动。另外,变焦操作环18在变倍动作(缩放,zooming)时被用户旋转。第2组透镜滑动筒12以能够连动的方式与设于该第2组透镜滑动筒12外侧的连 动环32连接。连动环32根据位于透镜镜筒10的最外周部的对焦环37的旋转或内置马达 的旋转、绕光轴AX旋转并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另外,与连动环32的移动连动,使第2组透 镜滑动筒12和第2组透镜L2沿着前后方向移动但不旋转。对于连动环32,在受到用户旋 转变焦操作环18时的旋转力的情况下,也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即,即使是在旋转了变焦操 作环18时,也使第2组透镜滑动筒12和第2组透镜L2沿着前后方向移动但不旋转。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将第3组透镜L3和第5组透镜L5保持成沿着光轴AX 方向隔开预定间隔的状态。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的+Y端部设置有光圈机构35。第4组透镜滑动筒14设于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的内部空间。第4组透镜滑 动筒14经由构成手振修正单元的一部分的3个音圈马达33保持第4组透镜L4。第4组透 镜L4通过音圈马达33在)(Z面内被驱动。该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和第4组透镜滑动筒14与未图示但在设于各滑动 筒13、14的外侧的凸轮环20上形成的凸轮槽卡合。通过变焦操作环18的旋转变焦驱动筒 16旋转时的旋转力传递至该凸轮环20。这样,凸轮环20 —边旋转一边沿着前后方向移动。 并且,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和第4组透镜滑动筒14与凸轮环20的动作连动地沿着前 后方向移动但不旋转。另外,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和第4组透镜滑动筒14各自的移 动量不同。
根据上述透镜镜筒10,在变焦时,随着变焦操作环18的旋转动作,第1 5组透镜 Ll L5各自朝前方移动各自的距离(其中,透镜L3和L5为同一距离)。另外,在聚焦时, 随着对焦环37的旋转或内置马达的旋转动作,仅第2组透镜L2沿着前(后)方向移动。下面,根据图3 图8对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对第3组透镜L3的保持方法 进行详细说明。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从+Y方向观察的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和 第3组透镜L3的状态。在图3中,省略了光圈机构35的图示。如该图3所示,第3组透镜L3被环状的透镜保持架23保持,透镜保持架23相对 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被固定机构72、2个偏心销固定机构70、70保持。固定机构72 为螺丝,经由在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形成的贯通孔,将透镜保持架23螺纹紧固,进行 透镜保持架23下端部(-Z’端部)相对于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的定位。图4中示出用与光轴平行的面剖开偏心销固定机构70的图,图5中示出用与光轴 垂直的面剖开偏心销固定机构70的图。图4、图5中,将与Y轴正交的轴(纸面上下方向) 作为V轴,将与Y轴与V轴正交的轴称为V轴。另外,也说V轴为以Y轴为中心的旋转 方向(S卩,以Y轴为中心的圆的切线方向)。如该图4、图5所示,偏心销固定机构70具有偏心销73和螺丝74。在设置有偏心 销73的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的一部分,在外周面侧形成第1凹槽13a,在内周面侧形 成第2凹槽13b。该第1凹槽13a、1 形成为贯通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的状态。另 外,在设置有偏心销73的透镜保持架23的一部分,形成环状凹部23a和螺孔23b,该环状凹 部23a呈X’、Y截面为环状的形状。偏心销73贯通第1凹槽13a和第2凹槽13b,偏心销73的一端侧(_Z’侧)插入透 镜保持架23的环状凹部23a内。该偏心销73具有与第1凹槽13a对置的第1外周面73a、 与第2凹槽1 对置且与形状第1外周面73a不同(此处,直径不同)的第2外周面73b。 被偏心销73的第1外周面73a围住的部分和被第2外周面73b围住的部分均呈圆柱形状。 对于具有第1外周面73a的圆柱形状部分的中心轴0a、以及具有第2外周面73b的圆柱形 状部分的中心轴0b,如示出从+Z’方向观察偏心销73的状态的图6的(a)所示,呈偏心的 状态。另外,螺丝74的中心轴与具有第2外周面73b的圆柱形状部分的中心轴Ob —致。如图6的(a)所示,在偏心销73的上端部(+Z’端部)形成3个切槽75。在切槽 75中,能够嵌入打入工具(driver)等工具的末端,通过旋转该工具,能够对偏心销73的 +Z’端部作用绕r轴的旋转力。当偏心销73受到绕该r轴的旋转力时,则偏心销73相对 于第1凹槽13a和第2凹槽1 进行偏心式旋转。返回图4、图5,螺丝74将偏心销73和透镜保持架23固定,并将透镜保持架23相 对于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定位。在图6的(b)中,示出从+Z’方向观察到的第1凹槽13a和第2凹槽13b的状态。 如该图6的(b)所示,第1凹槽13a的与偏心销73的贯通方向(Z’轴方向)交叉的X’轴 方向的长度)(a,设定得比与贯通方向(Z’轴方向)和X’方向正交的Y方向的长度私长。 另外,第2凹槽13b的V轴方向的长度胁设定得比Y轴方向的长度%短。因此,第1凹 槽13a的V轴方向的端部与偏心销73的第1外周面73a的间隔(参照图5),设定得比第 1凹槽13a的Y轴方向的端部与偏心销73的第1外周面73a的间隔(参照图4)大。另夕卜, 第2凹槽13b的V轴方向的端部与偏心销73的第2外周面73b的间隔(参照图5),设定得比第2凹槽1 的Y轴方向的端部与偏心销73的第2外周面7 的间隔(参照图4)小。 因此,使偏心销73的第1外周面73a通过第1凹槽13a向X’轴方向引导,并使第2外周面 73b通过第2凹槽13b向Y轴方向引导。另外,第1凹槽13a的Y轴方向的长度设定得比第 2凹槽13b的Y轴方向的长度长。图7的(a) 图8的(d)示意性地示出与偏心销73的姿势(关于绕Z’轴的旋转 方向的姿势)的变化相应的关于Y轴方向的位置的变化的图。在图7的(a) 图8的(d) 中,用粗的实线表示偏心销73,用虚线表示第1凹槽13a和第2凹槽13b。另外,用粗的双 点划线表示偏心销73的第2外周面73b。在图7的(a)中,示出第1、第2凹槽13a、13b的中心位置与螺丝74的中心轴一 致的状态。将该状态称为0°的状态。在从图7的(a)的0°的状态开始使偏心销73绕顺 时针旋转了 30°的情况下,如图7的(b)所示,偏心销73被第1、第2凹槽13a、13b引导, 向+Y方向移动dl。另外,在使偏心销73进一步绕顺时针旋转了 30° (共计60° )的情况 下,如图7的(c)所示,偏心销73以0°的状态为基准向+Y方向移动d2。另外,在使偏心 销73进一步绕顺时针旋转了 30° (共计90° )的情况下,如图7的(d)所示,偏心销73 以0°的状态为基准向+Y方向移动d3。另一方面,在从图8的(a)的0°的状态开始使偏心销73绕逆时针旋转了 30°的 情况下,如图8的(b)所示,偏心销73被第1、第2凹槽13a、13b引导,向-Y方向移动dl。 另外,在使偏心销73进一步绕逆时针旋转了 30° (共计60° )的情况下,如图8的(c)所 示,偏心销73以0°的状态为基准向-Y方向移动d2。另外,在使偏心销73进一步绕逆时 针旋转了 30° (共计90° )的情况下,如图8的(d)所示,偏心销73以0°的状态为基准 向-Y方向移动d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2个能够进行上述那样的变位的偏心销固定机构70, 并具有1个固定机构72,因此,通过在两个偏心销固定机构70中使偏心销73移动相同的 量,从而能够使第3组透镜L3沿着以X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倾转(傾倒)。另外,通过在 2个偏心销固定机构70中使偏心销73的移动量不同,从而能够使第3组透镜L3沿着以Z 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倾转。这样,通过采用偏心销73进行第3组透镜L3的倾斜度的调整 (调芯),能够使透镜镜筒10的光学性能提高。下面,根据图9 图12对比较例进行说明。图9为与本实施方式的图4对应的图。 图10为与本实施方式的图5对应的图,图11的(a)、图11的(b)为与图6的(a)、图6的 (b)对应的图。如这些图所示,在比较例中,在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贯通形成有凹槽 13c。如图11的(b)所示,该凹槽13c大致呈椭圆形状,Y轴方向的长度Yc设定得比X’轴 方向的长度)(c短。因此,凹槽13c的X’轴方向的端部与偏心销73的外周面的间隔(参照 图10)设定得比凹槽13c的Y轴方向的端部与偏心销73的外周面的间隔(参照图9)大。 因此,偏心销73的外周面被凹槽13c向V轴方向引导。在图12的(a)中,示出了比较例中的与图7的(a)的0°的状态对应的图。在图 12的(b)中,示出从图12的(a)使偏心销73’绕顺时针旋转了 90°的状态。如这些图所 示,偏心销73’关于Y轴方向受到约束,但关于X’方向允许移动,因此易产生晃荡。就这一点而言,如图7、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偏心销73在Y轴方向和X’轴方向 均总是受到约束,因此,与上述比较例相比,能够在无晃荡的情况下保持第3组透镜L3。
如上详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透镜镜筒10具有透镜保持架23,其用于保持第3组 透镜L3 ;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其具有形成于外周面侧的第1凹槽13a和形成于内周 面侧的第2凹槽13b,并保持透镜保持架23 ;偏心销73,其贯通第1、第2凹槽13a、13b,偏心 销73的一端侧设置于透镜保持架23,通过对偏心销73的另一端施加的旋转力,偏心销73 相对于第1、第2凹槽13a、1 进行偏心式旋转,第1凹槽13a的X’轴方向的长度设定得比 Y轴方向的长度长,第2凹槽13b的X’轴方向的长度设定得比Y轴方向的长度短。这样,即 使偏心销73旋转,也能够在第1凹槽13a中关于Y轴方向约束贯通在第1凹槽13a内的偏 心销73的一部分,此外,也能够在第2凹槽13b中关于X’轴方向约束贯通在第2凹槽1 内的偏心销73的一部分。这样,能够抑制偏心销73相对于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产生 晃荡,进而,能够抑制透镜保持架23相对于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产生晃荡。因此,能 够对第3组透镜L3进行稳定的调芯。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200具有能够进行优异 的调芯的透镜镜筒10,因此,能够发挥稳定的光学性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2个偏心销固定机构70,对透镜保持架23相对第3、 第5组透镜滑动筒13进行固定。该情况下,仅通过使2个偏心销固定机构70中的偏心销 73的旋转量相同或不同,就能够对第3组透镜L3进行以X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的调芯和以 Z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的调芯。这样,能够简易地对第3组透镜L3进行调芯。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偏心销73的位于第1凹槽13a内的部分和偏心销73的位 于第2凹槽13b内的部分呈圆柱形状。这样,偏心销73被第1、第2凹槽13a、1 顺畅地引 导。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情况第1凹槽13a的X’轴方向的长度比Y轴方 向的长度长,第2凹槽13b的V轴方向的长度比Y轴方向的长度短,但是并非限于此。也 可使第1凹槽13a的与偏心销73的贯通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的长度比与贯通方向和第1 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长度长。另外,也可使第2凹槽的第1方向的长度比第2方向的长 度短。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1方向作为Y轴方向(光轴AX方向),将第2方向作为 X’轴方向,但是并非限于此。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尽管说明的是采用2个偏心销固定机构70和1个固定 机构72来对透镜保持架23相对于第3、第5组透镜滑动筒13进行固定的情况,但是并非限 于此。也可以采用3个偏心销固定机构70来对透镜保持架23相对于第3、第5组透镜滑动 筒13进行固定。该情况下,除了以X轴的旋转方向和以Z轴的旋转方向之外,还能够使第 3组透镜L3沿着Y轴方向换位(shift)移动。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光学设备采用摄像装置(单镜头反光式数码相 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限于此。作为光学设备,例如可以采用照相机、摄影机、移 动电话、望远镜等。另外,光学设备也可以是透镜镜筒。此时,透镜镜筒的一部分(部分单 元)相当于光学装置。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并非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 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装置包括保持光学系统的保持架;筒状部件,该筒状部件具有形成于外周面侧的第1凹槽和形成于内周面侧的第2凹槽, 该筒状部件用于保持上述保持架;以及偏心销,该偏心销贯通上述第1凹槽和上述第2凹槽,且该偏心销的一端侧设置于上述 保持架,通过对该偏心销的另一端侧施加的旋转力,该偏心销相对于上述第1凹槽和上述 第2凹槽进行偏心式旋转,上述第1凹槽的第1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1凹槽的第2方向的长度长,该第1方向是 指与上述偏心销的贯通方向交叉的方向,该第2方向是指与上述贯通方向和上述第1方向 交叉的方向,上述第2凹槽的上述第1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2凹槽的上述第2方向的长度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偏心销包含第1外周面,该第1外周面与上述第1凹槽对置;以及第2外周面,该 第2外周面与上述第2凹槽对置、且形状与上述第1外周面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外周面被上述第1凹槽在上述第1方向进行引导, 上述第2外周面被上述第2凹槽在上述第2方向进行引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凹槽的上述第1方向的端部与上述第1外周面的间隔比上述第1凹槽的上述 第2方向的端部与上述第1外周面的间隔大,上述第2凹槽的上述第1方向的端部与上述第2外周面的间隔比上述第2凹槽的上述 第2方向的端部与上述第2外周面的间隔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偏心销的位于上述第1凹槽内的部分和上述偏心销的位于上述第2凹槽内的部分 呈圆柱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凹槽的上述第2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2凹槽的上述第2方向的长度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方向为以上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为轴的圆周方向,上述第2方向为上述光轴的 方向。
8.一种光学设备,该光学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
9.一种光学设备,该光学设备的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设备包括保持光学系统的保持架;筒状部件,该筒状部件配置于上述保持架的外周侧,将上述保持架收纳于内侧; 第1长孔,该第1长孔形成于上述筒状部件的外周面侧; 第2长孔,该第2长孔形成于上述筒状部件的内周面侧;以及 偏心销,该偏心销用于在贯通上述第1长孔和上述第2长孔的状态下,对上述保持架相对于上述筒状部件进行定位,从上述筒状部件的外周侧观察,上述第1长孔的长度方向和上述第2长孔的长度方向 彼此交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长孔的长度方向沿着绕上述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向, 上述第2长孔的长度方向沿着上述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心销具有第1圆柱部分,在上述偏心销对上述保持架相对于上述筒状部件进行了定位时,该第1 圆柱部分位于上述第1长孔内;以及第2圆柱部分,在上述偏心销对上述保持架相对于上述筒状部件进行了定位时,该第2 圆柱部分位于上述第2长孔内,从上述筒状部件的外周侧观察,上述第1圆柱部分的中心轴和上述第2圆柱部分的中 心轴位于不同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偏心销贯通上述第1长孔和上述第2长孔的状态下,上述偏心销能够相对于 上述保持架以上述第2圆柱部分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上述光学设备具有螺丝,该螺丝用于固定上述偏心销相对于上述保持架的位置。
13.一种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装置包括保持光学系统的保持架;筒状部件,该筒状部件具有形成于外周面侧的第1凹槽和形成于内周面侧的第2凹槽, 该筒状部件用于保持上述保持架;以及偏心销,该偏心销贯通上述第1凹槽和上述第2凹槽,且该偏心销的一端侧设置于上述 保持架,通过对该偏心销的另一端侧施加的旋转力,该偏心销相对于上述第1凹槽和上述 第2凹槽进行偏心式旋转,上述第1凹槽的第1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1凹槽的第2方向的长度长,该第1方向是 指与上述偏心销的贯通方向交叉的方向,该第2方向是指与上述贯通方向和上述第1方向 交叉的方向,上述第2凹槽的上述第1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2凹槽的上述第2方向的长度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发挥优异的光学性能的光学装置、光学设备及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光学装置包括保持光学系统的保持架;筒状部件,其具有形成于外周面侧的第1凹槽和形成于内周面侧的第2凹槽,并保持上述保持架的;偏心销,其贯通上述第1凹槽和上述第2凹槽,偏心销的一端位于上述保持架,通过对偏心销的另一端施加的旋转力,偏心销相对于上述第1凹槽和上述第2凹槽进行偏心式旋转,上述第1凹槽的与上述偏心销的贯通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的长度,比与上述贯通方向和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长度长,上述第2凹槽的上述第1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2方向的长度短。
文档编号G02B7/02GK102141671SQ20111006229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8日
发明者寺尾健太郎 申请人:株式会社尼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