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78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的装置,属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光时代的到来,在很多使用场合传统的电缆都被高速、基本无损耗的光纤所代替,光发射和接受器件,是将半导体或半导体光接收器铜管封装工艺,制造成具有光通信标准结构产品。光发射与接受器件主要是在光通信设备中,光发射器件用于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通过标准接口与传输介质如光纤连接,完成发送信息的功能,光接收器件通过标准接口与光纤连接,将光纤中传输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完成接受信息的功能。光收发模块中的光收发器件是光收发模块中的关键器件,而光收发器件的激光器发射耦合部分又是制作光收发器件中的重要工艺。目前光发射器件的耦合焊接过程中对准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首先调整光发射器件的插芯、光器组件基座、激光二极管三者之间没有错位,初步到了同轴的程度,然后在显微镜下通过激光焊对插芯与光器组件基座之间及光器组件基座于激光二极管之间分别进行焊接固定成光发射器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激光焊机上的数据线插在与夹具本体电联的插拔接口上,以实现光发射器的精确焊接。但是在流水式的操作过程中,操作工一天会对数个光发射器进行焊接,而对光发射器插芯、光器组件基座及光器组件基座与激光二极管的焊接过程中,需要分两次焊接,即对一个光发射器的焊接过程需要两次插拔操作,这样的操作费时费力,且容易在操作过程中损坏光发射器的各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用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的装置,该装置通过电路板记录耦合焊接前后数据,并将该数据上传至数据库,同时还能减少插拔电源的动作,提高生产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的装置,包括夹具本体、插拔接口,夹具本体上的插座与插拔接口电联,在夹具上还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插拔接口电联。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一个数据储存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夹具本体包括XY水平移动平台、Z轴滑动平台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由上提部件和下夹持部件和上夹持部件组成;所述XY水平移动平台、Z轴滑动平台通过调微螺旋实现对光发射器件中焊接部件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微调节。作为优选,所述Z轴滑动平台上设置有一背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背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的装置是在现有的夹具本体和插拔接口的基础上增加电路板,该电路板上的数据储存装置能将每个工站的数值纪录,移至下一工站时纪录的数值可供参考,且纪录的数值会上传至数据库,便于对耦合焊接好的光发射器的数据进行跟踪和管理。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的装置通过电路板与激光焊机进行电联,减少插拔电源的动作,提高生产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示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示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XY水平移动平台的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夹持部件的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夹持部件的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提部件的结构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的结构图。图中底板1,夹持装置6,Z轴滑动平台5,XY水平移动平台3,微调螺旋Α3-11,锁紧螺旋Α3-9,锁紧螺旋Β3-5,微调螺旋Β3-8,X向导滑块3_4,X向滑动块3_3,托块Α3-12, Y向导滑块3-2,Y向滑动块3-1,托块Β3-7,限位块Α3-10,限位块Β3-6,转接板Α2,下夹盘 7,锁紧螺丝8,底座6-34,底座连接块6-33,转接板Β9,弹簧Β6-35,挡块6_36,卡紧座6_31, 销轴6-32,U型定位块6-38,螺旋帽Α6-37,挡条6_39,弹簧Α6-26,滑动座6_22,定位底座 6-27,定位块6-23,导柱6-24,上提治具6_25,螺旋帽Β6-21,第一夹持片6_15,第二夹持片 6-14,第一臂6-11,第二臂6-13,旋转帽C6-12,微调螺旋C5-6,锁紧螺旋C5-2,托块C5_5,Z 向导滑块5-4,Z向滑动块5-1,限位块C5-3,连接板11,背板4,插拔接口 14,电路板12,数据储存装置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图3、图7,一种用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的装置,包括夹具本体、 插拔接口 13,夹具本体上的插座与插拔接口 13电联,在夹具上还连接有电路板12,所述电路板与插拔接口 13电联。并在电路板13上设置有一个数据储存装置14。所述夹具本体包括底板1,还包括XY水平移动平台3、Z轴滑动平台5和夹持装置6,所述XY水平移动平台3由X水平移动平台、Y水平移动平台组成,X水平移动平台、Y水平移动平台集成一体; 所述XY水平移动平台3位于底板1的上方,XY水平移动平台3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转接板Α2。所述X水平移动平台上设置有X向的微调螺旋Α3-11和锁紧螺旋Β3-5 ;所述Y水平移动平台上设置有Y向的微调螺旋Β3-8和锁紧螺旋Α3-9。所述X水平移动平台包括X向导滑块3-4和X向滑动块3-3,X向导滑块3-4的侧面上设置有托块Α3-12,所述微调螺旋 Α3-11的一端穿过托块Α3-12固定在X向导滑块3_4上。所述Y水平移动平台包括Y向导滑块3-2和Y向滑动块3-1,Υ向导滑块3-2的侧面上设置有托块Β3-7,所述微调螺旋Β3-8 的一端穿过托块Β3-7固定在Y向导滑块3-2上。在X水平移动平台和Y水平移动平台的侧面上设置X方向的限位块Α3-10和Y方向的限位块Β3-6,限位块Α3-10与限位块Β3-6上开设有横向限位槽,以限定锁紧螺旋Α3-9和锁紧螺旋Β3-5在限位块Α3-10与限位块Β3-6上的位移;限位块Α3-10与限位块Β3-6的下部分别固定在X向导滑块3-4和Y向导滑块3_2上;锁紧螺旋A3-9和锁紧螺旋B3-5的丝杆穿过所述限位槽分别与X向滑动块3-3、Y向滑动块3-1配合。通过调节微调螺旋A3-11,控制X向滑动块3-3沿着X向导滑块3-4滑动, 实现光发射器件在X方向的定位,当调节到位时,旋转锁紧螺旋B3-5,使得X向滑动块3-3 被锁紧而不再移动。通过调节微调螺旋B3-8,控制Y向滑动块3-1沿着Y向导滑块3-2滑动,实现光发射器件在Y方向的定位,当调节到位时,旋转锁紧螺旋A3-9,使得Y向滑动块 3-1被锁紧而不再移动。这样实现了光发射器件中焊接部件在XY水平面上的微调节。所述Z轴滑动平台上设置有Z向的微调螺旋C5-6和锁紧螺旋C5-2。Z轴滑动平台包括Z向导滑块5-4和Z向滑动块5-1,Ζ向导滑块5-4的侧面上设置有托块C5-5,所述微调螺旋C5-6的一端穿过托块C5-5固定在Z向导滑块5-4上。在Z轴滑动平台的侧面上设置限位块C5-3,限位块C5-3上开设有Z向的限位槽,以限定锁紧螺旋C5-2在限位块C5-3 上的位移;限位块固定在Z向导滑块5-4上,锁紧螺旋C5-2的丝杆穿过所述限位槽与Z向滑动块5-1配合。所述Z轴滑动平台上还设置有一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安装在Z向导滑块5-4上。所述Z向滑动块5-1安装在背板4上,该背板4竖直安装在底板1上。通过调节微调螺旋C5-6,控制Z向滑动块5-1沿着Z向导滑块5-4滑动,实现光发射器10件在 Z方向的定位,当调节到位时,旋转锁紧螺旋C5-2,使得Z向滑动块5-1被锁紧而不再移动。 这样实现了光发射器10件中焊接部件在Z轴向上的微调节。参见图4至图6,所述夹持装置6由上提部件和下夹持部件和上夹持部件组成;并在XY水平移动平台3上设置有下夹盘7,并在下夹盘7上设置有锁紧螺丝8 ;其中下夹持部件包括底座6-34、底座连接块6-33、卡紧装置,底座6_34设置在XY水平移动平台3上,底座连接块6-33设置在底座6-34与卡紧装置之间。所述XY水平移动平台 3与下夹盘7之间还设置有转接板B9 ;在底座6-34下方安装有弹簧B6-35,弹簧B6-35的下端嵌入转接板B9中。所述底座连接块6-33为半圆柱形结构,该底座连接块6-33的侧平面的上部固定有挡块6-36,挡块6-36与底座连接块6-33配合后内部开设有与底座连接块 6-33同轴的中心孔,而耦合焊接用的插座15安装在该中心孔中。而卡紧装置设置在底座连接块6-33上,卡紧装置包括横向内凹型的卡紧座6-31、锁扣,锁扣旋转铰接在卡紧座6-31 的两侧端上;卡紧座6-31的上部沿着横向内凹成V型,其下部内凹处还设置有U型定位块 6-38。所述锁扣由螺旋帽A6-37和挡条6_39组成,所述螺旋帽A6-37由丝杆和拧头固定组成,丝杆的一端通过销轴6-32铰接在卡紧座6-31上;挡条6-39的一端铰接在卡紧座6_31 上,其另一端开设有与丝杆相对应的条形切口。所述上提部件包括上提治具6-25、弹簧A6-26、滑动座6_22、定位底座6_27,所述上提治具6-25安装在滑动座6-22上,弹簧A6-26的上端与滑动座6_22的下端接触,弹簧 A6-26的下端与定位底座6-27的上表面接触。在滑动座6_22与定位底座6_27之间还设置有导柱6-24,定位底座6-27开设有与导柱6-M相对应的孔,所述导柱6- 穿过弹簧 A6-26,导柱6-M的上端固定在滑动座6-22上,其下端插入定位底座6_27的孔中,并在定位底座6-27侧面上设置一螺旋帽B6-21来调节导柱6-M插入定位底座6-27中的深度。在上提治具6-25与底座连接块6-33中心孔对应处开设有圆弧切口 ;并在上提部件中还设置有定位块6-23,该定位块6-23安装在上提治具6-25上;所述定位块6_23为Z型结构,其下横板固定在上提治具6-25上,其上横板的端面与上提治具6-25的圆弧切口的拐点齐平。 为了便于定位块6-23与滑动座6-22的配合及很据需要调节定位块6-23与光发射器的距离,则在滑动座6-22上表面上设置有与上提治具6-25相对应的导滑槽。而整个上提部件通过其中的定位底座6-27固定在底座连接块6-33的侧面上。所述上夹持部件为剪刀状,其包括第一夹持片6-15、第二夹持片6-14、第一夹持片6-15延伸方向上的第一臂6-11、第二夹持片6-14延伸方向上的第二臂6_13,其中第一臂6-11固定在Z轴滑动平台5的连接板11上;所述上夹持部件中第一夹持片6-15的夹持端设计成横向的V型结构,在第二臂6-13上横向的设置有旋转帽C6-12,旋转帽C6-12的丝杆贯穿第二臂6-13,以调整第一夹持片6-15、第二夹持片6-14的张开角度,进而控制上夹持部件对光发射器中的插芯的夹持力度。当需要对光发射器10的插芯、光器组件基座、激光二极管进行耦合焊接时,将插芯夹持在上夹持部件上;通过U型定位块6-38将激光二极管定位在下夹持部件上,通过锁紧螺丝8和挡条6-39之间的配合,将激光二极管夹持在下夹持部件上的插座15中;而再通过上提治具6-25上的圆弧切口,将光器组件基座防止在上提治具6-25上。调节Z轴滑动平台5和XY水平移动平台3,使得插芯、光器组件基座、激光二极管同轴对齐,插芯的下表面与光器组件基座的上表面紧贴;同时可根据光器组件基座的高度,相应的旋转螺旋帽B6-21, 调节导柱6-M的长度,当能保证光器组件基座的下表面、激光二极管的上表面紧贴时,拧紧螺旋帽B6-21以防止光器组件基座在纵向上的跑位。而当插芯、光器组件基座、激光二极管之间由于加工精度或是其他原因存在间隙时,由于定位底座6-27下设置有弹簧A6-26, 通过在竖直方向对下夹持部件施加不均勻的力,使得下夹持部件相对于下夹盘7存在一定的角度,以弥补插芯、光器组件基座、激光二极管之间所存在的间隙,并通过旋转锁紧螺丝8 锁紧下夹盘7,进而限定了定位底座6-27的运动,同时再调节Z轴滑动平台5和XY水平移动平台3以使得插芯、光器组件基座、激光二极管的同轴度精确到微米级;将电路板12与激光焊机电联,该电路板12上的数据储存装置14能将每个工站的数值纪录,移至下一工站时纪录的数值可供参考,且纪录的数值会上传至数据库,便于对耦合焊接好的光发射器的数据进行跟踪和管理。而电路板12与激光焊机进行电联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激光焊机的电源插头与插拔接口 13电联的过程中,为了使电源插头与插拔接口 13对准而搬动或移动夹具导致光收发器或是夹具本体的损坏;减少了插拔电源的动作,节约时间成本,提高生产了产能。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的装置,包括夹具本体、插拔接口,夹具本体上的插座与插拔接口电联,其特征在于在夹具上还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插拔接口电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一个数据储存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包括XY水平移动平台、Z轴滑动平台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由上提部件和下夹持部件和上夹持部件组成;所述XY 水平移动平台、Z轴滑动平台通过调微螺旋实现对光发射器件中焊接部件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微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滑动平台上设置有一背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背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的装置,它包括夹具本体、插拔接口,夹具本体上的插座与插拔接口电联,在夹具上还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插拔接口电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的装置是在现有的夹具本体和插拔接口的基础上增加电路板,该电路板上的数据储存装置能将每个工站的数值纪录,移至下一工站时纪录的数值可供参考,且纪录的数值会上传至数据库,便于对耦合焊接好的光发射器的数据进行跟踪和管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发射器件耦合焊接的装置通过电路板与激光焊机进行电联,减少插拔电源的动作,提高生产产能。
文档编号G02B6/42GK201993498SQ20112009078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吴兆丰, 黄昭彰 申请人: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